CN218236533U - 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6533U
CN218236533U CN202221562460.XU CN202221562460U CN218236533U CN 218236533 U CN218236533 U CN 218236533U CN 202221562460 U CN202221562460 U CN 202221562460U CN 218236533 U CN218236533 U CN 218236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pipe
guide
connecto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624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君波
周德乾
杨克
洪威博
洪利兵
包军伟
张家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n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n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n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nh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624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6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6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6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插入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内,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连接件安装在第二连接管上,连接件的部分穿过第一连接管管壁嵌入第二连接管的限位槽,连接件的部分可在限位槽内移动,第一连接管相对于第二连接管转动。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在对接时可以以任意角度,以及装配后的还可以调节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之间的角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管路的连接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组件是连接或连接两个或多个零件的设备。在泵的情况下,软管连接组件将应用作为软管耦合装置。软管连接组件可以设置在软管的一端。软管连接组件可以将软管连接到另一个软管或用龙头或器具,例如灌溉喷水泵等。
然而,软管与泵的连接是一个麻烦的过程,在组装或拆卸软管和泵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技术问题。中国专利申请“用于两个导管的插塞连接组件和插塞连接组件的装配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1480012609.9,公开了第一导管的自由端部与第二导管的自由端部可以互相连接。具有两个侧臂的固定夹置入固定夹的导引件内,两个侧臂的每一个带一个卡锁件,在这里,导引件成形在第一导管自由端部上。置入导引件内的固定夹,借助每一个卡锁件形状及摩擦配合式与在第二导管自由端部上的固定区配合工作。本发明可见使用于其中导管或软管必须固定在容器上,或通常两个导管必须互相连接的所有的车辆中。两个导管可例如设计用于导引燃料。对于使用柔性软管的情况,合理的是导管或软管的自由端部应设计为形状稳定,由此达到导管或软管之间密封、稳定和可靠的连接。采用本发明有可能以简单的方式互相连接两个导管并且重新拆卸。
上述专利申请可以解决两个短管的便捷拆卸和连接。但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对接是有位置限定的,即两者连接的角度是预设好的。用户在连接第一导管与第二导管时,就需要按照预定的角度进行插接,安装后不可发生活动。这对于一些空间受限的场所来说使用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在对接时可以以任意角度,以及装配后的还可以调节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之间的角度。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包括连接件、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插入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内,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的连接件安装在第二连接管上,连接件的部分穿过第一连接管管壁嵌入第二连接管的限位槽,连接件的部分可在限位槽内移动,第一连接管相对于第二连接管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本申请在第二连接管上设置卡接件,并且通过卡接件去作用连接件,使得连接件能够保持位于限位槽,从而限制了第一连接管的轴向移动。也就是说,连接件对第一连接管的作用使得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不会脱开,确保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连接的可靠性。此外,本申请在第一连接管表面设置有限位槽,连接件的部分可在限位槽内移动,第一连接管相对于第二连接管转动。在整个连接组件工作状态下,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是可以发生相对转动的。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调节第二连接管与设备之间的角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端口处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件。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对接后,则密封件被挤压,实现密封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表面设置有导向环与导向片,导向环与导向片之间存在轴向上的间距,导向环与导向片之间的间距构成了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为环形结构。
具体的,所述的导向环绕第一连接管的外周设置,导向片沿第一连接管的轴向设置在第一连接管外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表面设置有多个导向环。多个导向环同轴设置,相邻的两个导向环之间存在间距,多个导向环的外径各不相同,多个导向环的共同构成坡面。在本申请中,多个导向环规则排列的作用是: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对接过程中,因为卡凸部分是伸入到第二连接管内的,多个导向环构成的坡面起到了对卡凸的导向作用,避免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在对接时困难。
具体的,相邻的两个导向环之间存在间距小于卡凸的厚度。即避免卡凸嵌入到两个导向环之间的间隙中。本申请采用多个导向环构成起到导向作用的坡面,一则节省材料成本,实现轻量化。二则多个存在间距的导向环具有更好的弹性性能,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对接时,阻力更小。
于此同时,本申请设置卡凸朝向第二连接管第一端口的一侧面为斜面。具体的,卡凸的斜面设置配合多个导向环使用。在连接组件对接时,卡凸能够顺利沿着导向环移动到限位槽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表面设置有多个导向片。多个导向片沿第一连接管的轴向设置均匀分布在第一连接管的外表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表面设置有限位环。本申请的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到设备的出口,第一连接管的第二端插入第二连接管的第一端内,限位环的作用能够避免第一连接管在与设备或者第二连接管连接时,过度对接反而造成密封结构失效。即限位环的直径大于设备出口的内径,也大于第二连接管第一端的内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的卡接件作用于连接件限制连接件保持部分嵌入限位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套设在第二连接管的U形夹、以及设置在U形夹内壁面两端的卡凸,所述U形夹的端部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与卡接件接触连接。在本申请中,连接件的卡接部与卡接件相互配合,实现连接件在第二连接管上的安装。
在本申请中,U形夹是安装在第二连接管上的。为了方便描述,将U形夹所在位置处的第二连接管的轴向定义为U形夹的轴向,将U形夹所在位置处的第二连接管的径向定义为U形夹的径向,将U形夹所在位置处的第二连接管的周向定义为U形夹的周向。
U形夹的形状也可以认为是开口的半圆环结构。那么U形夹本身也具有轴向、径向与周向。
具体的,所述的卡接部为条形结构件,所述的卡接部沿着环形件的轴向设置,卡接部的两端伸出U形夹,卡接部的两端与卡接件接触。
更具体的,卡接部的横截面为L形,卡接部的第一侧面位于U形夹外周面的延伸面上。卡接部的第二侧面垂直于第一侧面设置。即卡接部的第二侧面是沿着U形夹的端部的径向设置的。所述的卡接部的第二侧面为与卡接件接触的作用面。本申请中的卡接部的横截面设置为L形,有效提高卡接部的结构强度,能够更好的受到卡接件对卡接部的施力并不发生形变。即提高了连接件在第二连接管上安装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卡凸嵌入限位槽。所述的卡凸为片状结构件,卡凸沿着U形夹的周向设置,所述的卡凸垂直于U形夹设置。所述的卡凸与卡接部连接,所述的卡凸与U形夹连接。即也有助于提高卡凸部分的结构强度,使得卡凸在限位槽内即使受到了第一连接管的作用力,也不会发生形变,提高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U形夹包括两个弯曲段,两个弯曲段的内壁面均设置有加强条。两个弯曲段是整个U形夹发生形变时应力最大的位置,增设加强条有助于防止U形夹断裂,提高U形夹的使用寿命。也有助于提高U形夹的结构强度,避免其在用户未施力的状态下弯曲形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连接管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U形夹的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由两条沿着第二连接管周向设置有的安装片构成。
所述的安装片的端部构成卡接件,安装片的端面为卡接件与连接件接触的作用面。
具体的,所述的安装片的端部向外周做延伸构成卡接件。有效增大了卡接件的结构强度,以及增大了卡接件与卡接部的接触面,提高了卡接件与卡接部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表面开设有槽口,所述的槽口与卡凸结构相适应,卡凸部分穿过槽口。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个槽口将被U形夹完全遮挡,也就避免了外环境中的颗粒物、灰尘等进入到连接组件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连接管,所述的第三连接管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管螺纹连接。
所述的第三连接管的第二端设置有阶梯管组,阶梯管组包括至少两个直径不同的接口管。接口管外表面布设有环形倒齿。即第三连接管实现了直接与软管插接,且能够适配不同口径的软管。
而若需要连接的管道上带有螺纹连接口,那么就将第三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拆卸,将软管直接与第二连接管的第二端。即本申请能够实现设备与各种不同规格、形状的管道连接、且连接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CC截面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五的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五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连接件;1a、U形夹;1b、卡凸;1c、卡接部;1d、弯曲段;1e、加强条;2、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卡接件;5、安装片;6、槽口;7、限位槽;8、密封件;9、限位环;10、导向片;11、导向环;12、第三连接管;13、接口管;21、凸起;22、卡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第一连接管2与第二连接管3,第一连接管2的第一端连接到设备的出口,第一连接管2的第二端插入第二连接管3的第一端内,所述的第一连接管2表面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7,所述的连接件1安装在第二连接管3上,连接件1的部分穿过第一连接管2管壁嵌入第二连接管3的限位槽7,连接件1的部分可在限位槽7内移动,第一连接管2相对于第二连接管3转动。本申请在第一连接管2表面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7,连接件1的部分可在限位槽7内移动,第一连接管2相对于第二连接管3转动。在整个连接组件工作状态下,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是可以发生相对转动的。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调节第二连接管3与设备之间的角度。
本申请在第二连接管3上设置卡接件4,并且通过卡接件4去作用连接件1,使得连接件1能够保持位于限位槽7,从而限制了第一连接管2的轴向移动。也就是说,连接件1对第一连接管2的作用使得第一连接管2与第二连接管3不会脱开,确保第一连接管2与第二连接管3连接的可靠性。此外,
所述的第一连接管2的第一端口处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件8。第一连接管2与第二连接管3对接后,则密封件8被挤压,实现密封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接管2的第二端表面设置有导向环11与导向片10,导向环11与导向片10之间存在轴向上的间距,导向环11与导向片10之间的间距构成了限位槽7。
具体的,所述的导向环11绕第一连接管2的外周设置,导向片10沿第一连接管2的轴向设置在第一连接管2外周。
所述的第一连接管2表面设置有多个导向环11。多个导向环11同轴设置,相邻的两个导向环11之间存在间距,多个导向环11的外径各不相同,多个导向环11的共同构成坡面。在本申请中,多个导向环11规则排列的作用是:在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对接过程中,因为卡凸1b部分是伸入到第二连接管3内的,多个导向环11构成的坡面起到了对卡凸1b的导向作用,避免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在对接时困难。
具体的,相邻的两个导向环11之间存在间距小于卡凸1b的厚度。即避免卡凸1b嵌入到两个导向环11之间的间隙中。本申请采用多个导向环11构成起到导向作用的坡面,一则节省材料成本,实现轻量化。二则多个存在间距的导向环11具有更好的弹性性能,在第一连接管2、第二连接管3对接时,阻力更小。
于此同时,本申请设置卡凸1b朝向第二连接管3第一端口的一侧面为斜面。具体的,卡凸1b的斜面设置配合多个导向环11使用。在连接组件对接时,卡凸1b能够顺利沿着导向环11移动到限位槽7内。所述的限位槽为环形结构。
第一连接管2表面设置有多个导向片10。多个导向片10沿第一连接管2的轴向设置均匀分布在第一连接管2的外表面。
所述的第一连接管2表面设置有限位环9。本申请的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到设备的出口,第一连接管2的第二端插入第二连接管3的第一端内,限位环9的作用能够避免第一连接管2在与设备或者第二连接管3连接时,过度对接反而造成密封结构失效。即限位环9的直径大于设备出口的内径,也大于第二连接管3第一端的内径。
实施例二,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的第二连接管3上设置有卡接件4,所述的卡接件4作用于连接件1限制连接件1保持部分嵌入限位槽7。
所述的连接件1包括套设在第二连接管3的U形夹1a、以及设置在U形夹1a内壁面两端的卡凸1b,所述U形夹1a的端部设置有卡接部1c,卡接部1c与卡接件4接触连接。在本申请中,连接件1的卡接部1c与卡接件4相互配合,实现连接件1在第二连接管3上的安装。
在本申请中,U形夹1a是安装在第二连接管3上的。为了方便描述,将U形夹1a所在位置处的第二连接管3的轴向定义为U形夹1a的轴向,将U形夹1a所在位置处的第二连接管3的径向定义为U形夹1a的径向,将U形夹1a所在位置处的第二连接管3的周向定义为U形夹1a的周向。
U形夹1a的形状也可以认为是开口的半圆环结构。那么U形夹1a本身也具有轴向、径向与周向。
具体的,所述的卡接部1c为条形结构件,所述的卡接部1c沿着环形件的轴向设置,卡接部1c的两端伸出U形夹1a,卡接部1c的两端与卡接件4接触。
更具体的,卡接部1c的横截面为L形,卡接部1c的第一侧面位于U形夹1a外周面的延伸面上。卡接部1c的第二侧面垂直于第一侧面设置。即卡接部1c的第二侧面是沿着U形夹1a的端部的径向设置的。所述的卡接部1c的第二侧面为与卡接件4接触的作用面。本申请中的卡接部1c的横截面设置为L形,有效提高卡接部1c的结构强度,能够更好的受到卡接件4对卡接部1c的施力并不发生形变。即提高了连接件1在第二连接管3上安装的可靠性。
所述的卡凸1b嵌入限位槽7。所述的卡凸1b为片状结构件,卡凸1b沿着U形夹1a的周向设置,所述的卡凸1b垂直于U形夹1a设置。所述的卡凸1b与卡接部1c连接,所述的卡凸1b与U形夹1a连接。即也有助于提高卡凸1b部分的结构强度,使得卡凸1b在限位槽7内即使受到了第一连接管2的作用力,也不会发生形变,提高第一连接管2与第二连接管3连接的可靠性。
所述的U形夹1a包括两个弯曲段1d,两个弯曲段1d的内壁面均设置有加强条1e。两个弯曲段1d是整个U形夹1a发生形变时应力最大的位置,增设加强条1e有助于防止U形夹1a断裂,提高U形夹1a的使用寿命。也有助于提高U形夹1a的结构强度,避免其在用户未施力的状态下弯曲形变。
实施例二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的第二连接管3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U形夹1a的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由两条沿着第二连接管3周向设置有的安装片5构成。
所述的安装片5的端部构成卡接件4,安装片5的端面为卡接件4与连接件1接触的作用面。
具体的,所述的安装片5的端部向外周做延伸构成卡接件4。有效增大了卡接件4的结构强度,以及增大了卡接件4与卡接部1c的接触面,提高了卡接件4与卡接部1c连接的可靠性。
所述的第二连接管3的表面开设有槽口6,所述的槽口6与卡凸1b结构相适应,卡凸1b部分穿过槽口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个槽口6将被U形夹1a完全遮挡,也就避免了外环境中的颗粒物、灰尘等进入到连接组件内。
实施例三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如图2、图6所示,本申请还包括第三连接管12,所述的第三连接管12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管3螺纹连接。
所述的第三连接管12的第二端设置有阶梯管组,阶梯管组包括至少两个直径不同的接口管13。接口管13外表面布设有环形倒齿。即第三连接管12实现了直接与软管插接,且能够适配不同口径的软管。
而若需要连接的管道上带有螺纹连接口,那么就将第三连接管12与第二连接管3拆卸,将软管直接与第二连接管3的第二端。即本申请能够实现设备与各种不同规格、形状的管道连接、且连接结构稳定可靠。
实施例四的其它内容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相同。
实施例五,如图7、图8所示,实施例五区别于实施例二,其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五区别于实施例二,其不同之处在于:两个槽口6位于接头周向的下半区,U形夹1a的长度更长,U形夹1a包覆超过半圆的位置,且两个槽口6相互靠近侧的边缘设置有凸起21。所述的卡凸1b嵌入槽口6内,卡凸1b一侧面与槽口6壁面、卡凸1b侧面接触连接,实现卡接。凸起21下端的壁面与卡凸1b的一侧面贴合,起到对卡凸1b限位的作用,也可理解为凸起21下端的壁面为槽口6壁面的延伸,增加了槽口6壁面的面积,使得卡凸1b卡接后更加稳定,而不易脱开。
具体的,所述的卡凸1b的一侧面为卡接面22,卡接面22与槽口6壁面、卡凸1b侧面接触连接,也就是说槽口6壁面和凸起21下端的壁面组合的平面与卡接面22贴合,增加了接触面积,连接稳定性也就更高;在装配状态下,两个卡凸1b上的卡接面22位于同一平面上。这是一种优选结构,使得卡凸1b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容易从槽口6处脱落。
所述的U形夹1a的纵截面为优弧段。U形夹1a将第二连接管3的中轴线包裹在内。在本申请中U形夹1a的设置,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装配后稳定。
实施例五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相同。
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如还可将第一连接管与软管连接,而第二连接管与水泵连接),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1)、第一连接管(2)与第二连接管(3),第一连接管(2)的第二端插入第二连接管(3)的第一端内,所述的第一连接管(2)表面设置有限位槽(7),连接件(1)安装在第二连接管(3)上,连接件(1)的部分穿过第一连接管(2)管壁嵌入第二连接管(3)的限位槽(7),连接件(1)的部分可在限位槽(7)内移动,第一连接管(2)相对于第二连接管(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2)的第一端口处的外表面设置有密封件(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管(2)的第二端表面设置有导向环(11)与导向片(10),导向环(11)与导向片(10)之间存在轴向上的间距,导向环(11)与导向片(10)之间的间距构成了限位槽(7),所述的限位槽(7)为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环(11)绕第一连接管(2)的外周设置,所述的第一连接管(2)表面设置有多个导向环(11);多个导向环(11)同轴设置,相邻的两个导向环(11)之间存在间距,多个导向环(11)的外径各不相同,多个导向环(11)的共同构成坡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1)包括套设在第二连接管(3)的U形夹(1a)、以及设置在U形夹(1a)内壁面两端的卡凸(1b);相邻的两个导向环(11)之间存在间距小于卡凸(1b)的厚度,或所述卡凸(1b)设置有卡接面(22),所述接件(4)为凸起(21),卡接面(22)与凸起(21)的一面贴合形成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凸(1b)朝向第二连接管(3)第一端口的一侧面为斜面;卡凸(1b)的斜面设置配合多个导向环(11)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片(10)沿第一连接管(2)的轴向设置在第一连接管(2)外周,第一连接管(2)表面设置有多个导向片(10);多个导向片(10)沿第一连接管(2)的轴向设置均匀分布在第一连接管(2)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2)表面设置有限位环(9);限位环(9)的直径大于设备出口的内径,也大于第二连接管(3)第一端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连接管(12),所述的第三连接管(12)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管(3)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连接管(12)的第二端设置有阶梯管组,阶梯管组包括至少两个直径不同的接口管(13);接口管(13)外表面布设有环形倒齿。
CN202221562460.XU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 Active CN218236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2460.XU CN218236533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2460.XU CN218236533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6533U true CN218236533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73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62460.XU Active CN218236533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6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33074B1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ube couplings
CN102667294B (zh) 管道接头
CN101228383B (zh) 快速连接器
US20100045032A1 (en) Tube Coupling Device
CN210770892U (zh) 一种塑料管道快接接头
CN218236533U (zh) 一种用于连接输送流体的管路及设备的连接器
CN212107315U (zh) 柔性密封自锁承插聚氯乙烯实壁管
CN219082539U (zh) 一种高压接头组件
CN115031069B (zh) 一种连接管路与设备的连接器
CN107827172B (zh) 集成水路板与管路的连接结构及水处理设备
CN217784471U (zh) 一种管道连接装置及高压清洗机
CN211951818U (zh) 一种快速连接接头
CN210687382U (zh) 连接组件及柔性管阀门结构
CN210440751U (zh) 一种软管防脱接头、连接软管及流体输送装置
CN112664736A (zh) 一种快装式软管
CN211203197U (zh) 一种直管接头
EP3196525A1 (en) Rotating snap connection assembly
CN210266362U (zh) 一种快速连接的接头组件
CN111022799A (zh) 一种钢管卡环接头
CN219828077U (zh) 一种化工管道的连接结构
US20020038953A1 (en) Fluid couplings
CN214405015U (zh) 一种快插式管接头组件
CN218719716U (zh) 一种化工管道防护装置及化工管道
CN218900655U (zh) 一种可快接式水枪枪体
PL173516B1 (pl) Złącze wtykowe do łączenia dwóch rur z tworzywa sztuczneg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