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5476U - 一种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5476U
CN218235476U CN202222589566.5U CN202222589566U CN218235476U CN 218235476 U CN218235476 U CN 218235476U CN 202222589566 U CN202222589566 U CN 202222589566U CN 218235476 U CN218235476 U CN 218235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oll
oil return
pressure
groov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895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启能
陈美华
李剑锋
黄惊云
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gp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895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5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5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5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包括压缩机本体、静涡盘、止推盘、支撑座及动涡盘,压缩机本体具有排气通道及高压聚油腔,静涡盘设有连通高压聚油腔的回油通道,止推盘抵接静涡盘并设有连通回油通道的穿孔,支撑座设于压缩机本体并设有压力平衡槽及回油槽,压力平衡槽的两端分别连通穿孔及回油槽,动涡盘设于静涡盘及止推盘之间并与支撑座之间形成有背压腔室,高压聚油腔所收集的润滑油依序经由回油通道、穿孔、压力平衡槽及回油槽而降压回流至背压腔室;借此,使压力平衡槽能够易于机械加工且可有效平衡润滑油的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压缩机,尤指一种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节能减碳及环保意识的高涨,许多厂商研发出以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来替代传统冷媒的涡旋压缩机,且因其具有高效能、低噪音及体积小的优势而被广泛地应用在车用领域。一般的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会设置有润滑油以对各作动零件提供润滑来避免直接摩擦,是以大多会针对润滑油来设计回流通路以进行回油润滑,从而避免润滑油的浪费或是需要经常补充润滑油。
然而,与压缩后的高压气体所一并被排出的润滑油亦具有高温高压,是以如何能够在不过于增加生产成本的情況下,同时回收润滑油且有效地对高压的润滑油进行节流降压,使其在回流至低压的腔室内时压力不会过大,或是与低压的腔室形成压力平衡乃亟待改善之缺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使润滑油降压的压力平衡槽能够易于机械加工,并且可有效地平衡润滑油回收后的压力。
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包括一压缩机本体、一静涡盘、一止推盘、一支撑座及一动涡盘,压缩机本体具有一涡盘容腔及连通涡盘容腔的一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一端形成有一高压聚油腔,静涡盘设于涡盘容腔内,静涡盘形成有连通高压聚油腔的一回油通道,止推盘设于涡盘容腔内并抵接静涡盘,止推盘设有连通回油通道的一穿孔,支撑座设于压缩机本体并封闭涡盘容腔,支撑座朝向止推盘的一侧面设有一压力平衡槽及一回油槽,压力平衡槽的两端分别连通穿孔及回油槽,动涡盘可涡转地设于静涡盘及止推盘之间,在动涡盘及支撑座之间形成有一背压腔室,高压聚油腔所收集的一润滑油依序经由回油通道、穿孔、压力平衡槽及回油槽而降压回流至背压腔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穿孔的孔径大于回油通道的孔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穿孔的孔径小于回油通道的孔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压力平衡槽围绕支撑座的圆心设置而呈圆弧状,压力平衡槽围绕支撑座的圆心至少四分之一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密封胶环,动涡盘朝向止推盘的一背侧面设有一环形槽,密封胶环设于环形槽中并弹性抵贴止推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过滤件,过滤件设置在高压聚油腔及静涡盘之间并用以过滤润滑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马达及一偏心平衡块,马达具有一驱动轴,驱动轴穿设支撑座并通过马达而驱动动涡盘涡转,偏心平衡块套设驱动轴并和驱动轴偏心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压缩机本体还具有一偏心排气道,偏心排气道连通涡盘容腔及排气通道,静涡盘与压缩机本体之间形成有一中继腔室,中继腔室连通偏心排气道及高压腔室,且中继腔室的中心和偏心排气道的中心错位。
本实用新型之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通过回油通道、穿孔、压力平衡槽及回油槽而让高压聚油腔所收集的润滑油能够降压回流至背压腔室内进行循环润滑,从而避免压缩机因润滑不足而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且用于降压的压力平衡槽设置在支撑座上能够易于机械加工,并可有效地平衡润滑油回收后的压力。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剖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回油通道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另一剖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4的7-7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的立体外观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压缩机本体,11:基座,111:进气腔,112:进气阀口,12:桶体,121:马达容室,13:盖体,131:排气阀口,132:排气通道,133:偏心排气道,14:涡盘容腔,15:高压聚油腔,20:支撑座,21:压力平衡槽,22:回油槽,30:静涡盘,31:回油通道,32:中继腔室,40:止推盘,41:穿孔,50:动涡盘,51:高压腔室,52:背压腔室,53:密封胶环,54:环形槽,60:动盘轴承,70:偏心平衡块,80:过滤件,A:马达,A1:驱动轴,B: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述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书内容,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主要包括一压缩机本体10、一支撑座20、一静涡盘30、一止推盘40及一动涡盘50。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压缩机本体10包括一基座11、一桶体12及一盖体13。桶体12设置在基座11的上方,盖体13则设置在桶体12上方。桶体12具有一进气腔111并设有一进气阀口112,进气阀口112连通进气腔111。桶体12还具有被盖体13及基座11所上下封闭的一马达容室121,马达容室121供一马达A设置并位于进气腔111的一侧,从而通过马达A驱动动涡盘50而将液态的低压制冷剂自进气阀口112和进气腔111吸入后压缩为高压气体。支撑座20对应设置在盖体13的底部,并在支撑座20及盖体13之间形成有供静涡盘30、止推盘40及动涡盘50设置的一涡盘容腔14。盖体13设置有一排气阀口131及一端连接排气阀口131的一排气通道132,排气通道132连通于涡盘容腔14并和桶体12相互垂直,且排气通道132在相对于排气阀口131的一端形成有一高压聚油腔15。马达A的驱动轴A1穿设支撑座20,从而连接涡盘容腔14内的动涡盘50,并通过马达A而驱动动涡盘50涡转。
请再参阅图2至图6所示,静涡盘30设置于涡盘容腔14内,并且卡设于盖体13而无法转动。静涡盘30设置有一回油通道31,且回油通道31的一端连通高压聚油腔15,另一端则连接至止推盘40上,如图4所示。又,静涡盘30穿设有连通进气腔111的至少一缺口(图未示出),从而能够自缺口将进气腔111内的低压制冷剂吸入静涡盘30及动涡盘50之间作压缩。
止推盘40设于涡盘容腔14内并抵接静涡盘30。止推盘40在朝向静涡盘30的一前侧面上设有连通回油通道31的一穿孔41,而止推盘40相对的一背侧面则是抵贴支撑座20。于本实施例中,止推盘40由高硬度的材料所构成,例如陶瓷、钛合金或金属碳化物等硬质合金,从而降低止推盘40的磨损率,但本实用新型的止推盘40材料不以上述为限。
请接着参阅图2至图8所示,支撑座20设于压缩机本体10的盖体13底部并使涡盘容腔14形成封闭。支撑座20在朝向止推盘40的一侧面设有一压力平衡槽21及一回油槽22,且压力平衡槽21及回油槽22的上方皆被止推盘40所遮盖而分别构成通道。压力平衡槽21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穿孔41及回油槽22,回油槽22则连通于后述之背压腔室52以及马达A的驱动轴A1。于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0以铝合金所构成,因此相较于将压力平衡槽21设置在高硬度的止推盘40上,设置在支撑座20上能够大幅降低压力平衡槽21的加工难度而降低生产成本,但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20材料不以铝合金为限。
动涡盘50可涡转地设于静涡盘30及止推盘40之间。在动涡盘50及静涡盘30之间形成有连通排气通道132的一高压腔室51,而动涡盘50在高压腔室51的相对侧和止推盘40及支撑座20之间形成有一背压腔室52。具体而言,压缩机在运转后所吸入的低压制冷剂会逐渐朝高压腔室51压缩为高压气体,并经由排气通道132从排气阀口131排出;而由于在压缩机运转时高压腔室51的压力排出,因此会使背压腔室52产生一定的背压力,从而让动涡盘50能保持动态平衡且不易受到高压气体的影响而远离静涡盘30。动涡盘50在朝向止推盘40的背侧面设有一密封胶环53。具体而言,动涡盘50朝向止推盘40的背侧面上凹设有一环形槽54,密封胶环53设置在环形槽54中,从而使动涡盘50在静止状态时能够通过密封胶环53弹性抵贴止推盘40而保持油封性及密封性。
借此,当压缩机运作时,动涡盘50涡转在背侧面所产生的背压力能够使密封胶环53及止推盘40之间产生一间隙(图未示出),且高压聚油腔15所收集的润滑油依序经由回油通道31、穿孔41、压力平衡槽21及回油槽22而降压回流至背压腔室52内形成循环,从而能够回收润滑油进行润滑,以避免因润滑不足而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及使用寿命,同时亦能够有效地平衡润滑油回收后的压力。
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2~图4、图6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之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还包括一动盘轴承60及一偏心平衡块70。动盘轴承60及偏心平衡块70皆设于马达A的驱动轴A1上。具体而言,动涡盘50套接于动盘轴承60的外侧,且偏心平衡块70可转动地套设于驱动轴A1的外侧且通过一连接柱B偏心连接于马达A的驱动轴A1。借此,动盘轴承60可确保动涡盘50受到马达A的驱动轴A1旋转时稳定地相对于止推盘40和静涡盘30涡转;而偏心平衡块70受到马达A的驱动轴A1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一并转动,且通过偏心的设置来加强转动效果,从而将背压腔室52内的润滑油带动散布在整个止推盘40及动涡盘50之间的大平面上,进而通过密封胶环53及止推盘40之间的间隙进入高压腔室51内润滑。
又,请参阅图7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0的压力平衡槽21围绕其圆心设置而呈圆弧状,且压力平衡槽21围绕支撑座20的圆心至少四分之一周,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借此,能够延长润滑油在压力平衡槽21内流动的时间,从而起到节流降压的效果,以避免润滑油在回流至回油槽22及背压腔室52时压力过大。较佳地,于本实施例中,穿孔41的孔径大于回油通道31的孔径,从而使节流降压的效果更加明显以降低润滑油回流至回油槽22及背压腔室52时的压力,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其穿孔41的孔径小于回油通道31的孔径,从而使节流降压的效果较不明显以略微增加润滑油回流至回油槽22及背压腔室52时的压力,因此止推盘40之穿孔41的孔径大小端看设计者所需的参数环境而能够作相对应的调整。
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之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还包括一过滤件80。过滤件80设置在高压聚油腔15及静涡盘30之间,使得高压聚油腔15内的润滑油在进入静涡盘30的回油通道31时,能够先通过过滤件80过滤杂质,再经由回油通道31、穿孔41、压力平衡槽21、回油槽22及背压腔室52而通过间隙进入高压腔室51内形成循环,以有效确保润滑油的品质。值得注意的是,过滤件80可以为各种材质制成的滤网,如金属、陶瓷、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或人造纤维等,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多作限定,只要能够对于流经的润滑油进行过滤即可。
又,复参阅图3所示,压缩机本体10的盖体13还具有一偏心排气道133,且偏心排气道133连通涡盘容腔14及排气通道132。而当静涡盘30卡设于压缩机本体10的盖体13时,静涡盘30与盖体13之间形成有一中继腔室32,中继腔室32连通前述之偏心排气道133及高压腔室51,且中继腔室32的中心和偏心排气道133的中心错位。具体而言,偏心排气道133的中心位于排气阀口131及中继腔室32的中心之间。借此,通过动涡盘50所压缩产生的高压气体,能够经由中继腔室32及偏心排气道133适度地控制压力,从而避免高压气体直接排放至排气通道132内,导致压力过大而使压缩机的保护装置启动。
本实用新型之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润滑油循环路径简述如下:
当压缩机启动运行时,高压腔室51内的高压气体以油气混合的方式挟带润滑油,经由中继腔室32及偏心排气道133而排放至排气通道132内,且在排气通道132内翻转时通过离心力而使挟带的润滑油吸附在排气通道132的内壁上,并逐渐朝高压聚油腔15聚集,再通过高压聚油腔15及静涡盘30之间的过滤件80进行过滤后,经由回油通道31及止推盘40的穿孔41流至支撑座20的压力平衡槽21上,通过压力平衡槽21进行降压后经由回油槽22流至背压腔室52内,同时借由偏心平衡块70的带动而将润滑油散布在整个止推盘40及动涡盘50之间的大平面上,进而通过密封胶环53及止推盘40之间的间隙进入高压腔室51内重新润滑。
综上所述,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況下,熟悉本领域的技书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演化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一压缩机本体(10),具有一涡盘容腔(14)及连通该涡盘容腔(14)的一排气通道(132),该排气通道(132)的一端形成有一高压聚油腔(15);
一静涡盘(30),设于该涡盘容腔(14)内,该静涡盘(30)形成有连通该高压聚油腔(15)的一回油通道(31);
一止推盘(40),设于该涡盘容腔(14)内并抵接该静涡盘(30),该止推盘(40)设有连通该回油通道(31)的一穿孔(41);
一支撑座(20),设于该压缩机本体(10)并封闭该涡盘容腔(14),该支撑座(20)朝向该止推盘(40)的一侧面设有一压力平衡槽(21)及一回油槽(22),该压力平衡槽(21)的两端分别连通该穿孔(41)及该回油槽(22);及
一动涡盘(50),可涡转地设于该静涡盘(30)及该止推盘(40)之间,在该动涡盘(50)及该支撑座(20)之间形成有一背压腔室(52);
其中该高压聚油腔(15)所收集的一润滑油依序经由该回油通道(31)、该穿孔(41)、该压力平衡槽(21)及该回油槽(22)而降压回流至该背压腔室(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其特征是,其中该穿孔(41)的孔径大于该回油通道(31)的孔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其特征是,其中该穿孔(41)的孔径小于该回油通道(31)的孔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其特征是,其中该压力平衡槽(21)围绕该支撑座(20)的圆心设置而呈圆弧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其特征是,其中该压力平衡槽(21)围绕该支撑座(20)的圆心至少四分之一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其特征是,其还包括一密封胶环(53),该动涡盘(50)朝向该止推盘(40)的一背侧面设有一环形槽(54),该密封胶环(53)设于该环形槽(54)中并弹性抵贴该止推盘(4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其特征是,其还包括一过滤件(80),该过滤件(80)设置在该高压聚油腔(15)及该静涡盘(30)之间并用以过滤该润滑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其特征是,其还包括一马达(A)及一偏心平衡块(70),该马达(A)具有一驱动轴(A1),该驱动轴(A1)穿设该支撑座(20)并通过该马达(A)而驱动该动涡盘(50)涡转,该偏心平衡块(70)套设该驱动轴(A1)并和该驱动轴(A1)偏心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其特征是,其中该压缩机本体(10)还具有一偏心排气道(133),该偏心排气道(133)连通该涡盘容腔(14)及该排气通道(13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其特征是,其中该静涡盘(30)与该压缩机本体(10)之间形成有一中继腔室(32),该动涡盘(50)及该静涡盘(30)之间形成有一高压腔室(51),该中继腔室(32)连通该偏心排气道(133)及该高压腔室(51),且该中继腔室(32)的中心和该偏心排气道(133)的中心错位。
CN202222589566.5U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 Active CN218235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9566.5U CN218235476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9566.5U CN218235476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5476U true CN218235476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67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89566.5U Active CN218235476U (zh) 2022-09-29 2022-09-29 一种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5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90005B1 (ko) 스크롤형 압축기
US4936756A (en) Hermetic scroll type compressor with refrigerant fluid flow through the drive shaft
KR100654122B1 (ko) 스크롤 압축기
US9360012B2 (en) Differential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and motor-driven compressor having differential pressure regulating valve
US20060153725A1 (en) Scroll compressor
US8162636B2 (en) Scroll compressor having partition wall in oil reservoir
CN205578273U (zh) 泵油机构及具有该泵油机构的卧式压缩机
JPH11241682A (ja) Co2用圧縮機
KR20180072302A (ko) 스크롤 압축기
US6755632B1 (en) Scroll-type compressor having an oil communication path in the fixed scroll
CN210686297U (zh) 动涡盘、背压调节结构以及压缩机
CN218235476U (zh) 一种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降压回油结构
US6599110B2 (en) Scroll-type compressor with lubricant provision
KR100937919B1 (ko) 오일순환 및 배압조절 기능이 개선된 스크롤 압축기
CN107605726B (zh) 涡旋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873258U (zh) 一种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的润滑油回收结构
US6129531A (en) Open drive scroll machine
CN110017281B (zh) 压缩机回油润滑系统
CN112253465B (zh) 一种压缩机回油结构及压缩机
CN212454815U (zh) 涡旋压缩机
CN210135079U (zh) 一种压缩机回油润滑系统
JP2019056336A (ja)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JP2008014174A (ja) 圧縮機
CN115324897A (zh) 一种曲轴、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JP4232349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