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3942U - 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3942U
CN218233942U CN202222727385.4U CN202222727385U CN218233942U CN 218233942 U CN218233942 U CN 218233942U CN 202222727385 U CN202222727385 U CN 202222727385U CN 218233942 U CN218233942 U CN 218233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ruction
clamping
plate
base
transmiss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273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湜
王涛
李大贵
高超
张来喜
魏要坤
陈余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273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3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3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3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合板技术领域,并提供了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本体、拆分板和连接装置,所述叠合板本体上开设有施工洞,所述施工洞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拆分板相同;所述拆分板嵌设于所述施工洞内,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叠合板本体连接;所述连接装置至少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拆分板的相对两端;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传动组件和卡紧销,所述传动组件的工作端与所述卡紧销连接;所述叠合板本体上设置至少两个卡紧槽,各所述卡紧槽分别与各所述卡紧销相对应,所述卡紧槽与所述卡紧销相卡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加叠合板本体上施工洞处能够承受的力,避免叠合板本体在吊装过程中出现开裂。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合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由于装配式建筑能够有效简化使用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叠合板则是如今装配式建筑中十分常用的一种预制构件。在装配式式建筑中下挂板的施工一直是难点,当下挂板在梁的下方时,由于梁是现浇构件,可以将梁和下挂板同步进行浇筑,但是当下挂板不在梁的下方时,由于是装配式建筑,下挂板的上方的墙体通过叠合板进行支模后就与下挂板分割成了两部分,此时下挂板通过叠合板支模后就成了封闭的空间,无法对该封闭空间内进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现阶段,在装配式建筑中,下挂板不在梁下方时为了便于对其进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通常是预先对下挂板上方的墙体位置处使用的叠合板在相应的位置开洞,从而使墙体的叠合板与下挂板的叠合板支模完成后,墙体与下挂板仍是连通的,从而便于将墙体和下挂板同步进行浇筑,以降低施工困难,但是,叠合板开洞后其开洞位置所能承受的力将减弱,在叠合板的吊装过程中由于叠合板会不断的摆动和闪动,从而容易造成叠合板从其开洞位置开裂,从而影响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叠合板吊装过程中增加其开洞位置的承受力,避免因摆动和闪动造成叠合板的开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本体、拆分板和连接装置,所述叠合板本体上开设有施工洞,所述施工洞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拆分板相同;所述拆分板嵌设于所述施工洞内,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与所述叠合板本体连接;所述连接装置至少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拆分板的相对两端;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传动组件和卡紧销,所述传动组件的工作端与所述卡紧销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卡紧销直线运动;所述叠合板本体上设置至少两个卡紧槽,各所述卡紧槽分别与各所述卡紧销相对应,所述卡紧槽与所述卡紧销相卡接。
可选地,所述施工洞的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施工洞的各侧面分别对应与所述拆分板的各侧面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施工洞的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定位板,所述拆分板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定位口,各所述定位板分别对应与各所述定位口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连接装置的数量为偶数,并且均匀分布于所述拆分板的相对两端。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底座、传动轴和推动块,所述底座与所述拆分板连接,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底座并适于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所述推动块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的中间部位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紧销活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卡紧销沿与所述传动轴垂直方向做直线运动。
可选地,所述底座为方框型结构,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的相对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推动块设置于所述底座的方框内。
可选地,所述推动块上开设有推动槽口,所述推动槽口与所述卡紧销的移动方向呈钝角;所述卡紧销上设置有推动轴,所述推动轴的一端嵌设于所述推动槽口内并适于在所述推动槽口内滑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卡紧滑槽,所述卡紧滑槽与所述推动块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卡紧销嵌设于所述卡紧滑槽内并适于所述卡紧滑槽内滑动。
可选地,所述拆分板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各安装槽分别与各所述底座相对应,所述底座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底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块,各所述卡接槽分别与各所述卡接块相对应,并且所述卡接块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动力杆,所述动力杆与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并与所述传动轴垂直。
可选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锁紧筒,所述锁紧筒套设于所述动力杆与所述底座之间的所述传动轴上,并与所述传动轴螺纹连接;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动力杆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锁紧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以便于所述锁紧筒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叠合板本体中与下挂板相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个施工洞,并且制作一个与该施工洞形状和尺寸大小相同的拆分板,然后将拆分板嵌设于施工洞内,并在拆分板上设置至少两个连接装置,各连接装置平均分布于拆分板的左右两端,通过连接装置的传动组件带动卡紧销直线移动,叠合板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紧槽,各卡紧槽分别与各卡紧销相对应,通过卡紧销直线移动使卡紧销卡接进与之对应的卡紧槽内,从而使卡紧销与卡紧槽卡接,从而将拆分板与叠合板本体连接起来,从而通过拆分板将叠合板本体上的施工洞进行封堵,以使叠合板本体与拆分板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在叠合板本体吊装过程中,由于拆分板与叠合板本体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该整体摆动和闪动的过程中叠合板本体的施工洞处会和拆分板相互作用,从而减小了叠合板本体在摆动和闪动过程中对其施工洞处施加的拉扯力,即增加了该处能够承受的力,从而减小了叠合板本体在吊装过程中开裂的可能性,保证了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叠合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拆分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拆分板与连接装置的连接关系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叠合板本体;11-施工洞;12-卡紧槽;13-定位板;2-拆分板;21-定位口;22-安装槽;23-卡接槽;3-连接装置;31-传动组件;311-底座;312-传动轴;313-推动块;3131-推动槽口;314-卡紧滑槽;315-动力杆;32-卡紧销;33-锁紧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供的坐标系XYZ中,X轴正向代表的右方,X轴的反向代表左方,Y轴的正向代表前方,Y轴的反向代表后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同时,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包括叠合板本体1、拆分板2和连接装置3,所述叠合板本体1上开设有施工洞11,所述施工洞11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拆分板2相同;所述拆分板2嵌设于所述施工洞11内,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3与所述叠合板本体1连接;所述连接装置3至少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拆分板2的相对两端;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传动组件31和卡紧销32,所述传动组件31的工作端与所述卡紧销32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卡紧销32直线运动;所述叠合板本体1上设置至少两个卡紧槽12,各所述卡紧槽12分别与各所述卡紧销32相对应,所述卡紧槽12与所述卡紧销32相卡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装配式建筑中,下挂板不在梁下方时,叠合板的支模通常需要预先在叠合板与下挂板相对应的位置开洞,以便于在叠合板支模完成后对下挂板进行钢筋绑扎,但是叠合板开洞后在吊装过程中由于开洞位置受力较薄弱容易在叠合板的摆动和闪动过程汇总发生开裂,因此需要使叠合板在吊装过程中处于完整状态,以避免叠合板开裂而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在叠合板本体1中与下挂板相对应的位置开设一个施工洞,并且制作一个与该施工洞形状和尺寸大小相同的拆分板2,然后将拆分板2嵌设于施工洞11内,并通过至少两个连接装置3将拆分板2与叠合板本体1连接起来,从而将叠合板本体1上的施工洞11进行封堵,以使叠合板本体1与拆分板2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在叠合板本体1吊装过程中,由于拆分板2与叠合板本体1相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该整体摆动和闪动的过程中叠合板本体1的施工洞11处会和拆分板2相互作用,从而减小了叠合板本体1在摆动和闪动过程中对其施工洞11处施加的拉扯力,即增加了该处能够承受的力,从而减小了叠合板本体1在吊装过程中开裂的可能性,保证了施工质量。
至少两个连接装置3相对设置于拆分板2的左右两端,以使拆分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叠合板本体1的左右两端连接,提高叠合板本体1与拆分板2连接的紧密性,保证二者的整体性;其中,传动组件31安装在拆分板2上,传动组件31的工作端与卡紧销32连接,通过传动组件31带动卡紧销32直线移动,使卡紧销32进入与其对应的卡紧槽12内,卡紧槽12固定于叠合板本体1上,从而使通过卡紧销32与卡紧槽12卡接在一起实现叠合板本体1与拆分板2的连接,从而便于将叠合板本体1与拆分板2作为一个整体的叠合板进行吊装,避免施工洞11处受力薄弱而发生开裂;在叠合板吊装到位并支模完成后,需要将拆分板2拆除,将施工洞11漏出,从而通过施工洞11使下挂板与其上方的墙体连通,从而可以通过施工洞11对下挂板进行钢筋绑扎以及混凝土浇筑,给下挂板的施工提供了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施工洞11的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施工洞11的各侧面分别对应与所述拆分板2的各侧面相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施工洞11的形状和尺寸需要根据下挂板的尺寸进行开设,通常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施工洞11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特殊情况下为了便于钢筋等物料的进入也可以开设为椭圆形或X字型等形状;拆分板2的形状和尺寸与施工洞11相同,从而使拆分板2嵌设于施工洞11内后,拆分板2的上下左右四个侧面分别对应与施工洞11的上下左右四个侧面紧贴在一起,从而提高叠合板本体1与拆分板2形成的整体的整体性,提高在吊装过程中该整体闪动时叠合板本体1与拆分板2之间相互的支撑力,避免叠合板本体1出现开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施工洞11的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定位板13,所述拆分板2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定位口21,各所述定位板13分别对应与各所述定位口21相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施工洞11的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定位板13,定位板13的前侧面与叠合板的前侧面平齐,以确保叠合板在安装到位后其外漏的侧面即前侧面是光滑的;拆分板2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定位口21,四个定位口21分别对应与四个定位板13相匹配,当将拆分板2嵌设于施工洞11内时,通过定位板13与定位口21对接到一起,从而使拆分板2的前侧面与叠合板本体1的前侧面平齐,从而将拆分板2在施工洞11内安装到位,便于拆分板2上的连接装置3将卡紧销32卡接进卡紧槽12内,从而可以方便快速的完成叠合板本体1与拆分板2的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3的数量为偶数,并且均匀分布于所述拆分板2的相对两端。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装置3的数量为偶数,数量为偶数的连接装置3平均分布于拆分板2的左右两端,例如数量为两个时,左右两端各一个;数量为四个时,左右两端各两个;并且左端的连接装置3与右端的连接装置3相对于与拆分板2左右侧面平行且等距的平面对称,从而使拆分板2与叠合板本体1的连接处受力均匀,避免在吊装过程中出现拆分板2与叠合板本体1相对晃动而影响二者的整体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传动组件31包括底座311、传动轴312和推动块313,所述底座311与所述拆分板2连接,所述传动轴312贯穿所述底座311并适于相对于所述底座311转动;所述推动块313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312的中间部位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紧销32活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卡紧销32沿与所述传动轴312垂直方向做直线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底座311安装于拆分板2上,传动轴312从前后方向贯穿底座311并能够绕底座311转动,推动块313的一端与传动轴312的中间部位螺纹连接,通过传动轴312绕底座311转动能够带动推动块313在传动轴312上前后移动;传动轴312的另一端与卡紧销32活动连接,通过推动块313的前后移动能够推动卡紧销32左右移动,从而使卡紧销32卡接进卡紧槽12内或从卡紧槽12内退出,以便于完成拆分板2与叠合板本体1的连接以及便于将拆分板2从叠合板本体1上拆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11为方框型结构,所述传动轴3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311的相对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推动块313设置于所述底座311的方框内。
需要说明的是,底座311设置为方框型结构,即底座311的中间开设有矩形的左右方向的通孔,从而使传动轴312的前后两端分别对应与底座311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中间部位位于矩形的通孔内,从而使推动块313也位于矩形的通孔内,矩形的通孔的空间便于推动块313的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推动块313上开设有推动槽口3131,所述推动槽口3131与所述卡紧销32的移动方向呈钝角;所述卡紧销32上设置有推动轴,所述推动轴的一端嵌设于所述推动槽口3131内并适于在所述推动槽口3131内滑动;所述底座311的底部设置有卡紧滑槽314,所述卡紧滑槽314与所述推动块313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卡紧销32嵌设于所述卡紧滑槽314内并适于所述卡紧滑槽314内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推动块313上开设有推动槽口3131,推动槽口3131上下贯穿推动块313,并且其与卡紧销32的移动方向呈钝角,即推动槽口3131的前端靠近叠合板本体1,后端远离叠合板本体1;卡紧销32上设置有推动轴,推动轴的上端嵌设于推动槽口3131内并适于在推动槽口3131内滑动,通过推动块313的前后移动,使推动槽口3131随之前后移动,从而使推动轴在推动槽口3131内滑动,此过程中由于推动槽口3131相对于卡紧销32的移动方向倾斜设置,因此推动滑槽会对推动轴产生前后方向的力和左右方向的力,但是卡紧销32嵌设于卡紧滑槽314内并适于卡紧滑槽314内滑动,卡紧槽12与推动块313的运动方向垂直,从而使卡紧块限制了卡紧销32的移动方向,即卡紧销32只能左右移动,从而使推动轴也只能左右移动,即推动滑槽对推动轴施加的左右方向的力起作用;从而在推动块313前后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卡紧销32左右移动,使卡紧销32卡接进卡紧槽12内或退出卡紧槽12。
通过传动管转动带动推动块313前后移动从而带动卡紧销32左右移动的方式控制卡紧销32与卡紧槽12卡接,在操作时工作人员在远离拆分板2的位置就能够转动传动轴312,从而能够避免拆分板2的影响,也就是说能够避免操作卡紧销32卡接进卡紧槽12时距离拆分板2太近而被拆分板2阻挡影响而导致不利于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拆分板2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22,各安装槽22分别与各所述底座311相对应,所述底座311嵌设于所述安装槽22内;所述安装槽22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卡接槽23,所述底座3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块,各所述卡接槽23分别与各所述卡接块相对应,并且所述卡接块卡接于所述卡接槽23内。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槽22用于安装底座311,因此安装槽22的数量与连接装置3的数量相同;安装槽22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卡接槽23,底座3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块,各卡接槽23分别对应与各卡接块相对应;安装底座311时,从拆分板2的外侧使底座311的两个卡接块分别对应安装槽22的两个卡接槽23,然后向拆分板2方向推动底座311,将卡接块推进卡接槽23内,此时底座311就进入安装槽22内;当拆分板2嵌设于施工洞11内后由于叠合板本体1的阻挡,底座311也不会滑出,因此可以使底座311稳固的安装于拆分板2上,即将连接装置3稳固的安装于拆分板2上;当叠合板安装到位后,拆除拆分板2后,只需要向外拽出连接装置3即可将连接装置3从拆分板2上取下,以便于连接装置3回收重复利用,以节省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传动组件31还包括动力杆315,所述动力杆315与所述传动轴312的一端连接,并与所述传动轴312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动力杆315与传动轴312的后端连接,并且其与传动轴312垂直,通过转动动力杆315可以方便的带动传动杆转动,比较节省力气,方便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装置3还包括锁紧筒,所述锁紧筒套设于所述动力杆315与所述底座311之间的所述传动轴312上,并与所述传动轴312螺纹连接;所述底座311靠近所述动力杆315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锁紧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以便于所述锁紧筒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拆分板2嵌设于施工洞11内后,通过卡紧销32卡接进卡紧槽12内完成拆分板2与叠合板本体1的连接,但是由于传动轴312能够绕底座311转动,因此在吊装过程中容易因为传动轴312转动而导致卡紧销32从卡紧槽12内退出,位避免该情况,设置了锁紧筒,以将传动轴312锁紧,避免其被误碰而转动。锁紧筒套设于动力杆315与底座311之间的传动轴312上,并与传动轴312螺纹连接,从而使锁紧筒与传动轴312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进行固定,并且底座311靠近动力杆315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与传动轴312同轴心,并且直径大于传动轴312的直径,锁紧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当卡紧销32卡接进卡紧槽12内后,向靠近底座311方向拧动锁紧筒,使锁紧筒进入螺纹孔内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此时锁紧孔的内侧壁与传动轴312螺纹连接,外侧壁与底座311螺纹连接,从将传动轴312与底座311固定,即将传动轴312锁紧,避免传动轴312随意转动而导致拆分板2与叠合板本体1分离。另外,锁紧筒上也可以设置一个与锁紧筒垂直的圆杆,以便于通过圆杆带动锁紧筒转动,以节省力气。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合板本体(1)、拆分板(2)和连接装置(3),所述叠合板本体(1)上开设有施工洞(11),所述施工洞(11)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拆分板(2)相同;所述拆分板(2)嵌设于所述施工洞(11)内,并通过所述连接装置(3)与所述叠合板本体(1)连接;所述连接装置(3)至少为两个,并且分别设置于所述拆分板(2)的相对两端;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传动组件(31)和卡紧销(32),所述传动组件(31)的工作端与所述卡紧销(32)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卡紧销(32)直线运动;所述叠合板本体(1)上设置至少两个卡紧槽(12),各所述卡紧槽(12)分别与各所述卡紧销(32)相对应,所述卡紧槽(12)与所述卡紧销(32)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洞(11)的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所述施工洞(11)的各侧面分别对应与所述拆分板(2)的各侧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洞(11)的四个角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定位板(13),所述拆分板(2)的四个角位置分别设置有定位口(21),各所述定位板(13)分别对应与各所述定位口(21)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的数量为偶数,并且均匀分布于所述拆分板(2)的相对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1)包括底座(311)、传动轴(312)和推动块(313),所述底座(311)与所述拆分板(2)连接,所述传动轴(312)贯穿所述底座(311)并适于相对于所述底座(311)转动;所述推动块(313)的一端与所述传动轴(312)的中间部位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紧销(32)活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卡紧销(32)沿与所述传动轴(312)垂直方向做直线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1)为方框型结构,所述传动轴(3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311)的相对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推动块(313)设置于所述底座(311)的方框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313)上开设有推动槽口(3131),所述推动槽口(3131)与所述卡紧销(32)的移动方向呈钝角;所述卡紧销(32)上设置有推动轴,所述推动轴的一端嵌设于所述推动槽口(3131)内并适于在所述推动槽口(3131)内滑动;所述底座(311)的底部设置有卡紧滑槽(314),所述卡紧滑槽(314)与所述推动块(313)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卡紧销(32)嵌设于所述卡紧滑槽(314)内并适于所述卡紧滑槽(314)内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分板(2)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22),各安装槽(22)分别与各所述底座(311)相对应,所述底座(311)嵌设于所述安装槽(22)内;所述安装槽(22)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卡接槽(23),所述底座(31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块,各所述卡接槽(23)分别与各所述卡接块相对应,并且所述卡接块卡接于所述卡接槽(23)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1)还包括动力杆(315),所述动力杆(315)与所述传动轴(312)的一端连接,并与所述传动轴(312)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还包括锁紧筒,所述锁紧筒套设于所述动力杆(315)与所述底座(311)之间的所述传动轴(312)上,并与所述传动轴(312)螺纹连接;所述底座(311)靠近所述动力杆(315)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锁紧筒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以便于所述锁紧筒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CN202222727385.4U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 Active CN218233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7385.4U CN218233942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7385.4U CN218233942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3942U true CN218233942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69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27385.4U Active CN218233942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39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4779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定位安装结构
CN218233942U (zh) 一种便于下挂板施工的可拆分叠合板
CN111980197B (zh) 装配式剪力墙安装工艺
CN202990421U (zh) 建筑梁底梁帮模板的专用加固卡具
CN105863263A (zh) 强固型直板夹具、阴角模夹具及阳角模夹具
CN114016747B (zh) 一种预制构件快速吊装就位连接方法
CN216042723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板用定位装置
CN209907958U (zh) 一种房建楼板混凝土浇筑作业台架
CN216360923U (zh) 一种业务保险柜库
CN220059185U (zh) 一种基坑围挡的侧边的结合件
CN103470034B (zh) 快速拆装塑料模板的补缺模板群组及其确定方法
CN22103153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安装设备
CN210105358U (zh) 一种具有钢支撑加固结构的墙面板
CN218862120U (zh) 剪力墙钢支撑加固体系
CN113846855B (zh) 一种预制构件快速吊装就位连接件
CN216379179U (zh) 一种便于装卸的桥梁施工用挂篮
CN110093988A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件
CN216690382U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施工木模板夹具
CN215212505U (zh) 一种外墙混凝土裂缝修补装置
CN217538333U (zh) 一种金库柜
CN211621450U (zh) 悬挑式异型小构件压顶的快拆模板
CN216076249U (zh) 一种外架连墙件直螺纹连接组件
CN220909129U (zh) 一种土建施工混凝土建筑模板
CN217581214U (zh) 一种适用于二次结构构造柱模板的支设定位装置
CN210480616U (zh) 一种自重式钢坯吊运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