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30292U - 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30292U
CN218230292U CN202221081745.1U CN202221081745U CN218230292U CN 218230292 U CN218230292 U CN 218230292U CN 202221081745 U CN202221081745 U CN 202221081745U CN 218230292 U CN218230292 U CN 218230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edge
shaped
shaped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817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梓铭
邵艳涛
刘海龙
刘思
侯敏
曹辉
邵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817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30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30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302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属于储能集装箱冷却技术领域,包括:楔形风道,该楔形风道为沿楔形风道的长度方向横截面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楔形风道横截面大的一端设有进风口,楔形风道的侧壁上沿楔形风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出风口;导流组件,该导流组件包括位于楔形风道内将楔形风道分隔成两条送风通道的隔板,以及位于楔形风道内分别调节各出风口气流流量的挡风板。本申请的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采用了楔形结构的楔形风道,该楔形风道的横截面沿楔形风道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该结构的楔形风道通过改变横截面面积,使楔形风道内流体静压基本保持不变,以达到均匀送风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集装箱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
背景技术
储能集装箱内安装有大量电池,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是箱内主要发热源。而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对温度较为敏感。如何保证电池处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工作,并减小电池之间的温度差异,是在进行储能集装箱设计时需要认真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目前的储能集装箱内,为了给电池包或插箱提供足够的冷量,通常会使用空调制冷,而空调出风多采用顶部风道形式,一台空调使用一根风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集装箱的整体重量及成本。
此外,基于储能集装箱总长度,内部风道设计通常较长,但这也易使得各出风口流量不均,导致储能集装箱内不同位置间的温差较大。如何使风道各出口的流量及风压趋于一致,是风道送风形式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储能集装箱顶部风道较长,导致各出风口流量不均,导致集装箱内不同位置间的温差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包括:
楔形风道,所述楔形风道为沿楔形风道的长度方向横截面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所述楔形风道横截面大的一端设有进风口,所述楔形风道的侧壁上沿楔形风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出风口;
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位于楔形风道内将楔形风道分隔成两条送风通道的隔板,以及位于楔形风道内分别调节各出风口气流流量的挡风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楔形风道的进风口设有两个,两个进风口均位于楔形风道的底面且分别与两条送风通道相通,两个所述进风口上均设有连接空调器的空调连接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楔形风道的横截面为矩形空心结构,多个所述出风口均位于楔形风道的底面,且多个出风口均与两条送风通道相通,多个所述出风口的四周围设有导风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楔形风道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均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两侧通过侧板封闭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两端通过端板封闭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垂直连接在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隔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多个与顶板和底板连接的凸边,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均开设有多个与隔板连接的插孔,所述凸边位于插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在楔形风道内沿气流的流动方向逐渐向出风口倾斜延伸,以将送风通道内的气流引出至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两侧的所述挡风板以隔板为中心对称设置,多个所述挡风板的长度以挡风板距离进风口的增加而逐渐缩短,所述挡风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挡风板上通风孔的数量以各挡风板与进风口距离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所述挡风板与隔板之间的角度以各挡风板与进风口距离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楔形风道和导流组件均采用设定厚度的不锈钢板制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楔形风道的内壁或外壁贴敷有保温层。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由于本申请的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设置了楔形风道,该楔形风道为沿楔形风道的长度方向横截面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在楔形风道横截面大的一端设有进风口,在楔形风道的侧壁上沿楔形风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出风口;导流组件,该导流组件包括位于楔形风道内将楔形风道分隔成两条送风通道的隔板,以及位于楔形风道内分别调节各出风口气流流量的挡风板。
因此,本申请的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采用了楔形结构的楔形风道,该楔形风道的横截面沿楔形风道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该结构的楔形风道通过改变横截面面积,使楔形风道内流体静压基本保持不变,以达到均匀送风的目的。此外,本申请在楔形风道内设置了将楔形风道分隔成两条送风通道的隔板,隔板用于避免两台空调器相互对吹影响楔形风道正常送风,同时还起到均流作用。在楔形风道内还设置了分别调节各出风口气流流量的挡风板,挡风板进一步调节楔形风道上各出风口的流量一致性,保证了各出风口流量一致,使集装箱内不同位置间的温度趋于相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仰视图;
图4为图3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楔形风道;2、隔板;3、挡风板;4、空调连接管;5、导风管;11、出风口;12、进风口;13、送风通道;21、凸边;31、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储能集装箱顶部风道较长,导致各出风口流量不均,导致集装箱内不同位置间的温差较大的问题。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包括:
楔形风道1,该楔形风道1为沿楔形风道1的长度方向横截面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在楔形风道1横截面大的一端设有进风口12,在楔形风道1的侧壁上沿楔形风道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出风口11。楔形风道1采用横截面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以使通入楔形风道1内的流体静压基本保持不变,以达到均匀送风的目的。在楔形风道1的内壁或外壁贴敷有保温层,以提高楔形风道1内冷却气流的冷却效果。
导流组件,该导流组件包括位于楔形风道1内将楔形风道1分隔成两条送风通道13的隔板2,该隔板2的轴线与楔形风道1的轴线平行或共线。导流组件还包括位于楔形风道1内分别调节各出风口11气流流量的挡风板3,挡风板3用于调节楔形风道1上各出风口11的流量一致性,保证了各出风口11流量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的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采用了楔形结构的楔形风道1,该楔形风道1的横截面沿楔形风道1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该结构的楔形风道1通过改变横截面面积,使楔形风道1内流体静压基本保持不变,以达到均匀送风的目的。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在楔形风道1内设置了将楔形风道1分隔成两条送风通道13的隔板2,隔板2用于避免两台空调器相互对吹影响楔形风道1正常送风,同时还起到均流作用。
在楔形风道1内还设置了分别调节各出风口11气流流量的挡风板3,挡风板3进一步调节楔形风道1上各出风口11的流量一致性,保证了各出风口11流量一致,使集装箱内不同位置间的温度趋于相同。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该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的楔形风道1的进风口12设有两个,两个进风口12均位于楔形风道1的底面且分别与两条送风通道13相通,两个进风口12上均设有连接空调器的空调连接管4。
两个进风口12通过空调连接管4分别连接两台空调器,两台空调器分别向两个进风口12提供设定流量的冷却气流,每台空调器提供的冷却气流分别进入进风口12后进入各送风通道13,送风通道13将冷却气流平均分配到各出风口11对电池进行冷却降温。
楔形风道1的横截面为矩形空心结构,多个出风口11均位于楔形风道1的底面,且多个出风口11均与两条送风通道13相通,多个出风口11的四周围设有导风管5,该导风管5用于调整改善出风口11的出风方向。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该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的楔形风道1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均为形状相同的等腰梯形结构,顶板和底板的两侧通过侧板封闭连接,顶板和底板的两端通过端板封闭连接。顶板、底板、侧板和端板共同组成封闭腔室结构。楔形风道的顶板、底板、侧板和端板均为设定厚度的不锈钢板焊接成型制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4、图6和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该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的隔板2垂直连接在楔形风道1的顶板和底板之间,隔板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多个与顶板和底板连接的凸边21。在顶板和底板上均开设有多个与隔板2连接的插孔,隔板2的凸边21位于顶板和底板的插孔内,实现隔板2与楔形风道1的固定连接。
在出风口11的两侧均设有挡风板3,挡风板3在楔形风道1内沿气流的流动方向逐渐向出风口11的方向倾斜延伸,以将送风通道13内的气流引出至出风口11。出风口11两侧的挡风板3以隔板2为中心对称设置,挡风板3的长度以挡风板3距离进风口12的增加而逐渐缩短,在挡风板3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31。导流组件的隔板2和挡风板3均采用设定厚度的不锈钢板制作,提高其耐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
挡风板3上通风孔31的数量以各挡风板3与进风口12距离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即挡风板3距离进风口12越远,该挡风板3上通风孔31的数量越少,以保证从各出风口11流出的冷却气流流量相同。挡风板3与隔板2之间的角度以各挡风板3与进风口12距离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即挡风板3距离进风口12越远,该挡风板3与隔板2之间的角度越大,以保证从各出风口11流出的冷却气流流量相同。
工作原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由于本申请的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设置了楔形风道1,该楔形风道1为沿楔形风道1的长度方向横截面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在楔形风道1横截面大的一端设有进风口12,在楔形风道1的侧壁上沿楔形风道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出风口11;导流组件,该导流组件包括位于楔形风道1内将楔形风道1分隔成两条送风通道13的隔板2,以及位于楔形风道1内分别调节各出风口11气流流量的挡风板3。
因此,本申请的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采用了楔形结构的楔形风道1,该楔形风道1的横截面沿楔形风道1的长度方向逐渐减小,该结构的楔形风道1通过改变横截面面积,使楔形风道1内流体静压基本保持不变,以达到均匀送风的目的。
此外,本申请在楔形风道1内设置了将楔形风道1分隔成两条送风通道13的隔板2,隔板2用于避免两台空调器相互对吹影响楔形风道1正常送风,同时还起到均流作用。在楔形风道1内还设置了分别调节各出风口11气流流量的挡风板3,挡风板3进一步调节楔形风道1上各出风口11的流量一致性,保证了各出风口11流量一致,使集装箱内不同位置间的温度趋于相同。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楔形风道(1),所述楔形风道(1)为沿楔形风道(1)的长度方向横截面逐渐减小的楔形结构,所述楔形风道(1)横截面大的一端设有进风口(12),所述楔形风道(1)的侧壁上沿楔形风道(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出风口(11);
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包括位于楔形风道(1)内将楔形风道(1)分隔成两条送风通道(13)的隔板(2),以及位于楔形风道(1)内分别调节各出风口(11)气流流量的挡风板(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风道(1)的进风口(12)设有两个,两个进风口(12)均位于楔形风道(1)的底面且分别与两条送风通道(13)相通,两个所述进风口(12)上均设有连接空调器的空调连接管(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风道(1)的横截面为矩形空心结构,多个所述出风口(11)均位于楔形风道(1)的底面,且多个出风口(11)均与两条送风通道(13)相通,多个所述出风口(11)的四周围设有导风管(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风道(1)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均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两侧通过侧板封闭连接,所述顶板和底板的两端通过端板封闭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2)垂直连接在顶板和底板之间,所述隔板(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多个与顶板和底板连接的凸边(21),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均开设有多个与隔板(2)连接的插孔,所述凸边(21)位于插孔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11)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挡风板(3),所述挡风板(3)在楔形风道(1)内沿气流的流动方向逐渐向出风口(11)倾斜延伸,以将送风通道(13)内的气流引出至出风口(1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11)两侧的所述挡风板(3)以隔板(2)为中心对称设置,多个所述挡风板(3)的长度以挡风板(3)距离进风口(12)的增加而逐渐缩短,所述挡风板(3)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3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挡风板(3)上通风孔(31)的数量以各挡风板(3)与进风口(12)距离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所述挡风板(3)与隔板(2)之间的角度以各挡风板(3)与进风口(12)距离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风道(1)和导流组件均采用设定厚度的不锈钢板制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风道(1)的内壁或外壁贴敷有保温层。
CN202221081745.1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 Active CN218230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1745.1U CN218230292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1745.1U CN218230292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30292U true CN218230292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62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81745.1U Active CN218230292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302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06079B (zh) 一种风冷电池系统
CN217035783U (zh) 风道及储能集装箱
CN114725570A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风道及具有该风道的储能集装箱
CN218230292U (zh) 一种集装箱顶部送风通道
CN219892253U (zh) 电池包
CN110890605B (zh) 一种可双面工作的双侧截面渐缩式液冷板
CN217507467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系统风道结构
CN217903240U (zh) 一种用于储能集装箱的空调风道结构
CN212579669U (zh) 用于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的换电柜柜体结构
CN211739967U (zh) 一种板式组合换热器
CN220652114U (zh) 液冷板、动力电池总成和车辆
CN114709509A (zh) 一种适用于电池包、电池组的微通道冷却装置
CN114530652B (zh) 风道组件及储能电池系统
CN219435964U (zh) 电池储能电站
CN217903216U (zh) 用于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风道结构和储能电站
CN220324556U (zh) 一种应用于储能集装箱系统的均匀送风风道结构
CN218827457U (zh) 电池液冷装置
CN220065943U (zh) 电池箱及电池包
CN220821700U (zh) 风冷风道、风冷系统及储能系统
CN219778994U (zh) 储能柜
CN220492088U (zh) 冷却风道及电池簇
CN219534637U (zh) 冷却板、电池包及车辆
CN214812364U (zh) 一种悬浮可调风量的风盒
CN219371132U (zh) 一种矩阵式储能柜
CN216773310U (zh) 一种散热装置、化成柜及分容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