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27487U - 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及胎面硫化机 - Google Patents

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及胎面硫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27487U
CN218227487U CN202222674227.7U CN202222674227U CN218227487U CN 218227487 U CN218227487 U CN 218227487U CN 202222674227 U CN202222674227 U CN 202222674227U CN 218227487 U CN218227487 U CN 218227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read
vulcanizer
module
electromechan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742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振堂
刘仕发
吴春丽
尹相迎
付长利
马玉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snac Co Ltd
Qingdao Mesnac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snac Co Ltd
Qingdao Mesnac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snac Co Ltd, Qingdao Mesnac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sna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742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27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27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27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及胎面硫化机。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包括:内加热结构,内加热结构具有环形的加热外表面;外加热结构,外加热结构对应加热外表面具有环形的加热内表面,加热外表面和加热内表面之间形成用于硫化轮胎的加热空间,内加热结构的内部和外加热结构的内部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加热腔,加热腔的内部容置有导热油,每个加热腔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加热导热油的加热棒,且内加热结构和外加热结构分别活动设置在胎面硫化机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胎面硫化机胎面硫化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及胎面硫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及胎面硫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胎面硫化机硫化时胎面的加热方式还是使用热工原理,高温蒸汽,通过热工管路以及阀组的控制,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蒸汽进入硫化室,保压保时,来达到胎面的硫化温度,来完成胎面硫化。这硫化加热方式对硫化室的保温、保压性要求高,而且使用热工,需要铺设复杂的热工管路,使用各种阀组控制进出气。热工管路及阀组成本高,占据空间大。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胎面硫化机胎面硫化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及胎面硫化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胎面硫化机胎面硫化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包括:内加热结构,内加热结构具有环形的加热外表面;外加热结构,外加热结构对应加热外表面具有环形的加热内表面,加热外表面和加热内表面之间形成用于硫化轮胎的加热空间,内加热结构的内部和外加热结构的内部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加热腔,加热腔的内部容置有导热油,每个加热腔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加热导热油的加热棒,且内加热结构和外加热结构分别活动设置在胎面硫化机上。
进一步地,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具有合模位置和脱模位置,当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由脱模位置切换至合模位置时,内加热结构和外加热结构沿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内加热结构的内部具有多个加热腔,多个加热腔沿加热外表面间隔设置;和/或外加热结构的内部具有多个加热腔,多个加热腔沿加热内表面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内加热结构包括:第一驱动结构,第一驱动结构设置在胎面硫化机上;加热内模块,加热内模块为多个,多个加热内模块分别与第一驱动结构连接,每个加热内模块具有至少一个加热腔,且多个加热内模块绕第一驱动结构的周向设置并围成加热外表面。
进一步地,加热内模块呈弧形,相邻的两个加热内模块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相互配合的搭接斜面,且加热内模块具有的加热腔的宽度W1大于等于280mm。
进一步地,外加热结构包括:第二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设置在胎面硫化机上;加热外模块,加热外模块为多个,多个加热外模块分别与第二驱动结构连接,每个加热外模块具有至少一个加热腔,且多个加热外模块围成加热内表面。
进一步地,加热外模块包括:弓形座,弓形座具有加热腔,且弓形座与第二驱动结构连接;活络模,活络模可拆卸地设置在弓形座朝向内加热结构的一侧。
进一步地,弓形座具有的加热腔的宽度W2大于等于400mm。
进一步地,弓形座对应活络模的一侧具有安装槽,活络模具有与安装槽配合的安装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胎面硫化机,包括上述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包括内加热结构和外加热结构。内加热结构具有环形的加热外表面;外加热结构对应加热外表面具有环形的加热内表面,加热外表面和加热内表面之间形成用于硫化轮胎的加热空间,内加热结构的内部和外加热结构的内部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加热腔,加热腔的内部容置有导热油,每个加热腔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加热导热油的加热棒,且内加热结构和外加热结构分别活动设置在胎面硫化机上。
使用本申请中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时,由于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具有内加热结构和外加热结构,所以可以将待硫化的胎体放置在内加热结构和外加热结构之间的加热空间,从而通过加热外表面和加热内表面对胎体进行加热,从而实现硫化。因此,在使用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的过程中,可以将胎体套设在内加热结构的外表面上,也就是说套设在加热外表面上。并且由于内加热结构和外加热结构分别具有容置有导热油和加热棒的加热腔,所以在使用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时可以通过加热棒对导热油进行加热,从而使导热油能够对内加热结构或者外加热结构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内加热结构和外加热结构对胎体的加热。并且,由于是通过导热油对内加热结构和外加热结构进行加热,所以能够保证内加热结构和外加热结构的受热更加均匀,进而保证了胎体的受热更加均匀。所以通过这样设置有效地保证了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的硫化效果。同时,由于本申请中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不再使用传统的蒸汽加热方式,所以不再需要铺设热工管路,因此本申请中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具有生产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的优点。因此本申请中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胎面硫化机胎面硫化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的内加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内加热结构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内加热结构的加热内模块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内加热结构的加热内模块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胎面硫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的胎面硫化机的外加热模块的弓形座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图5中的胎面硫化机的外加热模块的弓形座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内加热结构;11、加热内模块;20、外加热结构;21、加热外模块;211、弓形座;30、加热腔;40、加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胎面硫化机胎面硫化成本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及胎面硫化机。
并且,如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中的胎面硫化机具有下述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胎面硫化机一般指的是立式胎面硫化机。
本申请中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包括内加热结构10和外加热结构20。内加热结构10具有环形的加热外表面;外加热结构20对应加热外表面具有环形的加热内表面,加热外表面和加热内表面之间形成用于硫化轮胎的加热空间,内加热结构10的内部和外加热结构20的内部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加热腔30,加热腔30的内部容置有导热油,每个加热腔30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加热导热油的加热棒40,且内加热结构10和外加热结构20分别活动设置在胎面硫化机上。
使用本申请中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时,由于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具有内加热结构10和外加热结构20,所以可以将待硫化的胎体放置在内加热结构10和外加热结构20之间的加热空间,从而通过加热外表面和加热内表面对胎体进行加热,从而实现硫化。因此,在使用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的过程中,可以将胎体套设在内加热结构10的外表面上,也就是说套设在加热外表面上。并且由于内加热结构10和外加热结构20分别具有容置有导热油和加热棒40的加热腔30,所以在使用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时可以通过加热棒40对导热油进行加热,从而使导热油能够对内加热结构10或者外加热结构20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内加热结构10和外加热结构20对胎体的加热。并且,由于是通过导热油对内加热结构10和外加热结构20进行加热,所以能够保证内加热结构10和外加热结构20的受热更加均匀,进而保证了胎体的受热更加均匀。所以通过这样设置有效地保证了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的硫化效果。同时,由于本申请中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不再使用传统的蒸汽加热方式,所以不再需要铺设热工管路,因此本申请中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具有生产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的优点。因此本申请中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胎面硫化机胎面硫化成本高的问题。
具体地,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具有合模位置和脱模位置,当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由脱模位置切换至合模位置时,内加热结构10和外加热结构20沿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通过这样设置能够方便胎体套设在内加热结构10上或者从内加热结构10上取下。
可选地,内加热结构10的内部具有多个加热腔30,多个加热腔30沿加热外表面间隔设置。并且,外加热结构20的内部具有多个加热腔30,多个加热腔30沿加热内表面间隔设置。通过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内加热结构10和外加热结构20的受热更加均匀,同时还能够更加迅速地提高内加热结构10和外加热结构20的温度,从而提高胎体的硫化效率以及保证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的使用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内加热结构10包括第一驱动结构和加热内模块11,第一驱动结构设置在胎面硫化机上;加热内模块11为多个,多个加热内模块11分别与第一驱动结构连接,每个加热内模块11具有至少一个加热腔30,且多个加热内模块11绕第一驱动结构的周向设置并围成加热外表面。并且,外加热结构20包括第二驱动结构和加热外模块21,第二驱动结构设置在胎面硫化机上;加热外模块21为多个,多个加热外模块21分别与第二驱动结构连接,每个加热外模块21具有至少一个加热腔30,且多个加热外模块21围成加热内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多个加热内模块11在对胎体进行加热或者胎体在套设在多个加热内模块11上后,多个加热内模块11能够围成圆形,从而保证胎体的受热和硫化效果。因此,第一驱动结构能够分别驱动不同的加热内模块11沿径向移动,并且在多个加热内模块11运动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加热内模块11一同运动,而是可以分成多次进行径向运动的。同时,为了保证多个加热内模块11能够围成完整的圆形,相邻的两个加热内模块11的形状可以是不同的,这样设置的目地是为了保证相邻的加热内模块11可以相互进行拼接。同样地,多个加热外模块21也能够围成圆形,并且加热外模块21围成的圆形与加热内模块11围成的圆形是同心的。
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对加热内模块11和加热外模块21的运行形式并不做限制,只要能够保证能够顺利地对胎体进行硫化即可。
可选地,加热内模块11呈弧形,相邻的两个加热内模块11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相互配合的搭接斜面,且加热内模块11具有的加热腔30的宽度W1大于等于280mm。
优选地,加热外模块21包括弓形座211和活络模。弓形座211具有加热腔30,且弓形座211与第二驱动结构连接;活络模可拆卸地设置在弓形座211朝向内加热结构10的一侧。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活络模可以具有多组,当需要硫化不同的花纹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活络模对胎体进行硫化。
当然,在本申请中加热内模块的外部也可以安装有用于与胎体接触的硫化模块。
可选地,弓形座211具有的加热腔30的宽度W2大于等于400mm。
可选地,弓形座211对应活络模的一侧具有安装槽,活络模具有与安装槽配合的安装凸起。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保证活络模与弓形座211之间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拆卸。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胎面硫化机胎面硫化成本高的问题;
2、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加热结构(10),所述内加热结构(10)具有环形的加热外表面;
外加热结构(20),所述外加热结构(20)对应所述加热外表面具有环形的加热内表面,所述加热外表面和所述加热内表面之间形成用于硫化轮胎的加热空间,所述内加热结构(10)的内部和所述外加热结构(20)的内部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加热腔(30),所述加热腔(30)的内部容置有导热油,每个加热腔(30)内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加热导热油的加热棒(40),且所述内加热结构(10)和所述外加热结构(20)分别活动设置在胎面硫化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具有合模位置和脱模位置,当所述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由所述脱模位置切换至所述合模位置时,所述内加热结构(10)和所述外加热结构(20)沿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加热结构(10)的内部具有多个所述加热腔(30),多个所述加热腔(30)沿所述加热外表面间隔设置;和/或
所述外加热结构(20)的内部具有多个所述加热腔(30),多个所述加热腔(30)沿所述加热内表面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热结构(10)包括:
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胎面硫化机上;
加热内模块(11),所述加热内模块(11)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内模块(11)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连接,每个所述加热内模块(11)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加热腔(30),且多个所述加热内模块(11)绕所述第一驱动结构的周向设置并围成所述加热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内模块(11)呈弧形,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内模块(11)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具有相互配合的搭接斜面,且所述加热内模块(11)具有的所述加热腔(30)的宽度W1大于等于280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热结构(20)包括:
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设置在所述胎面硫化机上;
加热外模块(21),所述加热外模块(21)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外模块(21)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连接,每个所述加热外模块(21)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加热腔(30),且多个所述加热外模块(21)围成所述加热内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外模块(21)包括:
弓形座(211),所述弓形座(211)具有所述加热腔(30),且所述弓形座(211)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连接;
活络模,所述活络模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弓形座(211)朝向所述内加热结构(10)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形座(211)具有的所述加热腔(30)的宽度W2大于等于40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形座(211)对应所述活络模的一侧具有安装槽,所述活络模具有与所述安装槽配合的安装凸起。
10.一种胎面硫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
CN202222674227.7U 2022-10-11 2022-10-11 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及胎面硫化机 Active CN218227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4227.7U CN218227487U (zh) 2022-10-11 2022-10-11 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及胎面硫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74227.7U CN218227487U (zh) 2022-10-11 2022-10-11 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及胎面硫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27487U true CN218227487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67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74227.7U Active CN218227487U (zh) 2022-10-11 2022-10-11 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及胎面硫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27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5108038A1 (ja) タイヤの加硫方法およびタイヤ加硫プロセスの設定方法
JPS59142127A (ja) タイヤ加硫装置
CN103286893A (zh) 轮胎直压成型电磁感应加热硫化方法及其专用内模
CN103552175B (zh) 轮胎硫化内模具
CN114290581A (zh) 一种轮胎电磁感应微波硫化装备及方法
CN106863666B (zh) 轮胎硫化机刚性内模
CN115091798A (zh) 轮胎3d复印无胶囊硫化定型工艺及装备
CN218227487U (zh) 胎面硫化机电加热机构及胎面硫化机
CN103286885A (zh) 轮胎直压硫化机的内模具
CN108819304A (zh) 轮胎硫化单元、含其的轮胎硫化机及硫化工艺
CN203542913U (zh) 轮胎硫化内模具
US20220281184A1 (en) Preform heating
CN108422598A (zh) 一种带有导向定位装置的硫化机
KR930004043B1 (ko) 블래더, 블래더리스타입 이중목적 타이어 가황기
CN106945317B (zh) 用于轮胎硫化定型的刚性内模
CN202607909U (zh) 一种热板式活络模具
CN105058646A (zh) 一种轮胎无胶囊硫化机
JP4623884B2 (ja) タイ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加硫システム
CN204209882U (zh) 电磁感应加热轮胎硫化外模具
CN104385502B (zh) 电磁感应加热轮胎硫化外模具
CN206718270U (zh) 用于轮胎硫化定型的刚性内模
CN208277482U (zh) 机模一体硫化机
CN218197080U (zh) 胎面硫化机
CN203651015U (zh) 高性能子午线轮胎鼓式硫化装置
CN201587080U (zh) 多温控工程胎硫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