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20800U - 球囊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 - Google Patents

球囊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20800U
CN218220800U CN202221523307.6U CN202221523307U CN218220800U CN 218220800 U CN218220800 U CN 218220800U CN 202221523307 U CN202221523307 U CN 202221523307U CN 218220800 U CN218220800 U CN 218220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oon
section
main body
rods
saccu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2330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承欣
赵丽晓
秦学刚
张毅
刘扬扬
马翠杰
胡晓君
王哲
何智浩
唐金金
何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epu Precisi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epu Precisi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epu Precisi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epu Precisio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2330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20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20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208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球囊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球囊约束支架其包括:第一固定段、第二固定段以及主体段。第一固定段用于与球囊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段用于与球囊的第二端连接;主体段套设在球囊的中部上以约束球囊的扩张,主体段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段,两连接段远离主体段的一侧分别与第一固定段及第二固定段连接,以用于约束主体段的两侧的球囊的扩张。通过球囊约束支架使得球囊在扩张后,主体段能够约束球囊的中间部分,而连接段能够有效约束主体段两侧的球囊,从而使得球囊在扩张完成后,其外表面整体能够保持圆柱形,有效降低了“狗骨头效应”出现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对血管壁造成损伤的可能性,提高手术的精度和成功率。

Description

球囊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囊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血管成形术是一种用于使狭窄的血管回复其原来形状的方法,又称为球囊血管成形术。其属于微创手术,主要是利用球囊的物理性扩张以排除狭窄的或被阻塞的动脉中的障碍而起到斑块清理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约束球囊导管包括球囊、导管以及设置在球囊外侧的支架,该支架贴合在球囊的外表面,能够随着球囊的扩张而扩张,以约束球囊整体的扩张幅度。
但是,球囊整体呈现长条形,其长径比比较大,材料多为顺应性或半顺应性,而在现有技术中,支架对球囊的约束主要是在球囊的中部位置处,对球囊两端的约束力较小,导致球囊在扩张后容易出现“狗骨头效应”,也就是球囊两端的直径大于支架两端的直径,这样很容易对血管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囊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解决了约束球囊导管在扩张时由于球囊两端受到的约束力较小而出现“狗骨头效应”,对血管造成伤害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球囊约束支架,其包括:第一固定段、第二固定段以及主体段。第一固定段用于与球囊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段用于与球囊的第二端连接;主体段套设在球囊的中部上以约束球囊的扩张,所述主体段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段,两所述连接段远离主体段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段及所述第二固定段连接,以用于约束所述主体段的两侧的球囊的扩张。
可选地,所述连接段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段沿球囊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球囊实际的尺寸,能够设置多个连接段,从而提高对主体段两侧的球囊的约束程度,进一步减少出现“狗骨头效应”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连接段包括:多个连接框,多个所述连接框沿球囊的周向依次连接环设,所述连接框的内部空间能够随着球囊的扩张而扩张,多个所述连接框的扩张总幅度与所述主体段的扩张幅度保持一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随着球囊扩张,多个连接框内的空间也会随着扩张,连接段的整体扩张幅度与主体段的扩张幅度保持一致,以使得球囊在整体扩张后呈现圆柱形,从而有效减少了出现“狗骨头效应”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连接框为菱形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菱形结构具有良好的径向强度,能够很好地约束球囊的扩张幅度,而且回缩也比较方便,使得球囊在体内具有良好的输送性能。
可选地,每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框的伸出端之间设置有延伸环,所述延伸环远离所述连接框的一侧与所述主体段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延伸环,实现通过增加的较少结构,使得连接段与主体段之间的连接强度加强,从而提高主体段与连接段扩张的同步性。
可选地,所述连接框上设置有连接杆,两个相邻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连接框的一端相交,两所述连接杆的相交端设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与所述主体段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和延伸杆配合,进一步提高主体段和连接段的连接强度,同时连接杆的相交和延伸杆设置,使得连接段与主体段之间的独立区域面积更加均匀,以提高对球囊整体的扩张约束的力度。
可选地,所述主体段包括:多个约束杆,固定在球囊的外表面且沿球囊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约束杆沿球囊的轴线方向延伸;其中,相邻所述约束杆之间设置多个连杆,多个所述连杆沿所述约束杆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连杆与多个所述约束杆之间围合多个分布均匀的供球囊突入的独立空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随着球囊的扩张,约束杆和连接杆逐渐同步扩张,独立空间逐渐增大,在球囊扩张至名义压力后,球囊的表面会伸入到独立空间内,以此即可实现对球囊扩张的约束,减少对血管造成损伤的可能性。
可选地,所述连杆为可收缩的波浪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波浪杆在扩张时能够产生相应的变形,以随着球囊的扩张,而逐渐产生相应的扩张趋势,直到波浪杆拉直,之后再随着球囊的回缩而收缩复位,以此来提高对球囊的约束程度,同时还能够提高球囊在体内的移动性。
可选地,所述约束杆上具有与球囊相适配的环状凸起;和/或所述约束杆上具有可收缩的波浪形凸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状凸起使得约束杆能够更好的约束球囊,使得球囊在扩张时而产生的扭转受到约束,进一步减少对血管壁造成损伤的可能性。而波浪形凸起则使得约束杆能够随着球囊的扩张而伸缩,以抵消主体段扩张后产生的伸缩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球囊导管,其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球囊约束支架;以及球囊,设置在所述球囊约束支架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对球囊的扩张进行约束时,将主体约束结构分为三段,即主体段和连接在主体段两端的连接段,连接段不仅起到将主体段与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分别固定连接,而将主体段固定在球囊上的作用。连接段还能够提高主体段两端的径向强度,增加了主体段两端的压力,使得球囊在扩张后,主体段能够约束球囊的中间部分,而连接段能够有效约束主体段两侧的球囊,从而使得球囊在扩张完成后,其外表面整体能够保持圆柱形,有效降低了“狗骨头效应”出现的可能性,从而减少对血管壁造成损伤的可能性,提高手术的精度和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球囊约束支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球囊约束导管的扩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球囊约束支架的延伸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球囊约束支架的连接杆和延伸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球囊约束支架的约束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球囊约束支架的球囊的截面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第一固定段;200、第二固定段;300、主体段;310、独立空间;320、延伸环;330、连接杆;340、延伸杆;350、约束杆;351、环状凸起;360、连杆;400、连接段;410、连接框;500、球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对于心血管疾病,球囊血管成形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球囊导管根据患者血管的大小及病变位置的长短,制作成不同直径及长度的球囊,球囊在被充气后成圆柱状以支撑血管壁。其工作原理为:利用输送系统,将一个球囊扩张导管放置于病变处,球囊充气后扩张挤压血管壁,血管被扩张恢复原状,实现管腔扩大。
传统的球囊血管成形术常常伴随着血管的损伤,如因球囊扩张过程中球囊近端、远端直径大于球囊中部直径,即“狗骨头效应”,导致球囊两端接触的血管壁过度扩张,造成血管壁损伤并且导致球囊纵向伸长加速血管夹层,同时可引发病变部位的急性血管闭塞以及术后血管再狭窄。而血管夹层、急性血管闭塞、血管壁损伤都是较为严重的血管创伤,这种创伤的形成与使用传统球囊的血管成形术的作用机理关系密切。
而传统的球囊血管成形术存在诸多容易引起血管损伤的原因,因此常常被用作心血管疾病的初期治疗手段,在初期治疗后往往会植入裸支架或药物支架。尽管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支架已被证实其治疗后的通畅率优于球囊血管成形术,但是依然存在长期植入的不良临床结果以及晚期的血管再狭窄,特别是下肢动脉对支架产生的动态应力可能会导致支架断裂或支架内再狭窄。
传统的球囊导管作用机理包括折叠的球囊在膨胀过程中扭转施加给血管壁的剪切力;由于传统球囊受结构和材料的限制,以及血管病变部位的形态差异,各向异性的特点,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狗骨头效应”,引起血管的进一步创伤以及非病变区的血管损伤。
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囊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通过将支架的主体约束部分分为三段,也就是主体段和分别设置在主体段两端的两个连接段。连接段与主体段支架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段的设置,就能够增加主体段两端的径向强度,也就增加了主体段两端的压力,从而避免球囊两端在扩张时的直径偏大,也就有效防止“狗骨头效应”的出现。而且连接段采用菱形块构成,其回缩性能更好,能够有利于球囊导管的泄压回撤,提高了球囊导管在体内的移动性。连接段与主体段之间还通过菱形结构或者单杆或者双杆等结构连接,不仅能够提高连接段与主体段之间的连接强度,还能够使得整体的约束区域分隔为多个面积均匀的小块,提高对球囊的约束程度。主体段上还可以根据球囊的形状设置相应的凸起,以对球囊在扩张中产生的扭转进行约束,进一步减少球囊对血管造成损伤的可能性。以此通过该球囊导管进行血管成形术时,能够有效降低出现“狗骨头效应”的可能性,还便于在体内移动,以方便将球囊导管伸入或回撤,同时还能够通过对球囊扩张方向的限制,降低球囊对血管造成损伤的可能性,以此就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精度和成功率。
在简单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后,以下结合附图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球囊约束支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该球囊约束支架具体包括:第一固定段100、第二固定段200以及主体段300。第一固定段100用于与球囊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段200用于与球囊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主体段300位于第一固定段100和第二固定段200之间并套设在球囊的中部位置,主体段300上且沿球囊轴线方向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段400,两个连接段400靠近球囊的两端设置,且两个连接段400分别与第一固定段100和第二固定段200固定连接。连接段400用于约束主体段300两侧的球囊的扩张。
具体的,该支架整体呈环套状套设在球囊的外表面,其第一固定段100包括多个波浪形的固定杆,多个固定杆沿球囊的轴线延伸,固定杆的靠近主体段300的一端就与连接段400固定连接。每个固定杆可以由多段弧形杆依次连接构成,以在每个固定杆上形成波峰波谷,相邻两个固定杆的波峰能够连接在一起。每个固定杆上可以有一个波峰,也可以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波峰,具体固定杆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来设计,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而固定杆与球囊之间通过点胶来固定,且只需要少量胶水即可固定,使得胶水固结仅有一点,占用空间非常小不会影响球囊导管整体的移动性。第二固定段200的构成与第一固定段10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1所示,主体段300整体可以呈网状结构,其表面形成多个面积均匀的独立空间310,该独立空间310可以呈正方形、长方形、菱形以及其他形状,连接段400内部也形成多个相应的独立空间310,独立空间310在球囊扩张后供球囊的外表面伸入。连接段400整体呈环状套设在球囊的外表面上,且靠近球囊两端设置,连接段400与主体段300之间可以通过多个杆来固定连接。连接段400可以只设置一列,也可以设置多列,具体列数可以根据实际的球囊的尺寸来设计,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主体段300和连接段400就覆于球囊的不透射线标记之间。
通过设置上述支架,在球囊扩张时,主体段300能够对球囊的中间部分产生约束,而两个连接段400则能够提高主体段300两侧的径向强度,从而提高主体段300两端的压力,以对球囊的两端产生约束,从而在球囊扩张完成后,球囊整体能够保持圆柱形,以减少出现狗骨头效应的可能性,降低对血管壁造成损伤的可能性,提高手术的精度和成功率。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球囊约束导管的扩张后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段400设置多个,多个连接段400沿球囊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分布。
具体的,连接段400设置在主体段300和第一固定段100或主体段300和第二固定段200之间,具体连接段40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球囊的尺寸和形状来设计,例如主体段300两侧均设置两个连接段400,也可以均设置一个,也可以一侧设置一个连接段400,而另一侧设置两个连接段400。连接段400的数量可以为1到3个,具体数量可以根据主体段300的两侧所需要满足的压力来设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段100与主体段300之间设置一个连接段400,而第二固定段200与主体段300之间设置两个连接段400。通过设置不同数量的连接段400,使得主体段300两侧的压力不同,来适配不同尺寸和型号的球囊,以使得球囊在扩张后保持圆柱形。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段400包括多个连接框410,多个连接框410沿球囊的周向依次连接环设,连接框410内部的空间能够随着球囊的扩张而扩张,多个连接框410的总扩张幅度与主体段300的扩张幅度保持一致。
具体的,连接框410可以呈多边形,比如四边形或者六边形等,连接框410的上下两个顶点用于与相邻连接框410首尾连接,连接框410左右两个顶点则用于与主体段300及第一固定段100或第二固定段200连接。当连接段400设置两个以上时,连接框410的左右两个顶点则可以与相邻连接框410的左右顶点连接。连接框410的上下两个顶点和左右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均可随着球囊的扩张而变化。举例来讲,当球囊扩张时,连接框410上下两个顶点则会彼此分离,连接框410左右两个顶点则会彼此靠近。而多个连接框410整体的扩张幅度与主体段300的扩张幅度保持一致,也就是所有连接框410扩张后上下两个顶点的间距总和与主体段300扩张后的上下两侧之间的距离相同。而每个连接段400包括的连接框410的数量可以根据球囊的尺寸和型号来设计,可以为三个、四个或者五个等等,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段400包括四个连接框410。
在球囊扩张时,球囊会挤压多个连接框410,连接框410会随同主体段300同时扩张,且连接段400的扩张幅度始终与主体段300的扩张幅度相同,以此来对球囊的两端进行约束,从而有效减少狗骨头效应的出现。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框410为菱形结构。具体的,连接框410由四根杆依次首尾连接围合出菱形结构。该菱形结构的上下两个顶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左右两个顶点则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在球囊收缩状态下,该菱形结构呈扁长状,也就是上下两个顶点距离最小,左右两个顶点距离最大。而球囊扩张后,菱形结构呈正方形状,此时四根杆之间相互垂直,从而对球囊的两端产生充分的约束,避免出现“狗骨头效应”。而在球囊收缩后,连接框410也会随之收缩,其整体所占用的空间也会缩小,从而使得球囊能够有更好的输送性能。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球囊约束支架的延伸环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连接框410的伸出端之间设置有延伸环320,延伸环320远离连接框410的一侧与主体段300连接。
当连接段400的上下两侧与主体段300的上下两侧连接时,连接段400中间部分与主体段300的连接就相对薄弱,延伸环320就位于连接段400与主体段300的两个连接处之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框410设置四个,靠近第二固定段200的连接段400的中部位置也与主体段300连接,这样连接段400与主体段300的连接处就有三个,相邻两个连接处之间就设置一个延伸环320。
具体的,延伸环320可以呈半环形,比如半个菱形,延伸环320的两端就能够分别与相邻两个连接框410的伸出端固定连接,连接框410的伸出端就是指菱形结构靠近主体段300的顶点。延伸环320的两端呈弯折状,而延伸环320的另一端呈弧形并与主体段300的波峰固定连接。以此随着球囊的扩张,延伸环320也能产生相应的扩张变形。应当理解的是,延伸环320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椭圆形等,本实用新型不对延伸环320的具体形状做限定。通过延伸环320的设置,能够提高连接框410与主体段300的连接强度,也就提高了连接段400与主体段300整体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对球囊的约束力,进一步降低“狗骨头效应”出现的可能性。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球囊约束支架的连接杆和延伸杆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框410靠近主体段300的一端设有连接杆330,两个相邻的连接杆330且远离连接框410的一端能够彼此相交,两个连接杆330的相交端设有延伸杆340,延伸杆340与主体段300相连接。
在连接段400与主体段300的连接处位于连接段400的中间位置时,可以在连接段400中设置两个连接处与主体段300连接。连接杆330和延伸杆340就设置在两个连接处之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靠近第一固定段100的连接段400中,连接框410设置四个且呈环形连接,四个连接框410之间有四个连接点,则两个连接处就间隔一个连接点分布,也就是两个连接处之间有两个连接框410,两个连接杆330就设置在两个连接框410上。
具体的,两个连接杆330远离连接框410的一端彼此靠近,举例来讲,两个连接杆330可以都是直杆,通过倾斜设置使得两个连接杆330的一端相交,两个连接杆330也可以为波浪形的杆,其远离连接框410的一端逐渐靠近而相交,以在球囊扩张时产生相应的扩张变形。具体连接杆33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来设计,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而两个连接杆330的相交处可以呈弧形,延伸杆340就设置在弧形的弯曲侧,并沿球囊的轴线方向延伸,延伸杆340的另一端就可以与主体段300的波谷连接。
通过连接杆330和延伸杆340的设置,能够提高连接段400和主体段300的连接强度,以提高对主体段300两侧的径向压力,更好地对球囊的两端进行约束。同时连接杆330和延伸杆340的设置,也能够划分出面积均匀的独立空间310,使得球囊在扩张中其表面可以伸入其中,更好地对球囊进行约束。
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主体段300包括多个约束杆350和多个连杆360。约束杆350沿球囊的轴线方向延伸并固定在球囊的外表面,多个约束杆350沿球囊的周向间隔分布。相邻两个约束杆350之间设置多个连杆360,多个连杆360沿约束杆350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多个连杆360和多个约束杆350之间围合出多个分布均匀的独立空间310,独立空间310供球囊在扩张后突入。
具体的,约束杆350与连杆360呈大体呈纵横交错的分布方式,连杆360在球囊收缩时呈现倾斜状态,此时独立空间310呈平行四边形状。而在球囊扩张时,连杆360则呈现竖直状态,此时独立空间310呈正方形状。沿周向分布的相邻的两组连杆360的倾斜方向可以相反,同时对应的两个连杆360连接在一起,以产生波谷和波峰,以便于随着球囊的扩张而扩张。
而具体约束杆350和连杆360的数量均可以根据球囊尺寸和型号来设定,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应当理解的是,连杆360的倾斜程度和倾斜方向均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来设计,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约束杆350设置五个,五个约束杆350在展开状态下形成四行供连杆360安装的空间,相邻两行连杆360就可以呈“<”字形或者呈“>”字形,以此每一列连接杆330就会形成相应的波峰和波谷,约束杆350就能够伸出波峰或者波谷来与相应的连接段400连接。
在对球囊进行约束时,随着球囊的扩张,约束杆350之间的间距就会增大,连杆360就会由倾斜状态转变为竖直状态,独立空间310就会变为正方形状,连杆360就能够拉紧约束杆350,以挤压球囊的表面,从而约束球囊的扩张幅度,球囊的表面就会突入独立空间310内,以此来顺利实现对球囊的扩张约束。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连杆360为可收缩的波浪杆。具体的,连杆360整体呈波浪形,例如可以在连杆360的两端设置弯曲部,也可以在连杆360的中部形成波浪形状。这样在球囊收缩时,连杆360保持波浪状,而当球囊展开时,则连杆360会逐渐拉伸为直杆,以此能够提高主体段300在径向方向的扩张幅度,以更好地满足手术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约束杆350上具有可收缩的波浪形凸起。具体的,在约束杆350上每间隔一段距离,就进行部分地弯曲来作为凸起,其整体多个凸起沿轴线方向间隔分布以形成波浪形凸起。在球囊扩张时,约束杆350就能将波浪形凸起拉平,从而抵消在扩张过程中所产生的伸缩量,确保对球囊的有效约束。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球囊约束支架的约束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球囊约束支架的球囊的截面图。参照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约束杆350上具有与球囊500相适配的环状凸起351。具体的,球囊500在安装时是折装的,因此球囊500在扩张时会沿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扩张扭转,而环状凸起351的朝向则根据球囊500的扩张方向来设计,使得球囊500在扭转时受到环形凸起的约束,以减少球囊500在扭转时产生的扭转力,从而减少对血管壁的损伤。举例来讲,如果球囊500采用顺时针折装,则环状凸起351采用向上凹陷的形式设置,如果球囊500凸起采用逆时针折装,则环状凸起351采用向下凹陷的形式设置。
应当理解的是,环状凸起351与波浪形凸起可以为同一个凸起,即波浪形凸起也为环状凸起351,环状凸起351与波浪形凸起可以不为同一个凸起,即两个凸起均单独设置,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来设计,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球囊导管。其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球囊约束支架以及球囊500。球囊500设置在上述球囊约束支架内。
通过该球囊导管来进行血管成形术时,球囊约束支架能够有效避免球囊出现“狗骨头效应”,而且该支架的回缩性也比较好,能够使得球囊导管顺利完成泄压回撤。从而使得血管成形术能够快速精确的完成,不仅能够提高手术的效率,还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上述球囊导管具有上述球囊约束支架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上述球囊导管具备上述球囊支架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球囊约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约束支架包括:
第一固定段(100),用于与球囊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固定段(200),用于与球囊的第二端连接;
主体段(300),套设在球囊的中部上以约束球囊的扩张,所述主体段(300)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段(400),两所述连接段(400)远离主体段(300)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段(100)及所述第二固定段(200)连接,以用于约束所述主体段(300)的两侧的球囊的扩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约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400)设置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段(400)沿球囊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囊约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400)包括:
多个连接框(410),多个所述连接框(410)沿球囊的周向依次连接环设,所述连接框(410)的内部空间能够随着球囊的扩张而扩张,多个所述连接框(410)的扩张总幅度与所述主体段(300)的扩张幅度保持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囊约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410)为菱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囊约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框(410)的伸出端之间设置有延伸环(320),所述延伸环(320)远离所述连接框(410)的一侧与所述主体段(300)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囊约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410)上设置有连接杆(330),两个相邻的所述连接杆(330)远离所述连接框(410)的一端相交,两所述连接杆(330)的相交端设有延伸杆(340),所述延伸杆(340)与所述主体段(300)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球囊约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段(300)包括:
多个约束杆(350),固定在球囊的外表面且沿球囊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约束杆(350)沿球囊的轴线方向延伸;
其中,相邻所述约束杆(350)之间设置多个连杆(360),多个所述连杆(360)沿所述约束杆(350)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连杆(360)与多个所述约束杆(350)之间围合多个分布均匀的供球囊突入的独立空间(3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囊约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60)为可收缩的波浪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球囊约束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杆(350)上具有与球囊相适配的环状凸起(351);和/或
所述约束杆(350)上具有可收缩的波浪形凸起。
10.一种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导管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球囊约束支架;以及
球囊,设置在所述球囊约束支架内。
CN202221523307.6U 2022-06-17 2022-06-17 球囊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 Active CN218220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23307.6U CN218220800U (zh) 2022-06-17 2022-06-17 球囊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23307.6U CN218220800U (zh) 2022-06-17 2022-06-17 球囊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20800U true CN218220800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71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23307.6U Active CN218220800U (zh) 2022-06-17 2022-06-17 球囊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208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65336B2 (ja) 血管内インプラント
US6709453B2 (en) Longitudinally flexible stent
US9592137B2 (en) Flexible stent
JP5005542B2 (ja) 拡張型ステント用に最適化されたフレックスリンク
US6723119B2 (en) Longitudinally flexible stent
US20020022876A1 (en) Longitudinally flexible stent
CN114870213A (zh) 球囊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
AU2002304381A1 (en) Longitudinally flexible stent
KR20030081411A (ko) 스텐트
US7621947B2 (en) Longitudinally flexible stent
CN114098902B (zh) 一种丝刀和球囊装置
CN218220800U (zh) 球囊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
US8496699B2 (en) Longitudinally flexible stent
CN219127928U (zh) 一种球囊用约束支架及球囊装置
CN218961564U (zh) 一种球囊用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
CN211705593U (zh) 一种远近端非对称式的球囊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
CN115137950A (zh) 一种球囊用约束支架及球囊导管
CN115554578A (zh) 球囊用约束装置、其制备方法及血管扩张器械
CN117917232A (zh) 静脉窦支架
CN113827384A (zh) 一种复合结构单元的血管支架
AU2002304380A1 (en) Longitudinally flexible stent
JP2004344204A (ja) 均一に拡張する柔軟なステン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