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17669U - 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 - Google Patents

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17669U
CN218217669U CN202222696367.4U CN202222696367U CN218217669U CN 218217669 U CN218217669 U CN 218217669U CN 202222696367 U CN202222696367 U CN 202222696367U CN 218217669 U CN218217669 U CN 218217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bonding pad
negative electrode
negative
digital sil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636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树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Pinghe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Pingh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Pinghe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Pinghe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636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17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17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17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涉及传声器技术领域,包括一端敞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敞口端设有线路板,所述外壳的封口端设有声孔;所述线路板的内侧面贴装有数字硅唛,所述线路板的外侧面设有用于电连接所述数字硅唛与设备的多个外焊盘,所述线路板的边缘与所述外壳的封口端之间设有支撑环;所述声孔与所述数字硅唛的进声孔相通。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字硅唛无法满足一些设备的外接焊线装配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既满足了设备对数字麦克风性能的设计要求,又满足了设备对数字麦克风装配方式的设计要求。

Description

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声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硅唛(数字麦克风)因其能将声音直接转换成电能讯号,且具有超高灵敏度,耐摔与耐冲击的特性,以及体积小、重量轻、可以高温焊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电子、通讯、医疗等领域的设备中,并占据了普通驻极体电容式传声器的较多市场,特别是数字信号输出的麦克风能够与数字信号输入的芯片相配合,增强了麦克风极强的使用环境和用途。例如:智能手机、蓝牙耳机、TWS(无线立体声)耳机、数码相机等。虽然数字硅唛具有上述的众多优点,但数字硅唛主要使用方向为贴片(SMT)设计,若设备的设计要求需要麦克风具有数字硅唛的性能,但又不适用贴片设计时,例如需要焊线连接或针脚焊接的设备,则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数字硅唛则无法满足设备的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此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既具有数字硅唛的优点,同时还能够满足需要焊线连接或针脚焊接的设备的设计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包括一端敞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敞口端设有线路板,所述外壳的封口端设有声孔;所述线路板的内侧面贴装有数字硅唛,所述线路板的外侧面设有用于电连接所述数字硅唛与设备的多个外焊盘,所述线路板的边缘与所述外壳的封口端之间设有支撑环;所述声孔与所述数字硅唛的进声孔相通。
其中,所述线路板的外侧面设有第一负极区,所述第一负极区的周边设有第一负极导电区,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区相导通;各所述外焊盘分布在所述第一负极区的中部。
其中,所述外焊盘包括第一正极焊盘、第一负极焊盘、第一信号输出焊盘、第一时钟信号焊盘和第一声道转换焊盘,各所述外焊盘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正极焊盘、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焊盘、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焊盘和所述第一声道转换焊盘与所述第一负极区之间均通过第一绝缘区相隔离,所述第一负极焊盘与所述第一负极区相导通。
其中,所述线路板的内侧面设有第二负极区,所述第二负极区的中部设有内焊盘,所述内焊盘包括与所述第一正极焊盘电连接的第二正极焊盘、与所述第一负极焊盘电连接的第二负极焊盘、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焊盘电连接的第二信号输出焊盘、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焊盘电连接的第二时钟信号焊盘和与所述第一声道转换焊盘电连接的第二声道转换焊盘;各所述内焊盘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正极焊盘、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焊盘、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焊盘和所述第二声道转换焊盘与所述第二负极区之间均通过第二绝缘区相隔离,所述第二负极焊盘与所述第二负极区相导通。
其中,所述第一正极焊盘与所述第二正极焊盘通过正极金属化孔电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焊盘与所述第二负极焊盘通过负极金属化孔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焊盘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焊盘通过信号输出金属化孔电连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焊盘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焊盘通过时钟信号金属孔电连接,所述第一声道转换焊盘与所述第二声道转换焊盘通过声道转换金属化孔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正极焊盘、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焊盘、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焊盘和所述第二声道转换焊盘呈田字形分布;所述第二负极焊盘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负极焊盘分布在所述第二绝缘区的四周;所述负极金属化孔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负极金属化孔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负极焊盘上。
其中,所述支撑环为塑料环。
其中,所述支撑环为铜环,所述第二负极区的边缘设有与所述支撑环导通的第二负极导电区。
其中,所述外壳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线路板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声孔为单孔或多孔。
其中,所述外壳的封口端的外侧设有防尘网。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包括一端敞口的外壳,外壳的敞口端设有线路板,外壳的封口端设有声孔;线路板的内侧面贴装有数字硅唛,线路板的外侧面设有用于电连接数字硅唛与设备的多个焊盘,线路板的边缘与外壳的封口端之间设有支撑环;声孔与数字硅唛的进声孔相通。本实用新型将数字硅唛设置在由外壳和线路板构成的封装体内,数字硅唛贴装在线路板的内侧面上,线路板的外侧面上设有分别与数字硅唛的各焊点电连接的多个焊盘,焊盘可以通过焊线或针脚焊接的方式与设备进行电连接,将数字硅唛与驻极体传声器的外形和输出方式相结合,既满足了设备对麦克风性能的设计要求,又满足了设备对麦克风装配方式的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字硅唛无法满足一些设备的外接焊线装配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既满足了设备对麦克风性能的设计要求,又满足了设备对麦克风装配方式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线路板的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线路板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数字硅唛传感器实施例二中线路板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外壳,12、声孔,20、数字硅唛,30、防尘网,40a、线路板,40b、线路板,41、第一负极区,410、第一负极导电区,420、第一绝缘区,422、第二绝缘区,430、第一正极焊盘,432、第一负极焊盘,434、第一信号输出焊盘,436、第一时钟信号焊盘,438、第一声道转换焊盘,440、正极金属化孔,442、负极金属化孔,444、信号输出金属化孔,446、时钟信号金属化孔,448、声道转换金属化孔,45a、第二负极区,45b、第二负极区,450、第二负极导电区,460、第二正极焊盘,462、第二负极焊盘,464、第二信号输出焊盘,466、第二时钟信号焊盘,468、第二声道转换焊盘,50、支撑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以附图所示方位为准,仅代表相对的位置关系,不代表绝对的位置关系。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包括一端敞口的圆筒状结构的外壳10,外壳10的敞口端设有圆形板状结构的线路板40a,外壳10的敞口端的边缘部位向内弯折压在线路板40a上,将线路板40a约束在外壳10内,外壳10与线路板40a共同构成一个麦克风封装体壳体。定义线路板40a位于外壳10内的一侧为内侧面,位于外壳10外的一侧为外侧面。线路板40a的内侧面贴装有数字硅唛20,线路板40a的外侧面设有多个外焊盘,外焊盘用于电连接数字硅唛20与设备,外壳10的封口端设有声孔12,线路板40a的边缘与外壳10的封口端之间设有支撑环50,支撑环50使得线路板40a与外壳10的封口端之间形成了声腔,声孔12与数字硅唛20的进声孔相通,外部声音由声孔12进入到声腔,再由数字硅唛20的进声孔进入到数字硅唛20内部,然后由数字硅唛20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外焊盘输出给设备。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线路板40a的外侧面设有第一负极区41,第一负极区41上涂覆有阻焊剂,第一负极区41的周边与外壳10相接触的部位设有第一负极导电区410,第一负极导电区410处未涂覆阻焊剂,为露铜区,与金属材质的外壳10相导通。
如图2所示,各外焊盘分布在第一负极区41的中部,本实施方式中外焊盘共设有五个,分别为第一正极焊盘430、第一负极焊盘432、第一信号输出焊盘434、第一时钟信号焊盘436和第一声道转换焊盘438。第一正极焊盘430和第一负极焊盘432用于电连接数字硅唛20的电源;第一信号输出焊盘434用于电连接数字硅唛20输出的信号;第一时钟信号焊盘436用于接入时钟混入信号,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第一声道转换焊盘438用于接入左/右声道转换信号。各外焊盘之间均通过第一绝缘区420相隔离,同时第一正极焊盘430、第一信号输出焊盘434、第一时钟信号焊盘436和第一声道转换焊盘438与第一负极区41之间也通过第一绝缘区420相隔离。第一负极焊盘432的一侧边缘与第一负极区41相连接,即第一负极焊盘432与第一负极区41相导通。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线路板40a的内侧面设有第二负极区45a,第二负极区45a上涂覆有阻焊剂。第二负极区45a的中部设有多个内焊盘,本实施方式中内焊盘包括第二正极焊盘460、第二负极焊盘462、第二信号输出焊盘464、第二时钟信号焊盘466和第二声道转换焊盘468。各内焊盘之间均通过第二绝缘区422相隔离,同时第二正极焊盘460、第二信号输出焊盘464、第二时钟信号焊盘466和第二声道转换焊盘468与第二负极区45a之间也通过第二绝缘区422相隔离。第二负极焊盘462的边缘与第二负极区45a相连接,即第二负极焊盘462与第二负极区45a相导通。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第一正极焊盘430与第二正极焊盘460电连接,第一负极焊盘432与第二负极焊盘462电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焊盘434与第二信号输出焊盘464电连接,第一时钟信号焊盘436与第二时钟信号焊盘466电连接,第一声道转换焊盘438与第二声道转换焊盘468电连接。本实施方式优选:第一正极焊盘430与第二正极焊盘460通过正极金属化孔440电连接,第一负极焊盘432与第二负极焊盘462通过负极金属化孔442电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焊盘434与第二信号输出焊盘464通过信号输出金属化孔444电连接,第一时钟信号焊盘436与第二时钟信号焊盘466通过时钟信号金属化孔446电连接,第一声道转换焊盘438与第二声道转换焊盘468通过声道转换金属化孔448电连接。
如图2所示,线路板40a的外侧面呈左右对称结构,五个外焊盘分两排排列,其中:第一正极焊盘430、第一负极焊盘432和第一信号输出焊盘434由右向左依次排列在第一排,第一声道转换焊盘438和第一时钟信号焊盘436由右向左依次排列在第二排,位于第二排的两个外焊盘与位于第一排的三个外焊盘交错分布。在线路板40a的外侧面:正极金属化孔440位于第一正极焊盘430的左上方,通过连接部与第一正极焊盘430电连接;负极金属化孔442设有两个,两个负极金属化孔442位于第一负极区41上,且分别位于第一负极区41的上、下两侧;信号输出金属化孔444位于第一信号输出焊盘434的右上方,通过连接部与第一信号输出焊盘434电连接;时钟信号金属化孔446位于第一时钟信号焊盘436上;声道转换金属化孔448位于第一声道转换焊盘438上。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线路板40a的内侧面呈左右对称结构,各内焊盘设置的位置与数字硅唛20的焊盘相对应。第二正极焊盘460、第二信号输出焊盘464、第二时钟信号焊盘466和第二声道转换焊盘468呈田字形分布,第二绝缘区422为位于第二负极区45a中部的方形区域,第二正极焊盘460、第二信号输出焊盘464、第二时钟信号焊盘466和第二声道转换焊盘468分布在第二绝缘区422内,第二负极焊盘462设有四个,四个第二负极焊盘462分布在第二绝缘区422的四周,均与第二负极区45a相连接。在线路板40a的内侧面:正极金属化孔440位于第二正极焊盘460的左上角;负极金属化孔442设有两个,两个负极金属化孔442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个第二负极焊盘462上,本实施方式优选两个负极金属化孔442分别设置在位于第二绝缘区422上侧和下侧的两个第二负极焊盘462上;信号输出金属化孔444位于第二信号输出焊盘464的右上角;时钟信号金属化孔446位于第二时钟信号焊盘466的右下角;声道转换金属化孔448位于第二声道转换焊盘468的左下角。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优选支撑环50为塑料环,能够对线路板40a起到支撑作用,并且成本低。
如图1所示,外壳10的封口端的外侧设有防尘网30,防尘网30能够有效的防止外界的灰尘杂物等从声孔12处进入到外壳10内,有利于保证数字硅唛传声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声孔12为单孔或多孔,当声孔12为单孔时需要设置防尘网30,当声孔12为多孔时,各声孔的孔径小于单孔的声孔孔径,声孔本身就能够阻挡一般灰尘,因此当声孔12为多孔时可以不加防尘网,同时声孔12为多孔时其吸音效果会更好。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支撑环50为铜环,线路板40b的内侧面设有第二负极区45b,第二负极区45b的周边与支撑环50相接触的部位设有第二负极导电区450,第二负极导电区450处未涂覆阻焊剂,为露铜区,与支撑环50相导通。支撑环50为铜环,与实施例一相比数字硅唛传声器的面耐温性能和屏蔽效果更高,但成本会增加。
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阐述的数字硅唛传声器各有优点,因此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的发明点在于将数字硅唛原有的贴片式输出方式改成驻极体的焊线可针脚焊接输出方式,并不在于数字硅唛本身的结,所涉及的数字硅唛为现有技术中的数字硅唛,故本说明书对数字硅唛的具体结在此不再详细阐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将数字硅唛原有的贴片式输出方式改成驻极体的焊线可针脚焊接输出方式,数字硅唛与驻极体传声器的外形和输出方式相结合,既满足了设备对麦克风性能的设计要求,又满足了设备对麦克风装配方式的设计要求。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敞口的外壳(10),所述外壳(10)的敞口端设有线路板,所述外壳(10)的封口端设有声孔(12);所述线路板的内侧面贴装有数字硅唛(20),所述线路板的外侧面设有用于电连接所述数字硅唛(20)与设备的多个外焊盘,所述线路板的边缘与所述外壳(10)的封口端之间设有支撑环(50);所述声孔(12)与所述数字硅唛(20)的进声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的外侧面设有第一负极区(41),所述第一负极区(41)的周边设有第一负极导电区(410),所述外壳(10)与所述第一负极导电区(410)相导通;各所述外焊盘分布在所述第一负极区(41)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焊盘包括第一正极焊盘(430)、第一负极焊盘(432)、第一信号输出焊盘(434)、第一时钟信号焊盘(436)和第一声道转换焊盘(438),各所述外焊盘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正极焊盘(430)、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焊盘(434)、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焊盘(436)和所述第一声道转换焊盘(438)与所述第一负极区(41)之间均通过第一绝缘区(420)相隔离,所述第一负极焊盘(432)与所述第一负极区(41)相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的内侧面设有第二负极区,所述第二负极区的中部设有内焊盘,所述内焊盘包括与所述第一正极焊盘(430)电连接的第二正极焊盘(460)、与所述第一负极焊盘(432)电连接的第二负极焊盘(462)、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焊盘(434)电连接的第二信号输出焊盘(464)、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焊盘(436)电连接的第二时钟信号焊盘(466)和与所述第一声道转换焊盘(438)电连接的第二声道转换焊盘(468);各所述内焊盘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正极焊盘(460)、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焊盘(464)、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焊盘(466)和所述第二声道转换焊盘(468)与所述第二负极区之间均通过第二绝缘区(422)相隔离,所述第二负极焊盘(462)与所述第二负极区相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极焊盘(430)与所述第二正极焊盘(460)通过正极金属化孔(440)电连接,所述第一负极焊盘(432)与所述第二负极焊盘(462)通过负极金属化孔(442)电连接,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焊盘(434)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焊盘(464)通过信号输出金属化孔(444)电连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焊盘(436)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焊盘(466)通过时钟信号金属孔(446)电连接,所述第一声道转换焊盘(438)与所述第二声道转换焊盘(468)通过声道转换金属化孔(448)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极焊盘(460)、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焊盘(464)、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焊盘(466)和所述第二声道转换焊盘(468)呈田字形分布;所述第二负极焊盘(462)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二负极焊盘(462)分布在所述第二绝缘区(422)的四周;所述负极金属化孔(44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负极金属化孔(442)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负极焊盘(46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50)为塑料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50)为铜环,所述第二负极区的边缘设有与所述支撑环(50)导通的第二负极导电区(4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线路板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声孔(12)为单孔或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封口端的外侧设有防尘网(30)。
CN202222696367.4U 2022-10-13 2022-10-13 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 Active CN218217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6367.4U CN218217669U (zh) 2022-10-13 2022-10-13 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6367.4U CN218217669U (zh) 2022-10-13 2022-10-13 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17669U true CN218217669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41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6367.4U Active CN218217669U (zh) 2022-10-13 2022-10-13 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17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8539C (zh) 用于将导电体连接到连接导线的具有二极管的连接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40205B (zh) 封装及用于封装传声器设备的方法
US6002165A (en) Multilayered lead frame for semiconductor packages
CN214043635U (zh) 一种智能功率模块及电力电子设备
US20010053233A1 (en) Electric acoustic converter having a rear surface terminal
CN201138866Y (zh) 改进结构的硅麦克风
CN218217669U (zh) 复合型数字硅唛传声器
CN105047834A (zh) 一种二次电池负极封口体
CN113035826B (zh) 封装模组、封装模组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900819A (zh) 具有封装型芯片散热结构的二次电化学电池封口体及电池
CN205584499U (zh) 封装结构以及麦克风
CN101714544A (zh) 一种集成三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10526199A (zh) 硅麦克风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CN110769357A (zh) 一种采用引线框架塑料壳的麦克风封装结构
CN212727552U (zh) 控制模组和电子产品
CN214544781U (zh) Mems麦克风封装结构
CN213403502U (zh) Mems芯片
CN206541821U (zh) 功能电路模块垂直互连结构
CN111599789B (zh) 陶瓷无引线片式封装结构
CN204518073U (zh) 立体声阵列式微机电麦克风封装结构
CN216253242U (zh) 一种复合型硅麦传声器
CN203205400U (zh) 一种表面贴装用气密性金属外壳
CN206541963U (zh) 功能电路模块连接结构
CN217037408U (zh) 全指向降噪麦克风
CN220693383U (zh) 电路板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