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17524U - 镜头安装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镜头安装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17524U
CN218217524U CN202122511266.0U CN202122511266U CN218217524U CN 218217524 U CN218217524 U CN 218217524U CN 202122511266 U CN202122511266 U CN 202122511266U CN 218217524 U CN218217524 U CN 218217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coil
coil group
shake
optical ant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1126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1126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17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17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17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镜头安装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镜头安装结构包括光学防抖驱动组件和光学防抖芯片组,光学防抖芯片组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三芯片和第四芯片,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三芯片用于控制光学防抖驱动组件的光学防抖线圈产生磁场以在光学防抖磁石磁场的影响下产生磁力驱动光学防抖线圈在垂直于预设中心轴的平面内活动。同时,第一芯片用于感测光学防抖线圈在垂直于预设中心轴的第一方向上的活动,第二芯片用于感测光学防抖线圈在垂直于预设中心轴的第二方向上的活动,第三芯片和第四芯片共同感测光学防抖线圈以预设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状态。

Description

镜头安装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安装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终端电子领域,摄像模组通常采用防抖驱动结构实现对焦及影像防抖功能,以进一步提升摄像功能及品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的作用导致摄像模组出现抖动,且抖动情况复杂多变,影响成像算法。例如在摄像模组的镜头和感光芯片出现活动时,难以准确的获取镜头和感光芯片的活动中心,从而难以进行有效的补偿导致影响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安装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难以对摄像模组内部元件进行光学补偿抖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安装结构,包括:
光学防抖驱动组件,包括光学防抖磁石、与光学防抖磁石耦合对接的光学防抖线圈;
光学防抖芯片组,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三芯片以及第四芯片,第一芯片、第二芯片和第三芯片用于控制光学防抖线圈产生磁场以在光学防抖磁石磁场的影响下产生磁力驱动光学防抖线圈在垂直于预设中心轴的平面内活动;
其中,第一芯片还用于感测光学防抖线圈在第一方向上的活动,第二芯片还用于感测光学防抖线圈在第二方向上的活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预设中心轴两两相互垂直,第三芯片与第四芯片共同感测光学防抖线圈以预设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状态。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镜头安装结构,设置两个芯片分别感测光学防抖线圈沿垂直于预设中心轴的方向上的活动,并设置两个芯片共同感测光学防抖线圈以预设中心轴为中心旋转时的活动状态,不仅能够驱动光学防抖线圈在垂直于预设中心轴Z的方向上活动,以及驱动光学防抖线圈以预设中心轴为中心旋转,还可实现通过四个芯片共同感测出光学防抖线圈的实际旋转中心与预设旋转中心轴之间的偏差,将获取的偏差用于成像算法中获取驱动光学防抖线圈活动所需的移动范围,以驱动光学防抖线圈活动进行光学补偿,有效提高安装有本申请镜头安装结构的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三芯片、第四芯片以预设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对称设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使相邻两个芯片之间的间距相等以感测光学防抖线圈的活动位置,可有效简化进行成像算法过程中的计算步骤,有效提高光学补偿效率。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示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三芯片、第四芯片中的两个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另外两个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将四个芯片设于呈夹角的两个方向上感测光学防抖线路板的活动状态,以满足多种安装需求,简化芯片与光学防抖线圈电性连接的走线方式。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防抖线圈包括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第三线圈组和第四线圈组,第一线圈组和第三线圈组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第二线圈组和第四线圈组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光学防抖磁石的数量为与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第三线圈组和第四线圈组一一对应的四组。
基于上述实施例,设置光学防抖线圈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线圈组,以便于控制各线圈组独立地产生磁场,以在对应的光学防抖磁石的作用下产生多个方向的磁力,从而驱动光学防抖线圈灵活活动。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第三线圈组和第四线圈组均包括主线圈和子线圈,且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第三线圈组和第四线圈组以预设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对称设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相邻两个线圈组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光学防抖线圈产生的磁场可均匀分布,从而可驱动光学防抖线圈更灵活、平稳地活动。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芯片与第一线圈组电性连接,第二芯片与第二线圈组电性连接,第三芯片与第三线圈组电性连接,第四芯片与第四线圈组电性连接;
在第一芯片控制第一线圈组产生磁场,且第三芯片控制第三线圈组产生磁场时,驱动光学防抖线圈在第一方向上活动;
在第二芯片控制第二线圈组产生磁场,且第四芯片控制第四线圈组产生磁场时,驱动光学防抖线圈在第二方向上活动;
在第一芯片控制第一线圈组产生磁场、第二芯片控制第二线圈组产生磁场、第三芯片控制第三线圈组产生磁场且第四芯片控制第四线圈组产生磁场时,驱动光学防抖线圈以预设中心轴为中心旋转。
基于上述实施例,设置第四芯片也为集驱动与感测于一体的集成芯片,实现通过四个芯片分别控制四组线圈产生磁场,以灵活地驱动光学防抖线圈活动,并简化各芯片与各线圈组的走线线路。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芯片电性连接并控制第一线圈组的主线圈、第三线圈组的主线圈均产生磁场,以驱动光学防抖线圈沿第一方向活动;
第二芯片电性连接并控制第二线圈组的主线圈、第四线圈组的主线圈均产生磁场,以驱动光学防抖线圈沿第二方向活动;
第三芯片电性连接并控制第一线圈组的子线圈、第二线圈组的子线圈、第三线圈组的子线圈、第四线圈组的子线圈均产生磁场,以驱动光学防抖线圈以预设中心轴为中心旋转。
基于上述实施例,设置三个芯片来控制四组线圈组产生磁场以驱动光学防抖线圈在垂直于预设中心轴的平面内活动,并设置第四芯片与第三芯片来感测光学防抖线圈的活动状态,满足驱动光学防抖线圈活动的要求,还可使第四芯片可仅为具有感测功能的芯片。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镜头安装结构还包括活动安装部,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第三线圈组和第四线圈组均安装于活动安装部,且活动安装部一一对应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第三线圈组和第四线圈组设有四个安装开口,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三芯片、第四芯片一一对应安装于四个安装开口内。
基于上述实施例,节省安装空间,并使活动安装、上述四个芯片可随光学防抖线圈一起活动。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镜头安装结构还包括与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三芯片、第四芯片电性连接并安装于活动安装部的光学防抖电路板,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第三线圈组和第四线圈组均安装于光学防抖电路板且与光学防抖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两者分别与光学防抖电路板电性连接的部位设于平行于第二方向的同一直线上,第三线圈组、第四线圈组两者分别与光学防抖电路板电性连接的部位设于平行于第二方向的另一直线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合理规划光学防抖线圈内各线圈组与光学防抖电路板电性连接的位置,便于节省安装空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镜头、感光元件以及如上所述的镜头安装结构,感光元件对应镜头设置。镜头安装结构的预设中心轴为镜头的光轴,光学防抖线圈连接于感光元件,以使感光元件在第一芯片、第二芯片以及第三芯片的控制下在垂直于镜头光轴的平面内活动,以及使第一芯片感测感光元件在第一方向上的活动状态、第二芯片感测感光元件在第二方向上的活动状态,第三芯片和第四芯片共同感测感光元件以镜头的光轴为中心旋转的状态。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通过在摄像模组内设置如上的镜头安装结构,在镜头安装结构可驱动光学防抖线圈灵活移动的基础上,光学防抖线圈可带动感光元件灵活移动,使摄像模组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安装件以及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摄像模组安装于安装件。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安装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在摄像模组成像效果好的基础上,也可使电子设备获得良好的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镜头安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镜头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图3a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芯片组对应光学防抖线圈安装的示意图一;
图3b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芯片组对应光学防抖线圈安装的示意图二;
图3c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芯片组对应光学防抖线圈安装的示意图三;
图3d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光学防抖线圈的主线圈尺寸比子线圈尺寸大的安装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光学防抖电路板安装于活动安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光学防抖芯片组安装于活动安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感光元件对应光学防抖电路板安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爆炸图。
附图说明:100、镜头安装结构;110、光学防抖驱动组件;111、光学防抖磁石;112、光学防抖线圈;1121、第一线圈组;1122、第二线圈组;1123、第三线圈组;1124、第四线圈组;112a、主线圈;112b、子线圈;121、第一芯片;122、第二芯片;123、第三芯片;124、第四芯片;130、活动安装部:131、安装开口;140、固定安装部;150、光学防抖电路板;160、自动对焦驱动组件:161、自动对焦磁石;162、自动对焦线圈;171、簧片;172、弹片;180、安装基板;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预设中心轴;a1、第一连接部;a2、第二连接部;200、摄像模组;210、镜头;220、感光元件;230、摄像壳体;240、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摄像模组的镜头安装结构,摄像模组的镜头和感光元件能够安装于本申请的镜头安装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镜头安装结构100包括光学防抖驱动组件110和光学防抖芯片组。
具体地,如图2所示,光学防抖驱动组件110包括光学防抖磁石111、与光学防抖磁石111耦合对接的光学防抖线圈112。光学防抖线圈112配置为能够产生磁场并在光学防抖磁石111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磁力,进而驱动光学防抖线圈112以及与光学防抖线圈112固定连接的元件活动。
光学防抖线圈112可与摄像模组200的感光元件220连接,使感光元件220可与光学防抖线圈112一起活动。感光元件220与镜头210对应并接收穿过镜头210的光线转化为图片,感光元件220可为感光芯片。光学防抖线圈112与感光元件220连接时,则带动感光元件220移动调整感光元件220的位置。
光学防抖芯片组与光学防抖线圈112电性连接,并用于控制光学防抖线圈112产生磁场,以在光学防抖磁石111磁场的影响下产生磁力驱动光学防抖线圈112在垂直于预设中心轴Z的平面内活动。具体地,光学防抖芯片组可包括第一芯片121、第二芯片122、第三芯片123以及第四芯片124。第一芯片121、第二芯片122以及第三芯片123均与光学防抖线圈112电性连接并可向光学防抖线圈112输送电流以控制光学防抖线圈112产生磁场,从而驱动光学防抖线圈112在垂直于预设中心轴Z的平面内活动。
其中,第一芯片121还用于感测光学防抖线圈112在第一方向X上的活动,第二芯片122还用于感测光学防抖线圈112在第二方向Y上的活动,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以及预设中心轴Z两两相互垂直,第三芯片123和第四芯片124共同感测光学防抖线圈112以预设中心轴Z为中心旋转的状态。第一芯片121、第二芯片122、第三芯片123可均为内置霍尔元件,且集驱动与感测于一体的集成芯片,第四芯片124也可为内置霍尔元件的芯片,以使第一芯片121、第二芯片122、第三芯片123、第四芯片124均可通过感测磁场变化以感测出光学防抖线圈112的活动状态。
基于申请实施例的镜头安装结构100,设置两个芯片分别感测光学防抖线圈112沿垂直于预设中心轴Z的方向上的活动,并设置两个芯片共同感测光学防抖线圈112以预设中心轴Z为中心旋转时的活动状态,不仅能够驱动光学防抖线圈112在垂直于预设中心轴Z的方向上活动,以及驱动光学防抖线圈112以预设中心轴Z为中心旋转,还可实现通过四个芯片共同感测出光学防抖线圈112的实际旋转中心与预设旋转中心轴之间的偏差,将获取的偏差用于成像算法中获取驱动光学防抖线圈112活动所需的移动范围,以驱动光学防抖线圈112活动进行光学补偿,有效提高安装有本申请镜头安装结构100的摄像模组200的成像效果。
镜头安装结构100还可包括固定安装部140和活动安装于固定安装部140的活动安装部130,光学防抖磁石111可固定安装于固定安装部140,光学防抖线圈112可固定安装于活动安装部130,以使活动安装部130在光学防抖线圈112的带动下可以一起移动。第一芯片121、第二芯片122、第三芯片123、第四芯片124可固定安装于固定安装部140;第一芯片121、第二芯片122、第三芯片123、第四芯片124也可安装于活动安装部130以随光学防抖线圈112一起活动。
可以理解的是,基于安装空间限制和位置感测需求,不便于将第一芯片121、第二芯片122、第三芯片123、第四芯片124并排设于同一直线上。可将上述四个芯片两两一组设于呈夹角的两条直线上,以节省和规划上述四个芯片的安装空间。可选地,如图3a和图3b所示,可将第一芯片121、第二芯片122、第三芯片123、第四芯片124中的两个芯片沿第一方向X并排设置、另外两个沿第二方向Y并排设置,例如将第一芯片121和第三芯片123沿第二方向Y并排设置,第二芯片122和第四芯片124沿第一方向X并排设置。可选地,如图3c所示,可设置第一芯片121、第二芯片122、第三芯片123、第四芯片124以预设中心轴Z为中心旋转对称设置,使相邻两个芯片之间的间距相等以感测光学防抖线圈112的活动位置,可有效简化进行成像算法过程中的计算步骤,有效提高光学补偿效率。
当第一芯片121、第二芯片122、第三芯片123、第四芯片124安装于活动安装部130时,如图4a和图4b所示,可在活动安装部130上设置与第一芯片121、第二芯片122、第三芯片123、第四芯片124分别对应的安装开口131,将第一芯片121、第二芯片122、第三芯片123、第四芯片124一一对应安装于四个安装开口131内,以节省安装空间。同时,将第一芯片121、第二芯片122、第三芯片123、第四芯片124以预设中心轴Z为中心旋转对称设置,对应地,四个安装开口131也需以预设中心轴Z为中心旋转对称设置,增加相邻两个安装开口131之间的间距,有效确保活动安装部130的结构强度。
光学防抖线圈112可包括第一线圈组1121、第二线圈组1122、第三线圈组1123和第四线圈组1124,光学防抖磁石111的数量为与第一线圈组1121、第二线圈组1122、第三线圈组1123和第四线圈组1124一一对应的四组,四组光学防抖磁石111均安装于固定安装部140。第一线圈组1121和第三线圈组1123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第二线圈组1122和第四线圈组1124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进一步地,也可设置第一线圈组1121、第二线圈组1122、第三线圈组1123、第四线圈组1124以预设中心轴Z为中心旋转对称设置,使相邻两个线圈组之间的间距相等,以使光学防抖线圈112产生的磁场均匀分布,使光学防抖线圈112在光学防抖磁石111磁场的影响下产生的磁力可驱动光学防抖线圈112更灵活平稳地活动。
可设置光学防抖线圈112、上述四个芯片以及感光元件220一起安装于活动安装部130,以及设置预设中心轴Z为镜头210的光轴,第一线圈组1121、第二线圈组1122、第三线圈组1123和第四线圈组1124以镜头210的光轴为中心旋转对称安装于感光元件220外围,对应地,四个安装开口131则分别一一对应第一线圈组1121、第二线圈组1122、第三线圈组1123和第四线圈组1124设置,从而使第一线圈组1121对应第一芯片121安装、第二线圈组1122对应第二芯片122安装、第三线圈组1123对应第三芯片123安装、第四线圈组1124对应第四芯片124安装,使安装结构紧凑,同时便于走线使光学防抖线圈112与上述四个芯片电性连接。
如图3a、图3b和图3c所示,第一线圈组1121、第二线圈组1122、第三线圈组1123和第四线圈组1124均包括主线圈112a和子线圈112b。具体地,第一线圈组1121的主线圈112a和子线圈112b沿第二方向Y并排设置,第二线圈组1122的主线圈112a和子线圈112b沿第一方向X并排设置,第三线圈组1123的主线圈112a和子线圈112b沿第二方向Y并排设置,第四线圈组1124的主线圈112a和子线圈112b沿第一方向X并排设置。上述四个芯片中的各芯片在控制上述四个线圈组中对应的线圈组产生磁场时,可通过改变接入线圈组内主线圈112a和子线圈112b的电流存在差异,以改变线圈组的磁场分布状态,从而控制光学防抖线圈112的活动。
可选地,还可设置第四芯片124也为集驱动与感测于一体的集成芯片,对应地,设置第一芯片121与第一线圈组1121电性连接,设置第二芯片122与第二线圈组1122电性连接,设置第三芯片123与第三线圈组1123电性连接,设置第四芯片124与第四线圈组1124电性连接,使第四芯片124也可控制第四线圈组1124产生磁场。
具体地,第一线圈组1121在第一芯片121的控制下产生磁场,且第三线圈组1123在第三芯片123的控制下产生磁场,并在对应的光学防抖磁石111的影响下分别产生磁力时,驱动光学防抖线圈112在第一方向X上活动。第二线圈组1122在第二芯片122的控制下产生磁场,且第四线圈组1124在第四芯片124的控制下产生磁场,并在对应的光学防抖磁石111的影响下分别产生磁力时,驱动光学防抖线圈112在第二方向Y上活动。第一线圈组1121在第一芯片121的控制下产生磁场、第二线圈组1122在第二芯片122的控制下产生磁场、第三线圈组1123在第三芯片123的控制下产生磁场且第四线圈组1124在第四芯片124的控制下产生磁场,并在对应的光学防抖磁石111的影响下分别产生磁力时,驱动光学防抖线圈112以预设中心轴Z为中心旋转。同时,第一芯片121用于感测光学防抖线圈112在第一方向X上的活动状态,第二芯片122用于感测光学防抖线圈112在第二方向Y上的活动状态,第三芯片123和第四芯片124则用于感测光学防抖线圈112以预设中心轴Z为中心旋转的活动状态。
可选地,也可设置第四芯片124仅为可感测光学防抖线圈112活动位置的芯片。具体地,第一线圈组1121的主线圈112a、第三线圈组1123的主线圈112a与第一芯片121电性连接,在第一芯片121的控制下分别产生磁场,并在对应的光学防抖磁石111的影响下分别产生磁力,以驱动光学防抖线圈112沿第一方向X活动。第二线圈组1122的主线圈112a、第四线圈组1124的主线圈112a与第二芯片122电性连接,在第二芯片122的控制下分别产生磁场,并在对应的光学防抖磁石111的影响下分别产生磁力,以驱动光学防抖线圈112沿第二方向Y活动。第一线圈组1121的子线圈112b、第二线圈组1122的子线圈112b、第三线圈组1123的子线圈112b、第四线圈组1124的子线圈112b与第三芯片123电性连接,在并第三芯片123的控制下分别产生磁场,并在对应的光学防抖磁石111的影响下分别产生磁力,以驱动光学防抖线圈112以预设中心轴Z为中心旋转。同样的,第一芯片121用于感测光学防抖线圈112在第一方向X上的活动状态,第二芯片122用于感测光学防抖线圈112在第二方向Y上的活动状态,第三芯片123和第四芯片124则用于感测光学防抖线圈112以预设中心轴Z为中心旋转的活动状态。
当第一线圈组1121、第二线圈组1122、第三线圈组1123和第四线圈组1124均包括主线圈112a和子线圈112b时,可设置各线圈组内主线圈112a和子线圈112b两者大小相等,以使主线圈112a和子线圈112b产生的磁场的分部范围相等;或者如图3d所示,也可设置各线圈组内主线圈112a的尺寸大于子线圈112b尺寸,使主线圈112a产生的磁场分布范围大于子线圈112b产生的磁场分布范围,例如,在第三芯片123与第一线圈组1121的子线圈112b、第二线圈组1122的子线圈112b、第三线圈组1123的子线圈112b、第四线圈组1124的子线圈112b均电性连接时,设置主线圈112a的尺寸大于子线圈112b尺寸,便于第一芯片121和第二芯片122分别驱动光学防抖线圈112在第一方向X或第二方向Y上的活动。
镜头安装结构100还包括光学防抖电路板150和安装基板180,与第一芯片121、第二芯片122、第三芯片123、第四芯片124电性连接并安装于活动安装部130的光学防抖电路板150,第一线圈组1121、第二线圈组1122、第三线圈组1123和第四线圈组1124均安装于安装基板180以便于各线圈组的转运、安装,安装基板180安装于光学防抖电路板150。第一线圈组1121、第二线圈组1122、第三线圈组1123和第四线圈组1124均可采用焊接的方式与光学防抖电路板150上的导电线路电性连接。如图5所示,光学防抖电路板150与第一线圈组1121、第二线圈组1122两者分别电性连接的第一连接部a1设于平行于第二方向Y的同一直线上,光学防抖电路板150与第三线圈组1123、第四线圈组1124两者分别与电性连接的第二连接部a2设于平行于第二方向Y的另一直线上,以便于规划第一线圈组1121、第二线圈组1122、第三线圈组1123和第四线圈组1124与光学防抖电路板150的连接位置,节省安装空间。例如,在感光元件220为矩形时,第二方向Y为矩形的感光元件220长度所在的方向,第一方向X为矩形的感光元件220宽度所在的方向,第一线圈组1121、第二线圈组1122、第三线圈组1123和第四线圈组1124分别与光学防抖电路板150电性连接的部位对应矩形的感光元件220的长边设置,摄像模组200内的其他位于感光元件220附近的功能元件也可对应矩形的感光元件220的长边设置。
请再参阅图1和图2,镜头安装结构100还可包括自动对焦驱动组件160、可产生弹性形变的簧片171以及可产生弹性形变的弹片172,簧片171分别连接镜头210和固定安装部140以使镜头210可相对固定安装部140活动,弹片172分别连接固定安装部140和活动安装部130以使活动安装部130可相对固定安装部140活动。自动对焦驱动组件160可包括自动对焦磁石161、与自动对焦磁石161耦合对接的自动对焦线圈162,自动对焦磁石161和光学防抖磁石111可均安装于固定安装部140,自动对焦线圈162可套设于镜头210外围,向自动对焦线圈162接入电流控制自动对焦线圈162产生磁场并在自动对焦磁石161磁场的影响下产生磁力,以驱动镜头210沿镜头210光轴方向活动进行调焦。光学防抖线圈112可连接于活动安装部130,控制光学防抖线圈112产生磁场在并在光学防抖磁石111磁场的影响下产生磁力,以驱动安装于活动安装部130的感光元件220在垂直于镜头210光轴的平面内活动以对抖动进行补偿。
如图6和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200,包括镜头210、感光元件220以及如上所述的镜头安装结构100,感光元件220对应镜头210设置。镜头安装结构100的预设中心轴Z为镜头210的光轴,光学防抖线圈112连接于感光元件220,以使感光元件220在第一芯片121、第二芯片122以及第三芯片123的控制下在垂直于镜头210光轴的平面内活动,以及使第一芯片121感测感光元件220在第一方向X上的活动状态、第二芯片122感测感光元件220在第二方向Y上的活动状态,第三芯片123和第四芯片124共同感测感光元件220以镜头210的光轴为中心旋转的状态。摄像模组200还可包括摄像壳体230和支撑板240,感光元件220和活动安装部130可均安装于支撑板240,固定安装部140安装于摄像壳体230内,且摄像壳体230还延伸至罩设于活动安装部130外围并与支撑板240固定连接,以保护摄像模组200内的其他元件。通过在摄像模组200内设置如上的镜头安装结构100,在镜头安装结构100的光学防抖线圈112灵活、稳定移动的基础上,光学防抖线圈112可带动感光元件220灵活、稳定移动,使摄像模组200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移动终端,电子设备可包括安装件以及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200,摄像模组200安装于安装件,安装件可为外壳,或者安装件也可为固定摄像模组200的支撑结构。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安装如上所述的摄像模组200,在摄像模组200成像效果好的基础上,也可使电子设备获得良好的成像效果。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镜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学防抖驱动组件,包括光学防抖磁石、与所述光学防抖磁石耦合对接的光学防抖线圈;
光学防抖芯片组,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三芯片以及第四芯片;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和所述第三芯片用于控制所述光学防抖线圈产生磁场以在所述光学防抖磁石磁场的影响下产生磁力驱动所述光学防抖线圈在垂直于预设中心轴的平面内活动;
其中,所述第一芯片还用于感测所述光学防抖线圈在第一方向上的活动,所述第二芯片还用于感测所述光学防抖线圈在第二方向上的活动,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所述预设中心轴两两相互垂直,所述第三芯片与所述第四芯片共同感测所述光学防抖线圈以所述预设中心轴为中心旋转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所述第三芯片、所述第四芯片以所述预设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示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所述第三芯片、所述第四芯片中的两个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另外两个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防抖线圈包括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第三线圈组和第四线圈组,所述第一线圈组和所述第三线圈组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线圈组和所述第四线圈组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光学防抖磁石的数量为与所述第一线圈组、所述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三线圈组和所述第四线圈组一一对应的四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组、所述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三线圈组和所述第四线圈组均包括主线圈和子线圈,且所述第一线圈组、所述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三线圈组和所述第四线圈组以所述预设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镜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芯片与所述第一线圈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芯片与所述第二线圈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芯片与所述第三线圈组电性连接,所述第四芯片与所述第四线圈组电性连接;
在所述第一芯片控制所述第一线圈组产生磁场,且所述第三芯片控制所述第三线圈组产生磁场时,驱动所述光学防抖线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活动;
在所述第二芯片控制所述第二线圈组产生磁场,且所述第四芯片控制所述第四线圈组产生磁场时,驱动所述光学防抖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活动;
在所述第一芯片控制所述第一线圈组产生磁场、所述第二芯片控制所述第二线圈组产生磁场、所述第三芯片控制所述第三线圈组产生磁场且所述第四芯片控制所述第四线圈组产生磁场时,驱动所述光学防抖线圈以所述预设中心轴为中心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镜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芯片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线圈组的所述主线圈、所述第三线圈组的所述主线圈均产生磁场,以驱动所述光学防抖线圈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
所述第二芯片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二线圈组的所述主线圈、所述第四线圈组的所述主线圈均产生磁场,以驱动所述光学防抖线圈沿所述第二方向活动;
所述第三芯片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线圈组的子线圈、所述第二线圈组的子线圈、所述第三线圈组的子线圈、所述第四线圈组的子线圈均产生磁场,以驱动所述光学防抖线圈以所述预设中心轴为中心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安装结构还包括活动安装部,所述第一线圈组、所述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三线圈组和所述第四线圈组均安装于所述活动安装部,且所述活动安装部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线圈组、所述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三线圈组和所述第四线圈组设有四个安装开口,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所述第三芯片、所述第四芯片一一对应安装于四个所述安装开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安装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所述第三芯片、所述第四芯片电性连接并安装于所述活动安装部的光学防抖电路板,所述第一线圈组、所述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三线圈组和所述第四线圈组均安装于所述光学防抖电路板且与所述光学防抖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光学防抖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线圈组、所述第四线圈组两者电性连接的部位设于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同一直线上,所述光学防抖电路板分别与所述第二线圈组、所述第三线圈组两者电性连接的部位设于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直线上。
10.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
感光元件,对应所述镜头设置;及
如上述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镜头安装结构,所述预设中心轴为所述镜头的光轴,所述光学防抖线圈连接于所述感光元件,以使所述感光元件在所述第一芯片、所述第二芯片以及所述第三芯片的控制下在垂直于所述镜头光轴的平面内活动,以及使所述第一芯片感测所述感光元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活动状态、所述第二芯片感测所述感光元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活动状态,所述第三芯片和所述第四芯片共同感测所述感光元件以所述镜头的光轴为中心旋转的状态。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件;及
如上述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安装于所述安装件。
CN202122511266.0U 2021-10-19 2021-10-19 镜头安装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8217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1266.0U CN218217524U (zh) 2021-10-19 2021-10-19 镜头安装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1266.0U CN218217524U (zh) 2021-10-19 2021-10-19 镜头安装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17524U true CN218217524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27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11266.0U Active CN218217524U (zh) 2021-10-19 2021-10-19 镜头安装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17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31363B (zh) 一种音圈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9904072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US20220206308A1 (en)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13068362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组件、驱动装置、摄像模组及电子产品
CN113014785B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组件、驱动装置、摄像模组及电子产品
US20230164409A1 (en) Voice coil motor,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614629B (zh) 防抖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KR102319601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3840060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291132U (zh) 镜头安装结构、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WO2023226276A1 (zh) 一种微型防抖云台相机模组
CN218217524U (zh) 镜头安装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7181355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7954818U (zh) 一种微型防抖云台相机模组
CN113514930B (zh) 一种具有镭雕导电线路的自动对焦防抖潜望马达
CN112637486B (zh) 防抖驱动装置、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3890978A (zh) 驱动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157254U (zh) 可移动相机模组及电子设备
KR100782793B1 (ko) Vcm 방식 렌즈 이송장치
CN219842587U (zh) 镜头驱动装置、摄像头和电子设备
CN116224528B (zh) 一种变焦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JP7495647B1 (ja) 光学素子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KR102416241B1 (ko) 카메라 모듈
CN116794795A (zh) 镜头驱动装置、摄像设备和智能终端
JP2024052151A (ja) 光学素子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