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41976U - 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41976U
CN218141976U CN202222455533.1U CN202222455533U CN218141976U CN 218141976 U CN218141976 U CN 218141976U CN 202222455533 U CN202222455533 U CN 202222455533U CN 218141976 U CN218141976 U CN 218141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welding
longitudinal
bon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555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灵
姚奉
姚智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Dongch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Dongch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Dongch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Dongchua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555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41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41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41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包括船底板与内底板,船底板与内底板之间焊接有实肋板,实肋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纵骨的开口,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通过纵槽连通,开口内安装有纵骨,纵骨与船底板或内底板焊接,且纵骨通过纵槽与实肋板焊接。采用上述结构,纵骨不采用补板与实肋板进行焊接,而是纵骨直接与实肋板进行焊接,解决了纵骨与实肋板加焊补板不利于焊接的不足,优化了船体双层底结构横向强度和局部强度,提高了焊接质量,从而增强船舶的安全性能。并可以降低建造成本,船体结构减轻重量,这样又为船舶增加加载重量,可以为提高船舶经济效益做出有益的贡献。

Description

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船舶的双层底结构设计惯例是依据现行《规范》和行业标准,其结构装配的骨材(纵骨)均采用大于骨材的开口进行,但是,双层底的特殊构造形成船底板与内底板之间高度有限,由于这一狭小空间的施工、检验人员需要通过双层底板格间和后续维修保养,必须在实肋板上开设人孔,在人孔范围上下的内外底纵骨穿过处的实肋板剩余高度就减小了,这种纵骨的开口处,要保证船舶船体结构的横向和局部强度,规范要求采用补板补强;但是,其补板补强是采用腹板的方法补焊上去,一般的,由于人员施工在双层底窄小空间内进行施工,特别是底纵骨和内底纵骨需要施工焊接之处,补板的上缘或下缘分别与内底板或船底板的距离太小,空间太低,不利于正常焊接,实肋板和补板的焊缝正常焊接需要45°角度的空间,但是这种焊接角度因与船底板距离太小,在焊条长度的空间内不够形成以一个合适的45°角进行施焊,造成补板与实肋板连接的角焊缝质量不高,形成有焊接缺陷的痛点,从而致补板的焊接质量先天性不容易施工而达不到优良质量标准。
同样,纵骨与水密肋板的连接肘板上缘和下缘也是由于其上、下缘与内底板和船底板距离太小,不能将焊条以一个合适的45°角进行施焊,使焊缝质量不高,因上述,需要设计一种纵骨开口利于正常施焊,和纵骨在水密肋板的连接方法利于正常施焊的设计和安装方法,保证焊接质量非常必要。
根据内河实船诸多质量事故统计发现,双层底实肋板在人孔上下纵骨穿过处和节点部位,在装载较大集中装荷的货物如:钢锭、毛石料等单体重量较大货品之时,受装载时重物撞击,出现该处实肋板断裂,甚至延伸至船底板和内底板造成船底严重损坏的案例概率很多。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双层底结构和安装制作方法,是避免船舶双层底结构质量事故,提高船舶结构的横向强度和局部强度的有益贡献。
目前,也有一些企业做了相应的改进,例如CN106114758 B公开了一种带钥匙孔的纵骨贯穿孔结构,但是其仍然是开设较大的贯穿孔,采用补板将T字形纵骨与肋板连接起来,在焊接补板时,依然存在补板的上缘或下缘分别与内底板或船底板的距离太小,空间太低,不能正常焊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通过该结构解决补板的上缘或下缘分别与内底板或船底板的距离太小,空间太低,不能正常焊接的问题,从而优化船舶双层底结构强度和提高焊接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包括船底板与内底板,船底板与内底板之间焊接有实肋板,实肋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纵骨的开口,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通过纵槽连通,开口内安装有纵骨,纵骨与船底板或内底板焊接,且纵骨通过纵槽与实肋板焊接。
所述开口包括靠近船底板的下开口和靠近内底板的上开口,所述纵骨包括底纵骨和内底纵骨,底纵骨插入到下开口内,内底纵骨插入到上开口内,底纵骨与船底板焊接,内底纵骨与内底板焊接,且底纵骨和内底纵骨通过纵槽与实肋板焊接。
所述纵槽的宽度比用于焊接到开口内纵骨的厚度大2~5mm。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底纵骨和内底纵骨不采用补板与实肋板进行焊接,而是直接与实肋板进行焊接,施焊时,不会有构件如船底板或内底板的遮挡,能够方便地进行施焊,避免了补板的上下角焊缝由于船底板和双层底与焊缝距离太小,没有合适施焊角度而致焊接质量不高的痛点,可以有效的保证焊接质量,解决了纵骨与实肋板加焊补板不利于焊接的不足,优化了船体双层底结构横向强度和局部强度,提高了焊接质量,从而增强船舶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船体双层底结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实肋板上开孔及安装纵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结构图,示出对补板进行焊接时,焊条的状态。
图4为图2中B处上开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处下开口结构示意图。
图6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船体双层底结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实肋板上开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上开口内安装内底纵骨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下开口内安装底纵骨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肋板上开孔及安装纵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D向结构示意图,示出纵骨与实肋板进行焊接时,焊条的状态。
图1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制造船底双层结构时,安装底纵骨和内底纵骨的状态图。
图13为图12中,安装底纵骨状态图。
图14为图12中,安装内底纵骨状态图。
图中:船底板1,实肋板2,非水密实肋板3,船底纵桁4,底纵骨5,内底纵骨6,纵骨与水密肋板连接肘板7、内底板9;
上开口10,下开口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纵槽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11,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包括船底板1与内底板9,船底板1与内底板9之间焊接有实肋板2,实肋板2上设有用于安装纵骨的开口,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之间通过纵槽14连通,开口内安装有纵骨,纵骨与船底板1或内底板9焊接,且纵骨通过纵槽14与实肋板2焊接。采用上述结构,纵骨不采用补板与实肋板2进行焊接,而是纵骨直接与实肋板2进行焊接,施焊时,不会有构件如船底板1或内底板9的遮挡,能够方便地进行施焊,避免了补板的上下角焊缝由于船底板和双层底与焊缝距离太小,没有合适施焊角度而致焊接质量不高的痛点,可以有效的保证焊接质量,解决了纵骨与实肋板加焊补板不利于焊接的不足,优化了船体双层底结构横向强度和局部强度,提高了焊接质量,从而增强船舶的安全性能。并可以降低建造成本,船体结构减轻重量,这样又为船舶增加加载重量,可以为提高船舶经济效益做出有益的贡献。
具体的,参见图7-10,开口包括靠近船底板1的下开口11和靠近内底板9的上开口10,所述纵骨包括底纵骨5和内底纵骨6,底纵骨5插入到下开口11内,内底纵骨6插入到上开口10内,底纵骨5与船底板1焊接,内底纵骨6与内底板9焊接,且底纵骨5和内底纵骨6通过纵槽14与实肋板2焊接。
参见图8-9,具体的,纵槽14的宽度比用于焊接到开口内纵骨的厚度大2~5mm。便于纵骨的穿插安装并能够使纵骨和实肋板直接焊接。
在图3中,靠近内底板9焊条和靠近船底板1的焊条,由于内底板9和船底板1的干涉,焊条是无法在最优角度对补板进行焊接的,因此只能勉强进行焊接,而此处又是开设人孔的结构薄弱处,这一问题也是行业内所忽略的安全隐患。
如图11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施焊时,焊条不受内底板9和船底板1干涉,焊条在最优角度对补板进行焊接,保证了焊接质量,从而消除了该处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增强了船舶的安全性能。
实施例二:
参见图12-14,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将安装底纵骨5、内底纵骨6的实肋板2上开设上开口10和下开口11,上开口10和下开口11位于内底纵骨6和底纵骨5的翼板宽度处仍然以现有标准节点开口半径尺寸进行开孔,纵槽14的宽度比用于焊接到开口内纵骨的厚度大2-5mm;具体的,优选纵槽14的宽度比用于焊接到开口内的纵骨的厚度大3mm,能够便于插入底纵骨5、内底纵骨6,并能便于焊接。纵槽14的宽度比用于焊接到开口内纵骨的厚度大2mm时,穿插的精度更高,虽不便穿插安装,但便于焊接;大5mm,便于穿插,但稍不便于焊接。
上开口10和下开口11位于纵骨翼板处的宽度处仍然以现有标准节点开口半径尺寸进行骨材开孔,内底纵骨6与内底板9连接处的实肋板2上仍然以现有标准节点开口的半径作通焊孔,底纵骨5与船底板1连接处的实肋板2上也以现有标准节点开口作通焊孔和船底流水孔。具体的说,就是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仍然以现有标准节点开口半径尺寸进行开设。需要说明的是,实肋板2包括水密实肋板和非水密实肋板,在图12-14中,水密实肋板用序号2指示,非水密实肋板用序号3指示。
S2. 将船底板1或内底板9分段点焊拼装后,采用埋弧自动焊进行焊接,焊接完成采用起重设备将其翻身,翻身进行第二面自动焊焊接。
S3. 在船底板1和内底板9上划结构线。
S4. 焊接安装中内龙骨、水密实肋板、旁一龙骨、非水密实肋板、旁二龙骨。
S5. 完成以上构件安装之后,参见图13,将底纵骨5从实肋板2所切割的下开口11纵向贯穿输送安装到位;由于实肋板上开口增加了较纵骨厚度3mm的间隙裕度,具有这样合适的间隙,纵骨可以方便的贯穿输送到应到位置。
S6. 参见图14,内底纵骨6安装方法采用同底纵骨5相同安装方法将内底纵骨6从实肋板2所切割的上开口10贯穿输送安装到位,其余构件如纵骨与水密肋板连接肘板7继续安装完毕。
S7. 之后,双层底分段总体成型即可进行焊接,焊接采用对称施焊进行,底纵骨5和内底纵骨6与实肋板2连接处形成直角焊缝,焊接工人焊条施焊时能够呈水平方向并能45°角进行焊接,施焊时不会有构件如船底板或内底板的遮挡,能够方便地进行施焊,避免了补板的上下角焊缝由于船底板和双层底与焊缝距离太小,没有合适施焊角度而致焊接质量不高的痛点,可以有效的保证焊接质量,摒弃了内底纵骨和底纵骨开口处加焊补板不利于焊接的不足,优化了船体双层底结构横向强度和局部强度,提高了焊接质量,可以降低建造成本,船体结构减轻重量,这样又为船舶增加加载重量,可以为提高船舶经济效益做出有益的贡献。

Claims (3)

1.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包括船底板(1)与内底板(9),船底板(1)与内底板(9)之间焊接有实肋板(2),实肋板(2)上设有用于安装纵骨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第一开口(12)和第二开口(13)之间通过纵槽(14)连通,开口内安装有纵骨,纵骨与船底板(1)或内底板(9)焊接,且纵骨通过纵槽(14)与实肋板(2)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包括靠近船底板(1)的下开口(11)和靠近内底板(9)的上开口(10),所述纵骨包括底纵骨(5)和内底纵骨(6),底纵骨(5)插入到下开口(11)内,内底纵骨(6)插入到上开口(10)内,底纵骨(5)与船底板(1)焊接,内底纵骨(6)与内底板(9)焊接,且底纵骨(5)和内底纵骨(6)通过纵槽(14)与实肋板(2)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槽(14)的宽度比用于焊接到开口内纵骨的厚度大2~5mm。
CN202222455533.1U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 Active CN218141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55533.1U CN218141976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55533.1U CN218141976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41976U true CN218141976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62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55533.1U Active CN218141976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41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70420B1 (en) Rebuilt double hull vessel and method of rebuilding a single hull vessel into a double hull vessel
JPH01500099A (ja) 大形サンドイッチ状構造材の形成
CN100519325C (zh) 改造的双壳油轮和将现有单壳油轮改造为双壳油轮的方法
CN213292619U (zh) 一种无上墩横舱壁甲板上部加强结构
CN110182313B (zh) 30万吨浮式生产储油轮艏货舱舷侧总段异地总组工艺
CN113581408B (zh) 一种船舶总段划分方法
CA2684066C (en) Marine vessel panel assembly and roll-formed panel for same
CN218141976U (zh) 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
CN111776165A (zh) 一种船舶舷窗的开设方法、舷窗及客滚船
CN106114758A (zh) 一种带钥匙孔的纵骨贯穿孔结构
CN115432110A (zh) 一种船体双层底结构及制造方法
CN111661235A (zh) 半潜式多功能运输拆装船
CN111791983A (zh) 一种半潜式多功能运输拆装船的船体舷侧构造
US663735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nally fitting a new inner hull to an existing outer hull to form a rebuilt double hull vessel
CN212386643U (zh) 一种半潜式多功能运输拆装船的船体舷侧构造
CN111604643B (zh) 一种用于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吊机立柱制作与安装工艺
CN212921866U (zh) 半潜式多功能运输拆装船
CN111975025B (zh) 一种散货船槽型舱壁卸货板分段阶段安装方法
KR20130035028A (ko) 대형 광석운반선의 이중저 늑판 구조
CN113928482A (zh) 一种应用于内河的薄膜型lng船货舱结构
CN113579421A (zh) 一种船舶舾装件单坡口焊接安装方法
CN220465720U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船船体横舱壁的专用吊马
CN112193360A (zh) 舷侧结构
CN217864573U (zh) 一种基于csr-h结构船舶系统
CN213473449U (zh) 一种用于连接码头与运输船货物甲板的跳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