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34683U - 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34683U
CN218134683U CN202222807993.6U CN202222807993U CN218134683U CN 218134683 U CN218134683 U CN 218134683U CN 202222807993 U CN202222807993 U CN 202222807993U CN 218134683 U CN218134683 U CN 218134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mount
warp
base
we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79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利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e Guos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e Guos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e Guos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e Guos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079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34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34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34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右侧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基座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打丝组件,所述基座的顶端左侧设置有经线编织组件,所述经线编织组件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端设置有纬线输送组件,所述纬线输送组件的右侧设置有输送盘。该自动经纬网编织机整机传动简单,淘汰了古老的机械传动,用先进的伺服电机控制,精度高,科技含量高,质量优良,动作可靠,便于操作,纬线送丝装置,淘汰了对向送丝小车送梭、接梭的过程,达到了单向送梭、中间不换梭,无撞击,噪音小,运行准确、简单不损坏,不掉梭,不卡梭的目的,经线上下编织架采用整块钢板加工,强度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
背景技术
全自动经纬网编织机是一种机械,有操作简便,稳定性强等特点。全自动经纬网编织机1、特性操作简便,稳定性强机械传动为主,产量可观,2、动力,3千瓦,380V3、产量:每小时50平方米,4、自重:2000kg,5、网格可调试,6、长度任选,7、本机分类:①主机、②对焊机、③绕丝机、④放线架、⑤电控箱,8、材质可用镀锌丝和冷拔丝是制作各种经纬网的主要设备。
但是现有的经纬网编织机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纬线送丝机构为减速机驱动曲轴、连杆或液压马达连接曲轴连杆带动两个送丝缠线盒作往复运动,运动至中间部位通过撞击摘钩实现送丝缠线盒送梭、接梭,存在效率低,易出故障,接盘缠线盒经常损坏,过于复杂繁琐,撞击声音大,噪音污染严重;
2、现有输网(走网或牵引)为通过减速机带动连杆再连接支臂使牵引辊转动,存在机械传动过于复杂,连杆容易扭断,网孔调整精度不高;
3、现有的经线上下编织采用减速机带动曲轴、连杆或液压缸带动,存在经线上下动作时晃动较大,噪音大,连杆易断裂;
4、现有输网(走网或牵引)动作、纬线送丝机构、打丝(推丝)、经线交叉编织上下动作机构均采用减速机或油缸带动凸轮、曲轴和连杆传动,存在减速机或油缸带动凸轮、曲轴和连杆机械传动的繁琐装置;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右侧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基座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打丝组件,所述基座的顶端左侧设置有经线编织组件,所述经线编织组件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纬线输送组件,所述纬线输送组件的右侧设置有输送盘;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架、第一电机、两个输送辊以及两个传动齿轮,所述第一固定架设置在基座的顶端右侧,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固定架的前端,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固定架的内腔,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辊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架的内腔后侧并且所述输送辊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输送辊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架的内腔前后两侧,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分别固定套接在两个输送辊的后端并通过链条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打丝组件包括有第二固定架、第二电机、两个旋转柱、两个链轮、第一打丝板以及第二打丝板,所述第二固定架设置在基座的顶端中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固定架的前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固定架的内腔,其中一个所述旋转柱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架的内腔后侧并且所述旋转柱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旋转柱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架的内腔前后两侧,两个所述链轮分别固定套接在两个旋转柱的后端并通过链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打丝板设置在其中一个旋转柱的外壁,所述第二打丝板设置在另一个旋转柱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纬线输送组件包括有固定箱、第三电机、固定杆、齿轮、轴承滚轮、缠线盒以及齿条,所述固定箱设置在支撑架的顶端,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固定箱的顶端前侧,多个所述固定杆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箱的顶端,多个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均延伸至固定箱的内腔并均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固定箱的内腔后侧设置有若干个轴承滚轮,所述缠线盒可滑动的套接在轴承滚轮的外部,所述缠线盒的右侧与输送盘连接,所述齿条设置在缠线盒的顶端并与齿轮相啮合,多个所述固定杆以及第三电机之间通过传动轮以及传动带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经线编织组件包括有固定框、导轨、滑块、移动框、输送孔、第四电机、皮带轮、皮带以及固定板,所述固定框设置在基座的顶端左侧,所述固定框的内腔设置有两对导轨,两对所述滑块分别可滑动的套接在两对滑轨的外壁,两个所述移动框分别与两对滑块连接,每个所述移动框的内腔均设置有多个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均开设有输送孔,所述第四电机设置在固定框的内腔顶端,所述皮带轮固定套接在第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皮带可转动的内嵌在皮带轮的外壁圆周,所述皮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框连接,所述固定框的右侧与两个支撑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内腔后侧设置有多个条形孔。
优选的,所述输送辊的外壁圆周固定套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纬线输送组件的设置,利用第三电机通过固定杆、传动轮以及传动带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驱动梭盒总成作直线运动,从而实现缠线盒做单向直线运动,通过H型轴承滚轮托住缠线盒并起到限位作用,缠线盒带动输送盘在齿条带动下由沿滚轮作直线运动,第三电机设定脉冲转数达到所要的行程,防止缠线盒与固定箱的内壁撞击,避免缠线盒送梭、接梭过程中初选效率低,易出故障,接盘缠线盒经常损坏,过于复杂繁琐,撞击声音大,噪音污染严重的情况出现。
2、通过输送组件的设置,第一电机输送辊以及两个传动齿轮旋转,可实现对编网的输送,避免通过减速机带动连杆再连接支臂使牵引辊转动,导致机械传动过于复杂,连杆容易扭断,网孔调整精度不高的情况出现。
3、通过经线编织组件的设置,由第四电机带动皮带轮旋转,同步轮带动皮带,皮带带连接在两个移动框上,第四电机设定好转数即为经线上下移动框的行程,第四电机正转向上编织,反转向下编织,替代了现有的经线上下编织采用减速机带动曲轴、连杆或液压缸带动,防止经线上下动作时晃动较大,噪音大,连杆易断裂的情况出现。
4、通过打丝组件的设置,由第二电机旋转柱、链轮旋转,进而可使两个链轮同时旋转,使第一打丝板以及第二打丝板实现打丝动作,设定第二电机转数即实现打丝所需行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利用减速机或油缸带动凸轮、曲轴和连杆传动传动复杂繁琐的情况出现;
5、整机传动简单,淘汰了古老的机械传动,用先进的伺服电机控制,精度高,科技含量高,质量优良,动作可靠,便于操作,纬线送丝装置,淘汰了对向送丝小车送梭、接梭的过程,达到了单向送梭、中间不换梭,无撞击,噪音小,运行准确、简单不损坏,不掉梭,不卡梭的目的,经线上下编织架采用整块钢板加工,强度更高,无焊接,无固定螺丝连接,不易损坏,两端加装导轨滑块,更精确,顺滑,阻力小,无噪音,稳定不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纬线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经线编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输送组件;21、第一固定架;22、第一电机;23、输送辊;24、传动齿轮;3、打丝组件;31、第二固定架;32、第二电机;33、旋转柱;34、链轮;35、第一打丝板;36、第二打丝板;4、纬线输送组件;41、固定箱;42、第三电机;43、固定杆;44、齿轮;45、轴承滚轮;46、缠线盒;47、齿条;5、经线编织组件;51、固定框;52、导轨;53、滑块;54、移动框;55、输送孔;56、第四电机;57、皮带轮;58、皮带;59、固定板;6、条形孔;7、输送盘;8、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端右侧设置有输送组件2,基座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打丝组件3,基座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经线编织组件5,经线编织组件5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架8,支撑架8的顶端设置有纬线输送组件2,纬线输送组件2的右侧设置有输送盘7;整机传动简单,淘汰了古老的机械传动,用先进的伺服电机控制,精度高,科技含量高,质量优良,动作可靠,便于操作,纬线送丝装置,淘汰了对向送丝小车送梭、接梭的过程,达到了单向送梭、中间不换梭,无撞击,噪音小,运行准确、简单不损坏,不掉梭,不卡梭的目的,经线上下编织架采用整块钢板加工,强度更高,无焊接,无固定螺丝连接,不易损坏,两端加装导轨52滑块53,更精确,顺滑,阻力小,无噪音,稳定不晃动。
输送组件2包括有第一固定架21、第一电机22、两个输送辊23以及两个传动齿轮24,第一固定架21设置在基座1的顶端右侧,第一电机22设置在第一固定架21的前端,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固定架21的内腔,其中一个输送辊23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架21的内腔后侧并且输送辊23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个输送辊23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架21的内腔前后两侧,两个传动齿轮24分别固定套接在两个输送辊23的后端并通过链条转动连接,启动第一电机22,使第一电机22带动其中一个输送辊23旋转,由于两个传动齿轮24相啮合,因此,当其中一个齿轮44旋转的时候,可使另一个齿轮44带动另一个输送辊23旋转,在两个输送辊23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对编网输送的目的,避免通过减速机带动连杆再连接支臂使牵引辊转动,导致机械传动过于复杂,连杆容易扭断,网孔调整精度不高的情况出现,第一电机22为西门子V90正反转伺服电机。
本实施例中,打丝组件3包括有第二固定架31、第二电机32、两个旋转柱33、两个链轮34、第一打丝板35以及第二打丝板36,第二固定架31设置在基座1的顶端中部,第二电机32设置在第二固定架31的前端,第二电机32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固定架31的内腔,其中一个旋转柱33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架31的内腔后侧并且旋转柱33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旋转柱33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架31的内腔前后两侧,两个链轮34分别固定套接在两个旋转柱33的后端并通过链条转动连接,第一打丝板35设置在其中一个旋转柱33的外壁,第二打丝板36设置在另一个旋转柱33的外壁,启动第二电机32,使第二电机32带动其中一个旋转柱33旋转,在两个链轮34的传动作用下,可使另一个旋转柱33同步旋转,使第一打丝板35以及第二打丝板36完成打丝操作,设定第二电机32转数即实现打丝所需行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利用减速机或油缸带动凸轮、曲轴和连杆传动传动复杂繁琐的情况出现,第二电机32为西门子V90正反转伺服电机。
本实施例中,纬线输送组件2包括有固定箱41、第三电机42、固定杆43、齿轮44、轴承滚轮45、缠线盒46以及齿条47,固定箱41设置在支撑架8的顶端,第三电机42设置在固定箱41的顶端前侧,多个固定杆43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箱41的顶端,多个固定杆43的底端均延伸至固定箱41的内腔并均固定套接有齿轮44,固定箱41的内腔后侧设置有若干个轴承滚轮45,缠线盒46可滑动的套接在轴承滚轮45的外部,缠线盒46的右侧与输送盘7连接,齿条47设置在缠线盒46的顶端并与齿轮44相啮合,多个固定杆43以及第三电机42之间通过传动轮以及传动带转动连接,启动第三电机42,使第三电机42通过固定杆43、传动轮以及传动带带动齿轮44转动,齿轮44与齿条47啮合,齿条47驱动梭盒总成作直线运动,从而实现缠线盒46做单向直线运动,通过H型轴承滚轮45托住缠线盒46并起到限位作用,缠线盒46带动输送盘7在齿条47带动下由沿滚轮作直线运动,第三电机42设定脉冲转数达到所要的行程,防止缠线盒46与固定箱41的内壁撞击,避免缠线盒46送梭、接梭过程中初选效率低,易出故障,接盘缠线盒46经常损坏,过于复杂繁琐,撞击声音大,噪音污染严重的情况出现,第三电机42为西门子V90正反转伺服电机。
本实施例中,经线编织组件5包括有固定框51、导轨52、滑块53、移动框54、输送孔55、第四电机56、皮带轮57、皮带58以及固定板59,固定框51设置在基座1的顶端左侧,固定框51的内腔设置有两对导轨52,两对滑块53分别可滑动的套接在两对滑轨的外壁,两个移动框54分别与两对滑块53连接,每个移动框54的内腔均设置有多个固定板59,每个固定板59的中部均开设有输送孔55,第四电机56设置在固定框51的内腔顶端,皮带轮57固定套接在第四电机56的输出端,皮带58可转动的内嵌在皮带轮57的外壁圆周,皮带5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框54连接,固定框51的右侧与两个支撑架8连接,启动第四电机56,由第四电机56带动皮带轮57旋转,同步轮带动皮带58,皮带58带连接在两个移动框54上,第四电机56设定好转数即为经线上下移动框54的行程,第四电机56正转向上编织,反转向下编织,替代了现有的经线上下编织采用减速机带动曲轴、连杆或液压缸带动,防止经线上下动作时晃动较大,噪音大,连杆易断裂的情况出现,第四电机56为西门子V90正反转伺服电机。
本实施例中,固定箱41的内腔后侧设置有多个条形孔6,可使经线穿过条形孔6进入固定箱41的内腔。
本实施例中,输送辊23的外壁圆周固定套接有橡胶垫,可扩大输送辊23外壁圆周与编网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可防止在输送编网的由于摩擦力较小出现打滑的情况,提高了输送组件2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基座1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可防止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出现移动的情况,提高了该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优点:在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在使用的时候,启动第一电机22,使第一电机22带动其中一个输送辊23旋转,由于两个传动齿轮24相啮合,因此,当其中一个齿轮44旋转的时候,可使另一个齿轮44带动另一个输送辊23旋转,在两个输送辊23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对编网输送的目的,避免通过减速机带动连杆再连接支臂使牵引辊转动,导致机械传动过于复杂,连杆容易扭断,网孔调整精度不高的情况出现;
启动第二电机32,使第二电机32带动其中一个旋转柱33旋转,在两个链轮34的传动作用下,可使另一个旋转柱33同步旋转,使第一打丝板35以及第二打丝板36完成打丝操作,设定第二电机32转数即实现打丝所需行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利用减速机或油缸带动凸轮、曲轴和连杆传动传动复杂繁琐的情况出现;
启动第三电机42,使第三电机42通过固定杆43、传动轮以及传动带带动齿轮44转动,齿轮44与齿条47啮合,齿条47驱动梭盒总成作直线运动,从而实现缠线盒46做单向直线运动,通过H型轴承滚轮45托住缠线盒46并起到限位作用,缠线盒46带动输送盘7在齿条47带动下由沿滚轮作直线运动,第三电机42设定脉冲转数达到所要的行程,防止缠线盒46与固定箱41的内壁撞击,避免缠线盒46送梭、接梭过程中初选效率低,易出故障,接盘缠线盒46经常损坏,过于复杂繁琐,撞击声音大,噪音污染严重的情况出现;
启动第四电机56,由第四电机56带动皮带轮57旋转,同步轮带动皮带58,皮带58带连接在两个移动框54上,第四电机56设定好转数即为经线上下移动框54的行程,第四电机56正转向上编织,反转向下编织,替代了现有的经线上下编织采用减速机带动曲轴、连杆或液压缸带动,防止经线上下动作时晃动较大,噪音大,连杆易断裂的情况出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右侧设置有输送组件(2),所述基座(1)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打丝组件(3),所述基座(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经线编织组件(5),所述经线编织组件(5)的右侧设置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的顶端设置有纬线输送组件(4),所述纬线输送组件(4)的右侧设置有输送盘(7);
所述输送组件(2)包括有第一固定架(21)、第一电机(22)、两个输送辊(23)以及两个传动齿轮(24),所述第一固定架(21)设置在基座(1)的顶端右侧,所述第一电机(22)设置在第一固定架(21)的前端,所述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固定架(21)的内腔,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辊(23)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架(21)的内腔后侧并且所述输送辊(23)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输送辊(23)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架(21)的内腔前后两侧,两个所述传动齿轮(24)分别固定套接在两个输送辊(23)的后端并通过链条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丝组件(3)包括有第二固定架(31)、第二电机(32)、两个旋转柱(33)、两个链轮(34)、第一打丝板(35)以及第二打丝板(36),所述第二固定架(31)设置在基座(1)的顶端中部,所述第二电机(32)设置在第二固定架(31)的前端,所述第二电机(32)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固定架(31)的内腔,其中一个所述旋转柱(33)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架(31)的内腔后侧并且所述旋转柱(33)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旋转柱(33)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架(31)的内腔前后两侧,两个所述链轮(34)分别固定套接在两个旋转柱(33)的后端并通过链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打丝板(35)设置在其中一个旋转柱(33)的外壁,所述第二打丝板(36)设置在另一个旋转柱(33)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线输送组件(4)包括有固定箱(41)、第三电机(42)、固定杆(43)、齿轮(44)、轴承滚轮(45)、缠线盒(46)以及齿条(47),所述固定箱(41)设置在支撑架(8)的顶端,所述第三电机(42)设置在固定箱(41)的顶端前侧,多个所述固定杆(43)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箱(41)的顶端,多个所述固定杆(43)的底端均延伸至固定箱(41)的内腔并均固定套接有齿轮(44),所述固定箱(41)的内腔后侧设置有若干个轴承滚轮(45),若干个所述轴承滚轮(45)呈“H”字形排列,所述缠线盒(46)可滑动的套接在轴承滚轮(45)的外部,所述缠线盒(46)的右侧与输送盘(7)连接,所述齿条(47)设置在缠线盒(46)的顶端并与齿轮(44)相啮合,多个所述固定杆(43)以及第三电机(42)之间通过传动轮以及传动带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编织组件(5)包括有固定框(51)、导轨(52)、滑块(53)、移动框(54)、输送孔(55)、第四电机(56)、皮带轮(57)、皮带(58)以及固定板(59),所述固定框(51)设置在基座(1)的顶端左侧,所述固定框(51)的内腔设置有两对导轨(52),两对所述滑块(53)分别可滑动的套接在两对滑轨的外壁,两个所述移动框(54)分别与两对滑块(53)连接,每个所述移动框(54)的内腔均设置有多个固定板(59),每个所述固定板(59)的中部均开设有输送孔(55),所述第四电机(56)设置在固定框(51)的内腔顶端,所述皮带轮(57)固定套接在第四电机(56)的输出端,所述皮带(58)可转动的内嵌在皮带轮(57)的外壁圆周,所述皮带(5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框(54)连接,所述固定框(51)的右侧与两个支撑架(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41)的内腔后侧设置有多个条形孔(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辊(23)的外壁圆周固定套接有橡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
CN202222807993.6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 Active CN218134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7993.6U CN218134683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7993.6U CN218134683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34683U true CN218134683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70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7993.6U Active CN218134683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34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1339B (zh) 一种三维立体绞织织机及其绞织方法
CN110342334B (zh) 纺织机械用纱线导送装置
CN113550044B (zh) 一种高强度双层离心机过滤布生产工艺
CN218134683U (zh) 一种自动经纬网编织机
CN111648081B (zh) 一种棉纱生产用揉棉装置
CN112127020A (zh) 一种带清理功能的纤维开松除杂设备
CN218345618U (zh) 一种带有张紧功能的分条整经机
CN108890294B (zh) 蟹笼自动打圈焊接一体机
CN110788257A (zh) 一种简易高效石笼网机的捻网结构及捻网方法
CN114057033B (zh) 一种便于更换化纤丝收卷筒用的缠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923543U (zh) 一种再生网格织带高速生产自动控制设备
CN111636136B (zh) 一种丝绸加工用经纬交叉编织用织绸机
CN113020492B (zh) 一种用于长镀铜纤维自动分段裁剪设备
CN105862183B (zh) 整体锡林梳理齿片的自动排齿机
CN209242369U (zh) 一种移动式纱架下纱装置
CN210914565U (zh) 一种空气过滤材料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1872161U (zh) 一种用于化纤纺丝的立柱悬臂式摆丝机
CN208790340U (zh) 一种茶叶用快速下料装置
CN210210431U (zh) 一种齿条式双向抓手装置
CN108046053B (zh) 一种整经机经轴转运机器人托臂及其应用方法
CN220223034U (zh) 一种具有理线功能的纺织生产绕线机
CN207824880U (zh) 一种整经机经轴转运机器人托臂
CN104799564A (zh) 一种自动分尺机
CN114273567B (zh) 一种六角网生产用送丝摆线系统及设备
CN112609264B (zh) 一种摆动机构及棉花自动弹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