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8880U - 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8880U
CN218128880U CN202123063404.XU CN202123063404U CN218128880U CN 218128880 U CN218128880 U CN 218128880U CN 202123063404 U CN202123063404 U CN 202123063404U CN 218128880 U CN218128880 U CN 218128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frame
gear
knee joint
outer side
connec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634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武
张子砚
许苑晶
刘同有
王赞博
柳毅浩
万克明
戴尅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30634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8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8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8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分别包括:上固定架和下固定架;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之间通过转动连接机构进行铰接;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以转动连接机构为圆心可进行闭合转动或张开转动;助力机构,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并穿过转动连接机构,可在转动连接机构进行闭合转动时产生弹性阻力或进行张开转动时提供回弹拉力。本申请设有双侧拉簧,在患者完成屈膝后伸膝时可提供辅助动力,帮助患者伸膝,避免患者髌股关节面受到过大的应力从而造成关节面损伤,可根据患者内外侧肌力不均衡情况调整拉簧初始长度,促进肌力平衡。同时采用偏心轮装置,改变拉线行走时的线性线程,提高储能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膝关节伸辅助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
背景技术
在正常的人体结构中,膝关节存在软骨结构如半月板,股骨滑车表面和髌骨股骨关节面也存在有软骨,起到缓冲震荡、减小摩擦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工作和运动中的损耗,下肢力线出现改变,使软骨磨损,造成下肢力线异常和骨质增生,引起膝关节疼痛和畸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通常某人的腿长得直不直,或者说罗圈腿、X形腿等等。这些便是医生口中常说的“力线”。力线是医生们用来评估患者下肢骨性结构先天发育是否有异常的重要概念,正常的力线结构可以对应正常的膝关节活动功能,而当力线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会对应膝关节不同的病理变化。
临床中常使用膝关节固定支具/矫形器加以保护和治疗,可以在日常活动中持续佩戴,具有较好的便捷性和患者依从性。目前常见的膝关节支具主要为铰链固定式支具,即通过绝对保护和避免运动起到保护膝关节的作用。
但是,此类支具存在膝关节无法屈伸的问题。在如上下楼、下蹲活动中出现的不便会提示患者的功能障碍。同时,由于膝关节炎患者存在的力线问题并没有得到矫正,单纯的保护支具也会带来肌力下降的问题,不利于使用者功能的恢复,没有针对使用者本身的肌力和畸形情况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膝关节支具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所述支具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通过绑带佩戴于腿部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分别包括:供佩戴于大腿的上固定架和供佩戴于小腿的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之间通过转动连接机构进行铰接;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以所述转动连接机构为圆心可进行闭合转动或张开转动;助力机构,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并穿过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可在所述转动连接机构进行闭合转动时产生弹性阻力或进行张开转动时提供回弹拉力。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上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架的底部;下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固定架的顶部;所述上齿轮与所述下齿轮相啮合;所述上齿轮与所述下齿轮分别在中间位置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左侧部分为矩形结构,右侧部分为半圆结构,半圆结构的外侧圆弧设有锯齿。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齿轮的矩形结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架的底部,所述下齿轮的矩形结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架的顶部;所述上齿轮的半圆结构的锯齿与所述下齿轮的半圆结构的锯齿相啮合;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之间呈180°时,所述上齿轮的矩形结构的下端与所述下齿轮的矩形结构的上端相抵触,以限制所述上齿轮与所述下齿轮之间的进一步地张开转动。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齿轮的一侧设有偏心轮,以供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在闭合转动时增大设于所述偏心轮一侧的助力机构的拉线的位移量;所述上齿轮对应所述偏心轮的一侧设有补偿螺母;所述补偿螺母的厚度与所述偏心轮的厚度相同。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机构还包括:外侧固定片、内侧固定片、上端螺柱、下端螺柱、紧固螺母、轴承、外侧垫片、中间垫片及内侧垫片;其中,所述外侧固定片上竖直方向分别设有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内侧固定片上竖直方向分别设有用于嵌设所述紧固螺母的上螺母孔和下螺母孔;所述上齿轮与所述下齿轮的固定孔内嵌设所述轴承;所述上端螺柱依次穿过外侧固定片的上通孔、外侧垫片、所述上齿轮上设置的轴承、中间垫片、补偿螺母、外侧垫片、及上螺母孔上嵌设的紧固螺母;所述下端螺柱依次穿过外侧固定片的下通孔、外侧垫片、所述下齿轮上设置的轴承、中间垫片、偏心轮、外侧垫片、及下螺母孔上嵌设的紧固螺母。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助力机构包括:弹簧,其顶部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架的固定柱上;所述弹簧的底部连接有拉线;调节组件,设于所述下固定架上,其固定所述拉线的底部,以供调节所述拉线的初始长度。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齿轮的一侧设有偏心轮;所述弹簧与所述调节组件之间连接的拉线经过所述偏心轮的一侧;所述弹簧、拉线、偏心轮及调节组件位于同一平面。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旋钮、外侧挡板、防脱楔块、调节板、及内侧挡板;所述内侧挡板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板大小相同的凹槽;其中,所述调节旋钮依次穿过外侧挡板上的外侧通孔、防脱楔块、及调节板上的插孔,并插入所述及内侧挡板上的凹槽;所述拉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调节旋钮上所述防脱楔块与调节板之间的位置;通过向外拉动所述调节旋钮,使所述调节板脱离所述凹槽,转动调节旋钮以调整所述拉丝的长度,再将所述调节旋钮向内推动,使所述调节板嵌入所述凹槽。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分别设有一或多个用于卡合绑带的绑带扣。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内侧分别设有可拆卸充气气垫;和/或,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内侧设有可拆卸弹性垫片。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所述支具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通过绑带佩戴于腿部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分别包括:供佩戴于大腿的上固定架和供佩戴于小腿的下固定架;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之间通过转动连接机构进行铰接;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以所述转动连接机构为圆心可进行闭合转动或张开转动;助力机构,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并穿过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可在所述转动连接机构进行闭合转动时产生弹性阻力或进行张开转动时提供回弹拉力。
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述的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设有双侧拉簧,在患者完成屈膝后伸膝时可以提供辅助动力,帮助患者伸膝,避免患者髌股关节面受到过大的应力从而造成关节面损伤。同时采用偏心轮装置,改变拉线行走时的线性线程,提高储能效率。采用双侧拉簧,可以根据患者内外侧肌力不均衡情况调整拉簧初始长度,给内外侧提供不同大小的助力,促进肌力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转动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助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于一实施例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虽然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但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在通篇说明书中,当说某部分与另一部分“连接”时,这不仅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形,也包括在其中间把其它元件置于其间而“间接连接”的情形。另外,当说某种部分“包括”某种构成要素时,只要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则并非将其它构成要素,排除在外,而是意味着可以还包括其它构成要素。
其中提到的第一、第二及第三等术语是为了说明多样的部分、成分、区域、层及/或段而使用的,但并非限定于此。这些术语只用于把某部分、成分、区域、层或段区别于其它部分、成分、区域、层或段。因此,以下叙述的第一部分、成分、区域、层或段在不超出本申请范围的范围内,可以言及到第二部分、成分、区域、层或段。
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鉴于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在膝关节屈伸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一定助力并起到矫正下肢力线作用的膝关节支具。让使用者能够基本正常的进行活动的同时起到保护、矫正膝关节的作用,并针对使用者本身的肌力和畸形情况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案。
如图1所示,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支具包括:
第一固定架100和第二固定架200,所述第一固定架100和第二固定架200上分别设有一或多个用于卡合绑带160的绑带扣150,通过绑带160佩戴于腿部两侧。例如,一个固定架固定在腿部左侧,一个固定在腿部右侧。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固定架100和第二固定架200分别包括:供佩戴于大腿的上固定架110和供佩戴于小腿的下固定架120。呈上举例,每个上固定架110或下固定架120可以设有多个绑带扣150,以供可以直接通过绑带160将上固定架110绑在大腿上,或直接通过绑带160将下固定架120绑在小腿上;另外,也可以通过绑带160将两个上固定架110进行固定,或者通过绑带160将两个下固定架120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本支具佩戴的舒适性,所述第一固定架100和第二固定架200的内侧分别设有可拆卸充气气垫。例如,可拆卸充气气垫为可充气气囊,可通过充气适量气体,以调整支具至舒适状态。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架100和第二固定架200还分别包括:转动连接机构130。所述上固定架110与下固定架120之间通过转动连接机构130进行铰接;所述上固定架110与下固定架120以所述转动连接机构130为圆心可进行闭合转动或张开转动;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机构130包括:上齿轮131,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架110的底部;下齿轮132,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固定架120的顶部;所述上齿轮131与所述下齿轮132相啮合,即可实现所述上固定架110与所述下固定架120之间一定角度的开合,如在0到180度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上齿轮131与所述下齿轮132分别在中间位置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左侧部分为矩形结构,右侧部分为半圆结构,半圆结构的外侧圆弧设有锯齿。
即上齿轮131和下齿轮132分别由矩形结构和半圆结构拼接而成,所述上齿轮131的半圆结构的锯齿与所述下齿轮132的半圆结构的锯齿相啮合。另外,所述矩形结构也并非为严格的矩形块,所述矩形结构与半圆结构相接的一端设有缺角,这一端为两个齿轮相邻的一端,这一缺角可避免所述上固定架110与下固定架120之间呈180°时,两齿轮的锯齿相啮合时的机械硬挤压,减少上齿轮131和下齿轮132出现破损的情况。
所述上齿轮131的矩形结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架110的底部,所述下齿轮132的矩形结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架120的顶部。举例来说,所述上固定架110的底部可与所述上齿轮131的矩形结构的上端焊接固定,所述下固定架120的顶部可与所述下齿轮132的矩形结构的下端焊接固定。
所述上固定架110与下固定架120之间呈180°时,所述上齿轮131的矩形结构的下端与所述下齿轮132的矩形结构的上端相抵触,以限制所述上齿轮131与所述下齿轮132之间的进一步地张开转动。即本申请使得所述上齿轮131与所述下齿轮132最大的张开角度为平角180°。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机构130还包括:偏心轮133、补偿螺母134、外侧固定片135、内侧固定片136、上端螺柱1371、下端螺柱1372、紧固螺母138、轴承139、外侧垫片1310、中间垫片1311及内侧垫片1312。
其中,所述外侧固定片135上竖直方向分别设有上通孔1351和下通孔1352;所述内侧固定片136上竖直方向分别设有用于嵌设所述紧固螺母138的上螺母孔1361和下螺母孔1362;所述上齿轮131与所述下齿轮132的固定孔内嵌设所述轴承139。所述上端螺柱1371与下端螺柱1372分别与紧固螺母138的尺寸适配。
所述上端螺柱1371依次穿过外侧固定片135的上通孔1351、外侧垫片1310、所述上齿轮131上设置的轴承139、中间垫片1311、补偿螺母134、外侧垫片1310、及上螺母孔1361上嵌设的紧固螺母138;所述下端螺柱1372依次穿过外侧固定片135的下通孔1352、外侧垫片1310、所述下齿轮132上设置的轴承139、中间垫片1311、偏心轮133、外侧垫片1310、及下螺母孔1362上嵌设的紧固螺母138。
其中,所述的外侧和内侧,以朝向大腿为内侧,即第一固定架100和第二固定架200上所对应的内侧正好是相反的,外侧同样也是相反。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上端螺柱1371或下端螺柱1372依次穿过转动连接机构130中各零件后,其末端刚好嵌在紧固螺母138中,不会穿过紧固螺母138而漏出部分螺柱,从而可以避免漏出的螺柱接触皮肤造成划伤。
为进一步避免转动连接机构130划伤皮肤,所述转动连接机构130内侧设有可拆卸弹性垫片,优选地,所述可拆卸弹性垫片至少遮盖内侧固定片136上嵌设的紧固螺母138。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齿轮132的一侧设有偏心轮133,以供所述转动连接机构130在闭合转动时增大设于所述偏心轮133一侧的助力机构140的拉线142的位移量;所述上齿轮131对应所述偏心轮133的一侧设有补偿螺母134;所述补偿螺母134的厚度与所述偏心轮133的厚度相同。这里补偿螺母134主要提供和偏心轮133相同厚度的作用,以使转动连接机构130中对应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的厚度相近或相同,保证转动连接机构130的稳定性和安装便利性。
所述偏心轮133的即旋转中心不在圆心上,可实现旋转非中心对称的旋转,而本申请恰好利用其不规则的旋转,来配合助力机构140实现所述转动连接机构130进行闭合转动时产生弹性阻力或进行张开转动时提供回弹拉力。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固定架100和第二固定架200分别包括:助力机构140,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架110与下固定架120,并穿过所述转动连接机构130,可在所述转动连接机构130进行闭合转动时产生弹性阻力或进行张开转动时提供回弹拉力。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助力机构140包括:弹簧141,其顶部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架110的固定柱上;所述弹簧141的底部连接有拉线142;调节组件143,其固定所述拉线142的底部,以供调节所述拉线142的初始长度。
于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下齿轮132的一侧设有偏心轮133;所述弹簧141与所述调节组件143之间连接的拉线142经过所述偏心轮133的一侧;所述弹簧141、拉线142、偏心轮133及调节组件143位于同一平面。
举例来说,当佩戴者处于站立屈膝0°位时,上齿轮131和下齿轮132处于未充分啮合状态,上齿轮131和下齿轮132的矩形结构相接触,使膝关节可不受弹簧141预加载的助力处于0°位,避免伸膝过猛时对膝关节产生损伤。当屈膝时,上齿轮131和下齿轮132开始充分啮合,在下齿轮132的旋转电动下,偏心轮133也开始旋转,并且偏心轮133靠近拉线142一侧的半径增大,使拉线142行程变长,从而可充分拉动弹簧141,将动能储存为弹性势能;在伸膝时,在弹簧141的弹性作用下,会慢慢释放储存的弹性势能,偏心轮133靠近拉线142一侧的半径缩小,弹簧141缩短,拉回拉线142,使膝关节伸展。
再如,当佩戴者下蹲时,弹簧141被动拉长,可减少了股四头肌的主动力矩,减小对髌股关节面的应力,从而有助于保护髌股关节。
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组件143包括:调节旋钮1431、外侧挡板1432、防脱楔块1433、调节板1434、及内侧挡板1435;所述内侧挡板1435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板1434大小相同的凹槽1436。
其中,所述调节旋钮1431依次穿过外侧挡板1432上的外侧通孔、防脱楔块1433、及调节板1434上的插孔,并插入所述及内侧挡板1435上的凹槽1436;所述拉线14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调节旋钮1431上所述防脱楔块1433与调节板1434之间的位置。
具体操作时,通过向外拉动所述调节旋钮1431,使所述调节板1434脱离所述凹槽1436,转动调节旋钮1431以调整所述拉丝的长度,再将所述调节旋钮1431向内推动,使所述调节板1434嵌入所述凹槽1436。
举例来说,当需要预调节弹簧141的初始长度时,可先向转动连接机构130的外侧拉动调节旋钮1431,使调节板1434从凹槽1436内脱出,此时调节旋钮1431可以被旋转。旋转调节旋钮1431,使其缠绕更多拉线142或检索所缠绕的拉线142,然后向转动连接机构130的内侧放回调节旋钮1431,使调节板1434落回凹槽1436内,尝试预加载的助力是否合适,然后可以重复此过程,直至调整至合适大小的预加载助力。
优选地,对于膝关节内外侧肌力不均衡的佩戴者,可以根据肌力情况,可分别调整第一固定架100和第二固定架200的助力机构140的预加载助力大小,使膝关节活动时肌力大小处于均等状态。同时,产生的力矩差有助于矫正膝关节内外翻畸形。
举例来说,使用时将第一固定架100和第二固定架200的上固定架110用绑带160通过绑带扣150绑到大腿上,下固定架120用绑带160通过绑带扣150绑到小腿上,同时用绑带160穿过第一固定架100或第二固定架200对应的绑带扣150,将支具牢固贴合在肢体上。调节所述上固定架110与下固定架120处内侧的可充气气囊,调整支具至舒适状态。分别调节第一固定架100或第二固定架200的助力机构140的调节旋钮1431,使双侧弹簧141处于合适的初始长度,为膝关节伸展提供合适的助力。
整体来说,本申请所述的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设有双侧拉簧,在患者完成屈膝后伸膝时可以提供辅助动力,帮助患者伸膝,避免患者髌股关节面受到过大的应力从而造成关节面损伤。同时采用偏心轮装置,改变拉线行走时的线性线程,提高储能效率。采用双侧拉簧,可以根据患者内外侧肌力不均衡情况调整拉簧初始长度,给内外侧提供不同大小的助力,促进肌力平衡。
本申请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具包括:
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通过绑带佩戴于腿部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分别包括:
供佩戴于大腿的上固定架和供佩戴于小腿的下固定架;
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之间通过转动连接机构进行铰接;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以所述转动连接机构为圆心可进行闭合转动或张开转动;
助力机构,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并穿过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可在所述转动连接机构进行闭合转动时产生弹性阻力或进行张开转动时提供回弹拉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
上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固定架的底部;
下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固定架的顶部;
所述上齿轮与所述下齿轮相啮合;
所述上齿轮与所述下齿轮分别在中间位置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左侧部分为矩形结构,右侧部分为半圆结构,半圆结构的外侧圆弧设有锯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轮的矩形结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架的底部,所述下齿轮的矩形结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架的顶部;
所述上齿轮的半圆结构的锯齿与所述下齿轮的半圆结构的锯齿相啮合;
所述上固定架与下固定架之间呈180°时,所述上齿轮的矩形结构的下端与所述下齿轮的矩形结构的上端相抵触,以限制所述上齿轮与所述下齿轮之间的进一步地张开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齿轮的一侧设有偏心轮,以供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在闭合转动时增大设于所述偏心轮一侧的助力机构的拉线的位移量;所述上齿轮对应所述偏心轮的一侧设有补偿螺母;所述补偿螺母的厚度与所述偏心轮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机构还包括:
外侧固定片、内侧固定片、上端螺柱、下端螺柱、紧固螺母、轴承、外侧垫片、中间垫片及内侧垫片;
其中,所述外侧固定片上竖直方向分别设有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内侧固定片上竖直方向分别设有用于嵌设所述紧固螺母的上螺母孔和下螺母孔;所述上齿轮与所述下齿轮的固定孔内嵌设所述轴承;
所述上端螺柱依次穿过外侧固定片的上通孔、外侧垫片、所述上齿轮上设置的轴承、中间垫片、补偿螺母、外侧垫片、及上螺母孔上嵌设的紧固螺母;
所述下端螺柱依次穿过外侧固定片的下通孔、外侧垫片、所述下齿轮上设置的轴承、中间垫片、偏心轮、外侧垫片、及下螺母孔上嵌设的紧固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机构包括:
弹簧,其顶部固定在所述上固定架的固定柱上;
所述弹簧的底部连接有拉线;
调节组件,设于所述下固定架上,其固定所述拉线的底部,以供调节所述拉线的初始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齿轮的一侧设有偏心轮;所述弹簧与所述调节组件之间连接的拉线经过所述偏心轮的一侧;所述弹簧、拉线、偏心轮及调节组件位于同一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旋钮、外侧挡板、防脱楔块、调节板、及内侧挡板;所述内侧挡板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板大小相同的凹槽;
其中,所述调节旋钮依次穿过外侧挡板上的外侧通孔、防脱楔块、及调节板上的插孔,并插入所述外侧挡板及内侧挡板上的凹槽;所述拉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调节旋钮上所述防脱楔块与调节板之间的位置;
通过向外拉动所述调节旋钮,使所述调节板脱离所述凹槽,转动调节旋钮以调整拉丝的长度,再将所述调节旋钮向内推动,使所述调节板嵌入所述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分别设有一或多个用于卡合绑带的绑带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内侧分别设有可拆卸充气气垫;和/或,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内侧设有可拆卸弹性垫片。
CN202123063404.X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 Active CN218128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3404.XU CN218128880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3404.XU CN218128880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8880U true CN218128880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49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63404.XU Active CN218128880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8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52221B2 (en) Orthopedic device for treating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JP4839232B2 (ja) サポータ
USRE37297E1 (en) Dynamic orthopedic knee brace assembly
EP2612626B1 (en) Soft orthopedic knee brace for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US8376974B2 (en) Knee orthosis swing assist mechanism
KR100688327B1 (ko) 정형외과 무릎관절 보조기구
US20090137935A1 (en) Osteoarthritis knee orthosis
US20130144197A1 (en) Orthopedic device for dynamically treating osteoarthritis
US8388564B2 (en) Hyperextension knee brace
KR101521270B1 (ko) 무릎변형 방지기구
KR200412396Y1 (ko) 정형외과 무릎관절 보조기구
ITVR20010105A1 (it) Ortesi per il controllo e la regolazione dell'angolazione dell'articolazione del ginocchio.
JP6534321B2 (ja) 膝用サポータ
CN218128880U (zh) 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
CN114028056A (zh) 一种膝关节伸屈辅助支具
US1185744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CN215458758U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下肢伸直固定器
CN211910605U (zh) 膝盖辅助保护装置
KR101566986B1 (ko) 전방쏠림 방지형 장애우용 보행 보조장치
JPH019547Y2 (zh)
KR101882877B1 (ko) 이탈방지형 보행 보조장치
JP2005168532A (ja) 膝関節サポーター
CN219579178U (zh) 膝关节保护器和髋关节助行器
CN219720985U (zh) 一种用于限制髌骨运动轨迹的器具
JP2000342612A (ja) 膝関節矯正ベル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