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3755U -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23755U
CN218123755U CN202222387831.1U CN202222387831U CN218123755U CN 218123755 U CN218123755 U CN 218123755U CN 202222387831 U CN202222387831 U CN 202222387831U CN 218123755 U CN218123755 U CN 218123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press
circuit board
electrical connection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878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立涛
周啸
李子薇
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878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23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23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23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电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体;第一连接端子,被固定到所述第一绝缘体并包括第一压配部和第一连接部;和柔性连接件,包括连接导体。所述第一连接部被连接到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上,以与所述柔性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压配部适于压配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组件能够实现两个电路板之间的柔性电连接,而且电连接组件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组件和包括该电连接组件的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路板和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通常有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通常通过连接器对配,例如,在两个电路板上分别集成一个板端连接器,在线缆的端部上分别连接一个线端连接器,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对配。但是,这种方案需要提供两个板端连接器和两个线端连接器,因此成本较高。另一种方案是用柔性扁平线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电连接两个电路板,柔性扁平线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被直接焊接到电路板。但是,柔性扁平线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的焊接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体;第一连接端子,被固定到所述第一绝缘体并包括第一压配部和第一连接部;和柔性连接件,包括连接导体。所述第一连接部被连接到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上,以与所述柔性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压配部适于压配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柔性扁平线缆或柔性印刷电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第一本体部;和第一插槽,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部上。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第一插槽中,并且所述第一压配部从所述第一本体部中伸出,以压配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插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被容纳在所述第一绝缘体的第一插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还包括:第一连接主体,至少部分地被容纳在所述第一插槽中;和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相连并被固定到第一插槽中。所述第一压配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主体呈L形,包括彼此垂直相连的第一水平延伸部和第一竖直延伸部;并且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至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适于被压接到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两侧的多个第一侧翼,所述多个第一侧翼被压接到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体还包括:第一定位柱,凸出地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部上,用于插入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定位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体为通过嵌入注塑工艺形成的一体式注塑件;并且在注塑所述第一绝缘体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为嵌入件,所述第一绝缘体为注塑件,使得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直接接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压配部呈鱼眼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体;和第二连接端子,被固定到所述第二绝缘体并包括第二压配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被连接到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二端部上,以与所述柔性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二压配部适于压配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一排第一连接端子和一排第二连接端子,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一排连接导体;所述一排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连接部压接到所述一排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上,所述一排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压配部用于压配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一排第一插孔中;所述一排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连接部压接到所述一排连接导体的第二端部上,所述一排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压配部用于压配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一排第二插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多排第一连接端子和多排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上下层叠的多个柔性连接件,每个柔性连接件包括一排连接导体;每排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连接部压接到对应的一个柔性连接件的一排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上,每排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压配部用于压配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对应的一排第一插孔中;每排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连接部压接到对应的一个柔性连接件的一排连接导体的第二端部上,每排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压配部用于压配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对应的一排第二插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完全相同,使得所述第二绝缘体和所述第一绝缘体能够互换使用;并且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完全相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能够互换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二端部用于直接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柔性连接件中的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二端部被焊接、压接或铆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前述电连接组件;和第一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一插孔。所述电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压配部压配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插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二插孔。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压配部压配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插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导体的第二端部直接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能够实现两个电路板之间的柔性电连接,而且电连接组件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从顶部观看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底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从底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从底部观看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柔性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电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体;第一连接端子,被固定到所述第一绝缘体并包括第一压配部和第一连接部;和柔性连接件,包括连接导体。所述第一连接部被连接到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上,以与所述柔性连接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压配部适于压配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前述电连接组件;和第一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一插孔。所述电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压配部压配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插孔中。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分解示意图;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从顶部观看时的分解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公开一种电连接装置。该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1、第二电路板2和电连接在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之间的电连接组件3。
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底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3的从底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3的从底部观看时的分解示意图;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3的第一连接端子32和第二连接端子32’的立体示意图;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柔性连接件33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电连接组件3。该电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绝缘体31、第一连接端子32和柔性连接件33。第一连接端子32被固定到第一绝缘体31并包括第一压配部321和第一连接部322。柔性连接件33包括连接导体330。第一连接部322被压接到连接导体330的第一端部331上,以与柔性连接件33电连接。第一压配部321适于压配到第一电路板1上的第一插孔101中,以与第一电路板1电连接。压配属于免焊连接,因此,与焊接相比,压配操作具有简单和快速的优点。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33可以为柔性扁平线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体31包括:第一本体部310和第一插槽312。第一插槽312形成在第一本体部310上。第一连接端子32安装在第一插槽312中,并且第一压配部321从第一本体部310中伸出,以压配到第一电路板1上的第一插孔101中。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32的第一连接部322和连接导体330的第一端部331被容纳在第一绝缘体31的第一插槽312中。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第一连接端子32的第一连接部322和连接导体330的第一端部331可以位于第一绝缘体31的外部。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32还包括:第一连接主体320和第一固定部323。第一连接主体320至少部分地被容纳在第一插槽312中。第一固定部323与第一连接主体320相连并被固定到第一插槽312中。第一压配部321与第一固定部323相连,第一连接部322与第一连接主体320相连。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主体320呈L形,包括彼此垂直相连的第一水平延伸部320a和第一竖直延伸部320b。第一固定部323连接至第一竖直延伸部320b的端部,第一连接部322与第一水平延伸部320a相连。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22适于被压接到连接导体330的第一端部331上。第一连接部322包括分别布置在第一水平延伸部320a的两侧的多个第一侧翼322,多个第一侧翼322被压接到连接导体330的第一端部331上。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第一连接部322也可以被焊接或铆接到连接导体330的第一端部331上。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体31还包括第一定位柱311,第一定位柱311凸出地形成在第一本体部310上,用于插入第一电路板1上的第一定位孔102中。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32为一体式冲压成型端子,并且第一连接端子32呈L形。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体31和第一连接端子32是分离的两个独立部件,第一连接端子32插装在第一绝缘体31的第一插槽312中。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体31可以为通过嵌入注塑工艺形成的一体式注塑件。在注塑第一绝缘体31时,第一连接端子32为嵌入件,第一绝缘体31为注塑件,使得第一绝缘体31与第一连接端子32直接接合。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32的第一压配部321呈鱼眼形。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3还包括:第二绝缘体31’和第二连接端子32’。第二连接端子32’被固定到第二绝缘体31’并包括第二压配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第二连接部322’被连接到连接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2上,以与柔性连接件33电连接。第二压配部321’适于压配到第二电路板2上的第二插孔201中,以与第二电路板2电连接。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322’被压接到连接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2上。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第二连接部322’可以被焊接或铆接到连接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2上。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包括一排第一连接端子32和一排第二连接端子32’,柔性连接件33包括一排连接导体330。一排第一连接端子32的第一连接部322压接到一排连接导体330的第一端部331上。一排第一连接端子32的第一压配部321用于压配到第一电路板1上的一排第一插孔101中。一排第二连接端子32’的第二连接部322’压接到一排连接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2上。一排第二连接端子32’的第二压配部321’用于压配到第二电路板2上的一排第二插孔201中。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31’与第一绝缘体31完全相同,使得第二绝缘体31’和第一绝缘体31能够互换使用。第二连接端子32’与第一连接端子32完全相同,使得第二连接端子32’和第一连接端子32能够互换使用。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31’包括:第二本体部310’和第二插槽312’。第二插槽312’形成在第二本体部310’上。第二连接端子32’安装在第二插槽312’中,并且第二压配部321’从第二本体部310’中伸出,以压配到第二电路板2上的第二插孔201中。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子32’的第二连接部322’和连接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2被容纳在第二绝缘体31’的第二插槽312’中。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第二连接端子32’的第二连接部322’和连接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2可以位于第二绝缘体31’的外部。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子32’还包括:第二连接主体320’和第二固定部323’。第二连接主体320’被容纳在第二插槽312’中。第二固定部323’与第二连接主体320’相连并被固定到第二插槽312’中。第二压配部321’与第二固定部323’相连,第二连接部322’与第二连接主体320’相连。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主体320’呈L形,包括彼此垂直相连的第二水平延伸部320a’和第二竖直延伸部320b’。第二固定部323’连接至第二竖直延伸部320b’的端部,第二连接部322’与第二水平延伸部320a’相连。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322’包括分别布置在第二水平延伸部320a’的两侧的多个第二侧翼322’,多个第二侧翼322’被压接到连接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2上。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31’还包括第二定位柱311’,第二定位柱311’凸出地形成在第二本体部310’上,用于插入第二电路板2上的第二定位孔202’中。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子32’为一体式冲压成型端子,并且第二连接端子32’呈L形。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31’和第二连接端子32’是分离的两个独立部件,第二连接端子32’插装在第二绝缘体31’的第二插槽312’中。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31’可以为通过嵌入注塑工艺形成的一体式注塑件。在注塑第二绝缘体31’时,第二连接端子32’为嵌入件,第二绝缘体31’为注塑件,使得第二绝缘体31’与第二连接端子32’直接接合。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子32’的第二压配部321’呈鱼眼形。
图9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3的立体示意图。
图9所示的电连接组件3与图1-8所示的电连接组件3的主要区别在于去除了第二绝缘体31’和第二连接端子32’。
如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2直接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2上。例如,连接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2可以被焊接、压接或铆接到第二电路板2上。
图10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3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所示的电连接组件3与图1-8所示的电连接组件3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连接端子32、第二连接端子32’和柔性连接件33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不同。
如图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包括多排第一连接端子32和多排第二连接端子32’,电连接组件包括上下层叠的多个柔性连接件33,每个柔性连接件33包括一排连接导体330。每排第一连接端子32的第一连接部322压接到对应的一个柔性连接件33的一排连接导体330的第一端部331上,每排第一连接端子32的第一压配部321用于压配到第一电路板1上的对应的一排第一插孔101中。每排第二连接端子32’的第二连接部322’压接到对应的一个柔性连接件33的一排连接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2上,每排第二连接端子32’的第二压配部321’用于压配到第一电路板1上的对应的一排第二插孔201中。
如图1至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电连接装置。该电连接装置包括:前述电连接组件3和第一电路板1。在第一电路板1上形成有第一插孔101。电连接组件3的第一连接端子32的第一压配部321压配到第一电路板1上的第一插孔101中。
如图1-8和图10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电路板2,在第二电路板2上形成有第二插孔201。电连接组件3的第二连接端子32’的第二压配部321’压配到第二电路板2上的第二插孔201中。
如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电路板2。柔性连接件33的连接导体330的第二端部332直接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2上。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这些变化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绝缘体;
第一连接端子,被固定到所述第一绝缘体并包括第一压配部和第一连接部;和
柔性连接件,包括连接导体,
所述第一连接部被连接到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上,以与所述柔性连接件电连接,
所述第一压配部适于压配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柔性扁平线缆或柔性印刷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
第一本体部;和
第一插槽,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部上,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第一插槽中,并且所述第一压配部从所述第一本体部中伸出,以压配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插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被容纳在所述第一绝缘体的第一插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还包括:
第一连接主体,至少部分地被容纳在所述第一插槽中;和
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相连并被固定到第一插槽中,
所述第一压配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主体呈L形,包括彼此垂直相连的第一水平延伸部和第一竖直延伸部;并且
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至所述第一竖直延伸部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适于被压接到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上,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水平延伸部的两侧的多个第一侧翼,所述多个第一侧翼被压接到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体还包括:
第一定位柱,凸出地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部上,用于插入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定位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体为通过嵌入注塑工艺形成的一体式注塑件;并且
在注塑所述第一绝缘体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为嵌入件,所述第一绝缘体为注塑件,使得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直接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压配部呈鱼眼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绝缘体;和
第二连接端子,被固定到所述第二绝缘体并包括第二压配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被连接到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二端部上,以与所述柔性连接件电连接,
所述第二压配部适于压配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一排第一连接端子和一排第二连接端子,所述柔性连接件包括一排连接导体;
所述一排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连接部压接到所述一排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上,所述一排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压配部用于压配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一排第一插孔中;
所述一排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连接部压接到所述一排连接导体的第二端部上,所述一排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压配部用于压配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一排第二插孔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多排第一连接端子和多排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上下层叠的多个柔性连接件,每个柔性连接件包括一排连接导体;
每排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连接部压接到对应的一个柔性连接件的一排连接导体的第一端部上,每排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压配部用于压配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对应的一排第一插孔中;
每排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连接部压接到对应的一个柔性连接件的一排连接导体的第二端部上,每排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压配部用于压配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对应的一排第二插孔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完全相同,使得所述第二绝缘体和所述第一绝缘体能够互换使用;并且
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完全相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能够互换使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二端部用于直接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连接件中的所述连接导体的第二端部被焊接、压接或铆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18.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和
第一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一插孔,
所述电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压配部压配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一插孔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二插孔,
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二压配部压配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二插孔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路板,
所述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导体的第二端部直接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CN202222387831.1U 2022-09-06 2022-09-06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Active CN218123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7831.1U CN218123755U (zh) 2022-09-06 2022-09-06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87831.1U CN218123755U (zh) 2022-09-06 2022-09-06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23755U true CN218123755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29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87831.1U Active CN218123755U (zh) 2022-09-06 2022-09-06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23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53158B1 (en) Stacked module connector
US652413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18123755U (zh)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US627374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05882239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CN211789865U (zh) 连接器
CN212991386U (zh) 一种自短路连接器以及对应的连接器组件和插接端子
CN218123754U (zh)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CN114914749A (zh) 电连接器、制造方法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11480333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17712730A (zh)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CN211789699U (zh) 连接器
CN219371430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8070278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
CN211789672U (zh) 连接器
CN220368176U (zh) 线缆电连接器
CN212626146U (zh) 连接器
CN210092427U (zh) 一种连接器母座
EP433666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CN216389771U (zh) 一种无插卡免焊接的鱼眼针及安装该鱼眼针的组件
CN218827928U (zh) 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
CN211829271U (zh) 连接器
CN218005410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合
CN219760029U (zh) 接线端子及断路器
CN217691743U (zh) 一种rj插头连接器及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