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23754U -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23754U CN218123754U CN202222359826.XU CN202222359826U CN218123754U CN 218123754 U CN218123754 U CN 218123754U CN 202222359826 U CN202222359826 U CN 202222359826U CN 218123754 U CN218123754 U CN 2181237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electrical connection
- press
- insulator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电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体;第一连接端子,被固定到所述第一绝缘体并包括从所述第一绝缘体中伸出的第一压配部和第二压配部;第一转接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一插孔;和柔性连接件,包括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的连接导体。所述第一压配部被压配到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上的第一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压配部适于被压配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二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组件能够实现两个电路板之间的柔性电连接,而且电连接组件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组件和包括该电连接组件的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路板和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通常有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通常通过连接器对配,例如,在两个电路板上分别集成一个板端连接器,在线缆的端部上分别连接一个线端连接器,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对配。但是,这种方案需要提供两个板端连接器和两个线端连接器,因此成本较高。另一种方案是用柔性扁平线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电连接两个电路板,柔性扁平线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被直接焊接到电路板。但是,柔性扁平线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的焊接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体;第一连接端子,被固定到所述第一绝缘体并包括从所述第一绝缘体中伸出的第一压配部和第二压配部;第一转接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一插孔;和柔性连接件,包括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的连接导体。所述第一压配部被压配到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上的第一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压配部适于被压配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二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柔性扁平线缆或柔性印刷电路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第一本体部;和第一插槽,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部上。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被安装在所述第一插槽中,并且所述第一压配部和所述第二压配部从所述第一插槽中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还包括:第一连接主体,至少部分地被容纳在所述第一插槽中;和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的一端相连并被固定到第一插槽中。所述第一压配部和所述第二压配部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另一个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的另一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压配部和所述第二压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绝缘体还包括:第一定位柱,凸出地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部的顶面上,用于插入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上的第一定位孔中;和/或第二定位柱,凸出地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底面上,用于插入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二定位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绝缘体为通过嵌入注塑工艺形成的一体式注塑件。在注塑所述第一绝缘体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为嵌入件,所述第一绝缘体为注塑件,使得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直接接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排第一连接端子和一个柔性连接件,所述一个柔性连接件包括一排连接导体;所述一个柔性连接件的一排连接导体的一端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以经由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与所述至少一排第一连接端子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排第一连接端子和上下层叠的多个柔性连接件,每个柔性连接件包括一排连接导体;所述多个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导体的一端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以经由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与所述至少一排第一连接端子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绝缘体;第二连接端子,被固定到所述第二绝缘体并包括从所述第二绝缘体中伸出的第三压配部和第四压配部;和第二转接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三插孔。所述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导体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所述第三压配部被压配到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上的第三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四压配部适于被压配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四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排第二连接端子和一个柔性连接件,所述一个柔性连接件包括一排连接导体;所述一个柔性连接件的一排连接导体的另一端被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以经由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与所述至少一排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排第二连接端子和上下层叠的多个柔性连接件,每个柔性连接件包括一排连接导体;所述多个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导体的另一端被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以经由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与所述至少一排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上下层叠的两个柔性连接件,所述两个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导体的一端被分别焊接到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的顶面和底面上,另一端被分别焊接到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的顶面和底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压配部和第二压配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三压配部和第四压配部呈鱼眼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完全相同,使得所述第二绝缘体和所述第一绝缘体能够互换使用;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完全相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能够互换使用;并且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完全相同,使得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和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能够互换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用于直接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前述电连接组件;和第一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二插孔。所述电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二压配部被压配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二插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四插孔。所述电连接组件的第二连接端子的第四压配部被压配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四插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导体被直接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能够实现两个电路板之间的柔性电连接,而且电连接组件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从顶部观看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绝缘体和连接端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的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电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体;第一连接端子,被固定到所述第一绝缘体并包括从所述第一绝缘体中伸出的第一压配部和第二压配部;第一转接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一插孔;和柔性连接件,包括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的连接导体。所述第一压配部被压配到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上的第一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压配部适于被压配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二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前述电连接组件;和第一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二插孔。所述电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二压配部被压配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二插孔中。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分解示意图;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3的从顶部观看时的分解示意图;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3的绝缘体31、31’和连接端子32、32’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组件3的连接端子32、32’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公开一种电连接装置。该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1、第二电路板2和电连接组件3。电连接组件3电连接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公开一种电连接组件3。该电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绝缘体31、第一连接端子32、柔性连接件33和第一转接电路板34。第一连接端子32被固定到第一绝缘体31并包括从第一绝缘体31中伸出的第一压配部32a和第二压配部32b。在第一转接电路板34上形成有第一插孔341。柔性连接件33包括电连接至第一转接电路板34的连接导体(未图示)。第一压配部32a被压配到第一转接电路板34上的第一插孔341中,与第一转接电路板34电连接。第二压配部32b适于被压配到第一电路板1上的第二插孔101中,以与第一电路板1电连接。压配属于免焊连接,因此,与焊接相比,压配操作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33可以为柔性扁平线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体31包括第一本体部310和第一插槽312。第一插槽312形成在第一本体部310上。第一连接端子32被安装在第一插槽312中,并且第一压配部32a和第二压配部32b从第一插槽312中伸出。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32还包括:第一连接主体320和第一固定部322。第一连接主体320至少部分地被容纳在第一插槽312中。第一固定部322与第一连接主体320的一端相连并被固定到第一插槽312中。第一压配部32a和第二压配部32b中的一个与第一固定部322相连,另一个与第一连接主体320的另一端相连。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32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压配部32a和第二压配部32b分别位于第一连接端子32的上、下两端。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转接电路板34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342。第一绝缘体31还包括:第一定位柱313和第二定位柱311。第一定位柱313凸出地形成在第一本体部310的顶面上,用于插入第一转接电路板34上的第一定位孔342中。第二定位柱311凸出地形成在第一本体部310的底面上,用于插入第一电路板1上的第二定位孔102中。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32为一体式冲压成型端子。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体31和第一连接端子32是彼此分离的两个独立部件,并且第一连接端子32被安装在第一绝缘体31上的第一插槽312中。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第一绝缘体31可以为通过嵌入注塑工艺形成的一体式注塑件。在注塑第一绝缘体31时,第一连接端子32为嵌入件,第一绝缘体31为注塑件,使得第一绝缘体31与第一连接端子32直接接合。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排第一连接端子32和一个柔性连接件33,一个柔性连接件33包括一排连接导体。一个柔性连接件33的一排连接导体的一端被电连接至第一转接电路板34,以经由第一转接电路板34与至少一排第一连接端子32电连接。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3还包括:第二绝缘体31’、第二连接端子32’和第二转接电路板34’。第二连接端子32’被固定到第二绝缘体31’并包括从第二绝缘体31’中伸出的第三压配部32a’和第四压配部32b’。在第二转接电路板34’上形成有第三插孔341’。柔性连接件33的连接导体被电连接至第二转接电路板34’。第三压配部32a’被压配到第二转接电路板34’上的第三插孔341’中,以与第二转接电路板34’电连接。第四压配部32b’适于被压配到第二电路板2上的第四插孔201中,以与第二电路板2电连接。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3包括至少一排第二连接端子32’和一个柔性连接件33,一个柔性连接件33包括一排连接导体。一个柔性连接件33的一排连接导体的另一端被电连接至第二转接电路板34’,以经由第二转接电路板34’与至少一排第二连接端子32’电连接。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子32的第一压配部32a和第二压配部32b以及第二连接端子32’的第三压配部32a’和第四压配部32b’呈鱼眼形。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31’与第一绝缘体31完全相同,使得第二绝缘体31’和第一绝缘体31能够互换使用。第二连接端子32’与第一连接端子32完全相同,使得第二连接端子32’和第一连接端子32能够互换使用。第二转接电路板34’与第一转接电路板34完全相同,使得第二转接电路板34’和第一转接电路板34能够互换使用。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31’包括第二本体部310’和第三插槽312’。第三插槽312’形成在第二本体部310’上。第二连接端子32’被安装在第三插槽312’中,并且第三压配部32a’和第四压配部32b’从第三插槽312’中伸出。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子32’还包括:第二连接主体320’和第二固定部322’。第二连接主体320’被容纳在第三插槽312’中。第二固定部322’与第二连接主体320’的一端相连并被固定到第三插槽312’中。第三压配部32a’和第四压配部32b’中的一个与第二固定部322’相连,另一个与第二连接主体320’的另一端相连。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子32’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三压配部32a’和第四压配部32b’分别位于第二连接端子32’的上、下两端。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二转接电路板34’上形成有第三定位孔342’。第二绝缘体31’还包括:第三定位柱313’和第四定位柱311’。第三定位柱313’凸出地形成在第二本体部310’的顶面上,用于插入第二转接电路板34’上的第三定位孔342’中。第四定位柱311’凸出地形成在第二本体部310’的底面上,用于插入第二电路板2上的第四定位孔202中。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子32’为一体式冲压成型端子。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31’和第二连接端子32’是彼此分离的两个独立部件,并且第二连接端子32’被安装在第二绝缘体31’上的第三插槽312’中。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第二绝缘体31’可以为通过嵌入注塑工艺形成的一体式注塑件。在注塑第二绝缘体31’时,第二连接端子32’为嵌入件,第二绝缘体31’为注塑件,使得第二绝缘体31’与第二连接端子32’直接接合。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电连接装置。该电连接装置包括:前述电连接组件3和第一电路板1。在第一电路板1上形成有第二插孔101。电连接组件3的第一连接端子32的第二压配部32b被压配到第一电路板1上的第二插孔101中。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装置3还包括第二电路板2。在第二电路板2上形成有第四插孔201。电连接组件3的第二连接端子32’的第四压配部32b’被压配到第二电路板2上的第四插孔201中。
如图1至图5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柔性连接件33的连接导体的两端可以被分别焊接到第一转接电路板34和第二转接电路板34’上,以与第一转接电路板34和第二转接电路板34’电连接。
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所示的电连接装置与图1-5所示的电连接装置的主要区别在于柔性连接件33的数量不同。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3仅包括一个柔性连接件33。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3包括上下层叠的多个柔性连接件33,每个柔性连接件33包括一排连接导体。多个柔性连接件33的连接导体的一端被电连接至第一转接电路板34,以经由第一转接电路板34与至少一排第一连接端子32电连接。多个柔性连接件33的连接导体的另一端被电连接至第二转接电路板34’,以经由第二转接电路板34’与至少一排第二连接端子32’电连接。
如图6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3包括上下层叠的两个柔性连接件33,两个柔性连接件33的连接导体的一端被分别焊接到第一转接电路板34的顶面和底面上,另一端被分别焊接到第二转接电路板34’的顶面和底面上。
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所示的电连接装置与图6所示的电连接装置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连接端子32和第二连接端子32’的数量不同。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3包括两排第一连接端子32和两排第二连接端子32’。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3包括四排第一连接端子32和四排第二连接端子32’
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8所示的电连接装置与图7所示的电连接装置的主要区别在于柔性连接件33的数量不同。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3包括上下层叠的两个软性连接件33。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连接组件3仅包括一个软性连接件33。
图9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电连接装置的从顶部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所示的电连接装置与图1-5所示的电连接装置的主要区别在于去除了第二绝缘体31’、第二连接端子32’和第二转接电路板34’。
如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好,柔性连接件33的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直接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2上。与图1-8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图9所示的电连接组件3可以省去第二绝缘体31’、第二连接端子32’和第二转接电路板34’。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这些变化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绝缘体;
第一连接端子,被固定到所述第一绝缘体并包括从所述第一绝缘体中伸出的第一压配部和第二压配部;
第一转接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一插孔;和
柔性连接件,包括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的连接导体;
所述第一压配部被压配到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上的第一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二压配部适于被压配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二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连接件为柔性扁平线缆或柔性印刷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
第一本体部;和
第一插槽,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部上,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被安装在所述第一插槽中,并且所述第一压配部和所述第二压配部从所述第一插槽中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还包括:
第一连接主体,至少部分地被容纳在所述第一插槽中;和
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的一端相连并被固定到第一插槽中,
所述第一压配部和所述第二压配部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另一个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的另一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配部和所述第二压配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
所述第一绝缘体还包括:
第一定位柱,凸出地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部的顶面上,用于插入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上的第一定位孔中;和/或
第二定位柱,凸出地形成在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底面上,用于插入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二定位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体为通过嵌入注塑工艺形成的一体式注塑件;并且
在注塑所述第一绝缘体时,所述第一连接端子为嵌入件,所述第一绝缘体为注塑件,使得所述第一绝缘体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直接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排第一连接端子和一个柔性连接件,所述一个柔性连接件包括一排连接导体;
所述一个柔性连接件的一排连接导体的一端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以经由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与所述至少一排第一连接端子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排第一连接端子和上下层叠的多个柔性连接件,每个柔性连接件包括一排连接导体;
所述多个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导体的一端被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以经由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与所述至少一排第一连接端子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绝缘体;
第二连接端子,被固定到所述第二绝缘体并包括从所述第二绝缘体中伸出的第三压配部和第四压配部;和
第二转接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三插孔,
所述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导体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
所述第三压配部被压配到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上的第三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四压配部适于被压配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四插孔中,以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排第二连接端子和一个柔性连接件,所述一个柔性连接件包括一排连接导体;
所述一个柔性连接件的一排连接导体的另一端被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以经由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与所述至少一排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排第二连接端子和上下层叠的多个柔性连接件,每个柔性连接件包括一排连接导体;
所述多个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导体的另一端被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以经由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与所述至少一排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上下层叠的两个柔性连接件,所述两个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导体的一端被分别焊接到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的顶面和底面上,另一端被分别焊接到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的顶面和底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一压配部和第二压配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第三压配部和第四压配部呈鱼眼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第一绝缘体完全相同,使得所述第二绝缘体和所述第一绝缘体能够互换使用;
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完全相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能够互换使用;并且
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完全相同,使得所述第二转接电路板和所述第一转接电路板能够互换使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导体的另一端用于直接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上。
17.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和
第一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二插孔,
所述电连接组件的第一连接端子的第二压配部被压配到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第二插孔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路板,其上形成有第四插孔,
所述电连接组件的第二连接端子的第四压配部被压配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的第四插孔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路板,
所述柔性连接件的连接导体被直接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59826.XU CN218123754U (zh) | 2022-09-06 | 2022-09-06 |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59826.XU CN218123754U (zh) | 2022-09-06 | 2022-09-06 |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23754U true CN218123754U (zh) | 2022-12-23 |
Family
ID=84528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59826.XU Active CN218123754U (zh) | 2022-09-06 | 2022-09-06 |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2375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5081968A1 (zh) * | 2023-10-18 | 2025-04-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模组及电子设备 |
-
2022
- 2022-09-06 CN CN202222359826.XU patent/CN21812375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5081968A1 (zh) * | 2023-10-18 | 2025-04-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模组及电子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97405Y (zh) | 电连接器 | |
US9437982B2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01369693B (zh) | 电连接器 | |
CN218123754U (zh) |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 |
GB2428910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terminal insert subassembly | |
CN201130742Y (zh)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
CN218123755U (zh) |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 |
CN117712728A (zh) |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 |
TWM457332U (zh) | 電連接裝置及其電連接器 | |
CN117712730A (zh) | 电连接组件和电连接装置 | |
CN203491477U (zh) | 电连接器和球状栅格阵列封装组件 | |
CN211789699U (zh) | 连接器 | |
CN205882239U (zh) |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 |
CN205960300U (zh) | 新型防水排线 | |
CN105305116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电连接器组件 | |
CN109193222B (zh) | 电连接器 | |
CN113224566B (zh) | 连接器 | |
CN114843807A (zh) | 基板连接用连接器 | |
CN223023755U (zh) | 一种连接器端子 | |
CN114824855B (zh) | 高密度连接装置 | |
CN219477174U (zh) | 一种跨板信号模块及其桥式板间连接器 | |
CN217642063U (zh) | 连接器、连接器模块和连接器组件 | |
CN204538287U (zh) | 导电端子 | |
CN220368219U (zh) | 弯头连接器 | |
CN216598045U (zh) | 电连接器端子组及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