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7199U - 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7199U
CN218117199U CN202222477147.2U CN202222477147U CN218117199U CN 218117199 U CN218117199 U CN 218117199U CN 202222477147 U CN202222477147 U CN 202222477147U CN 218117199 U CN218117199 U CN 218117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alloy
shear wall
supporting
plate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7714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兆鹏
朱坤雷
高峰
邱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First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7714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7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7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7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包括铝合金支撑主体、安装单元和与铝合金支撑主体可拆卸连接的辅助支撑单元。铝合金支撑主体的一侧壁能够与剪力墙截面对进行支撑形成支撑面。当支撑面大于铝合金支撑体时,辅助支撑单元通过安装单元与铝合金支撑体连接形成支撑件,以使支撑件与剪力墙截面的接触面完全相同。解决了对于非标准层和标准层之间的互相变化,即剪力墙变截面时需重新进行配模的问题,节约了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模板支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建筑行业所用的临时支护的建筑模板需求用量逐年增大。而传统的建筑木模板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当前,我国的建筑模板技术呈现出多样化、标准化、商品化的发展趋势,其中铝合金模板技术作为新型模板技术,在房建工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目前在施工过程中,铝合金模板支撑体系大多适用于高层结构的标准层的支护,而针对一些在结构上存在一定变化的楼层中很少得到应用。由此目前的铝合金模板对于建筑的楼层结构的适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其解决了目前的铝合金模板对于建筑的楼层结构的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包括铝合金支撑主体、安装单元和与所述铝合金支撑主体可拆卸连接的辅助支撑单元;
所述铝合金支撑主体的一侧壁能够与剪力墙截面对进行支撑形成支撑面;
当所述支撑面大于所述铝合金支撑体时,所述辅助支撑单元通过所述安装单元与所述铝合金支撑体连接形成支撑件,以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剪力墙截面的接触面完全相同。
可选地,所述铝合金支撑主体包括背板、环绕所述背板四周的依次设置的顶板、左侧板、底板和右侧板,且所述背板、顶板、左侧板、底板和右侧板能够围设形成前端具有敞口的腔体;
所述背板与所述剪力墙截面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铝合金支撑主体还包括第一加强侧板;
所述第一加强侧板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内侧壁。
可选地,所述铝合金支撑主体还包括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等间距设置于所述铝合金支撑主体的腔体内。
可选地,所述辅助支撑单元为聚乙烯塑条;
所述聚乙烯塑条呈“L”形,所述聚乙烯塑条包括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背板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背板共同形成与所述剪力墙截面相接触的接触面。
可选地,所述安装单元包括销钉和固定螺母;
所述聚乙烯塑条上的所述第一侧边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左侧板或者右侧板上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可选地,所述聚乙烯塑条上的所述第二侧边上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
可选地,所述聚乙烯塑条的所述第一侧边的宽度与所述左侧板或者所述右侧板的宽度相同。
可选地,聚乙烯塑条的所述第二侧边宽度范围在75mm-100mm。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通过采用铝合金支撑主体,配模时按标准层尺寸配模,施工非标准层时在铝合金支撑主体的一侧壁使用安装单元固定辅助支撑单元以加宽支撑面的尺寸,施工至标准层时拆除铝合金支撑主体的辅助支撑单元。解决了对于非标准层和标准层之间的互相变化,即剪力墙变截面时需重新进行配模的问题,节约了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所圈出的“A”处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铝合金支撑主体;11:背板;12:顶板;13:左侧板;14:底板;15:右侧板;16:第一加强侧板;17:加强筋;18:第二通孔;2:安装单元;21:销钉;22:固定螺母;3:辅助支撑单元;31:第一侧边;32:第二侧边;33: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前”、“后”、“上”、“下”、“左”、“右”、“内”和“外”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参照图1中将第一侧板11所在的一侧定义为“前”,将第二侧板13所在的一侧定义为“左”。
参照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包括铝合金支撑主体1、安装单元2和与铝合金支撑主体1可拆卸连接的辅助支撑单元3。
进一步地,铝合金支撑主体1包括背板11、环绕背板11四周的依次设置的顶板12、左侧板13、底板14和右侧板15,且背板11、顶板12、左侧板13、底板14和右侧板15能够围设形成前端具有敞口的腔体。
背板11与剪力墙截面相抵接。铝合金支撑主体1的背板11一侧壁能够与剪力墙截面对进行支撑形成支撑面。
进一步地,铝合金支撑主体1还包括第一加强侧板16。提高了铝合金支撑主体1的强度,放置铝合金支撑主体1在使用时出现变形的现象。
第一加强侧板16设置于顶板12和底板14的内侧壁。能够对铝合金支撑主体1的上下两侧均进行加强稳固的作用。进一步地防止其变形。
进一步地,铝合金支撑主体1还包括多个加强筋17,多个加强筋17等间距设置于铝合金支撑主体1的腔体内。加强筋17的设置能够提高背板11与左侧板13和右侧板15的稳定性。
当支撑面大于铝合金支撑体时,辅助支撑单元3通过安装单元2与铝合金支撑体连接形成支撑件,以使支撑件与剪力墙截面的接触面完全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面大于铝合金支撑体的情况是施工至非标准层的情况。具体地,当高层建筑剪力墙模板变截面时。铝合金模板配模时按标准层尺寸配模。当施工非标准层时在剪力墙封头板部位的铝合金支撑主体1的左侧板13或者右侧板15使用安装单元2进行固定辅助支撑单元3,以加宽背板11的尺寸,进而增加了支撑面的尺寸。当施工至标准层时拆除铝合金支撑主体1的辅助支撑单元3。而且还能够在在剪力墙及剪力墙的顶部的C槽侧边增加辅助支撑单元3以加宽与顶部的连接面积,提升稳定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剪力墙及顶部的铝模C槽处增加相应厚度的辅助支撑单元3,使用射钉枪将塑条固定到铝模C槽上。
进一步地,辅助支撑单元3为聚乙烯塑条。聚乙烯塑条达到稳固效果的同时节约施工成本。
聚乙烯塑条呈“L”形,聚乙烯塑条包括第一侧边31和第二侧边32。第一侧边31与左侧板13或右侧板15可拆卸连接。L形的聚乙烯塑条连接效果更稳固,接触面最大。而且确保剪力墙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第二侧边32与背板11处于同一平面,且第二侧边32与背板11共同形成与剪力墙截面相接触的接触面。
进一步地,安装单元2包括销钉21和固定螺母22。安装简单方便,快速便捷。
聚乙烯塑条上的第一侧边31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3,左侧板13或者右侧板15上与第一通孔33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8。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适应性地选择固定的位置,提高固定效果。
进一步地,聚乙烯塑条上的第二侧边32上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34。
进一步地,聚乙烯塑条的第一侧边31的宽度与左侧板13或者右侧板15的宽度相同。提升了聚乙烯塑条与左侧板13或者右侧板15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聚乙烯塑条的第二侧边32宽度范围在75mm-100mm。节约成本的同时达到一个良好的稳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通过采用铝合金支撑主体1,配模时按标准层尺寸配模,施工非标准层时在铝合金支撑主体1的一侧壁使用安装单元固定辅助支撑单元3以加宽支撑面的尺寸,施工至标准层时拆除铝合金支撑主体1的辅助支撑单元3。解决了目前的铝合金模板对于建筑的楼层结构的适用性差,能够更好地适应非标准层的支护。通过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能有效避免二次配模,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具体地,采用铝合金支撑主体1,配模时按标准层尺寸配模,施工非标准层时在剪力墙封头板部位使用固定螺栓21固定聚乙烯塑条3加宽铝合金支撑主体1支撑面的面板尺寸,施工至标准层时拆除封头板部位铝合金支撑主体1的聚乙烯塑条3同时在剪力墙及顶部C槽侧边增加聚乙烯塑条3。解决了对于非标准层和标准层之间的互相变化,即剪力墙变截面时需重新进行配模的问题,节约了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二次配模,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支撑主体(1)、安装单元(2)和与所述铝合金支撑主体(1)可拆卸连接的辅助支撑单元(3);
所述铝合金支撑主体(1)的一侧壁能够与剪力墙截面对进行支撑形成支撑面;
当所述支撑面大于所述铝合金支撑体时,所述辅助支撑单元(3)通过所述安装单元(2)与所述铝合金支撑体连接形成支撑件,以使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剪力墙截面的接触面完全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支撑主体(1)包括背板(11)、环绕所述背板(11)四周的依次设置的顶板(12)、左侧板(13)、底板(14)和右侧板(15),且所述背板(11)、顶板(12)、左侧板(13)、底板(14)和右侧板(15)能够围设形成前端具有敞口的腔体;
所述背板(11)与所述剪力墙截面相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支撑主体(1)还包括第一加强侧板(16);
所述第一加强侧板(16)设置于所述顶板(12)的内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支撑主体(1)还包括多个加强筋(17),多个所述加强筋(17)等间距设置于所述铝合金支撑主体(1)的腔体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单元(3)为聚乙烯塑条;
所述聚乙烯塑条呈“L”形,所述聚乙烯塑条包括第一侧边(31)和第二侧边(32);所述第一侧边(31)与所述左侧板(13)或所述右侧板(15)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侧边(32)与所述背板(11)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第二侧边(32)与所述背板(11)共同形成与所述剪力墙截面相接触的接触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2)包括销钉(21)和固定螺母(22);
所述聚乙烯塑条上的所述第一侧边(31)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33),所述左侧板(13)或者右侧板(15)上与所述第一通孔(33)对应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塑条上的所述第二侧边(32)上开设有多个第三通孔(3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塑条的所述第一侧边(31)的宽度与所述左侧板(13)或者所述右侧板(15)的宽度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塑条的所述第二侧边(32)宽度范围在75mm-100mm。
CN202222477147.2U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 Active CN218117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7147.2U CN218117199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7147.2U CN218117199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7199U true CN218117199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30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77147.2U Active CN218117199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71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4704B (zh) 一种装配式楼板后浇带模板拼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8117199U (zh) 一种用于剪力墙截面变化的铝合金支撑系统
CN211775704U (zh) 建筑木模板
CN211923168U (zh) 隔声保温楼地面免拆模板系统
CN215859027U (zh) 一种建筑用阴角盒子铝模板
CN215406634U (zh) 一种叠合板现浇带防漏浆装置
CN214462545U (zh) 建筑用阴角模板
CN210598619U (zh) 一种水泥预混料门框板
CN210032246U (zh) 一种玻璃幕墙板式预埋件
CN209603482U (zh) 一种建筑终端模板
CN113684957A (zh) 一种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17151191U (zh) 一种建筑用于窗梁底内凹压槽一体带滴水线角铝模板
CN221031387U (zh) 一种内圆弧混凝土墙体铝模板
CN211923515U (zh) 一种建筑用剪力墙水平模板型材
CN221031388U (zh) 一种外圆弧混凝土墙体铝模板
CN216641102U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边模支设结构
CN217000832U (zh) 建筑浇筑模具
CN212802530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结构外墙板反坎处现浇带的钢质模具
CN211775695U (zh) 一种建筑模板结构
CN219864048U (zh) 带倒角清水混凝土框架柱模板加固装置
CN211923502U (zh) 一种建筑用剪力墙模板型材
CN216893466U (zh) 一种建筑用于墙端头内凹压槽一体带角铝模板
CN212984616U (zh) 一种铝塑建筑模板混合系统
CN215631664U (zh) 一种墙体底部模板加固结构
CN215802638U (zh) 一种拼接式隔热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