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2530U - 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2530U
CN218112530U CN202222227885.1U CN202222227885U CN218112530U CN 218112530 U CN218112530 U CN 218112530U CN 202222227885 U CN202222227885 U CN 202222227885U CN 218112530 U CN218112530 U CN 2181125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peration
mating
inclined plane
equal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278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丹
张少雄
王小海
居坤
童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278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25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25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25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所述IP端盖板安装在所述A柱下护板的上方,所述配合结构包括所述A柱下护板上端的第一配合端和所述IP端盖板下端的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一配合端的上端具有朝向A柱骨架倾斜的适配部,其中,所述适配部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配合端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配合,以使所述第一配合端的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二配合端的第二外侧面共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通过设置适配部,以及设置能相互配合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能避免门洞密封条出现拱起的不良现象,还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内饰的感知质量在客户买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由于IP端盖板与A柱下护板的装配尺寸链较长,装配公差较大,常常存在较大间隙。同时,门洞密封条装配搭接在两个匹配件接口处,导致密封条拱起无法平滑过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所述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能避免门洞密封条出现拱起的不良现象,还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所述IP端盖板安装在所述A柱下护板的上方,所述配合结构包括所述A柱下护板上端的第一配合端和所述IP端盖板下端的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一配合端的上端具有朝向A柱骨架倾斜的适配部,所述适配部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配合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对应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配合,以使所述第一配合端的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二配合端的第二外侧面共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通过设置适配部,以及设置能相互配合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不仅可以使得第一配合端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配合端的第二外侧面较好地限制在同一平面内,避免门洞密封条出现拱起的不良现象,还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适配部包括过渡部和配合部,所述过渡部位于所述第一配合端和所述配合部之间,所述过渡部的第三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之间具有第一折弯角α1,所述配合部的第四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之间具有第二折弯角α2,且满足α1>α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与所述配合部之间圆弧过渡,圆弧半径b满足:3mm≤b≤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端与部分的所述配合部抵接以在所述第一斜面构造出配合区域,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区域为预留区域,在上下方向上,所述配合区域的长度大于所述预留区域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区域的长度c满足:4mm≤c≤8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留区域的长度d满足:2mm≤c≤3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4°≤α≤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厚度H1与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厚度H2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厚度H1和所述厚度H2满足:2mm≤H1=H2≤3mm,其中,当所述适配部位于所述第二配合端的下端时,所述第一配合端的第一外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圆弧半径R1满足:0.5mm≤R≤1mm;当所述适配部位于所述第一配合端的上端时,所述第二配合端的第二外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圆弧半径R2满足:0.5mm≤R≤1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端和/或所述第二配合端上具有多个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护板结构与A柱骨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护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下护板和IP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下护板和IP端盖板配合的剖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下护板和IP端盖板配合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标记:
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100、
A柱下护板10、第一配合端1、适配部2、过渡部21、配合部22、第一斜面221、IP端盖板20、第二配合端3、第二斜面31、加强筋32、
门洞密封条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10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100,A柱下护板10具有与A柱骨架配合的第一定位部,IP总成与A柱骨架配合的第二定位部,也就是说,A柱下护板10与IP总成可以分别通过与A柱骨架总成之间的定位,从而进行间接的相互定位,也即,A柱下护板10与IP总成之间可以分别固定在A柱骨架上而不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完成A柱下护板10、IP总成和A柱骨架之间的装配。
进一步地,A柱下护板10具有第一配合端1,IP总成包括IP端盖板20,IP端盖板20安装在A柱下护板10的上方,IP端盖板20具有第二配合端3,第一配合端1的上端与第二配合端3的下端搭接,门洞密封条30安装在第一配合端1和第二配合端3的侧边,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一配合端1和第二配合端3的搭接位置处的外侧面不在同一平面,则容易使门洞密封条30出现拱起等不良问题,进而影响美观,同时门洞密封条30也容易因拱起而产生装配不良的问题,进而使得门洞密封条30容易脱落。
基于此,本申请中,第一配合端1的第一外侧面与第二配合端3的第二外侧面平行,第一配合端1的上端或者第二配合端3的下端具有朝向A柱骨架倾斜的适配部2,适配部2具有第一斜面221,第二配合端3或者第一配合端1具有与第一斜面221对应配合的第二斜面31,第一斜面221和第二斜面31平行。
参考如图1-图5所示的一个具体示例,第一配合端1的上端具有朝向A柱骨架倾斜的适配部2,这里倾斜的方向结合附图3可以解释为,第一配合端1的上端具有适配部2,适配部2朝向左侧倾斜,由此,当第一配合端1和第二配合端3配合时,由于适配部2朝向左侧倾斜,因此,可以较容易地使得第一配合端1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配合端3的第二外侧面在同一平面内。
下面参考附图1-图5所示,进行更具体地说明:
首先,可以先将A柱下护板10安装在A柱骨架上,然后再将IP总成安装在A柱骨架上,由于A柱骨架具有第一定位部,IP总成具有第二定位部,因此,可以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分别与A柱骨架配合这种间接定位的方式限定A柱骨架与IP总成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能够限定第二配合端3与适配部2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且,适配部2具有第一斜面221,第二配合端3具有第二斜面31,第一斜面221和第二斜面31平行,由此,当第二配合端3搭接在适配部2上时,通过第一斜面221和第二斜面31的配合,还能够较好地限制第二配合端3和适配部2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使得第一配合端1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配合端3的第二外侧面能够较好地限制在同一平面内,由此,当装配门洞密封条30时,能较好地避免门洞密封条30出现拱起的不良现象。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第一斜面221和第二斜面31之间的配合,以对IP总成的装配进行导向,也即,IP总成的下端可以通过第二配合端3与适配部2之间的配合进行导向和限位,IP总成还可以通过第二定位部与A柱骨架之间进行第二次定位,由此,不仅可以使得第一配合端1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配合端3的第二外侧面较好地限制在同一平面内,避免门洞密封条30出现拱起的不良现象,还能有利于IP总成的装配,以提高装配效率。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100,通过设置适配部2,以及能相互配合的第一斜面221和第二斜面31,不仅可以使得第一配合端1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配合端3的第二外侧面较好地限制在同一平面内,避免门洞密封条30出现拱起的不良现象,还能有利于IP总成的装配,以提高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适配部2包括过渡部21和配合部22,过渡部21位于第一配合端1和配合部22之间,或者过渡部21位于第二配合端3和配合部22之间,过渡部21的第三外侧面与第一外侧面之间具有第一折弯角α1,配合部22的第四外侧面与第一外侧面之间具有第二折弯角α2,且满足α1>α2
在如图1-图5所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配合端1的上端具有适配部2,适配部2包括过渡部21和配合部22,在由下向上的方向上,适配部2先朝左侧折弯以构造出过渡部21,然后再向上折弯以构造出配合部22,其中,过渡部21朝向左侧的侧面为第三外侧面,配合部22朝向左侧的侧面为第四外侧面,由此,第三外侧面与第一外侧面之间具有第一折弯角α1,第四外侧面与第一外侧面之间具有第二折弯角α2,第一折弯角α1大于第二折弯角α2。如此设计,第二配合端3无需进行结构改变,就可以完成第二配合端3与适配部2的配合,并且,第二配合端3与适配部2配合后,过渡部21与第二配合端3之间构造出的间隙空间也较小,可以较好地避免门洞密封条30装配后产生凹坑的不良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渡部21与配合部22之间圆弧过渡,圆弧半径b满足:3mm≤b≤5mm。在一些示例中,圆弧半径b可以为:3mm、3.5mm、3.8mm、4mm、4.5mm、4.6mm、5mm。通过使过渡部21与配合部22之间圆弧过渡,可以使过渡部21与配合部22之间较好地连接过渡,并且,还使得适配部2不会朝向左侧折弯深度过深,从而避免影响第一配合端1和第二配合端3之间的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端1或者第二配合端3与部分配合部22抵接以在第一斜面221构造出配合区域,第一斜面221远离第一配合端1或者第二配合端3的区域为预留区域,在上下方向上,配合区域的长度大于预留区域的长度,由此,通过设置预留区域,可以有利于第一配合端1和第二配合端3之间的配合,具体地,在第一配合端1或者第二配合端3具有公差时,通过设置的预留区域能吸收第一配合端1和第二配合端3配合时的制造公差或者装配公差,进而使得第一配合端1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配合端3的第二外侧面在同一平面,有利于门洞密封条30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配合区域的长度c满足:4mm≤c≤8mm,在一些示例中,配合区域的长度c为4mm、5mm、6mm、7mm、8mm,由此,通过设计配合区域的长度,可以使得第一配合端1和第二配合端3较为可靠地搭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预留区域的长度d满足:2mm≤c≤3mm,在一些示例中,预留区域的长度d为:2mm、2.2mm、2.5mm、2.7mm、3mm。通过设置预留区域,能较好地吸收第一配合端1和第二配合端3配合时的制造公差或者装配公差,进而使得第一配合端1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二配合端3的第二外侧面在同一平面,进而有利于门洞密封条30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斜面221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4°≤α≤6°,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斜面221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α可以为:4°、4.85°、5°、5.23°、6°。通过设计第一斜面221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α,可以有利于第一配合端1和第二配合端3之间的配合,也即不仅能较好地吸收第一配合端1和第二配合端3之间的装配公差,也使得第一配合端1和第二配合端3配合后的的可靠性不至于过低,例如第一斜面221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α较小,则不利于第一斜面221和第二斜面31之间的配合,而第一斜面221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α过大,第一配合端1和第二配合端3配合后的厚度较薄,可靠性较低,进而影响门洞密封条30的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端1的厚度H1与第二配合端3的厚度H2相等,由此,可以有利于门洞密封条30的装配,可以使得门洞密封条30在上下方向装配时一致性较好。
进一步地,如图1-图5所示,第一配合端1的厚度H1与第二配合端3的厚度H2满足:2mm≤H1=H2≤3mm,在一些示例中H1或者H2可以为:2mm、、2.2mm、2.5mm、2.7mm、3mm。其中,当适配部2位于第二配合端3的下端时,第一配合端1的第一外侧面与第一底面之间圆弧过渡,圆弧半径R1满足:0.5mm≤R≤1mm;当适配部2位于第一配合端1的上端时,第二配合端3的第二外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圆弧过渡,圆弧半径R2满足:0.5mm≤R≤1mm。
参考如图1-图5所示的一个具体示例,适配部2位于第一配合端1的上端,第二配合端3的第二外侧面与第二底面之间圆弧过渡,圆弧半径R2满足:0.5mm≤R≤1mm。在一些示例中,圆弧半径R2为:0.5mm、0.8mm、0.9mm、1mm。通过对圆弧半径的设计,可以使门洞密封条30在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的空隙处的装配能具有较好地过渡,有利于缓解门洞密封条30在装配后出现凹坑的不良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端1和/或第二配合端3上具有多个加强筋32,由此,通过在第一配合端1以及第二配合端3上设计多个加强筋32,可以提高第一配合端1和第二配合端3的结构强度,从而满足装配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护板结构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进一步地”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P端盖板安装在所述A柱下护板的上方,所述配合结构包括所述A柱下护板上端的第一配合端和所述IP端盖板下端的第二配合端,所述第一配合端的上端具有朝向A柱骨架倾斜的适配部,所述适配部具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配合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对应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配合,以使所述第一配合端的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二配合端的第二外侧面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部包括过渡部和配合部,所述过渡部的第三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之间具有第一折弯角α1,所述配合部的第四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之间具有第二折弯角α2,且满足α1>α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端与部分的所述配合部抵接以在所述第一斜面构造出配合区域,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区域为预留区域,在上下方向上,所述配合区域的长度大于所述预留区域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α满足:4°≤α≤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端的厚度H1与所述第二配合端的厚度H2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H1和所述厚度H2满足:2mm≤H1≤3mm、2mm≤H2≤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端和/或所述第二配合端上具有多个加强筋。
CN202222227885.1U 2022-08-23 2022-08-23 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 Active CN2181125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7885.1U CN218112530U (zh) 2022-08-23 2022-08-23 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7885.1U CN218112530U (zh) 2022-08-23 2022-08-23 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2530U true CN218112530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23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27885.1U Active CN218112530U (zh) 2022-08-23 2022-08-23 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25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5488B (zh) 用于车辆的开放式挡风雨条的固定结构
JP4722611B2 (ja) フェンダカバー構造
CN218112530U (zh) A柱下护板与ip端盖板的配合结构
JP5687876B2 (ja) サッシュモール取付構造
JP5122373B2 (ja) 組立式カウルトップカバー
CN217753442U (zh) 外水切组件和车辆
CN217532749U (zh) 装饰组件、车门和车辆
CN114620143A (zh) 一种车体侧围总成、车身总成和车辆
CN219007751U (zh) 汽车亮饰条和汽车
CN215904430U (zh) 车门组件和车辆
JP5429598B2 (ja) 内装部品の合わせ部構造
CN217917583U (zh) 汽车车门及汽车
CN211567842U (zh) 一种前风挡下装饰板
CN220865335U (zh) 雷达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09649311B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架
JP2007030726A (ja) グラスランとアウトサイドモールディングの結合構造
CN220134592U (zh) 一种堵盖及汽车
CN217672470U (zh) 车辆滑门窗框组件和车辆
CN110979468A (zh) 一种汽车顶盖外板及汽车
CN220262652U (zh) 一种汽车组合灯座板连接板
CN216833137U (zh) 侧围窗总成及车辆
CN219769622U (zh) 车门结构以及车辆
CN217401388U (zh) 一种卡扣
CN110588531A (zh) 一种装饰板及车辆
CN220053962U (zh) 用于车辆轮眉板的卡扣组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