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12312U - 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12312U
CN218112312U CN202222199844.6U CN202222199844U CN218112312U CN 218112312 U CN218112312 U CN 218112312U CN 202222199844 U CN202222199844 U CN 202222199844U CN 218112312 U CN218112312 U CN 218112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sun visor
magnetic attraction
magnetism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9984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敏
黄睿
李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atr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9984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12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12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123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遮阳板及汽车。其中,汽车遮阳板包括:板体,板体设有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连接座组件,连接座组件的一端连接至车顶上,连接座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位可转动地连接,板体通过连接座组件能够在前挡风玻璃与前车门玻璃之间转动,第二连接位用于与卡固结构可拆卸连接,卡固结构安装于靠近前挡风玻璃的车顶上;第一磁吸体,第一磁吸体安装在板体上,第一磁吸体用于与第二磁吸体相互磁吸固定,第二磁吸体安装在靠近前车门玻璃的车顶上。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汽车的侧面没有设置固定点,导致汽车遮阳板侧面放置时容易晃动、抖动,影响驾乘人员的问题。

Description

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遮阳板安装在主、副驾驶位置上方,是为了避免太阳光对驾驶员或副驾驶位置的乘客造成刺眼影响而进行设计的,其主要的功能就是遮挡刺眼的太阳光。尤其是针对驾驶员进行遮阳十分重要,要知道,刺眼的太阳光堪称“马路杀手”,特别是夏季出行,刺眼的太阳光很有可能对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据统计,因为刺眼的太阳光产生的交通事故已有上万例。采用汽车遮阳板遮挡太阳光就可以避免太阳光的直接照射驾乘人员的眼睛。
在现有技术中,在很多汽车上,汽车遮阳板设有两个连接结构,一个连接结构可以与车顶上的配合连接结构脱离,另一个连接结构可以相对车顶转动,也就是说,汽车遮阳板不仅可以对前挡风玻璃照射进来的太阳光进行遮挡,还可以用于遮挡从侧窗(前车门玻璃)照射进来的太阳光。
然而,在现有的汽车中,侧面并没有设置固定点,而且汽车遮阳板的可以转动的连接结构的阻尼作用力有限,这样,当汽车遮阳板侧面放置时,并且汽车在粗糙路面或颠簸路面行驶的过程中,侧面放置的汽车遮阳板十分容易晃动、抖动,甚至随着汽车的行驶颠簸而转动向驾乘人员,严重干扰驾乘人员,尤其是对驾驶员的影响更加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遮阳板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的汽车的侧面没有设置固定点,导致汽车遮阳板侧面放置时容易晃动、抖动,影响驾乘人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遮阳板,用于为驾驶位的驾驶员或副驾驶位的乘客遮挡太阳光,汽车遮阳板包括:
板体,板体的同一侧边的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一连接位和第二连接位;
连接座组件,连接座组件的一端连接至靠近A柱的车顶上,连接座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位可转动地连接,并且,板体通过连接座组件能够在前挡风玻璃与前车门玻璃之间转动,第二连接位用于在板体转动至前挡风玻璃时与卡固结构可拆卸连接,卡固结构安装于靠近前挡风玻璃的车顶上;
第一磁吸体,第一磁吸体固定安装在板体上,第一磁吸体用于在板体转动至前车门玻璃时与第二磁吸体相互磁吸固定,第二磁吸体固定安装在靠近前车门玻璃的车顶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磁吸体靠近第二连接位,并且第一磁吸体位于板体上远离第一连接位的一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磁吸体和第二磁吸体中之一为磁铁,之另一为铁块;或者,第一磁吸体和第二磁吸体均为磁铁,且相互之间异极相吸。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座组件包括座体和L型连接杆,座体固定安装在车顶上,L型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座体,L型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位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位为插接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座组件还包括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在L型连接杆上,并且压缩弹簧位于插接孔内,压缩弹簧为弹性压缩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座组件还包括阻尼套,阻尼套套设在L型连接杆上,并且,阻尼套被L型连接杆和插接孔的孔壁夹压变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其中,该汽车包括如前述的汽车遮阳板,用于为驾驶位的驾驶员或副驾驶位的乘客遮挡太阳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安装于靠近前挡风玻璃的车顶上的卡固结构包括设置有挂钩的挂钩构件,挂钩构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至靠近前挡风玻璃的车顶上,第二连接位为设置于板体的横杆,横杆在板体转动至前挡风玻璃时卡嵌于挂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卡固结构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安装于挂钩构件,并且限位部朝向挂钩凸出,限位部用于在横杆卡嵌于挂钩时阻挡横杆脱出挂钩。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遮阳板装配在汽车上,当太阳光从前挡风玻璃照射驾驶员时,则使用卡固结构和第二连接位相连接,从而对从前挡风玻璃照射进来的太阳光进行遮挡,防止太阳光直接照射驾驶员的眼睛。当太阳光从前车门玻璃照射驾驶员时,则使用第一磁吸体和第二磁吸体相互磁吸作用将板体固定在前车门玻璃处,从而对从前车门玻璃照射进来的太阳光进行遮挡,防止太阳光直接照射驾驶员眼睛。如此,驾驶员根据太阳光是从前挡风玻璃照射进来还是从前车门玻璃照射进来,继而选择采用卡固结构与第二连接位相连接以将板体固定在前挡风玻璃处对太阳光进行遮挡,或者选择采用第一磁吸体与第二磁吸体相互磁吸以将板体固定在前车门玻璃处对太阳光进行遮挡。当选择采用第一磁吸体与第二磁吸体相互磁吸以将板体固定在前车门玻璃处对太阳光进行遮挡时,此时板体的一端由连接座组件固定在汽车车身上,另一端则由第一磁吸体与第二磁吸体相互磁吸而固定在汽车车身上,这样,板体就不会在因为汽车行驶过程中颠簸而发生晃动、抖动的问题,有效防止了板体对驾乘人员的影响,提高驾乘人员的乘坐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遮阳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遮阳板的第二磁吸体安装于车顶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遮阳板的板体转动至前车门玻璃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遮阳板的卡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板体;11、第一连接位;12、第二连接位;
20、连接座组件;21、座体;22、L型连接杆;23、压缩弹簧;
30、卡固结构;31、挂钩构件;311、挂钩;32、限位部;
41、第一磁吸体;42、第二磁吸体;
50、螺钉;
100、车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遮阳板,汽车遮阳板安装在汽车的主驾驶位置以及副驾驶位置的上方的车顶100上,其用于为驾驶位的驾驶员或副驾驶位的乘客遮挡太阳光(以下,均以安装在主驾驶位置上方的汽车遮阳板进行说明)。具体地,该汽车遮阳板包括板体10、连接座组件20和第一磁吸体41,板体10的同一侧边的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一连接位11和第二连接位12,连接座组件20的一端连接至靠近A柱的车顶100上,连接座组件20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位11可转动地连接,并且,板体10通过连接座组件20能够在前挡风玻璃与前车门玻璃之间转动。并且,汽车车身的靠近前挡风玻璃的车顶100上安装有卡固结构30,第二连接位12用于在板体10转动至前挡风玻璃时与卡固结构30可拆卸连接,这样,板体10位于驾驶员的头顶前方位置,就能够对从前挡风玻璃照射进来的太阳光进行遮挡,从而防止刺眼的太阳光直接照射驾驶员的眼睛,让驾驶员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视力,保证行车安全。进一步的,第一磁吸体41固定安装在板体10上,相应的,汽车车身的靠近前车门玻璃的车顶100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磁吸体42,在板体10转动至前车门玻璃时(此时卡固结构30和第二连接位12已经脱离开),第一磁吸体41用于与第二磁吸体42相互磁吸固定,如图4所示,这样,当太阳光从侧面照射驾驶员时,位于前车门玻璃处的板体10就能够对从侧面照射进来的太阳光进行遮挡,从而防止刺眼的太阳光直接照射驾驶员的眼睛,让驾驶员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视力,保证行车安全。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遮阳板装配在汽车上,当太阳光从前挡风玻璃照射驾驶员时,则使用卡固结构30和第二连接位12相连接,从而对从前挡风玻璃照射进来的太阳光进行遮挡,防止太阳光直接照射驾驶员的眼睛。当太阳光从前车门玻璃照射驾驶员时,则使用第一磁吸体41和第二磁吸体42相互磁吸作用将板体10固定在前车门玻璃处,从而对从前车门玻璃照射进来的太阳光进行遮挡,防止太阳光直接照射驾驶员眼睛。如此,驾驶员根据太阳光是从前挡风玻璃照射进来还是从前车门玻璃照射进来,继而选择采用卡固结构30与第二连接位12相连接以将板体10固定在前挡风玻璃处对太阳光进行遮挡,或者选择采用第一磁吸体41与第二磁吸体42相互磁吸以将板体10固定在前车门玻璃处对太阳光进行遮挡。当选择采用第一磁吸体41与第二磁吸体42相互磁吸以将板体10固定在前车门玻璃处对太阳光进行遮挡时,此时板体10的一端由连接座组件20固定在汽车车身上,另一端则由第一磁吸体41与第二磁吸体42相互磁吸而固定在汽车车身上,这样,板体10就不会在因为汽车行驶过程中颠簸而发生晃动、抖动的问题,有效防止了板体10对驾乘人员的影响,提高驾乘人员的乘坐体验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体41靠近第二连接位12,并且第一磁吸体41位于板体10上远离第一连接位11的一侧(进一步是第一磁吸体41位于第二连接位12背离第一连接位11的一侧)。这样,第一磁吸体41尽量位于板体10的端部位置,加上配合连接座组件20与板体10的连接位置也尽量位于板体10的另一端部,通过对板体10的相对两端进行固定,从而将板体10悬挂固定在汽车车身,既实现对太阳光进行遮挡的效果,又能够消除当板体10位于侧面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晃动、抖动而影响驾驶员。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磁吸体41和第二磁吸体42中之一为磁铁,之另一为铁块。优选地,安装在板体10上的第一磁吸体41为磁铁,安装在汽车车身上的第二磁吸体42为铁块。或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磁吸体41和第二磁吸体42均为磁铁,且相互之间异极相吸,从而将板体10的端部固定在前车门玻璃处,对从侧面照射进来的太阳光进行遮挡,避免从侧面照射进行来的太阳光直接照射驾驶员的眼睛。
如图2所示,连接座组件20包括座体21和L型连接杆22,装配时,将座体21通过螺钉50固定安装在车顶100上,L型连接杆2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座体21,并且L型连接杆22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位11连接。如此,在将第二连接位12从汽车车身的卡固结构30上脱离开之后,板体10就能够通过L型连接杆22相对座体21进行转动,也就是,板体10通过L型连接杆22相对汽车车身进行转动,从而将板体10转动至前车门玻璃处,并通过第一磁吸体41和第二磁吸体42相互磁吸作用而将板体10固定在侧面的汽车车身上,则板体10对从侧面照射进来的太阳光进行遮挡,防止从侧面照射进来的太阳光直接照射驾驶员的眼睛。
具体的,第一连接位11为插接孔(未图示),相应的,L型连接杆22的杆端插置在插孔中。这样,板体10的一端就通过L型连接杆22连接至汽车车身上,而且由于第二连接位12是活动连接于汽车车身的卡固结构30的,因此板体10能够绕L型连接杆22的杆端的轴线翻转,从而调节板体10位于前挡风玻璃处的倾斜角度,也就调节了驾驶员的正前方的视野距离(也就是:当板体10朝下翻转时,则驾驶员的正前方的视野距离较短;当板体10向上翻转时,则驾驶员的正前方的视野距离较远)。
进一步地,为了使翻转到合适角度位置的板体10能够稳定地保持姿态和相对前挡风玻璃的相对位置,因此,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座组件20还包括压缩弹簧23,压缩弹簧23套在L型连接杆22上,并且压缩弹簧23位于插接孔内,压缩弹簧23为弹性压缩状态。这样,预紧压缩的压缩弹簧23始终对板体10施加弹力所用,并且,压缩弹簧23的一端抵接在L型连接杆22上,压缩弹簧23的另一端抵接在插接孔的孔壁上,因此,压缩弹簧23的一端和L型连接杆22之间以及压缩弹簧23的另一端和板体10之间同时存在静摩擦力,从而使得翻转到合适角度位置的板体10能够稳定地保持姿态和相对前挡风玻璃的相对位置。
或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座组件20还包括阻尼套(未图示),阻尼套套设在L型连接杆22上,并且,阻尼套被L型连接杆22和插接孔的孔壁夹压变形。这样,L型连接杆22和插接孔的孔壁均与阻尼套存在静摩擦力,从而使得翻转到合适角度位置的板体10能够稳定地保持姿态和相对前挡风玻璃的相对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其中,该汽车包括如前述的汽车遮阳板,用于为驾驶位的驾驶员或副驾驶位的乘客遮挡太阳光。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遮阳板装配在汽车上,当太阳光从前挡风玻璃照射驾驶员时,则使用卡固结构30和第二连接位12相连接,从而对从前挡风玻璃照射进来的太阳光进行遮挡,防止太阳光直接照射驾驶员的眼睛。当太阳光从前车门玻璃照射驾驶员时,则使用第一磁吸体41和第二磁吸体42相互磁吸作用将板体10固定在前车门玻璃处,从而对从前车门玻璃照射进来的太阳光进行遮挡,防止太阳光直接照射驾驶员眼睛。如此,驾驶员根据太阳光是从前挡风玻璃照射进来还是从前车门玻璃照射进来,继而选择采用卡固结构30与第二连接位12相连接以将板体10固定在前挡风玻璃处对太阳光进行遮挡,或者选择采用第一磁吸体41与第二磁吸体42相互磁吸以将板体10固定在前车门玻璃处对太阳光进行遮挡。当选择采用第一磁吸体41与第二磁吸体42相互磁吸以将板体10固定在前车门玻璃处对太阳光进行遮挡时,此时板体10的一端由连接座组件20固定在汽车车身上,另一端则由第一磁吸体41与第二磁吸体42相互磁吸而固定在汽车车身上,这样,板体10就不会在因为汽车行驶过程中颠簸而发生晃动、抖动的问题,有效防止了板体10对驾乘人员的影响,提高驾乘人员的乘坐体验感。
如图4和图5所示,汽车车身的靠近前挡风玻璃的车顶100上安装有卡固结构30,具体的,卡固结构30包括设置有挂钩311的挂钩构件31,挂钩构件31通过螺钉50固定安装至靠近前挡风玻璃的车顶100上,第二连接位12为设置于板体10的横杆,横杆在板体10转动至前挡风玻璃时卡嵌于挂钩311。这样,就能够将第二连接位12连接至挂钩311处,从而将板体10固定在前挡风玻璃处,从而防止从前挡风玻璃照射进来的刺眼的太阳光直接照射驾驶员的眼睛,让驾驶员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视力,保证行车安全。
当第二连接位12与挂钩311连接之后,为了防止第二连接位12脱离挂钩311,因此,如图5所示,卡固结构30还包括限位部32,限位部32安装于挂钩构件31,并且限位部32朝向挂钩311凸出,限位部32用于在横杆卡嵌于挂钩311时阻挡横杆脱出挂钩311。
又为了能够将第二连接位12快速地从挂钩311中脱离出来,因此,限位部32通过扭簧可转动安装在挂钩构件31上。这样,当需要将第二连接位12卡嵌入挂钩311时,将作为第二连接位12的横杆用力挤压进入挂钩311,在挤压横杆的过程中,横杆也对限位部32挤压,继而限位部32转动以避开横杆,并且限位部32挤压或撑开扭簧,即扭簧具有了复位弹力,横杆越过限位部32卡嵌入挂钩311中,同时限位部32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复向初始位置,从而阻挡了横杆从挂钩311中脱离掉。当需要将横杆从挂钩311中脱离出来时,则用力将横杆从挂钩311中拉拽出来,在来拽横杆的过程中,横杆挤压限位部32,继而限位部32撑开或挤压扭簧,扭簧具有了复位弹力,当横杆越过限位部32从挂钩311中全部脱离出来时,限位部32在复位弹力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并且,当横杆卡嵌于挂钩311中时,限位部32也对横杆进行抵顶而具有一定的夹持力,该夹持力配合L型连接杆22与板体10之间的静摩擦力,使得翻转到合适角度位置的板体10能够稳定地保持姿态和相对前挡风玻璃的相对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遮阳板,用于为驾驶位的驾驶员或副驾驶位的乘客遮挡太阳光,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遮阳板包括:
板体(10),所述板体(10)的同一侧边的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一连接位(11)和第二连接位(12);
连接座组件(20),所述连接座组件(20)的一端连接至靠近A柱的车顶(100)上,所述连接座组件(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位(11)可转动地连接,并且,所述板体(10)通过所述连接座组件(20)能够在前挡风玻璃与前车门玻璃之间转动,所述第二连接位(12)用于在所述板体(10)转动至前挡风玻璃时与卡固结构(30)可拆卸连接,所述卡固结构(30)安装于靠近前挡风玻璃的车顶(100)上;
第一磁吸体(41),所述第一磁吸体(41)固定安装在所述板体(10)上,所述第一磁吸体(41)用于在所述板体(10)转动至前车门玻璃时与第二磁吸体(42)相互磁吸固定,所述第二磁吸体(42)固定安装在靠近前车门玻璃的车顶(1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吸体(41)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位(12),并且所述第一磁吸体(41)位于所述板体(10)上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位(1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吸体(41)和所述第二磁吸体(42)中之一为磁铁,之另一为铁块;
或者,所述第一磁吸体(41)和所述第二磁吸体(42)均为磁铁,且相互之间异极相吸。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组件(20)包括座体(21)和L型连接杆(22),所述座体(21)固定安装在车顶(100)上,所述L型连接杆(2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座体(21),所述L型连接杆(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位(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位(11)为插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组件(20)还包括压缩弹簧(23),所述压缩弹簧(23)套在所述L型连接杆(22)上,并且所述压缩弹簧(23)位于所述插接孔内,所述压缩弹簧(23)为弹性压缩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遮阳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座组件(20)还包括阻尼套,所述阻尼套套设在所述L型连接杆(22)上,并且,所述阻尼套被所述L型连接杆(22)和所述插接孔的孔壁夹压变形。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遮阳板,用于为驾驶位的驾驶员或副驾驶位的乘客遮挡太阳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
安装于靠近前挡风玻璃的车顶(100)上的卡固结构(30)包括设置有挂钩(311)的挂钩构件(31),所述挂钩构件(31)通过螺钉(50)固定安装至靠近前挡风玻璃的车顶(100)上,所述第二连接位(12)为设置于所述板体(10)的横杆,所述横杆在所述板体(10)转动至前挡风玻璃时卡嵌于所述挂钩(3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固结构(30)还包括限位部(32),所述限位部(32)安装于所述挂钩构件(31),并且所述限位部(32)朝向所述挂钩(311)凸出,所述限位部(32)用于在所述横杆卡嵌于所述挂钩(311)时阻挡所述横杆脱出所述挂钩(311)。
CN202222199844.6U 2022-08-19 2022-08-19 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Active CN218112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9844.6U CN218112312U (zh) 2022-08-19 2022-08-19 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9844.6U CN218112312U (zh) 2022-08-19 2022-08-19 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12312U true CN218112312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24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99844.6U Active CN218112312U (zh) 2022-08-19 2022-08-19 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123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17243Y (zh) 机动车辆驾驶室遮阳板延伸设备
CN218112312U (zh) 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CN102358150A (zh) 悬浮式汽车遮阳盖
CN20873087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多功能后视镜
CN211808972U (zh) 一种重型汽车驾驶室防眩光装置
CN210653473U (zh) 一种电动车用雨棚
CN211995976U (zh) 一种电动车前挡风板支撑架
CN208411607U (zh) 一种车载显示屏
CN108001355B (zh)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CN205130888U (zh) 车载遮阳雨篷
CN207466311U (zh) 集成卷收遮阳帘的遮阳板
CN210062826U (zh) 大型车辆用后视镜组件
CN217705651U (zh) 一种汽车补盲镜
CN216969242U (zh) 四轮电动车
CN218702984U (zh) 一种用于消除汽车a柱盲区的透镜
CN214057429U (zh) 一种汽车遮阳板线束接插件固定结构
CN219618878U (zh) 一种汽车自动遮阳装置
CN212046814U (zh) 一种便于加装的可抽出式的车载偏光膜滤光器
CN219214886U (zh)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终端
CN202163289U (zh) 悬浮式汽车遮阳盖
CN210852239U (zh) 一种后视镜上安装支架总成
CN21070715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后视镜
CN213565366U (zh) 一种汽车遮阳板
CN215097284U (zh) 一种用于客车或货车电子后视系统的广角摄像头安装结构
CN213083061U (zh) 一种汽车a柱盲区透视化车载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