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05981U - 一种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05981U CN218105981U CN202221609270.9U CN202221609270U CN218105981U CN 218105981 U CN218105981 U CN 218105981U CN 202221609270 U CN202221609270 U CN 202221609270U CN 218105981 U CN218105981 U CN 2181059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 intracranial
- microcatheter
- support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包括管身、应力缓冲件、导管座以及取栓支架,所述管身包括同轴套设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的近端分别与所述导管座粘接,所述应力缓冲件套设于所述管身与所述导管座连接的位置处;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取栓支架预留于所述间隙内;所述取栓支架包括从近端到远端依次连接的支撑杆、编织丝以及导向头,所述支撑杆的近端从所述间隙中穿出并延伸至所述导管座的外侧。本申请通过将取栓支架预留在管身的间隙内,直接将微导管送入血栓处后,即可操作取栓支架进行取栓,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撤出微导丝以及将取栓支架推入微导管的步骤,从而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了手术耗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介入中的颅内支架取栓术,需要先将微导管通过微导丝置入相应位置,在放入取栓支架前需要先从微导管内腔撤出微导丝,再将取栓支架放入微导管。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需要通过导引导管的固定、微导丝和微导管的相互配合才能将微导管放置在血栓处,又由于整个操作过程微导管需要从股动脉进入,再经过腹主动脉、胸主动脉、颈总动脉或锁骨下动脉再至颅内动脉,导管所走的行程长,加之放入取栓支架前需要将微导丝撤出再放置取栓支架,造成操作难度大,学习曲线长,同时手术耗时多,延长的手术时间易增加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操作更便捷,使手术耗时更短的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包括管身、应力缓冲件、导管座以及取栓支架。
所述管身包括同轴套设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的近端分别与所述导管座粘接,所述应力缓冲件套设于所述管身与所述导管座连接的位置处;
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取栓支架预留于所述间隙内;
所述取栓支架包括从近端到远端依次连接的支撑杆、编织丝以及导向头,所述支撑杆的近端从所述间隙中穿出并延伸至所述导管座的外侧。
较佳地,所述外管包括三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内衬层、中间层以及外壁管,所述内衬层采用带有空腔的管材;所述中间层采用由金属丝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绕簧或编织结构,所述中间层包裹在所述内衬层的外侧;所述外壁管包裹在所述中间层的外侧,并填充所述中间层的空隙。
较佳地,所述外壁管沿长度方向分为若干段,每段外壁管分别采用硬度不同的材质制成,且所述外壁管的硬度分段由近端至远端逐渐减小。
较佳地,所述外壁管与所述中间层之间设置有1~2个显影标记,所述显影标记位于所述外管的远端。
较佳地,所述内衬层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较佳地,所述中间层采用医用级不锈钢或镍钛合金制成。
较佳地,所述外壁管的远端涂覆有亲水涂层。
较佳地,所述亲水涂层覆盖的长度为50~10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取栓支架预留在管身的间隙内,直接将微导管送入血栓处后,即可操作取栓支架进行取栓,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撤出微导丝以及将取栓支架推入微导管的步骤,从而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了手术耗时;
2、本实用新型中,外壁管沿长度方向分为若干段,优选的为五段,且五段外壁管的硬度由近端至远端逐渐减小,通过硬度的变化,能够同时兼顾近端具有较好的支撑性能,而远端具有较好的通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管身100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取栓支架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取栓支架包裹血栓后收回管身的示意图。
图中:001-血栓;100-管身、110-内管、120-外管、121-内衬层、122-中间层、123-外壁管、124-显影标记、130-间隙、200-应力缓冲件、300-导管座、400-取栓支架、410-支撑杆、420-编织丝、430-导向头、440-支架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将靠近手术操作者的一端称为“近端”,将远离手术操作者的一端称为“远端”,并依据此原理定义取栓装置的任一部件的“近端”和“远端”。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管身100、应力缓冲件200、导管座300以及取栓支架400。
所述管身100包括同轴套设的内管110和外管120,所述内管110和外管120的近端分别与所述导管座300粘接,远端为自由端,使所述导管座300与所述管身100连通,以满足医生正向和逆向的不同需求;所述应力缓冲件200套设于所述管身100与所述导管座300连接的位置处,对导管座300和管身100进行保护,避免导管座300与管身100的连接处发生弯折。
请重点参考图2,所述内管110和外管120之间留有间隙130,所述取栓支架400预留于所述间隙130内,所述取栓支架400可以在间隙130中前后滑动,在利用管身100将取栓支架400递送至血栓处后,再通过对取栓支架400的操作实现取栓。
请重点参考图4和图5,所述取栓支架400包括从近端到远端依次连接的支撑杆410、编织丝420以及导向头430,所述支撑杆410的近端从所述间隙130中穿出并延伸至所述导管座300的外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410从所述导管座300的侧枝伸出,手术中可手持导管座300外露出的支撑杆410操控取栓支架400。在一些实施例中,编织丝420组成网状结构,通过压缩编织丝420之间的支架缝隙440实现取栓支架400的收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栓支架400处在管身100中的状态为环绕在内管110的外侧,如图2所示,以减少对管身100径向尺寸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头430固定在所述编织丝420的远端,对编织丝420进行一定程度的收拢,一方面可以避免编织丝420松散,便于导向,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小取栓支架400与血管的接触面积,降低移动过程对血管壁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取栓支架400预留在管身100的间隙130内,直接将微导管送入血栓处后,即可操作取栓支架400进行取栓,支架将血栓001卷入后,收回取栓支架400,包裹血栓001的支架被收纳于间隙130内(如图6所示),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撤出微导丝以及将取栓支架400推入微导管的步骤,从而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了手术耗时。
请重点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管120包括三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内衬层121、中间层122以及外壁管123。所述内衬层121采用带有空腔的管材,具体的,所述内衬层121可以采用润滑性能较好的聚烯烃材料制成,例如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等,也可以采用含有任何降低摩擦力系数的其他材质。所述中间层122采用由金属丝(例如医用级不锈钢或镍钛合金)或高分子材料(例如尼龙、增强纤维)制成的绕簧或编织结构,所述中间层122包裹在所述内衬层121的外侧,以提高管身100的强度和柔韧性。所述外壁管123包裹在所述中间层122的外侧,并填充所述中间层122的空隙,使管身100可以兼备好的尺寸和好的推送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管110可以采用单层薄壁管材,也可以采用与外管120相类似的三层复合管材结构,不影响间隙130内的取栓支架400的收纳和操作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壁管123沿长度方向分为若干段,优选的为五段,五段外壁管123分别采用硬度不同的材质制成,例如,可以采用硬度不同的聚酰胺、聚醚嵌段酰胺、聚氨酯等高分子聚合物进行种类选择和比例调整,达到五段所述外壁管123的硬度由近端至远端逐渐减小的目的。本申请通过硬度的变化,能够同时兼顾近端具有较好的形状保持性能,而远端具有较好的通过性。
请重点参考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壁管123与所述中间层122之间设置有1~2个显影标记124,所述显影标记124位于所述外管120的远端,以设置2个显影标记为例,其中第一个显影标记124可以距离远端末端0.5mm~40mm,优选的为0.8mm~15mm,第二个显影标记可以距离第一个显影标记10mm~70mm,优选的为25mm~35mm,从而实现显影效果,便于操作者观察和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壁管123的远端涂覆有亲水涂层(未图示),所述亲水涂层覆盖的长度为50~100cm,可在手术时降低管身100的摩擦系数,继而减少推送的阻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包括管身100、应力缓冲件200、导管座300以及取栓支架400,所述管身100包括同轴套设的内管110和外管120,所述内管110和外管120的近端分别与所述导管座300粘接,所述应力缓冲件200套设于所述管身100与所述导管座300连接的位置处;所述内管110和外管120之间留有间隙130,所述取栓支架400预留于所述间隙130内;所述取栓支架400包括从近端到远端依次连接的支撑杆410、编织丝420以及导向头430,所述支撑杆410的近端从所述间隙130中穿出并延伸至所述导管座300的外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取栓支架400预留在管身100的间隙130内,直接将微导管送入血栓处后,即可操作取栓支架400进行取栓,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撤出微导丝以及将取栓支架400推入微导管的步骤,从而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了手术耗时。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身、应力缓冲件、导管座以及取栓支架,
所述管身包括同轴套设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的近端分别与所述导管座粘接,所述应力缓冲件套设于所述管身与所述导管座连接的位置处;
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取栓支架预留于所述间隙内;
所述取栓支架包括从近端到远端依次连接的支撑杆、编织丝以及导向头,所述支撑杆的近端从所述间隙中穿出并延伸至所述导管座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包括三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内衬层、中间层以及外壁管,所述内衬层采用带有空腔的管材;所述中间层采用由金属丝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绕簧或编织结构,所述中间层包裹在所述内衬层的外侧;所述外壁管包裹在所述中间层的外侧,并填充所述中间层的空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管沿长度方向分为若干段,每段外壁管分别采用硬度不同的材质制成,且所述外壁管的硬度分段由近端至远端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管与所述中间层之间设置有1~2个显影标记,所述显影标记位于所述外管的远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采用医用级不锈钢或镍钛合金制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管的远端涂覆有亲水涂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涂层覆盖的长度为50~100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09270.9U CN218105981U (zh) | 2022-06-27 | 2022-06-27 | 一种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09270.9U CN218105981U (zh) | 2022-06-27 | 2022-06-27 | 一种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05981U true CN218105981U (zh) | 2022-12-23 |
Family
ID=84514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609270.9U Active CN218105981U (zh) | 2022-06-27 | 2022-06-27 | 一种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05981U (zh) |
-
2022
- 2022-06-27 CN CN202221609270.9U patent/CN21810598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90639B2 (en) | Catheter including an expandable member | |
US20160220265A1 (en) | Thrombus removal system and process | |
EP2549937B1 (en) | Thrombus removal system | |
US20110046522A1 (en) | Ultrasound Energy Delivery Assembly | |
CN110420046B (zh) | 一种微创介入血栓取出器械、应用及其使用方法 | |
KR20010073020A (ko) | 3차원적이고 저마찰의 혈관 폐색 코일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113208690B (zh) | 一种有近端保护和远端保护功能的取栓支架系统 | |
WO2006137267A1 (ja) | 血管内異物除去用ワイヤおよび医療器具 | |
CN211749877U (zh) | 一种有近端保护和远端保护功能的取栓支架装置 | |
KR101961530B1 (ko) | 임플란트용 삽입 및 릴리스 시스템 | |
US20220175404A1 (en) | Catheter including a radiopaque expandable member | |
WO2022253364A1 (zh) | 一种输送导丝以及血流导向装置 | |
CN112472955A (zh) | 一种多节段硬度介入导管及其编制方法 | |
CN218105981U (zh) | 一种复合型颅内微导管取栓装置 | |
CN215505061U (zh) | 球囊导引导管 | |
CN217310725U (zh) | 输送器及血流导向支架系统 | |
CN116058920A (zh) | 具有编织物支撑的扩口式末端的超口径导管 | |
KR20230061267A (ko) | 보강 링을 갖는 베벨 팁 확장가능한 입구 카테터 | |
US20210267778A1 (en) | Medical stent and stent delivery device | |
CN109464175B (zh) | 血栓取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15153970A (zh) | 一种用于人体内的医疗器械输送鞘管及输送系统 | |
CN211460698U (zh) | 一种输送导丝及治疗装置 | |
CN217339712U (zh) | 一种新型医用导管 | |
CN215651352U (zh) | 一种推送装置 | |
US20240100298A1 (en) | Catheter with spine reinforcem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