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05625U - 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05625U
CN218105625U CN202222584053.5U CN202222584053U CN218105625U CN 218105625 U CN218105625 U CN 218105625U CN 202222584053 U CN202222584053 U CN 202222584053U CN 218105625 U CN218105625 U CN 218105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ir
heating
base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8405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is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ak Deer Robotic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ak Deer Robotics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Oak Deer Robotics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8405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05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05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05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加热组件、控制组件及散热组件。壳体包括底座及顶盖,顶盖盖设于底座,并与底座共同形成容置腔。壳体上设有相互间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加热组件包括电磁线盘,电磁线盘的至少部分设置于顶盖,并用于加热锅本体。控制组件设置于容置腔中,并与加热组件电性连接,至少用于控制加热组件的开启与关闭。散热组件设置于容置腔中,并用于对加热组件和/或控制组件进行散热。本申请的加热装置及烹饪设备,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相互间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以使流动风能够从不同的位置导入和导出,从而使散热组件能够对加热组件和控制组件的整体结构进行散热,提升散热效果,满足烹饪设备的散热需求。

Description

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烹饪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厨房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而烹饪设备应运而生。为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目前市面上烹饪设备的功率越来越大,因此烹饪设备通常需要设置散热装置以对烹饪设备中的线圈及电路板进行散热,以保证烹饪设备的正常工作。然而,散热装置的散热通道通常为直线型,无法对线圈及电路板的整体结构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无法满足烹饪设备的散热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加热组件、控制组件及散热组件。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及顶盖,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共同形成容置腔。所述壳体上设有相互间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电磁线盘,所述电磁线盘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顶盖,并用于加热锅本体。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并与所述加热组件电性连接,至少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组件的开启与关闭。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并用于对所述加热组件和/或所述控制组件进行散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座的底壁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底座的底壁和/或所述底座的侧壁设有所述出风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单元和第一导风单元。所述第一散热单元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设置,并用于利用所述壳体外界的空气产生流动风。所述第一导风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散热单元产生的流动风导向至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底壁朝所述容置腔内部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散热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风单元收容所述第一散热单元,并包括承载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的第一板、与所述第一板相对的第二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且彼此相对的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一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进口,所述第二板设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用于将所述流动风导向所述加热组件,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四板共同围成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用于将所述第一散热单元产生的流动风导向所述控制组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板包括相接的平直段及弯折段,所述弯折段自所述平直段朝所述顶盖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弯折段至少部分相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风单元包括自所述底座的底壁延伸的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及所述第三板依次相接并围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第一散热单元,所述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板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出口,且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控制组件相对,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底座的底壁相对的顶部设有第二出口,且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加热组件相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连接,另一端朝所述控制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连接,另一端朝所述控制组件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底座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相对间隔,且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口还包括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还包括第二出风口;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二散热单元和第二导风单元。所述第二散热单元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设置,并用于利用所述壳体外界的空气产生流动风。所述第二导风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散热单元产生的流动风导向至所述控制组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底壁朝所述容置腔内部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散热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所述第二进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与所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连接的散热片;所述第二导风单元包括自所述底座的底壁延伸的主体板、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及盖板,所述主体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依次相接,所述盖板位于所述主体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背离所述底座的底壁的一侧,并与所述主体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连接以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置所述第二散热单元;所述容置腔与所述主体板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三出口,且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控制组件相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板连接,另一端朝所述控制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板连接,另一端朝所述控制组件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底座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间隔,且所述第三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线盘包括支架和电磁线圈。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顶盖,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电磁线圈设置于所述支架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容置腔中。在所述电磁线圈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电磁线圈对所述锅本体加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置于所述支架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磁性件相对于所述电磁线圈更靠近所述底座的底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盖包括贯穿所述顶盖的安装孔和限位件。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限位件环绕所述安装孔设置,所述支架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锅本体设置于所述电磁线盘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穿设于所述电磁线盘,并与所述锅本体抵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锅本体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所述温度反馈至所述控制组件以调整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出功率。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烹饪设备包括锅本体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加热装置。所述锅本体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锅本体进行加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锅本体的底部与所述电磁线盘的支架之间的距离为8mm。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锅本体的厚度为2.0mm至2.5mm。
本申请的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相互间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以使流动风能够从不同的位置导入和导出,从而使得散热组件能够对加热组件和控制组件的整体结构进行散热,提升散热效果,满足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的散热需求。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烹饪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些实施方式的烹饪设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烹饪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方式的烹饪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烹饪设备中加热装置去除加热组件和顶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的烹饪设备中加热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接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加热装置100和烹饪设备1000。加热装置100包括壳体10、加热组件20、控制组件30及散热组件40。壳体10包括底座11及顶盖13,顶盖13盖设于底座11,并与底座11共同形成容置腔110。请结合图3至图5,壳体10上设有相互间隔的进风口1111和出风口1131。加热组件20包括电磁线盘21,电磁线盘21的至少部分设置于顶盖13,并用于加热锅本体200。控制组件30设置于容置腔110中,并与加热组件20电性连接,至少用于控制加热组件20的开启与关闭。散热组件40设置于容置腔110中,并用于对加热组件20和/或控制组件30进行散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底座11与顶盖13可通过螺钉、卡合等可拆卸的安装方式进行连接,由此,在容置腔110内的部件发生损坏时,可拆卸的安装方式能够便于将损坏的部件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底座11与顶盖13可通过焊接、铆接、胶合等不可拆卸的安装方式进行连接,由此可以提高壳体10的稳定性,保证加热装置100及烹饪设备1000的正常工作;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底座11与顶盖13可一体成型设置,由此可以提升壳体10对内部组件的保护效果,避免在烹饪时产生的污水或杂物通过底座11与顶盖13之间的缝隙进入容置腔110内,保证加热装置100及烹饪设备1000的使用安全以及壳体10内部的清洁。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可以采用PC、PVC、PP、ABS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在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的加热装置100,通过在壳体10上设置相互间隔的进风口1111和出风口1131,以使流动风能够从不同的位置导入和导出,从而使得散热组件40能够对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的整体结构进行散热,提升散热效果,满足加热装置100和烹饪设备1000的散热需求。
下面结合附图对加热装置100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2及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底座11包括底壁111和侧壁113,底座11的底壁111设有进风口1111,底座11的底壁111和/或底座11的侧壁113设有出风口1131。在一个例子中,底座11的底壁111设有进风口1111,底座11的底壁111设有出风口1131,进风口1111与出风口1131的位置相互间隔,且均设置于底壁111上,避免在侧壁113上开设,从而能够避免烹饪设备1000在使用时产生的水流通过侧壁113进入容置腔110中,保证加热装置100及烹饪设备1000的使用安全性。在另一个例子中,底座11的底壁111设有进风口1111,底座11的侧壁113和底座11的底壁111均设有出风口1131,多个出风口1131的设置,能够使得进入容置腔110内的流动风能够快速从出风口1131流出,避免流动风在容置腔110中积存,导致容置腔110内部风压紊乱的问题,保证散热组件40对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的散热效果。在还一个例子中,底座11的底壁111设有进风口1111,底座11的侧壁113设有出风口1131,从而能够使得对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进行散热后的流动风能够自底座11的侧壁113流出,避免其再次从设于底座11的底壁111上的进风口1111进入容置腔110中,从而保证散热组件40对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的散热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底座11的底壁111背离顶盖13的一侧设有支撑件1110。支撑件1110位于底座11的底壁111的侧边部位或角落部位,以用于支撑壳体10,从而能够使壳体10不与加热装置100的承载面或安装面(图未示出)接触,由此,一方面能够避免承载面或安装面上的水或杂质进入容置腔110中,导致容置腔110中的组件受到污染;另一方面方便外界的空气进入容置腔110中,并被散热组件40充分利用而产生充足的流动风,以利于对加热组件20和/或控制组件30进行散热。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撑件111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四个等,在此不作限制。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1110的高度可以调节,从而不仅能够满足不同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还能够便于调整散热组件40距离承载面或安装面的高度,增大散热组件40能够利用外界的空气产生流动风的流量,提升散热组件40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2及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出风口1131和进风口1111外可设有阻挡件120,阻挡件120能够用于防止外界的水或杂质进入容置腔110中,保证加热装置100及烹饪设备1000的使用安全以及壳体10内部的清洁。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阻挡件120的形状可以是网格状、栅栏状等,在此不作限制。其中,阻挡件120的数量与出风口1131和进风口1111的数量一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磁线盘21包括支架211和电磁线圈(图未示出)。支架211设置于顶盖13,并至少部分位于容置腔110中。电磁线圈设置于支架211朝向底座11的一侧,并位于容置腔110中。在电磁线圈通电的情况下,电磁线圈对锅本体200加热。
具体地,在电磁线圈通电的情况下,电磁线圈能够产生磁场,锅本体200位于磁场的范围内,且锅本体200内部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涡旋电流,从而使得锅本体200升温,进而实现电磁线圈对锅本体200的加热。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架211朝向容置腔11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绕线槽2111,电磁线圈设置于多个绕线槽2111上,以使在电磁线圈通电的情况下,电磁线圈对锅本体200加热。另外,多个绕线槽2111可沿支架211的径向均匀间隔设置,从而能够保证电磁线圈对锅本体200加热的均匀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架211的形状可以为凹陷结构或平板结构,其中,凹陷结构为朝容置腔110的方向进行凹陷。支架211的形状与锅本体200的底部201的形状对应,由此能够增大电磁线圈(图未示出)对锅体的加热面积,提升加热效率。另外,凹陷结构能够减小电磁线盘21与锅本体200占据的面积,从而减小烹饪设备1000的体积,实现烹饪设备1000小型化的需求。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架211可以采用PET、PPT或其他绝缘及耐高温的材质进行制作,从而不仅能够避免因电磁线圈(图未示出)漏电导致操作人员受伤的问题,提高了加热装置100和烹饪设备1000的安全性能,还能够避免支架211在锅本体200的温度影响下导致变形的问题,保证加热装置100及烹饪设备1000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顶盖13包括贯穿顶盖13的安装孔131和限位件133。支架211的至少部分通过安装孔131位于容置腔110中。限位件133环绕安装孔131设置,支架211与限位件133连接,锅本体200设置于电磁线盘21背离容置腔110的一侧。
具体地,安装孔131贯穿顶盖13,以形成连通外界和容置腔110的通孔,限位件133环绕安装孔131设置,支架211与限位件133连接,以使支架211的至少部分安装于容置腔110中。在一个例子中,支架211与顶盖13可以通过螺钉、卡合等可拆卸的安装方式进行连接,由此,在电磁线盘21发生损坏的情况下,可拆卸的安装方式能够便于将电磁线盘21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在另一个例子中,支架211与限位件133可通过焊接、铆接、胶合等不可拆卸的安装方式进行连接,由此可以保证支架211与限位件133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在烹饪设备1000的使用过程中支架211发生脱落,保证加热装置100和烹饪设备1000的正常工作。
请参阅图2及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20还可包括磁性件23。磁性件23设置于支架211朝向底座11的一侧,磁性件23相对于电磁线圈(图未示出)更靠近底座11的底壁111。
具体地,磁性件23相对于电磁线圈更靠近底座11的底壁111,并能够产生磁场,从而使得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在磁性件23的磁场作用下朝向锅本体200的方向反射,降低磁场的外泄,减少电磁线圈的磁场对控制组件30、散热组件40等装置的影响,提升了电磁线圈对锅本体200的加热效率,保证烹饪设备1000的安全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磁性件2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在磁性件23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磁性件23与支架211连接,且磁性件23相对于电磁线圈更靠近底部的底壁111,以使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的磁场能够朝向锅本体200的方向反射。并且,磁性件23的数量为一个,一方面能够简化磁性件23的制作工艺,有利于磁性件23的批量生产;另一方面能够便于加热组件20的组装,提升加热装置100及烹饪设备1000的组装效率。在磁性件23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磁性件23可绕支架211的周向均匀分布或在支架211上呈放射状分布,从而不仅能够降低磁场的外泄,提升电磁线圈对锅本体200的加热效率,减少电磁线圈的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能够提升电磁线圈对锅本体200的加热的均匀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支架211朝向底座11的底壁111的一侧设有卡条或卡扣,磁性件23上设有可与该卡条或卡扣匹配卡合的卡孔,从而使得磁性件23能够固定于支架21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磁性件23也可以焊接、粘接、螺纹连接等安装方式与固定于支架211上,在此不作限制。
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20还可包括温度传感器25;温度传感器25穿设于电磁线盘21,并与锅本体200抵触,温度传感器25与控制组件30电连接,用于检测锅本体200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温度反馈至控制组件30以调整加热组件20的输出功率。
具体地,温度传感器25与锅本体200抵触,并与控制组件30电连接,从而能够检测锅本体200的温度变化,并反馈至控制组件30以实现对锅本体200温度的精确控制。例如,在锅本体200的温度过高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25将检测得到的温度反馈至控制组件30,控制组件30控制减小或停止电磁线圈(图未示出)的输出功率,从而降低锅本体200的温度,保证加热装置100和烹饪设备1000的正常工作;在锅本体200的温度过低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25将检测得到的温度反馈至控制组件30,控制组件30控制提升电磁线圈的输出功率,从而升高锅本体200的温度,提升烹饪设备1000的烹饪效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25可以选用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简称NTC)或者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简称PTC)的热敏电阻,从而保证测温的灵敏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25还可以是热电偶或其他能够进行精确测温的元器件,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组件30包括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31及与绝缘栅双极晶体管31连接的散热片33。
具体地,IGBT31与电磁线圈(图未示出)和控制组件30的电路板35连接,并能够将通向电磁线圈的直流电变为高频交流电,从而使得电磁线圈在高频交流电的作用下产生磁场,以使锅本体200加热。散热片33与IGBT31连接,散热组件40通过对散热片33进行散热,从而避免IGBT31因温度过高导致性能降低或损坏的问题,保证加热装置100和烹饪设备1000的正常工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散热片33的数量可为多个。多个散热片33的设置,能够增大散热面积,提升散热组件40对IGBT31的散热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组件30能够用于实现加热装置100的功率控制、时间控制及温度控制等功能。例如,操作人员可以在烹饪设备1000的控制面板37上输入加热时间及加热温度,控制面板37能够将输入的指令传输至控制组件30的电路板35中,进而控制组件30能够根据指令控制加热装置100的加热时间及加热温度。
请参阅图2及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进风口1111包括第一进风口11111,出风口1131包括第一出风口11311。散热组件40包括第一散热单元41和第一导风单元43。第一散热单元41包括相背的第一侧411及第二侧413,第一散热单元41的第二侧413与第一进风口11111相对设置,并用于利用壳体10外界的空气产生流动风。第一导风单元43用于将第一散热单元41产生的流动风导向至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
具体地,第一进风口11111设置于底座11的底壁111,第一出风口11311设置于底座11的底壁111和/或底座11的侧壁113,第一进风口11111和第一出风口11311的位置不同。第一散热单元41和第一导风单元43均设置于容置腔110中,第一散热单元41的第二侧413与第一进风口11111相对设置,第一散热单元41产生的流动风在第一导风单元43的导向作用下吹向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并能够通过第一出风口11311流出容置腔110,从而降低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的温度,防止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的温度过高,保证加热装置100和烹饪设备1000的正常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出风口11311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出风口11311分别设置于底座11的底壁111和底座11的侧壁113上,从而使得第一散热单元41产生的流动风对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进行散热后,能够直接从第一出风口11311流出,避免第一散热单元41产生的流动风在容置腔110中积存,导致容置腔110内部风压紊乱的问题,保证散热组件40对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的散热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散热单元41可以是风扇、吹风机等。其中,风扇可以是轴流散热风扇、混流散热风扇、离心散热风扇等,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底座11的底壁111朝容置腔110内部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113,第一散热单元41安装于第一凹槽1113的底部11131,第一进风口11111开设于第一凹槽1113的底部11131。
请结合图2,第一凹槽1113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散热单元41在加热装置100的高度方向上距离安装面的高度更高,增大第一散热单元41利用外界的空气产生流动风的流量,提升了散热组件40对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的散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1113的大小及形状可以与第一散热单元41的大小及形状相同或基本相同。例如,第一散热单元41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圆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形状等,对应地,第一凹槽1113的形状也可以是长方形、圆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形状等,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2及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风单元43收容第一散热单元41,并包括承载于第一凹槽1113的底部11131的第一板431、与第一板431相对的第二板433、连接于第一板431和第二板433之间且彼此相对的第三板435和第四板437,第一板431设有与第一进风口11111连通的进口4311,第二板433设有第一出口4331,第一出口4331用于将流动风导向加热组件20,第一板431、第三板435和第四板437共同围成第二出口4313,第二出口4313用于将第一散热单元41产生的流动风导向控制组件30。
具体地,第一导风单元43设置于容置腔110中,第一板431承载于第一凹槽1113的底部11131,即,第一板431位于第一散热单元41的第二侧413,且第一板431设有与第一进风口11111连通的进口4311,第一板431与第二板433相对间隔设置,第二板433设置于第一散热单元41的第一侧4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板433可与第一散热单元41间隔设置,从而使得第一散热单元41产生的流动风能够进入第一导风单元43中,保证散热组件40对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的散热效果。第二板433设有第一出口4331,第一出口4331用于将流动风导向至加热组件20,第三板435和第四板437彼此相对并连接于第一板431和第二板433之间,并与第一板431共同围成第二出口4313,第二出口4313用于将第一散热单元41产生的流动风导向至控制组件30,从而使得散热组件40能够同时对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进行散热,保证散热组件40的散热效率。
请再次参阅图2及图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板433包括相接的平直段4333及弯折段4335,弯折段4335自平直段4333朝顶盖13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一出口4331与弯折段4335至少部分相对。
具体地,平直段4333设置于第一散热单元41的第一侧411,弯折段4335自平直段4333的一端朝向顶盖13的方向倾斜延伸。其中,弯折段4335的延伸方向朝向加热组件20的方向,第一出口4331与弯折段4335至少部分相对,由此使得第一开口能够将第一散热单元41产生的流动风导向至加热组件20,并对加热组件20进行散热后,从第一出风口11311导出。
本申请的加热装置100通过设置第一散热单元41和第一导风单元43,且进风口1111和出风口1131相互间隔,从而使得散热组件40能够对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的整体结构进行散热,满足加热装置100和烹饪设备1000的散热需求。此外,第一散热单元41和第一导风单元43的结构简单,从而减少散热组件40占用的空间,进而实现加热装置100和烹饪设备1000的小型化。
请参阅图4及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风单元43包括自底座11的底壁111延伸的第一板431、第二板433及第三板435,第一板431、第二板433及第三板435依次相接并围成收容腔430,收容腔430用于收容第一散热单元41,收容腔430与第二板433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出口4331,且第一出口4331与控制组件30相对,收容腔430与底座11的底壁111相对的顶部设有第二出口4313,且第二出口4313与加热组件20相对。
具体地,第一板431、第二板433及第三板435均自底座11的底壁111朝向顶盖13的方向延伸,并依次相接形成收容腔430,第一散热组件40收容于收容腔430中,从而一方面能够避免容置腔110中的其他装置与第一散热组件40发生干涉,影响第一散热组件40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能够限制第一散热单元41产生的流动风的流向,以使第一散热单元41产生的绝大部分的流动风能够流向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保证散热组件40对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的散热效果。其中,收容腔430与第二板433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出口4331,收容腔430与底座11的底壁111相对的顶部设有第二出口4313。第一出口4331和第二出口4313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散热单元41产生的流动风分别被导向至控制组件30和加热组件20,从而实现对控制组件30和加热组件20的全面散热,提升散热效率。
请再次参阅图4及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板431的一端与第二板433连接,另一端朝控制组件30的方向延伸;第三板435的一端与第二板433连接,另一端朝控制组件30的方向延伸,并与底座11的侧壁113连接。第一板431和第三板435相对间隔,且第一出口4331位于第一板431和第三板435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板435的一端与第二板433连接,另一端朝控制组件30的方向延伸,并与底座11的侧壁113连接,从而能够减少第一散热单元41产生的流动风吹向容置腔110的其他位置,导致流向控制组件30的流动风的流量降低,影响散热组件40对控制组件30的散热效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板431与第三板435之间的间隔距离越大,第一出口4331能够开设的面积越大,从而避免因第一散热单元41产生的流动风的流速过快,导致出现噪声的问题。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进风口1111还包括第二进风口11113,出风口1131还包括第二出风口11313。散热组件40还包括第二散热单元45和第二导风单元47。第二散热单元45与第二进风口11113相对设置,并用于利用壳体10外界的空气产生流动风。第二导风单元47用于将第二散热单元45产生的流动风导向至控制组件30。
请结合图4,具体地,第二进风口11113设置于底座11的底壁111,第二进风口11113与第二散热单元45相对,第二出风口11313设置于底座11的底壁111和/或底座11的侧壁113,第二进风口11113和第二出风口11313的位置不同。第二散热单元45和第二导风单元47均设置于容置腔110中,第二散热单元45产生的流动风在第二导风单元47的导向作用下吹向控制组件30,并能够通过第二出风口11313处流出容置腔110,从而降低控制组件30的温度,防止控制组件30的温度过高,保证加热装置100和烹饪设备1000的正常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出风口11313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出风口11313分别设置于底座11的底壁111和底座11的侧壁113上,从而使得第二散热单元45产生的流动风对控制组件30进行散热后,能够直接从第二出风口11313流出,避免第二散热单元45产生的流动风在容置腔110中积存,导致容置腔110内部风压紊乱的问题,保证散热组件40对控制组件30的散热效果。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散热单元45可以是风扇、吹风机等。其中,风扇可以是轴流散热风扇、混流散热风扇、离心散热风扇等,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4至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底座11的底壁111朝容置腔110内部凹陷形成第二凹槽1115,第二散热单元45安装于第二凹槽1115的底部11151,第二进风口11113开设于第二凹槽1115的底部11151。
第二凹槽1115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二散热单元45在加热装置100的高度方向上距离安装面的高度更高,增大第二散热单元45利用外界的空气产生流动风的流量,提升了散热组件40对控制组件30的散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散热单元45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圆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形状等,对应地,第二凹槽1115的形状也可以是长方形、圆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形状等,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4及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风单元47包括自底座11的底壁111延伸的主体板471、第一导风板473、第二导风板475及盖板477,主体板471、第一导风板473及第二导风板475依次相接,盖板477位于主体板471、第一导风板473及第二导风板475背离底座11的底壁111的一侧,并与主体板471、第一导风板473及第二导风板475连接以形成容纳腔470,容纳腔470用于容置第二散热单元45。容置腔110与主体板47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三出口479,且第三出口479与控制组件30相对。
具体地,主体板471、第一导风板473、第二导风板475及盖板477共同形成容纳腔470,第二散热单元45收容于容纳腔470中,从而一方面能够避免容置腔110中的其他装置与第二散热组件40发生干涉,影响第二散热组件40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能够限制第二散热单元45产生的流动风的流向,以使第二散热单元45产生的绝大部分的流动风能够流向控制组件30,保证散热组件40对控制组件30的散热效果。其中,容置腔110与主体板47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三出口479,从而使得第二散热单元45产生的流动风经第三出口479吹向控制组件30,并从第二出风口11313流出,从而能够对控制组件30进行散热。
请继续参阅图4及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风板473的一端与主体板471连接,另一端朝控制组件30的方向延伸。第二导风板475的一端与主体板471连接,另一端朝控制组件30的方向延伸,并与底座11的侧壁113连接。第一导风板473和第二导风板475相对间隔,且第三出口479位于第一导风板473和第二导风板475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风板475的一端与主体板471连接,另一端朝控制组件30的方向延伸,并与底座11的侧壁113连接,从而能够减少第二散热单元45产生的流动风吹向容置腔110的其它位置,导致流向控制组件30的流动风的流量降低,影响散热组件40对控制组件30的散热效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风板473与第二导风板475之间的间隔距离越大,第三出口479能够开设的面积越大,从而避免因第二散热单元45产生的流动风的流速过快,导致出现噪声的问题。
本申请的加热装置100通过设置第一散热单元41、第一导风单元43、第二散热单元45及第二导风单元47,以分别对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进行散热,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保证散热组件40对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烹饪设备10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100及锅本体200。锅本体200设置于加热装置100背离容置腔110的一侧,加热装置100用于对锅本体200进行加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锅本体200的底部201与电磁线盘21的支架211之间的距离为8mm。
在锅本体200的底部201距离支架211的距离小于8mm的情况下,锅本体200反射至支架211的温度较高,导致支架211的温升较大,进而使得支架211损坏,影响加热装置100的正常使用。在锅本体200的底部201距离支架211的距离大于8mm的情况下,锅本体200所在的位置的磁场强度较小,从而导致锅本体200的加热效率降低。而本申请中的锅本体200的底部201与电磁线盘21的支架211之间的距离为8mm,从而在保证锅本体200的加热效率的同时,还能够避免锅本体200反射至支架211的温度过高导致支架211损坏的问题,保证加热装置100和烹饪设备1000的使用性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锅本体200的厚度为2.0mm至2.5mm。
在锅本体200的厚度小于2.0mm的情况下,锅本体200的厚度较薄,从而导致锅本体200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且锅本体200的加热不均匀。在锅本体200的厚度大于2.5mm的情况下,锅本体200的传热效率较低,影响烹饪设备1000的烹饪效率。而本申请中的锅本体200的厚度为2.0mm至2.5mm,从而一方面能够保证锅本体200的传热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保证锅本体200的加热均匀,且避免锅本体200的厚度过薄导致变形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锅本体200的厚度可以为2.0mm、2.05mm、2.1mm、2.15mm、2.2mm、2.25mm、2.3mm、2.35mm、2.4mm、2.45mm、2.5mm中的任意一个值或任意两个值之间的任意数值。
请参阅图2及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烹饪设备1000,通过在壳体10上设置相互间隔的进风口1111和出风口1131,以使流动风能够从不同的位置导入和导出,从而使得散热组件40能够对加热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的整体结构进行散热,提升散热效果,满足加热装置100和烹饪设备1000的散热需求。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底座及顶盖,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共同形成容置腔;所述壳体上设有相互间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加热组件,包括电磁线盘,所述电磁线盘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顶盖,并用于加热锅本体;
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并与所述加热组件电性连接,至少用于控制所述加热组件的开启与关闭;及
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并用于对所述加热组件和/或所述控制组件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座的底壁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底座的底壁和/或所述底座的侧壁设有所述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第一散热单元,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散热单元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对设置,并用于利用所述壳体外界的空气产生流动风;及
第一导风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散热单元产生的流动风导向至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控制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壁朝所述容置腔内部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散热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单元收容所述第一散热单元,并包括承载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的第一板、与所述第一板相对的第二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且彼此相对的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一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进口,所述第二板设有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出口用于将所述流动风导向所述加热组件,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四板共同围成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用于将所述第一散热单元产生的流动风导向所述控制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包括相接的平直段及弯折段,所述弯折段自所述平直段朝所述顶盖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弯折段至少部分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单元包括自所述底座的底壁延伸的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及所述第三板依次相接并围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第一散热单元,所述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板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出口,且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控制组件相对,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底座的底壁相对的顶部设有第二出口,且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加热组件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连接,另一端朝所述控制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连接,另一端朝所述控制组件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底座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相对间隔,且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三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还包括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还包括第二出风口;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
第二散热单元,所述第二散热单元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对设置,并用于利用所述壳体外界的空气产生流动风;
第二导风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散热单元产生的流动风导向至所述控制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壁朝所述容置腔内部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散热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所述第二进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与所述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连接的散热片;所述第二导风单元包括自所述底座的底壁延伸的主体板、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及盖板,所述主体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依次相接,所述盖板位于所述主体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背离所述底座的底壁的一侧,并与所述主体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连接以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置所述第二散热单元;所述容置腔与所述主体板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三出口,且所述第三出口与所述控制组件相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板连接,另一端朝所述控制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一端与所述主体板连接,另一端朝所述控制组件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底座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间隔,且所述第三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盘包括:
支架,设置于所述顶盖,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腔中;及
电磁线圈,设置于所述支架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并位于所述容置腔中;在所述电磁线圈通电的情况下,所述电磁线圈对所述锅本体加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置于所述支架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磁性件相对于所述电磁线圈更靠近所述底座的底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
贯穿所述顶盖的安装孔,所述支架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容置腔中;及
限位件,环绕所述安装孔设置,所述支架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锅本体设置于所述电磁线盘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穿设于所述电磁线盘,并与所述锅本体抵触,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锅本体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所述温度反馈至所述控制组件以调整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出功率。
17.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6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及
锅本体,所述锅本体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背离所述容置腔的一侧,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锅本体进行加热。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的底部与所述电磁线盘的支架之间的距离为8mm。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本体的厚度为2.0mm至2.5mm。
CN202222584053.5U 2022-09-28 2022-09-28 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Active CN218105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4053.5U CN218105625U (zh) 2022-09-28 2022-09-28 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4053.5U CN218105625U (zh) 2022-09-28 2022-09-28 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05625U true CN218105625U (zh) 2022-12-23

Family

ID=84495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84053.5U Active CN218105625U (zh) 2022-09-28 2022-09-28 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05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10815B1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CN107684340B (zh) 电压力锅
JP5671470B2 (ja) 誘導加熱装置
US10251221B2 (en) Induction cooking device
KR101846088B1 (ko) 유로분리 냉각구조를 포함하는 조리기기
GB2267804A (en) Cooling arrangement for a microwave heating device
CN218105625U (zh) 加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CN209732888U (zh) 一种工作可靠的电吹风
CN215336965U (zh) 一种电控盒散热机构以及空调器
CN214906080U (zh) 烹饪器具
CN210153880U (zh) 一种改进线圈盘散热的电磁灶
EP3926244B1 (en) Heating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same
JP2006120338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KR102355783B1 (ko) 전기조리기
JP2017215084A (ja) 流体加熱装置
CN209863312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12737135A (zh) 一种无线充电座
CN212057413U (zh) 电磁炉
CN213272733U (zh) 电加热器具
CN219735411U (zh) 多炉头电磁炉散热结构
JP2011008931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6924447U (zh) 烹饪设备及其散热结构
CN219367708U (zh) 一种烹饪设备
CN216557234U (zh) 温控灵敏的电陶炉
CN210697154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1

Address after: Room 117, No. 5, Wisdom Road, Hui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Jiangsu 2141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Feish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701 North, No. 5, Wisdom Road,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before: Oak Deer Robotics (Jiangs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