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00661U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100661U CN218100661U CN202221709128.1U CN202221709128U CN218100661U CN 218100661 U CN218100661 U CN 218100661U CN 202221709128 U CN202221709128 U CN 202221709128U CN 218100661 U CN218100661 U CN 2181006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 display panel
- display area
- display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125000004177 dieth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H])C([H])([H])*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125000000118 dimeth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H])*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7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08000032005 Spinocerebellar ataxia with axonal neuropathy type 2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7
- 208000033361 autosomal recessive with axonal neuropathy 2 spinocerebellar ata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7
-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Ga]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33 ga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in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n]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alstonine Natural products C1=CC2=C3C=CC=CC3=NC2=C2N1C[C@H]1[C@H](C)OC=C(C(=O)OC)[C@H]1C2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Molybdenum Chemical compound [Mo] ZOKXTWBITQBER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420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91 polysilic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减小显示面板边框宽度,优化全面屏设计。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其中,一个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另一个第一显示区沿第一方向排列,且第一显示区与非显示区相邻;位于显示区的数据线;位于非显示区的扇出线,扇出线与数据线电连接;数据线包括边缘数据线,边缘数据线位于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区,且边缘数据线通过连接引线与扇出线电连接;其中,连接引线位于显示区,连接引线包括与边缘数据线电连接的第一端部和与扇出线电连接的第二端部,连接引线的第二端部位于与该连接引线电连接的边缘数据线靠近第二显示区的一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屏占比越来越大,给用户带来了更极致的视觉体验。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扇出线会在非显示区占用较大的边框宽度,进而对显示面板的全面屏设计带来了较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进一步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优化全面屏设计。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和另一个所述第一显示区沿第一方向排列,且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非显示区相邻;
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数据线;
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扇出线,所述扇出线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数据线包括边缘数据线,所述边缘数据线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显示区,且所述边缘数据线通过连接引线与所述扇出线电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引线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连接引线包括与所述边缘数据线电连接的第一端部和与所述扇出线电连接的第二端部,所述连接引线的所述第二端部位于与该连接引线电连接的所述边缘数据线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一侧。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区两侧的边缘数据线并未在显示区与非显示区的交界处与扇出线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一条在显示区内延伸的连接引线与扇出线相连。基于连接引线的延伸方式,连接引线可以将与扇出线相连的第二端部引至远离显示区边缘的一侧,例如引至第一显示区靠近第二显示区的一侧或者直接引至第二显示区,这样,用于与边缘数据线相连的至少部分扇出线就可以直接在第一显示区靠近第二显示区一侧的下侧或者直接在第二显示区的下侧引出即可,无需再在拐角区域内进行弯折设计,因而也就无需占用拐角宽度。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拐角区域的宽度,进而减小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宽度。
而且,减小拐角区域的宽度后,拐角区域的弧形边缘可具有更大弯曲弧度,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弯折区的起始弯折点距显示面板边缘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增大显示面板的L-Cut规格。显示面板的L-Cut规格增大后,可以减小无效的非显示区域在显示面板中的整体占据比例,优化显示面板的整机设计,尤其是优化双曲屏或四曲屏的面板整机设计,而且,还会为显示面板带来更高的工艺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布线对比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像素电路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另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再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局部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扇出线的一种布线示意图;
图10为图9沿A1-A2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扇出区的一种布线示意图;
图12为图11沿B1-B2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扇出区的另一种布线示意图;
图14为图13沿C1-C2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总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扇出区的再一种布线示意图;
图17为图16沿D1-D2方向的一种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局部膜层俯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局部俯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俯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引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引线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俯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俯视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连接引线的一种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3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电极的一种俯视图;
图3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
图4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
图4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俯视图;
图4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实现显示面板的正常画面显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中设有多条数据线,这些数据线是通过在非显示区内延伸的扇出线引至引脚处,进而实现与引脚的电连接,以接收引脚所提供的数据电压。发明人研究发现,基于目前非显示区中扇出线的设置方式,不利于优化非显示区的尺寸设计,进而导致显示面板仍具有较大的边框宽度。
以形状为圆角矩形的显示面板为例,如图1所示,图1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01和非显示区102,其中,非显示区102包括下边框区103和弯折区104。下边框区103包括拐角区域105,拐角区域105位于显示面板的顶角处,也被称作为R角区域,拐角区域105的边缘为弧形边缘;而弯折区104则为非显示区102中用于进行弯折的区域,用以将印制电路板弯折到显示面板的背侧。可以理解的,弯折区104可以将显示面板的部分非显示区域弯折到显示区的背侧去实现显示面板中的信号线与驱动芯片或者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减小显示面板的正面台阶区域的面积,提高屏占比。
其中,显示区101包括数据线106,数据线106中靠近显示区101下侧的端部与非显示区102中的扇出线107电连接。对于靠近显示区101左右边缘的这部分数据线106来说,与这部分数据线106相连的扇出线107需要在拐角区域105内进行一定角度的弯折,然后再向弯折区104引出,因此,这部分扇出线107会在拐角区域105内占用较大的拐角宽度L1,进而导致下边框区103的整体宽度比较大。
而且,当拐角区域105宽度较大时,还会使得拐角区域105的边缘弧度较小,在设计弯折区104时,弯折区104的起始弯折点A′就会与显示面板边缘的延长线之间相距很近。在显示领域,弯折区104的起始弯折点距显示面板边缘的延长线之间的距离L2被称作为显示面板的L-Cut规格,显示面板的L-Cut规格越小,弯折区104在第一方向x上所设计的尺寸就越大,那么就会导致显示面板中无效的非显示区域在整体显示面板中的占比就比较大,边框较宽,不利于显示面板整机设计的优化。
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基于该显示面板中的布线设计,可以有效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和非显示区2,显示区1包括第一显示区3和第二显示区4,其中,一个第一显示区3、第二显示区4和另一个第一显示区3沿第一方向x排列,且第一显示区3与非显示区2相邻。即,第一显示区3为两侧的边缘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3中的一个边缘为显示区1与非显示区2之间的交界,而第二显示区4则为中间的显示区域。
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显示区1的数据线Data和位于非显示区2的扇出线5,扇出线5与数据线Data电连接。结合图26,非显示区2还包括绑定区31,扇出线5延伸至绑定区31与绑定区31中的引脚32电连接,用于将引脚32所提供的数据电压进一步传输至显示区1的数据线Data中。
其中,数据线Data包括边缘数据线Data1,边缘数据线Data1位于至少一个第一显示区3,且边缘数据线Data1通过连接引线6与扇出线5电连接。其中,连接引线6位于显示区1,连接引线6包括与边缘数据线Data1电连接的第一端部7和与扇出线5电连接的第二端部8,连接引线6的第二端部8位于与该连接引线6电连接的边缘数据线Data1靠近第二显示区4的一侧。
结合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布线对比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显示区1两侧的边缘数据线Data1并未在显示区1与非显示区2的交界处与扇出线5直接相连,而是通过一条在显示区1内延伸的连接引线6与扇出线5相连。基于连接引线6的延伸方式,连接引线6可以将与扇出线5相连的第二端部8引至远离显示区1边缘的一侧,例如引至第一显示区3靠近第二显示区4的一侧或者直接引至第二显示区4,这样,用于与边缘数据线Data1相连的至少部分扇出线5就可以直接在第一显示区3靠近第二显示区4一侧的下侧或者直接在第二显示区4的下侧引出即可,无需再延伸至拐角区域内以实现与边缘数据线Data1的连接,因而也就无需占用拐角宽度。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拐角区域的宽度L1,进而减小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宽度。
而且,减小拐角区域的宽度后,拐角区域的弧形边缘可具有更大弯曲弧度,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弯折区9的起始弯折点A距显示面板边缘之间的距离L2,也就是增大显示面板的L-Cut规格。显示面板的L-Cut规格增大后,可以减小无效的非显示区域在显示面板中的整体占据比例,既减小了显示面板下台阶区域沿y方向的长度,也减小了显示面板下台阶区域的沿x方向的长度,优化显示面板的整机设计,尤其是优化双曲屏或四曲屏的面板整机设计,而且,还会为显示面板带来更高的工艺良品率。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像素电路51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显示区1包括像素电路51和与像素电路51电连接的多种信号线,其中,多种信号线可包括第一扫描信号线Scan1、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1、复位信号线Vref、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和数据线Data。其中,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和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2。
在像素电路的一种电路结构中,参见图4,像素电路51具体可以包括存储电容Cst、驱动晶体管M0、栅极复位晶体管M1、数据写入晶体管M2、阈值补偿晶体管M3、阳极复位晶体管M4、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5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6,上述晶体管与信号线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或者,在像素电路的另一种电路结构中,如图6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像素电路51的另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像素电路51除包括上述晶体管外,还可进一步包括调控晶体管M7,调控晶体管M7的栅极与第三扫描信号线电连接,调控晶体管M7的第一极与调控信号线DVH电连接,调控晶体管M7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电连接。
在对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进行复位之前,通过控制调控晶体管M7导通,可以将调控信号线DVH提供的偏置电压写入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对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进行电位刷新,使驱动晶体管M0的器件特性被置为确定的初始状态,消除上一帧所写入的数据信号对驱动晶体管M0的器件特性的影响。在对驱动晶体管M0写入数据电压之后,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的电压会发生漏电,尤其是在低频驱动下,漏电情况更加明显,导致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的电位发生较大偏移,此时通过控制调控晶体管M7导通,利用调控晶体管M7向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写入偏置电压,可以使驱动晶体管M0的偏置状态与刚写入数据电压时的偏执状态维持一致,以提高驱动晶体管M0工作状态的稳定性。
或者,在像素电路的另一种电路结构中,如图7所示,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像素电路51的再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还可以将栅极复位晶体管M1和阈值补偿晶体管M3设置为铟镓锌氧化物(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IGZO)晶体管,以减小栅极复位晶体管M1和阈值补偿晶体管M3的漏电流对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电位的影响,提高驱动晶体管M0的工作状态的稳定性。此时,栅极复位晶体管M1的栅极与第四扫描信号线Scan4电连接,阈值补偿晶体管M3的栅极与第五扫描信号线Scan5电连接。此外,在该种结构中,其它的晶体管可以为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晶体管。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区1包括用于形成上述晶体管和信号线的多层金属层,例如,显示面板包括用于形成第一扫描信号线Scan1、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和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的第一金属层、用于形成复位信号线Vref和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的第二金属层、用于形成第二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2和数据线Data的第三金属层。其中,第二金属层位于第一金属层朝向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的一侧,第三金属层位于第二金属层朝向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引线6可以与上述金属层异层设置,例如,连接引线6位于第四金属层,第四金属层位于第三金属层朝向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的一侧。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避免连接引线6与其它金属层中的金属走线短路,另一方面,连接引线6的布线设计还不会影响到其它金属层中的金属走线的布线设计,例如无需增大金属走线之间的间距来容纳连接引线6。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设计中,显示面板还可包括第三正性电源信号线,第三正性电源信号线位于第三金属层朝向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的一侧,第三正性电源信号线、第二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2和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之间电连接,以更大程度的减小电源信号线PVDD的负载。此时,连接引线6可以和第三正性电源信号线同层设置。
或者,在另一种设计中,连接引线6也可以不与其他结构同层设置,连接引线6所在的第四金属层为显示面板中额外新增的金属层。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0、图12、图14和图17,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一金属层与第二金属层之间的第一绝缘层91、位于第二金属层与第三金属层之间的第二绝缘层92和位于第三金属层与第四金属层之间的第三绝缘层93。其中,在后续阐述图10、图12、图14和图17的相关的技术方案时,会结合扇出线5所处的具体金属层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再次参见图2,至少部分连接引线6的第二端部8位于第二显示区4。
如此设置,一方面,第二显示区4与显示面板的拐角区域相距更远且,将连接引线的第二端部引至第二显示区4,可以更大程度的减少在拐角区域内延伸的扇出线5,更利于减小边框区域的宽度。另一方面,相较于第一显示区3,第二显示区4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更大,因此连接引线6引至第二显示区4时,具有更大的容纳空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局部俯视图,非显示区2包括弯折区9,弯折区9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小于显示区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弯折区9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的设置的两条第一边缘10,连接引线6的第二端部8均位于两条第一边缘10的延长线之间。
当连接引线6的第二端部8均位于弯折区9的两条第一边缘10的延长线之间时,与边缘数据线Data1相连的这部分扇出线5直接沿第二方向y向弯折区9延伸即可,无需先在拐角区域内弯折,然后再延伸至弯折区9,该种设计能够进一步将弯折区9的起始弯折点A内缩,以进一步增大显示面板的L-Cut规格。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扇出线25的一种布线示意图,图10为图9沿A1-A2方向的一种剖视图,非显示区2包括弯折区9和第一扇出区11,其中,第一扇出区11位于弯折区9与显示区1之间。
扇出线5包括位于第一扇出区11的第一线段12,多条扇出线5的第一线段12包括第一甲线段13和第一乙线段14,第一甲线段13和第一乙线段14异层设置,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甲线段13和第一乙线段14交叠。示例性的,参见图10,当第一甲线段13位于第一金属层,第一乙线段14位于第二金属层时,第一甲线段13与第一乙线段14之间间隔有第一绝缘层91,第一乙线段14背向第一绝缘层9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绝缘层92。
随着显示面板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显示面板中数据线Data的数量越来越多,相应的,扇出线5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若位于第一扇出区11的多条第一线段12同层设置,相邻两条第一线段12之间需具有足够的间隔,以避免第一线段12之间短路,此时会导致第一线段12的布线设计需求空间较大,进而使弯折区9需要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较大的长度,此时不利于显示面板的L-Cut规格设计。
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多条扇出线5的第一线段12异层设置,并且令异层设置的第一线段12彼此交叠,可以在避免第一线段12接触短路的前提下,缩短多条第一线段12在第一方向x上占用的总宽度,从而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弯折区9的尺寸设计。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扇出区15的一种布线示意图,图12为图11沿B1-B2方向的一种剖视图,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80,非显示区2包括弯折区9和第二扇出区15,其中,第二扇出区15位于弯折区9远离显示区1的一侧,第二扇出区15包括用于传输电源信号的电源总线16,电源总线16包括第一总线部17。
扇出线5包括位于第二扇出区15的第二线段18,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线段18与第一总线部17交叠。其中,多条第二线段18包括第二甲线段19和第二乙线段20,第二甲线段19位于第一总线部17朝向衬底80的一侧,第二乙线段20位于第一总线部17背向衬底80的一侧。示例性的,参见图12,当第一总线部17位于第三金属层、第二甲线段19位于第二金属层以及第二乙线段20位于第四金属层时,第二甲线段19与第一总线部17之间间隔有第二绝缘层92,第一总线部17与第二乙线段20之间间隔有第三绝缘层93。
在上述设置方式中,第一总线部17可以充当屏蔽金属层来减小第二甲线段19和第二乙线段20之间的耦合,从而减小二者之间所产生的寄生电容,降低扇出线5的负载,进而有效减小数据线Data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延迟和衰减。
需要说明的是,非显示区2包括位于弯折区9两侧的第一扇出区11和第二扇出区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所以选择在第二扇出区15利用电源总线16对扇出线5进行优化设计,基于第一扇出区11和第二扇出区15的位置差异,第一扇出区11不随弯折区9进行弯折,而是留在显示面板的正面,因此,为更好的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第一扇出区11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一般是设置的比较小的,其宽度会明显小于第二扇出区15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为此,通过对第二扇出区15中的第二线段18与电源总线16进行上述布线设计,一方面,第二扇出区15内具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电源总线16,电源总线16可以设置的更宽一些,既更大程度的减小了电源总线16的负载,还能够对第二甲线段19和第二乙线段20实现更强的屏蔽能力。另一方面,将多条第二线段18进行至少两层的异层设置后,第二扇出区15也具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第二线段18与位于弯折区9的这部分走线之间的换线过孔,以及容纳第二线段18与位于第二扇出区15远离弯折区9一侧的这部分走线之间的换线过孔。
进一步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扇出区15的另一种布线示意图,图14为图13沿C1-C2方向的一种剖视图,电源总线16还包括第二总线部21,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总线部21与第一总线部17交叠,且第二总线部21与第一总线部17电连接(图中未示意)。第二总线部21与第二乙线段20同层设置,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总线部21与第二乙线段20之间具有间隔。
通过设置第二总线部21,可以利用第二总线部21更大程度的降低电源总线16的负载,从而进一步减小电源信号的延迟和衰减。而且,第二总线部21与第二乙线段20同层设置,还可以简化第二总线部21的工艺制程,也避免第二总线部21额外占用膜层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总线16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电源总线16具体可以包括正性电源信号总线52和/或负性电源信号总线53,其中,正性电源信号总线52与显示区1中的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电连接,用于向其提供正性电源电压,负性电源信号总线53则与发光元件中的阴极电连接,用于向其提供负性电源电压。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扇出区15的再一种布线示意图,图17为图16沿D1-D2方向的一种剖视图,数据线Data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4的中间数据线Data2,中间数据线Data2与第二甲线段19电连接,其中,第二甲线段19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子线段23和第二子线段24。边缘数据线Data1与第二乙线段20电连接,并且,第二乙线段20与连接引线6同层设置。
示例性的,第一子线段23位于第一金属层,即,第一子线段23与第一扫描信号线Scan1、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和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同层设置,第二子线段24位于第二金属层,即,第二子线段24与复位信号线Vref和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同层设置,第二乙线段20位于第四金属层。此时,参见图17,第一子线段23与第二子线段24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91,第二子线段24与第一总线部17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92,第一总线部17与第二乙线段20之间设置有第三绝缘层93。
相较于第一显示区3,第二显示区4中所设置的中间数据线Data2的数量更多,相应的,与中间数据线Data2相连的第二线段18的数量也就更多。通过将与中间数据线Data2相连的这部分第二甲线段19设为不同层的第一子线段23和第二子线段24,可以通过减小第一子线段23和第二子线段24之间的间距的方式来减小第二甲线段19在第一方向x上占用的整体布线空间。
如前所述,为避免连接引线6对显示区1中的其它金属走线的布线产生影响,连接引线6可以采用第四金属层形成,此时,当与边缘数据线Data1电连接的第二乙线段20与连接引线6同层设置时,直接调整形成该第四金属层对应的掩模板图案即可,第二乙线段20无需再额外占用构图工艺,也无需再占用额外的膜层厚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局部膜层俯视图,第二甲线段19的电阻率大于第二乙线段20的电阻率。示例性的,当第二甲线段19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子线段23和第二子线段24时,第一子线段23可以位于第一金属层,第二子线段24可以位于第二金属层,而这两个金属层均由电阻率较高的金属钼形成,因而会使得第二甲线段19的电阻率较大。
数据线Data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4的中间数据线Data2,中间数据线Data2包括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与连接引线6之间存在间隙,即,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与连接引线6之间不存在交叠,此时,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与第二甲线段19所在的扇出线5电连接。
基于连接引线6的设置,边缘数据线Data1、连接引线6和扇出线5所构成的整体走线的长度变大,因而负载也相应变大,此时,边缘数据线Data1和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上所传输的数据信号的衰减程度就会存在明显差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负载较大的第二甲线段19所在的扇出线5与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电连接,可以利用这部分扇出线5与其它扇出线5之间的负载差异,去补偿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与边缘信号线之间的负载差异,进而使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和边缘数据线Data1上所传输的数据信号的衰减程度趋于一致,提高不同位置像素电路51所写入的数据电压的均匀性,避免出现显示差异。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再次参见图18,第二甲线段19的电阻率大于第二乙线段20的电阻率。数据线Data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4的中间数据线Data2,中间数据线Data2包括第二中间数据线Data22,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中间数据线Data22与连接引线6交叠。边缘数据线Data1和/或第二中间数据线Data22与第二乙线段20所在的扇出线5电连接。
对于边缘数据线Data1,由于其需要通过连接引线6与对应的扇出线5相连,因此,边缘数据线Data1、连接引线6和扇出线5所构成的整体走线的长度变大,使得负载也相应变大。对于第二中间数据线Data22,连接引线6与第二中间数据线Data22交叠,连接引线6与第二中间数据线Data22之间会产生寄生电容,因而第二中间数据线Data22也负载变大。此时,通过将负载较小的第二乙线段20所在的扇出线5与边缘数据线Data1和/或第二中间数据线Data22电连接,可以利用这部分扇出线5与其它扇出线5之间的负载差异,去补偿边缘数据线Data1和第二中间数据线Data22与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之间的负载差异,进而使边缘数据线Data1、第二中间数据线Data22和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上所传输的数据线Data号的衰减程度一致,更好的提高显示面板不同位置的显示均匀性。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俯视图,数据线Data还包括位于第二显示区4的中间数据线Data2,中间数据线Data2包括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与连接引线6之间存在间隙,即,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与连接引线6之间不存在不交叠。扇出线5包括第一扇出线25,第一扇出线25与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电连接,第一扇出线25的至少部分呈非直线形延伸。其中,第一扇出线25可以呈折线延伸或波浪形延伸。
如前所述,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的负载小于第二中间数据线Data22和边缘数据线Data1的负载,通过使与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相连的第一扇出线25呈非直线延伸,可以增大第一扇出线25的负载,进而利用第一扇出线25与其它扇出线5之间的负载差异,去补偿第一中间数据线Data21与第二中间数据线Data22、边缘数据线Data1之间的负载,使不同数据线Data上所传输的数据信号的衰减程度趋于一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局部俯视图,边缘数据线Data1包括第一边缘数据线Data11和第二边缘数据线Data12,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边缘数据线Data11与连接引线6之间的交叠面积小于第二边缘数据线Data12与连接引线6之间的交叠面积,其中,第一边缘数据线Data11与连接引线6之间的交叠面积也可以为0。
其中,与第一边缘数据线Data11电连接的连接引线6的长度大于与第二边缘数据线Data12电连接的连接引线6的长度,以利用与不同边缘数据线Data1所连接的连接引线6长度不同所引起的负载差异,去补偿不同边缘数据线Data1与连接引线6交叠程度不同而引起的负载差异,进而提高不同边缘数据线Data1上所传输的数据信号的衰减程度均匀性。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1所示,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俯视图,边缘数据线Data1包括第三边缘数据线Data13和第四边缘数据线Data14,第三边缘数据线Data13位于第四边缘数据线Data14远离第二显示区4的一侧,且第三边缘数据线Data13的长度小于第四边缘数据线Data14的长度。其中,与第三边缘数据线Data13电连接的连接引线6的长度大于与第四边缘数据线Data14电连接的连接引线6的长度,从而利用与不同边缘数据线Data1所连接的连接引线6的长度差异,去补偿不同边缘数据线Data1的长度差异,以使不同边缘数据线Data1的负载趋于一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2所示,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引线6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至少部分连接引线6为蛇形走线。
当连接引线6为蛇形走线设计时,可以在连接引线6在第二方向y上的纵向延伸空间一定的情况下,对连接引线6的延伸长度进行更加灵活的调控,从而更好的实现利用不同连接引线6的长度差异去补偿不同边缘数据线Data1之间的负载差异。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再次参见图22,非显示区2包括弯折区9,显示区1包括第一显示边缘26,第一显示边缘26靠近弯折区9,即,第一显示边缘26为显示区1的下边缘。
连接引线6与边缘数据线Data1之间具有连接过孔27,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两个连接过孔27与第一显示边缘26的延长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同,也就是至少两个连接过孔27在第一方向x上非对齐排布,从而利用连接过孔27的设置位置去进一步调控连接引线6的在第二方向y上的纵向延伸长度。例如,连接过孔27与第一显示边缘26的延长线之间的最短距离较大时,连接引线6在第二方向y上具有较大的纵向延伸距离,当连接引线6呈蛇形走线设计时,可以更大程度的调控连接引线6的延伸长度。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引线6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连接过孔27与第一显示边缘26之间的最短距离也可以相等,此时,多个连接过孔27在第一方向x上对齐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也可应用在双曲显示面板、四曲显示面板等曲面显示面板中,如图24所示,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俯视图,该类显示面板包括平面显示区域28和弯曲显示区域29,弯曲显示区域29包括靠近弯折区9的第一弯曲显示区域30,上述第一显示边缘26可以为第一弯曲显示区域30的边缘。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5所示,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俯视图,非显示区2还包括位于第二扇出区15远离弯折区9一侧的绑定区31,绑定区31中设置有引脚32,引脚32用于向数据线Data提供数据电压。通常情况下,引脚32的排列顺序与数据线Data的排列顺序一致。
当连接引线6在第二显示区4时延伸时,扇出线5在第一扇出区11引出时,会打乱扇出线5的排列顺序,使其与数据线Data的排列顺序不一致。此时,若要想不改变引脚32的位置,当扇出线5进一步延伸至第二扇出区15时,可以使第二扇出区15中与连接引线6相连的这部分扇出线5斜向延伸,将这部分扇出线5的端部引至与中间数据线Data2相连的扇出线5的端部一侧。如前所述,与边缘数据线Data1相连的这部分扇出线5在第二扇出区15的部分可以与连接引线6同层设置,均位于第四金属层,因此,这部分扇出线5在第二扇出区15中斜向延伸时,不会与其它的扇出线5发生短路。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6所示,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俯视图,连接引线6的第二端部8均位于第一显示区3。并且,第一显示区3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第1条边缘数据线Data1~第n条边缘数据线Data1,与n条边缘数据线Data1电连接的n条连接引线6的第二端部8沿第一方向x排列,其中,第i个第二端部8所在的连接引线6与第i条边缘数据线Data1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22,连接引线6的第二端部8指的是连接引线6靠近显示区1中第一显示边缘26(下边缘)的端部。如图27所示,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在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中,子像素包括像素电路51和发光元件38,其中,发光元件38包括阳极39,沿第一方向x,连接引线6的第二端部8与靠近第一显示边缘26一侧的阳极39至少部分交叠。
由于多个连接引线6的第二端部8的排列顺序保持与多条边缘数据线Data1的排列顺序相同,因此,当扇出线5在第一扇出区11引出时,扇出线5的排列顺序直接就与数据线Data的排列顺序相同,此时,与边缘数据线Data1相连的扇出线5在第二扇出区15中的部分也就无需再进行斜向延伸,因此在设计这部分线段位于哪个金属层时,其选择范围就更加灵活,例如这部分线段无需再限制在第四金属层,而是可灵活选择位于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或第四金属层。而且,在该种设置方式下,绑定区31中的多个引脚32仍保持与数据线Data的排列顺序一致,也无需改变引脚32的排列顺序,节省了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在一种可行的设置方式中,如图28和图29所示,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显示区1的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第二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2、扫描信号线(如第一扫描信号线Scan1和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复位信号线Vref和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其中,第二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2和数据线Data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扫描信号线、复位信号线Vref和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
连接引线6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引线段33和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引线段34,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引线段33与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1、扫描信号线、复位信号线Vref和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中的至少一者交叠,和/或,至少部分第二引线段34与第二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2和数据线Data中的至少一者交叠。
当第一引线段33和第二引线段34与显示面板内原有的信号线交叠时,外界环境光入射至连接引线6所在位置处,连接引线6不会对环境光的反射产生额外的影响,因而不会对显示面板的反射均一性产生影响,进而优化显示效果。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0所示,图3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显示区1包括第一区35和第二区36,连接引线6位于第一区35。显示面板还包括虚设走线37,虚设走线37位于第二区36,虚设走线37与连接引线6同层设置,且虚设走线37浮接或接收固定电压。
增设连接引线6后,由于连接引线6更靠近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因此,连接引线6与其它金属走线对外界环境光的反射程度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未设置连接引线6第二区36增设与连接引线6同层设置的虚设走线37,可以利用虚设走线37提高第一区35和第二区36对外界环境光的反射均一性。
此外,上述固定电压具体可为电源电压,此时,虚设走线37还可以与电源信号线电连接,例如虚设走线37与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电连接,从而减小正性电源信号线PVDD的负载,进而降低正性电源信号的压降。
此外,如前所述,结合图7,像素电路51中的栅极复位晶体管M1和阈值补偿晶体管M3可以设置为IGZO晶体管,此时,栅极复位晶体管M1和阈值补偿晶体管M3可以为顶底双栅结构。如图31所示,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栅极复位晶体管M1和阈值补偿晶体管M3分别包括第一栅极g1、位于第一栅极g1背向衬底80一侧的铟镓锌氧化物有源层p、位于铟镓锌氧化物有源层p背向衬底80一侧的第二栅极g2、位于第二栅极g2背向衬底80一侧的第一极s和第二极d。其中,第一栅极g1位于第二金属层,即,第一栅极g1与复位信号线Vref同层,第一极s和第二极d位于第三金属层,即,第一极s和第二极d与数据线Data同层,第二栅极g2位于第二金属层与第三金属层之间的第五金属层。
此时,第二绝缘层92具体包括位于第一栅极g1与铟镓锌氧化物有源层p之间的第一子绝缘层921、位于铟镓锌氧化物有源层p与第二栅极g2之间的第二子绝缘层922和位于第二栅极g2与第一极s之间的第三子绝缘层923。
相较于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由于第二栅极g2所处的第五金属层与第三金属层相距更近,因此,数据线Data上传输的信号对第二栅极g2的影响较大。为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虚设走线37接收固定电压时,在垂直于衬底8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可以使虚设走线37与栅极复位晶体管M1和/或阈值补偿晶体管M3中的第二栅极g2交叠,从而屏蔽数据线Data对该类晶体管中第二栅极g2的干扰,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通常在显示面板中,第二栅极g2是与沿着第一方向x或者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栅极信号线(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的,还可以在垂直于衬底8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虚设走线37与第二栅极信号线至少部分交叠。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2~图34所示,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图3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连接引线6的一种设置位置示意图,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显示区1的发光元件38,发光元件38包括阳极39,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连接引线6与阳极39之间存在间隙。
若连接引线6与阳极39交叠,连接引线6可能会将阳极39局部拱起,导致阳极39不平坦,进而影响发光元件38的出光效果,导致显示面板出现视角色偏等不良现象。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通过使连接引线6与阳极39不交叠,可以避免连接引线6对阳极39的膜层平坦性产生影响,进而避免视角色偏。
此外,如图35所示,图3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发光元件38还包括像素定义层81、发光层82和阴极83。其中,像素定义层81位于阳极39背向衬底80的一侧,像素定义层81包括开口84,发光层82位于开口84内,阴极83位于像素定义层81和发光层82背向衬底80的一侧。其中,像素定义层81的开口84为子像素的开口区,对应子像素的出光区域。此外,阴极83背向衬底80的一侧还设置有保护层85。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35,如图36所示,图3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电极的一种俯视图,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电极86,触控电极86位于保护层85背向衬底80的一侧,触控电极86用于感测手指触摸显示屏所引起的信号变化,进而对手指的触摸位置进行检测。其中,触控电极86为网格状结构,触控电极86包括电极条88和网格孔87,网格孔87暴露像素定义层81的开口8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连接引线6与阳极39不交叠时,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触控电极86中的电极条88可以与连接引线6交叠,从而避免连接引线6会对环境光的反射产生额外的影响,避免不同区域的反射率差异过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35,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连接引线6与发光元件38之间的平坦化层65。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7和图38所示,图3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图3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保护层85背向衬底80一侧的滤光层61,滤光层61包括多个彩膜62,彩膜62用于对与自身颜色不相同的外界环境光进行过滤,减小射入显示面板的外界环境光的量,进而减小外界环境光被显示面板内的金属走线反射至人眼的风险。其中,彩膜62的颜色和与其对应的发光元件38所射出的光的颜色是相同的,以保证发光元件38所发射的光能够正常经由彩膜62射出显示面板。
进一步地,滤光层61还包括遮光结构63,遮光结构63用于防止相邻发光元件38所射出光的相互干扰,提高显示效果。参见图37,遮光结构63可以为黑矩阵64。或者,参见图38,遮光结构63也可以由相邻两种不同颜色的彩膜62交叠形成,此时可以节省黑矩阵64的制备工艺,节省工艺流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连接引线6与遮光结构63交叠,从而避免连接引线6对环境光的反射产生额外的影响,进而避免不同区域的反射率差异过大。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9所示,图3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连接引线6与边缘数据线Data1之间具有连接过孔27。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38,发光元件38包括阳极39,至少部分阳极39包括主体部40和凸出于主体部40的凸出部41,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凸出部41覆盖连接过孔27,以利用阳极39的凸出部41对这部分连接过孔27进行遮挡,避免显示面板息屏时这些连接过孔27被人眼可见。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如图40所示,图4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显示区1的像素电路51,像素电路51包括驱动晶体管M0和阈值补偿晶体管M3,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与阈值补偿晶体管M3的第二极之间具有连接节点42。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连接引线6与部分连接节点42交叠。
当显示面板包括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时,不同颜色子像素中像素电路51的连接节点42与其它膜层之间的耦合程度不同,例如,当显示面板包括用于出射红光的红色子像素、用于出射绿光的绿色子像素和用于出射蓝光的蓝色子像素时,一般情况下绿色子像素中像素电路51的连接节点42的寄生电容较小,导致不同颜色子像素中阈值晶体管M3将数据信号进一步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时,数据信号的衰减程度不同,进而影响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所写入电压的均一性。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使连接引线6与绿色子像素的像素电路51中的连接节点42交叠,以利用连接引线6与这部分连接节点42之间的耦合来增大这部分连接节点42的寄生电容,进而提高不同颜色子像素中阈值晶体管M3向驱动晶体管M0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信号的衰减程度均一性。
进一步地,如图41所示,图4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膜层结构俯视图,阈值补偿晶体管M3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电连接,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连接引线6还可进一步与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交叠。此时,连接引线6同时与连接节点42和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交叠,可以减小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上的电压跳变对连接节点42的电位的影响,以稳定连接节点42的电压,提高驱动晶体管M0的工作状态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2所示,图4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局部俯视图,第一显示区3包括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透光孔49。边缘数据线Data1包括第五边缘数据线Data15,第五边缘数据线Data15包括第一子数据线段43和第二子数据线段44,第一子数据线段43和第二子数据线段44在透光孔49处断开设置。
连接引线6包括与第五边缘数据线Data15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引线46,第一连接引线46包括第一子连接线段47和第二子连接线段48,第一子连接线段47沿着透光孔49的边缘延伸且分别与第一子数据线段43和第二子数据线段44电连接,第二子连接线段48电连接在第一子连接线段47与扇出线5之间。
在上述设置方式中,第一连接引线46既作为第五边缘数据线Data15与扇出线5之间的连接线,还作为第五边缘数据线Data15中断开的第一子数据线段43和第二子数据线段44之间的连接线,从而在第一子数据线段43和第二子数据线段44之间形成信号传输通路,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43所示,图4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43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和另一个所述第一显示区沿第一方向排列,且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非显示区相邻;
位于所述显示区的数据线;
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扇出线,所述扇出线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其中,所述数据线包括边缘数据线,所述边缘数据线位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显示区,且所述边缘数据线通过连接引线与所述扇出线电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引线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连接引线包括与所述边缘数据线电连接的第一端部和与所述扇出线电连接的第二端部,所述连接引线的所述第二端部位于与该连接引线电连接的所述边缘数据线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所述连接引线的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弯折区,所述弯折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显示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所述弯折区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设置的两条第一边缘,所述连接引线的所述第二端部均位于两条所述第一边缘的延长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弯折区和第一扇出区,其中,所述第一扇出区位于所述弯折区与所述显示区之间;
所述扇出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扇出区的第一线段,多条所述扇出线的所述第一线段包括第一甲线段和第一乙线段,所述第一甲线段和所述第一乙线段异层设置,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甲线段和所述第一乙线段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弯折区和第二扇出区,其中,所述第二扇出区位于所述弯折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二扇出区包括用于传输电源信号的电源总线,所述电源总线包括第一总线部;
所述扇出线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扇出区的第二线段,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线段与所述第一总线部交叠;
多条所述第二线段包括第二甲线段和第二乙线段,所述第二甲线段位于所述第一总线部朝向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乙线段位于所述第一总线部背向所述衬底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总线还包括第二总线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总线部与所述第一总线部交叠,且所述第二总线部与所述第一总线部电连接;
所述第二总线部与所述第二乙线段同层设置,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总线部与所述第二乙线段之间具有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中间数据线,所述中间数据线与第二甲线段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甲线段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子线段和第二子线段;
所述边缘数据线与所述第二乙线段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二乙线段与所述连接引线同层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甲线段的电阻率大于所述第二乙线段的电阻率;
所述数据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中间数据线,所述中间数据线包括第一中间数据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中间数据线与所述连接引线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第一中间数据线与所述第二甲线段所在的扇出线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甲线段的电阻率大于所述第二乙线段的电阻率;
所述数据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中间数据线,所述中间数据线包括第二中间数据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中间数据线与所述连接引线交叠;
所述边缘数据线和/或所述第二中间数据线与所述第二乙线段所在的扇出线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中间数据线,所述中间数据线包括第一中间数据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中间数据线与所述连接引线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扇出线包括第一扇出线,所述第一扇出线与所述第一中间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扇出线的至少部分呈非直线形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缘数据线包括第一边缘数据线和第二边缘数据线,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边缘数据线与所述连接引线之间的交叠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边缘数据线与所述连接引线之间的交叠面积;
其中,与所述第一边缘数据线电连接的所述连接引线的长度大于与所述第二边缘数据线电连接的连接引线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缘数据线包括第三边缘数据线和第四边缘数据线,所述第三边缘数据线位于所述第四边缘数据线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一侧,且所述第三边缘数据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边缘数据线的长度;
其中,与所述第三边缘数据线电连接的所述连接引线的长度大于与所述第四边缘数据线电连接的连接引线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所述连接引线为蛇形走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弯折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边缘,所述第一显示边缘靠近所述弯折区;
所述连接引线与所述边缘数据线之间具有连接过孔,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至少两个所述连接过孔与所述第一显示边缘的延长线之间的最短距离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引线的所述第二端部均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
并且,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第1条所述边缘数据线~第n条所述边缘数据线,与n条所述边缘数据线电连接的n条所述连接引线的所述第二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其中,第i个所述第二端部所在的连接引线与第i条所述边缘数据线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第二正性电源信号线、扫描信号线、复位信号线和发光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二正性电源信号线和所述数据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扫描信号线、所述复位信号线、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和所述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连接引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引线段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引线段,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引线段与所述扫描信号线、所述复位信号线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和第一正性电源信号线中的至少一者交叠,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引线段与所述第二正性电源信号线和所述数据线中的至少一者交叠。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连接引线位于所述第一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虚设走线,所述虚设走线位于所述第二区,所述虚设走线与所述连接引线同层设置,且所述虚设走线浮接或接收固定电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阳极,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连接引线与所述阳极之间存在间隙。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引线与所述边缘数据线之间具有连接过孔;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包括阳极,至少部分所述阳极包括主体部和凸出于所述主体部的凸出部,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凸出部覆盖所述连接过孔。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和阈值补偿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阈值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之间具有连接节点;
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连接引线与部分所述连接节点交叠。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透光孔;
所述边缘数据线包括第五边缘数据线,所述第五边缘数据线包括第一子数据线段和第二子数据线段,所述第一子数据线段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段在所述透光孔处断开设置;
所述连接引线包括与所述第五边缘数据线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引线,所述第一连接引线包括第一子连接线段和第二子连接线段,所述第一子连接线段沿着所述透光孔的边缘延伸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子数据线段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线段电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线段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子连接线段与所述扇出线之间。
2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09128.1U CN218100661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09128.1U CN218100661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100661U true CN218100661U (zh) | 2022-12-20 |
Family
ID=84477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709128.1U Active CN218100661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100661U (zh) |
-
2022
- 2022-06-30 CN CN202221709128.1U patent/CN21810066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80494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5064108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288945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413815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8806578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5117140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10335221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220077265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3053309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8089759B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US20220376003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4556277A (zh) | 触控基板及显示面板 | |
CN115425046A (zh) |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 |
CN113823644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218100661U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427207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5602091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5311983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945863B (zh) | 显示模组 | |
CN111755489A (zh) | 显示面板 | |
US20240114737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240338091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240315118A1 (en) | Display panel | |
CN113096582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40284736A1 (en) |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