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6582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6582B
CN113096582B CN202110414238.9A CN202110414238A CN113096582B CN 113096582 B CN113096582 B CN 113096582B CN 202110414238 A CN202110414238 A CN 202110414238A CN 113096582 B CN113096582 B CN 1130965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ode
emitting element
light emitting
area
line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42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6582A (zh
Inventor
王美红
马扬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142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6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6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6582A/zh
Priority to US17/378,138 priority patent/US2022033652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6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6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3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 H01L33/3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 H01L33/387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with a plurality of electrode regions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semiconductor body and being electrically interconnected by another electrode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3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 H01L33/40Materials therefor
    • H01L33/405Reflective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3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 H01L33/40Materials therefor
    • H01L33/42Transpar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光学部件区和第一显示区;多个像素,像素包括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第一像素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像素包括第二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位于光学部件区,第二发光元件位于第一显示区;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与第一发光元件电连接,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第二发光元件电连接;衬底,光学部件区包括阳极连接线段,第一发光元件包括第一阳极,阳极连接线段与第一阳极电连接;在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阳极的面积为S1,第一阳极与阳极连接线段的电连接面积为S2,其中,5%<S2/S1≤100%。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包括显示面板和摄像头的电子产品的发展,人们对这些产品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基础通讯功能,同时也更转向于设计性、艺术性以及具有良好的视觉体验方面,比如具有高屏占比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其中,全面屏成为电子产品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听筒、环境光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等都已成功隐藏到屏幕下面,唯有前置摄像头难以隐藏。
为了实现真正全面屏,可以将前置摄像头设置在屏幕下。但是,将前置摄像头设置在屏幕下的全面屏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前置摄像头设置在屏幕下的全面屏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光学部件区和第一显示区;
多个像素,所述像素包括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所述第一像素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像素包括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光学部件区,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
多个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电连接;
衬底,所述光学部件区包括阳极连接线段,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包括第一阳极,所述阳极连接线段与所述第一阳极电连接;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阳极的面积为S1,所述第一阳极与所述阳极连接线段的电连接面积为S2,其中,5%<S2/S1≤100%。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5%<S2/S1≤100%,其中,S1为第一阳极的面积,S2为第一阳极与阳极连接线段的电连接面积,即增大第一阳极与阳极连接线段的接触面积,避免过孔较小、过孔区域的电阻较大时,阳极连接线段传输的静电难以传输至第一阳极的问题,使得阳极连接线段传输的静电可以快速的传输至第一阳极,以对阳极连接线段上的静电进行消散,防止静电在阳极连接线段上积累而造成静电击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ZZ’方向的截面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图3中WW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沿XX’方向的截面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包括图3中WW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6沿YY’方向的截面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包括图3中WW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8沿VV’方向的截面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图12中LL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图13沿KK’方向的截面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沿OO’方向的截面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包括图3中WW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19沿PP’方向的截面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包括图3中WW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22沿MM’方向的截面图;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包括图3中WW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图29中沿QQ’方向的截面图;
图3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4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4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完整地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申请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申请的修改和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沿ZZ’方向的截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与光学部件(图中未示出)对应的光学部件区A1’包括位于衬底60’上的多个第一发光元件111’和阳极连接线段20’,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之间设置有绝缘层1’,阳极连接线段20’通过绝缘层1’中设置的过孔30’与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电连接,例如可以通过阳极连接线段20’向第一发光元件111’提供驱动信号,以驱动第一发光元件111’发光;由于光学部件可以对应设置于光学部件区A1’,即无需增加显示面板的边框尺寸,即可设置相应的光学部件,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其中,光学部件例如可以包括前置摄像头、指纹识别器、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或虹膜识别传感器等。第一发光元件111’可以包括发红光的第一发光元件1111’、发蓝光的第一发光元件1112’以及发绿光的第一发光元件1113’。
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由于阳极连接线段20’的电阻与过孔30’区域的电阻是变化的,阳极连接线段20’上传输的信号在传输至第一阳极40’之前,过孔30’会对阳极连接线段20’传输的信号有阻碍作用,例如,当阳极连接线段20’有静电时,过孔30’的存在使得阳极连接线段20’上传输的静电难以传输至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即静电无法迅速消散,如此,会造成阳极连接线段20’静电击伤,进而影响第一发光元件111’的显示。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光学部件区和第一显示区;多个像素,像素包括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第一像素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像素包括第二发光元件,第一发光元件位于光学部件区,第二发光元件位于第一显示区;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与第一发光元件电连接,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第二发光元件电连接;衬底,光学部件区包括阳极连接线段,第一发光元件包括第一阳极,阳极连接线段与第一阳极电连接;在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阳极的面积为S1,第一阳极与阳极连接线段的电连接面积为S2,其中,5%<S2/S1≤10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5%<S2/S1≤100%,其中,S1为第一阳极的面积,S2为第一阳极与阳极连接线段的电连接面积,即增大第一阳极与阳极连接线段的接触面积,避免过孔较小、过孔区域的电阻较大时,阳极连接线段传输的静电难以传输至第一阳极的问题,使得阳极连接线段传输的静电可以快速的传输至第一阳极,以对阳极连接线段上的静电进行消散,防止静电在阳极连接线段上积累而造成静电击伤的问题。
以上是本申请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图3中WW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4沿XX’方向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AA,显示区AA包括光学部件区A1和第一显示区A2,第一显示区A2至少部分围绕光学部件区A1;其中,第一显示区A2至少部分围绕光学部件区A1,可以为光学部件区A1位于显示区AA的边缘,则第一显示区A2三面围绕光学部件区A1,如图3所示;也可以为光学部件区A1位于显示区AA的角落,则第一显示区A2两面围绕光学部件区A1,图中未示出;还可以为第一显示区A2围绕光学部件区A1,则第一显示区A2四面围绕光学部件区A1等,图中未示出。
继续参见图3、图4和图5,显示区AA还包括多个像素10,像素10包括第一像素11和第二像素12,第一像素11包括第一发光元件111,第二像素12包括第二发光元件121,第一发光元件111位于光学部件区A1,第二发光元件121位于第一显示区A2;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与第一发光元件111电连接,以驱动第一发光元件111发光;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第二发光元件121电连接,以驱动第二发光元件121发光,如此,光学部件区A1以及第一显示区A2均设置有发光元件,使得光学部件区A1以及第一显示区A2均能够显示发光,显示面板100能够真正实现全屏显示。其中,第一发光元件111和第二发光元件121例如均可以包括发红光的第一发光元件1111、发蓝光的第一发光元件1112以及发绿光的第一发光元件1113,以实现显示面板100的彩色显示。可选的,光学部件区A1的透光率大于第一显示区A2的透光率。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衬底60,像素10和像素驱动电路均设置于衬底60上;像素驱动电路(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例如包括至少一个晶体管,晶体管例如可以包括有源层511、栅极512以及源极513和漏极514,显示面板100例如还可以包括位于有源层511和栅极512之间的绝缘层4、位于栅极511以及源极513和漏极514之间的绝缘层3;光学部件区A1包括阳极连接线段20,第一发光元件111包括第一阳极40,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阳极40电连接;例如可以是通过过孔30实现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阳极40的电连接,即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阳极40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1,绝缘层1中可以设置有过孔30,参见图5;还可以是通过接触的方式实现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阳极40的电连接,即阳极连接线段20直接与第一阳极40接触并电连接,下述实施例将进行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第一阳极40例如可以包括用于连接阳极连接线段20的阳极连接部401和除阳极连接部401之外的阳极主体部402;在垂直于衬底6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阳极40的面积为S1,即阳极连接部401的面积S2和除阳极连接部401之外的阳极主体部402的面积S3之和,第一阳极40与阳极连接线段20的电连接面积为S2,即阳极连接部401的面积;本实施方式中,S1和S2满足:5%<S2/S1≤100%。
示例性的,第一阳极40与阳极连接线段20的电连接面积S2例如大于25μm2;S3的范围例如大于等于64μm2小于等于400μm2;例如可以通过测量第一阳极40在衬底6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确定第一阳极40的面积S1,以及通过测量阳极连接部401在衬底60所在平面的投影的面积确定阳极连接部401的面积S2;或者,通过测量阳极连接部401在衬底6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确定阳极连接部401的面积S2,以及通过测量阳极主体部402在衬底6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确定阳极主体部402的面积S3,然后计算得到第一阳极40的面积S1。
示例性的,S1和S2满足:10%≤S2/S1≤100%;或者,25%≤S2/S1≤100%;或者,50%≤S2/S1≤100%;或者,75%≤S2/S1≤100%;或者,25%≤S2/S1≤50%;或者,25%≤S2/S1≤75%;或者,50%≤S2/S1≤75%。
示例性的,请继续参见图4和图5,第一阳极40与阳极连接线段20的电连接面积S2为100μm,S3为300μm,则S1为400μm,S2/S1等于25%。
示例性的,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包括图3中WW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6沿YY’方向的截面图,参见图6和图7,第一阳极40与阳极连接线段20的电连接面积S2为200μm,S3也为200μm,则S1为400μm,S2/S1等于50%。
示例性的,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包括图3中WW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图8沿VV’方向的截面图,参见图8和图9,整个第一阳极40与阳极连接线段20接触,此时第一阳极40与阳极连接线段20接触面积S2即为第一阳极40的面积S1,例如,S1和S2均为400μm,S2/S1等于100%。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阳极40与阳极连接线段20的电连接面积S2与S1的比值增大,即第一阳极40与阳极连接线段20的电连接面积S2较大,如此,可以避免过孔较小、过孔区域的电阻较大时,阳极连接线段传输的静电难以传输至第一阳极的问题,使得阳极连接线段20传输的静电可以快速的传输至第一阳极40,以对阳极连接线段20上的静电进行消散,防止静电在阳极连接线段20上积累而造成静电击伤的问题。
可选的,例如可以将位于光学部件区A1的阳极连接线段20设置为透明走线,以使设置阳极连接线段20的位置也能够透光,增大光学部件区A1的透光面积,使得更多的光线透过光学部件区A1,而被设置于该光学部件区A1的光学部件所接收,提高光学部件的感光性能。
可选的,例如可以将阳极连接线段20与像素驱动电路(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和/或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结构同层设置,例如阳极连接线段20与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晶体管的源极513和漏极514同层设置(图中未示出),或者与晶体管的栅极511同层设置(图中未示出),以简化工艺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的显示面板100以光学部件区A1的像素密度,即发光点密度小于第一显示区A2的像素密度为例进行的说明,但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本实施的方案还适用于光学部件区A1与第一显示区A2像素密度相同的显示面板。
可以理解的是,图4、图6和图8中为了清楚的体现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的面积S1以及第一阳极40与阳极连接线段20的电连接面积S2,仅示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而未示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其它膜层。下述实施例相同,下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阳极40电连接时,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所在的位置例如可以包括以下两种:第一种,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位于光学部件区A1;第二种,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并未位于光学部件区A1,示例性的,显示区AA还包括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位于光学部件区A1与第一显示区A2之间,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可以位于第二显示区,该方式将在下述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当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阳极40电连接时,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所在的位置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两种示例,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所在的位置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区域划分灵活设置。
可选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经由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阳极40电连接。
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3、图4和图5,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与阳极连接线段20之间设置有绝缘层2,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可以通过绝缘层2中的过孔与阳极连接线段20的一端电连接,阳极连接线段20的另一端与第一阳极40电连接。继续参见图3、图4和图5,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和第一发光元件111均位于光学部件区A1,但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并未位于第一发光元件111的下方,在垂直于衬底6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与第一阳极40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例如不同第一发光元件111对应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集中设置在光学部件区A1的一个或者多个位置,例如集中设置在光学部件区A1的中心区域,此时,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可以经由阳极连接线段20与其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电连接,例如可以通过阳极连接线段20将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产生的驱动电流传输至第一发光元件111,以驱动第一发光元件111发光,该种方式的好处在于,由于除中心区域以外的光学部件区A1没有设置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所以对应区域不会存在由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中的金属结构之间存在缝隙而造成衍射的问题,而中心区域由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集中设置,即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之间的金属结构紧密排列,也可以解决由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中的金属结构之间存在缝隙而造成衍射的问题。
可选的,第一像素1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第三发光元件包括第三阳极,第三阳极与第一阳极电连接。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可选的,如图10所示,第一像素1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112,其中,图10以第一像素11包括一个第三发光元件112为例进行的说明,继续参见图10,第三发光元件112包括第三阳极43,第三阳极43经由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阳极40电连接,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可以同时驱动第一发光元件111和第三发光元件112,以使第一发光元件111和第三发光元件112发光。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阳极连接线段20使得第一阳极40与第三阳极43之间电连接,如此,可以通过一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驱动至少两个发光元件(一个第一发光元件111和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112)发光,从而减少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的数量,进而降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所占用的光学部件区A1的面积,增大光学部件区A1的透光面积;此外,通过一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驱动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发光,可以减小第一像素11的像素电流,提升光学部件区A1发光元件的寿命。可选的,在垂直于衬底6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位于第一发光元件111的下方,第三发光元件112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位于光学部件区A1,且位于发光元件的下方时,第一像素11可以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112;当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位于光学部件区A1,但并未位于发光元件的下方时,第一像素11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112,例如,参见图11,阳极连接线段20不仅可以用于实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和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电连接,即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通过阳极连接线段20为第一发光元件111提供驱动电流,同时阳极连接线段20还可以用于连接第三发光元件112和第一发光元件111,通过阳极连接线段20把驱动电流传输至第三发光元件112,以驱动第三发光元件112发光,如此,既可以使得各第一发光元件111对应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集中设置,避免衍射的问题;还可以增大光学部件区A1的透光面积;同时,通过一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驱动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发光,还可以减小第一像素11的像素电流,提升光学部件区A1发光元件的寿命。
参见上述内容,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的对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位于光学部件区A1,阳极连接线段与第一阳极40的电连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通过上述示例可知,当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位于光学部件区A1,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阳极40的电连接时,第一阳极40与阳极连接线段20的电连接面积S2与S1的比值满足5%<S2/S1≤100%,即第一阳极40与阳极连接线段20的电连接面积S2与S1的比值增大,亦即第一阳极40与阳极连接线段20的电连接面积S2较大,如此,可以避免过孔较小、过孔区域的电阻较大时,阳极连接线段传输的静电难以传输至第一阳极的问题,使得阳极连接线段20传输的静电可以快速的传输至第一阳极40,以对阳极连接线段20上的静电进行消散,防止静电在阳极连接线段20上积累而造成静电击伤的问题。
可选的,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图12中LL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14是图13沿KK’方向的截面图,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显示区AA还包括第二显示区A3,第二显示区A3位于光学部件区A1与第一显示区A2之间,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位于第二显示区A3,通过将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设置于与光学部件区A1相邻的第二显示区A3,以使原来设置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的位置也能够透光,增大光学部件区A1的透光面积,使得更多的光线透过光学部件区A1,而被设置于该光学部件区A1的光学部件所接收,提高光学部件的性能。其中,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并未位于第一发光元件111的下方,在垂直于衬底6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与第一阳极40之间是有一段距离的,此时,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例如可以经由阳极连接线段20与其对应的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电连接,例如可以通过阳极连接线段20将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产生的驱动电流传输至第一发光元件111,以驱动第一发光元件111发光。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12、图13和图14,像素10还包括第三像素13,第三像素13包括第四发光元件131;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三像素驱动电路54;第四发光元件131和第三像素驱动电路54位于第二显示区A3,第三像素驱动电路54通过过孔与第四发光元件131的第四阳极45电连接。
可选的,在第二显示区A3和第一显示区A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显示区(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三显示区的像素密度可以大于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但是小于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以实现提高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优化。
可选的,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沿OO’方向的截面图,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一像素1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112,第三发光元件112包括第三阳极43,第三阳极43与第一阳极40电连接。可选的,当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位于第二显示区A3时,可以同时驱动第一发光元件111发光以及第三发光元件112发光。其中,第三阳极43可以位于光学部件区A1,即第三发光元件112位于光学部件区A1,参见图15和图16;或者,第三阳极43位于第二显示区A3,即第三发光元件112位于第二显示区A3,参见图17;或者,第三阳极43同时位于光学部件区A1和第二显示区A3,也即第三发光元件112位于光学部件区A1和第二显示区A3交界处,参见图18。
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设置于与光学部件区A1相邻的第二显示区A3,以使原来设置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的位置也能够透光,增大光学部件区A1的透光面积,使得更多的光线透过光学部件区A1,而被设置于该光学部件区A1的光学部件所接收,提高光学部件的感光性能;此外,一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驱动至少两个发光元件(一个第一发光元件111和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112)发光,可以减小第一像素11的像素电流,提升光学部件区A1发光元件的寿命。
参见上述内容,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的对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位于第二显示区A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通过上述说明可知,当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位于第二显示区A3时,可以增大光学部件区A1的透光面积,使得更多的光线透过光学部件区A1,而被设置于该光学部件区A1的光学部件所接收,提高光学部件的感光性能。
综上,当阳极连接线段与第一阳极电连接时,可以通过设置5%<S2/S1≤100%,其中,S1为第一阳极的面积,S2为第一阳极与阳极连接线段的电连接面积,即增大第一阳极与阳极连接线段的接触面积,避免过孔较小、过孔区域的电阻较大时,阳极连接线段传输的静电难以传输至第一阳极的问题,使得阳极连接线段传输的静电可以快速的传输至第一阳极,以对阳极连接线段上的静电进行消散,防止静电在阳极连接线段上积累而造成静电击伤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像素1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112,第三发光元件112的第三阳极43与阳极连接线段20电连接时,可以通过设置5%<S5/S4≤100%,其中,S4为第三阳极43的面积,S5为第三阳极43与阳极连接线段20的电连接面积。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15,第三阳极43包括用于连接阳极连接线段20的连接部431和除连接部431之外的主体部432,第三阳极43的面积S4等于连接部431的面积S5以及除连接部431之外的主体部432的面积S6之和。例如,通过测量第三阳极43在衬底6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确定第三阳极43的面积S4,以及通过测量连接部431在衬底6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确定连接部431的面积S5;或者,通过测量连接部431在衬底6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确定连接部431的面积S5,以及通过测量主体部432在衬底6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确定主体部432的面积S6,然后计算得到第三阳极43的面积S4。本实施方式中,通过S4和S5满足:5%<S5/S4≤100%,即增大第三阳极43与阳极连接线段20的接触面积,避免过孔较小、过孔区域的电阻较大时,阳极连接线段20传输的静电难以传输至第三阳极43的问题,使得阳极连接线段20传输的静电可以快速的传输至第三阳极43,即还可以通过第三阳极43以对阳极连接线段20上的静电进行消散,进一步防止静电在阳极连接线段20上积累而造成静电击伤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案中以第三发光元件112位于光学部件区A1为例对S4和S5满足的关系进行了说明,当第三发光元件112位于第二显示区A3,或,第三发光元件112位于光学部件区A1和第二显示区A3交界处同样适用于该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阳极40电连接,可以是通过过孔实现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阳极40的电连接,还可以是通过接触的方式实现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阳极40的电连接,即阳极连接线段20直接与第一阳极40接触并电连接。下面以阳极连接线段20直接与第一阳极40接触并电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为了更加方便、清楚地对后续方案进行描述,以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位于光学部件区A1,但未位于发光元件的下方为例进行说明。下述内容均不属于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选的,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包括图3中WW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19沿PP’方向的截面图,如图19和图20所示,阳极连接线段20直接与第一阳极40接触并电连接。可选的,第一阳极40与阳极连接线段20的电连接面积为S2等于第一阳极40的面积S1,S2/S1=100%。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阳极40接触并电连接,即并不存在过孔,如此,阳极连接线段20上静电可以直接传输至第一阳极40,避免过孔较小、过孔区域的电阻较大时,阳极连接线段20传输的静电难以传输至第一阳极40的问题,使得阳极连接线段20传输的静电可以快速传输至第一阳极40,以对阳极连接线段20上的静电进行消散,防止静电在阳极连接线段20上积累而造成静电击伤的问题;此外,由于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阳极40接触并电连接,并不存在过孔,无需打孔,降低掩膜板的数量,简化工艺步骤,提高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当S2/S1=100%时,不仅适用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设置于光学部件区A1的情形;还适用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未设置于光学部件区A1的情形,例如,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设置于第二显示区A3,如图21所示。
可选的,当阳极连接线段20直接与第一阳极40接触并电连接时,可以在垂直于衬底60的方向上,在第一阳极40的下方单独设置阳极连接线段20,使阳极连接线段20直接与第一阳极40接触并电连接,即图20或图21所示。还可以是阳极连接线段20复用为第一阳极40的至少一个膜层。示例性的,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包括图3中WW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22沿MM’方向的截面图,如图22和图23所示,第一阳极40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层41、第二透明电极层42以及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层4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之间的第一反射电极层44,阳极连接线段20复用第一透明电极层41。或者,阳极连接线段20复用为第二透明电极层42,如图24所示;或者,阳极连接线段20复用为第一反射电极层44,如图25所示。或者,第一阳极40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层41,阳极连接线段20复用为第一透明电极层41。或者,第一阳极40包括第二透明电极层42,阳极连接线段20复用为第二透明电极层42。或者,第一阳极40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层4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时,阳极连接线段20复用为第一透明电极层41或第二透明电极层42。或者,第一阳极40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层4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时,阳极连接线段20复用为第一透明电极层4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如图26所示。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阳极连接线段20复用为第一阳极40的一个膜层,无需单独设置该膜层,能够减少膜层数量以及对应掩膜板数量,降低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提高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同时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且当阳极连接线段20复用为透明电极层时,即阳极连接线段20为透明阳极连接线段,以使设置阳极连接线段20的位置也能够透光,增大光学部件区A1的透光面积,使得更多的光线透过光学部件区A1,而被设置于该光学部件区A1的光学部件所接收,提高光学部件的感光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当阳极连接线段20复用为第一阳极40的至少一个膜层时,不仅适用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设置于光学部件区A1的情形,如图22-图26所示;还适用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未设置于光学部件区A1的情形,例如,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设置于第二显示区A3,如图27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27仅以阳极连接线段20复用第一透明电极层41,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设置于第二显示区A3为例进行的说明,当阳极连接线段20复用第一阳极40的其他膜层或复用为第一阳极40的至少两个膜层时,同样适用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设置于第二显示区A3。
可选的,第一透明电极层4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的材料例如可以均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s,ITO)或者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s,IZO)等透明材料。
可选的,当第一阳极40包括第一反射电极层44,阳极连接线段20与第一反射电极层44接触电连接,继续参见图23和图25,通过第一反射电极层44将阳极连接线段20传输的驱动信号传输至第一发光元件111的发光层;同时,第一反射电极层44可以对第一发光元件111发出的光线进行反射,以提高发光元件的光线利用率。
可选的,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包括图3中WW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如图28所示,阳极连接线段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分部21和第二分部22;在垂直于衬底6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分部21与第一发光元件111至少部分交叠,第二分部22的线宽大于第一分部21。可选的,第一分部21即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
本实施方式中,阳极连接线段20的第二分部22可用于传输信号,例如传输驱动信号,第一分部21可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即可以保证信号的传输,又可以保证第一发光元件40正常工作;同时通过设置第二分部22的线宽大于第一分部21,降低第二分部22的电阻,使得第二分部22传输的信号可以快速的传输至第一分部21。
需要说明的是,当阳极连接线段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分部21和第二分部11时,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既可以设置于光学部件区A1,还可以设置于第二显示区A2,同时可以是阳极连接线段20复用为第一透明电极层41时,阳极连接线段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分部21和第二分部22,还可以是阳极连接线段20复用为第二透明电极层42,或复用为第一透明电极层4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时。
可选的,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0是图29中沿QQ’方向的截面图,如图29和图30所示,第一像素1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112,第三发光元件112包括第三阳极43,第三阳极43通过过孔30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电连接;第三阳极43包括第一反射电极层44、第一透明电极层41和/或第二透明电极层42。
示例性的,第三阳极43包括第一反射电极层44、第一透明电极层4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继续参见图30,第三阳极43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41延伸至第一发光元件111所在区域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以及作为阳极连接线段20。或者,第三阳极43中的第二透明电极层42延伸至第一发光元件111所在区域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以及作为阳极连接线段20,如图31所示。
示例性的,第三阳极43包括第一反射电极层44和第一透明电极层41。第二透明电极层42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以及阳极连接线段20,且与第一反射电极层44以及第一透明电极层41接触电连接,如图32所示。可选,第二透明电极层42不做为第三发光元件112的一部分。
示例性的,第三阳极43包括第一反射电极层44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第一透明电极层41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以及阳极连接线段20,且与第一反射电极层44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接触电连接,如图33所示。可选,第一透明电极层41不做为第三发光元件112的一部分。
示例性的,第三阳极43包括第一反射电极层44和第一透明电极层41,第三阳极43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41延伸至第一发光元件111所在区域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以及作为阳极连接线段20,如图34所示。
示例性的,第三阳极43包括第一反射电极层44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第三阳极43中的第二透明电极层42延伸至第一发光元件111所在区域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以及作为阳极连接线段20,如图35所示。
示例性的,第三阳极43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层41和第二透明电极层42。第三阳极43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41延伸至第一发光元件111所在区域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以及作为阳极连接线段20,如图36所示。或者,第三阳极43中的第二透明电极层42延伸至第一发光元件111所在区域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以及作为阳极连接线段20,如图37所示。或者,第三阳极43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41以及第二透明电极层42均延伸至第一发光元件111所在区域,并同时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以及阳极连接线段20,如图38所示。
示例性的,第三阳极43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层41。第三阳极43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层41延伸至第一发光元件111所在区域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以及作为阳极连接线段20,如图39所示。
示例性的,第三阳极43包括第二透明电极层42。第三阳极43中的第二透明电极层42延伸至第一发光元件111所在区域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以及作为阳极连接线段20,如图40所示。
第三阳极43中的至少一个膜层,例如,可以延伸至第一发光元件111所在区域作为第一发光元件111的第一阳极40以及作为阳极连接线段20。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阳极43中的一个膜层作为阳极连接线段20以及第一发光元件111的阳极,能够减少膜层数量以及对应掩膜板数量,降低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提高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同时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此外,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通过该膜层将驱动信号传输至第一发光元件111以及第三发光元件112,可以减小第一像素11的像素电流,提升光学部件区A1发光元件的寿命。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选的,图4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包括7T1C(7个晶体管和1个存储电容),即该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可以包括驱动晶体管T、数据写入晶体管M2、阈值补偿晶体管M3、复位晶体管M4和M1、发光控制晶体管M5和M6、以及存储电容Cst,其中,发光控制晶体管M5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端PVDD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M2的第一极与数据信号端Data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M2的栅极以及阈值补偿晶体管M3的栅极分别可以与第二扫描信号端Scan2电连接,复位晶体管M4和M1的第一极分别与初始化信号端Vref电连接(两者对应的初始化信号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复位晶体管M1的栅极可以与第一扫描信号端Scan1电连接,复位晶体管M4的栅极可以与第一扫描信号端Scan1或者第二扫描信号端Scan2电连接(图中仅以与第二扫描信号端Scan2电连接做为示例),发光控制晶体管M5和M6的栅极可以分别与发光控制信号端Emit电连接,发光控制晶体管M6与第一发光元件111的阳极电连接,第一发光元件111的阴极与第二电源端PVEE电连接。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的驱动原理与现有技术中的7T1C的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的具体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示例,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还可以是其他设置方式,只要可以驱动第一发光元件111发光即可。示例性的,图4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与图41不同的是,显示面板还包括虚拟阳极线,该虚拟阳极线与N4形成电容C’;且包括三个扫描信号端,即第一扫描信号端Scan1、第二扫描信号端Scan2和第三扫描信号端Scan3,其中,发光控制晶体管M5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端PVDD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M2的第一极与数据信号端Data电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M2的栅极以及阈值补偿晶体管M3的栅极分别与第二扫描信号端Scan2电连接,复位晶体管M4和M1的第一极分别与初始化信号端Vref电连接(两者对应的初始化信号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复位晶体管M1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端Scan1电连接,复位晶体管M4的栅极与第三扫描信号端Scan3电连接,发光控制晶体管M5和M6的栅极分别与发光控制信号端Emit电连接,复位晶体管M4和发光控制晶体管M6分别与N4电连接,N4与第一发元件111的阳极电连接,第一发光元件111的阴极与第二电源端PVEE电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可以与第一像素驱动电路51的类型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可选的,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的晶体管数量小于第二像素驱动电路的晶体管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图示出的显示面板100中的结构均可相互结合或替代,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均不作限定。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任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具体的,图4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3所示,该显示装置10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也具备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示例性的,显示装置1000可以是手机、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以及车载显示设备等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图4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44所示,所述显示装置1000还包括光学部件200,光学部件200与光学部件区A1对应设置。
光学部件200例如包括摄像头,该摄像头与光学部件区A1对应设置。
可选的,光学部件200例如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例如可以包括指纹识别器、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或虹膜识别传感器等,传感器与光学部件区A1对应设置。
可选的,当显示区还包括第二显示区(图中未示出)时,摄像头与光学部件区A1对应设置,传感器可以与光学部件区A1对应设置,也可以与第二显示区对应设置。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光学部件区和第一显示区;
多个像素,所述像素包括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所述第一像素包括第一发光元件,所述第二像素包括第二发光元件,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光学部件区,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
多个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第一像素驱动电路和第二像素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电连接;
衬底,所述光学部件区包括阳极连接线段,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包括第一阳极,所述阳极连接线段与所述第一阳极电连接;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阳极的面积为S1,所述第一阳极与所述阳极连接线段的电连接面积为S2,其中,5%<S2/S1≤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经由所述阳极连接线段与所述第一阳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包括第三阳极,所述第三阳极与所述第一阳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阳极经由所述阳极连接线段与所述第一阳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包括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光学部件区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之间,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包括第三阳极,所述第三阳极与所述第一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三阳极位于所述光学部件区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光学部件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S2/S1=1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连接线段复用为所述第一阳极的至少一个膜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包括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或第二透明电极层;
所述阳极连接线段复用为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或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连接线段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分部和第二分部;在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分部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一分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包括第一反射电极层,所述阳极连接线段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层接触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发光元件,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包括第三阳极,所述第三阳极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
所述第三阳极包括第一反射电极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或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学部件;
所述光学部件与所述光学部件区对应设置。
CN202110414238.9A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096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4238.9A CN113096582B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7/378,138 US20220336524A1 (en) 2021-04-16 2021-07-16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4238.9A CN113096582B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6582A CN113096582A (zh) 2021-07-09
CN113096582B true CN113096582B (zh) 2022-07-22

Family

ID=76678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4238.9A Active CN113096582B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6524A1 (zh)
CN (1) CN11309658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2469A (zh) * 2018-06-29 2018-11-3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7712A (zh) * 2019-02-28 2020-02-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Oled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767739A (zh) * 2019-11-28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66209A (zh) * 2020-09-30 2021-03-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563303A (zh) * 2019-09-25 2021-03-26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69016B1 (ko) * 2014-02-13 2020-10-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10217802B2 (en) * 2016-05-31 2019-02-26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with high resolution and high definition
KR102495930B1 (ko) * 2017-09-12 2023-02-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550732B1 (ko) * 2017-12-13 2023-07-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173434B1 (ko) * 2017-12-19 2020-11-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652448B1 (ko) * 2018-03-13 2024-03-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010716A (ko) * 2019-07-17 2021-01-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20110396A (ko) * 2021-01-29 2022-08-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2469A (zh) * 2018-06-29 2018-11-3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7712A (zh) * 2019-02-28 2020-02-0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Oled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563303A (zh) * 2019-09-25 2021-03-26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7739A (zh) * 2019-11-28 2020-0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2466209A (zh) * 2020-09-30 2021-03-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36524A1 (en) 2022-10-20
CN113096582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732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756136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78585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28894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23520267A (ja) 表示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US1107485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376015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41082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4002480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1249537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0911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02114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399090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20096169A (ko) 표시패널 및 표시장치
CN113517327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13362764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038380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9658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3319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256275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71565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7178319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80830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8019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21043675U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