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9817U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9817U
CN218099817U CN202222089293.8U CN202222089293U CN218099817U CN 218099817 U CN218099817 U CN 218099817U CN 202222089293 U CN202222089293 U CN 202222089293U CN 218099817 U CN218099817 U CN 218099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circuit member
mechanism according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892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炜哲
陈怡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Taiwa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9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9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G03B9/36Sliding rigid plate
    • G03B9/40Double plat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1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07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 G03B2205/0023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 of motion blur by tilting or inclining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optical axi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6/00Tacti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613Details of electrical connections of non-printed components, e.g. special leads
    • H05K2201/10742Details of leads
    • H05K2201/10886Other details
    • H05K2201/10916Terminals having auxiliary metallic piece, e.g. for solde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活动部、固定部、第一电路构件以及第一补强元件。第一活动部连接第一光学元件。第一光学元件具有第一光轴。第一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一电路构件设置在固定部上,用以传递电信号。第一补强元件设置于第一电路构件。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补强元件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都配有镜头模块而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当使用者使用配有镜头模块的电子装置时,可能会有晃动的情形发生,进而使得镜头模块所拍摄的图像产生模糊。然而,人们对于图像品质的要求日益增高,使得镜头模块具有优良的防震功能日趋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活动部、固定部、第一电路构件以及第一补强元件。第一活动部连接第一光学元件。第一光学元件具有第一光轴。第一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一电路构件设置在固定部上,用以传递电信号。第一补强元件设置于第一电路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固定部包括基座以及支架构件。支架构件部分内埋在基座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支架构件包括挡墙以及顶板。基座包括顶部表面。顶板从基座的顶部表面露出。挡墙包括第一表面。顶板包括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垂直。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第一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磁性元件。磁性元件设置于挡墙。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固定部还包括顶盖。顶盖具有填充部。通过将顶板焊接至填充部而将顶盖固定到基座。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电路构件。第一电路构件包括第一电性连接部。第二电路构件包括第二电性连接部。第一电性连接部电性连接到第二电性连接部。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电性连接部通过焊接与第二电性连接部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感测元件。第一感测元件设置在第二电路构件上。第一感测元件感测第一活动部相对固定部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补强元件。第二电路构件的第二电性连接部设置在第二补强元件与第一电路构件的第一电性连接部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固定部包括容纳部。第二补强元件设置在容纳部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电路构件具有内表面以及外表面。第一补强元件设置在外表面。第二补强元件设置在内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垂直第一光轴的一方向上,第一补强元件与第二补强元件不重叠。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控制集成电路、第一感测元件以及第一驱动组件。控制集成电路控制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驱动第一驱动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固定部包括开口。控制集成电路设置在第一电路构件上。开口容纳控制集成电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感测元件接收第一驱动信号,然后输出第一驱动电源至第一驱动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补强元件,其中第一补强元件、第二补强元件以及控制集成电路位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同一侧。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控制集成电路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驱动第二驱动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感测元件,输出第二感测信号至控制集成电路,控制集成电路根据第二感测信号输出第二驱动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补强元件包括导磁材料。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二电路构件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第一活动部的一侧边,第二部分位于第一活动部的另一侧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设置有两个补强元件。补强元件的配置不但可强化第二电路构件的机械强度,使第二电路构件不易在第一活动部被驱动时产生变形,还可防止控制集成电路受信号(例如,电磁波)干扰。
附图说明
本公开可通过之后的详细说明并配合图示而得到清楚的了解。要强调的是,按照业界的标准做法,各种特征并没有按比例绘制,并且仅用于说明的目的。事实上,为了能够清楚的说明,因此各种特征的尺寸可能会任意地放大或者缩小。
图1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3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活动部、线圈、导磁元件、第二电路构件以及第一感测元件。
图4A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支架构件以及磁性元件的立体图。
图4B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4C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座以及支架构件,为了说明用途,基座以虚线显示。
图5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第一侧与第三侧的交界处的放大图。
图6A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电路构件、第二电路构件、控制集成电路、第一补强元件、第二补强元件以及黏着元件的爆炸图。
图6B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电路构件、第二电路构件、控制集成电路、第一补强元件以及第二补强元件顶视图。
图7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第一侧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光学元件
2:第二光学元件
10: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10a:第一侧
10b:第二侧
10c:第三侧
10d:第四侧
100:固定部
110:顶盖
111:填充部
120:基座
121:容纳部
122:开口
123:填胶槽
124:顶部表面
125:突出部
1231:延伸部
130:支架构件
131:挡板
1311:第一表面
132:顶板
1321:第二表面
140:基板
200:第一活动部
210,220,230,240:侧边
300:第一驱动组件
310:磁性元件
320:线圈
330:导磁元件
400:支撑元件
500:第二活动部
510:止动部
520:凹槽
600:第二驱动组件
601:偏压元件
700:连接板
800:第一电路构件
810:固定板
820:直立部
821:内表面
822:外表面
823,922,1410:孔
830:第一电性连接部
840:第三电性连接部
900:第二电路构件
910:第一部分
920:第二部分
921:第二电性连接部
930:第三部分
1000:第一感测元件
1100:第二感测元件
1200:控制集成电路
1300:第一补强元件
1400:第二补强元件
1500:黏着元件
O1:第一光轴
O2:第二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公开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做详细说明。其中,实施例中的各元件的配置为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制本公开。且实施例中附图标号的部分重复,为了简化说明,并非意指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关联性。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公开。
此外,实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较低”或“底部”及“较高”或“顶部”,以描述图示的一个元件对于另一元件的相对关系。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示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较低”侧的元件将会成为在“较高”侧的元件。
以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然而,可轻易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许多合适的实用新型概念而可实施于广泛的各种特定背景。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公开所属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一与相关技术及本公开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此特别定义。
图1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的立体图。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设置于例如一相机、平板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装置的内部,以获取图像。前述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可使设置于其中的一第一光学元件1以及一第二光学元件2(图2)两者相对移动,以达到自动对焦(Auto-Focusing,AF)与光学防手震(Optical ImageStabilization,OIS)的目的。以下将说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的详细结构。
如图1中所显示,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大致具有矩形的形状,且包括一第一侧10a、一第二侧10b、一第三侧10c以及一第四侧10d。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侧10a与第二侧10b相对,且第一侧10a与第二侧10b彼此平行。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三侧10c与第四侧10d相对,且第三侧10c与第四侧10d彼此平行。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的爆炸图。如图2中所显示,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包括一固定部100、一第一活动部200、一第一驱动组件300、一组支撑元件400、一第二活动部500、一第二驱动组件600、一连接板700、一第一电路构件800、一第二电路构件900、一第一感测元件1000、一组第二感测元件1100、一控制集成电路1200、一第一补强元件1300、一第二补强元件1400以及一黏着元件1500(图6A)。
请结合参照图1到图2。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固定部100包括一顶盖110、一基座120、一支架构件130以及一基板140。顶盖110连接到基座120,以形成一内部空间,并容纳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的其他元件。支架构件130内埋在基座120中,此配置可强化固定部100的机械强度。支架构件130可由导磁材料所制成。基板140的配置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活动部200连接第一光学元件1。换句话说,第一活动部200固定地承载第一光学元件1。因此,当第一活动部200运动时,第一光学元件1将随着第一活动部200运动。第一光学元件1具有一第一光轴O1,第一光轴O1大致平行于Z轴。
第一驱动组件300可驱动第一活动部200相对固定部100在第一光轴O1运动,以进行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自动对焦的功能。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驱动组件300包括一磁性元件310、一线圈320以及一导磁元件330。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磁性元件310设置在基座120以及支架构件130上。磁性元件310对应线圈320。线圈320设置在第一活动部200上。导磁元件330设置于第一活动部200以及线圈320之间。导磁元件330可使磁性元件310的磁力往一既定方向集中,以增强第一驱动组件300驱使第一活动部200移动的磁推力,以及降低磁干扰的作用。
当对第一驱动组件300施加一驱动信号(例如通过一外部电源施加电流),磁性元件310与线圈320之间产生磁力,进而可带动第一活动部200相对于固定部100移动,以达到自动对焦的功效。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支撑元件400为平行于第一光轴O1(Z轴)延伸的两个导杆。第一活动部200可通过沿着支撑元件400滑动相对固定部100运动。相较于公知技术中使用弹簧片活动地连接镜头承载件的配置,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支撑元件400将允许第一活动部200承载质量、尺寸更大的光学元件1,进而提升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的性能。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活动部500固定地承载第二光学元件2。因此,当第二活动部500运动时,第二光学元件2将随着第二活动部500运动。第二光学元件2具有一第二光轴O2,为了说明用途,图2中的第二光轴O2大致平行于Z轴。
当沿着Z轴观察时,第二活动部500大致为具有四个角落的方形的形状。第二活动部500包括四个止动部510以及三个凹槽520。当第二活动部500被驱动时,止动部510可限制第二活动部500相对于固定部100运动的范围。
四个止动部510分别位于第二活动部500四个角落处。三个凹槽520分别位于交界于第一侧10a以及第四侧10d之间的角落、交界于第二侧10b以及第三侧10c之间的角落以及交界于第二侧10b以及第四侧10d之间的角落。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二驱动组件600可驱动第二活动部500相对固定部100运动。详而言之,第二驱动组件600包括多个偏压元件601。偏压元件601可具有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SMA)材料,例如,钛镍合金(TiNi)、钛钯合金(TiPd)、钛镍铜合金(TiNiCu)、钛镍钯合金(TiNiPd)等等。
而且,可通过一电源对偏压元件601施加驱动信号(例如,电流)而改变偏压元件601的长度。另外,可施加不同的驱动信号至偏压元件601,以独立地控制各个偏压元件601的长度变化。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连接板700可为一弹簧板(spring plate)。连接板700设置在基板140以及第二活动部500之间。当施加驱动信号至偏压元件601时,可使不同的偏压元件601产生相同或不相同的长度变化,并带动第二活动部500经由连接板700相对固定部100的基板140运动,进而带动第二光学元件2运动,包括平移、转动等,以达到自动对焦、光学防手震、倾斜(tilt)补正等等。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电路构件800可为可挠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第一电路构件800固定地设置在基座120上。第一电路构件800配置以传递电信号。第一电路构件800电性连接第一驱动组件300以及第二驱动组件600。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二电路构件900可为可挠性印刷电路板。第二电路构件900电性连接第一驱动组件300以及第一电路构件800。第二电路构件900包括一第一部分910、一第二部分920以及一第三部分930。
第一部分910设置在第一活动部200上,且位于线圈320以及导磁元件330之间。第二部分920设置在基座120上,其细节将相关于图7详细说明。
第三部分930的两端分别连接到位于第一活动部200的第一部分910以及位于基座120的第二部分920。因此,当第一活动部200通过第一驱动组件300在第一光轴O1移动时,具有可挠性的第三部分930经由第一部分910以及第二部分920活动地连接第一活动部200以及基座120。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感测元件1000配置以感测第一活动部200相对固定部100的位置。第一感测元件1000设置在第二电路构件900的第一部分910上。
应当理解的是,设置在第二侧10b的磁性元件310同时是第一驱动组件300的磁性元件310以及用于第一感测元件1000的参考元件。如此一来,磁性元件310可兼具驱动以及感测的作用,而可降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的体积,以达到小型化。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感测元件1100为感测磁性元件,且对应到控制集成电路1200。第二感测元件1100设置在第二活动部500的凹槽520内。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控制集成电路1200设置在第一电路构件800上。控制集成电路1200为将感测集成电路以及控制集成电路封装在同一个封装体内的一体化集成电路(All-in-one IC)。也就是说,控制集成电路1200同时具有驱动功能以及感测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控制集成电路1200控制输出第一驱动信号以驱动第一驱动组件300,第一感测元件1000接收第一驱动信号,然后输出第一驱动电源至第一驱动组件300。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控制集成电路1200可通过检测第二感测元件1100的磁场变化,以判断第二感测元件1100的位置,由此增加补偿或对焦的精度。
也就是说,控制集成电路1200输出第二驱动信号以驱动第二驱动组件600。详而言之,第二感测元件1100输出第二感测信号(磁场变化)至控制集成电路1200,控制集成电路1200根据第二感测信号输出第二驱动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补强元件1300相对于控制集成电路1200设置在第一电路构件800的相对侧。第一补强元件1300配置以强化第一电路构件800的机械强度,且可降低控制集成电路1200所受的外部磁场干扰。第一补强元件1300可由金属材料或导磁材料所制成。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二补强元件1400设置在基座120,其细节将相关于图7更清楚地显示。第二补强元件1400配置以强化第二电路构件900的第二部分920的机械强度,使得同时连接到基座120以及第一活动部200的第二电路构件900不易在第一活动部200被驱动时产生变形。第二补强元件1400可由金属材料或导磁材料所制成。
图3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活动部200、线圈320、导磁元件330、第二电路构件900以及第一感测元件1000。如图3中所显示,第二电路构件900的第一部分910设置在线圈320以及导磁元件330之间,而第一感测元件1000设置在第二电路构件900的第一部分910上。
如图3中所显示,第一活动部200包括四个侧边210、220、230、240。侧边210与侧边220相对,且彼此平行。侧边230与侧边240相对,且彼此平行。第二电路构件900的第一部分910位于第一活动部200的侧边230,第二部分920位于第一活动部200相邻的另一侧边210,第三部分930绕设在第一活动部200上。
应当了解的是,当第一活动部200通过第一驱动组件300在第一光轴O1(Z轴)移动时,具有可挠性的第三部分930通过第一部分910以及第二部分920活动地连接第一活动部200以及基座120(图2)。
图4A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支架构件130以及磁性元件310的立体图。如图4A中所显示,支架构件130包括一挡墙131以及四个顶板132。挡墙131包括一第一表面1311。每一个顶板132包括一第二表面1321。第一表面1311与第二表面1321垂直。如图4A中所显示,磁性元件310设置在挡墙131。
图4B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座120的立体图。基座120包括一容纳部121、一开口122、一组填胶槽123、一顶部表面124以及一组突出部125。
容纳部121以及开口122位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的第一侧10a。容纳部121配置以容纳第二补强元件1400(图2),其细节将显示在图7。开口122配置以容纳设置在第一电路构件800(图2)的控制集成电路1200(图2),其细节将显示在图7。
一组填胶槽123位于基座120的顶部表面124。填胶槽123内可设置黏着元件(未显示),以将基座120与顶盖110(图2)固定在一起。每一个填胶槽123包括一组延伸部1231。此配置可使顶盖110以及基座120之间的接着面积变大,而增强黏着效果。突出部125位于容纳部121中,用以固定设置在容纳部121内的元件,其细节将相关于图7详细说明。
图4C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座120以及支架构件130,为了说明用途,基座120以虚线显示。在图4C中可以看到部分内埋在基座120内的支架构件130。在图4C中还可以看到的是,支架构件130的顶板132从基座120的顶部表面124露出。
图5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的第一侧10a与第三侧10c的交界处的放大图。顶盖110包括位于四个角落的四个填充部111,为了示例用途,图5中仅显示了位于第一侧10a与第三侧10c的交界处的填充部111。通过将填充部111与支架构件130的顶板132焊接在一起可将顶盖110固定到基座120。
图6A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电路构件800、第二电路构件900、控制集成电路1200、第一补强元件1300、第二补强元件1400以及黏着元件1500的爆炸图。图6B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电路构件800、第二电路构件900、控制集成电路1200、第一补强元件1300以及第二补强元件1400顶视图。
请一同参照图6A到图6B,第一电路构件800包括一固定板810、一直立部820以及一第一电性连接部830。第二电路构件900的第二部分920包括一第二电性连接部921以及一组孔922。第二补强元件1400包括一组孔1410。
固定板810设置在基板140上(图2)。固定板81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Z轴,也就是说,固定板810大致上平行于X-Y平面。直立部82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Z轴。固定板81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直立部820的延伸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直立部820包括一内表面821、一外表面822以及一组孔823。第二电路构件900的第二部分920设置在直立部820的内表面821以及第二补强元件1400之间。控制集成电路1200设置在直立部820的内表面821。第一补强元件1300设置在直立部820的外表面822。第二补强元件1400设置在直立部820的内表面821。孔823大致上对齐孔922以及孔1410。基座120的突出部125(图4B)穿过孔823、孔922以及孔1410,其细节将相关于图7中显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电性连接部830与第二电性连接部921电性连接。详而言之,第一电性连接部830通过焊接与第二电性连接部921连接。第二电性连接部921设置在第二补强元件1400与第一电性连接部830之间。如此一来,第二补强元件1400可保护第一电性连接部830以及第二电性连接部921的焊接点。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电路构件800还包括一第三电性连接部840,控制集成电路1200经由第三电性连接部840电性连接到第一电路构件800。第一补强元件1300通过黏着元件1500被固定到直立部820的外表面822。
如图6B中所显示,在垂直于第一光轴(Z轴)的Y轴的方向上,第一补强元件1300与第二补强元件1400不重叠。此外,控制集成电路1200、第一补强元件1300以及第二补强元件1400位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的同一侧。
图7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的第一侧10a的爆炸图。如图7中所显示,设置在第一电路构件800的控制集成电路1200被容纳在基座120的开口122。第二补强元件1400设置在基座120的容纳部121。孔823、922、1410容纳基座120的突出部125。突出部125依序穿过孔1410、922、823,以固定第一电路构件800、第二电路构件900的第二部分920以及第二补强元件1400相对基座120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设置有两个补强元件。补强元件的配置不但可强化第二电路构件的机械强度,使第二电路构件不易在第一活动部被驱动时产生变形,还可防止控制集成电路受信号(例如,电磁波)干扰。本实用新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具有部分内埋在基座中的支架构件,此配置可强化固定部的整体机械强度。支架构件由金属或导磁材料所制成。支架构件具有顶板,通过将顶板与顶盖焊接在一起,可将顶盖固定地连接到基座。
在本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等等,彼此之间并没有顺序上的先后关系,其仅用于标示区分两个具有相同名字的不同元件。
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已公开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更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从本公开的公开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皆可根据本公开使用。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权利要求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
上述的实施例以足够的细节叙述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通过上述的描述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装置,以及必须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以及范围内,当可做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随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活动部,连接一第一光学元件,其中该第一光学元件具有一第一光轴;
一固定部,其中该第一活动部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
一第一电路构件,设置在该固定部上,用以传递电信号;以及
一第一补强元件,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包括一基座以及一支架构件,其中该支架构件部分内埋在该基座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架构件包括一挡墙以及一顶板,其中该基座包括一顶部表面,该顶板从该基座的该顶部表面露出,该挡墙包括一第一表面,且该顶板包括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垂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该第一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其中该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一磁性元件,该磁性元件设置于该挡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还包括一顶盖,具有一填充部,其中通过将该顶板焊接至该填充部而将该顶盖固定到该基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电路构件,其中该第一电路构件包括一第一电性连接部,该第二电路构件包括一第二电性连接部,该第一电性连接部电性连接到该第二电性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性连接部通过焊接与该第二电性连接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感测元件,设置在该第二电路构件上,感测该第一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之位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补强元件,其中该第二电路构件的该第二电性连接部设置在该第二补强元件与该第一电路构件的该第一电性连接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包括一容纳部,其中该第二补强元件设置在该容纳部中。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构件包括一内表面以及一外表面,其中该第一补强元件设置在该外表面,该第二补强元件设置在该内表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该第一光轴的一方向上,该第一补强元件与该第二补强元件不重叠。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集成电路、一第一感测元件以及一第一驱动组件,其中该控制集成电路控制输出一第一驱动信号以驱动该第一驱动组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部包括一开口,其中该控制集成电路设置在该第一电路构件上,该开口容纳该控制集成电路。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元件接收该第一驱动信号,然后输出一第一驱动电源至该第一驱动组件。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补强元件,其中该第一补强元件、该第二补强元件以及该控制集成电路位于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同一侧。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驱动组件,其中该控制集成电路输出一第二驱动信号以驱动该第二驱动组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感测元件,输出一第二感测信号至该控制集成电路,该控制集成电路根据该第二感测信号输出该第二驱动信号。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补强元件包括导磁材料。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电路构件,包括一第一部分以及一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位于该第一活动部的一侧边,该第二部分位于该第一活动部的另一侧边。
CN202222089293.8U 2021-08-09 2022-08-09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Active CN21809981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30990P 2021-08-09 2021-08-09
US63/230,990 2021-08-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9817U true CN218099817U (zh) 2022-12-20

Family

ID=82066678

Famil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5237.6U Active CN216817352U (zh) 2021-08-09 2022-01-29 触觉回馈系统
CN202210729163.8A Pending CN115728895A (zh) 2021-08-09 2022-06-24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221839529.9U Active CN218099736U (zh) 2021-08-09 2022-07-15 光学模块
CN202222091250.3U Active CN218825079U (zh) 2021-08-09 2022-08-09 驱动机构
CN202222088656.6U Active CN218099816U (zh) 2021-08-09 2022-08-09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210949954.1A Pending CN115704980A (zh) 2021-08-09 2022-08-09 驱动机构
CN202210949951.8A Pending CN115704964A (zh) 2021-08-09 2022-08-09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222089293.8U Active CN218099817U (zh) 2021-08-09 2022-08-09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210951676.3A Pending CN115903259A (zh) 2021-08-09 2022-08-09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45237.6U Active CN216817352U (zh) 2021-08-09 2022-01-29 触觉回馈系统
CN202210729163.8A Pending CN115728895A (zh) 2021-08-09 2022-06-24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221839529.9U Active CN218099736U (zh) 2021-08-09 2022-07-15 光学模块
CN202222091250.3U Active CN218825079U (zh) 2021-08-09 2022-08-09 驱动机构
CN202222088656.6U Active CN218099816U (zh) 2021-08-09 2022-08-09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210949954.1A Pending CN115704980A (zh) 2021-08-09 2022-08-09 驱动机构
CN202210949951.8A Pending CN115704964A (zh) 2021-08-09 2022-08-09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51676.3A Pending CN115903259A (zh) 2021-08-09 2022-08-09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4) US20230041673A1 (zh)
CN (9) CN216817352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17773A (zh) * 2023-04-26 2024-05-10 苏州昀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马达基座、音圈马达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39912A1 (en) 2023-02-09
CN216817352U (zh) 2022-06-24
CN218825079U (zh) 2023-04-07
US20230038382A1 (en) 2023-02-09
US20230044313A1 (en) 2023-02-09
CN115704980A (zh) 2023-02-17
US20230041673A1 (en) 2023-02-09
CN218099736U (zh) 2022-12-20
CN115728895A (zh) 2023-03-03
CN115704964A (zh) 2023-02-17
CN218099816U (zh) 2022-12-20
CN115903259A (zh)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48042B (zh)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CN112886788B (zh) 音圈马达、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CN211826675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12887525B (zh) 透镜移动装置及含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便携式终端
US11256063B2 (en) Optical component driving mechanism
CN113194241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2009108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EP3492974A1 (en) Actuator,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mounted device
CN218099817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12394594B (zh) 相机模块
CN21182667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14554071A (zh) 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驱动结构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CN215449772U (zh) 光学系统
US20190018222A1 (en) Optical system
US20200033553A1 (en)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CN218099743U (zh) 驱动机构
CN212647223U (zh) 相机模块
CN211979304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16931217A (zh) 透镜驱动装置
KR20210073243A (ko) 카메라 레이더 복합장치
CN217305632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US20230217106A1 (en)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instrument comprising same
KR20220157814A (ko) 카메라 장치
CN116939346A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摄像模组
JP2024522019A (ja) カメ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