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39346A -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摄像模组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摄像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39346A CN116939346A CN202210323591.0A CN202210323591A CN116939346A CN 116939346 A CN116939346 A CN 116939346A CN 202210323591 A CN202210323591 A CN 202210323591A CN 116939346 A CN116939346 A CN 1169393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 ois
- base
- magnet
- lens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及其摄像模组,其包括活动载体、底座、驱动机构以及多个磁轭片,活动载体用于容置镜头组件,底座和活动载体沿光轴方向间隔地对应设置,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组线圈和至少一组磁石,至少一组线圈和至少一组磁石对应设置,使得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活动载体相对底座沿光轴的正交面方向移动,磁轭片安装于底座,各个磁轭片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连接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从连接部分的两端一体地向底座的两边延伸,连接部分位于底座的四角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面向至少一组磁石。从而其结构简单,得以保证摄像模组小型化的同时,实现镜头组件在光轴方向的AF功能和光轴正交面的OIS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其上配置的摄像模组的结构也需要实现小型化,但同时又要求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提升,而摄像模组成像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增大其感光器件和与其适配的元件的尺寸,驱动结构的驱动力也需要增大。
马达是构成高像素摄像模组不可或缺的元件,在摄像模组工作的过程中,马达可驱动镜头进行多方位移动,以实现拍摄过程中的光学自动对焦功能(以下简称AF功能,AutoFocus,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功能(以下简称OIS功能: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光学图像稳定),AF功能是指通过马达使具有透镜的托架在光轴方向上线性运动,对被摄体进行聚焦,以在位于透镜后部的图像传感器(CMOS、CCD等)处产生清晰图像的功能。OIS功能是指由于颤动使透镜抖动时,通过马达使具有透镜的托架沿补偿该抖动方向自适应地运动,而提高图像清晰度的功能。而增大马达的驱动力势必会使得整体摄像模组的体积增加,故提升模组的成像质量和整体结构的小型化之间存在矛盾。
当前电子设备(如手机)对摄像模组的体积有较大的限制,马达的占用体积随着镜头的增大而相应的增加。换句话说,在镜头向更大体积、更大重量发展的趋势下,马达所能提供的驱动力却难以相应地增加。如为了提升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将光学镜头中的塑料镜片替换为玻璃镜片,使得光学镜头的质量增加,同时为了驱动光学镜头移动,马达的驱动力也需要增加,而在驱动力受限的前提下,镜头越重,马达能驱动镜头移动的行程越短,影响对焦和防抖能力,但是为了实现更好效果的光线对焦功能和光学防抖功能,通常需要更大行程的移动。
另一方面,由于镜头重量的增加,马达驱动镜头移动的速度变慢,镜头到达预定的补偿位置时间越长,将会直接影响对焦和防抖效果,导致图像不清晰。若要增加马达的驱动力,则需要增加马达的体积,造成马达机构复杂,零件数量增加,并且设备主体的厚度趋于增加。虽然也可在感光芯片端设置相应的驱动结构,即芯片防抖结构,使得感光芯片和光学镜头配合移动,在解决马达驱动力不足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保证驱动行程,但是如何使得马达端的镜头移动和感光芯片端的移动进行配合,目前也没有可行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其结构简单,得以保证摄像模组小型化的同时,实现镜头组件在光轴方向的AF功能和光轴正交面的OIS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其通过磁轭片和磁石之间产生的磁吸力,便于保持活动载体在摄像模组中的稳定性,回复置中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其通过磁轭片在底座中内嵌注塑成型的方式,利用两个侧边相邻并连接来设置磁轭片,在简化磁轭片制造工艺的同时,有效减小活动载体回复的阻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其通过使用无方向限制的导向槽设计,在导向槽中支承机构可实现多自由度方向的移动,简化OIS载体的结构,实现活动载体的多自由度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其通过在支承机构相应位置设置磁轭片,得以通过磁轭片和磁石之间的磁吸力,有效地将支承机构限制在导向槽中,同时减小磁轭片对OIS载体移动造成的阻力,使得OIS载体快速回复至初始位置,降低对整体模组驱动力设计的要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其通过在底座的四角设置凸起的滚珠座,使得滚珠座高出底座的侧边一定高度,预留出OIS线圈的安装空间,充分利用马达内部的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其通过凸出的承靠部和AF线圈在AF载体安装设计,合理利用AF载体和OIS载体的有效空间,实现整体结构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其通过使用FPC软板作为线路板,便于将对外焊接点上移,同时,在滚珠座的侧边设置相应的定位柱,有效保证FPC软板焊接的精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其通过侧面弹片部分弯折的方式,在实现线路导通的同时,有效地为OIS载体预留水平方向移动的行程,也有助于OIS载体的回复,实现导通和连接的双重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其通过内部注塑的线路和外部的外置线路相配合,高度集成电子元器件和充分利用马达内部的空间,在满足马达大行程运动的同时实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升马达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活动载体,所述活动载体用于容置镜头组件;
底座,所述底座和所述活动载体沿光轴方向间隔地对应设置;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组线圈和至少一组磁石,所述至少一组线圈和所述至少一组磁石对应设置,使得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载体相对所述底座沿光轴的正交面方向移动;
多个磁轭片,所述磁轭片安装于所述底座,各个所述磁轭片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连接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从所述连接部分的两端一体地向所述底座的两边延伸,所述连接部分位于所述底座的四角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面向所述至少一组磁石。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各个所述磁轭片的连接部分倾斜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连接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各个所述磁轭片进一步包括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从所述底座四角处的连接部分向外延伸,各个所述延伸部分的外端具有扩大部,所述延伸部分地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其进一步设有多个导向槽和多个支承机构,所述导向槽分别内凹地开设于所述活动载体和所述底座的相对面,各个所述支承机构容纳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磁轭片从所述导向槽的对应位置延伸向所述磁石的对应位置,所述支承机构可滚动地支撑所述活动载体沿光轴的正交面方向位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槽为平面方形槽结构,所述支承机构为滚珠,得以使所述支承机构多自由度地沿着所述导向槽内的表面移动,所述底座上的导向槽高出于所述底座的侧边,得以在所述底座的侧边容纳所述至少一组线圈,使得所述至少一组线圈不高于所述底座的导向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轭片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内置于所述底座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OIS线圈和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贴附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载体包括OIS载体,所述磁石固定于所述OIS载体的侧边,所述OIS线圈贴附于所述线路板的侧边并与所述磁石沿光轴方向对应设置,所述OIS线圈和所述磁石形成第一磁场回路,得以驱动所述OIS载体相对所述底座沿光轴的正交面方向移动,进行抖动修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其进一步包括第一感测机构,所述第一感测机构安装于所述线路板的背面,并与所述磁石对应设置,得以检测所述磁石和所述OIS载体的位置,所述底座设有第一感测器安装孔,所述第一感测器安装孔位于相邻的所述磁轭片中间,所述第一感测机构容纳于所述底座的第一感测器安装孔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感测器安装孔包括X方向安装孔以及Y方向安装孔,所述第一感测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X方向安装孔和所述Y方向安装孔中,得以检测所述OIS载体的X方向位移和Y方向位移,所述第一感测机构包括OIS结构IC控制器和OIS位置感测器,所述OIS位置感测器得以感测所述OIS载体相对于所述底座沿光轴正交面移动的位置,所述OIS结构IC控制器得以控制所述OIS载体的运动方向和行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线路板为FPC软板,所述线路板包括软板底面和软板侧面,所述软板底面贴附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OIS线圈贴附于所述软板底面的侧边,所述软板侧面一体地从所述软板底面向所述OIS载体方向弯折延伸,所述软板侧面和所述OIS载体相对径向设置,所述软板侧面的上部设有多个焊接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设有滚珠座和第二导向槽,所述滚珠座从所述底座的四角位置一体地向上凸出,所述第二导向槽开设于所述滚珠座中,所述滚珠座突出于所述线路板的软板底面,所述OIS线圈不高于所述滚珠座,所述OIS载体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中容纳有滚珠,所述滚珠座设有定位柱,所述软板侧面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从所述滚珠座的一侧向所述定位孔延伸,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相适配,使得所述定位柱固定所述软板侧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载体进一步包括AF载体,所述AF载体可活动地安置于所述OIS载体中,镜头组件安装于所述AF载体中,所述驱动机构进一步包括AF线圈,所述AF线圈设置于所述AF载体的外周,所述AF线圈和所述磁石相对径向设置,所述AF线圈和所述磁石形成第二磁场回路,得以驱动所述AF载体沿光轴方向移动,进行自动对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AF载体设有承靠部、安装部以及相连部,所述相连部一体连接所述承靠部和所述安装部,所述承靠部径向向外突出并承靠于所述磁石上,所述AF线圈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周,所述安装部的位置低于所述相连部,使得所述AF线圈保持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相连部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其进一步包括第二感测机构,所述第二感测机构包括AF结构IC控制器、AF位置感测器以及AF感测磁铁,所述AF感测磁铁安装于所述OIS载体中,所述AF位置感测器和所述AF结构IC控制器安装于所述AF载体中,所述AF感测磁铁和所述AF位置感测器径向相对设置,所述AF位置感测器得以感测所述AF载体相对于所述AF感测磁铁沿光轴方向移动的位置,所述AF结构IC控制器得以控制所述AF载体的运动方向和行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OIS载体设有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以及承靠容纳位,所述第一容置腔开设于所述OIS载体的对角处,所述AF感测磁铁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二容置腔得以容纳所述磁石,所述承靠容纳位容纳所述AF载体的承靠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载体进一步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连接所述AF载体和所述OIS载体,所述弹性支撑件得以保持所述AF载体在所述OIS载体的置中状态,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上弹片、下弹片以及多个侧面弹片,所述上弹片可活动地连接所述AF载体和所述OIS载体的上表面,所述下弹片可活动地连接所述AF载体和所述OIS载体的下表面,所述侧面弹片电连接所述线路板和所述上弹片或所述下弹片,得以电导通所述AF载体中的内嵌线路,使得所述内嵌线路电连接所述AF线圈和所述第二感测机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面弹片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侧面弹片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OIS载体,得以使所述OIS载体沿光轴正交面移动的复位,所述侧面弹片包括线路导出片、线路导入片以及连通线路,所述线路导入片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线路导出片电连接于所述上弹片或所述下弹片,所述连通线路得以电连接所述线路导出片和所述线路导入片,所述连通线路包括直线部以及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为多段弯曲结构,所述直线部电连接所述线路导入片和所述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电连接所述直线部和所述线路导出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设有多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从所述滚珠座的侧面向外突出,所述定位凸起贴附于所述滚珠座的侧面并固接于所述定位凸起,所述线路导出片贴附于所述OIS载体的侧面,所述弹性支撑件设有两组所述侧面弹片,各组所述侧面弹片分别位于所述所述OIS载体的两侧角,其中一个侧角的所述侧面弹片电连接所述线路板和所述上弹片,其中另一个侧角的所述侧面弹片电连接所述线路板和所述下弹片,所述AF载体的内嵌线路注塑于所述AF载体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轭片的数量为4个,所述OIS线圈、所述磁石和所述磁轭片的数量相一致,所述磁石沿所述OIS载体的四个侧边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一种摄像模组包括:
如上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镜头组件,安装有至少一透镜;
感光组件,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和镜头组件之间,所述感光组件得以感光成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进一步设有底角凸块,所述底角凸块设置于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四角位置,所述底角凸块内设有感测元件,得以感测所述感光芯片的位置,并将所述感光芯片的位置信息反馈到控制中心,所述感光芯片连接防抖马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马达线路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AF载体中的内嵌线路的示意图;
图8a和图8b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侧面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AF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OIS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OIS载体的仰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仰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底座和线路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磁轭片和导向槽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镜头组件;2、透镜驱动装置;10、外壳;11、通光孔;12、避让孔;20、活动载体;21、AF载体;211、AF通孔;212、承靠部;213、安装部;214、相连部;215、内嵌线路;22、OIS载体;221、OIS通孔;222、第一容置腔;223、第二容置腔;224、承靠容纳位;225、凸块;226、第二导向槽;30、驱动机构;31、AF线圈;32、OIS线圈;33、磁石;34、线路板;341、软板底面;342、软板侧面;343、导通点;3421、定位孔;346、焊接点;23、弹性支撑件;231、上弹片;232、下弹片;233、侧面弹片;2331、线路导入片;2332、线路导出片;2333、连通线路;2334、直线部;2335、水平部;2336、竖直部;2337、弯折部;50、底座;51、底座通孔;52、滚珠座;521、第二导向槽;53、感测器安装孔;531、X方向安装孔;532、Y方向安装孔;54、定位柱;55、定位凸起;56、底面凸块;60、磁轭片;61、第一部分;62、第二部分;63、连接部分;64、延伸部分;65、扩大部;71、第一感测机构;711、OIS结构IC控制器;712、OIS位置感测器;72、第二感测机构;721、AF结构IC控制器;722、AF位置感测器;723、AF感测磁铁;724、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接触连接或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2,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透镜驱动装置2包括活动载体20、底座50、驱动机构30、多个磁轭片60、多个导向槽41和多个支承机构42,所述活动载体20用于容置镜头组件1,所述底座50和所述活动载体20沿光轴方向间隔地对应设置,所述驱动机构30包括至少一组线圈和至少一组磁石33,所述至少一组线圈和所述至少一组磁石33对应设置,使得所述驱动机构30用于驱动所述活动载体20相对所述底座50沿光轴的正交面方向移动,所述磁轭片60安装于所述底座50,各个所述磁轭片60包括第一部分61、第二部分62以及连接部分63,所述第一部分61和所述第二部分62分别从所述连接部分63的两端一体地向所述底座50的两边延伸,所述连接部分63位于所述底座50的四角处,所述第一部分61和所述第二部分62分别面向所述至少一组磁石33,所述导向槽41分别内凹地开设于所述活动载体20和所述底座50的相对面,各个所述支承机构42容纳于所述导向槽41中,所述磁轭片60从所述导向槽41的对应位置延伸向所述磁石33的对应位置,所述支承机构42可滚动地支撑所述活动载体20沿光轴的正交面方向位移。从而,通过磁轭片60和磁石之间产生的磁吸力,便于保持活动载体20在摄像模组中的稳定性,回复置中的效果,有效防止所述活动载体20随着摄像模组的晃动或倒置而产生脱落。同时,所述支承机构42得以在所述导向槽41中支承所述底座50和所述活动载体20之间的相对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正交坐标系(X,Y,Z)进行说明,Z方向是光轴方向,为前后方向,将与Z轴正交的X方向和Y方向作为光轴正交方向,X方向为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Y方向为左右方向(或上下方向),沿光轴正交的平面是X方向和Y方向形成的平面,“径向”是与Z轴正交的方向,“轴向”是指两个Z轴正交面之间的对应设置,不仅包括与Z轴平行的方向,也包括接近Z轴平行的方向,如图1所示。
其中,所述活动载体20包括AF载体21和OIS载体22,所述AF载体21容置镜头组件1,所述OIS载体22容置所述AF载体21,所述底座50和所述OIS载体22沿光轴方向间隔地对应设置,所述驱动机构30包括AF线圈31、OIS线圈32以及一组磁石33,所述AF线圈31设置于所述AF载体21的外周,所述AF线圈31和所述磁石33相对径向设置,所述OIS线圈32设置于所述底座50上方,所述OIS线圈32和所述磁石33相对轴向设置,所述导向槽41分别内凹地开设于所述OIS载体32和所述底座50的相对面,所述底座50上的导向槽41高出于所述底座50的侧边,得以在所述底座50的侧边容纳所述OIS线圈32,各个所述支承机构42容纳于所述导向槽41中,所述支承机构42多自由度地沿着所述导向槽41内的平面移动。从而,所述OIS线圈32和所述磁石33形成第一磁场回路,得以驱动所述OIS载体22相对所述底座50沿光轴的正交面方向移动(即X/Y方向移动),以补偿拍摄过程中的抖动,实现抖动修正,所述AF线圈31和所述磁石33形成第二磁场回路,得以驱动所述AF载体21沿光轴方向移动(即Z轴方向,后续以Z轴方向表示为光轴方向)以清晰的对焦,实现自动对焦,通过所述导向槽41的平面结构,所述支承机构42支撑所述OIS载体22多自由度地沿光轴正交面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0进一步包括线路板34,所述线路板34贴附于所述底座50上,所述磁石33固定于所述OIS载体22的侧边,所述OIS线圈32贴附于所述线路板34的侧边并与所述磁石33沿光轴方向对应设置,其中,所述OIS线圈32和所述磁石33对应设置,所述OIS线圈32和所述磁石33可以沿光轴方向完全对准,对应设置也可以不是完全沿光轴方向对准,所述OIS线圈32和所述磁石33之间可以存在偏心设置,但所述磁石33所在的平面和所述OIS线圈32或所述磁轭片60所在的平面始终保持平行。其中,所述底座50上表面贴附所述线路板34,所述OIS线圈32需要与所述底座50上的所述线路板34导通,由于所述底座50侧边的线路板34粘接所述OIS线圈32的空间有限,所述磁石33的位置又受限于所述OIS载体22,造成两个部件的可用空间不同,使得所述OIS线圈32和磁石33的中心不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34为FPC软板34,所述线路板34包括软板底面341和软板侧面342,所述软板底面341贴附于所述底座50的上表面,所述OIS线圈32贴附于所述软板底面341的侧边,所述软板侧面342一体地从所述软板底面341向所述OIS载体22方向弯折延伸,所述软板侧面342和所述OIS载体22相对径向设置,所述软板侧面342的上部设有多个焊接点346,如图13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镜驱动装置2进一步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包覆所述活动载体20和所述底座50,所述外壳10设置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2的外部,将所述透镜驱动装置2内部的其他元件容纳在其内部空间中,以保护所述透镜驱动装置2内部的元件,并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外壳10上设有通光孔11以及避让孔12,所述通光孔11用于容纳光学镜头结构,以使得外部的光线进入,马达焊接点位于所述外壳侧面并靠近所述通光孔11的一侧,所述FPC软板34的软板侧面342从所述软板底面341弯折后延伸至马达侧面的焊接点346,所述避让孔12设置于所述外壳10和所述软板侧面342的对应位置,得以避让所述FPC软板34的弯折,使得弯折后的FPC软板34从所述避让孔12中穿过,使得所述软板侧面342上的焊接点346连接到马达侧面的焊接点上,并与外部的供电装置连通,从而提供马达工作所需的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石33为两用磁石,即所述OIS线圈32和所述AF线圈31共用磁石33,所述AF载体21设有承靠部212、安装部213以及相连部214,所述相连部214一体连接所述承靠部212和所述安装部213,所述承靠部212径向向外突出并承靠于所述磁石33上,所述AF线圈31设置于所述安装部213的外周,所述安装部213的位置低于所述相连部214,使得所述AF线圈31保持于所述安装部213和所述相连部214之间。也就是说,所述AF载体21具有用于安装镜头组件的AF通孔211,以允许外部的光线通过光学镜头进入,所述相连部214位于所述承靠部212和所述安装部213之间,所述承靠部212和所述相连部214逐级向外突出,使得所述相连部214和所述安装部213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得以将所述AF线圈31缠绕于所述安装部213,同时,所述承靠部212和所述相连部214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得以将所述承靠部212承靠于所述磁石33的上方,所述AF线圈31位于所述AF载体21的下侧,所述磁石33和所述AF线圈31径向对应设置,所述AF线圈31缠绕后与所述AF载体21侧面的表面齐平,充分利用所述AF载体21和所述OIS载体22的相对可安装空间,在保证AF载体21稳定性的同时,减小AF载体21整体的质量,以降低对AF载体21驱动力的要求,如图9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载体20进一步包括弹性支撑件23,所述弹性支撑件23连接所述AF载体21和所述OIS载体22,所述弹性支撑件23得以保持所述AF载体21在所述OIS载体22的置中状态,所述弹性支撑件23包括上弹片231、下弹片232以及多个侧面弹片233,所述上弹片231可活动地连接所述AF载体21和所述OIS载体22的上表面,所述下弹片232可活动地连接所述AF载体21和所述OIS载体22的下表面,所述侧面弹片233电连接所述线路板34和所述上弹片231或所述下弹片232,得以电导通所述AF载体21中的内嵌线路2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镜驱动装置2进一步包括第一感测机构71和第二感测机构72,所述第一感测机构71安装于所述线路板34的背面,并与所述磁石33对应设置,得以检测所述磁石33和所述OIS载体22的位置,所述底座50设有感测器安装孔53,所述感测器安装孔53位于相邻的所述磁轭片60中间,所述第一感测机构71容纳于所述底座50的感测器安装孔53中。其中,所述第二感测机构72包括AF结构IC控制器721、AF位置感测器722以及AF感测磁铁723,所述AF感测磁铁723安装于所述OIS载体22中,所述AF位置感测器722和所述AF结构IC控制器721安装于所述AF载体21中,所述AF感测磁铁723和所述AF位置感测器722径向相对设置,所述AF位置感测器722得以感测所述AF载体21相对于所述AF感测磁铁723沿光轴方向移动的位置,以实现更为准确对焦,所述AF结构IC控制器721根据所述AF位置感测器722反馈的磁变化量数据来控制所述AF线圈31的电流,得以控制所述AF载体21的运动方向和行程。
也就是说,所述AF位置感测器722位于所述AF载体21的其中一个侧边上,相应地,与其径向对应的OIS载体22的内侧,设有所述AF感测磁铁723,通过所述AF感测磁铁723和所述AF位置感测器722的配合,得以感测所述AF载体21的位置。同时,为保证所述OIS载体22的平衡,所述OIS载体22进一步设有配重块724,所述配重块724和所述AF感测磁铁723分别位于所述OIS载体22的对角上,以保证所述OIS载体22在移动过程中的平衡。其中,所述配重块724可以为磁铁,也可以为其他的金属材料,只要使得所述OIS载体22保持平衡即可,如图11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测器安装孔53包括X方向安装孔531以及Y方向安装孔532,所述第一感测机构71分别安装于所述X方向安装孔531和所述Y方向安装孔532中,得以检测所述OIS载体22的X方向位移和Y方向位移,所述第一感测机构71包括OIS结构IC控制器711和OIS位置感测器712,所述OIS位置感测器712得以感测所述OIS载体22相对于所述底座50沿光轴正交面移动的位置,所述OIS结构IC控制器711根据所述OIS位置感测器712反馈的磁变化量来控制所述OIS线圈32的电流,进而控制所述OIS载体22的运动方向和行程,如图12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F位置感测器722和所述OIS位置感测器712为霍尔传感器。
也就是说,所述底座50上的所述OIS线圈32驱动所述OIS载体22中的光学镜头1实现多个自由度方向的移动,得以实现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移动,X轴方向的所述OIS位置感测器712和OIS结构IC控制器711相互配合,以实现OIS载体22在X轴方向更为准确的移动,Y轴方向的所述OIS位置感测器712和OIS结构IC控制器711相互配合,以实现OIS载体22在Y轴方向更为准确的移动。同时,所述第一感测机构71分别通过所述底座50上的X方向安装孔531和所述Y方向安装孔532,得以与所述底座50的下表面齐平,所述第一感测机构71分别位于所述磁石33的正下方,用于准确感测所述OIS载体22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一感测机构71电连接于所述FPC软板34的软板底面34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OIS载体22设有第一容置腔222、第二容置腔223以及承靠容纳位224,所述第一容置腔222开设于所述OIS载体22的对角处,所述AF感测磁铁723和所述配重块724对称地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置腔222中,所述第二容置腔223位于所述OIS载体22的侧面,所述第二容置腔223得以容纳所述磁石33,所述磁石33沿着所述OIS载体22的四个侧面均匀分布,所述承靠容纳位224容纳所述AF载体21的承靠部212。也就是说,所述OIS载体22上具有用于容纳有AF载体21的OIS通孔221,所述AF载体21通过其侧边的承靠部212与所述OIS载体22连接,在所述OIS载体22的上表面与所述承靠部212对应的位置,设置所述承靠容纳位224,通过承靠容纳位224的设置,使得所述AF载体21的底面与马达的底部预留出一定的空间,方便所述OIS线圈32的安装,有效避让所述底座50上的所述OIS线圈32,同时,也为所述AF载体21活动提供空间,使得所述AF载体21始终在所述磁石33的上方移动,不会使其碰撞到所述OIS线圈32,也有利于所述下弹片在所述AF载体下表面的安装。如图10所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OIS载体22进一步设有凸块225,所述凸块225从所述OIS载体22的上表面的四个角向上突出,所述凸块225突出于所述OIS载体22上表面一定高度,得以为所述AF载体21沿着光轴方向的移动预留一定的运动空间。
其中,所述AF线圈31位于所述AF载体21的下侧,有助于将所述AF线圈31的中心与所述磁石33的中心保持一致,提供最大的AF驱动力,若将所述AF线圈31位于所述AF载体21的中间侧面,不仅会增大所述AF载体21的体积,还会导致所述AF线圈31位于所述磁石33的上部位置,当沿着Z轴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后,所述AF线圈31上升到所述磁石33的上方,拉大所述AF线圈31和所述磁石33的距离,导致提供的AF驱动力不足,影响调整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41为平面方形槽结构,所述支承机构42为滚珠,得以使所述支承机构42多自由度地沿着所述导向槽41内的平面移动,所述底座50上的导向槽41高出于所述底座50的侧边,得以在所述底座50的侧边容纳所述OIS线圈32,使得所述OIS线圈32不高于所述底座50的导向槽41。也就是说,所述导向槽41不是特定X轴方向或Y轴方向的轨道,所述导向槽41的平面方形槽结构得以为所述OIS载体32提供无方向限制的支撑,使得滚珠42沿着X/Y两个方向移动集成在同一对所述导向槽41中,有利于降低特定轨道的摩擦力限制,通过多自由度可移动的方式提高位移精度和防抖行程,充分利用马达内部的空间。另外,所述导向槽41也可以为圆形槽,其中,所述圆形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滚珠42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50设有滚珠座52和第二导向槽521,所述滚珠座52从所述底座50的四角位置一体地向上凸出,所述第二导向槽521开设于所述滚珠座52中,所述滚珠座52突出于所述线路板34的软板底面341,所述OIS线圈32不高于所述滚珠座52,所述OIS载体22设有第一导向槽226,所述第一导向槽226和所述第二导向槽521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226和所述第二导向槽521中容纳有滚珠42,所述滚珠座52设有定位柱54,所述软板侧面42设有定位孔3421,所述定位柱54从所述滚珠座52的一侧向所述定位孔3421延伸,所述定位柱54和所述定位孔3421相适配,使得所述定位柱54固定所述软板侧面42,以保证所述FPC软板34安装的准确性,同时利于后续的马达准确焊接。也就是说,所述OIS载体22底面的滚珠42可辅助所述OIS载体22的运动,在所述磁石33和所述OIS线圈32的驱动作用下,所述OIS载体22相对所述底座50沿着X/Y方向移动,从而带动镜头组件1移动,以实现抖动矫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50设有底座通孔51,以用于光学镜头1中的光线通过,所述OIS线圈32围绕所述底座通孔51位于所述底座50的四个侧边,所述第二导向槽521和所述底座50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滚珠座52突出于所述底座50侧边表面一定的高度,不仅可以使得所述第二导向槽521和所述第一导向槽226相互配合形成所述滚珠42的容纳空间,同时也为所述OIS线圈32预留安装空间,使得所述OIS线圈32容纳于两侧的所述滚珠座52形成的空位中,充分利用马达的内部空间,保证所述OIS载体22移动的准确度。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槽226和所述第二导向槽521不仅可以是方形槽结构,其内部也可以是半球形结构,所述滚珠42可以在所述第一导向槽226和所述第二导向槽521形成的内部空间沿着不同的自由度方向移动,具体的移动方向,受限于所述OIS载体22所受到的力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轭片60的数量为4个,所述OIS线圈32、所述磁石33和所述磁轭片60的数量相一致,所述磁石33沿所述OIS载体22的四个侧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所述磁轭片60的连接部分63倾斜连接所述第一部分61和所述第二部分62,所述连接部分63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61和所述第二部分62。也就是说,所述磁轭片60沿着所述底座50的四角设置,每个所述磁轭片60对应于两个相邻的所述磁石33,不仅有效避让所述底座50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感测机构71,所述磁轭片60还可以与所述磁石33形成磁吸力,将所述滚珠42限制在所述导向槽41内,由于所述滚珠42对应的磁轭片60宽度小于所述磁石33对应的磁轭片60宽度,在保证所述磁轭片60和所述磁石33之间的磁吸力稳定所述滚珠34运行的同时,得以减小所述磁轭片60对所述OIS载体22移动造成的阻力,便于所述OIS载体22在工作后快速回复到初始位置,降低对整体模组驱动力设计的要求,如图14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所述磁轭片60进一步包括延伸部分64,所述延伸部分64从所述底座50四角处的连接部分63向外延伸,各个所述延伸部分64的外端具有扩大部65,所述延伸部分64地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61和所述第二部分62,有助于简化注塑工艺,所述磁轭片60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内置于所述底座50中。所述磁轭片60的宽度小于所述磁石33的宽度,同时,所述磁轭片60的尺寸和安装位置,需根据整体的设计结构确定,可利用仿真软件,计算所述OIS载体22和所述底座50相对稳定需要的力,再确定所述磁轭片60的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嵌线路215电连接所述AF线圈31和所述第二感测机构72,所述侧面弹片233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底座50,所述侧面弹片233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OIS载体22,得以使所述OIS载体22沿光轴正交面移动的复位,所述侧面弹片233包括线路导出片2332、线路导入片2331以及连通线路2333,所述线路导入片2331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34,所述线路导出片2332电连接于所述上弹片231或所述下弹片232,所述连通线路2333得以电连接所述线路导出片2332和所述线路导入片2331,所述连通线路2333包括直线部2334以及弯折部2337,所述弯折部2337为多段弯曲结构,所述直线部2334电连接所述线路导入片2331和所述弯折部2337,所述弯折部2337电连接所述直线部2334和所述线路导出片2332,通过所述直线部2334和所述侧面弹片233的线路结构,所述侧面弹片233在实现电导通的同时,还能起到保持件的作用,当所述OIS载体22带动光学镜头1沿着X/Y方向移动时,所述侧面弹片23可起到一定的复位作用,如图6所示。
其中,所述直线部2334还包括水平部2335和竖直部2336,所述水平部2335和所述竖直部2336连接形成导通线路,所述弯折部2337可以为S型结构,为所述OIS载体22提供移动时的活动余量,即预留所述OIS载体22沿着X/Y方向移动的行程,在保证所述活动载体20正常移动的同时,可以利用其本身的弹性提供所述OIS载体22的回复力,如图8a和图8b所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50设有多个定位凸起55,所述定位凸起55从所述滚珠座52的侧面向外突出,所述定位凸起55贴附于所述滚珠座52的侧面并固接于所述定位凸起55,所述线路导出片2332贴附于所述OIS载体22的侧面,所述弹性支撑件23设有两组所述侧面弹片233,各组所述侧面弹片233分别位于所述所述OIS载体22的两侧角,其中一个侧角的所述侧面弹片233电连接所述线路板34和所述上弹片231,其中另一个侧角的所述侧面弹片233电连接所述线路板34和所述下弹片232,所述AF载体21的内嵌线路215注塑于所述AF载体21中,如图5所示。
其中,所述FPC软板34的软板侧面342上预留的焊接点346得以接入外部电源,所述FPC软板34的软板底面341得以导通所述OIS线圈32和所述第一感测机构71,所述软板底面341的四个角上每个设有3个导通点343,即所述OIS线圈接入点、OIS线圈接出点以及侧面弹片导通点,通过所述FPC软板34得以导通所述OIS线圈32和所述侧面弹片233,通过所述侧面弹片233得以导通所述上弹片231和所述下弹片232,进而通过所述AF载体21中的内嵌线路215导通所述AF线圈31和所述第二感测机构72。
其中,所述AF载体21中的内嵌线路215包括IC接口、位置感测器接口、上弹片接口、下弹片接口以及两个所述AF线圈的接口,通过形成AF的导通线路,使得所述AF结构IC控制器721可根据所述AF位置感测器722反馈的信息,控制所述AF线圈31中的电流以实现实时的AF载体21位置调整,保证所述AF载体21驱动光学镜头精准对焦,其中,所述内嵌线路215注塑在所述AF载体21的一个侧边,通过各种线路的配合,在保证OIS马达正常工作的同时,可以简化马达内部的线路设计,进一步的实现整体结构的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面弹片233也可以只有一对具有导电功能,另一对用于增强复位。
其中,所述AF载体21通过所述弹性支撑件23保持置中的同时实现Z轴方向的移动,所述OIS载体22配合所述滚珠来42实现X/Y方向的移动,在驱动镜头移动的同时,使得元件高度紧凑,实现整体结构的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一种摄像模组包括:
如上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2;
镜头组件1,安装有至少一透镜;
感光组件,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和镜头组件之间,所述感光组件得以感光成像。
所述摄像模组也可以是芯片防抖摄像模组,所述底座50进一步设有底角凸块56,所述底角凸块56设置于所述底座50下表面的四角位置,与所述底座50一体成型,所述底角凸块56中设有感测磁石安装孔,感测磁石安装孔中嵌入相应的感测元件,以用于感测感光芯片所处的位置,并将感光芯片的位置信息反馈到控制中心,以使得马达和感光芯片相互配合,快速的调整两个元件所处的位置,以提升摄像模组的成像效率。同时,感光芯片和光学镜头可相互配合,以实现更大行程的防抖,解决了感光芯片尺寸增大和光学镜头质量增大对驱动力要求增加的问题,同时在保证马达驱动光学镜头移动的准确性的同时,解决感光芯片和光学镜头相互配合的运动的问题。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21)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活动载体,所述活动载体用于容置镜头组件;
底座,所述底座和所述活动载体沿光轴方向间隔地对应设置;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组线圈和至少一组磁石,所述至少一组线圈和所述至少一组磁石对应设置,使得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载体相对所述底座沿光轴的正交面方向移动;
多个磁轭片,所述磁轭片安装于所述底座,各个所述磁轭片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连接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从所述连接部分的两端一体地向所述底座的两边延伸,所述连接部分位于所述底座的四角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面向所述至少一组磁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磁轭片的连接部分倾斜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连接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磁轭片进一步包括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从所述底座四角处的连接部分向外延伸,各个所述延伸部分的外端具有扩大部,所述延伸部分地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设有多个导向槽和多个支承机构,所述导向槽分别内凹地开设于所述活动载体和所述底座的相对面,各个所述支承机构容纳于所述导向槽中,所述磁轭片从所述导向槽的对应位置延伸向所述磁石的对应位置,所述支承机构可滚动地支撑所述活动载体沿光轴的正交面方向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为平面方形槽结构,所述支承机构为滚珠,得以使所述支承机构多自由度地沿着所述导向槽内的表面移动,所述底座上的导向槽高出于所述底座的侧边,得以在所述底座的侧边容纳所述至少一组线圈,使得所述至少一组线圈不高于所述底座的导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片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内置于所述底座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OIS线圈和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贴附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活动载体包括OIS载体,所述磁石固定于所述OIS载体的侧边,所述OIS线圈贴附于所述线路板的侧边并与所述磁石沿光轴方向对应设置,所述OIS线圈和所述磁石形成第一磁场回路,得以驱动所述OIS载体相对所述底座沿光轴的正交面方向移动,进行抖动修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第一感测机构,所述第一感测机构安装于所述线路板的背面,并与所述磁石对应设置,得以检测所述磁石和所述OIS载体的位置,所述底座设有第一感测器安装孔,所述第一感测器安装孔位于相邻的所述磁轭片中间,所述第一感测机构容纳于所述底座的第一感测器安装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测器安装孔包括X方向安装孔以及Y方向安装孔,所述第一感测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X方向安装孔和所述Y方向安装孔中,得以检测所述OIS载体的X方向位移和Y方向位移,所述第一感测机构包括OIS结构IC控制器和OIS位置感测器,所述OIS位置感测器得以感测所述OIS载体相对于所述底座沿光轴正交面移动的位置,所述OIS结构IC控制器得以控制所述OIS载体的运动方向和行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为FPC软板,所述线路板包括软板底面和软板侧面,所述软板底面贴附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OIS线圈贴附于所述软板底面的侧边,所述软板侧面一体地从所述软板底面向所述OIS载体方向弯折延伸,所述软板侧面和所述OIS载体相对径向设置,所述软板侧面的上部设有多个焊接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滚珠座和第二导向槽,所述滚珠座从所述底座的四角位置一体地向上凸出,所述第二导向槽开设于所述滚珠座中,所述滚珠座突出于所述线路板的软板底面,所述OIS线圈不高于所述滚珠座,所述OIS载体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中容纳有滚珠,所述滚珠座设有定位柱,所述软板侧面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从所述滚珠座的一侧向所述定位孔延伸,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相适配,使得所述定位柱固定所述软板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载体进一步包括AF载体,所述AF载体可活动地安置于所述OIS载体中,镜头组件安装于所述AF载体中,所述驱动机构进一步包括AF线圈,所述AF线圈设置于所述AF载体的外周,所述AF线圈和所述磁石相对径向设置,所述AF线圈和所述磁石形成第二磁场回路,得以驱动所述AF载体沿光轴方向移动,进行自动对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F载体设有承靠部、安装部以及相连部,所述相连部一体连接所述承靠部和所述安装部,所述承靠部径向向外突出并承靠于所述磁石上,所述AF线圈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周,所述安装部的位置低于所述相连部,使得所述AF线圈保持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相连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第二感测机构,所述第二感测机构包括AF结构IC控制器、AF位置感测器以及AF感测磁铁,所述AF感测磁铁安装于所述OIS载体中,所述AF位置感测器和所述AF结构IC控制器安装于所述AF载体中,所述AF感测磁铁和所述AF位置感测器径向相对设置,所述AF位置感测器得以感测所述AF载体相对于所述AF感测磁铁沿光轴方向移动的位置,所述AF结构IC控制器得以控制所述AF载体的运动方向和行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IS载体设有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以及承靠容纳位,所述第一容置腔开设于所述OIS载体的对角处,所述AF感测磁铁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二容置腔得以容纳所述磁石,所述承靠容纳位容纳所述AF载体的承靠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载体进一步包括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连接所述AF载体和所述OIS载体,所述弹性支撑件得以保持所述AF载体在所述OIS载体的置中状态,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上弹片、下弹片以及多个侧面弹片,所述上弹片可活动地连接所述AF载体和所述OIS载体的上表面,所述下弹片可活动地连接所述AF载体和所述OIS载体的下表面,所述侧面弹片电连接所述线路板和所述上弹片或所述下弹片,得以电导通所述AF载体中的内嵌线路,使得所述内嵌线路电连接所述AF线圈和所述第二感测机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弹片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侧面弹片的另一端固接于所述OIS载体,得以使所述OIS载体沿光轴正交面移动的复位,所述侧面弹片包括线路导出片、线路导入片以及连通线路,所述线路导入片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线路导出片电连接于所述上弹片或所述下弹片,所述连通线路得以电连接所述线路导出片和所述线路导入片,所述连通线路包括直线部以及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为多段弯曲结构,所述直线部电连接所述线路导入片和所述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电连接所述直线部和所述线路导出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多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从所述滚珠座的侧面向外突出,所述定位凸起贴附于所述滚珠座的侧面并固接于所述定位凸起,所述线路导出片贴附于所述OIS载体的侧面,所述弹性支撑件设有两组所述侧面弹片,各组所述侧面弹片分别位于所述所述OIS载体的两侧角,其中一个侧角的所述侧面弹片电连接所述线路板和所述上弹片,其中另一个侧角的所述侧面弹片电连接所述线路板和所述下弹片,所述AF载体的内嵌线路注塑于所述AF载体中。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片的数量为4个,所述OIS线圈、所述磁石和所述磁轭片的数量相一致,所述磁石沿所述OIS载体的四个侧边设置。
20.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9中任一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镜头组件,安装有至少一透镜;
感光组件,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感光组件和镜头组件之间,所述感光组件得以感光成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进一步设有底角凸块,所述底角凸块设置于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四角位置,所述底角凸块内设有感测元件,得以感测所述感光芯片的位置,并将所述感光芯片的位置信息反馈到控制中心,所述感光芯片连接防抖马达。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23591.0A CN116939346A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摄像模组 |
PCT/CN2023/081096 WO2023185437A1 (zh) | 2022-03-29 | 2023-03-13 | 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23591.0A CN116939346A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摄像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39346A true CN116939346A (zh) | 2023-10-24 |
Family
ID=88379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23591.0A Pending CN116939346A (zh) | 2022-03-29 | 2022-03-29 |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摄像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939346A (zh) |
-
2022
- 2022-03-29 CN CN202210323591.0A patent/CN116939346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555904B1 (ko) | 카메라 모듈 | |
CN113759633A (zh) |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组及光学设备 | |
CN114520858A (zh) | 光学防抖摄像模组 | |
CN118435611A (zh) | 芯片防抖感光组件及防抖摄像模组 | |
CN116931217A (zh) | 透镜驱动装置 | |
CN117319779A (zh) | 一种防抖闭环致动器及摄像模组 | |
CN114554068A (zh) | 光学防抖摄像模组 | |
CN217034386U (zh) |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马达 | |
CN117441121A (zh) | 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 | |
CN116939346A (zh) | 透镜驱动装置及其摄像模组 | |
CN113514930A (zh) | 一种具有镭雕导电线路的自动对焦防抖潜望马达 | |
WO2023185437A1 (zh) | 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 | |
CN114554073A (zh) | 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驱动结构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 |
CN114428436A (zh) | 光学防抖摄像模组 | |
CN220962086U (zh) | 镜头驱动装置、摄像头和电子设备 | |
CN221081448U (zh) | 一种防抖闭环致动器及摄像模组 | |
KR102416242B1 (ko) | 카메라 모듈 | |
KR102416241B1 (ko) | 카메라 모듈 | |
CN115473974B (zh) | 感光芯片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 | |
US20240337858A1 (en) | Lens drive module | |
CN116668810A (zh) | 驱动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 | |
CN117221672A (zh) | 一种摄像模组 | |
CN117221688A (zh) | 一种驱动装置 | |
CN116668823A (zh) | 驱动装置和摄像模组 | |
CN117221673A (zh) | 一种驱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