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9314U - 检测工具和检测仪 - Google Patents

检测工具和检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9314U
CN218099314U CN202222223382.7U CN202222223382U CN218099314U CN 218099314 U CN218099314 U CN 218099314U CN 202222223382 U CN202222223382 U CN 202222223382U CN 218099314 U CN218099314 U CN 2180993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e side
puncturing
parts
base body
detection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233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焱
华菲
项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vast Power Systems H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vast Power Systems H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vast Power Systems H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vast Power Systems H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233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93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93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93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工具和检测仪,检测工具包括基体和多个刺入部,其中,多个刺入部中至少两个刺入部间隔设置在基体的同侧表面上,且位于同侧的各刺入部凸出基体的表面设置并用于穿过软包电池的铝塑膜,以使位于同侧的各刺入部中至少一个与铝塑膜中的铝层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检测仪的检测端处的刺刀无法与软包电池的铝塑膜的铝层电连接的问题。

Description

检测工具和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电池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工具和检测仪。
背景技术
由于软包电池的铝塑膜的铝层与软包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的极耳的导电柄之间的阻抗为衡量软包电池的绝缘性能的重要依据,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检测仪的两个探针分别与软包电池的铝塑膜的铝层和同一软包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的极耳的导电柄电连接,以对软包电池进行绝缘性检测。
但是,现有的检测仪检测效率较低,此外,铝塑膜由内至外依次包括PP层、铝层和尼龙层,而PP层和尼龙层的材质为易变形材质,在将探针穿过铝塑膜时会产生火山状的凸起,无法确保探针与铝层的电连接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工具和检测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检测仪的检测端处的刺刀无法与软包电池的铝塑膜的铝层电连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工具包括基体和多个刺入部,其中,多个刺入部中至少两个刺入部间隔设置在基体的同侧表面上,且位于同侧的各刺入部凸出基体的表面设置并用于穿过软包电池的铝塑膜,以使位于同侧的各刺入部中至少一个与铝塑膜中的铝层电连接。
进一步地,基体的同侧表面上具有多个刺入部,位于同侧的多个刺入部沿直线间隔排布;或,位于同侧的多个刺入部呈阵列排布;或,位于同侧的多个刺入部的几何中心的连线在同一个圆上。
进一步地,基体呈板状结构,且基体的横截面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圆形和多边形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刺入部由金属材质制成;或,基体和刺入部均由金属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多个刺入部之间电导通。
进一步地,多个刺入部串联连接。进一步地,基体的同侧表面上具有多个刺入部,位于同侧的多个刺入部均为刺刀;或,位于同侧的多个刺入部均为探针;或,位于同侧的多个刺入部中的至少一个为刺刀,位于同侧的其余刺入部中的至少一个为探针。
进一步地,刺入部呈锥形,且呈锥形的刺入部的尖端作为刺入部的刺入端。
进一步地,刺入部的长度大于铝塑膜的厚度。
进一步地,检测工具还包括加热结构,加热结构与基体和刺入部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以加热刺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仪,包括两个检测端,两个检测端中的至少一个与检测工具电连接,检测工具为上述和下述的检测工具。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多个刺入部的检测工具,同时将检测仪的两个检测端中的至少一个与检测工具电连接,这样,在通过检测仪对软包电池进行检测时,检测仪的一个检测端通过检测工具上的多个刺入部同时穿过软包电池的铝塑膜,由于多个刺入部的存在,且多个刺入部中至少一个能够与铝塑膜中的铝层电连接,确保本申请提供的检测工具与软包电池的铝塑膜的铝层的电连接可靠性;此外,检测仪的另一个检测端可以与探针电连接,当然也可以与本申请中的检测工具电连接,也就是说,检测仪的另一个检测端通过探针或者检测工具与软包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的极耳的导电柄电连接,从而确保检测仪的检测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检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检测工具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检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检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检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检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检测工具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六的检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检测工具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七的检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八的检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九的检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十的检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基体;11、加热孔;
20、刺入部;
30、加热结构;31、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检测仪的检测端处的刺刀无法与软包电池的铝塑膜的铝层电连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工具和检测仪,其中,检测仪包括两个检测端,两个检测端中的至少一个与检测工具电连接,检测工具为上述和下述的检测工具。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检测工具包括基体10和多个刺入部20,其中,多个刺入部20中至少两个刺入部20间隔设置在基体10的同侧表面上,且位于同侧的各刺入部20凸出基体10的表面设置并用于穿过软包电池的铝塑膜,以使位于同侧的各刺入部20中至少一个与铝塑膜中的铝层电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多个刺入部20的检测工具,同时将检测仪的两个检测端中的至少一个与检测工具电连接,这样,在通过检测仪对软包电池进行检测时,检测仪的一个检测端通过检测工具上的多个刺入部20同时穿过软包电池的铝塑膜,由于多个刺入部20的存在,且多个刺入部20中至少一个能够与铝塑膜中的铝层电连接,确保本申请提供的检测工具与软包电池的铝塑膜的铝层的电连接可靠性;此外,检测仪的另一个检测端可以与探针电连接,当然也可以与本申请中的检测工具电连接,也就是说,检测仪的另一个检测端通过探针或者检测工具与软包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的极耳的导电柄电连接,从而确保检测仪的检测可靠性。如图1和图2所示,基体10的同侧表面上具有多个刺入部20,位于同侧的多个刺入部20沿直线间隔排布。这样,多个刺入部20在基体10的同侧表面沿直线间隔排布,使得多个刺入部20从铝塑膜的不同位置刺入,确保多个刺入部20中至少一个刺入部20能够与铝塑膜的铝层产生电联接,增强检测工具与软包电池的铝塑膜的铝层的电连接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基体10呈板状结构,且基体10的横截面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圆形和多边形中的一种。这样,基体10呈板状结构,其中一侧面为多个刺入部20提供安装位置,另一侧面为自动推进装置或手动推进装置推动基体10提供受力位置,使刺入部20刺入铝塑膜,基体10呈板状结构为自动推进装置或手动推进装置提供了足够的接触面积,使基体10受力较为均匀,确保多个刺入部20沿其轴向方向插入铝塑膜,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基体10的横截面的截面形状可根据机构和被测物体的特征来确定,可以为椭圆形、圆形和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基体10横截面的截面形状的多样性,增加了检测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基体10的横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长条矩形。
可选地,自动推进装置为气缸推动或者油缸推动,手动推进装置为人工推动,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推进装置的推进形式更加多样,适应不同生产环境和生产需求。
进一步地,刺入部20由金属材质制成;或,基体10和刺入部20均由金属材质制成。这样,刺入部20由金属材质制成,确保在检测过程中,刺入部20能够与铝塑膜的铝层产生电联接,基体10和刺入部20均由金属材质制成,刺入部20将刺入部20与铝塑膜的铝层产生电信号,通过基体10传递到检测仪。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刺入部20与基体10之间电连接且基体10连接到检测仪;或,每个刺入部20都有单独的外接导线分别连接到检测仪,确保刺入部20与铝塑膜的铝层产生电信号能够及时传递到检测仪。
进一步地,多个刺入部20之间电导通。这样,多个刺入部20之间电连接,可将刺入部20与铝塑膜的铝层产生的电信号在刺入部20之间相互传递,确保电信号能够及时传递到检测仪。
进一步地,多个刺入部20串联连接。这样,当任意一刺入部20与铝塑膜的铝层产生电连接后,均可以通过串联线路传递到检测仪,提高检测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基体10的同侧表面上具有多个刺入部20,位于同侧的多个刺入部20均为刺刀;或,位于同侧的多个刺入部20均为探针;或,位于同侧的多个刺入部20中的至少一个为刺刀,位于同侧的其余刺入部20中的至少一个为探针。这样,当多个刺入部20均为刺刀时,检测工具可用于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的极耳接触的采样点;当多个刺入部20均为探针时,可用于与铝塑膜接触的采样点;当个多个刺入部20中至少一个为刺刀,其余刺入部20中的至少一个为探针时,既可用于与铝塑膜接触的采样点,也可用于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的极耳接触的采样点,刺入部20的不同的结构设置,既提高了检测工具的专业性,又增加了检测工具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基体10的同侧表面上具有多个刺入部20,用于与电池的铝塑膜中的铝层和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的极耳的导电柄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电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刺入部20呈锥形,且呈锥形的刺入部20的尖端作为刺入部20的刺入端。这样,刺入部20呈锥形,便于刺入部20快速插入铝塑膜,刺入部20的尖端作为刺入部20的刺入端,与铝塑膜产生电联接,减小了对铝塑膜破坏的面积,防止产生发声电解液的泄露。
需要说明的是,刺入部20的长度大于铝塑膜的厚度。这样,在进行检测测时,刺入部20可以穿过铝塑膜的PP层和尼龙层,实现与铝层的电联接,防止因刺入部20的长度导致与铝层接触不良,增加刺入部20与铝塑膜铝层电连接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基体10的横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相比于实施例一中的长条形的宽度较宽。
如图3所示,基体10的横截面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基体10的同侧表面上具有多个刺入部20,位于同侧的多个刺入部20沿基体10的横截面的截面形状的对称轴的方向直线间隔排布。
实施例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基体10的横截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如图4所示,基体10的横截面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基体10的同侧表面上具有多个刺入部20,位于同侧的多个刺入部20沿基体10横截面的截面形状的直径方向的直线间隔排布。
实施例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5所示,基体10的横截面的截面形状为菱形。
如图5所示,基体10的横截面的截面形状为菱形,基体10的同侧表面上具有多个刺入部20,位于同侧的多个刺入部20沿基体10的横截面的截面形状的对角线的方向直线间隔排布。
实施例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6和图7所示,检测工具包括加热结构30,加热结构30与基体10和刺入部20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以加热刺入部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不限定加热结构30的具体构成,只要是加热结构30能起到加热效果的设备和装置均可采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加热结构30通过电热丝31与基体10电连接,具体而言,基体10上开设有加热孔11,电热丝31的一端通过导热胶固定在加热孔11处,电热丝31的另一端与加热结构30电连接,这样,电热丝31两端分别连接加热结构30和加热孔11处的导热胶,以便于电热丝31将加热结构3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加热孔11的导热胶处,导热胶进一步将热量传递给基体10,基体10和刺入部20均由金属材质制成,进而,基体10将热量传递给刺入部20,实现对刺入部20的加热。
可选地,加热孔11为多个,多个加热孔11间隔设置在基体10上,电热丝31为多个,多个电热丝31与多个加热孔11一一对应地设置,且各电热丝31的一端均对应设置在各加热孔11处,各电热丝31的另一端均与加热结构30电连接。这样,多个加热孔11间隔设置在基体10上,且与多个电热丝31一一对应地设置,各电热丝31的另一端均与加热结构30电连接,使加热结构30通过多个电热丝31同时向多个加热孔11传递热量,基体10的不同部位同时受热,使基体10整体温度得到快速提升,同时基体10将热量传递到刺入部20,缩短了刺入部20受热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加热孔11在基体10上的设置位置与刺入部20在基体10上的设置位置不在同一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基体10呈板状结构,且基体10的横截面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圆和多边形中的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加热结构30的加热温度的范围为200-400℃,加热后的刺入部20的温度的范围为200-400℃,该范围温度能够融化铝塑膜中的尼龙层和PP层,加热后的刺入部20刺入铝塑膜后,尼龙层和PP层受热后,由各自被戳破的开口处向四周收缩,从而尽可能地使得尼龙层和PP层避开刺入部20与铝层的电连接处,进而确保刺入部20与铝层的电连接可靠性。
实施例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如图8和图9所示,电热丝31为多个,多个电热丝31与多个刺入部20一一对应连接。
具体而言,如图8和图9所示,各电热丝31的一端均与加热结构30连接,各电热丝31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各刺入部20连接,刺入部20由金属材质制成,电热丝31将热量传递到刺入部20,一方面,使得电热丝31与基体10之间的连接方式更加简单,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难度,缩短对刺入部20的加热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基体10与电热丝31之间无需通过导热胶传递热量,减少了热量传递过程中的热量损耗,另一方面,基体10无需设置加热孔11,以使得基体1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实现,降低了基体10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
实施例七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六的区别在于,如图10所示,基体10同侧的多个刺入部20呈阵列排布排布。
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基体10同侧的多个刺入部20沿基体10的周向以直线形式间隔排列,形成方形阵列。
实施例八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如图11所示,基体10同侧的多个刺入部20呈阵列排布。
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基体10同侧的多个刺入部20,各刺入部20对应基体10的各条边,即基体10的每条边的中垂线所在位置处均设置有一个刺入部20。实施例九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八的区别在于,如图12所示,基体10同侧的多个刺入部20沿基体10的横向间隔排布。
实施例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九的区别在于,如图13所示,基体10同侧的多个刺入部20的几何中心的连线在同一个圆上。
如图13所示,基体10横截面的截面形状为正方形,基体10同侧的多个刺入部20的几何中心的连线在同一个圆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10);
多个刺入部(20),多个所述刺入部(20)中至少两个所述刺入部(20)间隔设置在所述基体(10)的同侧表面上,且位于同侧的各所述刺入部(20)凸出所述基体(10)的表面设置并用于穿过软包电池的铝塑膜,以使位于同侧的各所述刺入部(20)中至少一个与所述铝塑膜中的铝层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0)的同侧表面上具有多个所述刺入部(20),
位于同侧的多个所述刺入部(20)沿直线间隔排布;或,
位于同侧的多个所述刺入部(20)呈阵列排布;或,
位于同侧的多个所述刺入部(20)的几何中心的连线在同一个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0)呈板状结构,且所述基体(10)的横截面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圆形和多边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入部(20)由金属材质制成;或,所述基体(10)和所述刺入部(20)均由金属材质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刺入部(20)之间电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刺入部(20)串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0)的同侧表面上具有多个所述刺入部(20),
位于同侧的多个所述刺入部(20)均为刺刀;或,
位于同侧的多个所述刺入部(20)均为探针;或,
位于同侧的多个所述刺入部(20)中的至少一个为刺刀,位于同侧的其余所述刺入部(20)中的至少一个为探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入部(20)呈锥形,且呈锥形的所述刺入部(20)的尖端作为所述刺入部(20)的刺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刺入部(20)的长度大于所述铝塑膜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具还包括加热结构(30),所述加热结构(30)与所述基体(10)和所述刺入部(20)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以加热所述刺入部(20)。
11.一种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检测端,两个所述检测端中的至少一个与检测工具电连接,所述检测工具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工具。
CN202222223382.7U 2022-08-22 2022-08-22 检测工具和检测仪 Active CN2180993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3382.7U CN218099314U (zh) 2022-08-22 2022-08-22 检测工具和检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3382.7U CN218099314U (zh) 2022-08-22 2022-08-22 检测工具和检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9314U true CN218099314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46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23382.7U Active CN218099314U (zh) 2022-08-22 2022-08-22 检测工具和检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93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88200U (zh) 直流电阻测试专用试验夹
CN218099314U (zh) 检测工具和检测仪
CN201408253Y (zh) 用于电池测量的手持探针式夹具
CN218099442U (zh) 检测工具和检测仪
CN110146733A (zh) 非接触电压测量装置及非接触电压测量方法
JP2009229373A (ja) 電子伝導性の評価治具
CN214895410U (zh) 一种成盘电缆多参数检测夹
CN111727559B (zh) 用于对太阳能模块的太阳能电池进行依次表征的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对太阳能模块的太阳能电池进行依次表征的方法
CN216870629U (zh) 一种电池的测试用固定治具
CN210323318U (zh) 一种锂电池的软包铝塑膜封装性能的检测装置
CN207817068U (zh) 电阻率测量仪器
CN207408438U (zh) 接线插头及回路电阻测试仪
CN217879396U (zh) 一种圆柱锂电池电压检测装置
CN220323398U (zh) 一种锂电池短路测试机构
JP2017107667A (ja) 充電池検査装置、及び充電池検査方法
CN212965191U (zh) 一种超声电导仪探头测试工装
CN215116672U (zh) 一种电池组远程放电检测装置
CN111208325A (zh) 一种精确定位的四端测量夹具
CN205643421U (zh) 一种测试端子的辅助装置
CN207163952U (zh) 一种血液检验软板
CN214278281U (zh) 一种用于研究堆蓄电池检测的万用表表笔装置
CN218068096U (zh) 适用于纽扣电池的测试装置、探针及其测试系统
CN216413451U (zh) 一种单元热电池放电电连接装置
CN115856438A (zh) 消融导管导线电学性能检测装置
CN209690425U (zh) 测试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