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7316U - 换热装置和加热器具 - Google Patents

换热装置和加热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7316U
CN218097316U CN202220934599.6U CN202220934599U CN218097316U CN 218097316 U CN218097316 U CN 218097316U CN 202220934599 U CN202220934599 U CN 202220934599U CN 218097316 U CN218097316 U CN 218097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heat exchange
box body
medium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345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柳斌
罗金柳生
任浩南
南春来
马向阳
徐尧
裴胜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345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7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7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7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和加热器具,该换热装置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至少部分第二盒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内,所述第二盒体内形成有第一介质通道;第一导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之间,使得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之间形成第二介质通道。该换热装置通过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设置大大增加了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换热效率,使得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不会混合,保障了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均不会被其他介质所污染,使得换热在安全、高效的条件下进行。由于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设置,使得换热面积显著增加,在同等体积之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换热效率更高,利于缩小换热装置的体积。

Description

换热装置和加热器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和一种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对介质进行冷却的方式大多是将高温介质供给到冷却罐中进行冷却,冷却罐中与管路接触的介质流动性差,导致这种冷却方式的热交换并不充分,而且冷却罐体积较大,导致换热装置的体积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
第一盒体;
第二盒体,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盒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内,所述第二盒体内形成有第一介质通道;
第一导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之间,使得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之间形成第二介质通道。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盒体包括:
第一面板;
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面板围合形成第一盒状结构。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盒体包括:
第二面板;
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面板围合形成第二盒状结构。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盒体还包括:
多个第二导向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面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以对所述第二盒状结构内的空间分隔形成所述第一介质通道。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由金属材料制成;和/或,
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由树脂材料制成。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导向件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导向件上形成有缺口,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向件上的两个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盒体的两端;和/或,
所述第一导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或所述第二面板。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件在高度的延伸方向上至少与部分所述第二导向件重合;和/或
每个所述第二导向件上形成有缺口,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导向件上的两个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盒体的两端;和/或
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布置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盒体的入口布置方向;和/或
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布置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盒体的入口布置方向。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换热装置还包括:
凸起部,设置在上述第一导向件和/或所述第二导向件上;和/或,
凹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或所述第二导向件上;和/或,
导角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或所述第二导向件上。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换热装置还包括:
第一入口,开设在所述第一盒体上;
第一出口,开设在所述第一盒体上;
第二入口,开设在所述第二盒体上,位于所述第一盒体远离于所述第一入口的一侧;
第二出口,开设在所述第二盒体上,位于所述第一盒体远离于所述第一出口的一侧。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盒体包括:
第一盒体部;
第二盒体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盒体部;
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部与所述第二盒体部之间;和/或,所述第二盒体包括:
第三盒体部;
第四盒体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盒体部;
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三盒体部与所述第四盒体部之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盒体部焊接于所述第二盒体部;和/或,
所述第一盒体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盒体部连接到所述第二盒体部上;和/或,
所述第三盒体部焊接于所述第四盒体部;和/或,
所述第二盒体还包括: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盒体部连接到所述第四盒体部上。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换热装置还包括:
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加热器具,包括:
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换热装置;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和所述第二介质通道中的一者,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和所述第二介质通道中的另一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包括了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第一导向件,第二盒体内形成有第一介质通道,第二盒体和第一盒体之间通过第一导向件形成第二介质通道,在使用过程中,第一介质通道和第二介质通道中的一者用于供给温度较高的高温介质,另一者用于供给温度较低的低温介质,低温介质和高温介质可以直接进行换热,第一盒体设置在第二盒体之内,第一盒体的多个面均可以与第一介质通道相接触,大大增加了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换热效率。同时通过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设置,使得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不会混合,保障了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均不会被其他介质所污染,使得换热在安全、高效的条件下进行。由于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设置,使得换热面积显著增加,在同等体积之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换热效率更高,利于缩小换热装置的体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图1中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C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E-E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1中F-F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第一盒体、200第二盒体、300第一导向件、400第二导向件、500第一入口、600第一出口、700第二入口、800第二出口;
110第一介质通道、120第二介质通道;
101第一面板、102第一侧板、103第一盒体部、104第二盒体部、201第二面板、202第二侧板、203第三盒体部、204第四盒体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第一盒体100;第二盒体200,至少部分第二盒体200设置在第一盒体100内,第二盒体200内形成有第一介质通道110;第一导向件300,设置在第一盒体100和第二盒体200之间,使得第一盒体100与第二盒体200之间形成第二介质通道1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包括了第一盒体100、第二盒体200和第一导向件300,第二盒体200内形成有第一介质通道110,第二盒体200和第一盒体100之间通过第一导向件300形成第二介质通道120,在使用过程中,第一介质通道110和第二介质通道120中的一者用于供给温度较高的高温介质,另一者用于供给温度较低的低温介质,低温介质和高温介质可以直接进行换热,第一盒体100设置在第二盒体200之内,第一盒体100的多个面均可以与第一介质通道110相接触,大大增加了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换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通过第一盒体100和第二盒体200的设置,使得第一介质通道110与第二介质通道120独立设置,使得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不会混合,保障了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均不会被其他介质所污染,使得换热在安全、高效的条件下进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由于第一盒体100和第二盒体200的设置,使得换热面积显著增加,在同等体积之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换热效率更高,利于缩小换热装置的体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在第一盒体100和第二盒体200之间设置了第一导向件300,通过第一导向件300的设置能够对流经第二介质通道120的介质进行导向与阻拦的作用,使得供给到第二介质通道120内的介质流通的通路更加复杂,一方面增加了介质在第二通道内的停留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导向件300的设置使得介质在第二介质通道120内流通时,介质温度可以呈现阶梯性的过度,能够在一定限度上增加高温介质与低温介质之间的温差,能够提高换热效率。以向第二盒体200内供给的低温液体介质,向第一盒体100内供给高温液体介质为例,高温液体介质供给到第一盒体100内的初期,高温介质与第二盒体200内的低温介质的温差最大,随着高温介质被第一导向件300所阻拦与导向,高温介质将流向第一盒体100的出口端,位于出口端处的高温介质温度将会降低,使得高温液体介质在第二介质通道120内的温度呈阶梯状分部,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可以用于对液体介质的换热,也可以用于对气体介质的换热,因第一介质通道110与第二介质通道120分离设置,向第一介质通道110和第二介质通道120内输入的介质类型可以不同,能够大大提高适用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可以作为热水壶的一个组件,经过热水壶加热沸腾的液体供给到第一盒体100或第二盒体200中的一者之内,需要进行加热的液体供给到第一盒体100或第二盒体200中的另一者之内,经过沸腾的液体与待加热液体进行换热之后,便于用户直接饮用,能够提高用户体验,经过换热后的待加热液体再供给到热水壶内,能够提高待加热液体的初始温度,能够使热水壶更加节能。
如图1和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盒体100包括:第一面板101;第一侧板102,第一侧板102的两端连接于第一面板101,第一侧板102与第一面板101围合形成第一盒状结构。
第一盒体100包括了第一面板101和第一侧板102,第一面板101可以为两个,第一侧板102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侧板102依次连接,且每个第一侧板102的端部均连接于第一面板101即可围合形成第一盒状结构,能够使第一盒体100具备更多的容纳空间,同时通过第一面板101的设置能够使第一盒体100具备更大的换热面积。
如图1至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盒状结构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形,如此设置便于第一盒体100的生产加工,同时为了保障换热效率,可以使第一盒体100呈扁平状,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盒体200包括:第二面板201;第二侧板202,第二侧板202的两端连接于第二面板201,第二侧板202与第二面板201围合形成第二盒状结构。
第二盒体200包括了第二面板201和第二侧板202,第二面板201可以为两个,第二侧板202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侧板202依次连接,且每个第二侧板202的端部均连接于第二面板201即可围合形成第二盒状结构,能够使第二盒体200具备更多的容纳空间,同时通过第二面板201的设置能够使第二盒体200具备更大的换热面积。
如图1至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盒状结构的形状可以为长方体形,如此设置便于第二盒体200的生产加工,同时为了保障换热效率,可以使第二盒体200呈扁平状,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第一盒体100包括第一面板101,第二盒体200包括第二面板201,在通过换热装置进行换热的过程中,供给到第二介质通道120内的介质可以通过第二面板201与第一介质通道110内的介质换热,增加了换热面积,还可以通过第一面板101与空气换热,更进一步地增加了换热面积,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在换热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利于缩小换热装置的体积。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盒体200还包括:多个第二导向件400,连接于第二面板201和/或第二侧板202,以对第二盒状结构内的空间分隔形成第一介质通道110。
第二盒体200之内还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二导向件400,通过多个第二导向件400的设置可以对供给到第一介质通道110内的介质进行导向和阻挡,能够降低介质在第一介质通道110内的流通速度,增加了介质在第一介质通道110内的停留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导向件400的设置使得介质在第一介质通道110内流通时,介质温度可以呈现阶梯性的过度,能够在一定限度上增加高温介质与低温介质之间的温差,能够提高换热效率。以向第二盒体200内供给的低温液体介质,向第一盒体100内供给高温液体介质为例,低温液体介质供给到第二盒体200内的初期,低温介质与第一盒体100内的高温介质的温差最大,随着低温介质被第二导向件400所阻拦与导向,低温介质将流向第二盒体200的出口端,位于出口端处的低温介质温度将会升高,使得低温液体介质在第一介质通道110内的温度呈阶梯状分部,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通过第一导向件300与第二导向件400组合使用,能够对流经第一介质通道110和第二介质通道120的介质流通方向进行控制和阻拦,能够降低高温介质和低温介质的通过换热装置的速度,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向件300和第二导向件400均可以为筋条,以便于第一导向件300和第二导向件400的安装与加工。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201由金属材料制成;和/或,第一导向件300和第二导向件400由树脂材料制成。
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201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通过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201换热效率更高,能够提高第一介质通道110内的介质与第二介质通道120内的介质的换热效率,还能够提高第二介质通道120内的介质与空气的换热效率。
第一导向件300和第二导向件400由树脂材料制成,如此设置一方面,便于第一导向件300和第二导向件400的加工成型,便于第一导向件300和第二导向件400的安装;另一方面,由树脂材料制成的第一导向件300和第二导向件400的换热效率较低,能够对介质沿流通方向的换热进行抑制,利于使第一介质通道110内的介质温度呈梯度分布,利于使第二介质通道120内的温度呈梯度分布,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201的取材,取材目的为既能够保障机械强度,同时能够具备较高的换热效率,基于这样的道理,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201的取材也可以为具备较高机械强度和较高换热效率的其他材料,本申请实施例考虑到了金属材料的成本更低,且易于加工成型,故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201的取材可以为金属材料,其他类型的材料如若能够兼顾机械强度和导热性能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进一步地,在实际取材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其他需求进行金属材料的进一步确定,如考虑到便于密封和防止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201锈化,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201可以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如为了使换热装置能够兼顾杀菌效果,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201可以包括芯材层和设置在芯材层表面的杀菌镀层,杀菌镀层可以但不限于由银、铜、锌制成,芯材层可以由钢材制成。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第一导向件300和第二导向件400的取材,取材目的为易于对第一导向件300和第二导向件400的加工成型,同时使第一导向件300和第二导向件400的换热效率低于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201,使得换热优先在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201上进行。基于此第一导向件300和第二导向件400可以由塑性较高的而导热效率较低的树脂材料制成,如树脂材料可以但不限于: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等。
在一些示例中,为了进一步保障换热效率和第一盒体100与第二盒体200的机械强度,金属材料可以为304不锈钢,304不锈钢的厚度可以为0.3mm至1mm。
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导向件300为多个。通过在第一盒体100和第二盒体200之间设置多个第一导向件300使得第二介质通道120更加复杂,能够进一步增加介质在第二介质通道120内的停留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向件300和第二导向件400可以是筋条,便于第一导向件300和第二导向件400的生产加工。第一介质通道110可以是通过第一导向件300上的缺口形成的。
在第一盒体100为长方体形时,第一导向件300可以沿着第一盒体100的宽度方向布置,每个第一导向件300上均形成有通孔,以形成第二介质通道120。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介质的导向和阻拦效果,相邻两个第一导向件300上的通孔分别处于第二盒体20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以增加第二介质通道120的长度。
在第二盒体200为长方体形时,第二导向件400可以沿着第二盒体200的宽度方向布置,每个第二导向件400上均形成有通孔,以形成第一介质通道110。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介质的导向和阻拦效果,相邻两个第二导向件400上的通孔分别处于第二盒体20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以增加第一介质通道110的长度。
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导向件300连接于第一面板101和/或第二面板201。
第一导向件300可以只连接于第一面板101,即第一导向件300与第二面板20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便于介质的流动。第一导向件300也可以只连接于第二面板201,即第二导向件400与第一面板101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便于介质的流动。
第一导向件300也可以同时连接于第一面板101和第二面板201,以提高第一导向件300对流体的阻挡性能。
在一些示例中,每个第一导向件300上形成有缺口,相邻两个第一导向件300上的两个缺口分别位于第一盒体100的两端。
在第一导向件300上形成有缺口,以便于流体通过第一导向件300进行流通,而在第一导向件300为多个时,相邻两个第一导向件300的缺口位于不同侧,使得多个第一导向件300形成的第二介质通道120呈蛇形或折返式排布,能够增加流体在第二介质通道120内的流通路径,增加介质在第二介质通道120内的停留时长,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如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导向件300在高度的延伸方向上至少与部分第二导向件400重合。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导向件300与第二盒体200连接处和第二导向件400与第二盒体200的连接处能够至少部分重合,使得第一导向件300和第二导向件400能够共用第二盒体200上的部分区域进行连接,使得第二盒体200与流体接触的面积增加,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如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每个第二导向件400上形成有缺口,相邻两个第二导向件上的400两个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盒体200的两端。
在第二导向件400上形成有缺口,以便于流体通过第二导向件400进行流通,而在第二导向件400为多个时,相邻两个第二导向件400的缺口位于不同侧,使得多个第二导向件400形成的第一介质通道110呈蛇形或折返式排布,能够增加流体在第一介质通道110内的流通路径,增加介质在第一介质通道110内的停留时长,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如图2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导向件300的布置方向垂直于第一盒体100的入口布置方向,可以理解的是,介质是经由第一盒体100的入口供给到第二介质通道120之内的,而第一导向件300与第一盒体100的入口方向垂直,使得介质供给到第二介质通道120内的方向与第一导向件300向垂直,一方面给入的介质可以优选与第一盒体100或第二盒体200相接触,而后再通过第一导向件300进行导向流通,使得流体能够优先与换热效率较高的第一盒体100或第二盒体200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另一方面,给入的介质不会直接冲击第一导向件300,能够提高第一导向件300固定的可靠性,能够避免第一导向件300发生松动。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导向件400的布置方向垂直于第二盒体200的入口布置方向,可以理解的是,介质是经由第二盒体200的入口供给到第一介质通道110之内的,而第二导向件400与第二盒体200的入口方向垂直,使得介质供给到第一介质通道110内的方向与第二导向件400向垂直,一方面给入的介质可以优选与第二盒体200相接触,而后再通过第二导向件400进行导向流通,使得流体能够优先与换热效率较高的第二盒体200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另一方面,给入的介质不会直接冲击第二导向件400,能够提高第二导向件400固定的可靠性,能够避免第二导向件400发生松动。
在一些示例中,换热装置还包括:凸起部,设置在上述第一导向件300和/或第二导向件400上;和/或,凹陷部,设置在第一导向件300和/或第二导向件400上;和/或,导角部,设置在第一导向件300和/或第二导向件400上。
第一导向件300和/或第二导向件400上可以设置有凸起部、凹陷部或导角部中的一者或多者,能够起到更好地扰流效果,能够增强换热效果。
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些示例中,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入口500,开设在第一盒体100上;第一出口600,开设在第一盒体100上;第二入口700,开设在第二盒体200上,位于第一盒体100远离于第一入口500的一侧;第二出口800,开设在第二盒体200上,位于第一盒体100远离于第一出口600的一侧。
换热装置还包括了第一入口500和第一出口600,可以通过第一入口500向第一盒体100的第二介质通道120供给介质,供给的介质可以经由第一出口600排出,实现了介质的流通,便于介质的连续化换热。
换热装置还包括了第二入口700和第二出口800,可以通过第二入口700向第二盒体200的第一介质通道110供给介质,供给的介质可以经由第二出口800排出,实现了介质的流通,便于介质的连续化换热。
第二入口700位于第一盒体100靠近于第一出口600的一侧,第二出口800位于第一盒体100靠近于第一入口500的一侧,使得供给向第一介质通道110的介质与供给到第二介质通道120的流动方向相反,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尤其是与第一导向件300和第二导向件400组合使用,在介质温度呈梯度分布的同时,两种介质逆向供给,可以进一步提高两种介质的温度差,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盒体100包括:第一盒体部103;第二盒体部104,连接于第一盒体部103;第一密封件,设置在第一盒体部103与第二盒体部104之间。
第一盒体100可以包括了第一盒体部103和第二盒体部104,即第一盒体100为分体式设计,如此设置便于在第一盒体100内设置,便于将第一导向件300连接于第一盒体100或第二盒体200。
通过第一密封件的设置,可以密封第一盒体部103和第二盒体部104,防止介质经由第一盒体部103和第二盒体部104之间的间隙外溢,便于介质的稳定输送。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盒体部103可以包括一个第一面板101,第二盒体部104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一面板101,第一盒体部103与第二盒体部104拼接时形成第一盒体100的第一侧板102。
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盒体200包括:第三盒体部203;第四盒体部204,连接于第一盒体部103;第二密封件,设置在第三盒体部203与第四盒体部204之间。
第二盒体200可以包括了第三盒体部203和第四盒体部204,即第二盒体200为分体式设计,如此设置便于在第二盒体200内设置,便于将第二导向件400连接于第二盒体200。
通过第二密封件的设置,可以密封第三盒体部203和第四盒体部204,防止介质经由第三盒体部203和第四盒体部204之间的间隙外溢,便于介质的稳定输送。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盒体部104可以包括一个第二面板201,第二盒体部104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二面板201,第三盒体部203与第四盒体部204拼接时形成第二盒体200的第二侧板202。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盒体部103焊接于第二盒体部104。
在第一盒体100为分体式设计时,第一盒体部103可以焊接于第二盒体部104,以保障第一盒体部103和第二盒体部104的稳固连接,能够提高第一盒体100的强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盒体10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盒体部103连接到第二盒体部104上。
第一盒体100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盒体部103和第二盒体部104可以仅通过第一连接件进行连接,第一连接件也可以与焊接组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盒体100的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件可以为螺钉。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盒体部203焊接于第四盒体部204。
在第二盒体200为分体式设计时,第三盒体部203可以焊接于第四盒体部204,以保障第三盒体部203和第四盒体部204的稳固连接,能够提高第二盒体200的强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盒体20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穿过第三盒体部203连接到第四盒体部204上。
第二盒体200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三盒体部203和第四盒体部204可以仅通过第二连接件进行连接,第二连接件也可以与焊接组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盒体200的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件可以为螺钉。
在一些示例中,换热装置还包括:翅片,设置在第一盒体100上。
换热装置还可以包括翅片,通过在第一盒体100之上设置翅片,第一盒体100内的介质可以通过翅片与外部环境进行散热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向第一盒体100内的第二介质通道120供给温度较高的高温介质,高温介质可以与第二盒体200内的介质换热,同时还可以通过翅片与外部环境进行换热,高温介质降温效果更佳。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在向第二介质通道120供给高温液态水,向第一介质通道110供给低温液态水时,高温液态水换热面积大,且冷水与热水互相不串水,通过换热保证得到温开水,此种换热装置相比于套管换热、冷却罐换热装置体积小;因第一介质通道110内的冷水可以不断流动且热水通道完全浸入冷水中,有益于提高整体的换热效率。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加热器具,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换热装置;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的输入端连通于第一介质通道110和第二介质通道120中的一者,加热组件的输出端连通于第一介质通道110和第二介质通道120中的另一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器具,因该加热器具包括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换热装置,因此该加热器具具备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换热装置的全部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器具包括了换热装置和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用于加热液体以供用户饮用,待加热的液体通过第一介质通道110和第二介质通道120中的一者供给到加热组件之内,加热完成的液体通过第一介质通道110和第二介质通道120中的另一者输出供用户引用。如此设置待加热的液体和完成加热的液体可以通过换热装置进行换热,能够使用户尽快引用到温度适宜的液体,能够提高待加热液体供给到加热组件内的温度,能够降低能耗,同时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示例中,加热组件的输入端连通于第一介质通道110,加热组件的输出端第二介质120通道中的另一者,第二介质通道120介于第一盒体100和第二盒体200之间,完成加热的液体可以通过第二盒体200与第二盒体200内的待加热介质进行换热,还能够通过第一盒体100与外部环境进行换热,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器具可以用于加热液体以供用户饮用,加热组件内可以形成有容纳部,容纳部用于容纳液体,换热装置的第一介质通道110的一端连通于待加热的液体源,另一端连通于容纳部,第二介质通道120连通于容纳部的输出端。通过加热本体完成加热的液体经由第二介质通道120给出,待加热的液体通过第一介质通道110给入到加热组件,待加热的液体即可与完成加热的液体换热,使得第二介质通道120输出的液体可以供用户直接引用,使得供给到容纳部之内的待加热液体初始温度更高,更加节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盒体;
第二盒体,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盒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内,所述第二盒体内形成有第一介质通道;
第一导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和所述第二盒体之间,使得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之间形成第二介质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包括:
第一面板;
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面板围合形成第一盒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包括:
第二面板;
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面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面板围合形成第二盒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还包括:
多个第二导向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面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以对所述第二盒状结构内的空间分隔形成所述第一介质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由金属材料制成;和/或,
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由树脂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向件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导向件上形成有缺口,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向件上的两个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盒体的两端;和/或,
所述第一导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面板和/或所述第二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向件在高度的延伸方向上至少与部分所述第二导向件重合;和/或
每个所述第二导向件上形成有缺口,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导向件上的两个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盒体的两端;和/或
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布置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盒体的入口布置方向;和/或
所述第二导向件的布置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盒体的入口布置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凸起部,设置在上述第一导向件和/或所述第二导向件上;和/或,
凹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或所述第二导向件上;和/或,
导角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或所述第二导向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入口,开设在所述第一盒体上;
第一出口,开设在所述第一盒体上;
第二入口,开设在所述第二盒体上,位于所述第一盒体远离于所述第一入口的一侧;
第二出口,开设在所述第二盒体上,位于所述第一盒体远离于所述第一出口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盒体包括:
第一盒体部;
第二盒体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盒体部;
第一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部与所述第二盒体部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盒体包括:
第三盒体部;
第四盒体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盒体部;
第二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三盒体部与所述第四盒体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盒体部焊接于所述第二盒体部;和/或,
所述第一盒体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盒体部连接到所述第二盒体部上;和/或,
所述第三盒体部焊接于所述第四盒体部;和/或,
所述第二盒体还包括: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三盒体部连接到所述第四盒体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翅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盒体上。
13.一种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入端连通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和所述第二介质通道中的一者,所述加热组件的输出端连通于所述第一介质通道和所述第二介质通道中的另一者。
CN202220934599.6U 2022-04-21 2022-04-21 换热装置和加热器具 Active CN218097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4599.6U CN218097316U (zh) 2022-04-21 2022-04-21 换热装置和加热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4599.6U CN218097316U (zh) 2022-04-21 2022-04-21 换热装置和加热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7316U true CN218097316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9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34599.6U Active CN218097316U (zh) 2022-04-21 2022-04-21 换热装置和加热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7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2349B (zh) 具有侧入口配件的逆流式热交换器
CN100555613C (zh) 用于电子部件冷却的选择性开槽的冷板
KR100388321B1 (ko) 온도조절장치용 열교환장치
US5727118A (en) Electric boiler for heat-transfer liquid circulating in an open or closed circuit
CN208889811U (zh) 液冷板及安装其的电池模组
AU3622693A (en)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JP2009133607A (ja) 熱交換器
KR19990023927A (ko) 오일 쿨러의 판형 열 교환기
CN218097316U (zh) 换热装置和加热器具
CN105742759A (zh) 电池冷却液温控装置
JP4416670B2 (ja) 多流体熱交換器
CN215524309U (zh) 板式换热器及车辆
CN115117514A (zh) 一种交错逆流式一体化冷却系统及电动车
CN211552552U (zh) 一种零冷水的热交换装置
CN112857100B (zh) 液体加热器具
JP2005049066A (ja) 熱交換器
KR100822173B1 (ko) 보일러의 연소실 냉각구조
KR20100023729A (ko) 온수 보일러
CN220823575U (zh) 冷板结构以及液冷系统
KR100872965B1 (ko) 열교환유로와 연소실냉각유로가 일체화된 보일러의 연소실냉각구조
CN111637662A (zh) 热泵设备
KR200153587Y1 (ko) 가스보일러의 온수열교환기
CN221407471U (zh) 一种折弯焊接的双通铝壳
CN219319129U (zh) 一种内置紊流片的换热器芯片组件及换热芯体
CN210537207U (zh) 一种散热器,及具有该散热器的空调变频器、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