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7283U - 一种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7283U
CN218097283U CN202221930174.4U CN202221930174U CN218097283U CN 218097283 U CN218097283 U CN 218097283U CN 202221930174 U CN202221930174 U CN 202221930174U CN 218097283 U CN218097283 U CN 218097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ube
water chamber
shell
supply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301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介智华
丁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 Risi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 Risi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 Risi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 Risi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301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7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7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7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本申请中的热交换系统包括热网凝汽器、用于与汽轮机组相连接的乏汽管道以及若干组用于连接不同水压条件下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的回水管道;热网凝汽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具有前管板和后管板,壳体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前水室和后水室,前水室与前管板固定连接,后水室与后管板固定连接;乏汽管道连接在壳体上的进汽口处;壳体的下侧设置有热井;壳体内设置有若干组管束,管束与回水管道一一对应设置;每组回水管道通过前水室和/或后水室与对应的管束循环连通。本申请中的热交换系统能够减少热网凝汽器设备数量,节省场地布置面积和布置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乏汽是从汽轮机组等排出的已经做过功的蒸汽。众所周知,火力热电厂乏汽余热回收利用,可以大大提高热利用率,降低能耗,节能减排。火力热电厂乏汽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中,一般都需要通过一套热交换系统进行换热的,热网凝汽器(负压设备)是热网回水与乏汽热交换系统中常用的一种加热器,其可以利用(负压)乏汽加热热网回水。
相关技术中,通常一套热网凝汽器只对应一路热网回水和一路乏汽,如果有多个热网回水,就需要设置多套热网凝汽器,成本大大提高,且占用较大的场地空间;另外,不同的热网回水往往回水温度和压力不一样,尤其是回水压力;这样几路热网回水没有办法混合进入同一套热网凝汽器去加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在针对多路不同压力的热网回水时减少热网凝汽器设备数量和场地布置面积,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包括热网凝汽器、用于与汽轮机组相连接的乏汽管道以及若干组用于连接不同水压条件下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的回水管道;
所述热网凝汽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具有前管板和后管板,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水室和后水室,所述前水室与所述前管板相连接,所述后水室与所述后管板相连接;所述乏汽管道连接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壳体内部相连通;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组管束,所述管束与所述回水管道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所述回水管道通过所述前水室和/或后水室与对应的所述管束循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组回水管道用于连接不同水压条件下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热网凝汽器中的若干组管束与若干组回水管道对应连接;多组回水管道和管束具有不同的承压能力,高压力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对应高承压能力的回水管道和管束,低压力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对应低承压能力的回水管道和管束,不同压力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通过各自对应的回水管道和管束分别独立进入热网凝汽器的壳体内部进行热交换;不用将不同压力的热网回水混合后进入热网凝汽器去加热,也能够减少热网凝汽器设备数量,节省场地布置面积和布置空间,同时提高了热网凝汽器的通用性和换热效率,降低了热交换系统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
可选的,所述壳体为卧式封闭罐,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汽口,所述乏汽管道连接在所述进汽口处;所述壳体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回收所述壳体内的冷凝水的热井;所述热井上设有出液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乏汽管道内的乏汽进入壳体内后与管束中的热网回水进行热交换,管束的壳壁作为热传递的介质,降温后的乏汽形成液态的冷凝水,通过热井收集并回收,能够有效提高汽轮机组中水的重复利用率和水循环效率。
可选的,所述前水室上设置有若干个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管束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前水室的端部或者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后水室的端部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口且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管束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个热交换系统的进汽、排水科学合理,能够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同时便于回水管道的布置和管束的安装布局。
可选的,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前水室的端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后水室的端部;每组所述管束包括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的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前管板上且与所述前水室相连通,所述换热管束的另一端固连在所述后管板上且与所述后水室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一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在热网凝汽器内形成单流程循环,即热网回水从前水室进入对应的换热管束后,在壳体的内部腔室内进行热交换,然后流向后水室内,通过后水室端部的出水口流出重新进入热网回水循环水路的回水管道中。
可选的,所述前水室内设有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前隔板且所述前隔板将所述前水室分隔为若干个前分隔腔室;所述后水室内设有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后隔板且所述后隔板将所述后水室分隔为若干个后分隔腔室;位于所述前水室端部的进水口、前分隔腔室、管束、后分隔腔室、位于所述后水室端部的出水口五者数量均相同且一一对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水管道中的热网回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前分隔腔室后,可以分流进入对应的多个换热管束中,然后又在对应的后分隔腔室汇集后一起流回回水管道中,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可选的,所述换热管道的内径由靠近所述前水室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后水室的一端逐渐增大。
水的密度在3.982℃时最大,为1000kg/m³,温度高于3.982℃时(也可以忽略为4℃)具有一般物质的共性,即热胀冷缩。通常热网回水中的水温在进入热网凝汽器前是大于4℃的,因此换热管道中回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即相同质量的回水在换热管道中逐渐加热过程中体积会有一定的增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换热管道的内径逐渐增大,适应回水因温度上升导致的体积变化,从而保证热网回水水流稳定。
可选的,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在所述前水室的端部,每组所述管束包括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的换热管束且同一组的换热管束分为去程管道和回程管道;
所述去程管道和回程管道的一端均固连在所述前管板上且与所述前水室相连通,所述去程管道和回程管道的另一端均固连在所述后管板上且与所述后水室相连通;
所述前水室内设有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前隔板且所述前隔板将所述前水室分隔为若干个前分隔腔室,所述前分隔腔室分为与所述进水口一一对应并相连通的进水腔室以及与所述出水口一一对应并相连通的出水腔室;所述后水室内设有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后隔板且所述后隔板将所述后水室分隔为若干个后分隔腔室;所述后分隔腔室的数量与所述进水腔室的数量以及出水腔室的数量相同且所述后分隔腔室能够连通同一组换热管束中的去程管道和回程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一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在热网凝汽器内形成双流程循环,即热网回水从前水室进入回水管道的去程管道后,在壳体内进行热交换,然后流向后水室内,并通过后分隔腔室流向对应的回程管道中,再次在壳体内进行热交换,之后流向前水室内,最后再通过出水口流出。本技术方案中双流程循环的结构使得壳体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壳体的同一端,满足特殊的安装环境需求。
作为替代方案,可以按照上述设计构思,还可以设置三流程、四流程以及更多流程的循环水路。
可选的,所述回水管道包括第一压力管道和第二压力管道,所述管束包括第一管束和第二管束,所述第一压力管道的承压极限值大于第二压力管道的承压极限值,所述第一管束的承压极限值大于第二管束的承压极限值;所述第一压力管道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管束相连通,所述第二压力管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管束相连通。
第一压力管道和第二压力管道能够承受不同的水压极限值;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热交换系统可以同时连接两种不同水压条件下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并满足相应的回水压力要求。
进一步的,回水管道的数量可以是四组,对应的管束也可设置四组,四组回水管道以及管束分别对应低压管道、中压管道、高压管道和超高压管道;本技术方案中所指的低压管道所能承受的压强值P所在范围为:0.1≤P≤1.6Mpa;所指的中压管道所能承受的压强值P所在范围为:1.6<P≤10Mpa;所指的高压管道所能承受的压强值P所在范围为:10<P≤100Mpa;所指的超高压管道所能承受的压强值P所在范围为:P>100MPa。每一组回水管道可以是多根管道且每一组回水管道中的多根管道在其对应的水压数值范围内可以差异化;每一组管束也可以是多根管道且每一组管束中的多根管道在其对应的水压数值范围内可以差异化。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束和第二管束的一端均固连在所述前管板上且与所述前水室相连通,所述第一管束和第二管束的另一端均固连在所述后管板上且与所述后水室相连通;
所述前水室内设有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前隔板且所述前隔板将所述前水室分隔为两个前分隔腔室;所述后水室内设有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的后隔板且所述后隔板将所述后水室分隔为两个后分隔腔室;
所述前隔板和所述后隔板均竖向设置使得两个前分隔腔室、两个后分隔腔室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排布;
所述第一压力管道通过其中一个前分隔腔室与所述第一管束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管束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后分隔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压力管道通过另一个前分隔腔室与所述第二管束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管束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后分隔腔室相连通。
本技术方案中是两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的单流程结构;进一步的,本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前隔板和后隔板的位置设置的偏向一侧,使得与第一管束相连接的前分隔腔室的容积大于另一个前分隔腔室的容积,与第一管束相连接的后分隔腔室的容积大于另一个后分隔腔室的容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两组不同压力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进行差异化布局,从而满足不同压力、不同流量、不同温度的多种需求。
本申请中的热交换系统还包括抽气机构;前水室、后水室满足循环水流动、分流和流程要求;第一管束和第二管束的布置满足循环水流动、分流和流程要求;壳体的厚度、前管板和后管板的厚度以及前隔板和后隔板的厚度均满足热网回水循环水路的压力要求。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中不同压力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通过各自对应的回水管道和管束分别独立进入同一个热网凝汽器的壳体内部进行热交换;不用不同压力的热网回水进入各自独立的热网凝汽器去加热,也能够减少热网凝汽器设备数量,节省场地布置面积和布置空间,同时提高了热网凝汽器的通用性和换热效率,降低了热交换系统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
2.本申请中合理布局各个管道的结构,并且差异化的设置多种管道,满足多种不同需求。
3.本申请中采用多组不同压力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共用一个热网凝汽器的壳体,其运行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单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运行,也可以多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同时运行。
4.本申请中整个热交换系统的进汽、排水科学合理,能够提高热交换的效率,也便于冷凝水的收集;同时便于回水管道的布置和管束的安装布局。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本热交换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本热交换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本热交换系统中前水室方向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本热交换系统中后水室方向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中本热交换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本热交换系统中前水室方向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本热交换系统中后水室方向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网凝汽器;11、壳体;111、前水室;1111、前分隔腔室;112、内部腔室;113、后水室;1131、后分隔腔室;114、进汽口;115、出液口;116、进水口;117、出水口;12、热井;13、管束;131、换热管束;1311、第一管束;1312、第二管束;1313、去程管道;1314、回程管道;14、前隔板;15、后隔板;16、前管板;17、后管板;2、乏汽管道;3、回水管道;31、第一压力管道;32、第二压力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热交换系统包括热网凝汽器1、用于与汽轮机组相连接的乏汽管道2以及若干组用于连接不同水压条件下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的回水管道3;热网凝汽器1包括壳体11,壳体11为卧式封闭罐;参照图2所示,壳体11的中部上侧设有进汽口114,乏汽管道2连接在进汽口114处,乏汽管道2内的乏汽通过进汽口114进入热网凝汽器1的壳体11内部;壳体11的中部下侧设有用于回收热网凝汽器1的壳体11内部冷凝水的热井12,热井12上设有出液口115,冷凝水可以从热井12的出液口115排出,从而将收集到的冷凝水抽回汽轮机组进行循环使用。
参照图2所示,壳体11的两端分别具有前管板16和后管板17,前管板16和后管板17相互平行设置,前管板16和后管板17均竖向设置且前管板16和后管板17的侧面均垂直于壳体11的长度方向。壳体11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前水室111和后水室113;前水室111与前管板16固连,两者可以通过法兰盘以及螺栓固连,也可以进行焊接固连,后水室113与后管板17固连,两者可以通过法兰盘以及螺栓固连,也可以进行焊接固连。使用时,乏汽管道2中的乏汽通过进汽口114进入壳体11的内部腔室112中,乏汽在壳体11的内部腔室112中进行热交换后,逐渐降温,从而冷凝形成液态的冷凝水;冷凝水进入热井12后被抽回汽轮机组重复使用;壳体11内设置有若干组管束13,管束13与回水管道3一一对应设置;每组回水管道3通过前水室111和/或后水室113与对应的管束13循环连通。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前水室111的端部设置有若干个进水口116且进水口116与管束13一一对应设置;后水室113的端部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口117且出水口117与管束13一一对应设置。每组管束13包括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的换热管束131,换热管束131的一端固连在前管板16上且与前水室111相连通,换热管束131的另一端固连在后管板17上且与后水室113相连通;前水室111内设有沿壳体11长度方向的前隔板14且前隔板14将前水室111分隔为若干个前分隔腔室1111。结合图4所示,后水室113内设有沿壳体11长度方向的后隔板15且后隔板15将后水室113分隔为若干个后分隔腔室1131;位于前水室111端部的进水口116、前分隔腔室1111、管束13、后分隔腔室1131、位于后水室113端部的出水口117五者数量均相同且一一对应连通。本实施例中每一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在热网凝汽器1内形成单流程循环,即热网回水从前水室111进入对应的换热管束131后,在壳体11内进行热交换,然后流向后水室113内,通过后水室113端部的出水口117流出重新进入热网回水循环水路的回水管道3中。
本实施例中换热管束131的内径由靠近前水室111的一端至靠近后水室113的一端逐渐增大。热网回水中的水温在进入热网凝汽器1前是大于4℃的,因此换热管束131中回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即相同质量的回水在换热管束131中逐渐加热过程中体积会有一定的增加。使得换热管束131的内径逐渐增大,适应回水因温度上升导致的体积变化,从而保证热网回水水流稳定。
本实施例中回水管道3的数量可以是四组,对应的管束13也可设置四组,四组回水管道3以及管束13分别对应低压管道、中压管道、高压管道和超高压管道;本实施例中所指的低压管道所能承受的压强值P所在范围为:0.1≤P≤1.6Mpa;所指的中压管道所能承受的压强值P所在范围为:1.6<P≤10Mpa;所指的高压管道所能承受的压强值P所在范围为:10<P≤100Mpa;所指的超高压管道所能承受的压强值P所在范围为:P>100MPa。每一组回水管道3可以是多根管道且每一组回水管道3中的多根管道在其对应的水压数值范围内可以差异化;每一组管束13也可以是多根管道且每一组管束13中的多根管道在其对应的水压数值范围内可以差异化。
其实施原理是:本申请中若干组回水管道3用于连接不同水压条件下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热网凝汽器1中的若干组管束13与若干组回水管道3对应连接;多组回水管道3和管束13具有不同的承压能力,高压力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对应高承压能力的回水管道3和管束13,低压力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对应低承压能力的回水管道3和管束13,不同压力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通过各自对应的回水管道3和管束13分别独立进入热网凝汽器1的内部腔室112进行热交换;不用将不同压力的热网回水混合后进入热网凝汽器1去加热,也能够减少热网凝汽器1设备数量,节省场地布置面积和布置空间,同时提高了热网凝汽器1的通用性和换热效率,降低了热交换系统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方案,回水管道3包括第一压力管道31和第二压力管道32,管束13包括第一管束1311和第二管束1312,第一压力管道31的承压极限值大于第二压力管道32的承压极限值,第一管束1311的承压极限值大于第二管束1312的承压极限值;第一压力管道31与对应的第一管束1311相连通,第二压力管道32与对应的第二管束1312相连通;第一压力管道31和第二压力管道32能够承受不同的水压极限值;本申请中的热交换系统可以同时连接两种不同水压条件下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并满足相应的回水压力要求。
参照图1所示,第一管束1311和第二管束1312的一端均固连在前管板16上且与前水室111相连通,第一管束1311和第二管束1312的另一端均固连在后管板17上且与后水室113相连通;前水室111内设有沿壳体11长度方向的前隔板14且前隔板14将前水室111分隔为两个前分隔腔室1111;后水室113内设有沿壳体11长度方向的后隔板15且后隔板15将后水室113分隔为两个后分隔腔室1131;前隔板14和后隔板15均竖向设置使得两个前分隔腔室1111、两个后分隔腔室1131沿壳体11的宽度方向排布。第一压力管道31通过其中一个前分隔腔室1111与第一管束1311的一端相连通,第一管束1311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后分隔腔室1131相连通;第二压力管道32通过另一个前分隔腔室1111与第二管束1312的一端相连通,第二管束1312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后分隔腔室1131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前隔板14和后隔板15的位置设置的偏向一侧,使得与第一管束1311相连接的前分隔腔室1111的容积大于另一个前分隔腔室1111的容积,与第一管束1311相连接的后分隔腔室1131的容积大于另一个后分隔腔室1131的容积。
本实施例中是两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的单流程结构;本实施例对两组不同压力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进行差异化布局,从而满足不同压力、不同流量、不同温度的多种需求。
本申请中第一管束1311和第二管束1312均采用黄铜管或奥氏体不锈钢管制成,第一管束1311的内径大于第二管束1312的内径。第一管束1311和第二管束1312均采用黄铜管制成,其易加工,价格适中,导热性能较好;第一管束1311和第二管束1312均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管制成,其耐冲蚀性强、强度硬和极好的塑性韧性,以及优良的可加工性和可焊接性。第一管束1311的内径较大,可以增加与乏汽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并能够控制适当的流速,提升热网回水的增热效果。
本申请中的热交换系统还包括抽气机构;前水室111、后水室113满足循环水流动、分流和流程要求;第一管束1311和第二管束1312的布置满足循环水流动、分流和流程要求;壳体11的厚度、前管板16和后管板17的厚度以及前隔板14和后隔板15的厚度均满足热网回水循环水路的压力要求。
实施例2
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进水口116和出水口117均设置在前水室111的端部,每组管束13包括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的换热管束131且同一组的换热管束131分为去程管道1313和回程管道1314;去程管道1313和回程管道1314的一端均固连在前管板16上且与前水室111相连通,去程管道1313和回程管道1314的另一端均固连在后管板17上且与后水室113相连通;参照图6和图7所示,前水室111内设有沿壳体11长度方向的前隔板14且前隔板14将前水室111分隔为若干个前分隔腔室1111,前分隔腔室1111分为与进水口116一一对应并相连通的进水腔室以及与出水口117一一对应并相连通的出水腔室;后水室113内设有沿壳体11长度方向的后隔板15且后隔板15将后水室113分隔为若干个后分隔腔室1131;后分隔腔室1131的数量与进水腔室的数量以及出水腔室的数量相同且后分隔腔室1131能够连通同一组换热管束131中的去程管道1313和回程管道1314。
其实施原理是:本实施例中每一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在热网凝汽器1内形成双流程循环,即热网回水从前水室111进入回水管道3的去程管道1313后,在壳体11的内部腔室112内进行热交换,然后流向后水室113内,并通过后分隔腔室1131流向对应的回程管道1314中,再次在壳体11的内部腔室112内进行热交换,之后流向前水室111内,最后再通过出水口117流出。本实施例中双流程循环的结构使得壳体11上的进水口116和出水口117位于壳体11的同一端,满足特殊的安装环境需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网凝汽器(1)、用于与汽轮机组相连接的乏汽管道(2)以及若干组用于连接不同水压条件下的热网回水循环水路的回水管道(3);
所述热网凝汽器(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的两端具有前管板(16)和后管板(17),所述壳体(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水室(111)和后水室(113),所述前水室(111)与所述前管板(16)相连接,所述后水室(113)与后管板(17)相连接;所述乏汽管道(2)连接在所述壳体(11)上且与所述壳体(11)内部相连通;
所述壳体(11)内设置有若干组管束(13),所述管束(13)与所述回水管道(3)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所述回水管道(3)通过所述前水室(111)和/或后水室(113)与对应的所述管束(13)循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为卧式封闭罐,所述壳体(11)上开设有进汽口(114);所述壳体(11)的下侧设置有用于回收所述壳体(11)内的冷凝水的热井(12),所述热井(12)上设置有出液口(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水室(111)上设置有若干个进水口(116)且所述进水口(116)与所述管束(1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前水室(111)上或者所述后水室(113)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水口(117)且所述出水口(117)与所述管束(13)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16)设置在所述前水室(111)的端部,所述出水口(117)设置在所述后水室(113)的端部;每组所述管束(13)包括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的换热管束(131),所述换热管束(131)的一端固连在所述前管板(16)上且与所述前水室(111)相连通,所述换热管束(131)的另一端固连在所述后管板(17)上且与所述后水室(113)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水室(111)内设有沿所述壳体(11)长度方向的前隔板(14)且所述前隔板(14)将所述前水室(111)分隔为若干个前分隔腔室(1111);所述后水室(113)内设有沿所述壳体(11)长度方向的后隔板(15)且所述后隔板(15)将所述后水室(113)分隔为若干个后分隔腔室(1131);
位于所述前水室(111)端部的进水口(116)、前分隔腔室(1111)、管束(13)、后分隔腔室(1131)、位于所述后水室(113)端部的出水口(117)五者数量均相同且一一对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16)和出水口(117)均设置在所述前水室(111)上,每组所述管束(13)包括若干根平行间隔设置的换热管束(131)且同一组的换热管束(131)分为去程管道(1313)和回程管道(1314);
所述去程管道(1313)和回程管道(1314)的一端均固连在所述前管板(16)上且与所述前水室(111)相连通,所述去程管道(1313)和回程管道(1314)的另一端均固连在所述后管板(17)上且与所述后水室(113)相连通;
所述前水室(111)内设有沿所述壳体(11)长度方向的前隔板(14)且所述前隔板(14)将所述前水室(111)分隔为若干个前分隔腔室(1111),所述前分隔腔室(1111)分为与所述进水口(116)一一对应并相连通的进水腔室以及与所述出水口(117)一一对应并相连通的出水腔室;所述后水室(113)内设有沿所述壳体(11)长度方向的后隔板(15)且所述后隔板(15)将所述后水室(113)分隔为若干个后分隔腔室(1131);所述后分隔腔室(1131)的数量与所述进水腔室的数量以及出水腔室的数量相同且所述后分隔腔室(1131)能够连通同一组换热管束(131)中的去程管道(1313)和回程管道(13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道(3)包括第一压力管道(31)和第二压力管道(32),所述管束(13)包括第一管束(1311)和第二管束(1312),所述第一压力管道(31)的承压极限值大于第二压力管道(32)的承压极限值,所述第一管束(1311)的承压极限值大于第二管束(1312)的承压极限值;所述第一压力管道(3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管束(1311)相连通,所述第二压力管道(32)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管束(1312)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束(1311)和第二管束(1312)的一端均固连在所述前管板(16)上且与所述前水室(111)相连通,所述第一管束(1311)和第二管束(1312)的另一端均固连在所述后管板(17)上且与所述后水室(113)相连通;
所述前水室(111)内设有沿所述壳体(11)长度方向的前隔板(14)且所述前隔板(14)将所述前水室(111)分隔为两个前分隔腔室(1111);所述后水室(113)内设有沿所述壳体(11)长度方向的后隔板(15)且所述后隔板(15)将所述后水室(113)分隔为两个后分隔腔室(1131);
所述前隔板(14)和所述后隔板(15)均竖向设置使得两个前分隔腔室(1111)、两个后分隔腔室(1131)沿所述壳体(11)的宽度方向排布;
所述第一压力管道(31)通过其中一个前分隔腔室(1111)与所述第一管束(1311)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管束(1311)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后分隔腔室(1131)相连通;所述第二压力管道(32)通过另一个前分隔腔室(1111)与所述第二管束(131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管束(1312)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后分隔腔室(1131)相连通。
CN202221930174.4U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 Active CN218097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0174.4U CN218097283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0174.4U CN218097283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7283U true CN218097283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82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30174.4U Active CN218097283U (zh) 2022-07-25 2022-07-25 一种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7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97283U (zh) 一种热网回水与乏汽的热交换系统
CN214384461U (zh) 蒸汽换热器
EP4279849A1 (en) Steam heat exchanger
CN2280271Y (zh) 管壳式多物流换热器
CN212692611U (zh) 一种带压空气余热回收系统及其空气换热器
CN206037810U (zh) 双通型换热器水室
CN215524240U (zh) 一种带耐高压水室的矩形凝汽器
CN210980905U (zh) 双壳体双流程管壳式集成换热器
CN218846938U (zh) 一种百万千瓦以上出力的汽轮机组所配套的三压凝汽器
CN117029075A (zh) 核电机组热能回收装置和复合式内置热网换热器
CN220303738U (zh) 一种大规模利用核电机组低品质蒸汽的供热系统
CN212482177U (zh) 新型船舶高温换热器
CN216845738U (zh) 一种凝汽器
CN219199193U (zh) 一种新型的垃圾灰渣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110057205B (zh) 一种开式水与循环水中合式冷却水系统
CN217928939U (zh) 一种乏汽供热系统
CN220134315U (zh) 采用管板式冷却结构的组合式抽气器
CN220229084U (zh) 工业蒸汽生产系统
CN217004973U (zh) 热回收式冷水机组
CN212565943U (zh) 一种低压缸零功率改造后热网加热器
CN212340012U (zh) 一种壳管换热器的流路结构
CN211926604U (zh) 一种复合式换热器
CN115789743B (zh) 热电联产灵活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0617719A (zh) 双壳体双流程管壳式集成换热器
RU2758074C1 (ru) Способ регенерации тепла отходящих выхлопных газо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