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6708U - 一种热力膨胀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力膨胀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6708U
CN218096708U CN202222436881.4U CN202222436881U CN218096708U CN 218096708 U CN218096708 U CN 218096708U CN 202222436881 U CN202222436881 U CN 202222436881U CN 218096708 U CN218096708 U CN 218096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limiting
end portion
valve body
thermostatic expa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368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Commercial Refrig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Commercial Refrig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Commercial Refrig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Commercial Refrig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368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6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6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6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阀芯、传动片和弹性部件,所述阀芯穿插于所述阀体,并能够沿所述阀体的轴向进行滑动,所述传动片包括主片体和至少两个限位部,各所述限位部围合形成限位空间;所述阀芯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插接于所述限位空间,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限位部相配合能够对所述传动片进行径向限位,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弹性部件直接或间接抵接。上述热力膨胀阀的阀芯控制的稳定性可以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热力膨胀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力膨胀阀。
背景技术
热力膨胀阀常见于空调等系统中,可实现系统制冷剂流量的自动调节。
请参照图1-图2,图1为一种典型的热力膨胀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传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一种典型的方案中,热力膨胀阀包括感温包01、膜片02、传动片03、阀体04和阀芯05,阀芯05设置在阀体04内,并能够在阀体04内进行位移,膜片02能够和传动片3相接触。在实际使用中,感温包01可以感知系统蒸发器出口管的过热度,并在膜片02的上方和下方形成一定的压力差,该压力差可以驱使膜片02产生形变,并带动传动片03和阀芯04进行位移,以此来控制热力膨胀阀的开度,进而调节制冷剂的流量。
结合图2,上述方案中,传动片03设置有限位内筒部031,阀体04设置有限位外筒部041,装配状态下,限位内筒部031插接于限位外筒部041内,可实现对于传动片03的径向位置的限定。
在这种设计中,限位内筒部031和限位外筒部041之间的间隙较小,二者之间可能会产生摩擦力,且该摩擦力的大小是不断变化的。可以知晓,阀芯05的位置是由上述的摩擦力以及膜片上下方的压力差所决定,在摩擦力不断变化时,阀芯05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导致无法精准控制阀芯05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力膨胀阀,该热力膨胀阀的阀芯控制的稳定性可以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阀芯、传动片和弹性部件,所述阀芯穿插于所述阀体,并能够沿所述阀体的轴向进行滑动,所述传动片包括主片体和至少两个限位部,各所述限位部围合形成限位空间;所述阀芯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限位空间,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限位部相配合能够对所述传动片进行径向限位,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弹性部件直接或间接相抵。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热力膨胀阀中,传动片具体是通过限位部和阀芯的配合实现径向限位,而并非和阀体配合进行径向限位,这样,就可以避免传动片和阀体之间的轴向摩擦力;同时,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阀芯和传动片之间是处于轴向抵接状态,阀芯和传动片之间基本不存在轴向相对位移,这样,阀芯和传动片之间基本也不存在摩擦力,可以较好地提高阀芯控制的稳定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和第一端部相配合的是限位部,限位部主要是经过冲压形成,原材料的损失非常少,加工效率也比较高,能够大幅降低传动片的成本;并且,限位部和主片体为一体式结构,无需机械连接,整个传动片的结构形式也可以相对简单。
可选地,在所述热力膨胀阀的轴向上,所述传动片通过所述主片体与所述第一端部相抵。
可选地,所述主片体设置有若干翻边孔,各所述翻边孔和各所述限位部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各所述翻边孔均与所述主片体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距。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的形状为长方体。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的数量为三个。
可选地,所述主片体包括朝向所述限位空间的一侧设置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在所述阀体的轴向上,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第一端部的端面相比于各所述限位部的朝向所述阀体的端面更远离所述阀体。
可选地,所述阀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部相连的连接段,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连接段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阀体还设置有第一筒状部,所述主片体和所述第一筒状部沿轴向相抵。
可选地,所述传动片的材质为黄铜。
可选地,所述热力膨胀阀还包括气箱座,所述气箱座和所述传动片位于所述阀体的同一侧,所述气箱座包括第一阀罩和第二阀罩,所述气箱座内设置有膜片,所述第二阀罩安装于所述阀体,所述第一阀罩安装于所述第二阀罩,所述膜片的周向边缘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阀罩和所述第二阀罩之间,所述传动片能够和所述膜片相接触;所述阀体具有阀芯通道,所述阀芯穿插于所述阀芯通道,并能够沿所述阀芯通道进行位移,所述阀芯通道远离所述传动片的一端形成阀口,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阀口远离所述传动片的一侧,所述第二端部能够封堵或者打开所述阀口;所述阀体在所述阀芯通道远离所述第二端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扩容部和第二扩容部,所述第二扩容部相对所述第一扩容部远离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扩容部设置有密封部件,所述第二扩容部设置有环形限位块,所述环形限位块对所述密封部件形成轴向限位。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典型的热力膨胀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传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热力膨胀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阀体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图3中阀体、阀芯和传动片的连接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传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剖视图;
图8为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2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1感温包、02膜片、03传动片、04阀体、05阀芯。
图3-图8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阀体、11第一筒状部、12铆压部、13阀芯通道、131阀口、14第一扩容部、15第二扩容部;
2阀芯、21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23连接段;
3传动片、31主片体、311翻边孔、312凸起部、32限位部、33限位空间;
4弹性部件;
5环形限位块;
6感温包;
7膜片;
8密封部件;
9气箱座、91第一阀罩、92第二阀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所述“若干”是指数量不确定的多个,通常为两个以上。
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和/或功能相同或者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者部件,并不表示对于顺序和/或重要性的某种特殊限定。
请参照图3-图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热力膨胀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阀体的局部结构图,图5为图3中阀体、阀芯和传动片的连接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传动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剖视图,图8为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力膨胀阀,主要应用于空调系统、制冷循环系统中,可用于实现制冷剂流量的调节。如图3所示,该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1、阀芯2、传动片3、弹性部件4、感温包6、膜片7和气箱座9。
阀体1构成了热力膨胀阀的主体结构,并可形成其他部件的安装位置。结合3和图4,阀体1设置有阀芯通道13,阀芯2可以设置在阀芯通道13内,并能够在沿阀芯通道13的延伸方向进行滑动,阀芯通道13的一端形成阀口131。
气箱座9安装于阀芯1的一侧,气箱座9包括第一阀罩91和第二阀罩92,第二阀罩92可以装配于阀体1,第一阀罩91可以装配于第二阀罩92,。膜片7可以设置在气箱座9内,具体而言,膜片7的外缘部分可以是压装在第一阀罩91和第二阀罩92之间,膜片7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并可以和传动片3相接触。第一阀罩91和第二阀罩92之间的装配方式、第二阀罩92和阀体1之间的装配方式可以参照相关技术,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即可。
结合图8,阀芯2包括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分别位于阀芯2相对的两个端部。第一端部21可以位于阀芯通道13靠近气箱座9的一侧,并能够和传动片3相接触。第二端部22可以位于阀口131远离气箱座9的一端,随着阀芯2在阀芯通道13内的位移,第二端部22可以封堵或者打开阀口131,能够实现热力膨胀阀的启闭以及开度调节。
阀体1在阀芯通道13远离阀口1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扩容部14和第二扩容部15,第二扩容部15相对第一扩容部14远离阀口131。第一扩容部14内形成有第一扩容空间,第二扩容部15内形成有第二扩容空间,且第二扩容空间的径向尺寸可以大于第一扩容空间。结合图4,第一扩容部14具有第一周壁面141和第一轴壁面142,第二扩容部15具有第二周壁面151和第二轴壁面152,第二轴壁面152可以和第一周壁面141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轴壁面152和第一周壁面141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圆角或者倒角过渡。
结合图5,热力膨胀阀还可以设置有密封部件8和环形限位块5。密封部件8具体可以是橡胶圈等,其可以设置在第一扩容空间内,并可以和第一周壁面141、第一轴壁面142以及阀芯2的外壁面相抵,用于保证阀芯2和阀芯通道13之间的密封性。环形限位块5则可以设置于第二扩容空间内,并可以和第二周壁面151、第二轴壁面152相抵。第二扩容部5还可以具有铆压部12,铆压部12经过铆压可以配合第二轴壁面152对环形限位块5进行轴向限位,环形限位块5配合第一轴壁面142可以对密封圈8进行轴向限位。
在实际应用中,感温包6可以感知系统蒸发器出口管的过热度,膜片7的轴向两侧形成一定的压力差时,该压力差可以驱使膜片7产生形变。结合图3,向下变形的膜片7可以通过传动片3来带动阀芯2进行位移,以对热力膨胀阀的开度进行控制。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在典型的方案设计中,传动片3需要通过阀体1进行径向限位,这就导致传动片3在沿轴向位移的过程中会和阀体1产生摩擦力,且这个摩擦力的大小是变化着的。如此,在膜片7轴向两侧的压力差不变的情况下,也即同一工况下,阀芯2的轴向位置却可能有所不同,这显然不利于热力膨胀阀的稳定控制。
针对此,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热力膨胀阀中,传动片3不再通过阀体1进行径向限位,而是通过阀芯2进行径向限位,这样,可以避免传动片3和阀体1之间产生摩擦力;同时,阀芯2远离传动片3的一端与弹性部件4直接或间接抵接,弹性部件可以和阀芯2相作用,以使得阀芯2和传动片3始终处于沿轴向相抵紧的状态,这样,阀芯2和传动片3在轴向上基本不会产生相对位移,也就不会引入新的摩擦力,从而可以较好地保证阀芯2控制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直接相抵是指弹性部件4和阀芯2之间未设置其他的中间部件,阀芯2和弹性部件4可以直接相接触;这里的间接相抵是指弹性部件4和阀芯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其他的中间部件,阀芯2可以通过该中间部件和弹性部件4相接触,中间部件的种类可以不作限定,如图3即示出了一种阀芯2和弹性部件4间接接触的方案。
详细的说明,如图6和图7所示,传动片3包括主片体31和至少两个限位部32,各限位部32可以围合形成限位空间33;阀芯2的第一端部21位于限位空间33,第一端部21和限位部32之间可以为间隙配合或者过渡配合,在第一端部21和限位部32的配合作用下,阀芯2能够对传动片3进行径向限位,以限制传动片3的径向窜动。
第二端部22抵接有弹性部件4,弹性部件4用于实现阀芯2的复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弹性部件4可以对阀芯2产生朝向传动片3的驱动力,以使得阀芯2可以在轴向上与传动片3相抵接。这样,在阀芯2沿轴向位移的过程中,阀芯2和传动片3之间基本不会产生相对位移,也就是说,阀芯2和传动片3之间基本不存在摩擦力。如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既可以消除传动片3和阀体1之间的摩擦力,又未引入传动片3和阀芯2之间的摩擦力,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阀芯2位移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进而可提高阀芯2控制的稳定性。
另外,在背景技术所提及的典型方案中,传动片是由黄铜等材质经过金加工制造而成,金加工过程中原材料的切削量较大,利用率较低,且加工时间长,导致单件成本较高。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和第一端部21相配合的是限位部32,限位部32主要是经过冲压形成,原材料的损失非常少,加工效率也比较高,能够大幅降低传动片3的成本;并且,限位部32和主片体31为一体式结构,无需机械连接,整个传动片3的结构形式也可以相对简单。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限定传动片3的材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作为一种示例性的说明,传动片3可以采用易冲压材料,如黄铜等。
传动片3具体可以是通过主片体31与阀芯2进行轴向抵接,也可以是通过限位部32与阀芯2进行抵接,这实际上与限位部32的结构形式存在关联。
如图5-图7所示,在附图的实施方式中,限位部32为直线型,此时,传动片3具体可以是通过主片体31对阀芯2进行轴向抵接,限位部32不受来自阀芯2的轴向力,能够较好地避免限位部32的变形。或者,限位部32也可以具有弯折设计,例如,限位部32可以呈现为“ㄣ”型,这样,限位部32自身即可以和阀芯2沿轴向相抵。
请继续参考图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片体31可以设置有若干翻边孔311,各翻边孔311和各限位部32可以一一对应,每一个限位部32均可以和对应翻边孔311的孔壁相连。各翻边孔311均可以与主片体31的外周壁间距设置,也就是说,各翻边孔311均未延伸至主片体31的边沿,这样,主片体31的边沿完整,可以减少尖锐位置,并且,可以缩减限位部32的轴向尺寸,以尽可能地减少限位部32与阀体1之间存在干涉的可能性。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翻边孔311自主片体31的外沿向内延伸的方案,这并不影响限位部32的功能实现。
限位部32的结构形状可以结合实际的设计要求进行确定,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限位部32可以为长方体,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同样地,限位部32的数量也可以结合实际的设计要求进行确定,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限位部32可以存在三个,当然,其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片体31的朝向限位空间33的一侧可以包括凸起部312,主片体31具体可以是通过凸起部312和阀芯2相抵,该凸起部31可用于吸收公差,能够保证主片体31和阀芯2沿轴向抵紧。
为便于描述,可以将主片体31未设置凸起部312的区域称之为其余区域,凸起部312突出于其余区域的尺寸在此不作限定,具体实践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技术效果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凸起部312突出其他区域的尺寸不能够超过限位部32,即在第一端部21和凸起部312相抵接时,第一端部21仍需要在限位空间33内部。换而言之,在阀体1的轴向上,凸起部312朝向第一端部21的端面相比于各限位部32的朝向阀体1的端面更远离阀体1。
凸起部312可以是由主片体31经冲压形成,这样,可以方便地对凸起部312突出于其余区域的尺寸进行控制,并且,可以节省材料。
结合图8,阀芯2还可以包括与第一端部21相连的连接段23,第一端部21的外径可以小于连接段23。这样,各限位部32所组合形成限位空间33的内径可以较小,能够进一步地降低限位部32和阀体1发生干涉的可能性。
阀体1还可以设置有第一筒状部11,主片体31可以和第一筒状部11沿轴向相抵,该第一筒状部11可以实现传动片3的下部止挡,用于和膜片7相配合,以限制传动片3的轴向位移范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热力膨胀阀,包括阀体(1)、阀芯(2)、传动片(3)和弹性部件(4),所述阀芯(2)穿插于所述阀体(1),并能够沿所述阀体(1)的轴向进行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片(3)包括主片体(31)和至少两个限位部(32),各所述限位部(32)围合形成限位空间(33);
所述阀芯(2)具有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所述第一端部(21)位于所述限位空间(33),所述第一端部(21)和所述限位部(32)相配合能够对所述传动片(3)进行径向限位,所述第二端部(22)与所述弹性部件(4)直接或间接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力膨胀阀的轴向上,所述传动片(3)通过所述主片体(31)与所述第一端部(21)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片体(31)设置有若干翻边孔(311),各所述翻边孔(311)和各所述限位部(32)一一对应设置,并且,各所述翻边孔(311)与所述主片体(31)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2)的形状为长方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2)的数量为三个。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片体(31)包括朝向所述限位空间(33)的一侧设置的凸起部(312),所述凸起部(312)位于所述限位空间(33)内,在所述阀体(1)的轴向上,所述凸起部(312)朝向所述第一端部(21)的端面相比于各所述限位部(32)的朝向所述阀体(1)的端面更远离所述阀体(1)。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端部(21)相连的连接段(23),所述第一端部(21)的外径小于所述连接段(23)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还设置有第一筒状部(11),所述主片体(31)和所述第一筒状部(11)沿轴向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片(3)的材质为黄铜。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热力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膨胀阀还包括气箱座(9),所述气箱座(9)和所述传动片(3)位于所述阀体(1)的同一侧,所述气箱座(9)包括第一阀罩(91)和第二阀罩(92),所述气箱座(9)内设置有膜片(7),所述第二阀罩(92)安装于所述阀体(1),所述第一阀罩(91)安装于所述第二阀罩(92),所述膜片(7)的周向边缘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阀罩(91)和所述第二阀罩(92)之间,所述传动片(3)能够和所述膜片(7)相接触;
所述阀体(1)具有阀芯通道(13),所述阀芯(2)穿插于所述阀芯通道(13),并能够沿所述阀芯通道(13)进行位移,所述阀芯通道(13)远离所述传动片(3)的一端形成阀口(131),所述第二端部(22)位于所述阀口(131)远离所述传动片(3)的一侧,所述第二端部(22)能够封堵或者打开所述阀口(131);
所述阀体(1)在所述阀芯通道(13)远离所述第二端部(2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扩容部(14)和第二扩容部(15),所述第二扩容部(15)相对所述第一扩容部(14)远离所述第二端部(22),所述第一扩容部(14)设置有密封部件(8),所述第二扩容部(15)设置有环形限位块(5),所述环形限位块(5)对所述密封部件(8)形成轴向限位。
CN202222436881.4U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热力膨胀阀 Active CN218096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6881.4U CN218096708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热力膨胀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6881.4U CN218096708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热力膨胀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6708U true CN218096708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3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36881.4U Active CN218096708U (zh) 2022-09-14 2022-09-14 一种热力膨胀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6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67118B1 (en) Expansion valve comprising a vibration-proof spring
CN100582534C (zh) 热力膨胀阀
JP6779030B2 (ja) 膨張弁
EP1275916A2 (en) Expansion valve
CN113819249A (zh) 电子膨胀阀及制冷设备
EP2441957B1 (en)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CN218096708U (zh) 一种热力膨胀阀
US20240003440A1 (en) Valve device
EP2267348B1 (en) A normally open solenoid valve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CN108779870B (zh)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JP6040374B2 (ja) 複合弁
CN117739553A (zh) 一种热力膨胀阀
CN114508601B (zh) 一种电磁阀、制冷设备及汽车
EP3754234B1 (en) Channel switching valve
CN216923372U (zh) 电磁阀
CN114430796B (zh) 流路切换阀
CN219639456U (zh) 电磁阀
JP2013227989A (ja) 四方切換弁
CN112413174B (zh) 流路切换阀
CN112413172B (zh) 流路切换阀
CN219954239U (zh) 电子膨胀阀
CN113167396B (zh) 流路切换阀
JP7395538B2 (ja) 逆止弁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212360355U (zh) 分段式换向阀阀体及具有其的换向阀
JP2024060993A (ja) スライド式切換弁及び接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