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3827U - 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3827U
CN218093827U CN202222402487.9U CN202222402487U CN218093827U CN 218093827 U CN218093827 U CN 218093827U CN 202222402487 U CN202222402487 U CN 202222402487U CN 218093827 U CN218093827 U CN 218093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ing
face
bolt
se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248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肇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40248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3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3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3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涉及金属板材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限位壳,限位壳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限位壳一侧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和转动槽,且转动槽位于连接槽的一端,连接槽与环形槽贯通,环形槽内部的底端均布设置有滚动珠,环形槽的内部且位于滚动珠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调节环。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杆、连接块、调节环、滚动珠和连接螺栓的配合,能够在使用时便于对调节环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便于对升降环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能够便捷的对刀具进行装卸和锁紧,且通过限位螺栓、复位弹簧和定位螺栓的配合,能够在使用时对升降环的升降进行限位,并让升降环的下降更加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板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
背景技术
金属板材加工机械是一种能够对金属板材进行加工成型的机械,其能够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将金属板材加工成对应的形状和零件,金属板材加工机械往往通过刀轴、隔套、刀片、固定台、工作台等组成;
螺母是一种能够对物体便于进行固定的结构,其在现有的金属板材加工机械上使用时往往为普通螺纹螺母或液压螺母,通过普通螺纹螺母或液压螺母来对物体进行固定,普通螺纹螺母或液压螺母在进行固定时需要人工慢慢对准螺牙进行旋转再扭进刀轴,然后再用一把专用大扳手和鎯头对螺母进行用力敲打旋紧,对刀具的固定和拆卸不够快捷,同时传统的液压螺母推力环不能够自动缩回;
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用于对刀具的装卸并锁紧不够便捷的技术问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包括限位壳,所述限位壳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限位壳一侧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和转动槽,且所述转动槽位于连接槽的一端,所述连接槽与环形槽贯通,所述环形槽内部的底端均布设置有滚动珠,所述环形槽的内部且位于滚动珠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调节环,所述限位壳一端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且位于连接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螺栓,且所述连接螺栓与调节环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位于转动槽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位于连接槽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一端的内部开设有装配槽。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环的内部且与连接螺栓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栓与调节环通过定位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环的顶端均布开设有多个第一滑动面,所述第一滑动面由第三连接面和第四连接面组成,所述第四连接面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连接面,所述第四连接面顶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动珠。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槽的内部且位于调节环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升降环,所述环形槽的底部均布开设有与转动珠进行配合的第二滑动面;
所述第二滑动面由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组成,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底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所述第一限位槽与转动珠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环上且与第一连接面对应的位置均安装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复位弹簧和定位螺栓,所述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连接面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升降环的内部且与第一连接面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螺纹槽,所述复位弹簧与定位螺纹槽滑动连接,所述定位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壳的内部且与复位弹簧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螺栓,且所述限位螺栓与矩形槽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杆、连接块、调节环、滚动珠和连接螺栓的配合,能够在使用时便于对调节环进行转动,从而能够便于对升降环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能够便捷的对刀具进行装卸和锁紧。
2、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螺栓、复位弹簧和定位螺栓的配合,能够在使用时对升降环的升降进行限位,并让升降环的下降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环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螺栓与复位弹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调节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限位壳;2、螺纹杆;3、连接块;4、升降环;5、调节环;6、滚动珠;7、限位螺栓;8、连接螺栓;9、环形槽;10、连接槽;11、转动槽;12、矩形槽;13、复位弹簧;14、定位螺栓;15、第一限位槽;16、第一连接面;17、第二连接面;18、定位螺纹孔;19、第二限位槽;20、转动珠;21、第一装配螺纹孔;22、第二装配螺纹孔;23、第三连接面;24、第四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包括限位壳1,限位壳1的形状为回转体,限位壳1的内部开设有中空通孔,从而能够将限位壳1套在需要别固体物体的外侧,限位壳1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9,限位壳1一侧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10和转动槽11,且转动槽11位于连接槽10的一端,连接槽10与环形槽9贯通,从而能够让物体能够在连接槽10的内部移动时也能够带动环形槽9内部的物体进行移动;
环形槽9内部的底端均布设置有滚动珠6,从而能够让滚动珠6的底部与环形槽9内部的底端接触,进而能够让滚动珠6在环形槽9内部的底端进行转动移动,环形槽9的内部且位于滚动珠6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调节环5,且调节环5的形状为回转体,因此调节环5既能够在环形槽9的内部进行滑动也能够在环形槽9的内部进行转动;
限位壳1一端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且螺纹杆2的一端位于转动槽11的内部,螺纹杆2的另一端位于连接槽10的内部,从而能够转动螺纹杆2来调节螺纹杆2在连接槽10和转动槽11内部的长度,螺纹杆2一端的内部开设有装配槽,从而能够将外部工具与装配槽进行连接来带动螺纹杆2进行转动,且装配槽位于转动槽11的内侧,进而能够便于与装配槽进行连接,
螺纹杆2的另一端且位于连接槽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块3,从而能够通过螺纹杆2的转动移动来带动连接块3进行移动,连接块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螺栓8,且连接螺栓8与调节环5螺纹连接,调节环5的内部且与连接螺栓8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螺纹孔18,连接螺栓8与调节环5通过定位螺纹孔18螺纹连接,进而能够通过连接块3的移动带动调节环5在环形槽9的内侧进行转动,调节环5的顶端均布开设有多个第一滑动面,进而能够让多个滑动面形成头尾接触;
本实施例中,螺纹杆2与限位壳1的圆心夹角为倾斜状态,让螺纹杆2在转动时能够通过连接块3带动调节环5,让调节环5在环形槽9的内侧进行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面的数量为八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面的数量可根据需要以及调节环5的直径进行确定。
第一滑动面由第三连接面23和第四连接面24组成,第四连接面24为倾斜面,第四连接面24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连接面23,且第三连接面23为平面,进而能够通过调节环5的转动带动第三连接面23和第四连接面24进行转动,第四连接面24顶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9,第二限位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动珠20;
环形槽9的内部且位于调节环5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升降环4,升降环4的形状为回转体,进而能够使得升降环4既能够在环形槽9的内部进行滑动同时也能够在环形槽9的内部进行转动,环形槽9的底部均布开设有与转动珠20进行配合的第二滑动面,进而能够使得多个第二滑动面形成头尾接触;
本实施例中,调节环5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装配螺纹孔21,从而能够通过外接工具与第一装配螺纹孔21的连接来带动调节环5进行移动并便于装配或者脱离环形槽9;
第二滑动面由第一连接面16和第二连接面17组成,第一连接面16为平面,第一连接面16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面17连接,第二连接面17为倾斜面,第二连接面17底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5,且第一限位槽15与转动珠20滑动连接,进而能够通过连接块3转动带动第四连接面24转动,第四连接面24转动带动带动第一限位槽15进行转动,第一限位槽15转动带动对应的转动珠20进行旋转移动,进而能够通过转动珠20带动第二连接面17进行转动移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面上的第二连接面17与第一滑动面上的第四连接面24之间留有间隙,让第二连接面17与第四连接面24通过转动珠20与对应的限位槽的滑动连接进行支撑,并能够通过转动珠20的转动让调节环5转动时能够带动升降环4进行升降;
升降环4上且与第一连接面16对应的位置均安装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复位弹簧13和定位螺栓14,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连接面16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12,升降环4的内部且与第一连接面16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螺纹槽,复位弹簧13与定位螺纹槽滑动连接,使得复位弹簧13通过与定位螺纹槽的滑动连接进入矩形槽12的内部,进而能够使得复位弹簧13能够通过定位螺纹槽装配在矩形槽12的内侧,定位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14,且定位螺栓14的顶部位于复位弹簧13底端的内部,进而能够对复位弹簧13进行位置进行定位,限位壳1的内部且与复位弹簧1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螺栓7,且限位螺栓7与矩形槽12滑动连接,使得限位螺栓7的一端能够贯穿限位壳1的外侧进入复位弹簧13的内部然后与限位壳1的内侧螺纹连接,进而能够限定升降环4在环形槽9的内部装配完成后只能够进行伸缩或者滑动;
本实施例中,升降环4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二装配螺纹孔22,从而能够通过外接工具与第二装配螺纹孔22的连接来带动升降环4进行移动并便于装配或者脱离环形槽9;
当需要对升降环4的高度进行调节时,通过外接工具与装配槽的配合带动螺纹杆2进行转动,螺纹杆2的转动让其在限位壳1内部的位置进行移动,并能够调节其在连接槽10内侧的长度,螺纹杆2的转动移动带动转动连接的连接块3进行移动,并根据连接块3通过连接螺栓8与调节环5的连接,让连接块3不跟随螺纹杆2进行转动,同时能够让连接块3移动带动连接槽10在环形槽9的内侧进行转动,调节环5的转动让调节环5在滚动珠6的顶部进行滑动,同时调节环5的转动带动第一滑动面进行转动,并通过限位螺栓7与矩形槽12的滑动连接,进而能够通过连接块3转动带动调节环5转动,调节环5转动第四连接面24转动,第四连接面24转动带动带动第一限位槽15进行转动,第一限位槽15转动带动对应的转动珠20进行旋转移动,进而能够通过转动珠20带动第二连接面17进行转动移动,使得升降环4能够在调节环5转动时进行升降,调节环5的升降带动矩形槽12和定位螺栓14进行升降,使得调节环5在上升时能够通过限位螺栓7对复位弹簧13进行挤压,进而能够在调节环5下降时,让升降环4的底部与调节环5的顶部一直接触;
在装配时,首先将螺纹杆2通过与限位壳1的螺纹连接进行安装,此时连接块3已经在螺纹杆2一端的外侧,然后将滚动珠6安装在环形槽9内侧的底端,然后将调节环5通过外接工具与第一装配螺纹孔21的连接带动第一装配螺纹孔21平稳的进入滑动连接的环形槽9内部,同时让转动珠20保持在第二限位槽19的内侧,然后通过连接螺栓8与定位螺纹孔18的配合将连接块3与调节环5进行连接,然后将升降环4通过外接工具与第二装配螺纹孔22的连接带动第二装配螺纹孔22平稳的进入滑动连接的环形槽9内部,然后轻微转动升降环4,调节升降环4在调节环5顶部的位置,然后将限位螺栓7通过与限位壳1外侧的滑动连接进入矩形槽12的内部,并贯穿复位弹簧13的内侧与限位壳1的内侧连接,进而能够限制升降环4只能够在环形槽9的内部进行升降,同时能够对复位弹簧13进行挤压。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壳(1),所述限位壳(1)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9),所述限位壳(1)一侧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10)和转动槽(11),且所述转动槽(11)位于连接槽(10)的一端,所述连接槽(10)与环形槽(9)贯通,所述环形槽(9)内部的底端均布设置有滚动珠(6),所述环形槽(9)的内部且位于滚动珠(6)的顶部滑动连接有调节环(5),所述限位壳(1)一端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的另一端且位于连接槽(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螺栓(8),且所述连接螺栓(8)与调节环(5)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的一端位于转动槽(11)的内部,所述螺纹杆(2)的另一端位于连接槽(10)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一端的内部开设有装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5)的内部且与连接螺栓(8)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螺纹孔(18),所述连接螺栓(8)与调节环(5)通过定位螺纹孔(18)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5)的顶端均布开设有多个第一滑动面,所述第一滑动面由第三连接面(23)和第四连接面(24)组成,所述第四连接面(24)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连接面(23),所述第四连接面(24)顶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9),所述第二限位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转动珠(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9)的内部且位于调节环(5)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升降环(4),所述环形槽(9)的底部均布开设有与转动珠(20)进行配合的第二滑动面;
所述第二滑动面由第一连接面(16)和第二连接面(17)组成,所述第一连接面(16)的一端与第二连接面(17)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面(17)底端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5),且所述第一限位槽(15)与转动珠(20)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环(4)上且与第一连接面(16)对应的位置均安装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复位弹簧(13)和定位螺栓(14),所述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连接面(16)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槽(12),所述升降环(4)的内部且与第一连接面(16)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定位螺纹槽,所述复位弹簧(13)与定位螺纹槽滑动连接,所述定位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壳(1)的内部且与复位弹簧(1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螺栓(7),且所述限位螺栓(7)与矩形槽(12)滑动连接。
CN202222402487.9U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 Active CN218093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2487.9U CN218093827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02487.9U CN218093827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3827U true CN218093827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2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02487.9U Active CN218093827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38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93827U (zh) 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
CN114346274A (zh) 一种可调控式组合镗头
CN105538235B (zh) 一种缸体内部压缩弹簧的装配工装及其装配方法
CN115325007A (zh) 一种新型推力螺母结构
CN109318172B (zh) 一种自锁紧套筒及其锁紧方法
CN213439421U (zh) 一种用于管内轴承的拆卸工具
CN213088540U (zh) 一种防机械传动轴窜动的限位装置
CN2068868U (zh) 螺纹滚压头
CN219264919U (zh) 一种回转窑支撑结构
CN211687625U (zh) 一种可减少受力面的多边形滚筒
CN208269747U (zh) 一种端部伸缩变径的芯杆
CN211820767U (zh) 一种排气蝶阀的安装连接结构
DE102017123681C5 (de) Fräswerkzeug zum Bearbeiten von Holz, Holzwerkstoffen, Kunststoffen oder Leichtmetallen
CN219986781U (zh) 一种用于大型分段式回转支承轴承组装的快速调平工装
CN201359026Y (zh) 锁紧套式轴承
CN215853458U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酒盒印刷用夹紧装置
CN219316436U (zh) 抹光机
CN212311327U (zh) 一种便于加工圆筒类工件的滚压头
CN214661491U (zh) 一种多功能轴承
CN217915114U (zh) 一种方便快速拆卸轴承的装置
CN220007685U (zh) 一种便携式锥轴承内圈拆解工具
CN217046181U (zh) 一种旋转工装
CN218925689U (zh) 一种冷轧管机送料装置
CN221054158U (zh) 一种复合式转盘轴承
CN218235782U (zh) 一种新型自锁螺母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