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93251U - 下缸体结构、发动机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下缸体结构、发动机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93251U
CN218093251U CN202221674684.XU CN202221674684U CN218093251U CN 218093251 U CN218093251 U CN 218093251U CN 202221674684 U CN202221674684 U CN 202221674684U CN 218093251 U CN218093251 U CN 218093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cylinder
cylinder body
bearing seat
weigh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746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和涛
瞿朝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Ideal Automoti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deal Innovation Laboratory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al Innovation Laboratory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Ideal Innovation Laboratory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746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93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93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93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下缸体结构、发动机以及车辆,下缸体结构包括下缸体本体、轴承座及中空的结构筋。轴承座的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与下缸体本体的侧壁之间具有减重间隙,结构筋位于减重间隙内且分别与下缸体本体和轴承座连接。在原有的轴承座与下缸体本体的侧壁之间的减重间隙内设置结构筋,结构筋用于连接轴承座和下缸体本体,以将位于轴承座上的曲轴系统工作产生的振动通过结构筋传递至下缸体本体,实现振动的分散,且可以避免轴承座与下缸体本体分离或者不连接时发生碰撞影响NVH效果的问题。另外,结构筋设置为中空结构,因此可以使得结构筋的重量较小,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明显增加下缸体结构的整体重量,以达到节省能耗的目的。

Description

下缸体结构、发动机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缸体结构、发动机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通常包括上缸体、轴承座以及下缸体。轴承座位于上下缸体之间用于安装曲轴系统。
为了降低曲轴系统的振动,目前通常会将轴承座的结构增大使其强度更高,但因重量原因会将轴承座与下缸体的边缘设计为分离以实现减重,但相对会影响NVH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下缸体结构、发动机以及车辆。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下缸体结构,包括下缸体本体、轴承座以及中空的结构筋;
所述下缸体本体内具有空腔,所述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轴承座的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的侧壁之间具有减重间隙,所述结构筋位于所述减重间隙内且连接所述下缸体本体和所述轴承座。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结构筋的顶面与所述下缸体本体的顶面平齐。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结构筋上设置有减重槽;或,所述结构筋上具有中孔,所述中孔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的孔深小于或等于所述结构筋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尺寸。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轴承座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轴承座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减重间隙设于至少一个所述轴承座的相对两侧的至少一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的侧壁之间;
所述结构筋与所述减重间隙一一对应。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轴承座至少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以及第四轴承座;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下缸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以及所述第四轴承座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排布在所述空腔内;
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下缸体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一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一侧的一侧以及靠近所述第二侧的一侧均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具有减重间隙;和/或,所述第二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二侧的一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具有减重间隙;和/或,所述第三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一侧的一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具有减重间隙;和/或,所述第四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二侧的一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具有减重间隙。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的所述结构筋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范围、以及位于所述第三轴承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的所述结构筋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范围均为20mm-22mm。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的所述结构筋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范围为34mm-36mm;
和/或,位于所述第四轴承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的所述结构筋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范围为31mm-33mm。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轴承座、所述下缸体本体以及所述结构筋一体成型。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缸体以及与所述上缸体连接的下缸体结构。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一种下缸体结构、发动机以及车辆,该下缸体结构包括下缸体本体、轴承座以及中空的结构筋。在原有的轴承座与下缸体本体的侧壁之间的减重间隙内设置结构筋,结构筋用于连接轴承座和下缸体本体,从而可以将位于轴承座上的曲轴系统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通过结构筋传递至下缸体本体上,实现振动的分散,且可以避免轴承座与下缸体本体分离或者不连接时发生碰撞影响NVH效果的问题。另外,结构筋设置为中空结构,因此可以使得结构筋的重量较小,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明显增加下缸体结构的整体重量,以达到节省能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下缸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下缸体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下缸体本体;11、空腔;2、轴承座;21、第一轴承座;22、第二轴承座;23、第三轴承座;24、第四轴承座;3、结构筋;31、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下缸体结构,包括下缸体本体1、轴承座2以及中空的结构筋3。
其中,下缸体本体1内具有空腔11,轴承座2设置在空腔11内,具体的轴承座2可以一体成型在下缸体本体1内,以节省装配工序;或者,轴承座2也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在下缸体本体1内,以降低冲压模具成本。
具体实现时,下缸体本体1可以通过钢材或者铝合金等一体冲压而成,且轴承座2也可以一体冲压成型在下缸体本体1的空腔11内。
其中,沿下缸体本体1的宽度方向(参照图1所示的y方向),轴承座2的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与下缸体本体1的侧壁之间具有减重间隙,结构筋3位于减重间隙内且分别与下缸体本体1和轴承座2连接。
具体实现时,结构筋3可以刚好填充在减重间隙内,从而使得结构筋3可以分别连接下缸体本体1和轴承座2,从而可以将轴承座2上承受的振动通过结构筋3传递至下缸体本体1上实现振动分散的作用,且将下缸体本体1和轴承座2通过结构筋3连接起来也可以解决现有的二者之间具有减重间隙导致二者不连接或者不接触所导致的NVH效果不佳的问题。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下缸体结构,通过在原有的轴承座2与下缸体本体1的侧壁之间的减重间隙内设置结构筋3,用于连接轴承座2和下缸体本体1,从而可以将位于轴承座2上的曲轴系统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通过结构筋3传递至下缸体本体1上,实现振动的分散,且可以避免轴承座2与下缸体本体1分离或者不连接时发生碰撞影响NVH效果的问题。
另外,结构筋3设置为具有中孔31的中空结构或者结构筋3上设置有减重槽以形成中空结构,从而可以使得结构筋3的重量较小,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明显增加下缸体结构的整体重量,以达到节省能耗的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沿下缸体本体1的高度方向(参照图1所示的z方向),结构筋3的部分设置为朝向下缸体本体1的底面凹陷以形成中孔31,从而可以降低结构筋3的重量,进而实现下缸体结构的整体重量的有效降低。
具体的,中孔31沿下缸体本体1的高度方向上的孔深可以小于结构筋3沿下缸体本体1的高度方向的高度尺寸,或中孔31沿下缸体本体1的高度方向上的孔深可以等于结构筋3沿下缸体本体1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沿下缸体本体1的高度方向,结构筋3的顶面与下缸体本体1的顶面平齐,从而使得下缸体结构的整体结构呈现为上表面平整的结构,以便于后续与发动机的上缸体的安装面进行可靠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轴承座2包括多个,多个轴承座2沿下缸体本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在空腔11内;减重间隙设于至少一个轴承座2的相对两侧的至少一侧与下缸体本体1的侧壁之间;结构筋3包括多个,结构筋3与减重间隙一一对应。
具体实现时,当轴承座2设置为多个时,可以为每一个轴承座2的相对两侧均与下缸体本体1的侧壁之间不接触从而形成有减重间隙,也可以为多个轴承座2中的一个或两个轴承座2的相对两侧与下缸体本体1的侧壁之间具有减重间隙;或者,也可以为每一个轴承座2的相对两侧中仅一侧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不接触从而形成减重间隙。具体的,轴承座2的相对两侧是否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具有减重间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但凡与下缸体本体1的侧壁之间具有减重间隙的轴承座2,该减重间隙内均设置有结构筋3,即每一个减重间隙内均设置有结构筋3,从而可以有效改善NVH效果。
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示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轴承座2包括四个,即分别为第一轴承座21、第二轴承座22、第三轴承座23以及第四轴承座24。沿下缸体本体1的长度方向(参照图1所示的x方向),下缸体本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轴承座21、第二轴承座22、第三轴承座23以及第四轴承座24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依次排布在空腔11内,其中,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为图1中所示的x方向。
具体实现时,第一轴承座21、第二轴承座22、第三轴承座23以及第四轴承座24分别间隔设置在空腔11内,且均与下缸体本体1一体成型,以节省工艺和装配程序。
具体的,沿下缸体本体1的宽度方向(参照图1所示的y方向),下缸体本体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其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第一轴承座21靠近第一侧的一侧以及靠近第二侧的一侧均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具有减重间隙,即第一轴承座21的相对两侧与相应的下缸体本体1的侧壁之间均具有减重间隙,两个减重间隙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结构筋3,用于分别连接第一轴承座21的侧壁与下缸体本体1的侧壁。
其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第二轴承座22靠近第二侧的一侧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具有减重间隙,即第二轴承座22的仅靠近第二侧的一侧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具有一个减重间隙,该减重间隙内设置有一个结构筋3,用于连接第二轴承座22的靠近第二侧的一侧与下缸体本体1的侧壁。
其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第三轴承座23靠近第一侧的一侧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具有减重间隙,即第三轴承座23的仅靠近第一侧的一侧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具有一个减重间隙,该减重间隙内设置有一个结构筋3,用于连接第三轴承座23的靠近第一侧的一侧与下缸体本体1的侧壁。
其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第四轴承座24靠近第二侧的一侧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具有减重间隙,即第四轴承座24的仅靠近第二侧的一侧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具有一个减重间隙,该减重间隙内设置有一个结构筋3,用于连接第四轴承座24的靠近第二侧的一侧与下缸体本体1的侧壁。
上述示例具体以轴承座2设置为四个为例,轴承座2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目,比如轴承座2设置为三个或者五个及以上的情况可以参照上述示例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不再进行其他数目的示例说明。
参照图2所示,位于第一轴承座21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的结构筋3沿下缸体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范围、以及位于第三轴承座23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的结构筋3沿下缸体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范围均为20mm-22mm。
示例性的,位于第一轴承座21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的结构筋3沿下缸体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H1可以为20mm,或者21mm或者22mm。同理,位于第三轴承座23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的结构筋3沿下缸体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H2可以为20mm,或者21mm或者22mm
参照图2所示,位于第二轴承座22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的结构筋3沿下缸体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范围为34mm-36mm。
示例性的,位于第二轴承座22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的结构筋3沿下缸体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H3可以为34mm,或者34.9mm或者36mm。
另外,沿着图1所示的y方向,位于第二轴承座22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的结构筋3沿图1所示的x方向上的尺寸可以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沿x方向上,结构筋3的相对两侧形成夹角α1,具体的夹角α1的角度可以为30°。
参照图2所示,位于第四轴承座24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的结构筋3沿下缸体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范围为31mm-33mm。
示例性的,位于第四轴承座24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的结构筋3沿下缸体本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H4可以为31mm,或者32.1mm或者33mm。
另外,沿着图1所示的y方向,位于第四轴承座24与下缸体本体1之间的结构筋3沿图1所示的x方向上的尺寸可以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沿x方向上,结构筋3的相对两侧形成夹角α2,具体的夹角α2的角度可以为50°。
实施例二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上缸体以及与上缸体连接的下缸体结构。其中,上缸体与下缸体结构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下缸体结构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与实施例一提供的下缸体结构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以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实施例三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发动机。
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与实施例二提供的发动机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以参照实施例二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下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缸体本体、轴承座以及中空的结构筋;
所述下缸体本体内具有空腔,所述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轴承座的相对两侧中的至少一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的侧壁之间具有减重间隙,所述结构筋位于所述减重间隙内且连接所述下缸体本体和所述轴承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结构筋的顶面与所述下缸体本体的顶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筋上设置有减重槽;或,所述结构筋上具有中孔,所述中孔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的孔深小于或等于所述结构筋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高度方向上的高度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下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轴承座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减重间隙设于至少一个所述轴承座的相对两侧的至少一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的侧壁之间;
所述结构筋与所述减重间隙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至少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三轴承座以及第四轴承座;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下缸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以及所述第四轴承座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排布在所述空腔内;
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下缸体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一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一侧的一侧以及靠近所述第二侧的一侧均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具有减重间隙;和/或,所述第二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二侧的一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具有减重间隙;和/或,所述第三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一侧的一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具有减重间隙;和/或,所述第四轴承座靠近所述第二侧的一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具有减重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的所述结构筋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范围、以及位于所述第三轴承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的所述结构筋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范围均为20mm-22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的所述结构筋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范围为34mm-36mm;
和/或,位于所述第四轴承座与所述下缸体本体之间的所述结构筋沿所述下缸体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范围为31mm-33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下缸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所述下缸体本体以及所述结构筋一体成型。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缸体以及与所述上缸体连接的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下缸体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
CN202221674684.XU 2022-06-29 2022-06-29 下缸体结构、发动机以及车辆 Active CN218093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4684.XU CN218093251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下缸体结构、发动机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4684.XU CN218093251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下缸体结构、发动机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93251U true CN218093251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77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74684.XU Active CN218093251U (zh) 2022-06-29 2022-06-29 下缸体结构、发动机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932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57395B2 (en) Heat insulator
CN218093251U (zh) 下缸体结构、发动机以及车辆
CN204184494U (zh) 车辆装置
CN215419769U (zh) 电机定子用定子铁芯
CN211869511U (zh) 用于车辆的动力总成组件和车辆
CN211589952U (zh) 一种空心轴堵盖压入装置
CN201306434Y (zh) 皮带轮
CN212376450U (zh) 锁舌结构及锁具
CN212242830U (zh) 一种型量化冲压式推力杆座及桥壳
CN211139026U (zh) 变速器横梁安装结构
CN215257354U (zh) 一种压力机异形孔连杆
CN210889066U (zh) 密封性能良好放油彻底的大排量结构异形油底壳
CN215746335U (zh) 一种车身b柱成型下模模芯的非嵌入式定位固定结构
CN215672392U (zh) 一种集成曲轴轴承盖式油底壳上体
CN219176692U (zh) 一种可装配整体式液压油缸底座
CN213598085U (zh) 曲轴箱盖
CN217347963U (zh) 一种适配多种悬置固定方式的车身前纵梁结构
CN111268083B (zh) 拨叉式舵机的舵机基座
CN220791999U (zh) 一种减速箱耐热防护盖
CN215746331U (zh) 一种分体式车身b柱拉延上模
CN204506493U (zh) 纵置发动机的后悬置总成
CN220842186U (zh) 一种车辆悬置系统的钣金支架
CN219446860U (zh) 新型踏板
CN213613900U (zh) 一种压扁下模及压扁模槽
CN221368941U (zh) 一种输送辊架用铝型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08 Fenglin South Road, Wujin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13166

Patentee after: Jiangsu Ideal Automoti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308, Yancheng South Road, Wujin National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164

Patentee before: Ideal Innovation Laboratory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