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88375U - 一种便于提拉搬运的纺织纱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提拉搬运的纺织纱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88375U CN218088375U CN202221488857.9U CN202221488857U CN218088375U CN 218088375 U CN218088375 U CN 218088375U CN 202221488857 U CN202221488857 U CN 202221488857U CN 218088375 U CN218088375 U CN 2180883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carry
- wall
- sleeve
- textile bobb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提拉搬运的纺织纱管,包括:管体,其外围用于绕制纱线;管套,其沿轴线方向移动设置于管体一端管口内壁中,所述管套外围与管口内壁之间留有容纳槽;以及拉绳,其两端分别连接于管套上,且绳段部分可绕制存放于容纳槽中。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于提拉搬运的纺织纱管,通过移动管套即可释放出拉绳,从而便于操作者一手提拉搬运多个,节省了搬运所需要的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提拉搬运的纺织纱管。
背景技术
纺织纱管主要用于卷绕纱线,按其外形分主要有圆柱形、圆锥形等。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纱管在绕完线后,由于缺少相应的抓持部位或部件,导致在搬运时,并不便于手拿,尤其是数量相对较多,用手拿拿不完,但用车拉则没有必要的情况,或者在搬运车进不去的情况下,每次只能拿少数几个,如一手拿一个,就需要好多趟才能搬运完成。因此,就该问题针对现行使用的纺织纱管有必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提拉搬运的纺织纱管,该纺织纱管通过移动管套即可释放出拉绳,从而便于操作者一手提拉搬运多个,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搬运所需要的时间。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提拉搬运的纺织纱管,包括:
管体,其外围用于绕制纱线;
管套,其沿轴线方向移动设置于管体一端管口内壁中,所述管套外围与管口内壁之间留有容纳槽;以及
拉绳,其两端分别连接于管套上,且绳段部分可绕制存放于容纳槽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螺钉,所述管体一端靠近管口处沿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钉通过限位槽与管套螺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槽中设有与螺钉安装孔相贯的绳端插入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槽靠近管体外围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螺钉头部的沉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套插入管体一端管口内壁中时,管套与管体内壁之间紧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于提拉搬运的纺织纱管的有益效果是:该纺织纱管通过移动管套即可释放出拉绳,从而便于操作者一手提拉搬运多个,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搬运所需要的时间。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纺织纱管结构设计合理,容易制造,给操作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管套移动释放拉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11、限位槽;12、沉槽;2、管套;21、容纳槽;22、绳端插入孔;3、拉绳;4、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B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管套移动释放拉绳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提拉搬运的纺织纱管,包括:
管体1,其外围用于绕制纱线;管体1可以为圆柱形或圆锥形等;
管套2,其沿轴线方向移动设置于管体1一端管口内壁中,即管体1一端内壁上设有扩孔段,该扩孔段用于插入管套2,若管体1为锥形,那么管套2就安装于管体1的小口径端处;其中,管套2与管体1管口内壁之间还设有限位机构,以使管套2内能与管体1内壁上移动一段距离而不完全脱离,所述管套2外围与管口内壁之间留有容纳槽21,即容纳槽21可以设置在管套2的外围,管套2的截面可以呈工字形;以及
拉绳3,其两端分别连接于管套2上,且绳段部分可绕制存放于容纳槽21中。
具体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提拉搬运纱管时,将管套2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此时将容纳槽21中的拉绳3释放,操作者即可便于用手进行提拉搬运,而且只要在手的承受力范围内,一只手能拿若干个,节省了搬运所需要的时间,尤其是适用于搬运至运输车不能到达的狭窄空间中。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为了便于管套2与管体1内壁之间的限位、安装,本实施例中,可选地,还包括:螺钉4,所述管体1一端靠近管口处沿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螺钉4通过限位槽11与管套2螺接,其中限位槽11长度约为10cm,通过螺钉4与限位槽11的滑动配合使得管套2与管体1内壁之间限位,而且也不让管套2与管体1之间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21中设有与螺钉4安装孔相贯的绳端插入孔22,将拉绳3的端部置于绳端插入孔22中,并通过螺钉4压紧,为了保持力的平衡,相对设置两个绳端插入孔22于管套2过轴线的两侧,相应地,限位槽11、螺钉4也设置两组。
又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11靠近管体1外围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螺钉4头部的沉槽12,让螺钉4头部低于管体1外围,避免对绕纱造成干涉。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一或二,为了防止管套2自由的从管体1一端管口内壁滑出,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管套2插入管体1一端管口内壁中时,管套2与管体1内壁之间紧配合;而且管套2与管体1抵接处内径一致,管套2端部能与管体1端部保持平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便于提拉搬运的纺织纱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1),其外围用于绕制纱线;
管套(2),其沿轴线方向移动设置于管体(1)一端管口内壁中,所述管套(2)外围与管口内壁之间留有容纳槽(21);以及
拉绳(3),其两端分别连接于管套(2)上,且绳段部分可绕制存放于容纳槽(2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纱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钉(4),所述管体(1)一端靠近管口处沿轴线方向贯穿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螺钉(4)通过限位槽(11)与管套(2)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21)中设有与螺钉(4)安装孔相贯的绳端插入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织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1)靠近管体(1)外围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纳螺钉(4)头部的沉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织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2)插入管体(1)一端管口内壁中时,管套(2)与管体(1)内壁之间紧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88857.9U CN218088375U (zh) | 2022-06-14 | 2022-06-14 | 一种便于提拉搬运的纺织纱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488857.9U CN218088375U (zh) | 2022-06-14 | 2022-06-14 | 一种便于提拉搬运的纺织纱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88375U true CN218088375U (zh) | 2022-12-20 |
Family
ID=84475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488857.9U Active CN218088375U (zh) | 2022-06-14 | 2022-06-14 | 一种便于提拉搬运的纺织纱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88375U (zh) |
-
2022
- 2022-06-14 CN CN202221488857.9U patent/CN2180883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088375U (zh) | 一种便于提拉搬运的纺织纱管 | |
DE3378041D1 (en) | Method of process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wound by a flywinder | |
CN211404161U (zh) | 一种用于生产电缆的加粉装置 | |
CN206799042U (zh) | 卷筒用压绳板装置 | |
IT9011667U1 (it) | Tubetto per rocche di tintoria, con sagonature di estremita' atte a co nsentire nell'accoppiamento una circolazione di liquido fra le estremi ta' accoppiate, per agire sulle spire della riserva di filo | |
CN1718900A (zh) | 弹性纱线或纤维染色或漂白前转筒处理方法 | |
CN206057660U (zh) | 一种线缆架设用定滑轮装置 | |
CN210528055U (zh) | 一种放卷架 | |
JPS5619363A (en) | Inserting method for coil winding and inserting device for coil winding | |
DE3731611A1 (de)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nachtraeglichen einziehen von kabeln in kabelschutzrohre | |
CN211468055U (zh) | 一种适用于绕线画的牵线笔 | |
CN211034694U (zh) | 一种涤纶加工用的牵伸收卷机构 | |
CN215071369U (zh) | 一种用于大截面电力电缆在保护管内敷设的牵引装置 | |
CN216945660U (zh) | 一种钢索线缆收卷放置架 | |
CN207605370U (zh) | 风筝用绕线器 | |
EP3476786A1 (en) | Packaging container | |
CN217405877U (zh) | 一种多功能磁吸伸缩数据线 | |
CN215755751U (zh) | 一种快速插接线筒 | |
CN220392958U (zh) | 一种线筒防乱线护套 | |
CN218509055U (zh) | 一种预应力梁钢绞线铺设用的分线装置 | |
CN216237856U (zh) | 一种可拼接的钢丝绳 | |
CN218537536U (zh) | 一种纤维编绕拉挤管材收纳装置 | |
CN211254711U (zh) | 龙门式放线架 | |
CN221439935U (zh) | 一种手持放线装置 | |
CN211998201U (zh) | 一种坯纱松筒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