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3854U - 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73854U CN218073854U CN202222509888.4U CN202222509888U CN218073854U CN 218073854 U CN218073854 U CN 218073854U CN 202222509888 U CN202222509888 U CN 202222509888U CN 218073854 U CN218073854 U CN 2180738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preservation
- insulation bag
- sealing strip
- thermal insulation
- rec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g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包括保温包体、与所述保温包体配合的保温包盖,以及设置在包体和包盖上的密封组件。所述保温包体在开口侧设置有若干下扣件,所述保温包盖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下扣件扣合的上扣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沿包体开口设置的密封条,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温包盖下侧的下沿片,所述下沿片底部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密封条顶部设置有用于挤压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的第一凸起部。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深度,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宽度。扣合时,上下扣件提供拉紧压力,使密封条挤压设置于凹陷内并产生形变填充凹陷部,以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
背景技术
保温包是一种户外野餐或日常生活皆可使用的,用于装盛各种食物并保持食物温度和鲜度的包袋,属于户外箱包的一种。保温包即具有恒温效果的包,可保冷/保热,产品保温层采用超厚保温棉,能够提供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
现有的保温包结构通常包括保温包体和与包体一侧连接的保温包盖,所述保温包体和保温包盖之间通过拉链密封连接,在外卖配送中极为常见。在公开号为CN106986106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保温包,包括保温包体和保温包盖,包盖通过连接件以能够打开的方式连接在包体上,所述连接件为防水拉链,防水拉链包括相互配合的上链带、下链带以及配设在上链带和下链带中的拉头,上链带固定在所述包盖的下周沿,下链带固定所述包体的上周沿。
上述保温包为通过拉链使包体与包盖之间密封连接,这种密封连接方式开合盖体需要拉动拉链,操作较为复杂;另一方面通过拉链密封的包体与盖体之间连接紧密度较低,温度容易从连接处逸散,降低了保温效果;且,拉链通常为柔性连接,使包体与盖体连接处受外力冲撞时容易变形或损坏,结构强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更好,结构强度更好的注塑保温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包括,
保温包体,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保温包体在开口侧设置有若干下扣件,
与所述开口配合的保温包盖,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下扣件扣合的上扣件,
密封组件,包括沿所述开口设置的密封条,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温包盖下侧的下沿片,所述下沿片底部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密封条顶部设置有用于挤压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的第一凸起部,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深度,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深度2mm~4mm,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宽度0.5mm~1.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为15mm~20mm,宽度为18mm~22mm。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上部还设置有一上沿片,所述上沿片顶部环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密封条安装于所述第二凸起部上,所述下沿片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部对应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陷部内,所述第二凸起部嵌设至所述第二凹陷部内时,所述第一凸起部挤压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陷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条还包括一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部两侧的肩部,所述肩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凸起部侧壁齐平,所述第二凹陷部的深度等于所述肩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高度之和。
进一步的,所述下扣件至少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保温包体的前壁或/和两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内部设置有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部与侧部衔接处为圆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部挤压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时,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侧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侧壁贴合面积至少为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侧壁面积的2/3。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条内部埋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凹陷部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对应的第二磁吸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扣件与密封组件配合实现保温包体与保温包盖之间的密封固定,使用时,将所述保温包盖向下盖合,使密封条挤压设于下沿片的凹陷部内,再将上下扣件扣合实现固定。通过上下扣件扣合时给密封组件提供的拉紧力即可使密封条紧密填充至凹陷部内,并使包体和包盖贴合完成密封固定。本方案使用简单,开合只许打开卡扣即可,且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拉链密封,采用密封条嵌设密封性能更强,提高保温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密封条中部设置有凸起部形成“凸”字形,在包盖的下沿片上设置有对应的凹陷部形成“凹”字形,通过两者的嵌合使保温包内形成密闭空间。相较于直接平面贴合或台阶配合,这种密封结构对外界或内部的液体及气流均具有良好的阻隔作用,盖合处的凹凸结构形成两竖壁贴合的密封结构,使液体及气流不易渗出,且密封结构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密封条的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大于所述下沿片的第一凹陷部的深度,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宽度。盖合时,所述第一凸起部挤压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部受挤压向两侧延展使侧部靠近所述第一凹陷部侧壁并挤压贴紧。采用上述密封方案使顶部及侧部均为受压迫配合,密封性能更强;
(4)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上沿片和下沿片,均为硬质结构,使包体与包盖盖合时开口处不易变形,提高密封处结构强度,避免因外力撞击导致开口处变形进而使密封结构松开,破坏包体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保温包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沿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下沿片剖面图(图3A-A);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上沿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盖合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盖合状态剖面图(图6B-B);
图中:
1-保温包体;
11-开口;
2-保温包盖;
3-密封组件;
31-密封条;32-下沿片;33-上沿片;311-第一凸起部;312-肩部;321-第一凹陷部;322-第二凹陷部;323-第二水平台;331-第二凸起部;332-第一水平台;
4-下扣件;
5-上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2-7,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包括保温包体1、与所述开口11配合的保温包盖2,以及用于密封所述保温包体1和保温包盖2的密封组件3。所述保温包体1上部设置有开口11,并在开口侧设置有若干下扣件4,所述保温包盖2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下扣件4扣合的上扣件5,所述上扣件5和所述下扣件4扣合时,所述保温包体1与保温包盖2固定。所述密封组件3包括沿所述开口11设置的密封条31,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温包盖2下侧的下沿片32。所述下沿片32底部设置有第一凹陷部321,所述密封条31顶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对应的第一凸起部311。使用时,将所述保温包盖2向下盖合,使所述第一凸起部311压入所述第一凹陷部321内,再将所述上扣件5和下扣件4扣合,使包体与包盖固定,并提供压紧力使所述第一凸起部311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挤压配合,使所述第一凸起部311发生形变进而填充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空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深度,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宽度,所述密封条31为橡胶、TPU、PVC等材料制成的具有弹性形变性能的密封件,所述下沿片32注塑成型的硬质配件。由于所述第一凸起部311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深度,并在所述第一凸起部311两侧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之间预留间隙,因此盖合时,所述第一凸起部311顶部受挤压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能够紧密贴合,并使所述第一凸起部311侧壁向外外扩至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紧密贴合,实现密封。通过上述方案,扣件提供了足够的压紧力,密封组件之间挤压形变配合形成密封固定,有效提高了密封性能,且包体开关方便,通过扣件拆装即可实现,提高保温包实用性。
具体的,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深度2mm~4mm,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宽度0.5mm~1.5mm,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311大于所述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深度的量应大于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宽度的量,以保证挤压变形后侧壁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实现密封。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高度为15mm~20mm,宽度为18mm~22mm,是密封组件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来保证密封效果。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高度不宜过小,需保证其两侧侧壁的高度使其在竖直面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具有足够的接触面来加强密封性。所述第一凸起部311宽度应大于所述其高度,使顶面受压外扩时具有足够的延展量使侧壁之间形成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部311挤压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内时,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侧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侧壁贴合面积至少为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侧壁面积的2/3,若挤压变形后的侧壁接触面小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侧壁面积的2/3则难以保证密封组件的密封性,可能导致液体或气流渗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深度3mm,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宽度1mm。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宽度为20mm,高度为15mm。在此条件下,当所述保温包盖2与所述保温包体1盖合固定时,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侧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侧壁贴合面积为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侧壁面积的7/8,仅在转角处形成空隙,压紧面积大,确保了包体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使所述第一凸起部311外壁呈薄壁状,受挤压时具有更强的延展性以填充凹陷空间。其中没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两侧壁和顶壁厚度不小于2mm,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完成密封功能。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顶部与侧部衔接处为圆弧连接,在外扩运动中对侧部形成向外扩展的导向趋势,避免其受压向内回缩。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部311可选用类椭圆形,即顶部较窄,而自衔接处逐渐变宽的两侧壁,该结构也保证受压时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形变趋势为向两侧外扩。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3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开口11上部的上沿片33,所述上沿片33顶部环设有第二凸起部331,所述第二凸起部331外侧设置有下陷的第一水平台332,所述密封条31安装于所述第二凸起部331上。所述下沿片32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部331对应的第二凹陷部322,所述第二凹陷部322外侧形成与所述第一水平台332对应的第二水平台323,所述第一凹陷部321设置在所述第二凹陷部322内。盖合固定时,所述第一水平台332与所述第二水平台323紧密贴合。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条31还包括一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部311两侧的肩部312,所述肩部312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凸起部331侧壁齐平,所述肩部312和所述第二凸起部331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凹陷部322贴合,所述肩部312的顶壁与所述第二凹陷部322的底面贴合。所述第二凹陷部322的深度等于或小于所述肩部312和所述第二凸起部331高度之和,使所述肩部312和所述第二凸起部331盖合时嵌设至所述第二凹陷部322内。其中,所述上沿片33为注塑一体成型,为硬质配件,所述第二凸起部331和所述第二凹陷部322配合时形成定位作用,且使开口密封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形变,避免受外力撞击发生密封组件错位或松开脱落。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陷部322的深度小于所述肩部312和所述第二凸起部331高度之和0.2mm~0.5mm,以提高在第二凹陷部322处的密封性。
另外,所述下扣件4至少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保温包体1的前壁或/和两侧壁上。请参考图6,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组下扣件4和上扣件5,对称设置在保温包前壁,使两侧受力均匀,以保证密封结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包体和保温包盖内均夹设有保温棉层用于保温。所述保温包体和保温包盖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包边以提高结构稳定性及结构强度。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密封条31的第一凸起部内部埋设有第一磁吸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凹陷部32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对应的第二磁吸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凸起部嵌设至所述第一凹陷部321内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所述第二磁吸件吸合,实现盒体与盒盖的固定。其中,磁吸件可以为若干均匀分布的颗粒状磁铁,也可以是整片式磁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温包体(1),上部设置有开口(11),所述保温包体(1)在开口侧设置有若干下扣件(4),
与所述开口(11)配合的保温包盖(2),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下扣件(4)扣合的上扣件(5),
密封组件(3),包括沿所述开口(11)设置的密封条(31),以及设置于所述保温包盖(2)下侧的下沿片(32),所述下沿片(32)底部设置有第一凹陷部(321),所述密封条(31)顶部设置有用于挤压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内的第一凸起部(311),其中,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深度,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深度2mm~4mm,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宽度0.5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高度为15mm~20mm,宽度为18mm~2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3)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开口(11)上部的上沿片(33),所述上沿片(33)顶部环设有第二凸起部(331),所述密封条(31)安装于所述第二凸起部(331)上,所述下沿片(32)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部(331)对应的第二凹陷部(322),所述第一凹陷部(321)设置在所述第二凹陷部(322)内,所述第二凸起部(331)嵌设至所述第二凹陷部(322)内时,所述第一凸起部(311)挤压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陷部(3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31)还包括一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部(311)两侧的肩部(312),所述肩部(312)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凸起部(331)侧壁齐平,所述第二凹陷部(322)的深度等于所述肩部(312)和所述第二凸起部(331)高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扣件(4)至少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保温包体(1)的前壁或/和两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顶部与侧部衔接处为圆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311)挤压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内时,所述第一凸起部(311)的两侧与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侧壁贴合面积至少为所述第一凹陷部(321)的侧壁面积的2/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31)内部埋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凹陷部(321)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件对应的第二磁吸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09888.4U CN218073854U (zh) | 2022-09-21 | 2022-09-21 | 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 |
US17/964,029 US20240016282A1 (en) | 2022-07-14 | 2022-10-11 | Insulation bag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09888.4U CN218073854U (zh) | 2022-09-21 | 2022-09-21 | 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73854U true CN218073854U (zh) | 2022-12-20 |
Family
ID=84453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09888.4U Active CN218073854U (zh) | 2022-07-14 | 2022-09-21 | 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73854U (zh) |
-
2022
- 2022-09-21 CN CN202222509888.4U patent/CN2180738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99320B (zh) | 由内而外制造具有防漏密封件的容器的方法 | |
EP1993926B1 (en) | Vacuum storage container | |
CN101522541A (zh) | 真空盖 | |
CN218073854U (zh) | 一种新型注塑保温包 | |
JP3681630B2 (ja) | 表皮一体発泡成形品 | |
CN214297238U (zh) | 一种新型保温容器 | |
CN218641496U (zh) | 一种硅胶保鲜袋密封结构 | |
EP2514683A1 (en) | Plastic container structure | |
US8083863B2 (en) | Dishwasher with a door seal | |
JP3528262B2 (ja) | 気密容器 | |
CN112239009A (zh) | 一种新型保温容器及其生产方法 | |
CN115743900A (zh) | 一种硅胶保鲜袋密封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
TW200800746A (en) | Cooler box | |
JP3482518B2 (ja) | 包装用容器 | |
JP4203684B2 (ja) | 蓋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シャッター装置 | |
JP4457385B2 (ja) | 合成樹脂からなる密閉容器 | |
CN210654703U (zh) | 可封口垃圾桶 | |
CN218852117U (zh) | 一种便携式保温包 | |
CN217330383U (zh) | 箱门和冰箱 | |
CN220333518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吸塑盒 | |
US20240016282A1 (en) | Insulation bag | |
CN221458574U (zh) | 保温容器及其开合机构 | |
CN214297247U (zh) | 一种用于保温容器的开合结构 | |
CN221711397U (zh) | 一种密封性好的注塑餐盒 | |
CN211739651U (zh) | 一种冰箱内门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