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3473U - 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3473U
CN218073473U CN202220881373.4U CN202220881373U CN218073473U CN 218073473 U CN218073473 U CN 218073473U CN 202220881373 U CN202220881373 U CN 202220881373U CN 218073473 U CN218073473 U CN 218073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atomizing assembly
assembly
pipeline
out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8137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仁辉
林文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dan Hengya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dan Hengya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dan Hengya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dan Hengya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8137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3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3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3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盖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盖体配合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盖体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进气孔;调节件,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并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孔。其中,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孔、另一端连通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端部,且于所述管道可拆卸连接。本申请提供的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以在装配制作过程中可以较为便捷地调整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的吸气阻力以及进气量,提高生产效率,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可以将液体通过电加热的方式雾化,从而可以被用户抽吸。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包括雾化组件和控制组件两部分,雾化组件一般包括雾化器、储液腔以及气体通道等,控制组件一般包括电源、电路板以及其他相关的结构件。
雾化组件一般设置有通气孔、抽吸口以及连通通气孔和抽吸口的管道,用户从抽吸口吸气带动外界气体经由通气孔以及管道进入。然而,在雾化组件制作过程中,基于制作模具的限制,通气孔以及管道结构的吸气阻力以及进气量在制作完成时即被固定。若需要调节通气孔以及管道的吸气阻力和进气量,通常需要重新制作模具以及再次进行成型工艺以形成通气孔和管道,生产效率低,且会浪费更多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以在装配制作过程中可以较为便捷地调整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的吸气阻力以及进气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盖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盖体配合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盖体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进气孔;调节件,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中,并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孔。
其中,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孔、另一端连通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端部,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端部,且于所述管道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管道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和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出口端和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调节件对应于所述出口端设置。
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部以及自所述调节部的边缘延伸而出的连接部,所述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出口端的出气量,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管道的管壁连接。
其中,所述调节部设置有多个贯穿孔,多个所述贯穿孔呈阵列分布。
其中,所述调节部盖设于所述出口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出口端的外壁连接。
其中,所述调节部嵌设于所述出口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出口端的内壁抵接。
其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调节部的结合处形成角度不小于90°的夹角。
其中,所述调节件呈板状,并盖设于所述出口端或者嵌设于所述出口端。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雾化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雾化组件可插设于所述安装槽中;其中,所述雾化组件可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
其中,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盖体,其中第一壳体和盖体配合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盖体上设有连通容置空间的进气孔,容置空间内设有管道,管道的一端连通进气孔、另一端连通容置空间,在管道连通容置空间的一端设有可替换的调节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通过在雾化组件内设置可替换的调节件,以在装配制作过程中可以较为便捷地调整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的吸气阻力以及进气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中雾化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实施例中雾化组件的截面结构物示意图;
图6是图5实施例中雾化组件D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的截面结构物示意图;
图10是图9实施例中雾化组件E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的截面结构物示意图;
图12是图11实施例中雾化组件F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的截面结构物示意图;
图14是图13实施例中雾化组件G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对相对重要性和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但是必须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图3,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雾化装置10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图3是图1实施例中雾化装置100沿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雾化装置100大致包括雾化组件12和控制组件14,雾化组件12可以插入至控制组件14中,雾化组件12和控制组件14可为可拆卸连接。雾化组件12中储存有可被雾化的液体,并可以将储存的液体雾化成气体以用于抽吸。控制组件14用于为雾化组件12供电。
当用户使用雾化装置100时,控制组件14与雾化组件12配合建立电性连接,进而使得控制组件14为雾化组件12供电,从而使得雾化组能够将内部储存的液体汽化成气体以用于抽吸。
其中,控制组件1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槽42,雾化组件12可以插设于安装槽42中,并可以与控制组件14建立电性连接,控制组件14能够为雾化组件12供电以对液体进行雾化。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4内还可以设有与安装槽42间隔设置的容纳腔41,该容纳腔41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控制组件14的电源44、电路板45以及传感器46等结构件。容纳腔41的腔壁设有连通容纳腔41内外空间的进气口43,安装槽42的槽壁上设有连通容纳腔41内部空间的出气口47,且该出气孔可借由容纳腔41的内部空间实现与进气口43的连通。
可以理解的,当控制组件14与雾化组件12配合连接时,外部气体可以借由气孔进入雾化组件12的内部。其中,雾化组件12内部形成有相互隔离的储液腔25和雾化空间26、以及设于储液腔25和雾化空间26之间的雾化器24。储液腔25用于储存有可被雾化的液体,且储液腔25中的液体能够流入雾化器24的储液槽中,雾化器24的雾化面暴露于雾化空间26中。当雾化器24通电对液体进行加热雾化时,雾化后的气溶胶能够经由雾化面散发至雾化空间26。
进一步地,雾化组件12上设有连通雾化空间26的抽吸口22,以使得雾化空间26中的气溶胶能够经由抽吸口22而被抽吸至雾化组件12的外部。雾化组件12上还设有连通雾化空间26的进气孔,该进气孔被配置为与控制组件14的出气孔相连通。即当雾化组件12和控制组件14装配连接时,进气孔与出气孔相通。
在一实施例中,进气孔设于雾化组件12插设于控制组件14的安装槽42的一端,抽吸口22设于雾化组件12背离控制组件14的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内还设有调节件23、以及与进气孔相连通的管道。其中,管道的一端连通进气孔29,另一端连通雾化空间26。调节件23设于管道背离进气孔的一端,即调节件23设于管道连通雾化空间26的一端,以用于调节管道的出气量以及管道的吸气阻力。
请参阅图4-图6,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的D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雾化组件12大致包括第一壳体20、盖体21、调节件23以及雾化器24。其中,第一壳体20和盖体21配合围设形成容置空间28,调节件23以及雾化器24收容于该容置空间28。容置空间28被分隔为相互隔离的储液腔25和雾化空间26,雾化器24设于储液腔25和雾化空间26之间的。储液腔25储存有可被雾化的液体,且储液腔25中的液体能够流入雾化器24的储液槽中,雾化器24的雾化面暴露于雾化空间26中。当雾化器24通电对液体进行加热雾化时,雾化后的气溶胶能够经由雾化面散发至雾化空间26。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20的底部设有抽吸口22,以使得雾化空间26中的气溶胶能够经由抽吸口22被抽吸至雾化组件12的外部。第一壳体20还包括自抽吸口22的边缘延伸至容置空间28内部的围壁结构,该围壁结构与抽吸口22配合围设形成与雾化空间26相连通的气体通道。
盖体21上设有连通雾化空间26的进气孔29,该进气孔29被配置为与控制组件14的出气口47相连通。即当雾化组件12和控制组件14装配连接时,进气孔29与出气口47相通。即进气孔29设于雾化组件12插设于控制组件14的安装槽42的一端,抽吸口22设于雾化组件12背离控制组件14的一端。进气孔29的外周缘设有自第一壳体20朝向雾化空间26内延伸的管道27,管道27可以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进口端连通进气孔29,出口端连通雾化空间26。
调节件23设于管道27连通雾化空间26的一端,以用于调节管道27的出气量以及管道的吸气阻力。其中,调节件23可以设有贯穿孔233。调节件23设在管道27的出口端,以使管道27中的气体能够经由贯穿孔233流出,保证调节件23能够调节管道27的出气量以及吸气阻力。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4的结构示意图。
控制组件14大致包括第二壳体40、以及设于第二壳体40内的电源44、电路板45以及传感器46等结构件。其中,第二壳体40围设形成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可被划分为容纳腔41和安装槽42,容纳腔41用于容纳电源44、电路板45以及传感器46等结构件,雾化组件12可插设于安装槽42中。换言之,控制组件14连接雾化组件12的端部设有安装槽42,雾化组件12可插设于安装槽42中。
具体而言,第二壳体40大致包括第二底壁401以及自第二底壁401边缘延伸而出的第二侧壁402,第二底壁401和第二侧壁402围设形成第二腔室,第二壳体40设有隔板403,该隔板403被配置为将第二腔室划分为容纳腔41和安装槽42。隔板403与第二底壁401间隔设置,隔板403外周缘抵接于第二侧壁402内侧,以将第二腔室分隔为容纳腔41和安装槽42。换言之,隔板403形成安装槽42的底壁,部分第二侧壁402形成安装槽42的侧壁,即隔板403、第二底壁401以及位于隔板403背离第二底壁401的一侧的部分第二侧壁402围设形成安装槽42,隔板403上设有连通容纳腔41的出气口47。
电源44、电路板45和传感器46等设置在容纳腔41内,第二壳体40上还设有连通容纳腔41的进气口43,隔板403上设置有出气口47,外界空气可以经由进气口43进入到容纳腔41内。当雾化组件12插设在安装槽42中与控制组件14连接时,出气口47与进气孔29连通,容纳腔41内的气体可通过出气口47与进气孔29进入到雾化组件12中。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调节件23的结构示意图。
调节件23大致包括调节部231以及自调节部231的边缘延伸而出的连接部232。调节部231可以抵接于管道27的出口端,连接部232设于调节部231靠近进气孔29的一侧,并包覆于管道27的外壁271。
其中,调节部231用于调节管道27出口端的出气量或者吸气阻力,连接部232被配置为能够与管道27的管壁可拆卸连接,以使得调节件23可以进行替换。调节部23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孔233,贯穿孔233可以呈阵列分布,贯穿孔233的数量和孔径大小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优选地,贯穿孔233的孔径一般小于进气孔29的孔径,数量可以根据管道27出气量的要求进行灵活设置。孔径可以为圆形或其他形状,不作赘述。由于可以通过替换具有不同贯穿孔233数量和/或贯穿孔233孔径的调节件23,调节管道27出口端的出气量,从而可以调节雾化组件12的吸气阻力。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调节部231与管道27的出口端连接,连接部232与管道27的外壁271连接,连接部232与调节部231的结合处形成的角度可以为90°。当气体通过进气孔29进入到雾化组件12中时,气体经由调节件23进入到雾化空间26中,气体在通过调节件23时受到贯穿孔233的阻遏,进入雾化空间26的气量被调整,进而改变了雾化组件12的吸气阻力。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调节件23大致呈板状,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不作赘述。即调节件23可以理解为仅具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调节部231,取消连接部232的结构设置。此时,板状的调节件23可以盖设于管道27的出口端或者嵌设于管道27的出口端。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在雾化组件制作过程中,基于制作模具的限制,进气孔29以及管道27结构的吸气阻力以及进气量在制作完成时即被固定。若需要调节进气孔29以及管道27的吸气阻力和进气量,通常需要重新制作模具以及再次进行成型工艺以形成新的进气孔和管道,生产效率低,且会浪费更多的生产成本。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管道27连通容置空间的一端设有可替换的调节件23,以在装配制作过程中可以较为便捷地调整雾化组件12和电子雾化装置100的吸气阻力以及进气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的E区域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的不同之处在于:调节件23嵌设在管道27的出口端。
调节件23大致包括调节部231以及自调节部231的边缘延伸而出的连接部232。调节部231可以嵌设于管道27的出口端,连接部232设于调节部231背离进气孔29的一侧,并抵接于管道27的内壁272。
具体而言,调节部231与管道27出口端的端部连接,调节部231抵接于管道27的内壁272,连接部232与内壁272连接,连接部232与调节部231的结合处形成的角度不小于90°,以保证调节件23稳定嵌设在管道27的出口端。当气体通过进气孔29经过管道27进入到雾化组件12中时,气体随后通过调节件23进入到雾化空间26中,气体在通过调节件23时受到贯穿孔233的阻遏,进入雾化空间26的气量被调整,进而改变了雾化组件12的吸气阻力。
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1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的F区域的局部结放大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不同之处在于:管道27的结构形状不同,调节件23盖设在管道27的出口端。
具体而言,管道27包括第一支壁273和第二支壁274,第一支壁273和第二支壁274围设形成管道27,第一支壁273和第二支壁274背离进气孔29的端部大体上齐平。其中,第二支壁274背离第一支壁273的一侧朝向远离第一支壁273的方向形成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被配置遮挡雾化组件12中的结构部件。进一步地,延伸部与第一支壁273背离进气孔29的端部配合形成管道27的出口端,调节件23盖设于该出口端。换言之,调节部231抵接于第一支壁273和延伸部,连接部232包覆于第一支壁273和延伸部的外围。优选地,连接部232与调节部231的结合处形成的角度为90°。由于管道27的结构设置不同导致调节件23在盖设于管道27的出口端时,连接的部位发生变化,但不影响调节件23对经过管道27进入到雾化组件12中的气体进行调节。
换言之,当气体通过进气孔29经过管道27进入到雾化组件12中时,气体经由调节件23进入到雾化空间26中,气体在通过调节件23时受到贯穿孔233的阻遏,进入雾化空间26的气量被调整,进而可以改变雾化组件12的吸气阻力。
请参阅图13和图14,图13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的G区域的局部结放大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2不同之处在于:管道27的结构形状不同,调节件23嵌设在管道27的出口端。
具体而言,管道27包括第一支壁273和第二支壁274,第一支壁273和第二支壁274围设形成管道27,第一支壁273和第二支壁274背离进气孔29的端部大体上齐平。其中,第二支壁274背离第一支壁273的一侧朝向远离第一支壁273的方向形成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被配置遮挡雾化组件12中的结构部件。进一步地,第一支壁273和第二支壁274背离进气孔29的端部配合形成管道27的出口端,调节件23嵌设于该出口端。由于管道27的结构设置不同导致调节件23在盖设于管道27的出口端时,连接的部位发生变化,但不影响调节件23对经过管道27进入到雾化组件12中的气体进行调节。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调节件23嵌设于管道27内,既可以为雾化空间26提供更大的容积,使雾化组件12的气体充分混合,调整雾化组件12的吸气体验;也可以对雾化组件12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使雾化组件12在满足吸气阻力需求的同时整体造型更为小巧。
综上上述,本申请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其中雾化组件的壳体围设形成容置空间,壳体上设有连通容置空间的进气孔,进气孔的外周缘设有自第一壳体朝向容置空间内延伸的管道。通过在雾化组件内设置调节件,并且调节件设于管道连通容置空间的端部,以改变雾化组件的吸气阻力。
进一步地,调节件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即可以通过更换具有不同贯穿孔数量和/或贯穿孔孔径的调节件,调整管道出口段的出气量,从而调整雾化组件的吸气阻力。该调节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在雾化组件的研发和制作过程中使用,在雾化组件制作过程中,基于制作模具的限制,通气孔以及管道结构的吸气阻力以及进气量在制作完成时即被固定。若需要调节通气孔以及管道的吸气阻力和进气量,通常需要重新制作模具以及再次进行成型工艺以形成通气孔和管道,生产效率低,且会浪费更多的生产成本。并且,针对雾化组件中管道结构设计的不同,调节件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使调节件可以盖设或嵌设在管道的出口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第一壳体和盖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盖体配合围设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盖体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进气孔;
调节件,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并设有至少一个贯穿孔;
其中,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孔、另一端连通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容置空间的端部,且与所述管道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包括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进口端和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出口端和所述容置空间连通,所述调节件对应于所述出口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部以及自所述调节部的边缘延伸而出的连接部,所述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出口端的出气量,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管道的管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设置有多个贯穿孔,多个所述贯穿孔呈阵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盖设于所述出口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出口端的外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嵌设于所述出口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出口端的内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调节部的结合处形成角度不小于90°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呈板状,并盖设于所述出口端或者嵌设于所述出口端。
9.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的雾化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的一端设有安装槽,所述雾化组件可插设于所述安装槽中;其中,所述雾化组件可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进气孔相连通。
CN202220881373.4U 2022-04-14 2022-04-14 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8073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1373.4U CN218073473U (zh) 2022-04-14 2022-04-14 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1373.4U CN218073473U (zh) 2022-04-14 2022-04-14 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3473U true CN218073473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9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81373.4U Active CN218073473U (zh) 2022-04-14 2022-04-14 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3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629861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75499U (zh)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6147257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4594164U (zh)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4629863U (zh) 雾化芯支撑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4629864U (zh)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75498U (zh) 雾化器密封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281426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065393U (zh) 雾化器及其发热件
CN218073473U (zh) 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1838771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8831969U (zh) 密封件、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6723117U (zh) 雾化器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5347019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5958314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3142662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8889316U (zh) 一次性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37732U (zh)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422219U (zh) 雾化装置
CN216983583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42220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22474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656833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66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906947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