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6166U - 一种风动炮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动炮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6166U
CN218066166U CN202222221426.2U CN202222221426U CN218066166U CN 218066166 U CN218066166 U CN 218066166U CN 202222221426 U CN202222221426 U CN 202222221426U CN 218066166 U CN218066166 U CN 218066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articulated
pneumatic
bevel gear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214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乐
史文龙
张华�
牛旋
冯伟
于漳
吕京雷
马福杰
焦圆圆
王润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cheng Hongsheng Jincheng Min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cheng Jincheng Min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cheng Jincheng Min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cheng Jincheng Min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214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6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6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6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动炮泥机,属于炮泥制备技术领域;包括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包括一个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面设置有行走轮,支撑板的后侧设置有握把,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器,升降机构上端后侧固定设置有气动油泵,气动油泵的前侧依次设置有液压油缸、模具、盛料架,液压油缸通过油管与气动油泵相连接,模具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模具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液压油缸的伸缩杆伸入模具内部并与活塞相固定连接,模具的前端出口处设置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出口孔;解决了目前缺乏一种可以替代人工,并且可以避免出现生产事故的炮泥制备器械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风动炮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炮泥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动炮泥机。
背景技术
井下部分基建掘进工程采用炮掘工艺进行作业,封孔炮泥需求量较大,现有的人为生产炮泥速度较慢,不便于井下工作生产,而现有的其他炮泥制备器械为电动机械,在井下使用时安全性不足,极易造成生产事故,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替代人工,并且可以避免出现生产事故的炮泥制备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风动炮泥机;解决目前缺乏一种可以替代人工,并且可以避免出现生产事故的炮泥制备器械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风动炮泥机,包括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包括一个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面设置有行走轮,支撑板的后侧设置有握把,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器,升降机构上端后侧固定设置有气动油泵,气动油泵的前侧依次设置有液压油缸、模具、盛料架,液压油缸通过油管与气动油泵相连接,模具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模具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液压油缸的伸缩杆伸入模具内部并与活塞相固定连接,模具的前端出口处设置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出口孔。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个底板以及一个顶板,顶板以及底板均为水平设置的方形板状结构,顶板设置于底板的上方,底板设置于支撑板的上方,底板与支撑板之间通过八个减震器相连接,其中四个减震器设置于底板下端面的四个角处,另外四个减震器设置于底板下端面每条边缘的中心处。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左右两组铰接杆,每组铰接杆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第一铰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座与底板相铰接,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第二铰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座与顶板相铰接,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滑轮,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分别滑动连接于上轨道与下轨道中,上轨道固定于顶板上,下轨道固定于底板上,两组铰接杆的第一铰接杆之间转动连接有一根连接杆,顶板的下端面转动连接有一根丝杆,丝杆与连接杆相螺接,丝杆通过传动组件与顶板后侧的手柄相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铰接杆以及第二铰接杆的长度相等,并且两个铰接杆在中心处相互铰接;底板其中一个短边的两端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铰接座,底板的两个长边远离第一铰接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下轨道,下轨道沿着长边的长度方向所延伸设置,下轨道的上端面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滑行凹槽;顶板下端面其中一个短边的两端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铰接座,顶板下端面的两个长边远离第二铰接座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上轨道,上轨道沿着长边的长度方向所延伸设置,两个上轨道相互靠近的一端端面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一个滑行凹槽;连接杆的轴线与第一铰接杆上的第一滑轮轴线相合。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一个竖直段以及两个水平段,两个水平段分别位于竖直段的上下两端并且位于竖直段的两侧;在竖直段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根竖直的传动杆,传动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在上侧的水平段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根水平的主动杆,主动杆的内侧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主动杆远离第三锥齿轮的一端位于外壳的外侧并且固定设置有一个手柄;在下侧的水平段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根水平的从动杆,从动杆的内侧一端固定设置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从动杆远离第四锥齿轮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杆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为水平设置的圆筒状结构,通过固定支架固定设置于顶板上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油缸固定设置于顶板上端面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盛料架设置于端盖的外侧,并且固定设置于顶板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动炮泥机,采用风力作为动力来源,可以避免使用电力作为动力来源,可以提高炮泥制备时的安全性;使用液压油缸的伸缩运动来实现炮泥的制备,无需再使用人工进行制备,大大提高了井下炮泥制备的效率;设置在行走小车上,可以移动到所需要的地方,更加方便快捷;设置有升降机构,可以适应不同的高度需求,制备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液压油缸8、模具9、盛料架10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端盖1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升降机构除去顶板6与底板4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升降机构除去顶板6与底板4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支撑板、2为行走轮、3为握把、4为底板、5为减震器、6为顶板、7为气动油泵、8为液压油缸、9为模具、10为盛料架、11为活塞、12为进料口、13为端盖、14为出口孔、15为油管、22为第一铰接杆、23为第二铰接杆、24为第一铰接座、25为第一滑轮、26为上轨道、27为下轨道、28为连接杆、29为丝杆、30为轴承座、31为传动组件、32为手柄、33为外壳、34为主动杆、35为传动杆、36为从动杆、37为第一锥齿轮、38为第二锥齿轮、39为第三锥齿轮、40为第四锥齿轮、56为第二铰接座、57为第二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动炮泥机,包括行走小车、升降机构、气动油泵7、液压油缸8、模具9、盛料架10。
所述行走小车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方形的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下端面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可以制动的行走轮2,其中前侧的两个行走轮2为万向轮。支撑板1的上端面后侧边缘固定设置有一个斜向后、向上的握把3,通过握持握把3可以操控行走小车在井下进行行走。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个底板4以及一个顶板6,顶板6以及底板4均为水平设置的方形板状结构,顶板6设置于底板4的上方,底板4设置于支撑板1的上方。顶板6以及顶板6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
所述底板4与支撑板1之间通过八个减震器5相连接,其中四个减震器5设置于底板4下端面的四个角处,另外四个减震器5设置于底板4下端面每条边缘的中心处。
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左右两组铰接杆、上轨道26、下轨道27、丝杆29、传动组件31、手柄32。
每组铰接杆包括第一铰接杆22以及第二铰接杆23,两个铰接杆的长度相等,并且两个铰接杆在中心处相互铰接。两个铰接杆竖直设置,并且沿着底板4的长度方向所延伸设置。
底板4其中一个短边的两端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铰接座24,两个第一铰接座24分别与两组铰接杆的第一铰接杆22一端相互铰接。底板4的两个长边远离第一铰接座2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下轨道27,下轨道27沿着长边的长度方向所延伸设置,下轨道27的上端面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滑行凹槽。
所述顶板6下端面其中一个短边的两端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铰接座56,两个第二铰接座56分别与两组铰接杆的第二铰接杆23一端相互铰接;顶板6下端面的两个长边远离第二铰接座56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上轨道26,上轨道26沿着长边的长度方向所延伸设置,两个上轨道26相互靠近的一端端面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一个滑行凹槽。工作平台的两个第二铰接座56分别位于底板4的两个第一铰接座24上方。
两组铰接杆的第一铰接杆22以及第二铰接杆23在远离铰接座的一端侧面分别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滑轮25和第二滑轮57。第一铰接杆22上的第一滑轮25位于上轨道26的滑行凹槽内部,第一滑轮25与上轨道26的滑行凹槽上下面均保持较小的间隙;第二铰接杆23上的第二滑轮57位于下轨道27的滑行凹槽内,第二滑轮57与下轨道27的滑行凹槽底面始终紧密接触。
在顶板6的下端面上,沿着左右方向的中心处设置有一根水平的丝杆29,丝杆29的轴线与两侧的上轨道26长度方向相平行。丝杆29的两端分别与轴承座30相转动连接,轴承座30分别固定设置于顶板6的下端面上。
两组铰接杆的第一铰接杆22相互靠近的端面之间设置有一根连接杆28,连接杆28与两侧的第一铰接杆22相转动连接,连接杆28的轴线与第一铰接杆22上的滑轮25轴线相合。连接杆28的中心处设置有一个螺纹孔,连接杆28通过所述螺纹孔与丝杆29相螺接。
所述传动组件31包括外壳33,外壳33包括一个竖直段以及两个水平段,两个水平段分别位于竖直段的上下两端并且位于竖直段的相反的两侧。外壳33的竖直段位于顶板6的后侧外部,下侧的水平段位于顶板6的下侧并且朝向顶板6内侧,上侧的水平段位于竖直段远离顶板6的一侧。
在竖直段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根竖直的传动杆35,传动杆35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7与第二锥齿轮38;在上侧的水平段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根水平的主动杆34,主动杆34的内侧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锥齿轮39,第三锥齿轮39与第一锥齿轮37相啮合,主动杆34远离第三锥齿轮39的一端位于外壳33的外侧并且固定设置有一个手柄32;在下侧的水平段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根水平的从动杆36,从动杆36的内侧一端固定设置有第四锥齿轮40,第四锥齿轮40与第二锥齿轮38相啮合,从动杆36远离第四锥齿轮40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杆29相固定连接。
当需要调整顶板6的高度时,通过在行走小车的后侧转动手柄32,主动杆34开始转动,主动杆34依次通过第三锥齿轮39、第一锥齿轮37、第二锥齿轮38、第四锥齿轮40的传递,带动从动杆36开始转动,从动杆36带动丝杆29开始转动。由于丝杆29与连接杆28相螺接,这样丝杆29可以带动连接杆28进行移动,由于连接杆28两端与第一铰接杆22相连接,这样带动第一铰接杆22进行移动,第一铰接杆22上的第一滑轮25就在上轨道26中进行滚动,第一铰接杆22上的第一滑轮25与第二铰接杆23的第二铰接座56相远离或者靠近,这样第一铰接杆22与第二铰接杆23的铰接角度就发生变化,从而使得顶板6升高或者降低。
所述顶板6的上端面后侧固定设置有一个气动油泵7,气动油泵7前侧的顶板6上端面通过固定支架固定设置有一个液压油缸8,液压油缸8的伸缩杆一端朝向远离气动油泵7的一侧,液压油缸8通过油管15与气动油泵7相连接,通过气动油泵7来控制液压油缸8伸缩。
所述模具9为水平设置的圆筒状结构,通过固定支架固定设置于液压油缸8的前侧。模具9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喇叭状的进料口12,进料口12与模具9内部相连通,通过进料口12可以将原料输入至模具9内部。所述模具9内部后侧设置有一个活塞11,活塞11与模具9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液压油缸8的伸缩杆从模具9的后侧伸入至模具9内部,并且与模具9内部的活塞11相固定连接,通过液压油缸8来控制活塞11在模具9内部滑动。
所述模具9的前侧端面出口处设置有一个可拆卸的端盖13,端盖13周圈通过连接法兰以及螺栓与模具9相固定连接。所述端盖13上设置有两个出口孔14,炮泥可从两个出口孔14处输出。
所述盛料架10设置于端盖13的外侧,并且固定设置于顶板6上,通过盛料架10可以将模具9挤出的炮泥盛装于盛料架10中,以备后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需要在井下具体位置使用炮泥时,将炮泥机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制动,防止其移动,接着转动手柄,控制顶板6升高至一个合适的高度,保证炮土可以以合适的高度输入至模具9内部。接着打开气动油泵7,通过风力来催动气动油泵7,气动油泵7控制液压油缸8进行伸缩,液压油缸8带动活塞11在模具9内部往复滑动,从而使得活塞11在模具9内部挤压炮土,炮土在挤压作用下从端盖13的出口孔14处被挤出形成炮泥,炮泥最后进入至盛料架10中,以备后续使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风动炮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小车,所述行走小车包括一个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下端面设置有行走轮(2),支撑板(1)的后侧设置有握把(3),支撑板(1)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与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减震器(5),升降机构上端后侧固定设置有气动油泵(7),气动油泵(7)的前侧依次设置有液压油缸(8)、模具(9)、盛料架(10),液压油缸(8)通过油管(15)与气动油泵(7)相连接,模具(9)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2),模具(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11),液压油缸(8)的伸缩杆伸入模具(9)内部并与活塞(11)相固定连接,模具(9)的前端出口处设置有端盖(13),端盖(13)上设置有出口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动炮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个底板(4)以及一个顶板(6),顶板(6)以及底板(4)均为水平设置的方形板状结构,顶板(6)设置于底板(4)的上方,底板(4)设置于支撑板(1)的上方,底板(4)与支撑板(1)之间通过八个减震器(5)相连接,其中四个减震器(5)设置于底板(4)下端面的四个角处,另外四个减震器(5)设置于底板(4)下端面每条边缘的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动炮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左右两组铰接杆,每组铰接杆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杆(22)与第二铰接杆(23),第一铰接杆(22)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座(24)与底板(4)相铰接,第一铰接杆(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滑轮(25),第二铰接杆(23)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座(56)与顶板(6)相铰接,第二铰接杆(2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滑轮(57),第一滑轮(25)与第二滑轮(57)分别滑动连接于上轨道(26)与下轨道(27)中,上轨道(26)固定于顶板(6)上,下轨道(27)固定于底板(4)上,两组铰接杆的第一铰接杆(22)之间转动连接有一根连接杆(28),顶板(6)的下端面转动连接有一根丝杆(29),丝杆(29)与连接杆(28)相螺接,丝杆(29)通过传动组件(31)与顶板(6)后侧的手柄(3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动炮泥机,其特征在于:第一铰接杆(22)以及第二铰接杆(23)的长度相等,并且两个铰接杆在中心处相互铰接;底板(4)其中一个短边的两端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铰接座(24),底板(4)的两个长边远离第一铰接座(2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下轨道(27),下轨道(27)沿着长边的长度方向所延伸设置,下轨道(27)的上端面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个滑行凹槽;顶板(6)下端面其中一个短边的两端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铰接座(56),顶板(6)下端面的两个长边远离第二铰接座(56)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上轨道(26),上轨道(26)沿着长边的长度方向所延伸设置,两个上轨道(26)相互靠近的一端端面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一个滑行凹槽;连接杆(28)的轴线与第一铰接杆(22)上的第一滑轮(25)轴线相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动炮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1)包括外壳(33),外壳(33)包括一个竖直段以及两个水平段,两个水平段分别位于竖直段的上下两端并且位于竖直段的两侧;在竖直段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根竖直的传动杆(35),传动杆(35)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37)与第二锥齿轮(38);在上侧的水平段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根水平的主动杆(34),主动杆(34)的内侧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三锥齿轮(39),第三锥齿轮(39)与第一锥齿轮(37)相啮合,主动杆(34)远离第三锥齿轮(39)的一端位于外壳(33)的外侧并且固定设置有一个手柄(32);在下侧的水平段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根水平的从动杆(36),从动杆(36)的内侧一端固定设置有第四锥齿轮(40),第四锥齿轮(40)与第二锥齿轮(38)相啮合,从动杆(36)远离第四锥齿轮(40)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丝杆(29)相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动炮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9)为水平设置的圆筒状结构,通过固定支架固定设置于顶板(6)上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动炮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8)固定设置于顶板(6)上端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动炮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料架(10)设置于端盖(13)的外侧,并且固定设置于顶板(6)上。
CN202222221426.2U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风动炮泥机 Active CN218066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1426.2U CN218066166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风动炮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1426.2U CN218066166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风动炮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6166U true CN218066166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6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21426.2U Active CN218066166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风动炮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61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25245B (zh) 一种带有装载框的起重机
CN111822537B (zh) 一种铝合金挤压成型用分流式模具及其工作方法
CN218066166U (zh) 一种风动炮泥机
CN214263427U (zh) 一种用于封头机的缩口机构
CN113075025A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站台的屏蔽门抗压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883046U (zh) 一种机械设备装卸平台
CN108263790B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垃圾清运装置
CN216100922U (zh) 用于生产墙板的高强度冲压模具
CN205129638U (zh) 一种砂轮制作设备
CN210281679U (zh) 一种钢质密闭门生产用表面打磨装置
CN203875372U (zh) 大型三维钻床
CN212286423U (zh) 一种轨道交通的机器人自动点焊龙门架
CN103978242B (zh) 大型三维钻床
CN211772609U (zh) 一种公路养护车压实装置的提升装置
CN218861374U (zh) 一种下穿铁路框架箱涵顶进施工装置
CN215236922U (zh) 一种给煤机给料斗楔形料流整形装置
CN218699986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漏粪板脱模翻转机构及脱模前行车
CN218088864U (zh) 一种便于快速调节杠杆长度的材料倒运车
CN218809848U (zh) 一种冶金单梁起重机
CN210759334U (zh) 一种多功能塑料波形瓦成型设备
CN220846971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模板及道路施工用模具
CN218714878U (zh)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
CN211803749U (zh) 一种压铸模具用导向机构
CN219852000U (zh) 一种冷芯机生产砂芯取芯滑道挡锁结构
CN220149087U (zh) 一种便于固定柴油发电机组辅助移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48000 Beishidian Town (Xiwangtai Village, Dongshang Village), Jincheng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cheng Hongsheng Jincheng Min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048000 Beishidian Town (Xiwangtai Village, Dongshang Village), Jincheng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ncheng Jincheng Min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