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5007U - 炉体以及微波炉 - Google Patents

炉体以及微波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5007U
CN218065007U CN202222266948.4U CN202222266948U CN218065007U CN 218065007 U CN218065007 U CN 218065007U CN 202222266948 U CN202222266948 U CN 202222266948U CN 218065007 U CN218065007 U CN 218065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furnace body
frame
shell
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669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强
李燕和
曾令跃
庄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669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5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5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5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体以及微波炉,其中炉体包括:内壳以及前板。内壳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处还具有朝外的第一翻边,第一翻边的自由端至固定端的尺寸为H1;前板包括围绕设置的多个边框,以限定出第二开口,内壳设置于第二开口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一翻边焊接于边框的内表面,沿第一翻边的自由端至固定端的方向,边框的外缘至第一翻边的固定端的尺寸为H2,且H1与H2的比值大于0.45,小于等于1。以使得边框在受到外部作用力后,能保持一个较高的平面度,从而确保边框在与炉门配合时,炉门与边框的间隙的尺寸精度,避免微波炉漏波或者打火,而无需在炉体内设置其他加强件,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炉体以及微波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炉体以及微波炉。
背景技术
微波炉的前板作为与门体的配合件,对配合间隙要求较高,大的配合间隙会导致漏波,小的配合间隙可能会发生打火或熔印,因此对前板的平面度与机械强度具有较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中,通常会采用高性能板材、加厚前板等方式提高前板的强度,但与此同时也会较大程度地提高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炉体,能够在较小幅度提高成本的前提下,使得炉体的前板具有较高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炉体的微波炉。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炉体,包括:
内壳,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还具有朝外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自由端至固定端的尺寸为H1;
前板,包括围绕设置的多个边框,以限定出第二开口,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翻边焊接于所述边框的内表面,沿所述第一翻边的所述自由端至所述固定端的方向,所述边框的外缘至所述第一翻边的固定端的尺寸为H2,且H1与H2的比值大于0.45,小于等于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炉体,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的炉体运用于微波炉,微波炉的炉门能够遮盖第二开口,而与前板直之间具有间隙,前板包括边框,内壳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焊接于边框,与边框形成一体,从而提高该边框的强度,第一翻边的自由端至固定端的尺寸为H1,与边框的外缘至第一翻边的固定端的距离H2的比值大于0.45,小于等于1,边框在受到外部作用力后,能保持一个较高的平面度,从而确保在炉门遮盖第二开口时,炉门与边框的间隙的尺寸精度,避免微波炉漏波或者打火。而无需在炉体内设置其他加强件,结构简单,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壳的外部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一开口的多个所述第一翻边,各所述第一翻边对应焊接于各所述边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H1与H2的比值为0.46至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板为一体成型的冲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壳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基板以及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基板的相对的两侧缘,所述第一壳体焊接于两个所述侧板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均为一体成型的冲压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的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还具有朝外设置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壳体焊接于所述第二翻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板的厚度为0.4mm至0.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板还具有朝后的第三翻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微波炉,包括:
上述所述的炉体;
炉门,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炉体,并能够遮盖或者打开所述第二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炉,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炉体,炉门可活动的连接炉体,炉体的前板包括边框,内壳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一翻边焊接于边框,与边框形成一体,从而提高边框的强度,因此,前板在受到外部作用力后,能保持一个较高的平面度,从而确保在炉门遮盖第二开口时,炉门与前板的间隙的尺寸精度,避免微波炉漏波或者打火。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
内壳100,第一开口110,第一翻边120,第二壳体130,第二翻边131,第一壳体140;
前板200,边框210,第二开口220,支撑框架230,安装孔240;
后板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微波炉作为一种操作简单加热迅速的烹饪设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微波炉主要包括炉体以及炉门,炉门设置于炉体的前板一侧,能够相对炉体运动而关闭或者打开炉腔,其中,在微波炉烹饪食材时,炉门与前板之间的间隙要求较高。间隙过大会导致漏波,对人体存在一定的伤害,且影响对食材的加热效果。间隙过小可能会发生打火或熔印,因此,前板作为与炉门的配合件,其平面度与机械强度要求较高。相关技术中,主要通常会采用高性能板材、加厚前板等方式提高前板的强度,但与此同时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制造成本。
基于此,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运用于微波炉的炉体,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炉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炉体,包括:内壳100以及前板200。
其中,内壳100包括顶板、底板以及两块侧板,两块侧板间隔设置,顶板以及底板分别连接两块侧板的顶部和底部,形成围框结构。炉体还包括后板300,后板300连接于围框结构的后端,以限定出加热腔。加热腔的外部设置有微波发生器,顶板、底板以及两块侧板的前端限定出内壳100的第一开口110,第一开口110与加热腔连通,食材能够自第一开口110放入加热腔内,通过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进行加热。第一开口110处还具有朝外的第一翻边120,第一翻边120的自由端至固定端的尺寸(第一翻边120的宽度,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同)为H1。
前板200包括围绕设置的多个边框210,以限定出第二开口220,内壳100设置于第二开口220处,第一开口110与第二开口220连通。前板200具有相对的内表面以及外表面,外表面为与炉门相配合的表面,第一翻边120通过点焊或者全焊的方式焊接于边框210的内表面。
此外,如3图所示,边框210近似以第一翻边120为支点的悬臂梁,当H1增大时,悬臂梁的长度减小,从而使得悬臂梁的挠度减小,即悬臂梁的最大变形量会减小。基于此,通过实验获知,当沿第一翻边120的宽度方向,边框210的外缘至第一翻边120的固定端的尺寸(边框210的宽度,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同)为H2,且H1与H2的比值大于0.45时,边框210在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后,还能够保证平面度在要求的范围内,从而确保在炉门遮盖第二开口220时,炉门与前板200的间隙的尺寸精度,避免微波炉漏波或者打火,而无需在炉体内设置其他加强件,结构简单,成本低。
根据不同的H1/H2比值,利用微波检漏仪测量微波炉的前板与炉门之间的辐射(漏波),获取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Figure BDA0003817833970000041
由上述实验数据可知,当H1与H2的比值达到0.46后,漏波趋近1mW/cm2(使用要求≤3mW/cm2)。因此,当H1与H2的比值大于等于0.46能够使得边框210在受到外界作用力后,还能够保证平面度,从而确保微波炉工作时,炉门与前板200之间的间隙的尺寸精度,以使微波炉漏波趋近1mW/cm2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微波炉还设置有控制面板,因此,前板200还设置有相应的固定件,即,在第二开口220周边的某一边框210(如附图2中第二开口220右边的边框210)的外缘设置有支撑框架230,支撑框架230与该边框210之间限定出安装孔240,此时该边框210的外缘指安装孔靠近第二开口220的孔壁。本实施例对于边框210,支撑框架230以及第二开口220的描述不能解释为前板200的加工过程。
例如,前板200包括围绕设置的边框210以形成第二开口220,不能仅解释为第二开口220是通过多个边框210首尾连接后形成第二开口220,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块板材上开口,形成前板200上的第二开口220,第二开口220的内壁与板材的外缘之间的区域作为前板200的边框210。
再例如,在某一边框210的外缘设置支撑框架230,不能仅解释为支撑框架230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于该边框210,可以理解为,在一块板材上开设两个孔,一个作为前板200上的第二开口220,一个作为前板200的安装孔240,两个孔之间的部分作为前板200的一个边框210。
参照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壳100的外部设置有环绕第一开口110的多个第一翻边120,即第一开口110的上下左右均设置有第一翻边120,而与环形设置的多个边框210相适配,使各第一翻边120对应焊接于环绕第二开口220的各边框210。从而使得前板200的各区域均具有较高的强度。此外,各第一翻边120的宽度H1,与各边框210的宽度H2的比值均大于0.45,以保证各边框210的平面度,从而确保炉门与各边框210之间的间隙的尺寸精度,避免微波炉漏波或者打火,提高微波炉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H1与H2的比值为0.46至0.8。具体的,由上述实验数据可知,H1/H2达到0.8后,漏波基本不变。因此在第一翻边120的宽度H1与边框210的宽度H1的比值位于0.46至0.8范围内,边框210在受到外力作用后,还能够保持较高的平面度,满足微波炉的使用要求,同时能够节省内壳100所使用的材料,从而减小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板200为一体成型的冲压件。具体的,冲压工艺适用于较大批量零件制品的生产,便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同时,冲压生产能尽可能地减少废料,从而节省制造成本。且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因此,本实施例的炉体中的前板200由板材通过冲压一体成型,以提高前板200的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内壳100包括第一壳体140以及第二壳体130,如附图1中的顶板以及U形板,第二壳体130包括基板以及两个侧板,两个侧板连接于基板的相对的两侧缘,第一壳体140焊接于两个侧板的背离基板的一侧。具体的,内壳100由第一壳体140和第二壳体130焊接形成,因此在加工过程中,能够将第一壳体140和第二壳体130单独加工而成,方便在第一壳体140以及第二壳体130上加工出第一翻边120,最后将第一壳体140焊接在第二壳体130上,以简化内壳100的加工工艺。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第一壳体140以及第二壳体130均为一体成型的冲压件,以提高第一壳体140以及第二壳体130的强度,从而提高内壳100的强度,以增强内壳100对前板200的支撑作用。
参照图1和图4,图4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第二壳体130的朝向第一壳体140的端部还具有朝外设置的第二翻边131,第一壳体140焊接于第二翻边131。具体的,第一壳体140的两侧焊接在第二翻边131上,以增大第一壳体140与第二壳体130的焊接面积,从而提高第一壳体140与第二壳体130的焊接强度。此外,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内壳100连接于前板200与后板300之间,因此第二壳体130上的第二翻边131与第一壳体140焊接形成加强筋,支撑于前板200与后板300之间,从而增强内壳100对前板200与后板300的支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板200的厚度为0.4mm至0.5mm。具体的,在传统技术中,为了提高前板的强度,前板通常做到0.6mm至0.8mm的厚度,因而导致成本的增加。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翻边120的宽度H1,与边框210的宽度H2的比值大于0.45,小于等于1,能够提高边框210的强度,使得边框210在受到一定作用力后还能够保持在符合使用要求的平面度。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前板200可以做到比传统技术中更薄,使前板200的厚度达到0.4mm至0.5mm,从而降低前板200的制造成本。
参照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边框210的外缘还设置有朝后的第三翻边211,第三翻边211能够提高边框210的强度,进一步提高前板200的强度,从而保证前板200的平面度。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微波炉,包括:炉门以及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炉体,炉门可活动地连接于炉体,并能够遮盖或者打开第二开口220。本实施例的微波炉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炉体,炉体的前板200包括边框210,内壳100设置有第一翻边120,第一翻边120焊接于边框210,与边框210形成一体,且第一翻边120的自由端至固定端的尺寸为H1,与边框210的外缘至第一翻边120的固定端的距离H2的比值大于0.45,小于等于1,边框210在受到外部作用力后,能保持一个较高的平面度,从而确保在炉门遮盖第二开口220时,炉门与边框210的间隙的尺寸精度,避免微波炉漏波或者打火。无需在炉体内设置其他加强件,结构简单,成本低。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微波炉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炉体,因此本实施例具有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炉体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炉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壳,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具有朝外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自由端至固定端的尺寸为H1;
前板,包括围绕设置的多个边框,以限定出第二开口,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一翻边焊接于所述边框的内表面,沿所述第一翻边的所述自由端至所述固定端的方向,所述边框的外缘至所述第一翻边的固定端的尺寸为H2,且H1与H2的比值大于0.45,小于等于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外部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一开口的多个所述第一翻边,各所述第一翻边对应焊接于各所述边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体,其特征在于,H1与H2的比值为0.46至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为一体成型的冲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基板以及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基板的相对的两侧缘,所述第一壳体焊接于两个所述侧板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所述第二壳体均为一体成型的冲压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还具有朝外设置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一壳体焊接于所述第二翻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的厚度为0.4mm至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外缘还设置有朝后的第三翻边。
10.微波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炉体;
炉门,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炉体,并能够遮盖或者打开所述第二开口。
CN202222266948.4U 2022-08-26 2022-08-26 炉体以及微波炉 Active CN218065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6948.4U CN218065007U (zh) 2022-08-26 2022-08-26 炉体以及微波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6948.4U CN218065007U (zh) 2022-08-26 2022-08-26 炉体以及微波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5007U true CN218065007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4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66948.4U Active CN218065007U (zh) 2022-08-26 2022-08-26 炉体以及微波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50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65007U (zh) 炉体以及微波炉
US4931690A (en) Color picture tube with an electron shield
KR100416147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을 채용한 화상 표시장치
GB2161349A (en) Microwave oven door
CN220750194U (zh) 内胆组件及集成灶
CN218631542U (zh) 线圈和电子膨胀阀
CN207896157U (zh) 电池组托盘和新能源汽车
CN213514021U (zh) 炉门和微波炉
CN219982669U (zh) 内胆结构及烹饪器具
CN218096142U (zh) 一种烟机
CN217441709U (zh) 一种具有双层后板结构的微波炉
KR890003057B1 (ko) 전자레인지
CN220494854U (zh) 空气炸锅
CN219421488U (zh) 一种自带截止波导窗集成式电磁屏蔽门
EP3429314A1 (en) High frequency heating device
CN210433348U (zh) 一种烹饪电器的外壳紧固安装结构
CN219555185U (zh) 波导及微波烹饪器具
CN219514529U (zh) 屏蔽罩及电磁屏蔽装置
KR200337664Y1 (ko) 밀폐형 캐비티를 구비한 전자 레인지
CN213599586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底板组件及燃气热水器
CN214444075U (zh) 非完全对称圆板的焊接补偿结构
CN218959382U (zh) 一种屏蔽罩及电子设备
CN219779011U (zh) 一种电池外壳、电池及电池包
CN212614936U (zh) 一种油底壳结构
CN214102209U (zh) 用于空调器的电控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