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60449U - 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60449U
CN218060449U CN202222425844.3U CN202222425844U CN218060449U CN 218060449 U CN218060449 U CN 218060449U CN 202222425844 U CN202222425844 U CN 202222425844U CN 218060449 U CN218060449 U CN 218060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oundation pit
seat
protection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58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飞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a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Ha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Ha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Haij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258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60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60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604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属于基坑技术领域,包括保护座,保护座两侧的侧壁均向其内部形成有侧槽,两个侧槽内均插设有侧部防水板,保护座的底壁向其内部形成有底槽,底槽内插设有底部防水板,保护座内侧空间的两边均设有多组侧支板,每组侧支板均设有两个且对称于保护座内侧空间的两边,且两个侧支板之间设有底支板,底支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板焊接固定,每个侧支板相对的两侧壁顶部分别焊接有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的开口均开设于其背向侧支板的一侧壁。该防型建筑基坑,使得地下水很难渗透过保护座,从而大大降低了保护座内侧的结构被腐蚀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基坑,其内侧的支撑结构大多不具有防渗水功能,基坑内也未设置防渗水的结构,导致支撑结构可能会因为地下水渗入而被腐蚀。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使得地下水很难渗透过保护座,从而大大降低了保护座内侧的结构渗水被腐蚀的概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包括保护座,所述保护座两侧的侧壁均向其内部形成有侧槽,两个所述侧槽内均插设有侧部防水板,所述保护座的底壁向其内部形成有底槽,所述底槽内插设有底部防水板;
所述保护座内侧空间的两边均设有多组侧支板,每组所述侧支板均设有两个且对称于保护座内侧空间的两边,且两个所述侧支板之间设有底支板,所述底支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板焊接固定。
优选的,每个所述侧支板相对的两侧壁顶部分别焊接有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所述第一护筒和第二护筒的开口均开设于其背向侧支板的一侧壁;第一护筒的开口直径大于第二护筒的开口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护筒的开口内插设有母棒,所述第二护筒的开口内插设有子棒,其中所述母棒背向第一护筒的一侧壁设有开口,且所述子棒吻合插入母棒的开口内;子棒插入母棒的开口内之后,子棒的外壁与母棒的内壁贴合,从而保证二者结合后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母棒上沿竖直方向钻设有多个外插孔;且多个外插孔沿水平方向线性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子棒上沿竖直方向钻设有多个内插孔;且多个内插孔沿水平方向线性阵列分布。
优选的,相邻的所述母棒和子棒之间插设有侧部插桩,侧部插桩的组数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且至少为一个,所述侧部插桩穿过其中一个外插孔和内插孔并与二者的内壁贴合;从而使母棒和子棒衔接后保持稳定侧部插桩具体插设的位置可根据需要确定,以适应保护座不同位置处的支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防渗水型建筑基坑,通过在保护座两侧的侧槽内和保护座底部的底槽内插设防水板,使得地下水很难渗透过保护座,从而大大降低了保护座内侧的结构渗水被腐蚀的概率;
该防渗水型建筑基坑,通过调节侧部插桩的位置可以调节两个相邻的侧支板的位置,以适应保护座内侧空间不同位置处的支撑,从而适应了各类不同的基坑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支板和底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部分结构拆分后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部分结构拆分后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护座;2、侧槽;3、侧部防水板;4、底槽;5、底部防水板;6、侧支板;7、底支板;8、第一护筒;9、第二护筒;10、母棒;11、子棒;12、外插孔;13、内插孔;14、侧部插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图5,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包括保护座1,在保护座1两侧的侧壁均向其内部形成有侧槽2,在两个侧槽2内均插设有侧部防水板3,保护座1的底壁向其内部形成有底槽4,在底槽4内插设有底部防水板5,其中侧部防水板3和底部防水板5可选PVC 等具有防水功能的材质;
在保护座1内侧空间的两边均设有多组侧支板6,每组侧支板6 均设有两个且对称于保护座1内侧空间的两边,且两个侧支板6之间设有底支板7,底支板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板6焊接固定,在每个侧支板6相对的两侧壁顶部分别焊接有第一护筒8和第二护筒9,第一护筒8和第二护筒9的开口均开设于其背向侧支板6的一侧壁,第一护筒8的开口直径大于第二护筒9的开口直径;
在第一护筒8的开口内插设有母棒10,在第二护筒9的开口内插设有子棒11,其中母棒10背向第一护筒8的一侧壁设有开口,且子棒11吻合插入母棒10的开口内,子棒11插入母棒10的开口内之后,子棒11的外壁与母棒10的内壁贴合,从而保证二者结合后的稳定性,在母棒10上沿竖直方向钻设有多个外插孔12,且多个外插孔 12沿水平方向线性阵列分布,在子棒11上沿竖直方向钻设有多个内插孔13,且多个内插孔13沿水平方向线性阵列分布,相邻的母棒10 和子棒11之间插设有侧部插桩14侧部插桩14的组数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且至少为一个侧部插桩14穿过其中一个外插孔12和内插孔 13并与二者的内壁贴合,从而使母棒10和子棒11衔接后保持稳定侧部插桩14具体插设的位置可根据需要确定,以适应保护座1不同位置处的支撑。
工作原理:首先将两个侧部防水板3分别插入两个侧槽2内,将底部防水板5插入底槽4内,使得位于保护座1内侧的侧支板6和底支板7等结构几乎不会因为地下水渗透而被腐蚀;在组装侧支板6和底支板7时,根据需要承重的位置调节侧支板6的位置,使得侧支板 6刚好抵接在保护座1内侧位于承重的位置(侧支板6的侧壁与保护座1内壁抵接),之后根据需要将保护座1内侧相邻的两个侧支板6 进行连接,连接的方式如下:使其中一个侧支板6上的第一护筒8内插设母棒10,与之相邻的侧支板6上的第二护筒9内插设子棒11,再将子棒11插入母棒10内,使得子棒11上的内插孔13与母棒10 上的外插孔12位置对应,在外插孔12和内插孔13中插入侧部插桩 14,使得该侧部插桩14穿过外插孔12和内插孔13并将母棒10和子棒11固定,如果相对应的外插孔12和内插孔13有多组,则可以插设多个侧部插桩14,最终使两个相邻的侧支板6成为一体,其结构更为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包括保护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座(1)两侧的侧壁均向其内部形成有侧槽(2),两个所述侧槽(2)内均插设有侧部防水板(3),所述保护座(1)的底壁向其内部形成有底槽(4),所述底槽(4)内插设有底部防水板(5);
所述保护座(1)内侧空间的两边均设有多组侧支板(6),每组所述侧支板(6)均设有两个且对称于保护座(1)内侧空间的两边,且两个所述侧支板(6)之间设有底支板(7),所述底支板(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板(6)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支板(6)相对的两侧壁顶部分别焊接有第一护筒(8)和第二护筒(9),所述第一护筒(8)和第二护筒(9)的开口均开设于其背向侧支板(6)的一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筒(8)的开口内插设有母棒(10),所述第二护筒(9)的开口内插设有子棒(11),其中所述母棒(10)背向第一护筒(8)的一侧壁设有开口,且所述子棒(11)吻合插入母棒(10)的开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棒(10)上沿竖直方向钻设有多个外插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棒(11)上沿竖直方向钻设有多个内插孔(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母棒(10)和子棒(11)之间插设有侧部插桩(14),所述侧部插桩(14)穿过其中一个外插孔(12)和内插孔(13)并与二者的内壁贴合。
CN202222425844.3U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 Active CN218060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5844.3U CN218060449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5844.3U CN218060449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60449U true CN218060449U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08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5844.3U Active CN218060449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604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76287U (zh) 地下连续墙的连接接头及地下连续墙骨架
CN205444167U (zh) 地下连续墙
CN218060449U (zh) 一种防渗水型建筑基坑
CN114482099A (zh) 钢板桩围堰施工方法
CN210315575U (zh) 一种软土地基建筑基坑的止水围护结构
CN210737572U (zh) 一种基坑止水帷幕结构
CN105040707A (zh) 用作地下室外墙的组合密排桩深基坑支护围护结构
CN113957880B (zh) 一种钢混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CN215594055U (zh) 一种桩锚联合斜撑基坑支护结构
CN212506441U (zh) 用于地下室外墙的防水系统
CN212388614U (zh) 减压管及建筑物地下室防漏水的水位平衡减压结构
CN211773718U (zh) 一种建筑基坑支撑结构
CN113356247A (zh) 一种大深基防护锁扣钢管桩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439335U (zh) 一种坡地建筑绿色生态自排水抗浮装置
CN216892434U (zh)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开挖的围护结构
CN212477842U (zh) 地下室防漏水的水位平衡减压结构
CN212835431U (zh) 一种适用于工程建筑的基坑支撑结构
CN215801682U (zh) 基坑侧壁加固结构
CN212270953U (zh) 一种市政管道基坑防护结构
CN211472535U (zh) 河道施工围堰结构
CN218622253U (zh) 一种桩支护体系
CN211037021U (zh) 一种复合地基处理散体砼芯排水加固桩
CN212270906U (zh) 一种新型钢板桩
CN214145520U (zh) 一种临近房屋建筑的超浅埋土层连拱隧道门式防护结构
CN219100158U (zh) 一种防塌孔的地基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