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2676U - 基坑支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坑支护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52676U CN212452676U CN202020976305.7U CN202020976305U CN212452676U CN 212452676 U CN212452676 U CN 212452676U CN 202020976305 U CN202020976305 U CN 202020976305U CN 212452676 U CN212452676 U CN 2124526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drainage
- foundation pit
- base plate
- p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包括固定桩、支撑桩、护板、基板和支撑组件,固定桩设置在基坑底部的岩土层中,支撑桩包括桩体和设置在桩体底部的连接座,连接座与固定桩固定连接,护板与桩体固定连接,护板上设置多个排水件,护板的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护板的底部设置连接柱,基板固定在基坑底部,基板与桩体固定连接,基板上设置有供连接柱插入的连接口,基板的内部设置有排水腔,基板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部和连接件,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支撑斜杆,支撑斜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护板和基板上均设置有固定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支护系统,可加强对基坑侧壁的岩土层的支撑并及时排水,从而避免基坑侧壁出现坍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建设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发展,城市建筑用地也变得越来越稀缺,促使建筑物不断向地下空间发展,相对应的地下基坑也越挖越深,开挖面积也进一步加大,此外,密集的建筑群、稀缺的土地等原因造成基坑周边往往存在房屋建筑、地铁等,这使得基坑场地环境以及工程地质条件变得更加复杂,基坑类型也更加多样,所以,这对支护结构的安全性、施工的便利性以及技术条件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固定于基坑底部的底板、与基坑侧壁相贴且支撑基坑侧壁的护板以及安装于底板和护板之间的支撑杆,通过支撑杆将护板压紧在基坑侧壁上,实现对基坑侧壁的加固。现有的基坑支护结构常存在固定强度不够而导致基坑侧壁坍塌现象,且基坑外围和侧壁的岩土层由于排水不及时也容易造成坍塌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包括:
固定桩,其设置在基坑底部的岩土层中,所述固定桩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桩沿所述基坑的内周壁间隔设置;
支撑桩,所述支撑桩包括桩体和设置在所述桩体底部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桩固定连接,所述桩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竖直连接凹槽;
护板,其用于支撑所述基坑的侧壁,所述护板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可嵌入至所述竖直连接凹槽内,所述护板上设置多个排水件,所述护板的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护板的底部设置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连接通道;
基板,其固定在所述基坑底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可嵌入至所述竖直连接凹槽内的连接块,所述竖直连接凹槽的侧部设置有锁定螺杆,所述连接块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固定螺孔,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柱插入的连接口,所述基板的内部设置有排水腔,各所述连接口均与所述排水腔相连通,所述基板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部和连接件以实现各基板之间相互连接;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支撑斜杆,所述支撑斜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护板和基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的固定部。
上述的基坑支护系统,所述护板上设置嵌入通道,所述排水件包括排水钢管,所述排水钢管位于所述嵌入通道的内部。
上述的基坑支护系统,所述排水钢管包括插入端和排水端,从所述插入端向排水端的方向上,所述排水钢管的高度逐渐降低。
上述的基坑支护系统,所述插入端设置有插入尖端,所述排水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
上述的基坑支护系统,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侧部的连接通口,所述连接件包括能够插入所述连接通口内的插入板,所述插入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和所述连接通口均与所述排水腔相连通。
上述的基坑支护系统,还包括角部连接件,所述角部连接件包括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的两侧边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连接通口和所述插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连接通道。
上述的基坑支护系统,所述连接通口内还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连接通口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均设置有开口腔,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均通过弹性调节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开口腔的内部。
上述的基坑支护系统,所述弹性调节件包括固定杆和弹簧件,所述固定杆至少有两个,所述弹簧件外套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上设置有环形抵压板,所弹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开口腔的上侧壁和环形抵压板相连接;
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内均设置有滑动通道,所述固定板的端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通道内。
上述的基坑支护系统,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相对的侧边上均设置有倾斜面,所述插入板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倾斜抵压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支护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支护系统,包括固定桩、支撑桩、护板、基板和支撑组件,固定桩设置在基坑底部的岩土层中,支撑桩和护板固定在固定桩上,基板与固定桩固定连接,且通过支撑组件使得护板和基板之间固定连接,如此通过固定桩和支撑组件使得基坑支护系统能够牢固的固定在基坑侧壁和底部的岩石层内,从而使得基坑支护系统能够对基坑的侧壁进行支撑,避免基坑侧壁出现坍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坑支护系统,在护板上设置有排水件,护板的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基板的内部设置有排水腔,如此通过排水件、排水通道和排水腔相连接形成排水机构,从而将基坑侧壁内的水排出,如此可避免基坑外围和侧壁的岩土层由于排水不及时造成坍塌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坑支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桩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桩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板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通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弹性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插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桩;
2、支撑桩;
2.1、桩体;2.2、连接座;2.3、竖直连接凹槽;2.4、锁定螺杆;
3、护板;
3.1、连接板;3.2、排水件;3.3、连接柱;3.4、嵌入通道;3.5、排水钢管;3.6、排水口;3.7、排水通道;
4、基板;
4.1、连接块;4.2、固定螺孔;4.3、连接口;4.4、连接通口;4.5、插入板;4.6、第二连接通道;4.7、上板体;4.8、下板体;4.9、开口腔;
5、支撑组件;
5.1、支撑斜杆;5.2、固定板;5.3、固定部;
6、弹性调节件;
6.1、固定杆;6.2、弹簧件;6.3、环形抵压板;6.4、滑动通道;6.5、滑动板;6.6、倾斜面;6.7、倾斜抵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包括固定桩1、支撑桩2、护板3、基板4和支撑组件5,固定桩1设置在基坑底部的岩土层中,固定桩1有多个,多个固定桩1沿基坑的内周壁间隔设置;支撑桩2包括桩体2.1和设置在桩体2.1底部的连接座2.2,连接座2.2与固定桩1之间固定连接,桩体2.1的侧壁上设置有竖直连接凹槽2.3;护板3用于支撑基坑的侧壁,护板3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板3.1,连接板3.1可嵌入至竖直连接凹槽2.3内,护板3上设置多个排水件3.2,护板3的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3.7,护板3的底部设置连接柱3.3,连接柱3.3上设置有与排水通道3.7相连通的第一连接通道;基板4固定在基坑底部,基板4上设置有连接块4.1,连接块4.1与竖直连接凹槽2.3对应设置,竖直连接凹槽2.3的侧部设置有锁定螺杆2.4,连接块4.1和连接板3.1上均设置有固定螺孔4.2,基板4上设置有供连接柱3.3插入的连接口4.3,基板4的内部设置有排水腔,各连接口4.3均与排水腔相连通,基板4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部和连接件以实现各基板4之间相互连接;支撑组件5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支撑斜杆5.1,支撑斜杆5.1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5.2,护板3和基板4上均设置有与固定板5.2相连接的固定部5.3。
具体的,固定桩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固定桩1沿基坑的侧壁设置,多个固定桩1间隔设置,即沿基坑的侧壁周向间隔设置固定桩1,如此形成对基坑支护的固定基座,固定桩1可以通过打桩机打入岩土层中,如此通过固定桩1增加基坑防护系统的强度,支撑桩2的数量和固定桩1的数量一致,在各固定桩1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桩2,支撑桩2包括桩体2.1,桩体2.1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也可以是长方体,在桩体2.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座2.2,连接座2.2的形状为圆柱形,连接座2.2与固定桩1之间固定连接,连接座2.2和固定桩1之间可以通过法兰、螺杆等进行连接,桩体2.1的高度与基坑的深度相一致,如此固定桩1和支撑桩2连接形成一个对基坑侧壁进行防护的防护桩,在基坑的侧壁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防护桩,从而增加对基坑防护的强度,在桩体2.1的侧壁上设置有竖直连接凹槽2.3,竖直连接凹槽2.3沿桩体2.1长度方向设置,优选的,桩体2.1包括边桩体和角桩体,边桩体位于在基坑的侧壁,边桩体上设置有两个竖直连接凹槽2.3,两个竖直连接凹槽2.3设置在边桩体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角桩体位于基坑的角部,角桩体上也设置有两个竖直连接凹槽2.3,两个竖直连接凹槽2.3设置在角桩体相邻的两个侧壁上,如此通过边桩体、角桩体和护板3相组合能够沿基坑的侧壁形成防护结构。
本实施例中,护板3的形状为长方体的结构,护板3的长度加上基板4的厚度等于竖直连接凹槽2.3的长度,护板3的两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板3.1,连接板3.1的大小和形状与竖直连接凹槽2.3对应设置,在对护板3进行安装时,将护板3两侧的连接板3.1分别嵌入至竖直连接凹槽2.3的内部,从而实现对护板3的固定,在竖直连接凹槽2.3的侧壁和连接板3.1上还可设置有螺孔,当将连接板3.1嵌入至竖直连接凹槽2.3的内部后,通过螺杆旋转至螺孔内可实现连接板3.1和桩体2.1之间的固定连接,在护板3上设置有多个排水件3.2,排水件3.2可以是排水钢管,排水件3.2用于插入至基坑侧壁上的岩土层中,在护板3的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3.7,排水通道3.7和各排水件3.2相连通,在护板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3.3,连接柱3.3可以是连接钢管,连接柱3.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通道,第一连接通道与排水通道3.7相连通,如此通过排水件3.2、排水通道3.7和第一连接通道可将基坑侧壁岩土层内的水排出,有效避免基坑侧壁岩土层内的水过多从而导致基坑侧壁出现坍塌。
本实施例中,基板4为一个水平的板体,基板4与护板3垂直连接,在基板4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4.1,连接块4.1的大小与竖直连接凹槽2.3的大小相一致,如此使得连接块4.1能够嵌入至竖直连接凹槽2.3的内部,在竖直连接凹槽2.3的侧壁和连接块4.1上设置有固定螺孔4.2,在竖直连接凹槽2.3侧壁的固定螺孔4.2内设置有锁定螺杆2.4,通过锁定螺杆2.4嵌入至连接块4.1的固定螺孔4.2内可实现对连接块4.1的固定,如此也可实现基板4和桩体2.1之间的固定,在基板4的底部还设置有与连接座2.2相对应的连接板3.1,当基板4和桩体2.1之间固定连接后,连接板3.1刚好与连接座2.2相卡接,在基板4上设置有连接口4.3,连接口4.3和连接柱3.3的数量相一致,且连接口4.3和连接柱3.3均有多个,连接柱3.3沿护板3底部侧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基板4的内部设置有排水腔,各连接口4.3与排水腔均相连通,在基板4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部和连接件,连接部和连接件可以是连接板体和连接开口,也可以是连接管,通过连接部和连接件实现各基板4内部的排水腔相互连通。
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5设置在基板4和护板3之间,从而增加基板4和护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对护板3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护板3发生倾斜,支撑组件5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支撑斜杆5.1,支撑斜杆5.1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5.2,护板3和基板4上均设置有与固定板5.2相连接的固定部5.3,固定部5.3可以是螺孔,通过螺栓可将固定板5.2与固定部5.3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实际安装过程中,安装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打桩机将固定桩1固定在基坑底部的岩土层中,实现沿基坑侧壁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固定桩1;
第二步,在各固定桩1上分别对应连接一个支撑桩2;
第三步,将基板4固定连接在桩体2.1上,并使得各基板4之间相互连接,实现各基板4的排水腔均相连通;
第四步,将护板3固定连接在各桩体2.1上,当护板3固定连接在各桩体2.1上时,护板3上的连接柱3.3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口4.3内;
第五步,通过支撑组件5实现基板4和护板3之间的固定连接;
如此完成整个基坑防护系统安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对应设置有排水机构,如排水管、排水槽、抽水泵等,通过将排水机构与某一个基板4上的排水腔或连接部相连接,可将排水腔内的水排出,避免水存储在排水腔和基坑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坑支护系统,包括固定桩1、支撑桩2、护板3、基板4和支撑组件5,固定桩1设置在基坑底部的岩土层中,支撑桩2和护板3固定在固定桩1上,基板4与固定桩1固定连接,且通过支撑组件5使得护板3和基板4之间固定连接,如此通过固定桩1和支撑组件5使得基坑支护系统能够牢固的固定在基坑侧壁和底部的岩石层内,从而使得基坑支护组件能够对基坑的侧壁进行支撑,避免基坑侧壁出现坍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坑支护系统,在护板3上设置有排水件3.2,护板3的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3.7,基板4的内部设置有排水腔,如此通过排水件3.2、排水通道3.7和排水腔相连接形成排水机构,从而将基坑侧壁内的水排出,如此可避免基坑外围和侧壁的岩土层由于排水不及时造成坍塌事故。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护板3上设置嵌入通道3.4,嵌入通道3.4倾斜设置在护板3上,护板3上的嵌入通道3.4有多个,多个嵌入通道3.4间隔设置在护板3上,嵌入通道3.4位于护板3靠近岩土层一侧位置较高,排水件3.2包括排水钢管3.5,排水钢管3.5设置在嵌入通道3.4的内部,排水钢管3.5的内部中空,排水钢管3.5能够沿嵌入通道3.4插入至基坑侧壁的岩土层内。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排水钢管3.5包括插入端和排水端,从插入端向排水端的方向上,排水钢管3.5的高度逐渐降低;插入端设置有插入尖端,插入尖端设置有倾斜部,倾斜部设置在插入端的上部,如此有效避免岩土进入至排水钢管3.5的内部,在插入尖端还设置有过滤板或者过滤网,过滤板和过滤网使得沙土无法进入到排水钢管3.5的内部,但水可进入到钢管的内部,排水钢管3.5的排水端设置有排水口3.6,排水口3.6设置在排水钢管3.5的侧壁上,排水口3.6与排水通道3.7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部包括设置在基板4侧部的连接通口4.4,连接件包括能够插入连接通口4.4内的插入板4.5,插入板4.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通道4.6,连接通口4.4和第二连接通道4.6和排水腔相连通,插入板4.5插入至连接通口4.4的内部后,通过第二连接通道4.6和连接通口4.4实现各基板4内的排水腔依次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角部连接件,角部连接件用于将位于基坑角部的基板4之间相互连接,角部连接件包括弧形连接板3.1,弧形连接板3.1的两侧边分别对应设置有连接通口4.4和插入板4.5,弧形连接板3.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连接通道,在对位于基坑角部的基板4进行连接时,通过弧形连接板3.1两端的连接通口4.4和插入板4.5分别与两基板4上的插入板4.5和连接通口4.4相连接,如此实现基坑内各基板4内的排水腔均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通口4.4内还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包括上板体4.7和下板体4.8,连接通口4.4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均设置有开口腔4.9,上板体4.7和下板体4.8均通过弹性调节件6滑动连接在开口腔4.9的内部,上板体4.7和下板体4.8均位于连接通口4.4内部时,此时上板体4.7和下板体4.8能够对连接通口4.4进行关闭,当上板体4.7和下板体4.8滑动收藏至开口腔4.9的内部时,此时连接通口4.4打开。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弹性调节件6包括固定杆6.1和弹簧件6.2,固定杆6.1至少有两个,弹簧件6.2外套在固定杆6.1上,上板体4.7和下板体4.8上设置有环形抵压板6.3,弹簧件6.2的两端分别与开口腔4.9的侧壁和环形抵压板6.3相连接;上板体4.7和下板体4.8上均设置有滑动通道6.4,固定板5.2的端部设置有滑动板6.5,滑动板6.5滑动连接在滑动通道6.4内;当上板体4.7和下板体4.8被驱动沿开口腔4.9滑动时,滑动板6.5沿滑动通道6.4滑动,此时环形抵压板6.3对弹簧件6.2抵压,当上板体4.7和下板体4.8上的驱动力消失时,此时在弹簧件6.2的作用下,上板体4.7和下板体4.8沿开口腔4.9运动至连接通口4.4内从而关闭连接通口4.4,如此使得连接通口4.4在正常状态下均关闭,可有效避免杂物、砂石等进入到排水腔的内部,从而造成排水腔的堵塞。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板体4.7和下板体4.8相对的侧边上均设置有倾斜面6.6,插入板4.5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倾斜抵压部6.7,倾斜抵压部6.7与倾斜面6.6对应设置,通过倾斜抵压部6.7能够对倾斜面6.6进行抵压,从而使得上板体4.7和下板体4.8从连接通口4.4运动至开口腔4.9的内部。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桩,其设置在基坑底部的岩土层中,所述固定桩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桩沿所述基坑的内周壁间隔设置;
支撑桩,所述支撑桩包括桩体和设置在所述桩体底部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桩固定连接,所述桩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竖直连接凹槽;
护板,其用于支撑基坑的侧壁,所述护板的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可嵌入至所述竖直连接凹槽内,所述护板上设置多个排水件,所述护板的内部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护板的底部设置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连接通道;
基板,其固定在基坑底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可嵌入至所述竖直连接凹槽内的连接块,所述竖直连接凹槽的侧部设置有锁定螺杆,所述连接块和连接板上均设置有固定螺孔,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供所述连接柱插入的连接口,所述基板的内部设置有排水腔,各所述连接口均与所述排水腔相连通,所述基板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部和连接件以实现各基板之间相互连接;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支撑斜杆,所述支撑斜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护板和基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接的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上设置嵌入通道,所述排水件包括排水钢管,所述排水钢管位于所述嵌入通道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钢管包括插入端和排水端,从所述插入端向排水端的方向上,所述排水钢管的高度逐渐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设置有插入尖端,所述排水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侧部的连接通口,所述连接件包括能够插入所述连接通口内的插入板,所述插入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和所述连接通口均与所述排水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部连接件,所述角部连接件包括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的两侧边分别对应设置有所述连接通口和所述插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连接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口内还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连接通口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均设置有开口腔,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均通过弹性调节件滑动连接在所述开口腔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调节件包括固定杆和弹簧件,所述固定杆至少有两个,所述弹簧件外套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上设置有环形抵压板,所弹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开口腔的上侧壁和环形抵压板相连接;
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内均设置有滑动通道,所述固定板的端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通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坑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相对的侧边上均设置有倾斜面,所述插入板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倾斜抵压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76305.7U CN212452676U (zh) | 2020-06-02 | 2020-06-02 | 基坑支护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976305.7U CN212452676U (zh) | 2020-06-02 | 2020-06-02 | 基坑支护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52676U true CN212452676U (zh) | 2021-02-02 |
Family
ID=74478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976305.7U Active CN212452676U (zh) | 2020-06-02 | 2020-06-02 | 基坑支护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52676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16199A (zh) * | 2021-03-28 | 2021-08-06 | 范俊峰 |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 |
CN113529734A (zh) * | 2021-07-03 | 2021-10-22 | 广东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深基坑多层支护钢桁架支撑体系 |
CN113668561A (zh) * | 2021-08-27 | 2021-11-19 | 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 |
CN113718785A (zh) * | 2021-03-26 | 2021-11-30 | 瑞腾基础工程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坑垂直桩间土防护构造 |
-
2020
- 2020-06-02 CN CN202020976305.7U patent/CN21245267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18785A (zh) * | 2021-03-26 | 2021-11-30 | 瑞腾基础工程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坑垂直桩间土防护构造 |
CN113216199A (zh) * | 2021-03-28 | 2021-08-06 | 范俊峰 |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 |
CN113529734A (zh) * | 2021-07-03 | 2021-10-22 | 广东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深基坑多层支护钢桁架支撑体系 |
CN113529734B (zh) * | 2021-07-03 | 2022-06-21 | 广东中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深基坑多层支护钢桁架支撑体系 |
CN113668561A (zh) * | 2021-08-27 | 2021-11-19 | 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深基坑支护防渗漏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452676U (zh) | 基坑支护系统 | |
CN110093931B (zh) | 一种土建施工基坑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KR100584075B1 (ko) | 공동 주택 기초 공사용 토류판의 구조 | |
CN102535519A (zh) | 地下连续墙工字钢接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KR100659599B1 (ko) | 폭 조절과 배수기능이 구비된 조립식토류판 | |
CN109577380B (zh) | 一种用于喀斯特地貌条件下地下室底板渗水的施工方法 | |
CN113216246B (zh) | 一种浸水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629664B (zh) | 基于装配式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 | |
KR20150141264A (ko) | 뒷돌 고정식 옹벽 구조물 및 그 시공 방법 | |
CN105804085A (zh) | 多单元井筒式地下立体车库分区施工方法 | |
CN213897153U (zh) | 一种基于旋喷桩的基坑支护结构 | |
CN214423381U (zh) | 混凝土路面下污水管道安装用防塌坡挡土装置 | |
CN210263097U (zh) | 一种地下室外墙防水结构 | |
KR20070102775A (ko) | 블록식 보강토 옹벽의 시공방법 | |
CN210797598U (zh) | 一种深基坑止水结构 | |
CN210946533U (zh) | 用于明挖施工的暗渠结构 | |
CN221372199U (zh) | 一种深基坑支护防渗漏结构 | |
CN220378336U (zh) | 软岩隧道边墙发育溶洞防排水回填处治结构 | |
KR101352429B1 (ko) | 파형 강판 세그먼트를 이용한 방수형 가설 흙막이 공법 | |
CN220827797U (zh) | 一种围堰防渗高压旋喷桩接桩设备 | |
CN215594111U (zh) | 基于管棚法地下结构接驳保护结构 | |
CN214574490U (zh) | 一种装配式可周转钢制排水沟 | |
CN115012422B (zh) | 一种便于组装的基坑施工用支护结构及操作方法 | |
CN217053460U (zh) | 一种用于地下建筑抗浮的泄水装置 | |
CN115045299B (zh) | 一种含电渗排水功能的深大基坑侧壁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