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9339U - 一种合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9339U
CN218039339U CN202221482562.0U CN202221482562U CN218039339U CN 218039339 U CN218039339 U CN 218039339U CN 202221482562 U CN202221482562 U CN 202221482562U CN 218039339 U CN218039339 U CN 218039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cover closing
clamping
assembly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825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825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39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9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9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ressure Vessels And Li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合盖装置。该合盖装置包括合盖机构,合盖机构包括:固定座;滑座,可移动地连接在固定座上;合盖组件,具有至少两个夹爪以及抵推部,各个夹爪围合形成一夹持空间,抵推部位于夹持空间内;合盖组件跟随滑座可移动至合盖位置,以使第一元件的端部和第二元件进入到夹持空间内;各个夹爪可受控地共同夹紧夹持空间内的第一元件的端部和第二元件;抵推部可受控地将夹持空间内第二元件朝向第一元件抵推。如此,在合盖处理的过程中,盖帽和钢壳的端部均进入到夹持空间内,然后利用各个夹爪同时夹持盖帽和钢壳的端部,即使是盖帽的中心线与钢壳的中心线存在偏差,也能通过各个夹爪的共同夹持使得盖帽的中心线与钢壳的中心线对准。

Description

一种合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合盖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圆柱电池,需要将电芯装配至钢壳内,并利用两个盖帽分别将钢壳两端部的开口封闭。具体地,在将电芯装入钢壳后,需要将集流盘焊接至电芯的端部,该集流盘的端部连接有盖帽。为了后续将盖帽焊接至钢壳的端部,需要利用合盖装置将盖帽压合至钢壳的端部(即合盖)。
然而,由于盖帽相对钢壳的端部的位置容易存在偏差,导致合盖精度较差,良品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盖帽相对钢壳的端部的位置容易存在偏差,导致合盖精度较差,良品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合盖装置。
一种合盖装置,用于将第一元件上的第二元件压合至所述第一元件的端部,所述合盖装置包括合盖机构,所述合盖机构包括:
固定座;
滑座,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
合盖组件,设置在所述滑座上,且具有至少两个夹爪以及抵推部,所述至少两个夹爪围合形成一夹持空间,所述抵推部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内;
其中,所述合盖组件跟随所述滑座可移动至合盖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元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元件进入到所述夹持空间内;所述至少两个夹爪可受控地共同夹紧所述夹持空间内的第一元件的端部和第二元件;所述抵推部可受控地将所述夹持空间内所述第二元件朝向所述第一元件抵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夹爪朝向所述夹持空间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的周向表面相匹配的定位面;
当各个所述夹爪共同处于夹紧状态时,各个所述夹爪的所述定位面均与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的周向表面相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夹爪的所述定位面为圆弧面;
当各个所述夹爪处于夹紧状态时,各个所述夹爪的所述定位面均位于同一圆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盖组件的所述夹爪的数量为三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盖组件包括抵推驱动件及抵推杆,所述抵推驱动件安装在所述滑座上,并与所述抵推杆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抵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推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盖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滑座上的夹爪驱动件,所述夹爪驱动件背离所述抵推驱动件的一侧具有至少两个驱动端,每一所述驱动端均安装有所述夹爪,所述夹爪驱动件用于驱动各个所述夹爪共同夹紧或张开;
所述夹爪驱动件具有由靠近所述抵推驱动件的一侧贯穿至具有所述驱动端的一侧的贯穿孔,所述抵推杆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贯穿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盖机构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合盖机构的所述合盖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布设,两个所述合盖组件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元件经过的合盖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合盖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及与两个所述滑座一一对应的两个传动组件,每一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滑座和所述驱动组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驱动轴、第一传动结构及旋转驱动件;
两个所述驱动轴均相对所述固定座可旋转地设置,且与两个所述滑座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传动结构传动连接在两个所述驱动轴之间,以使任一所述驱动轴旋转时能够带动另一所述驱动轴旋转;所述旋转驱动件与任一所述驱动轴驱动连接;
每一所述驱动轴通过一所述传动组件与对应的所述滑座传动连接,以将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所述滑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摆臂、凸轮结构和连杆结构,所述摆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所述固定座可转动地设置;
所述凸轮结构传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摆臂之间,以将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所述摆臂绕所述第一端的摆动运动;所述连杆结构传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滑座与所述摆臂的所述第二端之间,以将所述摆臂的摆动运动转化成所述滑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凸轮结构包括凸轮及第一滚轮,所述凸轮安装在对应的所述驱动轴上,并与所述驱动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滚轮安装在所述摆臂上,并与所述凸轮滚动配合,以使所述凸轮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滚轮带动所述摆臂绕所述第一端摆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合盖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滑座上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具有一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导向槽;
每一所述连杆结构包括连杆、驱动杆及第二滚轮,所述连杆相对所述固定座可转动地设置,且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端铰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端铰接;所述第二滚轮安装在所述第四端上,且与所述导向槽滚动配合。
上述合盖装置,在实际合盖作业的过程中,控制各个夹爪处于张开状态,并且在滑座的带动下,合盖组件沿第一方向朝向钢壳和盖帽移动,直至盖帽和钢壳的端部依次进入到各个夹爪之间的夹持空间内。然后,控制各个夹爪共同夹紧该盖帽和钢壳的端部,从而实现对盖帽和钢壳的端部进行定位,使得盖帽和钢壳的端部对准。再然后,控制抵推部抵推盖帽,使得盖帽在夹持空间内朝向钢壳的端部移动,直至该盖帽盖合在钢壳的端部。
如此,在合盖处理的过程中,盖帽和钢壳的端部均进入到夹持空间内,然后利用各个夹爪同时夹持盖帽和钢壳的端部,即使是盖帽的中心线与钢壳的中心线存在偏差,也能通过各个夹爪的共同夹持使得盖帽的中心线与钢壳的中心线对准,即实现了对盖帽的纠偏。并且,在抵推部将盖帽向钢壳的端部抵推的过程中,各个夹爪依然对盖帽和钢壳进行夹持,以对盖帽进行导向,确保盖帽和钢壳的端部对准盖合,有利于提高合盖精度,提高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钢壳与盖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合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部分部件);
图3为图2所示的合盖装置的合盖机构的合盖组件的侧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合盖组件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合盖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了部分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合盖装置,用于将第一元件上的第二元件压合至第一元件的端部。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元件可以是钢壳A1,第二元件可以是盖帽A3。钢壳A1内收容有电芯,电芯连接有集流盘A2。该集流盘A2由钢壳A1端部的开口伸出钢壳A1外,并连接盖帽A3。该合盖装置用于将盖帽A3压合至钢壳A1的端部,以便于在后续工序中将盖帽A3焊接至钢壳A1的端部。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也可以为其它部件,在此不作限定。为便于理解,下文中以第一元件为钢壳A1,第二元件为盖帽A3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合盖装置包括合盖机构1,该合盖机构1包括固定座10、滑座20及合盖组件30。滑座20沿第一方向X可移动地连接在固定座10上。合盖组件30设置在滑座20上,且具有至少两个夹爪31以及抵推部32。该至少两个夹爪31围合形成一夹持空间D,抵推部32位于该夹持空间D内。其中,合盖组件30跟随滑座20沿第一方向X可移动至合盖位置,以使钢壳A1的端部和盖帽A3进入到夹持空间D内。该至少两个夹爪31可受控地共同夹紧夹持空间D内的钢壳A1的端部和盖帽A3。抵推部32可受控地将夹持空间D内的盖帽A3朝向钢壳A1抵推,直至盖帽A3盖合在钢壳A1的端部。
上述合盖装置,在实际合盖作业的过程中,控制各个夹爪31处于张开状态,并且在滑座20的带动下,合盖组件30沿第一方向X朝向钢壳A1和盖帽A3移动,直至盖帽A3和钢壳A1的端部依次进入到各个夹爪31之间的夹持空间D内。然后,控制各个夹爪31共同夹紧该盖帽A3和钢壳A1的端部,从而实现对盖帽A3和钢壳A1的端部进行定位,使得盖帽A3和钢壳A1的端部对准。再然后,控制抵推部32抵推盖帽A3,使得盖帽A3在夹持空间D内朝向钢壳A1的端部移动,直至该盖帽A3盖合在钢壳A1的端部。
如此,在合盖处理的过程中,盖帽A3和钢壳A1的端部均进入到夹持空间D内,然后利用各个夹爪31同时夹持盖帽A3和钢壳A1的端部,即使是盖帽A3的中心线与钢壳A1的中心线存在偏差,也能通过各个夹爪31的共同夹持使得盖帽A3的中心线与钢壳A1的中心线对准,即实现了对盖帽A3的纠偏。并且,在抵推部32将盖帽A3向钢壳A1的端部抵推的过程中,各个夹爪31依然对盖帽A3和钢壳A1进行夹持,以对盖帽A3进行导向,确保盖帽A3和钢壳A1的端部对准盖合,有利于提高合盖精度,提高良品率。
可选地,固定座10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滑轨11,滑座20上设置有与滑轨11滑动配合的滑块21。如此,利用滑块21沿滑轨11的移动对滑座20相对固定座10的移动进行导向。
具体到实施例中,每一夹爪31朝向夹持空间D的一侧具有与钢壳A1和盖帽A3的周向表面相匹配的定位面311。当各个夹爪31共同夹紧盖帽A3和钢壳A1的端部时(即当各个夹爪31处于夹紧状态时),各个夹爪31的定位面311均与盖帽A3和钢壳A1的周向表面相贴合,从而利用各个定位面311对盖帽A3和钢壳A1进行定位,确保被夹持的盖帽A3和钢壳A1的中心线对准。
需要说明的是,钢壳A1和盖帽A3的周向表面均为圆周面,因此为了更好的对盖帽A3和钢壳A1进行定位,在一个实施例中,各个夹爪31的定位面311为圆弧面。当各个夹爪31处于夹紧状态时,各个夹爪31的定位面311均位于同一圆周面上,使得各个定位面311与钢壳A1和盖帽A3的周向表面能够更加匹配的贴合在一起,确保定位效果。
优选地,合盖组件30的夹爪31的数量为三个,利用三个夹爪31共同夹持进入夹持空间D的盖帽A3和钢壳A1的端部,能够确保对盖帽A3和钢壳A1的定位效果。
请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合盖组件30包括抵推驱动件34及抵推杆33。抵推驱动件34安装在滑座20上,并与抵推杆33的一端驱动连接,以驱动抵推杆33沿第一方向X移动。抵推杆33的另一端与抵推部32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抵推部32跟随抵推杆33一同沿第一方向X移动,进而使得抵推部32实现将夹持空间D内的盖帽A3向钢壳A1的端部抵推。可选地,抵推驱动件34可以是气缸。
具体到实施例中,合盖组件30还包括安装在滑座20上的夹爪驱动件35,该夹爪驱动件35背离抵推驱动件34的一侧具有至少两个驱动端,每一驱动端均安装有一夹爪31,使得该夹爪驱动件35驱动各个夹爪31共同夹紧或张开。可选地,该夹爪驱动件35可以采用夹爪气缸。
进一步地,夹爪驱动件35具有由靠近抵推驱动件34的一侧贯穿至具有驱动端的一侧的贯穿孔351。抵推杆33可移动地穿设在该贯穿孔351内,由于该抵推杆3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抵推驱动件34和抵推部32连接,从而使得抵推驱动件34能够通过抵推杆33驱动抵推部32移动,进而实现将夹持空间D内的盖帽A3朝向钢壳A1的端部抵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夹爪驱动件35上开设贯穿孔351,使得抵推杆33能够直接通过该贯穿孔351实现与抵推驱动件34和抵推部32的连接,有利于确保抵推部32对盖帽A3的抵推动作更加稳定可靠,并且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钢壳A1的两端均具有盖帽A3,因此钢壳A1两端的盖帽A3均需要进行合盖处理。为了实现能够同时对钢壳A1两端的盖帽A3进行合盖处理,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合盖机构1包括两个,该两个合盖机构1的合盖组件30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布设。两个合盖组件30之间形成供钢壳A1经过的合盖工位B。可以理解的是,当钢壳A1途经合盖工位B时,位于钢壳A1两端的盖帽A3分别与两个合盖组件30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使得两个合盖组件30分别对两个盖帽A3同时进行合盖处理。
进一步地,合盖装置还包括用于输送钢壳A1的输送线,该输送线输送钢壳A1途经合盖工位B。当钢壳A1被输送线输送至合盖工位B时,钢壳A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合盖组件30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从而使得两个合盖组件30分别将位于钢壳A1两端的盖帽A3压合至钢壳A1的两端部上,即同时对钢壳A1两端的盖帽A3进行合盖处理。可选地,该输送线可以采用皮带输送线,当然也可采用其它类型的输送线,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见图2及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合盖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图未标),该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图未标)及与两个滑座20一一对应的两个传动组件(图未标)。每一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在对应的滑座20和驱动组件之间,使得驱动组件能够分别通过两个传动组件驱动两个滑座20沿第一方向X移动,进而使得两个滑座20带动两个合盖组件30沿第一方向X彼此靠近移动,以便于同时进行合盖处理。如此,通过两个传动组件使得仅用一个驱动组件即可同时驱动两个合盖组件30移动,有利于减少所需动力源的数量,从而简化了结构、降低了设备成本。
具体到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驱动轴51、第一传动结构(图未示)及旋转驱动件(图未示)。两个驱动轴51均相对固定座10可旋转地设置,且与两个滑座20一一对应。第一传动结构传动连接在两个驱动轴51之间,使得任一驱动轴51旋转时能够带动另一驱动轴51旋转,即两个驱动轴51保持同步旋转。旋转驱动件与任一驱动轴51驱动连接,以驱动该驱动轴51旋转。每一驱动轴51通过一传动组件与对应的滑座20传动连接,以将驱动轴51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滑座20沿第一方向X的移动。
如此,当需要进行合盖处理时,旋转驱动件驱动驱动轴51旋转,在第一传动结构的作用下两个驱动轴51同步旋转。其中一个驱动轴51通过对应的传动组件驱动一个滑座20沿第一方向X移动,进而带动该滑座20上的合盖组件30朝向对应的盖帽A3移动,以进行合盖处理;同理,其中另一个驱动轴51通过对应的传动组件驱动另一个滑座20也沿第一方向X移动,进而带动该滑座20上的合盖组件30朝向对应的盖帽A3移动,以进行合盖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动结构可以是带传动结构、齿轮传动结构或链传动结构等,只要能够实现两个驱动轴51的同步旋转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到实施例中,每一传动组件包括摆臂60、凸轮结构70和连杆结构80(见图2)。摆臂60具有第一端a1和第二端a2,该第一端a1相对固定座10可转动地设置。凸轮结构70传动连接在对应的驱动轴51与摆臂60之间,以将驱动轴51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摆臂60绕第一端a1的摆动运动。连杆结构80传动连接在对应的滑座20与摆臂60的第二端a2之间,以将摆臂60绕第一端a1的摆动运动转化成滑座20沿第一方向X的移动。如此,驱动轴51通过凸轮结构70带动摆臂60作周期性的摆动运动,摆臂60通过连杆结构80将周期性的摆动运动转化成滑座20沿第一方向X的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合盖组件30连续地完成多次合盖处理,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到实施例中,每一凸轮结构70包括凸轮71及第一滚轮72。凸轮71安装在对应的驱动轴51上,并与驱动轴51同步转动。第一滚轮72安装在摆臂60上,并与凸轮71滚动配合,以使凸轮71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滚轮72带动摆臂60绕第一端a1摆动。如此,驱动轴51带动凸轮71旋转,使得第一滚轮72沿凸轮71滚动,以驱使第一滚轮72带动摆臂60绕第一端a1摆动。
进一步地,每一凸轮结构70还包括弹性件73,该弹性件73的一端连接在摆臂60的第二端a2,该弹性件73的另一端与固定座10相对固定。该弹性件73用于提供使得摆臂60带动第一滚轮72与凸轮71保持抵接的预紧力。如此,在弹性件73的作用下,凸轮71始终与第一滚轮72保持抵接,使得凸轮71跟随驱动轴51旋转时,能够通过第一滚轮72准确可靠地驱使摆臂60绕第一端a1作周期性摆动。可选地,该弹性件73可以采用弹簧。
进一步地,每一传动组件还包括支架74及安装轴51。该支架74与固定座10相对固定,安装轴51固定安装在该支架74上。摆臂60的第一端a1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轴51上,使得摆臂60可绕第一端a1摆动。
具体到实施例中,每一合盖机构1还包括安装在滑座20上的导向座81,该导向座81具有一沿与第一方向X相交的第二方向Y延伸的导向槽(图未示)。优选地,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垂直。具体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为左右方向,第二方向Y为上下方向。
每一连杆结构80包括连杆82、驱动杆83及第二滚轮(图未示)。该连杆82相对固定座10可转动地设置,且具有第三端a3和第四端a4。驱动杆83的一端与对应的摆臂60的第二端a2铰接,驱动杆83的另一端与连杆82的第三端a3铰接。第二滚轮安装在连杆82的第四端a4上,且与导向座上的导向槽滚动配合。如此,当需要驱动滑座20沿第一方向X移动时,旋转驱动件驱动驱动轴51旋转,驱动轴51带动凸轮71旋转,凸轮71通过第一滚轮72驱使摆臂60绕第一端a1摆动,摆臂60通过驱动杆83带动连杆82转动,连杆82带动第二滚轮沿导向槽滚动,由于导向槽的延伸方向(沿第二方向Y延伸)与第二滚轮的运动方向不同,从而第二滚轮驱使导向座81沿第一方向X移动,使得导向座81带动滑座20沿第一方向X移动。
具体到实施例中,导向座81相对滑座20的位置沿第一方向X可调节。如此,沿第一方向X调节导向座81相对滑座20的位置,从而能够调节合盖组件30沿第一方向X移动的行程范围,使得合盖组件30能够在连杆82转动时准确的沿第一方向X移动至合盖位置,以便于完成合盖处理。
进一步地,每一合盖机构1还包括调节座41及调节件42。调节座41固定连接在滑座20上,调节件42可转动地连接在调节座41上,并与导向座81螺纹连接。如此,当需要调节导向座81沿第一方向X的位置时,旋拧调节件42,由于调节件42与导向座81螺纹连接,使得调节件42被旋拧时能够带动导向座81相对滑座20沿第一方向X移动。当导向座81调节到位时,停止旋拧调节件42。可选地,调节件42可以是调节螺钉。
进一步地,每一合盖机构1还包括锁紧件(图未示)。滑座20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X纵长延伸的腰型孔(图未示),锁紧件穿设在该腰型孔内,并与导向座81螺纹连接,以将该导向座81锁紧固定在滑座20上。如此,当需要调节导向座81的位置时,首先,将锁紧件拧松。然后,旋拧调节件42,使得调节件42带动导向座81沿第一方向X相对滑座20移动。当导向座81的位置调节到位,停止旋拧调节件42,并拧紧锁紧件,再次将导向座81锁紧固定在滑座20上。可选地,锁紧件可以采用锁紧螺钉。
具体到实施例中,合盖装置还包括安装板90,两个合盖机构1的固定座10均固定连接在该安装板90上。进一步地,上述弹性件73背离摆臂60的一端也可固定连接在该安装板90上,使得弹性件73背离摆臂60的一端相对固定座10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合盖装置,用于将第一元件上的第二元件压合至所述第一元件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盖装置包括合盖机构,所述合盖机构包括:
固定座;
滑座,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
合盖组件,设置在所述滑座上,且具有至少两个夹爪以及抵推部,所述至少两个夹爪围合形成一夹持空间,所述抵推部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内;
其中,所述合盖组件跟随所述滑座可移动至合盖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元件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元件进入到所述夹持空间内;所述至少两个夹爪可受控地共同夹紧所述夹持空间内的第一元件的端部和第二元件;所述抵推部可受控地将所述夹持空间内所述第二元件朝向所述第一元件抵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夹爪朝向所述夹持空间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的周向表面相匹配的定位面;
当各个所述夹爪共同处于夹紧状态时,各个所述夹爪的所述定位面均与所述第一元件和所述第二元件的周向表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夹爪的所述定位面为圆弧面;
当各个所述夹爪处于夹紧状态时,各个所述夹爪的所述定位面均位于同一圆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盖组件包括抵推驱动件及抵推杆,所述抵推驱动件安装在所述滑座上,并与所述抵推杆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抵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推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盖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滑座上的夹爪驱动件,所述夹爪驱动件背离所述抵推驱动件的一侧具有至少两个驱动端,每一所述驱动端均安装有所述夹爪,所述夹爪驱动件用于驱动各个所述夹爪共同夹紧或张开;
所述夹爪驱动件具有由靠近所述抵推驱动件的一侧贯穿至具有所述驱动端的一侧的贯穿孔,所述抵推杆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贯穿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盖机构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合盖机构的所述合盖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布设,两个所述合盖组件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元件经过的合盖工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盖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及与两个所述滑座一一对应的两个传动组件,每一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滑座和所述驱动组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驱动轴、第一传动结构及旋转驱动件;
两个所述驱动轴均相对所述固定座可旋转地设置,且与两个所述滑座一一对应;所述第一传动结构传动连接在两个所述驱动轴之间,以使任一所述驱动轴旋转时能够带动另一所述驱动轴旋转;所述旋转驱动件与任一所述驱动轴驱动连接;
每一所述驱动轴通过一所述传动组件与对应的所述滑座传动连接,以将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所述滑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摆臂、凸轮结构和连杆结构,所述摆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所述固定座可转动地设置;
所述凸轮结构传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摆臂之间,以将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所述摆臂绕所述第一端的摆动运动;所述连杆结构传动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滑座与所述摆臂的所述第二端之间,以将所述摆臂的摆动运动转化成所述滑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凸轮结构包括凸轮及第一滚轮,所述凸轮安装在对应的所述驱动轴上,并与所述驱动轴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滚轮安装在所述摆臂上,并与所述凸轮滚动配合,以使所述凸轮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第一滚轮带动所述摆臂绕所述第一端摆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合盖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滑座上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具有一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的导向槽;
每一所述连杆结构包括连杆、驱动杆及第二滚轮,所述连杆相对所述固定座可转动地设置,且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端铰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端铰接;所述第二滚轮安装在所述第四端上,且与所述导向槽滚动配合。
CN202221482562.0U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合盖装置 Active CN218039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2562.0U CN218039339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合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2562.0U CN218039339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合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9339U true CN218039339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7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82562.0U Active CN218039339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合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393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31466A (en) Book block transport system
CN214080306U (zh) 一种旋转式轴类汽车零件夹持工装
CN110773667B (zh) 线圈导体自动折弯机
CN109290789B (zh) 一种硒鼓齿轮组装机
CN214351998U (zh) 一种轮毂中心自动校正的定位夹具
CN218039339U (zh) 一种合盖装置
CN211305603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固定夹具
CN112407915A (zh) 一种夹取装置
US7900803B2 (en) Apparatus for the intermittent supply of a semi-finished material in the form of a band or a wire to a press
CN105728914B (zh) 一种夹紧焊接一体式焊钳
CN116551484A (zh) 一种凸轮分割器外壳旋转打磨装置
CN108381346B (zh) 一种锁具封片端面的抛光机
CN213225865U (zh) 一种封闭空间用定位夹紧开花销
CN218039498U (zh) 一种对位装置
CN214418591U (zh) 一种定位机构及定位设备
CN218312058U (zh) 一种对中装置
CN218015074U (zh) 一种折弯装置
CN210943898U (zh) 一种电池片定位装置及电池片传输装置
CN210792444U (zh) 一种涂布印刷机侧规装置
CN111285098B (zh) 盒体夹取装置
CN115156940A (zh) 一种对中装置
CN115149166A (zh) 一种对位装置
CN112374001A (zh) 一种自卸分类垃圾车上的分类爪
CN214979461U (zh) 一种定位机构及定位设备
CN220783963U (zh) 一种机械手运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