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5561U - 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 - Google Patents

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5561U
CN218035561U CN202222379435.4U CN202222379435U CN218035561U CN 218035561 U CN218035561 U CN 218035561U CN 202222379435 U CN202222379435 U CN 202222379435U CN 218035561 U CN218035561 U CN 218035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resistant shell
wall
galvanic pile
detec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794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ta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ta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ta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tai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794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355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5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55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包括:耐压壳,其顶部固定安装有检测箱的底部形成密封结构,所述耐压壳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气泵,且气泵的输气管固定连通在所述耐压壳的侧壁上;还包括:顶盖,其贴合设置在所述检测箱的顶部端口处形成密封结构,所述检测箱的两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一电缸,且第一电缸的输送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的底面边缘处,并且第一电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耐压壳的外壁上,所述顶盖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该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其采用外侧加压的方式进行气密性检测,无需将气体通入电堆内部,从而有效防止了外界杂物将会进入电堆内部,降低了电堆结构损坏的风险。

Description

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堆气密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电堆是大型电池模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防止电堆使用过程中内部物质发生泄漏,在电堆产生过程中需要对其气密性进行测试,然而现有的电堆气密性测试装置仍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公开号为CN215988866U的一种燃料电池电堆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承载部,承载部用于承载待检测电堆;供气装置,供气装置用于向待检测电堆内部输送用于显示漏点位置的第二气体,第二气体具有异于待检测电堆外部的第一气体的温度或颜色……,其检测过程中需要将有色气体通入电堆内部,检测过程中,高压气体中含有的杂质将会进入电堆内部容易造成结构损坏。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电堆气密性测试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电堆气密性测试装置,其检测过程中需要将有色气体通入电堆内部,检测过程中,高压气体中含有的杂质将会进入电堆内部容易造成结构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包括:
耐压壳,其顶部固定安装有检测箱的底部形成密封结构,所述耐压壳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气泵,且气泵的输气管固定连通在所述耐压壳的侧壁上;
还包括:
顶盖,其贴合设置在所述检测箱的顶部端口处形成密封结构,所述检测箱的两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一电缸,且第一电缸的输送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的底面边缘处,并且第一电缸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耐压壳的外壁上,所述顶盖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紧密嵌设在所述检测箱端口上开设的环槽内形成密封结构;
气筒,其位于所述耐压壳远离气泵的一侧,所述气筒的进气端口固定连通在所述耐压壳侧壁上开设的贯通口处,且气筒靠近耐压壳的一侧内壁上贴合设置有活塞,并且活塞的端面与所述气筒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顶盖上固定贯穿有对称分布的第二电缸,且第二电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装载台的上表面,并且装载台位于所述检测箱的内壁底面上方,使得第二电缸能够带动装载台移动。
优选的,所述装载台的底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顶柱,且顶柱下方同轴设置有塞杆,并且塞杆的底端滑动插设在外筒的内侧,而且外筒的底面固定安装在所述耐压壳的内壁上,所述顶柱位于检测箱的内侧,使得顶柱能够推动塞杆。
优选的,所述塞杆的顶部塞头成圆锥状结构,且塞头紧密嵌设在所述检测箱底部开设的通气孔内形成密封结构,并且塞杆的下端面与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提供压力的压力弹簧,使得塞杆能够在外筒内滑动。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导柱,且导柱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并且导柱的截面呈矩形,所述导柱贯穿于气筒远离耐压壳的一端形成滑动导向结构,使得活塞能够带动导柱移动。
优选的,所述导柱远离活塞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测量盘,两者同轴设置,所述气筒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测距传感器,且测距传感器的探头垂直指向所述测量盘的盘面设置,通过测距传感器监控测量盘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其采用外侧加压的方式进行气密性检测,无需将气体通入电堆内部,从而有效防止了外界杂物将会进入电堆内部,降低了电堆结构损坏的风险,其具体内容如下:
1、装载台的底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顶柱,顶柱下方同轴设置有塞杆,塞杆的下端面与外筒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提供压力的压力弹簧,塞杆的顶部塞头成圆锥状结构,塞头紧密嵌设在检测箱底部开设的通气孔内形成密封结构,当装载台向下移动时,顶柱会推动塞杆向外筒内移动将压力弹簧进一步压缩,此时塞杆不再将检测箱底部通气孔密封,此时耐压壳内的高压气体将会进入检测箱中;
2、气筒的进气端口固定连通在耐压壳侧壁上开设的贯通口处,气筒的内壁上贴合设置有活塞,活塞的端面与气筒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导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活塞和测量盘,测距传感器指向测量盘的盘面,当耐压壳内的气压降低时,复位弹簧将通过复位作用推动导柱移动,导柱带动测量盘同步移动,此时测距传感器能够检测出单位时间内测量盘的位移变化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盖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载台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塞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耐压壳;2、检测箱;3、顶盖;4、密封圈;5、第一电缸;6、第二电缸;7、装载台;8、顶柱;9、塞杆;10、外筒;11、压力弹簧;12、气泵;13、气筒;14、活塞;15、复位弹簧;16、导柱;17、测量盘;18、测距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包括:
耐压壳1,其顶部固定安装有检测箱2的底部形成密封结构,耐压壳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气泵12,且气泵12的输气管固定连通在耐压壳1的侧壁上;
还包括:
顶盖3,其贴合设置在检测箱2的顶部端口处形成密封结构,检测箱2的两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一电缸5,且第一电缸5的输送端固定连接在顶盖3的底面边缘处,并且第一电缸5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耐压壳1的外壁上,顶盖3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4,且密封圈4紧密嵌设在检测箱2端口上开设的环槽内形成密封结构;
气筒13,其位于耐压壳1远离气泵12的一侧,气筒13的进气端口固定连通在耐压壳1侧壁上开设的贯通口处,且气筒13靠近耐压壳1的一侧内壁上贴合设置有活塞14,并且活塞14的端面与气筒13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5。
顶盖3上固定贯穿有对称分布的第二电缸6,且第二电缸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装载台7的上表面,并且装载台7位于检测箱2的内壁底面上方,装载台7的底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顶柱8,且顶柱8下方同轴设置有塞杆9,并且塞杆9的底端滑动插设在外筒10的内侧,而且外筒10的底面固定安装在耐压壳1的内壁上,顶柱8位于检测箱2的内侧,塞杆9的顶部塞头成圆锥状结构,且塞头紧密嵌设在检测箱2底部开设的通气孔内形成密封结构,并且塞杆9的下端面与外筒10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提供压力的压力弹簧11,通过第二电缸6带动装载台7向下移动,使得装载台7底部安装的顶柱8对塞杆9的塞头施加压力,此时塞杆9向下移动将外筒10内的压力弹簧11压缩,此时塞杆9顶部的塞头将不再密封检测箱2底部的通气孔,使得耐压壳1内高压气体能够进入检测箱2内。
活塞14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导柱16,且导柱16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15,并且导柱16的截面呈矩形,导柱16贯穿于气筒13远离耐压壳1的一端形成滑动导向结构,导柱16远离活塞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测量盘17,两者同轴设置,气筒13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测距传感器18,且测距传感器18的探头垂直指向测量盘17的盘面设置,利用耐压壳1内的高压气体推动气筒13内的活塞14移动,活塞14带动导柱16移动,使得导柱16端部安装的测量盘17同步移动,此过程中,活塞14会将复位弹簧15压缩。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时,首先参阅图1-6,启动第一电缸5,使得第一电缸5的输出端推动顶盖3向上移动,顶盖3通过第二电缸6带动装载台7从检测箱2内移出,接着将待检测的电堆放置在装载台7上,再通过第一电缸5带动顶盖3向下移动,使得顶盖3恢复原位,顶盖3上的密封圈4将重新嵌入检测箱2顶部的环槽内形成密封加强结构,同时待测电堆将进入检测箱2内;
参阅图1-6,紧接上述步骤,启动气泵12,此时气泵12通过输气管不断将高压气体送入耐压壳1内,此时耐压壳1和气筒13内的压强将不断升高,利用高压气体推动活塞14在气筒13内移动一段距离,使得活塞14将复位弹簧15压缩,活塞14通过导柱16带动测量盘17同步移动,使得测量盘17远离测距传感器18,一段时间后关闭气泵12,再启动第二电缸6和测距传感器18,第二电缸6将带动装载台7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装载台7底部安装的顶柱8同步移动,使得顶柱8对塞杆9顶部的塞头施加压力,此时塞杆9将向下移动,塞杆9将外筒10内的压力弹簧11压缩,同时塞杆9顶部的塞头将不再密封检测箱2底部的通气孔,耐压壳1内高压气体将通过通气孔进入检测箱2内,使得耐压壳1和检测箱2中的压强相等,此时耐压壳1中的气压将再短时间内快速下降到平衡值,此过程中,活塞14受到的压强快速降低,此时复位弹簧15将推动活塞14反向移动一定距离,活塞14通过导柱16带动测量盘17快速向测距传感器18移动一段距离,当耐压壳1和检测箱2中的压强相等时复位弹簧15仍然处于压缩状态,同时测量盘17停止移动,若检测箱2内的电堆气密性不达标,此时检测箱2内的高压气体将会缓慢进入电堆内,使得检测箱2和耐压壳1中的气压缓慢降低,由上述步骤可知,复位弹簧15将推动活塞14继续缓慢移动,导柱16带动测量盘17同步缓慢移动,此时测距传感器18能够检测出测量盘17的位移量,从而判断出电堆存在漏气现象。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包括:
耐压壳(1),其顶部固定安装有检测箱(2)的底部形成密封结构,所述耐压壳(1)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气泵(12),且气泵(12)的输气管固定连通在所述耐压壳(1)的侧壁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顶盖(3),其贴合设置在所述检测箱(2)的顶部端口处形成密封结构,所述检测箱(2)的两侧设置有对称分布的第一电缸(5),且第一电缸(5)的输送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3)的底面边缘处,并且第一电缸(5)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耐压壳(1)的外壁上,所述顶盖(3)的底面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圈(4),且密封圈(4)紧密嵌设在所述检测箱(2)端口上开设的环槽内形成密封结构;
气筒(13),其位于所述耐压壳(1)远离气泵(12)的一侧,所述气筒(13)的进气端口固定连通在所述耐压壳(1)侧壁上开设的贯通口处,且气筒(13)靠近耐压壳(1)的一侧内壁上贴合设置有活塞(14),并且活塞(14)的端面与所述气筒(13)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上固定贯穿有对称分布的第二电缸(6),且第二电缸(6)的输出端固定安装在装载台(7)的上表面,并且装载台(7)位于所述检测箱(2)的内壁底面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台(7)的底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顶柱(8),且顶柱(8)下方同轴设置有塞杆(9),并且塞杆(9)的底端滑动插设在外筒(10)的内侧,而且外筒(10)的底面固定安装在所述耐压壳(1)的内壁上,所述顶柱(8)位于检测箱(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杆(9)的顶部塞头成圆锥状结构,且塞头紧密嵌设在所述检测箱(2)底部开设的通气孔内形成密封结构,并且塞杆(9)的下端面与所述外筒(10)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提供压力的压力弹簧(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4)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同轴设置的导柱(16),且导柱(16)的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15),并且导柱(16)的截面呈矩形,所述导柱(16)贯穿于气筒(13)远离耐压壳(1)的一端形成滑动导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16)远离活塞(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测量盘(17),两者同轴设置,所述气筒(13)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测距传感器(18),且测距传感器(18)的探头垂直指向所述测量盘(17)的盘面设置。
CN202222379435.4U 2022-09-08 2022-09-08 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 Active CN218035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9435.4U CN218035561U (zh) 2022-09-08 2022-09-08 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9435.4U CN218035561U (zh) 2022-09-08 2022-09-08 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5561U true CN218035561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2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79435.4U Active CN218035561U (zh) 2022-09-08 2022-09-08 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355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1689A (zh) 一种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密封性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111189593B (zh) 人防门扇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4066442U (zh) 一种仪器仪表制造用防水测试装置
CN103776601A (zh) 一种电池极柱密封性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105043675A (zh) 一种球阀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11811948B (zh) 一种水表检测装置
CN208579885U (zh) 一种化妆品包装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2426081B (zh) 大容量动力锂离子电池密封性正压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218035561U (zh) 电堆气密性测试工装
CN105136408A (zh) 一种阀内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5102985U (zh) 多工位湿式泄露检测设备
CN201314854Y (zh) 水封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5181274A (zh) 一种球阀密封性测试机
CN103616144A (zh) 发动机油底壳气密性检测方法
CN207123361U (zh) 一种注氦密封装置
CN113466050B (zh) 一种用于传感器壳体的水压试验装置
CN108982027B (zh) 一种锂电池气密性检验方法
CN206163539U (zh) 一种动力电池盖板防爆膜的压力检测装置
CN215178593U (zh) 一种橡胶密封圈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662223Y (zh) 耐压舱快速检漏装置
CN212321308U (zh) 一种管件多头试压机
CN208902346U (zh) 一种铅蓄电池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05002930U (zh) 一种车用塑料油底壳测试设备
CN207730404U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5136409A (zh) 一种密封性测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