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3556U - 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3556U
CN218033556U CN202221330490.8U CN202221330490U CN218033556U CN 218033556 U CN218033556 U CN 218033556U CN 202221330490 U CN202221330490 U CN 202221330490U CN 218033556 U CN218033556 U CN 218033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air inlet
air
guide ring
wheel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04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亚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aner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aner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aner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aner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304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33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3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3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包括外壳、后倾式离心风轮和电机,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净化器进风口;所述后倾式离心风轮包括导流圈、叶片和轮盘;所述叶片垂直固定在导流圈与轮盘之间,且以轮盘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所述导流圈与叶片固定连接;所述导流圈的中部开设有风轮进风口;所述导流圈位于风轮进风口处设置有向靠近净化器进风口方向外翻的集风圈;所述外壳位于净化器进风口处设置有电机支撑架;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撑架与外壳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电机的驱动端朝向轮盘与轮盘固定连接。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该净化器不仅成本低,而且具有高效的集风、出风效果,并且起到对电机高效的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净化器是用于商场、工厂车间等一些公共场合净化空气,其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其采用的是前倾式离心风轮800,前倾式离心风轮800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集风效果差,因此需在外壳位于进风口处设置集风罩400,在外壳100 位于出风口的外侧设置由风道板500和后挡板600形成的出风风道,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出风效果一般,从而导致净化效果不佳。
2、由于前倾式离心风轮800结构的限制,电机300设置于前倾式离心风轮 800轮毂的背面,并且通过电机支撑架700与外壳固定连接;该结构中,风不能再进入前倾式离心风轮800的时候对电机进行散热,从而影响了电机的散热效率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降低成本,提升了集风、出风效果,而且起到对电机高效的散热。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包括外壳、后倾式离心风轮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中部开设有净化器进风口;
所述后倾式离心风轮包括导流圈、叶片和轮盘;所述轮盘与导流圈同轴设置;所述叶片垂直固定在导流圈与轮盘之间,且以轮盘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所述导流圈与叶片固定连接;
所述导流圈的中部开设有风轮进风口;所述导流圈位于风轮进风口处设置有向靠近净化器进风口方向外翻的集风圈;所述后倾式离心风轮与外壳安装时,所述净化器进风口与集风圈的导流圈连接处的外侧面间隙配合;
所述外壳位于净化器进风口处设置有电机支撑架;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撑架与外壳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电机的驱动端朝向轮盘与轮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叶片进风端至出风端呈圆弧状;所述两相邻叶片之间的距离从进风端至出风端逐渐增加,且进风端的距离是出风端距离的30%-60%;所述叶片的进风角和出风角在110°-160°之间;
所述排列在轮盘上的叶片的内端和外端分别形成叶片内圆和叶片外圆,所述叶片内圆的直径是叶片外圆直径的55%-60%;所述叶片内圆的直径是导流圈进风口直径的1.2-1.5倍,且是导流圈进风口直径的75%-82%;
所述叶片的上部有连为一体的连接区和非连接区构成,所述叶片的连接区与导流圈内侧面固定连接,非连接区处于叶片内侧的进风方向,连接区处于非连接区的外侧,所述连接区与非连接区的连接处位于导流圈进风口的内壁,且为叶片的最高点;所述非连接区朝向导流圈进风口的一侧为圆弧状;
所述两相邻叶片与导流圈和轮盘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叶片进风端的高度高于叶片出风端和位于风道内的叶片导风部分的高度;所述叶片导风部分的任意截面高度趋于相等,且与叶片出风端的高度趋于相等;所述叶片进风端的高度是叶片出风端高端的74%-84%。
优选的,所述导流圈和轮盘的截面均为向外侧翻转的弧形状;所述导流圈与轮盘之间位于叶片导风部分和叶片出风端的任意距离趋于相等。
优选的,所述叶片的进风角a2是120°,进风角a1是155°。
优选的,所述轮盘中间设置有同轴的圆孔;所述圆孔的外径设置有凸台。
优选的,所述叶片的数量为7或11。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采用由导流圈、叶片和轮盘组成的后倾式离心风轮代替前倾式离心风轮,使后倾式离心风轮通过导流圈上的集风圈与外壳间隙配合,从而在不设置集风罩的情况下,达到高效集风、引凤效果;同时通过对后倾式离心风轮的整体内部风道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包括叶片的角度和导流圈的弧形与轮盘的弧形配合,从而在不设置由风道板和后挡板形成的出风风道的情况下,达到低成本、风量大,噪音低的效果,从而提升净化效果。
2、电机通过电机支撑架设置于后倾式离心风轮的进风口位置,相对现有技术,后倾式离心风轮转动的时候,不仅起到迎风的作用,而且还起到对电机高效的散热,并且电机位于轮盘的中间不影响进风口的引凤、集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立体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爆炸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后倾式离心风轮的主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后倾式离心风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3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导流圈1、叶片2、轮盘3、风道4、风轮进风口11、集风圈12、连接区 21、非连接区22、圆孔31、凸台32、省料型腔33、进风角a1、出风角a2、外壳100、净化器进风口101、后倾式离心风轮200、电机300、集风罩400、风道板500、后挡板600、电机支撑架700、前倾式离心风轮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2-6所示,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包括外壳100、后倾式离心风轮 200和电机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的中部开设有净化器进风口101;
所述后倾式离心风轮200包括导流圈1、叶片2和轮盘3;所述轮盘3与导流圈1同轴设置;所述叶片2垂直固定在导流圈1与轮盘3之间,且以轮盘3 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所述导流圈1与叶片2固定连接;
所述导流圈1的中部开设有风轮进风口11;所述导流圈1位于风轮进风口 11处设置有向靠近净化器进风口101方向外翻的集风圈12;所述后倾式离心风轮200与外壳100安装时,所述净化器进风口101与集风圈12的导流圈1连接处的外侧面间隙配合;
所述外壳100位于净化器进风口101处设置有电机支撑架700;所述电机300 通过电机支撑架700与外壳100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电机300的驱动端朝向轮盘 3与轮盘3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由导流圈1、叶片2和轮盘3组成的后倾式离心风轮200代替前倾式离心风轮,并在导流圈1位于风轮进风口11处设置有向靠近净化器进风口101方向外翻的集风圈12;使后倾式离心风轮200与外壳100安装时,所述净化器进风口101与集风圈12与导流圈1连接处的外侧面间隙配合;从而通过后倾式离心风轮200的集风圈12代替进风罩,不仅降低了加工工序和生产成本,而且提升了该净化器的整体性,有效确保了进风的进风效果。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电机300通过电机支撑架设置于后倾式离心风轮 200的进风口位置,相对现有技术,后倾式离心风轮200转动的时候,不仅起到引风作用,而且起到对电机高效的散热,并且电机位于轮盘的中间不影响进风口的引凤、集风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3、4、5、6所示,所述叶片2进风端至出风端呈圆弧状;所述两相邻叶片2之间的距离从进风端至出风端逐渐增加,且进风端的距离是出风端距离的30%-60%;所述叶片2的进风角a1和出风角a2在110°-160°之间;通过该结构设置对气流起到压缩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加净化器的风压。
所述排列在轮盘3上的叶片2的内端和外端分别形成叶片内圆和叶片外圆,所述叶片内圆的直径是叶片外圆直径的55%-60%;所述叶片内圆的直径是导流圈进风口直径的1.2-1.5倍,且是导流圈进风口直径的75%-82%;通过该结构的设置,使气流从风轮进风口11进入叶轮内部后从叶片2的进风端进入对应的风道 4,减少了气流直接作用于轮盘3上,增加了进风面积,风量增加,从而使该净化器的集风性能提升15%,同时减少了风燥声。
所述叶片2的上部有连为一体的连接区21和非连接区22构成,所述叶片2 的连接区21与导流圈1内侧面固定连接,非连接区22处于叶片2内侧的进风方向,连接区21处于非连接区22的外侧,所述连接区21与非连接区22的连接处位于导流圈1进风口的内壁,且为叶片2的最高点;所述非连接区22朝向导流圈1进风口的一侧为圆弧状;所述叶片2的连接区21与导流圈1通过超声波焊机进行固定;叶片2的非连接区22朝向导流圈1进风口的一侧为圆弧状增加集风面积,使该净化器的进风效率提高至少5%。
所述两相邻叶片2与导流圈1和轮盘3之间形成风道4;所述叶片2进风端的高度高于叶片2出风端和位于风道4内的叶片导风部分的高度;所述叶片导风部分的任意截面高度趋于相等,且与叶片出风端的高度趋于相等;所述叶片进风端的高度是叶片出风端高端的74%-84%;使得气流进入风道4后只在一个方向上改变,另一方向保持不变,增加风压的同时还减少气流进入风道4与风道4内壁碰撞,达到了降低噪声的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3、4、5、6所示,所述导流圈1和轮盘3的截面均为向外侧翻转的弧形状;所述导流圈1与轮盘3之间位于叶片导风部分和叶片出风端的任意距离趋于相等。
进一步的,如图3、4、5、6所示,所述叶片的进风角a2是120°,进风角 a1是155°。
进一步的,如图3、4、5、6所示,所述轮盘3中间设置有同轴的圆孔31;所述圆孔31的外径设置有凸台32;所述圆孔31用于与电机300连接,所述凸台32用于该风轮与电机300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3、4、5、6所示,所述叶片的数量为7或11;叶片2数越多,噪音越小,当然不能太多,叶片数量太多则影响风量;叶片2数量设置为7 片或11片,是因为11或者7不能被别的数整除,避开了电机的电磁噪声频率,从而降低了噪音;同时配合以上的结构,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风量效果最佳。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包括外壳、后倾式离心风轮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中部开设有净化器进风口;
所述后倾式离心风轮包括导流圈、叶片和轮盘;所述轮盘与导流圈同轴设置;所述叶片垂直固定在导流圈与轮盘之间,且以轮盘的轴线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所述导流圈与叶片固定连接;
所述导流圈的中部开设有风轮进风口;所述导流圈位于风轮进风口处设置有向靠近净化器进风口方向外翻的集风圈;所述后倾式离心风轮与外壳安装时,所述净化器进风口与集风圈的导流圈连接处的外侧面间隙配合;
所述外壳位于净化器进风口处设置有电机支撑架;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撑架与外壳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电机的驱动端朝向轮盘与轮盘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进风端至出风端呈圆弧状;两相邻所述叶片之间的距离从进风端至出风端逐渐增加,且进风端的距离是出风端距离的30%-60%;所述叶片的进风角和出风角在110°-160°之间;
排列在所述轮盘上的叶片的内端和外端分别形成叶片内圆和叶片外圆,所述叶片内圆的直径是叶片外圆直径的55%-60%;所述叶片内圆的直径是导流圈进风口直径的1.2-1.5倍,且是导流圈进风口直径的75%-82%;
所述叶片的上部有连为一体的连接区和非连接区构成,所述叶片的连接区与导流圈内侧面固定连接,非连接区处于叶片内侧的进风方向,连接区处于非连接区的外侧,所述连接区与非连接区的连接处位于导流圈进风口的内壁,且为叶片的最高点;所述非连接区朝向导流圈进风口的一侧为圆弧状;
所述两相邻叶片与导流圈和轮盘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叶片进风端的高度高于叶片出风端和位于风道内的叶片导风部分的高度;所述叶片导风部分的任意截面高度趋于相等,且与叶片出风端的高度趋于相等;所述叶片进风端的高度是叶片出风端高端的74%-8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和轮盘的截面均为向外侧翻转的弧形状;所述导流圈与轮盘之间位于叶片导风部分和叶片出风端的任意距离趋于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进风角a2是120°,进风角a1是15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中间设置有同轴的圆孔;所述圆孔的外径设置有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数量为7或11。
CN202221330490.8U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 Active CN218033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0490.8U CN218033556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0490.8U CN218033556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3556U true CN218033556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5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0490.8U Active CN218033556U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335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10564U (zh) 一种轴向进出风的离心风机
CN202280660U (zh) 吸油烟机的离心风机蜗壳
CN105526691B (zh) 导风组件及轴流柜机
CN202273885U (zh) 高效多出风口节能防爆风机
CN211059051U (zh) 一种管道风机
CN202326408U (zh) 一种高效的离心通风机叶片结构
CN218033556U (zh) 一种低成本高效型净化器
CN200986255Y (zh) 一种改进的吸油烟机
CN201582198U (zh) 气流纺机工艺用离心风机
CN201521463U (zh) 结构紧凑的节能型细纱机吸棉风机
CN211623813U (zh) 一种后倾式离心叶轮
CN211924509U (zh) 一种风机结构及具有其的移动空调
CN203130608U (zh) 一种离心风机用蜗壳
CN109595197B (zh) 一种风机
CN102312848B (zh) 高效多出风口节能防爆风机
CN215170846U (zh) 一种新型离心式风机及具有其的家用电器
CN201858167U (zh) 一种双出风环锭纺细纱吸棉离心风机
CN221003198U (zh) 一种双出风口离心风机
CN220286039U (zh) 叶轮及吸油烟机
CN220850062U (zh) 一种多翼式低噪声离心风机
CN205190276U (zh) 一种高稳高效电机
CN212155198U (zh) 一种离心风机
CN217327821U (zh) 风道和塔扇
CN212563790U (zh) 一种新型轴流风轮
CN211009268U (zh) 高效无蜗壳离心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