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0552U - 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0552U
CN218030552U CN202222172534.5U CN202222172534U CN218030552U CN 218030552 U CN218030552 U CN 218030552U CN 202222172534 U CN202222172534 U CN 202222172534U CN 218030552 U CN218030552 U CN 218030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ower
push ring
pist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725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忠
高一鸣
刘金柱
王继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uany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uany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uany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uany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725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30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0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0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涉及抽油泵技术领域,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腔下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壁上安装有抽油组件,所述抽油组件内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可在抽油组件内活动,所述抽油组件内和活塞组件内分别安装有进油阀和出油阀,所述出油阀位于进油阀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中,进液阀杆和出液阀杆上装有摩擦环,可避免因重力等原因导致进液阀杆和出液阀杆动作换向,使用稳定性更好,可靠性更高,通过分别使动力缸的下壁和上壁与进液阀杆、出液阀杆接触,实现进液阀杆、出液阀杆的自动换向,使得本抽油泵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液压式无杆抽油泵,无需另外的换向结构,结构更少,制作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
背景技术
抽油泵是一种把原油从地下抽到地面的常用井下装置。有杆泵抽油机是当前油田的主要采油设备,其用电量大,系统效率低。有杆采油系统需安装抽油机,因此需占用较大的地面空间。在斜井中采油时,有杆采油系统普遍存在管杆偏磨的问题;而在稠油井中,有杆采油系统普遍存在抽油杆柱下行速度慢、采油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无杆采油系统近年来开始在油田所采用。当前新型的无杆采油系统主要有直线电机潜油电泵系统和液压采油系统。目前直线电机潜油电泵系统因电机寿命的原因,导致整个采油系统寿命较低;而液压采油系统,因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其仅使用在一些特殊井况的油井中。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在当前已有的液压式无杆抽油泵的基础上进行结构简化、优化,提高液压式无杆抽油泵的可靠性,降低其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腔下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壁上安装有抽油组件,所述抽油组件内设置有活塞组件,所述活塞组件可在抽油组件内活动,所述抽油组件内和活塞组件内分别安装有进油阀和出油阀,所述出油阀位于进油阀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抽油组件包括动力缸,所述动力缸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喉管,所述喉管的下方设置有泵筒,所述泵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一号喇叭管,所述一号喇叭管的上端为管径小的一端且与喉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缸的外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与动力缸相连通的动力液输入管和动力液输出管,所述动力液输入管位于动力液输出管的一侧,且动力液输入管与动力缸的连接处位于动力液输出管与动力缸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进油阀固定安装在泵筒的内腔下部。
优选的,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所述活塞的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的下方设置有抽油筒,所述抽油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二号喇叭管,所述二号喇叭管的上端为管径小的一端且与动力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的外圆柱面上从下往上依次固定套接有一号推环、二号推环和三号推环,所述活塞上设置有贯穿活塞上下两端的一号连通腔和二号连通腔,所述一号连通腔内和二号连通腔内分别设置有进液阀杆和出液阀杆,所述出油阀固定安装在抽油筒的内腔下部。
优选的,所述活塞活动设置在动力缸内,所述动力杆穿梭设置在动力缸、喉管、一号喇叭管和泵筒内,所述一号推环、二号推环和三号推环均与动力缸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动力液输入管与动力缸的连接处位于一号推环和二号推环之间,所述动力液输出管与动力缸的连接处位于二号推环和三号推环之间。
优选的,所述抽油筒位于进油阀的上方,所述一号喇叭管上和二号喇叭管上分别贯设有一号出油孔和二号出油孔。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外圆柱面上位于一号推环和二号推环之间开设有与一号连通腔相连通的进液孔,所述活塞的外圆柱面上位于二号推环和三号推环之间开设有与二号连通腔相连通的出液孔。
优选的,所述进液阀杆上和出液阀杆上均套设有两个摩擦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进液阀杆和出液阀杆上装有摩擦环,可避免因重力等原因导致进液阀杆和出液阀杆动作换向,使用稳定性更好,可靠性更高;同时,通过分别使动力缸的下壁和上壁与进液阀杆、出液阀杆接触,实现进液阀杆、出液阀杆的自动换向,使得本抽油泵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液压式无杆抽油泵,无需另外的换向结构,结构更少,制作成本更低,可以增大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下行时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行时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抽油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活塞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活塞组件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中:1、外管;2、安装环;3、抽油组件;4、活塞组件;5、出油阀;6、进油阀;31、动力缸;32、喉管;33、泵筒;331、一号喇叭管;332、一号出油孔;34、动力液输入管;35、动力液输出管;41、活塞;411、一号推环;412、二号推环;413、三号推环;42、动力杆;43、抽油筒;431、二号喇叭管;432、二号出油孔;44、一号连通腔;441、进液孔;45、二号连通腔;451、出液孔;46、进液阀杆;47、出液阀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包括外管1,外管1的内腔下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环2;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外管1与安装环2一体成型。安装环2的内壁上安装有抽油组件3,抽油组件3与安装环2之间构成密封结构,抽油组件3内设置有活塞组件4,活塞组件4可在抽油组件3内活动,抽油组件3内和活塞组件4内分别安装有进油阀6和出油阀5,出油阀5位于进油阀6的上方。
抽油组件3包括动力缸31,动力缸3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喉管32;喉管32的下方设置有泵筒33,泵筒3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一号喇叭管331;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泵筒33与一号喇叭管331焊接成型;一号喇叭管331的上端为管径小的一端且与喉管3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喉管32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动力缸31和一号喇叭管331固定连接;动力缸31的外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与动力缸31相连通的动力液输入管34和动力液输出管35,动力液输入管34位于动力液输出管35的一侧,且动力液输入管34与动力缸31的连接处位于动力液输出管35与动力缸31的连接处的下方,进油阀6固定安装在泵筒33的内腔下部。
活塞组件4包括活塞41,活塞41的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动力杆42,动力杆42的下方设置有抽油筒43,抽油筒4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二号喇叭管431,二号喇叭管431的上端为管径小的一端且与动力杆42的下端固定连接,活塞41的外圆柱面上从下往上依次固定套接有一号推环411、二号推环412和三号推环413,一号推环411、二号推环412和三号推环413间隔设置,活塞41上设置有贯穿活塞41上下两端的一号连通腔44和二号连通腔45,一号连通腔44为两头内径小中间内径大的圆柱状空腔;二号连通腔45为两头内径大中间内径小的圆柱空腔;一号连通腔44内和二号连通腔45内分别设置有进液阀杆46和出液阀杆47;进液阀杆46上和出液阀杆47上均套设有两个摩擦环,位于进液阀杆46上的摩擦环与一号连通腔44上内径大的壁面接触,位于出液阀杆47上的摩擦环位于二号连通腔45上内径大的壁面接触;摩擦环的设置可避免因重力等原因导致进液阀杆46和出液阀杆47动作换向。出油阀5固定安装在抽油筒43的内腔下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四个摩擦环的柱面上均开设有贯穿摩擦环上下两端的沟槽,用于连通摩擦环上下两侧的空腔。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活塞41活动设置在动力缸31内,动力杆42穿梭设置在动力缸31、喉管32、一号喇叭管331和泵筒33内,一号推环411、二号推环412和三号推环413均与动力缸31内壁间隙配合;动力液输入管34与动力缸31的连接处位于一号推环411和二号推环412之间,动力液输出管35与动力缸31的连接处位于二号推环412和三号推环413之间。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抽油筒43位于进油阀6的上方,一号喇叭管331上和二号喇叭管431上分别贯设有一号出油孔332和二号出油孔432;通过二号出油孔432,可以使抽油筒43内的油进入到泵筒33内;通过一号出油孔332,可以泵筒33内的油进入到外管1内;实现将外管1下方的油抽送到外管1上方的作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活塞41的外圆柱面上位于一号推环411和二号推环412之间开设有与一号连通腔44相连通的进液孔441,活塞41的外圆柱面上位于二号推环412和三号推环413之间开设有与二号连通腔45相连通的出液孔451;通过进液孔441和出液孔451,可以连通动力缸31和一号连通腔44、动力缸31和二号连通腔45。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5所示的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的状态为液压式无杆抽油泵的下行状态,此时进液阀杆46位于活塞41下端,将动力液输入管34与动力缸31上腔导通,动力液输入管34与动力缸31下腔不导通;出液阀杆47也位于活塞41下端,将动力液输出管35与动力缸31下腔导通,动力液输出管35与动力缸31上腔不导通,此时动力液推动动力缸31内的活塞41下行;同时动力缸31内活塞41带动动力杆42下行,进油阀6关闭,出油阀5打开,泵筒33下腔内的原油进入抽油筒43和泵筒33上腔内。
当抽油泵下行至最下端时,此时动力缸31下壁顶住进液阀杆46和出液阀杆47,使其相对于动力缸31内的活塞41上行,此时动力液输入管34与动力缸31上腔不导通,动力液输入管34与动力缸31下腔导通;动力液输出管35与动力缸31下腔不导通,动力液输出管35与动力缸31上腔导通;此时动力液推动动力缸31内活塞41上行;同时动力缸31内活塞41带动动力杆42上行,进油阀6打开,出油阀5关闭,原油通过进油阀6进入泵筒33下腔,同时泵筒33上腔内的原油通过一号出油孔332进入到外管1内,并通过与外管1连接的油管输送到地面。
当抽油泵上行至最上端时,此时动力缸31上壁顶住进液阀杆46和出液阀杆47,使进液阀杆46和出液阀杆47相对于动力缸31内活塞41下行实现再次换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包括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内腔下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环(2),所述安装环(2)的内壁上安装有抽油组件(3),所述抽油组件(3)内设置有活塞组件(4),所述活塞组件(4)可在抽油组件(3)内活动,所述抽油组件(3)内和活塞组件(4)内分别安装有进油阀(6)和出油阀(5),所述出油阀(5)位于进油阀(6)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组件(3)包括动力缸(31),所述动力缸(3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喉管(32),所述喉管(32)的下方设置有泵筒(33),所述泵筒(3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一号喇叭管(331),所述一号喇叭管(331)的上端为管径小的一端且与喉管(3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缸(31)的外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与动力缸(31)相连通的动力液输入管(34)和动力液输出管(35),所述动力液输入管(34)位于动力液输出管(35)的一侧,且动力液输入管(34)与动力缸(31)的连接处位于动力液输出管(35)与动力缸(31)的连接处的下方,所述进油阀(6)固定安装在泵筒(33)的内腔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4)包括活塞(41),所述活塞(41)的下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动力杆(42),所述动力杆(42)的下方设置有抽油筒(43),所述抽油筒(4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二号喇叭管(431),所述二号喇叭管(431)的上端为管径小的一端且与动力杆(4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塞(41)的外圆柱面上从下往上依次固定套接有一号推环(411)、二号推环(412)和三号推环(413),所述活塞(41)上设置有贯穿活塞(41)上下两端的一号连通腔(44)和二号连通腔(45),所述一号连通腔(44)内和二号连通腔(45)内分别设置有进液阀杆(46)和出液阀杆(47),所述出油阀(5)固定安装在抽油筒(43)的内腔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1)活动设置在动力缸(31)内,所述动力杆(42)穿梭设置在动力缸(31)、喉管(32)、一号喇叭管(331)和泵筒(33)内,所述一号推环(411)、二号推环(412)和三号推环(413)均与动力缸(31)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动力液输入管(34)与动力缸(31)的连接处位于一号推环(411)和二号推环(412)之间,所述动力液输出管(35)与动力缸(31)的连接处位于二号推环(412)和三号推环(41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筒(43)位于进油阀(6)的上方,所述一号喇叭管(331)上和二号喇叭管(431)上分别贯设有一号出油孔(332)和二号出油孔(43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1)的外圆柱面上位于一号推环(411)和二号推环(412)之间开设有与一号连通腔(44)相连通的进液孔(441),所述活塞(41)的外圆柱面上位于二号推环(412)和三号推环(413)之间开设有与二号连通腔(45)相连通的出液孔(45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阀杆(46)上和出液阀杆(47)上均套设有两个摩擦环。
CN202222172534.5U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 Active CN218030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2534.5U CN218030552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2534.5U CN218030552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0552U true CN218030552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8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72534.5U Active CN218030552U (zh) 2022-08-17 2022-08-17 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30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148297A1 (en) A hydraulic oil pump
WO2009092189A1 (zh) 凡尔外置式液压自封柱塞抽油泵
CN101781979B (zh) 一种液力驱动采油设备
CN111535784B (zh) 一种负压抽吸与气举复合作用泵及其作业方法
CN201896729U (zh) 防气减载深井抽油泵
CN218030552U (zh) 一种新型液压式无杆抽油泵
CN109653710B (zh) 一种液力驱动往复泵
CN219012786U (zh) 一种大排量串联反馈式抽稠泵
CN111535783B (zh) 一种双层管用负压抽吸与气举复合作用泵
CN212406690U (zh) 一种高含气井有杆泵举升提效装置及工艺管柱
CN101782060B (zh) 一种液力抽油泵
CN201176922Y (zh) 过桥式分采抽油泵
CN111287923A (zh) 一种井下注浆泵
CN207539007U (zh) 容积式泵、动力装置及采油系统
CN210769263U (zh) 泵筒倒置悬挂上下冲程进排液抽油泵
CN219888233U (zh) 一种无杆排采系统井下定筒单作用泵
CN113944609B (zh) 一种液力助力深抽试采油系统装置
CN220015471U (zh) 一种外排液单作用泵
CN201155448Y (zh) 凡尔外置式液压自封柱塞抽油泵
CN214533498U (zh) 一种新型柱塞泵
CN220015141U (zh) 一种井下液力双作用泵
CN215719451U (zh) 一种助力式气液混抽装置
CN110617203A (zh) 泵筒倒置悬挂上下冲程进排液抽油泵
CN107917063A (zh) 动力装置及采油系统
CN220487528U (zh) 螺杆泵抽油井管柱洗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