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30523U - 压缩设备及缸盖结构 - Google Patents

压缩设备及缸盖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30523U
CN218030523U CN202222393649.7U CN202222393649U CN218030523U CN 218030523 U CN218030523 U CN 218030523U CN 202222393649 U CN202222393649 U CN 202222393649U CN 218030523 U CN218030523 U CN 218030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gas
air
channel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9364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毅
张建青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tzer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tzer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tzer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tzer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9364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30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30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305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压缩设备及缸盖结构,压缩设备包括机体、活塞和调节装置;机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气体压缩通道,气体压缩通道包括能够依次连通的吸气腔、活塞腔和排气腔,以及与吸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排气腔连通的出气口,至少其中一个气体压缩通道的吸气腔和排气腔通过调节通道连通;活塞被配置为在活塞腔中运动,以将吸气腔中的气体吸入活塞腔中后压入排气腔中;调节装置被配置为在调节通道和吸气腔中运动,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关闭调节通道并打开进气口,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打开调节通道并关闭进气口。压缩设备通过调节装置将进气口关闭后,气体在气体压缩通道和调节通道中循环流动,工作效率降低,进而能够灵活的调节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

Description

压缩设备及缸盖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压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设备;本公开还涉及一种能够应用在压缩设备上的缸盖结构。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
现有的压缩机在使用中,运动机构的活塞同时运动,工作效率高大,排出的气体温度和压力较高,制冷效果显著,但无法进行调节。需要降低气体的制冷效果时,只能通过暂时关闭压缩机的方式来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压缩设备及缸盖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设备,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气体压缩通道,所述气体压缩通道包括能够依次连通的吸气腔、活塞腔和排气腔,以及与所述吸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所述排气腔连通的出气口,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气体压缩通道的吸气腔和排气腔通过调节通道连通;
活塞,所述活塞被配置为在所述活塞腔中运动,以将所述吸气腔中的气体吸入活塞腔中后压入所述排气腔中;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调节通道和所述吸气腔中运动,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关闭所述调节通道并打开所述进气口,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打开所述调节通道并关闭所述进气口。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包括固定连接的缸体和缸盖,所述吸气腔、排气腔和调节通道设置在所述缸盖上,所述活塞腔设置在缸体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缸盖与所述缸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吸气腔和所述活塞腔的第一气孔,以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气孔的第一单向阀门;所述连接片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排气腔和所述活塞腔的第二气孔,以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气孔的第二单向阀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通道包括安装腔,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进气阀,所述进气阀包括活动配合在所述安装腔中的进气阀杆;所述进气阀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吸气腔中,并且在第一位置时关闭所述安装腔,在第二位置时关闭所述进气口。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阀还设置在所述进气阀杆上的弹性复位件,所述进气阀杆被配置为在压外力作用下克服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伸入所述吸气腔中关闭进气口,所述弹性复位件被配置为通过弹力作用驱动所述进气阀杆复位。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阀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开闭所述安装腔、进气口的阀瓣,所述阀瓣在所述吸气腔中运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阀为电磁阀,所述进气阀杆在磁力作用下向所述吸气腔中运动。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通过阀座安装在机体上,所述调节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阀座中的阀座通道,所述排气腔和安装腔通过所述阀座通道连通;所述控制阀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时关闭所述阀座通道,在第二位置时打开所述阀座通道。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座通道中设置有气嘴,所述控制阀包括控制阀杆,所述控制阀杆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时伸入所述阀座通道中关闭气嘴,在第二位置时打开所述气嘴。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缸盖结构,用于连接在压缩设备的缸体上,包括:
缸盖,所述缸盖上设置有吸气腔和排气腔,所述吸气腔和排气腔被构造为能够与缸体的活塞腔连通;还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吸气腔进气的进气口,以及连通所述吸气腔和所述排气腔的调节通道;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调节通道和所述吸气腔中运动,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关闭所述调节通道,并打开所述进气口,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打开所述调节通道,并关闭所述进气口。
本公开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压缩设备工作时,通过调节装置的进气阀将进气口关闭后,不再向气体压缩通道进气,气体在气体压缩通道和调节通道中循环流动,以降低活塞压缩气体的工作效率。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压缩设备的调节装置在第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压缩设备的调节装置在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压缩设备的缸盖和调节装置的爆炸图。
图1至图3中各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
1、机体;11、吸气腔;110、进气口;12、活塞腔;13、排气腔;14、安装腔;15、连接通道;101、缸盖;102、缸体;2、活塞;3、连接片;31、第一气孔;32、第一单向阀门;33、第二气孔;34、第二单向阀门;4、控制阀;41、控制阀杆;5、进气阀;51、进气阀杆;511、阀瓣;52、弹性复位件;6、阀座;61、阀座通道;62、气嘴;63、阀座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压缩设备,例如用于压缩制冷剂气体的压缩机,主要应用在空调等制冷系统中。压缩设备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气体压缩通道,气体压缩通道包括能够依次连通的吸气腔、活塞腔和排气腔,以及与吸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排气腔连通的出气口,至少其中一个气体压缩通道的吸气腔和排气腔通过调节通道连通。
压缩设备还包括活塞和调节装置。活塞被配置为在活塞腔中运动,以将吸气腔中的气体吸入活塞腔中,然后从活塞腔压入排气腔中。调节装置被配置为在调节通道和吸气腔中运动,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关闭调节通道并打开进气口,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打开调节通道并关闭进气口。
调节装置关闭调节通道并打开对应气体压缩通道的进气口时,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该气体压缩通道,在活塞的驱动作用下被压缩。调节装置打开调节通道并关闭进气口时,气体从排气腔进入调节通道,然后调节通道进入吸气腔中,从而实现气体在气体压缩通道和调节通道中循环。
例如,压缩设备包括两个气体压缩通道,两个气体压缩通道可以同时工作压缩气体;调节通道将其中一个气体压缩通道的进气口关闭后,压缩设备仅通过另一气体压缩通道排出压缩气体,从而降低了压缩设备的工作效率,进而能够更加灵活的调节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
下面将结合具体结构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详尽的描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压缩设备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气体压缩通道,气体压缩通道包括依次设置的吸气腔11、活塞腔12和排气腔13,还包括与吸气腔11连通并且用于向吸气腔11进气的进气口110,以及与排气腔13连通并且用于排气腔13排气的出气口。待压缩气体,例如制冷剂气体,能够从进气口110进入,依次进入气体压缩通道的吸气腔11、活塞腔12和排气腔13。较佳地,机体1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气体压缩通道。
机体1内还设置有活塞2,活塞2设置在活塞腔12中,并且在驱动作用下在活塞腔12中往复运动,以将吸气腔11中的气体吸入活塞腔12中,然后将活塞腔12中的气体压入排气腔13中。机体1中还设置有运动机构,运动机构连接驱动装置,例如驱动电机。运动机构可以是曲柄连杆机构,将驱动装置输出的扭矩传递至活塞2,驱动活塞2在活塞腔12中往复运动,挤压活塞腔12中的气体。运动机构可以同时驱动至少两个活塞腔12中的活塞2运动。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机体1的至少其中一个气体压缩通道的吸气腔11和排气腔13通过调节通道连通。调节通道设置在机体1内部,排气腔13中的气体能够通过调节通道进入吸气腔11中。
如图1、图2所示,机体1上还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能够在调节通道和吸气腔11中运动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以控制调节通道和进气口110的开闭。调节装置运动至第一位置时,打开进气口110,并关闭调节通道,此时,气体通过进气口110进入吸气腔11中,并且在活塞2的作用下进入活塞腔12和排气腔13,被压缩为高温高压状态,然后从排气腔13的出气口排出。调节装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关闭进气口110,并打开调节通道,此时,气体压缩通道和调节通道形成回路,气体在活塞2的作用下在气体压缩通道和调节通道中循环流动,活塞2压缩气体的工作效率降低,进而能够更加灵活的调节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
详细地,如图1、图2所示,机体1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缸盖101和缸体102,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焊接等。吸气腔11、排气腔13调节通道和调节装置均设置在缸盖101上,活塞腔12设置在缸体102上,以便于加工制造。调节通道的一端与排气腔13连通,另一端与吸气腔11连通。缸盖101、缸体102可以分别为一体加工成型的金属件,一体成型方式可以用模具铸造而成,也可以利用机加工方式完成。对此,本文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结构设置或装配需要,对吸气腔11、活塞腔12、排气腔13和调节通道的形状进行适应性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缸盖101和缸体102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片3,连接片3与密封缸盖101、缸体102密封配合。活塞腔12的一端与吸气腔11和排气腔13的位置对应,连接片3将吸气腔11、排气腔13与活塞腔12分隔开。
连接片3上设置有第一气孔31,第一气孔31连通吸气腔11和活塞腔12,吸气腔11中的气体通过第一气孔31进入活塞腔12中。连接片3上还设置有第一单向阀门32,第一单向阀门32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气孔31。在吸气腔11中的压力大于活塞腔12中的压力,并且压力差达到预定值后,吸气腔11中的气体推开第一单向阀门32进入活塞腔12。
连接片3上还设置有第二气孔33,第二气孔33连通活塞腔12和排气腔13,活塞腔12中的气体通过第二气孔33进入排气腔13中。连接片3上还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门34,第二单向阀门34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二气孔33。活塞腔12中的气体被活塞2压缩为高温高压状态,当活塞腔12与排气腔13的压力差到达到预定值后,活塞腔12中的气体推开第二单向阀门34进入排气腔13中。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单向阀门32和第二单向阀门34可以是具有弹性的阀片,阀片的一端连接在连接片3上,另一端用于关闭第一气孔31、第二气孔33。第一单向阀门32、第二单向阀门34能够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打开第一气孔31、第二气孔33,并且能够在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关闭第一气孔31、第二气孔33。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调节通道包括安装腔14,安装腔14的一端与吸气腔11连通,另一端与排气腔13连通。调节装置包括进气阀5,进气阀5包括活动配合在安装腔14中的进气阀杆51中,进气阀杆51一端伸入吸气腔11中。在第一位置时,进气阀杆51将安装腔14关闭,将安装腔14和吸气腔11断开。在第二位置时,进气阀杆51将安装腔14打开,并且伸入吸气腔11中将进气口110关闭。进气阀杆51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详细地,安装腔14与吸气腔11的连通处设置有限位环,阻止进气阀杆51脱离安装腔14。进气阀杆51的一端伸入吸气腔11中,并且该端设置有阀瓣511,阀瓣511在吸气腔11中运动,以用于关闭或开启安装腔14、进气口110。阀瓣511可以通过螺纹连接、螺钉固定、焊接、卡接、一体连接等方式设置在进气阀杆51上。较佳地,进气口110正对并且靠近安装腔14,从而缩短进气阀杆51的运动行程。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进气阀5还包括设置在进气阀杆51上的弹性复位件52。进气阀杆51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弹性复位件52的弹力作用伸入吸气腔11中关闭进气口110;外力撤销或被平衡后,弹性复位件52被配置为通过自身的弹力作用驱动进气阀杆51复位。弹性复位件52可以是压缩弹簧、弹片或其它弹性件。例如,弹性复位件52为套设在进气阀杆51上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与进气阀杆51配合,另一端与安装腔14中的弹簧座配合,进气阀杆51向吸气腔11中运动时挤压压缩弹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阀5可以是电磁阀,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驱动进气阀杆51向吸气腔11中运动以关闭进气口110,线圈断电后通过弹性复位件52复位。电磁阀的结构及其动作原理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公开不再赘述。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1、图2图所示,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阀4,控制阀4通过阀座6安装在机体1上。阀座6可以连接在缸盖101上。如图3所示,阀座6与缸盖101之间可以设置阀座密封垫63,以提高密封性。阀座6内设置有阀座通道61,调节通道包括阀座6内的阀座通道61。排气腔13和安装腔14通过阀座通道61连通。控制阀4用于打开或关闭阀座通道61。调节装置在第一位置时,控制阀4关闭阀座通道61,将排气腔13和安装腔14断开;调节装置在第二位置时,控制阀4打开阀座通道61,使排气腔13和安装腔14连通。
具体地,阀座通道61的一端与安装腔14连通,另一端连接控制阀4,控制阀4包括控制阀杆41,控制阀杆41能够通过伸入阀座通道61中。阀座通道61还通过连接通道15与排气腔13连通,连接通道15从机体1延伸至阀座6上,并且与阀座通道61的侧壁连通。排气腔13中的气体能够通过连接通道15进入阀座通道61中,然后通过阀座通道61进入安装腔14中。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阀座通道61中设置有气嘴62,排气腔13中的气体通过连接通道15进入阀座通道61,并且从气嘴62通过,然后进入安装腔14中推动进气阀5。控制阀4能够驱动控制阀杆41的一端伸入阀座通道61中,将气嘴62关闭,以使气体不能进入安装腔14中。控制阀4驱动控制阀杆41缩回后能够打开气嘴62,以使气体进入安装腔14中推动进气阀5运动。通过控制阀杆41将气嘴62关闭,能够提高阀座通道61关闭时的密封性。控制阀4可以是电磁阀、电动阀、机械阀等,这些阀的结构及其动作原理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公开不再赘述。
控制阀4与进气阀5可以是两个不同的阀体,分别在各自的控制部件的驱动下运动,控制阀4与进气阀5可以同时设置在缸盖101上,或者仅设置其中一个;或者控制阀4的控制阀杆41与进气阀5的进气阀杆51可以在同一阀体的控制部件的驱动下同步运动。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阀4控制进气阀5的进气阀杆51运动。详细地,控制阀杆41伸入阀座通道61时靠近进气阀杆51,并且通过磁力吸引进气阀杆51运动,以使进气阀杆51打开进气口110,关闭阀座通道61;控制阀杆41离开阀座通道61时远离进气阀杆51,对进气阀杆51的磁力吸引减弱,进气阀杆51在弹性复位件52的作用下复位,关闭进气口110,打开阀座通道61。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控制阀4的运动方向与进气阀5的运动方向一致,即进气阀杆51和控制阀杆41的延伸方向一致。控制阀4和安装腔14设置在阀座通道61的相对两端。连接通道15连接在阀座6的一侧,并且连接通道15可以延伸至阀座6内,与阀座通道61的侧壁连通。
当然,控制阀4和进气阀5也可以安装在机体1的其它方向上。例如,进气阀杆51和控制阀杆41可以呈角度设置,向不同方向运动,安装腔14和连接通道15分别连接在阀座通道61的相对两端。
本公开的压缩设备中,如图1所示,调节装置在第一位置时,吸气腔11的进气口110打开,进气阀5关闭安装腔14,控制阀4关闭阀座通道61中的气嘴62,气体通过进气口110进入气体压缩通道,经过活塞2压缩后从出气口排出。如图2所示,调节装置在第二位置时,进气阀5关闭进气口110并打开安装腔14,控制阀4打开阀座通道61中的气嘴62,气体压缩通道中的气体能够进入在调节通道,并且在形成回路的气体压缩通道和调节通道中循环流动,从而降低了压缩气体的工作效率,以便于灵活的调节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缸盖结构,用于连接在压缩设备的缸体102上。如图1、图2所示,缸盖结构包括缸盖101,缸盖101上设置有吸气腔11和排气腔13,吸气腔11和排气腔13被构造为能够与缸体102的活塞腔12连通。缸盖101上还设置有用于向吸气腔11进气的进气口110,以及连通吸气腔11和排气腔13的调节通道。
活塞腔12中设置有活塞2,活塞2在驱动作用下在活塞腔12中往复运动,以将吸气腔中的气体吸入活塞腔12中,然后将活塞腔12中的气体压入排气腔13中。缸体102中还设置有运动机构,运动机构连接驱动装置,例如驱动电机。将驱动装置输出的扭矩传递至活塞2。
吸气腔11、活塞腔12和排气腔13构成压缩设备的气体压缩通道,压缩设备具有至少两个气体压缩通道。缸盖101上的至少一个排气腔13还连接有连通吸气腔11和排气腔13的调节通道。
缸盖101上还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被配置为在调节通道和吸气腔11中运动。调节装置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关闭调节通道,并打开进气口110,此时,气体通过进气口110进入吸气腔11中,并且在活塞2的作用下进入活塞腔12和排气腔13,被压缩为高温高压状态,然后从排气腔13的出气口排出。
调节装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打开调节通道,并关闭进气口110,此时,此时,气体压缩通道和调节通道形成回路,气体在活塞2的作用下在气体压缩通道和调节通道中循环流动,活塞2压缩气体的工作效率降低。
本公开的缸盖结构中缸盖和调节装置具体结构和原理可以参考本说明书上述压缩设备的缸盖和调节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1),所述机体(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气体压缩通道,所述气体压缩通道包括能够依次连通的吸气腔(11)、活塞腔(12)和排气腔(13),以及与所述吸气腔(11)连通的进气口(110)和与所述排气腔(13)连通的出气口,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气体压缩通道的吸气腔(11)和排气腔(13)通过调节通道连通;
活塞(2),所述活塞(2)被配置为在所述活塞腔(12)中运动,以将所述吸气腔(11)中的气体吸入活塞腔(12)中后压入所述排气腔(13)中;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调节通道和所述吸气腔(11)中运动,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关闭所述调节通道并打开所述进气口(11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打开所述调节通道并关闭所述进气口(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包括固定连接的缸体(102)和缸盖(101),所述吸气腔(11)、排气腔(13)和调节通道设置在所述缸盖(101)上,所述活塞腔(12)设置在缸体(10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101)与所述缸体(102)之间设置有连接片(3),所述连接片(3)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吸气腔(11)和所述活塞腔(12)的第一气孔(31),以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气孔(31)的第一单向阀门(32);所述连接片(3)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排气腔(13)和所述活塞腔(12)的第二气孔(33),以及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气孔(33)的第二单向阀门(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通道包括安装腔(14),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进气阀(5),所述进气阀(5)包括活动配合在所述安装腔(14)中的进气阀杆(51);所述进气阀杆(51) 的一端伸入所述吸气腔(11)中,并且在第一位置时关闭所述安装腔(14),在第二位置时关闭所述进气口(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5)还设置在所述进气阀杆(51)上的弹性复位件(52),所述进气阀杆(51)被配置为在压外力作用下克服所述弹性复位件(52)的弹力作用伸入所述吸气腔(11)中关闭进气口(110),所述弹性复位件(52)被配置为通过弹力作用驱动所述进气阀杆(51)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杆(5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开闭所述安装腔(14)、进气口(110)的阀瓣(511),所述阀瓣(511)在所述吸气腔(11)中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5)为电磁阀,所述进气阀杆(51)在磁力作用下向所述吸气腔(11)中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阀(4),所述控制阀(4)通过阀座(6)安装在机体(1)上,所述调节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阀座(6)中的阀座通道(61),所述排气腔(13)和安装腔(14)通过所述阀座通道(61)连通;所述控制阀(4)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时关闭所述阀座通道(61),在第二位置时打开所述阀座通道(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通道(61)中设置有气嘴(62),所述控制阀(4)包括控制阀杆(41),所述控制阀杆(41)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时伸入所述阀座通道(61)中关闭气嘴(62),在第二位置时打开所述气嘴(62)。
10.一种缸盖结构,用于连接在压缩设备的缸体(10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缸盖(101),所述缸盖(101)上设置有吸气腔(11)和排气腔(13),所述吸气腔(11)和排气腔(13)被构造为能够与缸体(102)的活塞腔(12)连通;还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吸气腔(11)进气的进气口(110),以及连通所述吸气腔和所述排气腔(13)的调节通道;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调节通道和所述吸气腔(11)中运动,运动至第一位置时,关闭所述调节通道,并打开所述进气口(110),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打开所述调节通道,并关闭所述进气口(110)。
CN202222393649.7U 2022-09-08 2022-09-08 压缩设备及缸盖结构 Active CN218030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3649.7U CN218030523U (zh) 2022-09-08 2022-09-08 压缩设备及缸盖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3649.7U CN218030523U (zh) 2022-09-08 2022-09-08 压缩设备及缸盖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30523U true CN218030523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2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93649.7U Active CN218030523U (zh) 2022-09-08 2022-09-08 压缩设备及缸盖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305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3052C (zh) 活塞式压缩机和无级调整其输送量的方法
US4832578A (en) Multi-stage compressor
EP2935888B1 (en)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with vapor injection system
US10145372B2 (en) Variable capacity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CN218030523U (zh) 压缩设备及缸盖结构
CN201884239U (zh) 液压式自由活塞压缩机
CA2379641A1 (en) Double acting, two-stage pump
CN110439785B (zh) 滑阀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装置
JP3490557B2 (ja) 容量可変圧縮機の容量制御装置
CN101153587A (zh) 往复式压缩机
CN213016731U (zh) 一种新型隔膜压缩机
US438482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with a compressor unloader chamber
CN113982894A (zh) 一种高压隔膜压缩机用电磁随动阀及其控制系统
CN218376812U (zh) 活塞压缩机
CN114413156B (zh) 一种油路系统
CN218844589U (zh) 螺杆压缩机
CN117108577B (zh) 一种自驱循环式气动换向阀
CN107061221B (zh) 直线压缩机
CN218376766U (zh) 一种新型泵
CN107084125B (zh) 直线压缩机的气缸容积调节方法
CN112049769B (zh) 活塞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9262843U (zh) 一种高效的三级压气油缸
CN218993050U (zh) 一种油路系统
CN214366585U (zh) 一种液压式空压机
CN218266239U (zh) 压缩设备及阀片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