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5355U - 一种瓶体上瓶装置和软雾剂瓶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体上瓶装置和软雾剂瓶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5355U
CN218025355U CN202222156082.1U CN202222156082U CN218025355U CN 218025355 U CN218025355 U CN 218025355U CN 202222156082 U CN202222156082 U CN 202222156082U CN 218025355 U CN218025355 U CN 218025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blanking
soft
blanking plate
c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60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灿文
陈勇
祝赞明
柏天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king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k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king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Truking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560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5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5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5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瓶体上瓶装置,包括落料板和位于落料板下方且具有倾斜面的落料通道,落料板与落料通道间设有可往复平移的落料滑板,落料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接料孔,落料滑板与落料板的接料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落料口,落料板上设有挡瓶部,挡瓶部于接料孔一侧设有可插入软雾剂瓶瓶口内的顶针。还公开了软雾剂瓶生产系统,包括灌装装置、加盖装置、用于输送软雾剂瓶的输送装置以及上述的瓶体上瓶装置,瓶体上瓶装置、灌装装置和加盖装置沿输送装置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本瓶体上瓶装置和软雾剂瓶生产系统具有能够保证每个瓶体都是正立状态放置在输送装置上以及能够避免倒瓶和碎瓶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瓶体上瓶装置和软雾剂瓶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药品包装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体上瓶装置和软雾剂瓶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软雾剂瓶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灌装、加盖,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软雾剂瓶一般采用流水作业,那么,面临软雾剂瓶的进料和盖体的供应,现有软雾剂瓶一般通过振动理料器进行理瓶后再输送至瓶体输送线上,但是,难以保证每个软雾剂瓶都是正立状态放置在瓶体输送线上,倒立的软雾剂瓶无法与瓶体输送线匹配,造成倒瓶和碎瓶。并且,现有的盖体一般通过振动理料器进行理盖后再输出以供应瓶盖,瓶盖为间断供应,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每个瓶体都是正立状态放置在输送装置上以及能够避免倒瓶和碎瓶的瓶体上瓶装置和软雾剂瓶生产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瓶体上瓶装置,包括落料板和位于落料板下方且具有倾斜面的落料通道,所述落料板与落料通道之间设有可往复平移的落料滑板,所述落料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接料孔,所述落料滑板与落料板的接料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落料口,所述落料板上设有挡瓶部,所述挡瓶部于接料孔的一侧设有可插入软雾剂瓶瓶口内的顶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还包括振动理瓶器和出瓶机构,所述出瓶机构的进瓶端与振动理瓶器的出口连接,所述落料板于接料孔的另一侧与出瓶机构的出瓶端对接,所述出瓶机构的出瓶端设有出瓶限制机构。
所述落料通道为锥形通道。
所述落料板的上方设有用于检测软雾剂瓶是否到位的瓶到位检测机构。
一种软雾剂瓶生产系统,包括灌装装置、加盖装置、用于输送软雾剂瓶的输送装置以及上述的瓶体上瓶装置,所述瓶体上瓶装置、灌装装置和加盖装置沿输送装置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加盖装置包括振动理盖器、出盖机构、可沿长度方向往复平移的接料板、设于输送装置上的加盖工位以及设于接料板与加盖工位之间的第一转运机构,所述出盖机构的出盖端与振动理盖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接料板位于出盖机构的出盖端,所述接料板朝向出盖机构的一侧设有一排沿接料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接料槽。
所述出盖机构的出盖端设有用于检测瓶盖是否到位的盖到位检测机构,所述输送装置于加盖工位的下游设有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压盖装置和剔废装置。
所述压盖装置包括位于输送装置上方的挡盖板和多个位于输送装置下方且并排设置的顶瓶组件,所述顶瓶组件用于将输送装置上的软雾剂瓶顶紧至挡盖板上以实现压盖,所述压盖装置的一侧设有成品暂存区,所述输送装置于压盖装置的下游设有成品输出装置。
所述剔废装置包括压盖检测机构、位于输送装置上方的导料槽、位于输送装置下方的顶推组件以及位于导料槽开口侧下方的暂存盒,所述顶推组件用于将输送装置上的软雾剂瓶顶出至导料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瓶体上瓶装置,软雾剂瓶在进行落料板时,接料孔与落料口在接料孔宽度方向错开布置,即落料滑板的非开口部位堵于接料孔的下方,防止软雾剂瓶还没有到位就向下掉落。软雾剂瓶在落料板上到位后,瓶口朝前的软雾剂瓶的瓶口套于对应的顶针中,瓶底朝前的软雾剂瓶的瓶底抵于顶针上,瓶口置放于接料孔进瓶侧的落料板上,瓶底均在落料滑板的支撑作用下悬空于接料孔上,这样,当落料滑板滑动使接料孔与落料口上下对位后,在顶针和接料孔进瓶侧的落料板的抵挡作用下,使瓶底也下落,避免软雾剂瓶倒置掉落,并且,在落料通道的倾斜面的导向作用下,保证每个瓶体都是正立状态放置在输送装置上,避免倒瓶和碎瓶。本瓶体上瓶装置能够保证每个瓶体都是正立状态放置在输送装置上以及能够避免倒瓶和碎瓶。
本实用新型的软雾剂瓶生产系统,生产过程:先通过瓶体上瓶装置将软雾剂瓶上料至输送装置上;接着,软雾剂瓶再由输送装置输送至灌装装置,灌装装置通过进行灌装;然后,软雾剂瓶再由输送装置输送至加盖装置,通过加盖装置进行加盖。本软雾剂瓶生产系统具有瓶体上瓶装置的全部优点,即能够保证每个软雾剂瓶都是正立状态放置在输送装置上以及能够避免倒瓶和碎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瓶体上瓶装置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瓶体上瓶装置的落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瓶体上瓶装置的落料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瓶体上瓶装置的上瓶过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软雾剂瓶生产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8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软雾剂瓶生产系统的加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软雾剂瓶生产系统的压盖装置和剔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输送装置;11、放瓶孔;2、瓶体上瓶装置;21、振动理瓶器;22、出瓶机构;23、落料板;24、落料通道;25、落料滑板;251、落料口;26、挡瓶部;27、顶针;28、出瓶限制机构;29、瓶到位检测机构;3、灌装装置;4、加盖装置;41、振动理盖器;42、出盖机构;43、接料板;431、接料槽;44、加盖工位;45、第一转运机构;46、盖到位检测机构;5、软雾剂瓶;6、压盖装置;61、挡盖板;62、顶瓶组件;7、剔废装置;71、导料槽;72、顶推组件;73、暂存盒;74、压盖检测机构;8、成品暂存区;9、成品输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瓶体上瓶装置的一种实施例,本瓶体上瓶装置包括落料板23和位于落料板23下方且具有倾斜面的落料通道24,落料板23与落料通道24之间设有可往复平移的落料滑板25,落料板23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接料孔,落料滑板25与落料板23的接料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落料口251,落料板23上设有挡瓶部26,挡瓶部26于接料孔的一侧设有可插入软雾剂瓶5瓶口内的顶针27。
软雾剂瓶5的上瓶过程:首先,落料板23的接料孔与落料口251在接料孔宽度方向错开布置,软雾剂瓶5从落料板23相对顶针27的一侧平躺进入接料孔上,此时,瓶口朝前的软雾剂瓶5的瓶口套于对应的顶针27中,瓶底朝前的软雾剂瓶5的瓶底抵于顶针27上,瓶口置放于落料板23上;然后,落料滑板25沿接料孔宽度方向移动将软雾剂瓶5推移至落料口251,软雾剂瓶5的瓶底朝下掉落至落料通道24中,并且在落料通道24的导向作用下掉落至下方的输送装置1。
接料孔和落料口251呈比软雾剂瓶5长的长条形。软雾剂瓶5在进行落料板23时,接料孔与落料口251在接料孔宽度方向错开布置,即落料滑板25的非开口部位堵于接料孔的下方,防止软雾剂瓶5还没有到位就向下掉落。软雾剂瓶5在落料板23上到位后,瓶口朝前的软雾剂瓶5的瓶口套于对应的顶针27中,瓶底朝前的软雾剂瓶5的瓶底抵于顶针27上,瓶口置放于接料孔进瓶侧的落料板23上,瓶底均在落料滑板25的支撑作用下悬空于接料孔上,这样,当落料滑板25滑动使接料孔与落料口251上下对位后,在顶针27和接料孔进瓶侧的落料板23的抵挡作用以及顶针27的伸缩运动下,使瓶底朝下落,避免软雾剂瓶5倒置掉落,并且,在落料通道24的倾斜面的导向作用下,保证每个瓶体都是正立状态放置在输送装置1上,避免倒瓶和碎瓶。本瓶体上瓶装置能够保证每个瓶体都是正立状态放置在输送装置1上以及能够避免倒瓶和碎瓶。
具体地,落料通道24至少一侧内表面为倾斜面,使落料通道24形成上大下小的结构,对瓶体的下落具有导正作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振动理瓶器21和出瓶机构22,出瓶机构22的进瓶端与振动理瓶器21的出口连接,落料板23于接料孔的另一侧与出瓶机构22的出瓶端对接,出瓶机构22的出瓶端设有出瓶限制机构28。落料板23于接料孔的一侧为挡料侧,即为设置有顶针27的一侧,落料板23于接料孔的另一侧为进料侧,即为与出瓶机构22的出瓶端对接的一侧。振动理瓶器21的瓶体通过出瓶机构22导入至落料板23的接料孔中。
本实施例中,落料通道24为锥形通道。对瓶体的下落过程具有较好的导正效果。
本实施例中,落料板23的上方设有用于检测软雾剂瓶5是否到位的瓶到位检测机构29。瓶到位检测机构29用于检测软雾剂瓶5是否到位,防止软雾剂瓶5在未到位的情况掉下落。
本实施例中,顶针27具有伸缩功能,能够给瓶底朝前(反向)抵于顶针27上的瓶体适当的抵紧力,这样,在落料滑板25滑动使接料孔与落料口251上下对位后,反向的瓶体在顶针27的抵紧作用下可延迟下落,在正向的瓶体先掉落适当距离后,顶针27通过收缩使反向的瓶体再下落,从而将正反向的瓶体前后错位一定距离,避免挤瓶和碎瓶。
实施例二:
图5至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软雾剂瓶生产系统的一种实施例,本软雾剂瓶生产系统包括灌装装置3、加盖装置4、用于输送软雾剂瓶5的输送装置1以及实施例一的瓶体上瓶装置2,瓶体上瓶装置2、灌装装置3和加盖装置4沿输送装置1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生产过程:先通过瓶体上瓶装置2将软雾剂瓶5上料至输送装置1上;接着,软雾剂瓶5再由输送装置1输送至灌装装置3,灌装装置3通过进行灌装;然后,软雾剂瓶5再由输送装置1输送至加盖装置4,通过加盖装置4进行加盖。本软雾剂瓶生产系统具有瓶体上瓶装置2的全部优点,即能够保证每个软雾剂瓶5都是正立状态放置在输送装置1上以及能够避免倒瓶和碎瓶。
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加盖装置4包括振动理盖器41、出盖机构42、可沿长度方向往复平移的接料板43、设于输送装置1上的加盖工位44以及设于接料板43与加盖工位44之间的第一转运机构45,出盖机构42的出盖端与振动理盖器41的出口连接,接料板43位于出盖机构42的出盖端,接料板43朝向出盖机构42的一侧设有一排沿接料板43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接料槽431。接料板43上的一排接料槽431可分为沿接料板43长度方向布置的三组,分别对应三组瓶盖,出盖机构42一次导出一组瓶盖,第一转运机构45一次转运一组瓶盖。
振动理盖器41将瓶盖理出,出盖机构42引导瓶盖进入接料板43的接料槽431,接料板43通过往复运动,使各组接料槽431分别与出盖机构42的出盖端对接,当最后组的接料槽431与出盖机构42的出盖端对接时,前面两组接料槽431中的盖体可以经第一转运机构45转运至加盖工位44的软雾剂瓶5,实现软雾剂瓶5与瓶盖的组合。这样,接料板43设为可沿接料板43的长度方向往复平移,三组接料槽431依次往复与出盖机构42的出料端对接,最后组接料槽431进瓶盖时,不影响第一转运机构45对前两组接料槽431中瓶盖的转运,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地,输送装置1上设有多个沿输送方向间隔布置的放瓶孔11,便于放置瓶底不规则的软雾剂瓶5,防止倒瓶。
本实施例中,出盖机构42的出盖端设有用于检测瓶盖是否到位的盖到位检测机构46,输送装置1于加盖工位44的下游设有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压盖装置6和剔废装置7。盖到位检测机构46用于检测瓶盖是否到位,利于出盖机构42将瓶盖准确的导入接料槽431中。软雾剂瓶5和瓶盖在加盖工位44组合后(瓶盖只是由第一转运机构45放置在加盖工位44的软雾剂瓶5上),再由输送装置1将软雾剂瓶5和瓶盖组合体输送至压盖装置6,由压盖装置6将瓶盖完全压至软雾剂瓶5上,实现软雾剂瓶5和瓶盖的完全结合,达到密封瓶口的效果,如果压盖不到位的软雾剂瓶5和瓶盖组合体,由压盖装置6下游的剔废装置7进行剔废处理。
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0所示,压盖装置6包括位于输送装置1上方的挡盖板61和多个位于输送装置1下方且并排设置的顶瓶组件62,顶瓶组件62用于将输送装置1上的软雾剂瓶5顶紧至挡盖板61上以实现压盖,压盖装置6的一侧设有成品暂存区8,输送装置1于压盖装置6的下游设有成品输出装置9。
压盖过程:顶瓶组件62将输送装置1上的软雾剂瓶5顶紧至挡盖板61上,在顶瓶组件62和挡盖板61的夹紧作用下实现压盖,使瓶盖完全盖合在软雾剂瓶5的瓶口处。具体地,顶瓶组件62将输送装置1上的软雾剂瓶5顶起,挡盖板61限制了瓶盖的高度,顶瓶组件62的顶紧力使得软雾剂瓶5与瓶盖组合压紧。
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0所示,剔废装置7包括压盖检测机构74、位于输送装置1上方的导料槽71、位于输送装置1下方的顶推组件72以及位于导料槽71开口侧下方的暂存盒73,顶推组件72用于将输送装置1上的软雾剂瓶5顶出至导料槽71中。
压盖检测机构74用于检测软雾剂瓶5和瓶盖组合是否到位,如果未到位,顶推组件72上升,将输送装置1上的软雾剂瓶5顶出至导料槽71中,软雾剂瓶5在导料槽71的导推作用下,向一侧掉至暂存盒73中,由此实现剔废处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体地,导料槽71的上部向暂存盒73的一侧倾斜,起到对上升的软雾剂瓶5向暂存盒73一侧的导推作用。
实施例三:
一种软雾剂瓶生产方法,采用实施例一的瓶体上瓶装置2进行,软雾剂瓶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上瓶:落料板23的接料孔与落料口251在接料孔宽度方向错开布置,软雾剂瓶5从落料板23相对顶针27的一侧平躺进入接料孔上,此时,瓶口朝前的软雾剂瓶5的瓶口套于对应的顶针27中,瓶底朝前的软雾剂瓶5的瓶底抵于顶针27上,瓶口置放于落料板23上;
S2、掉瓶:落料滑板25沿接料孔宽度方向移动将软雾剂瓶5推移至落料口251,软雾剂瓶5的瓶底朝下掉落至落料通道24中,并且在落料通道24的导向作用下掉落。
软雾剂瓶5在进行落料板23时,接料孔与落料口251在接料孔宽度方向错开布置,即落料滑板25的非开口部位堵于接料孔的下方,防止软雾剂瓶5还没有到位就向下掉落。软雾剂瓶5在落料板23上到位后,瓶口朝前的软雾剂瓶5的瓶口套于对应的顶针27中,瓶底朝前的软雾剂瓶5的瓶底抵于顶针27上,瓶口置放于接料孔进瓶侧的落料板23上,瓶底均在落料滑板25的支撑作用下悬空于接料孔上,这样,当落料滑板25滑动使接料孔与落料口251上下对位后,在顶针27和接料孔进瓶侧的落料板23的抵挡作用下,使瓶底也下落,避免软雾剂瓶5倒置掉落,并且,在落料通道24的倾斜面的导向作用下,保证每个瓶体都是正立状态放置在输送装置1上,避免倒瓶和碎瓶。本软雾剂瓶生产方法能够保证每个瓶体都是正立状态放置在输送装置1上以及能够避免倒瓶和碎瓶。
实施例四:
一种软雾剂瓶生产方法,采用实施例二的软雾剂瓶生产系统进行,软雾剂瓶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上瓶:落料板23的接料孔与落料口251在接料孔宽度方向错开布置,软雾剂瓶5从落料板23相对顶针27的一侧平躺进入接料孔上,此时,瓶口朝前的软雾剂瓶5的瓶口套于对应的顶针27中,瓶底朝前的软雾剂瓶5的瓶底抵于顶针27上,瓶口置放于落料板23上;
S2、掉瓶:落料滑板25沿接料孔宽度方向移动将软雾剂瓶5推移至落料口251,软雾剂瓶5的瓶底朝下掉落至落料通道24中,并且在落料通道24的导向作用下掉落输送装置1上。
S3、灌装:软雾剂瓶5由输送装置1输送至灌装装置3,进行灌装;
S4、加盖:软雾剂瓶5由输送装置1输送至加盖装置4,进行加盖。
本软雾剂瓶生产方法具有软雾剂瓶生产系统的全部优点,即能够保证每个软雾剂瓶都是正立状态放置在输送装置1上以及能够避免倒瓶和碎瓶。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瓶体上瓶装置(2),其特征在于:包括落料板(23)和位于落料板(23)下方且具有倾斜面的落料通道(24),所述落料板(23)与落料通道(24)之间设有可往复平移的落料滑板(25),所述落料板(23)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接料孔,所述落料滑板(25)与落料板(23)的接料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落料口(251),所述落料板(23)上设有挡瓶部(26),所述挡瓶部(26)于接料孔的一侧设有可插入软雾剂瓶(5)瓶口内的顶针(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体上瓶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理瓶器(21)和出瓶机构(22),所述出瓶机构(22)的进瓶端与振动理瓶器(21)的出口连接,所述落料板(23)于接料孔的另一侧与出瓶机构(22)的出瓶端对接,所述出瓶机构(22)的出瓶端设有出瓶限制机构(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体上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通道(24)为锥形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瓶体上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板(23)的上方设有用于检测软雾剂瓶(5)是否到位的瓶到位检测机构(29)。
5.一种软雾剂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装置(3)、加盖装置(4)、用于输送软雾剂瓶(5)的输送装置(1)以及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瓶体上瓶装置(2),所述瓶体上瓶装置(2)、灌装装置(3)和加盖装置(4)沿输送装置(1)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雾剂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盖装置(4)包括振动理盖器(41)、出盖机构(42)、可沿长度方向往复平移的接料板(43)、设于输送装置(1)上的加盖工位(44)以及设于接料板(43)与加盖工位(44)之间的第一转运机构(45),所述出盖机构(42)的出盖端与振动理盖器(41)的出口连接,所述接料板(43)位于出盖机构(42)的出盖端,所述接料板(43)朝向出盖机构(42)的一侧设有一排沿接料板(43)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接料槽(4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雾剂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盖机构(42)的出盖端设有用于检测瓶盖是否到位的盖到位检测机构(46),所述输送装置(1)于加盖工位(44)的下游设有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压盖装置(6)和剔废装置(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雾剂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装置(6)包括位于输送装置(1)上方的挡盖板(61)和多个位于输送装置(1)下方且并排设置的顶瓶组件(62),所述顶瓶组件(62)用于将输送装置(1)上的软雾剂瓶(5)顶紧至挡盖板(61)上以实现压盖,所述压盖装置(6)的一侧设有成品暂存区(8),所述输送装置(1)于压盖装置(6)的下游设有成品输出装置(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雾剂瓶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剔废装置(7)包括压盖检测机构(74)、位于输送装置(1)上方的导料槽(71)、位于输送装置(1)下方的顶推组件(72)以及位于导料槽(71)开口侧下方的暂存盒(73),所述顶推组件(72)用于将输送装置(1)上的软雾剂瓶(5)顶出至导料槽(71)中。
CN202222156082.1U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瓶体上瓶装置和软雾剂瓶生产系统 Active CN218025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6082.1U CN218025355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瓶体上瓶装置和软雾剂瓶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6082.1U CN218025355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瓶体上瓶装置和软雾剂瓶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5355U true CN218025355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6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6082.1U Active CN218025355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瓶体上瓶装置和软雾剂瓶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53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L193103C (nl) Inrichting voor het transporteren en gegroepeerd overbrengen van flesvormige houders voor het verpakken daarvan.
CN109878982B (zh) 一种自动整理塑料空瓶的设备
CN112357599B (zh) 一种胶囊瓶内衬塑托自动上料系统及翻面机构
CN112357173B (zh) 一种胶囊瓶产品与内衬装配设备
CN102791597A (zh) 用于形成成组待装盒产品的机器和方法
US576188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erting flat partition elements between flanked articles
CN113101221A (zh) 一种胶囊填充灌装一体机
CN218025355U (zh) 一种瓶体上瓶装置和软雾剂瓶生产系统
CN115180567A (zh) 一种瓶体上瓶装置、软雾剂瓶生产系统及方法
US2829478A (en) Bottle conveying and filling machine
CN210311082U (zh) 包装机用分料机构
US4930289A (en) Machine for packing tablets into tubes
US6928789B2 (en) Assembly for collecting together different goods
US2840970A (en) Stoppering apparatus
CN215091931U (zh) 一种滴管自动组装机
CN114873539A (zh) 一种喷雾剂瓶泵头旋紧装置、旋紧方法及喷雾剂瓶灌装机
CN214452106U (zh) 一种胶囊瓶产品与内衬装配设备
CN218025351U (zh) 一种异形瓶加盖系统
CN113275879A (zh) 一种滴管自动组装机
US20040123561A1 (en) Device for withdrawing single objects form a feeder and for regularly spacing out said objects
CN210882787U (zh) 瓶状容器自动化包装设备的导向包装机构
CN209814500U (zh) 一种包材传送装置及全塑膜拆包机
CN216836051U (zh) 一种瓶体整列设备
CN211946221U (zh) 一种防卡模碰撞的注料机构
US3275121A (en) Lid arrangement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