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1807U - 一种线控转向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控转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1807U
CN218021807U CN202222047800.1U CN202222047800U CN218021807U CN 218021807 U CN218021807 U CN 218021807U CN 202222047800 U CN202222047800 U CN 202222047800U CN 218021807 U CN218021807 U CN 218021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driving motor
worm
wire
power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478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昆程
梅家豪
项高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weida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uweida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weida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uweida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478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1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1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1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线控转向机,涉及汽车滑板底盘线控转向机,线控转向机包括转向外壳、转向拉杆、动力传动总成和驱动电机组成,其中的动力传动总成位于转向外壳内部,通过其中的齿条和花键连接驱动电机和转向拉杆;转向拉杆位于转向外壳两侧,驱动电机固定于转向外壳一侧的外部;驱动电机通过线束连接有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蜗轮、蜗杆、齿条和联动齿轮的配合使用,简化传统转向机的万向节等复杂零部件,使整车的尺寸大小得到很好的控制,提高整车的紧凑性,减轻重量,满足了微型滑板底盘的设计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线控转向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滑板底盘线控转向机,特别涉及一种线控转向机。
背景技术
转向机就是在司机打方向盘的同时,帮助司机用力,以减轻司机转向时的用力度,达到开车时司机轻松、方便的机器。
相关技术中,常规的小型线控转向的电机安装在转向管柱上,通过万向节传动轴带动转向机运动,结构繁琐,零部件较多,重量较重。而且,常规的转向机与驱动电机为分体式,会占用较多的车体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控转向机,解决现有转向机结构繁琐,零部件较多的问题。所述线控转向机包括转向外壳(1)、转向拉杆(13)、动力传动总成和驱动电机(3)组成,其中的所述动力传动总成位于所述转向外壳(1)内部,通过其中的齿条(7)和花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和所述转向拉杆(13);
所述转向拉杆(13)位于所述转向外壳(1)两侧,所述驱动电机(3)固定于所述转向外壳(1)一侧的外部;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线束(11)连接有控制器(12),控制所述驱动电机(3)的运转状态。
具体的,所述动力传动总成包括蜗轮(5)和蜗杆(2)结构;
所述蜗杆(2)横向置于所述转向外壳(1)内,一端连接花键,并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3)上;所述蜗轮(5)位于所述蜗杆(2)下方,并和所述蜗杆(2)啮合转动。
具体的,所述动力传动总成还包括有转轴(14)和联动齿轮(6),所述转轴(14)贯穿在所述蜗轮(5)中心轴孔和所述联动齿轮(6)上,用于带动所述联动齿轮(6)转动。
具体的,所述齿条(7)横向置于所述转向外壳(1)内部,位于所述联动齿轮(6)下方,通过齿槽咬合实现横向移动。
具体的,所述齿条(7)延伸到所述转向拉杆(13)内,所述转向拉杆(13)的末端为球头拉杆(9),且与所述齿条(7)连接。
具体的,所述转向外壳(1)内还固定有角速度传感器(10),所述角速度传感器(10)连接有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联动齿轮(6)的转动角速度,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12)。
本使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仅采用蜗轮蜗杆以及联动齿轮实现对球头拉杆的左右控制。无需像现有小型线控转向需要通过万向节等复杂零部件传动,同时由于尺寸较小且有较好的集成性,使整车的尺寸大小得到很好的控制,提高整车的紧凑性,减轻重量,满足了微型滑板底盘的设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控转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转向外壳,2蜗杆,3驱动电机,5蜗轮,6联动齿轮,7齿条,8滚动轴承,9球头拉杆,10角速度传感器,11线束,12控制器,13转向拉杆,14转轴,15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控转向机的结构示意图。该转向机整体由转向外壳(1)、转向拉杆(13)、动力传动总成和驱动电机(3)组成。转向外壳(1)内腔中为动力传动总成。动力传动总成通过花键和外部的驱动电机(3)连接。在转向外壳(1)的两侧设置有转向拉杆(13),转向拉杆(13)用于控制汽车转向。
如图2所示,动力传动总成包括齿条(7)、蜗轮(5)、蜗杆(2)和联动齿轮(6)。蜗杆(2)横向置于转向外壳(1)的内腔中,一端通过花键和驱动电机(3)连接,花键由内花键和外花键组成,均为多齿零件,两端连接蜗杆(2)和电机,起到同步转动的作用。蜗杆(2)和蜗轮(5)配合使用,蜗轮(5)位于蜗杆(2)下方,二者表面由齿槽相互啮合,蜗杆(2)转动可以带动下方的蜗轮(5)旋转,蜗杆(2)带动蜗轮(5)运动可以达到减速增扭的作用。
蜗轮(5)的中轴开设有中心轴孔,转轴(14)穿过中心轴孔,并纵向置于转动壳体内部,贯穿整个内腔和联动齿轮(6)。联动齿轮(6)上均匀布有齿槽(联动齿轮是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图2中的联动齿轮齿条未画出),蜗轮(5)通过转轴(14)带动联动齿轮(6)咬合转动。转轴(14)的端头设置有滚动轴承(8),滚动轴承(8)固定在末端卡槽内,用于保证蜗轮(5)和联动齿轮(6)的稳定转动。
在联动齿轮(6)的下方设有齿条(7),齿条(7)和联动齿轮(6)的齿槽相互咬合,联动齿轮(6)旋转时带动齿条(7)左右位移,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齿条(7)延伸到转向拉杆(13)内,转向拉杆(13)的末端为球头拉杆(9),且与齿条(7)连接。当齿条(7)左右运动时,可以带动上两边的球头拉杆(9)摆动。当整个转向外壳(1)装在车上时,球头拉杆(9)便可以推动转向节转动,从而实现车轮转向。
角度传感器的外圈与转向外壳(1)固定连接,内圈与联动齿轮(6)固定连接,并与其同步转动,角度传感器通过内部感应元件及电路,可检测联动齿轮(6)的转速及转动角度。驱动电机(3)通过线束(11)连接有控制器(12),控制器(12)可以接收角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转速及转动角度,控制器(12)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整车发出的转向指令以及角度传感器反馈的转动角度,通过实时运算及数据转换,从而精确的控制车轮转向角度。
综上所述,线控转向机仅采用蜗轮蜗杆以及联动齿轮实现对球头拉杆的左右控制。不仅可以简化传动机构的组成,达到减速增扭的作用。无须像现有小型线控转向需要通过万向节等复杂零部件传动,同时由于尺寸较小且有较好的集成性,使整车的尺寸大小得到很好的控制,提高整车的紧凑性,减轻重量,满足了微型滑板底盘的设计需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联动齿轮和转轴可以替换为传动杆,如图3所示,蜗轮(5)的中轴开设有中心轴孔,传动杆(15)穿过中心轴孔,并纵向置于转动壳体内部,贯穿整个内腔。传动杆(15)末端均匀布有齿槽,并和齿条(7)相互咬合,蜗轮(5)转动带动传动杆(15)转动,进而带动齿条(7)左右移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线控转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转向机包括转向外壳(1)、转向拉杆(13)、动力传动总成和驱动电机(3)组成,其中的所述动力传动总成位于所述转向外壳(1)内部,通过其中的齿条(7)和花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和所述转向拉杆(13);
所述转向拉杆(13)位于所述转向外壳(1)两侧,所述驱动电机(3)固定于所述转向外壳(1)一侧的外部;所述驱动电机(3)通过线束(11)连接有控制器(12),控制所述驱动电机(3)的运转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转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总成包括蜗轮(5)和蜗杆(2)结构;
所述蜗杆(2)横向置于所述转向外壳(1)内,一端连接花键,并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驱动电机(3)上;所述蜗轮(5)位于所述蜗杆(2)下方,并和所述蜗杆(2)啮合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转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总成还包括有转轴(14)和联动齿轮(6),所述转轴(14)贯穿在所述蜗轮(5)中心轴孔和所述联动齿轮(6)上,用于带动所述联动齿轮(6)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控转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7)横向置于所述转向外壳(1)内部,且位于所述联动齿轮(6)的下方,通过齿槽咬合实现横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控转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7)延伸到所述转向拉杆(13)内,所述转向拉杆(13)的末端为球头拉杆(9),且与所述齿条(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控转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外壳(1)内还固定有角速度传感器(10),所述角速度传感器(10)连接有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联动齿轮(6)的转动角速度,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器(12)。
CN202222047800.1U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线控转向机 Active CN218021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7800.1U CN218021807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线控转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47800.1U CN218021807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线控转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1807U true CN218021807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2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47800.1U Active CN218021807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线控转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1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70260U (zh) 独立转向装置及独立悬架系统
US7413051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CN102303641A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自适应助力转向的盘式伺服电机直驱装置
JP4056172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8021807U (zh) 一种线控转向机
JP4432596B2 (ja) ラックアンドピニオン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436031B2 (ja) 車両の操舵制御装置
CN107364486A (zh) 车轮同向逆向转向机构
JP2003252231A (ja) 車両の後輪操舵装置
JP4114560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100408775B1 (ko) 자동차의 후륜조향장치
JP2589314Y2 (ja) 電動式動力舵取装置
CN216033694U (zh) 车辆
JP3985678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3942567B (zh) 双电机驱动转向器
JP3969270B2 (ja) 後輪操舵装置
CN114684250B (zh) 车辆转向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1134468A (zh) 汽车全自动电动转向器
JP4019909B2 (ja) 車両用操舵装置
JP2001114117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134469A (zh) 汽车半自动电动转向器
JP3030733B2 (ja) 電動式動力舵取装置
JP2004210066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1942458A (zh) 适用于轮式车辆线控转向系统的方向盘转角限位装置
JPH038534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