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1136U - 调节结构、空调出风组件以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调节结构、空调出风组件以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1136U
CN218021136U CN202222029117.5U CN202222029117U CN218021136U CN 218021136 U CN218021136 U CN 218021136U CN 202222029117 U CN202222029117 U CN 202222029117U CN 218021136 U CN218021136 U CN 218021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knob
external force
shif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291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291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1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1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1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调节结构、空调出风组件以及汽车,所述调节结构通过拨钮的第一连接杆和拨杆的第二连接杆进行接插连接,在对拨钮施加不同方向的外力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将外力沿着以下方向进行传导:旋钮件、第一连接杆、拨杆第一端的第二连接杆、与拨杆第二端连接的传动组件,以此起到对旋钮件施力可以控制传动组件的作用,其中,本公开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接插连接作为外力的传导媒介,使得调节结构可以提供更大力矩,因此在对调节结构进行施力时可以施加较小的力就能完成对应操作,避免了施加较大的力造成器件损耗,实现了降低调节结构损耗的效果。

Description

调节结构、空调出风组件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结构、空调出风组件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调节结构能把作用力传导到与其连接的另一结构;例如汽车空调出风口是汽车必备的部件之一,对于空调出风口通常会设置供用户调节风向和风量的拨钮,拨钮则是将用户施加的作用力传导到与其连接的空调出风口其他结构上的调节结构,空调出风口内还设有叶片、风门等用于改变风向和风量输出的部件,为了方便调节风向和风量,会将拨钮与叶片、风门等部件进行连接,在需要调节风向和风量时,用户仅需对拨钮施加外力,通过拨钮对力的传导即能改变叶片、风门等部件的状态,以此起到调节风向和风量的作用。
传统的拨钮其力矩较小,因此需要施加较大的力至拨钮才能完成对应操作,因为对拨钮施加较大的力会对其内部零部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耗,所以传统的拨钮存在易损坏需要频繁更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调节结构、空调出风组件以及汽车。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拨钮和拨杆,拨钮包括旋钮件和第一连接杆,旋钮件设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拨杆包括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传动组件连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接插连接;当对旋钮件施加外力时,旋钮件将外力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传递至传动组件。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出风组件,包括传动组件和第一方面的调节结构,拨杆与传动组件连接;
当对拨钮施加外力时,拨钮将外力传导至拨杆,拨杆将外力传导至传动组件,以使传动组件改变风量和/或风向。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方面的空调出风组件。
本说明书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通过拨钮的第一连接杆和拨杆的第二连接杆进行接插连接,在对拨钮施加不同方向的外力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将外力沿着以下方向进行传导:旋钮件、第一连接杆、拨杆第一端的第二连接杆、与拨杆第二端连接的传动组件,以此起到对旋钮件施力可以控制传动组件的作用,其中,本公开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接插连接作为外力的传导媒介,使得调节结构可以提供较大力矩,因此在对调节结构进行施力时可以施加较小的力就能完成对应操作,避免了施加较大的力造成器件损耗,实现了降低调节结构损耗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A是传统技术中的调节结构的结构爆炸图。
图1B是传统技术中的调节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拨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拨杆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旋钮件的底部仰视图。
图6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旋钮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说明书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101、拨钮;102、拨杆;103、堵盖;1、调节结构;11、拨钮;111、旋钮件;1111、顶盖;1112、环壁;1113、限位条;112、第一连接杆;1121、卡位部;1122、挡片;1123、定位件;12、拨杆;121、第二连接杆;1211、容纳腔;1212、限位部;1213、凹槽;1214、定位槽;1215、组装件;2、传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机械结构中的调节结构应用较为广泛,本实施例的调节结构是指能接收作用力,并把作用力传导到与其连接的另一结构的结构;以空调出风口为例进行说明,空调出风口内部会设置有用于调节风量、风向的结构,通常情况下用户仅需通过拨动或者旋转设置在空调出风口处的调节结构即可完成风向和风量的调节,调节结构之所以能够起到调节风量和风向的作用,是因为调节结构是与空调出风口内部的叶片、风门等结构连接,使得用户在对调节结构进行施加作用力时,调节结构会将作用力传导至空调出风口内部的叶片、风门等结构,以使得叶片、风门等结构的状态发生改变,实现调节风向和风量的效果。
传统的调节结构如图1A-1B所示,主要包括有拨钮101、拨杆102和堵盖103,拨杆102的一端与拨钮101连接,拨杆102的另一端与传动组件连接,传动组件用于控制叶片、风门等结构的状态;其中拨钮101是用户施加作用力的部件,拨钮101将作用力传导至拨杆102,拨杆102再将作用力传导至传动组件,以起到改变叶片、风门等结构状态的作用,实现改变风向和风量的作用;可以看出传统调节结构起到控制作用的仅仅是拨钮101与拨杆102,堵盖103是不参与力的传导,也即在调节过程中即使没有堵盖103也不会对调节过程产生影响;但是传统技术中仍然需要设置堵盖103的结构的原因是:如图1B,传统的调节结构中拨钮101与拨杆102是通过卡接结构进行卡接,因为拨钮101为圆环形结构,所以需要在拨钮101圆环形结构的内壁上设置凸起的卡位结构与拨钮101进行卡接,而在利用模具生成该结构时,若拨钮101的圆环形一端是封闭的此时因为内壁上设置有凸起的卡位结构,使得圆环形的拨钮101无法完成出模,为了成功将带有凸起卡位结构的圆环形拨钮101出模,拨钮101的顶部与底端无法设置为封闭的,因此拨钮101的两端只能是镂空结构,此时在与拨杆102连接后,拨钮101与拨杆102的连接处则会裸露,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对于拨钮101与拨杆102的连接稳定性以及美观性均较差,因此需要增加一个堵盖103结构,用于堵塞拨钮101与拨杆102的连接处以起到对连接处保护以及外观完整的作用;也即可以理解为传统手段中的拨钮101与拨杆102的卡接结构,受到模具工艺的限制,导致必须多设置一个“堵盖103”结构件。
以上传统调节结构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拨钮101内部需要完成拨钮101、拨杆102和堵盖103三者的连接,也即连接结构较多,需要占用拨钮101大量内部空间,而拨钮101体积本身就较小,使得拨钮101与拨杆102的连接结构无法增加连接长度或连接面积,而拨钮101与拨杆102的连接结构是作为传导作用力的主要结构,因此传统调节结构传导作用力的力矩较小,在调节过程中需要施加较大的作用力,而作用力较大时又会对拨钮101与拨杆102的连接结构造成损耗,因此存在易损坏需要频繁更换的问题;另一方面,多了个堵盖103的结构也就需要多开设一个模具,以及安装步序会更复杂,拨钮101的顶部因为是与堵盖103配合连接的也即非一体的结构,存在成本高以及结构不稳固的问题。
如图2所示,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调节结构1,调节结构1包括:拨钮11和拨杆12,拨钮11包括旋钮件111和第一连接杆112,旋钮件111设于第一连接杆112的一端,拨杆12包括第二连接杆121,第二连接杆121的一端与传动组件2连接,第一连接杆112与第二连接杆121接插连接;
当对旋钮件111施加外力时,旋钮件111将外力通过第一连接杆112和第二连接杆121传递至传动组件2。
本实施例中的旋钮件111为用户施加外力的结构,其中外力可以是上下左右方向的力,也可以是旋转旋钮件111施加的扭矩,而旋钮件111是设置于第一连接杆112的一端,因此在旋钮件111受到外力时,旋钮件111会将外力传导至第一连接杆112,而第一连接杆112又与第二连接杆121接插连接,因此第一连接杆112的外力会传导至第二连接杆121,第二连接杆121的一端是与传动组件2连接,因此第二连接杆121的外力会传导至传动组件2,而传动组件2则是用于控制其他结构的组件,因此本公开通过对旋钮件111进行施加作用力,起到了对传动组件2进行控制的作用。
本公开的调节结构1至少实现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拨钮11与拨杆12的力传动主要是通过第一连接杆112与第二连接杆121进行传导,因为第一连接杆112与第二连接杆121均为杆状结构,所以两者的接插连接的连接长度与连接面积均会比传统手段中的连接方式更大,使得拨钮11与拨杆12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能够承受较大的力,也不容易损坏,并且拨钮11与拨杆12之间传递力矩更大,力的传导性更好,也即可以用较小的力就能完成对拨杆12及与拨杆12连接的传动组件2的控制,实现了增大力矩,降低调节组件内部组件损耗的效果。
另一方面,因为本公开是通过第一连接杆112与第二连接杆121的插接连接完成拨钮11与拨杆12的接插连接,所以区别于传统手段中在拨钮11内部完成拨钮11与拨杆12的连接,也即无需在旋钮件111内壁结构设置凸起的卡位结构,使得拨钮11的旋钮件111与第一连接杆112可以包括顶盖1111进行一体生成,无需再设置单独的堵盖结构,也即无需增加生成堵盖的模具以及在组装时无需进行三个器件的组装,实现了减低成本以及简化安装工艺的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杆112与第二连接杆121的插接配合,可以是第一连接杆112插入第二连接杆121,亦可以是第二连接杆121插入第一连接杆112,本公开以第一连接杆112插入至第二连接杆121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杆112的另一端设有卡位部1121;卡位部1121插入至第二连接杆121内,并与第二连接杆121卡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112的另一端设有卡位部1121,第一连接杆112与第二连接杆121接插过程是将第一连接杆112的另一端径向插入至第二连接杆121,其中卡位部1121用于与第二连接杆121进行卡接,因此卡位部1121的具体结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本实施例中卡位部1121为凹槽1213结构;卡位部1121可以设置于第一连接杆112的任意位置,优选的是设置于第一连接杆112远离旋钮件111的一端,卡位部1121主要起到防止拨钮11从拨杆12中脱离的作用;另外第一连接杆112的形状结构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适应设置,例如可以是扁平的片体结构也可以是圆柱体结构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杆121设有容纳腔1211,第一连接杆112插入至容纳腔1211。
本实施例中容纳腔1211为第二连接杆121中部镂空结构,容纳腔1211可以完全贯穿第二连接杆121亦可以不完全贯穿第二连接杆121,第一连接杆112远离旋钮件111的一端插入至容纳腔1211内,以此完成第一连接杆112与第二连接杆121的接插连接。
第一连接杆112插入至第二连接杆121后,可以通过摩擦力进行相对卡位的作用,但是该情况下存在第一连接杆112与第二连接杆121连接并不稳固的问题,例如在抖动的过程中容易使得第一连接杆112从第二连接杆121中脱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容纳腔1211设有限位部1212,第一连接杆112插入至容纳腔1211内,以使第一连接杆112与限位部1212卡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112插入容纳腔1211后第一连接杆112与限位部1212卡接,以此起到第一连接杆112与第二连接杆121相对固定的效果,也即在对拨钮11施加任意方向的作用力时,基于第一连接杆112与限位部1212的卡接可以有效完成作用有第一连接杆112传导至第二连接杆121,并且防止第一连接杆112相对于第二连接杆121移动的作用;其中,限位部1212可以基于需求设置在容纳腔1211的不同位置,可以但不限于设置在容纳腔1211的中部或者容纳腔1211的末端。
本实施例中的容纳腔1211贯穿第二连接杆121,并且容纳腔1211的一端与旋钮件111连接,容纳腔1211的另一端设有限位部1212,第一连接杆112插入至容纳腔1211后卡位部1121贯穿容纳腔1211恰好与限位部1212卡接,以及旋钮件111与容纳腔1211的一端连接;其中,限位部1212结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凸起结构,与卡位部1121设置为凹槽1213结构相配合完成卡接。
本公开通过第一连接杆112与第二连接杆121的卡接使得拨钮11与拨杆12之间,使得施加在旋钮件111的上下左右方向的作用力可以有效的传导拨杆12;但是当施加的力为扭矩时,第一连接杆112与第二连接杆121的卡接对于扭矩的传导效果较差,也即存在将扭矩由拨钮11传导至拨杆12效率低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拨钮11还包括至少一个挡片1122,第二连接杆121的另一端设有凹槽1213;挡片1122卡入凹槽1213内;
当对拨钮11施加扭矩时,拨钮11通过挡片1122与凹槽1213的连接将扭矩传导至拨杆12。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拨钮11上设置至少一个挡片1122,并且挡片1122可以设置于拨钮11或者第一连接杆112上,挡片1122与拨杆12凹槽1213连接主要起到传导扭矩的作用,挡片1122卡入至凹槽1213后,对拨钮11的旋钮件111施加扭矩时,由于挡片1122与凹槽1213的卡位作用,挡片1122会将扭矩传导至凹槽1213,也即扭矩会由旋钮件111传导至第二连接杆121,以使得对拨钮11施加扭矩时可以控制拨杆12进行旋转;并且,由于凹槽1213是设置于第二连接杆121上的因此凹槽1213的深度和宽度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适应设置,相比于传统手段中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本公开中的挡片1122与凹槽1213的连接面积以及连接长度均可以设置得更大,使得传递扭矩的效率更高,由于扭矩传递效率高使得扭矩传导部位受到的压强就更小,也即更不容易发生损耗。
旋钮件111是用于供用户拨动以及旋转的器件,并且其需要隐藏拨钮11与拨杆12之间的连接,防止内部结构裸露在外使得外部杂质轻易进入内部造成损耗问题。
在一实施例,如图7所示,旋钮件111包括顶盖1111以及自顶盖1111边缘延伸的环壁1112,第一连接杆112自顶盖1111中部延伸。
本实施例中的旋钮件111通过顶盖1111与环壁1112组成瓶盖结构,第一连接杆112设置于顶盖1111与环壁1112围成的空间内,并且第一连接杆112是从顶盖1111中部向外延伸出来,延伸方向可以与顶盖1111垂直或者与顶盖1111成一定角度,第一连接杆112的延伸方向与环壁1112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因此旋钮件111在受到外力时,会将外力传导至第一连接杆112,在拨钮11与拨杆12连接杆后,顶盖1111与环壁1112围成的空间可以对拨杆12进行包裹,起到了对拨杆12和拨钮11内部的连接结构进行保护的作用;其中,拨钮11的挡片1122可以设置于第一连接杆112上亦可以设置于顶盖1111上,也即挡片1122可以从顶盖1111中部向外延伸,也可以从第一连接杆112侧端向外延伸,甚至可以设置于顶盖1111与第一连接杆112之间以此增加挡片1122的强度和外力的传导效率。
旋钮件111的顶盖1111与环壁1112围成的空间是用于包括第二连接杆121,那么顶盖1111与环壁1112围成的空间的截面需要大于第一连接杆112的截面,也即过渡配合,因此第二连接会相对于旋钮件111晃动,晃动会使得拨钮11与拨杆12的结构发送碰撞存在损耗较大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环壁1112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条1113,限位条1113与第二连接杆121相抵接。
本实施例中在环壁1112的内存设置一个限位条1113,限位条1113从环壁1112的内侧壁上径向延伸,使得在拨钮11与拨杆12连接后限位条1113恰好与第二连接杆121的外侧壁相抵接,以此起到防止第二连接杆121相对于旋钮件111发送晃动,其中限位条1113可以设置多个。
在第一连接杆112和第二连接杆121均是各自对称的情况下,拨钮11与拨杆12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接插连接,但是当第一连接杆112或第二连接杆121其中一方非对称的情况下,拨钮11与拨杆12的连接是仅有一个方向可进行接插连接,此时组装过程中安装失误的频率则会较高。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杆112上设有定位件1123,第二连接杆121上设有定位槽1214;
当第一连接杆112与第二连接杆121接插连接时,定位件1123卡入定位槽1214内。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杆112中设置定位件1123,定位件1123可以设置于顶盖1111、环壁1112或者第一连接杆112均可,并且第二连接杆121上需要对应设置配合定位件1123的定位槽1214,当第一连接杆112与第二连接杆121接插连接时,定位件1123卡入定位槽1214内定位;因此在对拨钮11与拨杆12进行组装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定位件1123与定位槽1214的位置完成精准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杆121的一端设有组装件1215,组装件1215与传动组件2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杆121的一端设有组装件1215与传动组件2连接,第二连接杆121的另一端设有凹槽1213与拨钮11连接,通过拨钮11将外力传导至第二连接杆121,再有第二连接杆121将外力传导至传动组件2,以驱动传动组件2运行,完成对应的控制操作。
本公开中调节结构1可以应用于多个需要传导作用力进行调节的场景,例如空调出风口结构;另外,本申请的第一连接杆112还可以设置于拨杆12上,此时第二连接杆121则设置于拨钮11上,具体结构与连接方式如上述公开内容相同,同样可以实现对应的效果。
如图8所示,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出风组件,包括传动组件2和第一方面的调节结构1,拨杆12与传动组件2连接;
当对拨钮11施加外力时,拨钮11将外力传导至拨杆12,拨杆12将外力传导至传动组件2,以使传动组件2改变风量和/或风向。
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2与空调配合连接,用于改变空调的风量和/或风向,例如传动组件2可以包括叶片和风门,叶片的摆动用于改变风向状态,风门的不同状态起到改变风量的作用,当调节结构1与传动组件2连接时,可以通过向拨钮11施加外力利用拨钮11与拨杆12的连接配合,将外力传导至传动组件2以驱动叶片与风门。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方面的空调出风组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申请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申请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说明书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拨钮和拨杆,所述拨钮包括旋钮件和第一连接杆,所述旋钮件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所述拨杆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接插连接;
当对所述旋钮件施加外力时,所述旋钮件将外力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传递至所述传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卡位部;
所述卡位部插入至所述第二连接杆内,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设有容纳腔,所述第一连接杆插入至所述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杆插入至所述容纳腔内,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限位部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钮还包括至少一个挡片,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挡片卡入所述凹槽内;
当对所述拨钮施加扭矩时,所述拨钮通过所述挡片与所述凹槽的连接将扭矩传导至所述拨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件包括顶盖以及自所述顶盖边缘延伸的环壁,所述第一连接杆自所述顶盖中部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壁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定位件,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定位槽;
当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接插连接时,所述定位件卡入所述定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组装件,所述组装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
10.一种空调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组件和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调节结构,所述拨杆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
当对所述拨钮施加外力时,所述拨钮将外力传导至所述拨杆,所述拨杆将外力传导至所述传动组件,以使所述传动组件改变风量和/或风向。
1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出风组件。
CN202222029117.5U 2022-08-02 2022-08-02 调节结构、空调出风组件以及汽车 Active CN218021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9117.5U CN218021136U (zh) 2022-08-02 2022-08-02 调节结构、空调出风组件以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9117.5U CN218021136U (zh) 2022-08-02 2022-08-02 调节结构、空调出风组件以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1136U true CN218021136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2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29117.5U Active CN218021136U (zh) 2022-08-02 2022-08-02 调节结构、空调出风组件以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11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39576B2 (en) Adapter for windshield wiper arms
EP1816041B1 (en) Wiper blade
JP5175731B2 (ja) 支持筐体を有するドアー固定装置
CN218021136U (zh) 调节结构、空调出风组件以及汽车
EP0747612B1 (en) Gear change device for a transmission
AU8075498A (en) Connectors
JP4301848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リンク駆動機構
US20020174504A1 (en) Adapter for windshield wiper arms
KR200323294Y1 (ko) 환기창 루버 지지구조
KR100391641B1 (ko) 자동차의 시프트케이블 엔드부 구조
EP3023300B1 (en) Mirror device for vehicle
JP2005093270A (ja) 自己調芯型コネクタ
JP3906562B2 (ja) モータ保持装置
KR200388628Y1 (ko) 와이퍼 커넥터 캡
KR100738473B1 (ko) 유니버셜 조인트
CN220517956U (zh) 一种外水切与车门的连接结构
CN218234732U (zh) 车辆工具箱的锁止组件和车辆
JP4851834B2 (ja) ドアミラー
JPH09220927A (ja) 車両用風向調整装置
KR100427662B1 (ko) 변속 케이블의 소켓 어셈블리
KR20170000016A (ko) 차량용 에어컨의 액츄에이터
JP2667207B2 (ja) サーモスタット
EP2067653B1 (en) Actuator assembly
JP2001182999A (ja) レジスタ
JP2000058192A (ja)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