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19684U -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19684U
CN218019684U CN202221950365.7U CN202221950365U CN218019684U CN 218019684 U CN218019684 U CN 218019684U CN 202221950365 U CN202221950365 U CN 202221950365U CN 218019684 U CN218019684 U CN 218019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ll roll
silk membrane
drawing device
set casing
sil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503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小琦
方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Ande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Ande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Ande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Ande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503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19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19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19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涉及编织袋拉丝领域,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冷却辊,所述冷却辊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固定壳的顶部与底部相对设置有多个喷雾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丝膜通入固定壳中,由冷却辊与喷雾盘对丝膜进行降温,冷却辊为丝膜进行导向,表面与丝膜进行接触,冷却辊内部的冷却液对丝膜进行换热,冷却辊之间由连接管相连接,即冷却液按照丝膜的前进方向的冷却辊运动,冷却辊不断在热传导的作用下将丝膜中的热量吸收,形成一个沿远离丝膜出口方向水温逐渐升高的水冷系统,配合喷雾盘的冷却喷雾,整体冷却方式较为柔和,避免丝膜骤冷导致断裂,提高丝膜的后续生产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拉丝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用于包装,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而目前环保是所有企业、民众均倡导的现象,因此部分塑料编织袋大多采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通过塑料拉丝机经加热,挤出、剖丝、拉伸形成扁丝经收卷后供圆织机编织,其中塑料从挤出箱挤出后需要对丝膜进冷却,以便与后续的拉丝工作。
公告号CN2087741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产编织袋用的拉丝机,包括熔融塑料挤出箱、基座和加热箱,所述熔融塑料挤出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料口,所述传送带的下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熔融塑料挤出箱的右端设置有冷水槽,所述基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轮,所述基座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拉丝轮,所述加热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复热板,所述基座的右侧安装有分丝刀架,所述凸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管,所述基座的右侧安装有绕丝架,工作时,当塑料薄膜从冷却水箱里拿出时,由于温差较大,塑料薄膜比较脆弱,三个引导轮则会将运输速度有效的减缓,有效的降低了塑料薄膜被扯断的情况发生,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丝膜分丝之前由冷水槽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经过复热板进行复热,防止丝膜急冷断裂,但丝膜在进入冷水槽表面温度较高,由冷水槽直接冷却会导致降温速度过快,此时可能会导致丝膜质量受损,进而影响丝膜的后续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以解决一般丝膜在进入冷水槽直接冷却时,可能会因为骤冷影响丝膜质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冷却辊,所述冷却辊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固定壳的顶部与底部相对设置有多个喷雾盘,且丝膜从喷雾盘中间穿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冷却辊配合喷雾盘的冷却喷雾对丝膜进行冷却,避免了传统丝膜在进入冷水槽直接冷却时,可能会因为骤冷影响丝膜质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辊与固定壳之间设置有辊轴,所述冷却辊与辊轴皆为空心结构,且辊轴与冷却辊之间相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冷却液由辊轴通入冷却辊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辊的内壁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为交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提升了冷却液的移动行程,充分发挥了与冷却辊的换热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轴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接头,且辊轴通过旋转接头与连接管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接头方便了与连接管的辊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雾盘的相对面皆设置有喷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由进水管进入喷雾盘中,由喷头喷出进行雾化冷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壳的内底壁设置有斜面,所述固定壳的内底壁位于斜面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凝结的水珠沿着斜面落入排水管中进行排放收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与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膜从进料口进入,从出料口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丝膜通入固定壳中,由冷却辊与喷雾盘对丝膜进行降温,冷却辊为丝膜进行导向,表面与丝膜进行接触,冷却辊内部的冷却液对丝膜进行换热,冷却辊之间由连接管相连接,即冷却液按照丝膜的前进方向的冷却辊运动,冷却辊不断在热传导的作用下将丝膜中的热量吸收,且越靠近出口的冷却辊的水温越低,越远离出口的冷却辊的水温越高,形成一个沿远离丝膜出口方向水温逐渐升高的水冷系统,配合喷雾盘的冷却喷雾,整体冷却方式较为柔和,避免丝膜骤冷导致断裂的情况,提高丝膜的后续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辊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固定壳;2、进料口;3、出料口;4、冷却辊;5、喷雾盘;6、进水管;7、喷头;8、辊轴;9、挡板;10、旋转接头;11、连接管;12、斜面;13、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固定壳1,固定壳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2与出料口3,固定壳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冷却辊4,冷却辊4之间连接有连接管11,固定壳1的顶部与底部相对设置有多个喷雾盘5,且丝膜从喷雾盘5中间穿过,丝膜由进料口2进入固定壳1中,由冷却辊4与喷雾盘5对丝膜进行降温,冷却辊4为丝膜进行导向,表面与丝膜进行接触,冷却辊4内部的冷却液对丝膜进行换热,冷却辊4之间由连接管11相连接,即冷却液按照丝膜的前进方向的冷却辊4运动,冷却辊4不断在热传导的作用下将丝膜中的热量吸收,且越靠近出口的冷却辊4的水温越低,越远离出口的冷却辊4的水温越高,形成一个沿远离丝膜出口方向水温逐渐升高的水冷系统,配合喷雾盘5的冷却喷雾,整体冷却方式较为柔和,避免丝膜骤冷导致断裂的情况,提高丝膜的后续生产质量,经过冷却辊4与喷雾盘5冷却的丝膜由出料口3排出,进行后续的加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冷却辊4与固定壳1之间设置有辊轴8,冷却辊4与辊轴8皆为空心结构,且辊轴8与冷却辊4之间相互连接,冷却液从辊轴8中通入冷却辊4的内部,为丝膜进行换热工作,丝膜在运动过程中,冷却辊4随之旋转,丝膜与冷却辊4的接触更加均匀,换热效果更好。
为了防止辊轴8旋转时连接管11发生缠绕,辊轴8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接头10,且辊轴8通过旋转接头10与连接管11相连接,旋转接头10方便了与连接管11的辊轴8旋转。
其中,冷却辊4的内壁设置有挡板9,挡板9为交替设置,冷却液在进入冷却辊4后,挡板9提升了冷却液的移动行程,充分发挥了与冷却辊4的换热工作。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喷雾盘5的相对面皆设置有喷头7,喷雾盘5的表面设置有进水管6,冷却液由进水管6进入喷雾盘5中,由喷头7喷出进行雾化冷却。
为了防止雾化冷却液在固定壳1的内部积聚,固定壳1的内底壁设置有斜面12,固定壳1的内底壁位于斜面12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3,凝结的水珠沿着斜面12落入排水管13中进行排放收集。
本实用新型将冷却辊4配合喷雾盘5的冷却喷雾对丝膜进行冷却,避免了传统丝膜在进入冷水槽直接冷却时,可能会因为骤冷影响丝膜质量的技术问题;
本方案中,丝膜由进料口2进入固定壳1中,由冷却辊4与喷雾盘5对丝膜进行降温,冷却辊4为丝膜进行导向,表面与丝膜进行接触,冷却辊4内部的冷却液对丝膜进行换热,冷却辊4之间由连接管11相连接,即冷却液按照丝膜的前进方向的冷却辊4运动,冷却辊4不断在热传导的作用下将丝膜中的热量吸收,且越靠近出口的冷却辊4的水温越低,越远离出口的冷却辊4的水温越高,形成一个沿远离丝膜出口方向水温逐渐升高的水冷系统,配合喷雾盘5的冷却喷雾,整体冷却方式较为柔和,避免丝膜骤冷导致断裂的情况,提高丝膜的后续生产质量,经过冷却辊4与喷雾盘5冷却的丝膜由出料口3排出,进行后续的加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包括固定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冷却辊(4),所述冷却辊(4)之间连接有连接管(11),所述固定壳(1)的顶部与底部相对设置有多个喷雾盘(5),且丝膜从喷雾盘(5)中间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辊(4)与固定壳(1)之间设置有辊轴(8),所述冷却辊(4)与辊轴(8)皆为空心结构,且辊轴(8)与冷却辊(4)之间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辊(4)的内壁设置有挡板(9),所述挡板(9)为交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轴(8)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接头(10),且辊轴(8)通过旋转接头(10)与连接管(1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盘(5)的相对面皆设置有喷头(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的内底壁设置有斜面(12),所述固定壳(1)的内底壁位于斜面(12)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2)与出料口(3)。
CN202221950365.7U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 Active CN218019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0365.7U CN218019684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50365.7U CN218019684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19684U true CN218019684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86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50365.7U Active CN218019684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19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3862B (zh) 一种防堵塞的塑料造粒机出料装置
CN207808448U (zh) 一种高速aba三层共挤吹膜机的冷却装置
CN104552972B (zh) 一种双向拉伸聚乳酸膜片装置
CN218019684U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编织袋用原料混料拉丝装置
CN212902447U (zh) 一种用于薄膜加工的干燥设备
CN110871512B (zh)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回收重塑造粒工艺
CN207954386U (zh) 一种水下切粒机
CN213086274U (zh) 熔喷无纺布加工机
CN216032398U (zh) 一种塑胶原料生产用水冷系统
CN215750317U (zh) 一种塑料条料拉丝快速冷却装置
CN206105390U (zh) 挤压与切割工序同步进行的铝型材加工装置
CN217916695U (zh) 一种塑料网挤塑机的冷却装置
CN211105111U (zh) 一种塑料冷却装置
CN218020073U (zh) 一种扁丝加工用水冷装置
CN216100362U (zh) 一种高阻隔塑料瓶吹模系统热量循环装置
CN218399378U (zh) 一种废旧塑料改性造粒冷却及牵引输送系统
CN219405356U (zh) 一种塑料拉丝设备
CN110948817B (zh) 一种pvc管自动定型设备
CN220700323U (zh) 一种塑料包装瓶坯生产注塑机注塑液防凝结结构
CN213108187U (zh) 一种水冷降温的吹膜机
CN220562193U (zh) 一种珍珠棉热合机
CN215144626U (zh) 一种铝锭打包前冷却装置
CN111016025A (zh) 一种塑料冷却装置
CN219727140U (zh) 一种新型七层共挤内冷模具
CN220464410U (zh) 一种颗粒剪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