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17815U - 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17815U CN218017815U CN202222257528.XU CN202222257528U CN218017815U CN 218017815 U CN218017815 U CN 218017815U CN 202222257528 U CN202222257528 U CN 202222257528U CN 218017815 U CN218017815 U CN 2180178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block
- fixedly connected
- plate
- polis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底板和抛光组件,所述底板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上端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左侧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设置有伸缩气缸、活动板、压块和限位槽的配合使用,从而将多个相同的联轴器夹持固定在第一固定块与压块之间,且联轴器表面无死角区域,从而也提高了抛光效率,又设置有第二固定块、固定柱、转动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打磨件进行更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联轴器又称联轴节,用来将不同机构中的主动轴和从动轴牢固地联接起来一同旋转,并传递运动和扭矩的机械部件,为了达到工业要求,联轴器通常在加工过程中还需对联轴器进行抛光处理,以保证表面的光滑度,以及和其他部件的相互磨合度。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大多数抛光装置通常是对单个联轴器的表面进行抛光,这种方式效率比较低,难以满足大规模批量生产的需求,并且现有的大多数抛光装置在对联轴器进行抛光时,需要将联轴器夹持住,大多数装置采用的是将联轴器的两端包住,而这种夹持方式会使得联轴器的表面存在有死角区域,导致了无法对该区域进行抛光,从而降低了抛光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大多数抛光装置通常是对单个联轴器的表面进行抛光,这种方式效率比较低,难以满足大规模批量生产的需求,并且现有的大多数抛光装置在对联轴器进行抛光时,需要将联轴器夹持住,大多数装置采用的是将联轴器的两端包住,而这种夹持方式会使得联轴器的表面存在有死角区域,导致了无法对该区域进行抛光,从而降低了抛光的效率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底板和抛光组件,所述底板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上端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第一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左侧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底板上端中部前后相对称的位置处均开设有T型槽,所述底板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伸缩气缸的一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端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板与框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抛光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框架右侧的伺服电机,所述框架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杆与导向杆,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框架的右侧,并延伸至框架的内部,且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导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活动块与导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的上端,并延伸至支撑板的下端,且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打磨件。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与T 型槽相适配,且所述T型滑块与T型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一侧上端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压块。
优选的,所述压块左侧中部贯穿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径与转杆的外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底端四角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连接件上端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与转动块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所述卡槽与第二固定块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伸缩气缸、活动板、压块、转杆和限位槽的配合使用,从而将多个相同的联轴器夹持固定在第一固定块与压块之间,且联轴器表面无死角区域,从而也提高了抛光效率,又设置有第二固定块、固定柱、转动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打磨件进行更换,且本实用新型能同时对多个相同的联轴器的表面进行抛光,从而满足了联轴器大规模批量抛光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提出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底板;101、固定板;102、驱动电机;103、第一轴承;104、转杆;105、第一固定块;106、T型槽;107、第一连接板;108、框架;109、伸缩气缸;110、伸缩杆;111、活动板;112、T型滑块;113、第二轴承;114、压块;115、限位槽。
2、抛光组件;201、伺服电机;202、螺纹杆;203、活动块;204、导向杆; 205、导向块;206、支撑板;207、升降气缸;208、升降杆;209、第二连接板; 210、连接件;211、第二固定块;212、固定柱;213、转动块;214、打磨件; 21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参照图1-6所示,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底板1和抛光组件 2,底板1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1,固定板101一侧上端贯穿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与第一轴承103的外圈固定连接,第一轴承103的内圈与转杆 104的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101的左侧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2,驱动电机102的输出端与转杆104的左端固定连接,转杆104靠近驱动电机1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05,底板1上端中部前后相对称的位置处均开设有T型槽106,底板1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109,伸缩气缸10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10,伸缩杆110远离伸缩气缸109的一端与活动板111固定连接,底板1上端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板107与框架108固定连接,通过启动伸缩气缸 109,伸缩气缸109的输出端带动伸缩杆110向左运动,使得活动板111向左运动,从而使得压块114向左运动。
其中,抛光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在框架108右侧的伺服电机201,框架108 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杆202与导向杆204,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贯穿框架108的右侧,并延伸至框架108的内部,且与螺纹杆202固定连接,螺纹杆 20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203,导向杆20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块205,活动块203与导向块205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6,支撑板206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207,升降气缸207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206的上端,并延伸至支撑板206的下端,且固定连接有升降杆208,升降杆208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09,连接板209的底端设置有连接件210,连接件2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打磨件214,且通过启动伺服电机201,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 202转动,使得活动块203沿着螺纹杆202运动、导向块205沿着导向杆204滑动,进而支撑板206水平运动,从而打磨件214水平运动。
活动板111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T型滑块112,T型滑块112与T型槽106 相适配,且T型滑块112与T型槽106滑动连接。
活动板111一侧上端贯穿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与第二轴承113的外圈固定连接,第二轴承113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压块114。
压块114左侧中部贯穿开设有限位槽115,限位槽115的内径与转杆104的外径相适配。
第二连接板209底端四角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211,第二固定块 2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12,固定柱21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13,连接件210上端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卡槽215,且第二固定块211与转动块213 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卡槽215与第二固定块211相适配,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打磨件214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转动块213,使得转动块213与第二固定块211呈“一”字型,再将损坏的打磨件214取下,接着将第二固定块211卡进未损坏的连接件210上的卡槽215中,接着转动转动块213,使得转动块213与第二固定块211呈“十”字型,从而将未损坏的打磨件214固定安装在第二连接板209上。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工作人员在转杆104的右端套上多个相同的联轴器,其次启动伸缩气缸109,伸缩气缸109的输出端带动伸缩杆110 向左运动,从而使得压块114向左运动,使得转杆104的右端穿过限位槽115,从而将多个相同的联轴器夹持固定在第一固定块105与压块114之间,又启动驱动电机102,驱动电机102的输出端带动转杆104转动,从而使得多个联轴器同时转动,接着启动升降气缸207,升降气缸207的输出端带动升降杆208向下运动,从而打磨件214向下运动与联轴器的表面接触,最后启动伺服电机201,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202转动,使得支撑板206水平运动,从而打磨件214水平运动,从而对多个联轴器的表面进行抛光加工,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夹持方式,使得联轴器在抛光时,联轴器的表面不存在死角区域,从而提高了抛光的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抛光组件(2),所述底板(1)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1),所述固定板(101)一侧上端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第一轴承(103)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103)的内圈与转杆(104)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01)的左侧上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02),所述驱动电机(102)的输出端与转杆(10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104)靠近驱动电机(1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05),所述底板(1)上端中部前后相对称的位置处均开设有T型槽(106),所述底板(1)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109),所述伸缩气缸(10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10),所述伸缩杆(110)远离伸缩气缸(109)的一端与活动板(111)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上端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板(107)与框架(108)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抛光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在框架(108)右侧的伺服电机(201),所述框架(108)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螺纹杆(202)与导向杆(204),所述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贯穿框架(108)的右侧,并延伸至框架(108)的内部,且与螺纹杆(202)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20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块(203),所述导向杆(20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块(205),所述活动块(203)与导向块(205)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6),所述支撑板(206)的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气缸(207),所述升降气缸(207)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206)的上端,并延伸至支撑板(206)的下端,且固定连接有升降杆(208),所述升降杆(208)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09),所述连接板(209)的底端设置有连接件(210),所述连接件(2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打磨件(2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11)底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T型滑块(112),所述T型滑块(112)与T型槽(106)相适配,且所述T型滑块(112)与T型槽(106)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11)一侧上端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第二轴承(113)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113)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压块(1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114)左侧中部贯穿开设有限位槽(115),所述限位槽(115)的内径与转杆(104)的外径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09)底端四角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211),所述第二固定块(2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12),所述固定柱(21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13),所述连接件(210)上端四角位置处均开设有卡槽(2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211)与转动块(213)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所述卡槽(215)与第二固定块(211)相适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57528.XU CN218017815U (zh) | 2022-08-26 | 2022-08-26 | 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57528.XU CN218017815U (zh) | 2022-08-26 | 2022-08-26 | 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17815U true CN218017815U (zh) | 2022-12-13 |
Family
ID=84350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257528.XU Active CN218017815U (zh) | 2022-08-26 | 2022-08-26 | 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17815U (zh) |
-
2022
- 2022-08-26 CN CN202222257528.XU patent/CN21801781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37297A (zh) | 一种集打磨与钻孔于一体的全自动机械零件加工设备 | |
CN211465758U (zh) | 一种窜动刷盘机构 | |
CN111730338A (zh) | 钻磨一体装置 | |
CN114147555A (zh) | 一种双轴电机输出轴生产用打磨装置以及打磨方法 | |
CN218017815U (zh) | 一种联轴器生产加工用抛光装置 | |
CN210938446U (zh) | 减速机专用电机端盖双轴同心打磨机构 | |
CN116160363B (zh) | 一种轴承打磨用的夹持装置 | |
CN206702786U (zh) | 一种锅体打磨装置 | |
CN205129522U (zh) | 一种金刚石拉丝模半自动超声整形抛光机 | |
CN209273112U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汽车零件用打磨装置 | |
CN216802966U (zh) | 一种液压油缸加工用抛光装置 | |
CN214109633U (zh) | 一种机械生产加工用多功能夹具 | |
CN214135211U (zh) | 一种铸造类零件智能打磨设备 | |
CN213970403U (zh) | 一种智能锁紧式光学镜片抛光用夹具 | |
CN215357462U (zh) | 一种数控机床的自动化机械手的送料装置 | |
CN115592211A (zh) | 一种用于齿轮传动装置中的齿轮齿廓修形装置 | |
CN213380818U (zh) | 一种塑料机械配件用打磨装置 | |
CN212824449U (zh) | 一种机械零件加工打磨装置 | |
CN114939820A (zh) | 一种机电设备用抛光加工机床 | |
CN211615138U (zh) | 一种自动化磨边机 | |
CN214642375U (zh) | 一种用于小型轴承的打磨设备 | |
CN218110260U (zh) | 一种防破损玻璃用伺服磨边抛光机 | |
CN217291445U (zh) | 一种龙门加工中心工件夹持装置 | |
CN218312070U (zh) | 一种凸管加工用自动翻转装置 | |
CN216371651U (zh) | 一种光学镜片加工用离心光饰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