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9995U - 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09995U
CN218009995U CN202221364936.9U CN202221364936U CN218009995U CN 218009995 U CN218009995 U CN 218009995U CN 202221364936 U CN202221364936 U CN 202221364936U CN 218009995 U CN218009995 U CN 218009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ype
shell
jaw
dental
proj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649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刚
王星星
吴姗姗
姚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engya D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649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09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09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09995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6356 priority patent/WO2023231904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1/00Dental articulators, i.e. for simulating movement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s; Articulation forms or mould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7/00Orthodontics, i.e. obtaining or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position of teeth, e.g. by straightening, evening, regulating, separating, or by correcting malocclusions
    • A61C7/08Mouthpiece-type retainers or positioners, e.g. for both the lower and upper arch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壳状本体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二壳状本体,第一壳状本体的后牙区的颊侧面或舌侧面上设有第一类凸起部,第二壳状本体的后牙区的颊侧面或舌侧面上设有与第一类凸起部配合使用的限位部,第一类凸起部和限位部相互作用,以调整上下颌位相对的位置关系;第一壳状本体或第二壳状本体的后牙区咬合面上设有向对颌方向凸出的第二类凸起部,第二类凸起部的凸起高度补偿第一类凸起部和限位部相互作用后后牙区形成的开颌空间以稳定咬合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牙齿矫治技术领域,更确切的说涉及牙齿矫治器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背景技术
错颌畸形是指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面位置及关系不调,常见症状包括牙列拥挤、牙列间隙、反颌等。大部分错颌畸形是指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障碍等,也可在生长发育后因外伤、牙周病等原因造成的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牙合关系的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的异常、面部畸形等。
壳状牙齿矫治器是一种治疗错颌畸形的装置,采用安全的弹性透明高分子材料,使矫治过程几乎在旁人无察觉中完成。对于含有矢状向颌位因素的突面畸形病例,需要通过颌位重建纠正颌位,实现下颌前导。根据适应症的不同,现有的常用颌位重建隐形矫治器分为TB(Twin-block的简称)、HB(Herbst的简称)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主要区别点在于病例是否有深覆颌,有深覆颌会选用TB,没有深覆颌只有深覆盖的关节源性下颌后退病例会选用HB。然而,在临床上,有部分关节源性下颌后退病例在前导后,因曲线问题后牙会出现1-4mm部分开颌,此时单纯使用HB矫治器前导会存在后牙区接触面积过少,颌位不稳定的问题,甚至因后牙区的开颌影响佩戴矫治器进食。
本申请中的“错颌”、“开颌”、“覆颌”、“颌面”等中的“颌”均为 (“牙合”,hé)系生僻字,且由于一般输入法字库中没有该字,在日常中、网络中常作“颌”,本文为阅读方便,也写作“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使得在牙科器械作用下,不仅调整上下颌位关系趋于正常,还能同时增加佩戴后的咬合稳定性,尽量提升佩戴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一种牙科器械,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壳状本体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二壳状本体,所述第一壳状本体的后牙区的颊侧面或舌侧面上设有第一类凸起部,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的后牙区的颊侧面或舌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类凸起部配合使用的限位部,所述第一类凸起部和所述限位部相互作用,以调整上下颌位相对的位置关系;所述第一壳状本体或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的后牙区咬合面上设有向对颌方向凸出的第二类凸起部,所述第二类凸起部的凸起高度补偿所述第一类凸起部和所述限位部相互作用后后牙区形成的开颌空间以稳定咬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还包括:一种牙齿矫治系统,包括上述多组牙科器械,多组牙科器械包括至少一套如上述的牙科器械。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对应上颌的第一壳状本体的后牙区的颊侧面或舌侧面上设置第一类凸起部,在对应下颌的第二壳状本体的后牙区的颊侧面或舌侧面上设置与上述第一类凸起部配合使用的限位部,通过第一类凸起部和限位部的相互作用,实现调整上下颌位相对的位置关系,以逐步趋势颌位实现正确的咬合关系。进一步在壳状本体后牙区的咬合面上设置第二类凸起部,以补偿在调整颌间关系时后牙区出现的开颌空间,通过第二类凸起部与对颌的接触,增加后牙区咬合时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咬合稳定性,同时提升佩戴者的咀嚼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类凸起部沿龈颌方向向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延伸,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壳状本体颊侧面,所述限位部沿龈颌方向向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延伸,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壳状本体颊侧面;所述第一类凸起部的近中面与所述限位部的远中面相互作用以在矢状方向上调整上下颌相对位置关系,或者所述第一类凸起部的远中面与所述限位部的近中面相互作用以在矢状方向上调整上下颌相对位置关系。明确了第一类凸起部和限位部的位置和结构,使得第一类凸起部和限位部相互作用,得以在矢状方向上调整上下颌相对位置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类凸起部覆盖所述开颌空间中所在的壳状本体上的至少一颗牙齿。限定第二类凸起部覆盖至少一颗牙齿,以便增加足够的接触面积,以保证咬合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开颌空间包括所述第二磨牙的对应空间,所述第二类凸起部覆盖所述开颌空间中所在壳状本体上除第二磨牙外的至少一颗牙齿。限定第二类凸起部不覆盖第二磨牙,由于第二磨牙为最后一颗牙齿,不设第二类凸起部一方面可以避免影响牙齿打开,又可以避免壳状本体在佩戴中的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类凸起部的最高高度小于或等于4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类凸起部设置的牙位与所述第一类凸起部设置的牙位不相同。限定各类凸起部设于不同的牙位,避免同一牙位上附件过多,便于保持矫治器膜片的大致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类凸起部和所述第二类凸起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壳状本体,所述第二类凸起部设置的牙位与所述第一类凸起部设置的牙位相邻。在相邻牙位上设置,使得颌间关系的调整与稳定咬合的作用位置相接近,更利于稳定咬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类凸起部对应对颌相应牙位牙齿的咬合面设置。限定第二类凸起部的位置对应对颌相应牙位牙齿的咬合面,使得支撑力更好,咬合更为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状本体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相互作用时,所述第二类凸起部的咬合面与所述对颌对应牙齿的咬合面凹凸匹配。限定咬合面凹凸匹配,进一步提升咬合时的接触面积,以稳定咬合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类凸起部设有加强结构,以增强所述第二类凸起部的强度。限定为第二类凸起部设置加强结构,以增加强度,避免第二类凸起部的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结构为所述第二类凸起部的颊侧面和/或舌侧面设置的加强筋。明确采用加强筋作为加强结构,由于加强筋可以在压膜等工艺中一次成型,所以加强筋的设计可以减少加工工序的变化,适配现有步骤。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类凸起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为内置于所述第二类凸起部的填充体。通过在中空结构中内置填充体增加第二类凸起部的强度,方法简单有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类凸起部和/或第二类凸起部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壳状本体的材料的弹性模量。通过选用不同弹性模量的材料,以增强凸起部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类凸起部与其所在的壳状本体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一体结构通过3D打印获得,且所述第二类凸起部为实心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类凸起部通过粘贴、焊接或铆接连接于所在的壳状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多组牙科器械具有使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重新定位至目标矫治位置的几何形状。
进一步的,至少两套所述牙科器械中的所述第二类凸起部沿牙齿长轴方向的高度不一致。限定在矫治过程中,如果开颌空间的高度随矫治进程的推进而变化,那么可以设置第二类凸起部沿牙齿长轴方向的高度改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牙科器械中第一壳状本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牙科器械中第二壳状本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牙科器械第一壳状本体和第二壳状本体咬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类凸起部与第一壳状本体连接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牙科器械第一壳状本体和第二壳状本体咬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牙科器械中第一壳状本体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中牙科器械中第一壳状本体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方式中牙科器械第一壳状本体和第二壳状本体咬合状态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中牙科器械中第一壳状本体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中牙科器械中第一壳状本体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方式中牙科器械中第一壳状本体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牙科器械中第二壳状本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牙科器械。如图1和图2所示,牙科器械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壳状本体10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二壳状本体 20,其中,所述第一壳状本体10的后牙区的颊侧面上设有第一类凸起部11,所述第二壳状本体20的后牙区的颊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类凸起部11配合使用的限位部21,所述第一类凸起部11和所述限位部21相互作用,以调整上下颌位相对的位置关系。
首先对提到的相关术语进行如下说明,“后牙区”根据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口腔医学导论》第2版第36-38页中对于牙齿的分类进行定义,包括前磨牙以及磨牙,以FDI标记法显示为4-8的牙齿,前牙区FDI标记法显示为 1-3的牙齿。并且,近中面与远中面为牙冠与邻牙相邻接的两个面,总称邻面。离面部中线较近的一面称为近中面,离面部中线较远的一面,称为远中面。另外,矢状面(sagittalplane)是解剖学术语。将人体分切为左右两部分,左右切面就是矢状面,而左右相等的切面被称为正中矢状面。根据2020年公布的医学影像技术学名词,矢状方向为X射线中心线从被检者身体的前方或后方射入,与矢状面平行的方向。
具体的说,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类凸起部11沿龈颌方向向所述第二壳状本体20延伸,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壳状本体20颊侧面,所述限位部21沿龈颌方向向所述第一壳状本体10延伸,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壳状本体10颊侧面;所述第一类凸起部11的近中面112与所述限位部21的远中面 211相互作用以在矢状方向上调整上下颌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看出,两侧颊侧面可以分别设置第一类凸起部11及与其配合作用的限位部21,使得从两侧对牙颌进行引导,也就能从两侧共同作用,以稳定咬合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类凸起部11和限位部21呈獠牙状,靠近与所在壳状本体连接的部位可以称为根部,远离根部的部位可以称为尖部,那么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类凸起部11和限位部21的根部向尖部逐渐收窄。实际应用中,第一类凸起部11的龈端可以与龈缘线平齐,尖端朝向对颌牙设置,限位部21龈端可以与龈缘线平齐,尖端朝向对颌牙设置,第一类凸起部11和限位部21的长轴方向平行。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类凸起部11和限位部21与所在壳状本体的结合部分不可高出咬合面(也称为颌面),如图4中虚线圈A所示。上下颌分别延伸出的第一类凸起部11和限位部21在佩戴者咬合的过程中可以相互作用,第一壳状本体10的第一类凸起部11对第二壳状本体20的限位部21施加矢状向上向前的力,第二壳状本体20的限位部21向第一类凸起部11施加矢状向上向后的力,根据上述力的趋势帮助牙颌恢复正确位置,以达到治疗错颌畸形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时延伸出部分的内侧与对颌牙齿无碰撞,延伸出部分与对颌牙的尖端无碰撞,上下颌分别延伸出的部分的尖端无碰撞,避免阻碍咬合过程。
进一步说,如图5所示,第一壳状本体10上的第一类凸起部11和第二壳状本体20上的限位部21在颊侧面可以设有凹凸结构的加强筋111,加强筋111 沿牙齿的长轴方向设置,提升第一类凸起部11和限位部21的强度,避免咬合或相互作用时的损坏。
继续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状本体10的后牙区咬合面上设有向对颌方向凸出的第二类凸起部12,所述第二类凸起部12的凸起高度补偿所述第一类凸起部11和所述限位部21相互作用后后牙区形成的开颌空间以稳定咬合状态。具体的说,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类凸起部12覆盖开颌空间中所在壳状本体(即第一壳状本体10)上的一颗牙齿,其最高高度可以小于或等于4mm。虽然本实施方式中限定高度小于或等于4mm,如2mm、1.5mm等,实际应用中也可以设计为其他高度,如6mm等,可以根据医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类凸起部11设置的牙位与第二类凸起部12设置的牙位可以不相同。更具体的说,当第一类凸起部11和第二类凸起部12均设置在同一壳状本体(如第一壳状本体10)上时,第二类凸起部12设置的牙位与所述第一类凸起部11设置的牙位相邻。如图3所示,第一类凸起部11设置于 5号牙位,第二类凸起部12设置于4号牙位。实际应用中也可以第一类凸起部 11设置于4号牙位,第二类凸起部12设置于5号牙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及开颌空间的高度及位置确定各类凸起部所在的牙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类凸起部11设置的牙位与第二类凸起部12设置的牙位可以相同。如第一类凸起部11和第二类凸起部12均设置于4号牙位,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均设置于5号牙位,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类凸起部12对应对颌相应牙位牙齿的咬合面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上下颌之间不存在偏颌,那么佩戴本实施方式中牙科器械在相互咬合时,上下颌后牙区牙弓位置基本对应,如图1所示,第二类凸起部12可以从所设置的牙位的中间凸出,以牙弓线大致对称地分布在咬合面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下颌之间存在偏颌,在相互咬合时,上下颌后牙区牙弓位置存在偏离,不对应,如图6所示,第二类凸起部121的伸出位置可以偏颊侧,也可以如图7所示,第二类凸起部122的伸出位置可以偏舌侧,具体根据偏颌的方向确定。如上颌相对下颌向右偏,那么左颊侧第二类凸起部向舌侧偏,右颊侧第二类凸起部向颊侧偏。
进一步说,第二类凸起部12设有加强结构,以增强所述第二类凸起部12 的强度。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加强结构为所述第二类凸起部12的颊侧面和/或舌侧面设置的加强筋131。也就是说,第二类凸起部12上的加强筋 131可以在舌侧和颊侧同时设置,也可以仅设置在舌侧,也可以仅设置在颊侧 (图中未示出)。加强筋可以是凹凸状,沿牙齿的长轴方向设置,可以增加长轴方向的抗变形能力,减小第二类凸起部12被咬坏的风险。
还需继续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状本体10与第二壳状本体20相互作用时,第二类凸起部12的咬合面与对颌对应牙齿的咬合面凹凸匹配。限定咬合面凹凸匹配,进一步提升咬合时的接触面积,类似于将第二类凸起部12 的咬合面设置为解剖式,增加咬合时上下颌的接触面积,有效提升咬合状态的稳定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类凸起部12与其所在的壳状本体为一体结构。实际应用中,该一体结构可以通过热压膜成型技术获得,具体热压膜成型过程大致包括:基于相应的数字化牙颌模型及一系列中间数字化牙颌模型进行3D 打印,制作出实体的牙颌模型,之后用膜片在上述实体的牙颌模型上热压成型的方式得到包含牙齿形状的壳状牙科器械,之后在所述包含牙齿形状的壳状牙科器械上沿牙龈线或邻近牙龈线处切割,从而得到能够容纳牙齿的壳状牙齿矫治器。
可见,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对应上颌的第一壳状本体的后牙区的颊侧面或舌侧面上设置第一类凸起部,在对应下颌的第二壳状本体的后牙区的颊侧面或舌侧面上设置与上述第一类凸起部配合使用的限位部,通过第一类凸起部和限位部的相互作用,实现调整上下颌位相对的位置关系,以逐步趋势颌位实现正确的咬合关系。进一步在壳状本体后牙区的咬合面上设置第二类凸起部,以补偿在调整颌间关系时后牙区出现的开颌空间,通过第二类凸起部与对颌的接触,增加后牙区咬合时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咬合稳定性,同时提升佩戴者的咀嚼体验。同时,明确了第一类凸起部和限位部的位置和结构,使得第一类凸起部和限位部相互作用,得以在矢状方向上调整上下颌相对位置关系。另外,限定第二类凸起部的位置对应对颌相应牙位牙齿的咬合面,使得支撑力更好,咬合更为稳定。再者,本实施方式中限定各类凸起部设于不同的牙位,可以避免同一牙位上附件过多,便于保持矫治器膜片的大致均匀。另外,在相邻牙位上设置,使得颌间关系的调整与稳定咬合的作用位置相接近,更利于稳定咬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类凸起部11近中面与限位部21的远中面相互作用以在矢状方向上调整上下颌相对位置关系,而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通过第一类凸起部11的远中面与限位部21的近中面相互作用以在矢状方向上调整上下颌相对位置关系。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类凸起部 11在限位部21的远中侧,而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限位部21在第一类凸起部的远中侧。可以看出,根据不同的错颌关系可以确定需要施加矫治力的方向,从而设计第一类凸起部11和限位部21之间不同的位置关系。
还需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类凸起部11和限位部21设置于后牙区的颊侧面,而实际应用中,第一类凸起部11和限位部21还可以设置在后牙区的舌侧面,如图11和图12所示,其相互作用的原理相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类凸起部12设置于第一壳状本体10上,而实际应用中,第二类凸起部12还可以设置于第二壳状本体10上,其结构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第一壳状本体10上,更利于稳定作用力,进一步稳定咬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牙科器械。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类凸起部12覆盖一颗牙齿,而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类凸起部12覆盖两个牙齿。覆盖多个牙齿可以进一步增加咬合时的接触面,有效提升咬合的稳定性。
具体的说,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类凸起部125具体覆盖后牙区的第一前磨牙13和第二前磨牙14。更具体的说,若牙颌两侧均存在开颌,则牙科器械的两侧均设置第二类凸起部12,两侧第二类凸起部12的在垂直方向的最高高度根据开颌设置,可以不相同。
更具体的是,实际应用中开颌空间如果包括第二磨牙的对应空间,第二类凸起部12覆盖所述开颌空间中所在壳状本体上除第二磨牙外的至少一颗牙齿。也就是说,即使第二磨牙对应的空间存在开颌,设计第二类凸起部12时,也不覆盖第二磨牙。
需要继续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类凸起部11可以设置于双侧第一磨牙偏近中颊侧面,其他结构限定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描述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9所示,实际应用中的第二类凸起部123可以覆盖更多牙齿,如具体覆盖后牙区的第一前磨牙13、第二前磨牙14、第一磨牙15。还有其他覆盖形式,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具体的说,该第二类凸起部126可以设置颊侧和舌侧的加强筋结构132,具体结构如图10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本实施方式中限定第二类凸起部覆盖多个牙齿,以此进一步增加后牙区的咬合面积,从而稳定咬合状态。另外,限定第二类凸起部不覆盖第二磨牙,由于第二磨牙为最后一颗牙齿,不设第二类凸起部一方面可以避免影响牙齿打开,又可以避免壳状本体在佩戴中的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牙科器械。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加强筋作为第二类凸起部12的加强结构,而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内置于第二类凸起部12的填充体作为加强结构。
具体的说,本是方式中第二类凸起部12为中空结构,加强结构可以为内置于所述第二类凸起部12的填充体。更具体的说,填充体的形状与第二类凸起部12的内径一致。所述通过在中空结构中内置填充体增加第二类凸起部12 的强度,方法简单有效。
更具体的说,该填充体的材料为树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填充体和牙科器械分别保证交付给用户,并指导用户在佩戴牙科器械之前,先行将填充体放入所在壳状本体的中空部分,再行佩戴,方便实用。
可见,本实施方式中的牙科器械提供了另一种加强结构的实现方式,丰富了实际应用中凸起部上加强结构的实现方式,以便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加强筋和本实施方式中的内置填充体来增加第二类凸起部12的强度,还可以采用弹性模量更大的材料制作第二类凸起部12,通过选用不同弹性模量的材料,以增强凸起部的强度。同理,在实际应用中对于第一类凸起部11也可以采用类似的设计,在此不再一一描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提到的多种形式的加强结构除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及设计需求,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牙科器械。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牙科器械采用热压膜成型技术获得,而本实施方式中的牙科器械采用3D打印获得。
具体的说,本实施方式中具体的制作工艺为采用3D打印的方法对设计出来的壳状牙齿矫治器数字模型进行打印制作。这种方式只需要在设计数字化牙科器械模型时,在模型上设计所需的结构,后续在打印阶段一并打印,无需多余工序,一次获得,所得的牙科器械牢固度也好。本实施方式中的增材制造方式可以为SLA(光固化)打印或DLP(数字光处理)打印,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其他3D打印技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更具体的说,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类凸起部为实心结构。实心结构有利于减少牙科器械在咬合过程中的形变,可以增加牙科器械的牢固度。
可见,通过3D打印方式获得牙科器械,工序简单,牢固度好,适合各类应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一体式的牙科器械外,还可以采用分体式的牙科器械,即第二类凸起部12制作为一个独立部件,通过粘贴、焊接或铆接连接于所在的壳状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牙齿矫治系统,包括多组牙科器械,多组牙科器械中至少包括一套如上述若干个实施例中任意一个牙科器械。
具体的说,本实施方式中多组牙科器械具有使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重新定位至目标矫治位置的几何形状。更具体的说,不同的多组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的牙科器械上设置的第二类凸起部向对颌方向的凸起高度随着矫治过程逐渐减小。更具体地说,以通过三个矫治阶段对牙齿进行矫治为例,每个阶段使用不同的牙科器械对牙齿进行矫治,如第二矫治阶段所使用的牙科器械为第一矫治阶段后使用的牙科器械,如第三矫治阶段所使用的牙科器械为第二矫治阶段后使用的牙科器械,三个阶段使用的牙科器械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矫治阶段所使用的牙科器械上设置的第二类凸起部12向对颌方向的凸起高度小于第一矫治阶段所使用的牙科器械上设置的第二类凸起部12向对颌方向的凸起高度,第三矫治阶所使用的牙科器械上设置的第二类凸起部12向对颌方向的凸起高度小于第二矫治阶段所使用的牙科器械上设置的第二类凸起部12向对颌方向的凸起高度。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牙齿矫治时,需要患者佩戴一系列的壳状牙科器械进行矫治,其中一系列的壳状牙科器械的几何形状规律,可参照上述举例。一副壳状牙科器械佩戴的时间为7-14天,根据患者不同的病例类型及复杂程度,设置一系列的壳状牙科器械,以达到矫治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半镂空模式的定位标识可以如部分实施方式中以镂空形式设置在信息层上,覆盖层仍会覆盖定位标识的镂空部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部分实施方式中从承载部20底面内陷的方式,形成半镂空模式的定位标识,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9)

1.一种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上颌牙齿的第一壳状本体和容纳下颌牙齿的第二壳状本体,
所述第一壳状本体的后牙区的颊侧面或舌侧面上设有第一类凸起部,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的后牙区的颊侧面或舌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类凸起部配合使用的限位部,所述第一类凸起部和所述限位部相互作用,以调整上下颌位相对的位置关系;所述第一壳状本体或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的后牙区咬合面上设有向对颌方向凸出的第二类凸起部,所述第二类凸起部的凸起高度补偿所述第一类凸起部和所述限位部相互作用后后牙区形成的开颌空间以稳定咬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凸起部沿龈颌方向向所述第二壳状本体延伸,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二壳状本体颊侧面,所述限位部沿龈颌方向向所述第一壳状本体延伸,至少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壳状本体颊侧面;
所述第一类凸起部的近中面与所述限位部的远中面相互作用以在矢状方向上调整上下颌相对位置关系,或者所述第一类凸起部的远中面与所述限位部的近中面相互作用以在矢状方向上调整上下颌相对位置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凸起部覆盖所述开颌空间中所在的壳状本体上的至少一颗牙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颌空间包括第二磨牙的对应空间,所述第二类凸起部覆盖所述开颌空间中所在壳状本体上除所述第二磨牙外的至少一颗牙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凸起部的最高高度小于或等于4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凸起部设置的牙位与所述第一类凸起部设置的牙位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凸起部和所述第二类凸起部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壳状本体,所述第二类凸起部设置的牙位与所述第一类凸起部设置的牙位相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凸起部对应对颌相应牙位牙齿的咬合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状本体与所述第二壳状本体相互作用时,所述第二类凸起部的咬合面与所述对颌对应牙齿的咬合面凹凸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凸起部设有加强结构,以增强所述第二类凸起部的强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为所述第二类凸起部的颊侧面和/或舌侧面设置的加强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凸起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为内置于所述第二类凸起部的填充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凸起部和/或第二类凸起部的材料的弹性模量大于第一壳状本体的材料的弹性模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凸起部与其所在的壳状本体为一体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结构通过3D打印获得,且所述第二类凸起部为实心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凸起部通过粘贴、焊接或铆接连接于所在的壳状本体。
17.一种牙齿矫治系统,包括多组牙科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牙科器械包括至少一套如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牙科器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牙科器械具有使牙齿从初始位置逐渐重新定位至目标矫治位置的几何形状。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牙齿矫治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套所述牙科器械中的所述第二类凸起部沿牙齿长轴方向的高度不一致。
CN202221364936.9U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Active CN218009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64936.9U CN218009995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PCT/CN2023/096356 WO2023231904A1 (zh) 2022-06-02 2023-05-25 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64936.9U CN218009995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9995U true CN218009995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5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64936.9U Active CN218009995U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09995U (zh)
WO (1) WO202323190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1904A1 (zh) * 2022-06-02 2023-12-07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93773B1 (en) * 2014-09-19 2020-12-02 Align Technology, Inc. Dental appliance with repositioning jaw elements
TWI558384B (zh) * 2015-04-27 2016-11-21 洪澄祥 咀嚼式齒列矯正裝置及咀嚼式齒列和齒顎矯正裝置
US10856955B2 (en) * 2016-11-28 2020-12-08 Genius Platforms, LLC Orthodontic appliance for mandibular advancement
CN111565668B (zh) * 2017-10-27 2022-06-07 阿莱恩技术有限公司 替代咬合调整结构
CN210903426U (zh) * 2019-09-16 2020-07-03 深圳牙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肌功能矫治器
CN211512126U (zh) * 2019-09-20 2020-09-18 沈刚 用于错颌畸形治疗的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套组及矫治系统
CN112754691B (zh) * 2019-11-01 2022-06-14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牙科器械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CN111012531B (zh) * 2019-12-31 2022-06-07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牙科器械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CN211583589U (zh) * 2019-12-31 2020-09-29 沈刚 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的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CN218009995U (zh) * 2022-06-02 2022-12-13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1904A1 (zh) * 2022-06-02 2023-12-07 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1904A1 (zh)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1578B (zh) 牙齿矫治器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牙齿矫治系统
CN111012531B (zh) 调整上下颌位关系牙科器械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CN110584804A (zh) 一种牙科矫治系统的设计方法及牙科矫治器械的设计系统
CN112754691B (zh) 一种牙科器械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CN111529096B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CN218009995U (zh) 一种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CN111497248A (zh) 一种用于下颌骨异常重定位的矫治器制备方法
WO2022036926A1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其设计方法和制备方法、牙齿矫治套组及系统
CN114073594A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设计和制备方法、牙齿矫治套组和系统
CN217938416U (zh) 一种壳状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JP3240833U (ja) 歯列矯正器具、歯科器具、歯列矯正セット及び歯列矯正システム
CN114052950B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的设计方法及制备方法
CN113662687A (zh) 一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CN220001956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及矫治系统
RU219768U1 (ru) Раковинообразный ортодонтический аппарат
CN219461457U (zh) 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CN220293680U (zh) 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CN219680803U (zh) 牙科矫治器及矫治系统
CN220109867U (zh) 牙科器械及牙科矫治系统
CN212699186U (zh) 壳状牙齿矫治器、牙齿矫治套组和牙齿矫治系统
CN220001955U (zh) 用于下颌前导的矫治装置及矫治系统
CN220293678U (zh) 用于咬合调整的牙科系统
CN217448044U (zh) 一种用于压低过长磨牙的隐形矫治器
CN219461456U (zh) 牙科器械及牙齿矫治系统
CN219461460U (zh) 颌间关系调整矫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