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1810U - 一种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01810U
CN218001810U CN202220173802.2U CN202220173802U CN218001810U CN 218001810 U CN218001810 U CN 218001810U CN 202220173802 U CN202220173802 U CN 202220173802U CN 218001810 U CN218001810 U CN 218001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ir inlet
combustion
supporting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738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桂安
邓飞忠
彭金东
李志敏
仇明贵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738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01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01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01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烧器,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内形成腔室,在所述腔室的上端部上设有换热主体,在所述腔室的下端部设有燃烧器主体,所述外壳包括围板结构及隔板结构,在所述围板结构上设有进风孔,在所述围板结构与所述隔板结构之间形成进风流道,在所述隔板组件上设有增效出风孔和助燃出风孔,且所述增效出风孔朝向所述换热主体,所述助燃出风孔朝向所述燃烧器主体。燃烧器外部空气可通过围板结构上的进风孔进入到进风流道中,再由隔板结构上的增效出风孔及助燃出风孔流出,空气从增效出风孔流出有助于提高换热主体的换热效率,空气从助燃出风孔流出有助于燃气燃烧,有效助燃。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热水器其燃烧器中由于空气难以进入,造成燃烧器内的燃烧器主体燃烧困难,换热主体的换热效率低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烧器,有效助燃。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燃烧器,包括外壳,在所述外壳内形成腔室,在所述腔室的上端部上设有换热主体,在所述腔室的下端部设有燃烧器主体,所述外壳包括围板结构及隔板结构,在所述围板结构上设有进风孔,在所述围板结构与所述隔板结构之间形成进风流道,在所述隔板结构上设有增效出风孔和助燃出风孔,且所述增效出风孔朝向所述换热主体,所述助燃出风孔朝向所述燃烧器主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板结构包括前板,所述隔板结构包括第一前隔板和第二前隔板,在所述前板上设有第一进风孔,在所述前板与所述第一前隔板之间形成第一前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一前隔板上设有第一通风孔,在所述第一前隔板和所述第二前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前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二前隔板上设有第一增效出风孔和第一助燃出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板结构包括后板,所述隔板结构包括第一后隔板和第二后隔板,在所述后板上设有第二进风孔,在所述后板与所述第一后隔板之间形成第一后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一后隔板上设有第二通风孔,在所述第一后隔板和所述第二后隔板之间形成第二后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二后隔板上设有第二增效出风孔和第二助燃出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板结构包括左侧板,所述隔板结构包括第一左侧隔板,在所述左侧板上设有第三进风孔,在所述左侧板与所述第一左侧隔板之间形成第一左侧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一左侧隔板上设有第三增效出风孔和第三助燃出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板结构包括右侧板,所述隔板结构包括第一右侧隔板,在所述右侧板上设有第四进风孔,在所述右侧板与所述第一右侧隔板之间形成第一右侧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一右侧隔板上设有第四增效出风孔和第四助燃出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热主体包括换热管,在所述换热管内设有扰流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扰流结构包括扰流条及设置在所述扰流条上的扰流翅片,所述扰流条沿所述换热管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扰流翅片在所述扰流条上间隔均匀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扰流翅片包括第一扰流挡边,所述第一扰流挡边的一端与所述扰流条连接,且所述第一扰流挡边由靠近所述扰流条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扰流条的一端向进水方向倾斜延伸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扰流翅片还包括第二扰流挡边,所述第二扰流挡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扰流挡边连接,且所述第二扰流挡边由靠近所述第一扰流挡边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扰流挡边的一端向进水反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二扰流边与所述第一扰流边之间形成的夹角为a,且夹角a大于90°,所述第二扰流挡边与所述换热管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扰流翅片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所述换热管在竖直方向上高度的一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烧器,燃烧器外部空气可通过围板结构上的进风孔进入到进风流道中,再由隔板结构上的增效出风孔及助燃出风孔流出,空气从增效出风孔流出有助于提高换热主体的换热效率,空气从助燃出风孔流出有助于燃气燃烧,有效助燃。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燃烧器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燃烧器的另一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中一种燃烧器的再一剖视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D处的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中换热主体的剖视图;
图9为实施例中换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换热主体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E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如图1-11,一种燃烧器,包括外壳1,在所述外壳1内形成腔室10,在所述腔室10的上端部上设有换热主体11,在所述腔室10的下端部设有燃烧器主体12,所述外壳1包括围板结构2及隔板结构3,在所述围板结构2上设有进风孔4,在所述围板结构2与所述隔板结构3之间形成进风流道,在所述隔板结构3上设有增效出风孔5和助燃出风孔6,且所述增效出风孔5朝向所述换热主体11,所述助燃出风孔6朝向所述燃烧器主体12。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烧器,燃烧器外部空气可通过围板结构2上的进风孔4进入到进风流道中,再由隔板结构3上的增效出风孔5及助燃出风孔6流出,空气从增效出风孔5流出有助于提高换热主体11的换热效率,空气从助燃出风孔6流出有助于燃气燃烧,有效助燃。
所述围板结构2包括前板21,所述隔板结构3包括第一前隔板31和第二前隔板32,在所述前板21上设有第一进风孔41,在所述前板21与所述第一前隔板31之间形成第一前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一前隔板31上设有第一通风孔71,在所述第一前隔板31和所述第二前隔板32之间形成第二前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二前隔板32上设有第一增效出风孔51和第一助燃出风孔6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孔41包括第一上进风孔4和第一下进风孔4,所述第一上进风孔4设置在所述前板21靠近其上端的位置,所述第一下进风孔 4设置在所述前板21靠近其下端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孔71设置在第一前隔板31靠近其中部的位置。
所述增效出风孔5包括所述第一增效出风孔51,所述助燃出风孔6包括所述第一助燃出风孔61。所述第一增效出风孔51设置在所述第二前隔板32靠近其上端的位置且朝向所述换热主体11,所述第一助燃出风孔61设置在所述第二前隔板32靠近其下端的位置且朝向所述燃烧器主体12。
空气从第一上进风孔4和第一下进风孔4进入到第一前进风流道中,进入到第一前进风流道中的空气经第一通风孔71进入到第二前进风流道中,再由第一增效出风孔51和第一助燃出风孔61进入到腔室10中。
所述围板结构2包括后板22,所述隔板结构3包括第一后隔板33和第二后隔板34,在所述后板22上设有第二进风孔42,在所述后板22与所述第一后隔板33之间形成第一后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一后隔板33上设有第二通风孔72,在所述第一后隔板33和所述第二后隔板34之间形成第二后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二后隔板34上设有第二增效出风孔52和第二助燃出风孔6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孔42包括第二上进风孔4和第二下进风孔4,所述第二上进风孔4设置在所述后板22靠近其上端的位置,所述第二下进风孔 4设置在所述后板22靠近其下端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风孔72设置在第一后隔板33靠近其中部的位置。
所述增效出风孔5包括所述第二增效出风孔52,所述助燃出风孔6包括所述第二助燃出风孔62。所述第二增效出风孔52设置在所述第二后隔板34靠近其上端的位置且朝向所述换热主体11,所述第二助燃出风孔62设置在所述第二后隔板34靠近其下端的位置且朝向所述燃烧器主体12。
所述围板结构2包括左侧板23,所述隔板结构3包括第一左侧隔板35,在所述左侧板23上设有第三进风孔43,在所述左侧板23与所述第一左侧隔板35 之间形成第一左侧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一左侧隔板35上设有第三增效出风孔53 和第三助燃出风孔6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进风孔43设置在所述左侧板23靠近其中部的位置。
所述增效出风孔5包括所述第三增效出风孔53,所述助燃出风孔6包括第三助燃出风孔63,第三增效出风孔53设置在第一左侧隔板35上靠近其上端的位置且朝向所述换热主体11,第三助燃出风孔63设置在第一左侧隔板35上靠近其下端的位置且朝向所述燃烧器主体12。
空气从第三进风孔43进入到第一左侧进风流道中,经第三增效出风孔53 和第三助燃出风孔63流出。
所述围板结构2包括右侧板24,所述隔板结构3包括第一右侧隔板36,在所述右侧板24上设有第四进风孔4,在所述右侧板24与所述第一右侧隔板36 之间形成第一右侧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一右侧隔板36上设有第四增效出风孔54 和第四助燃出风孔64。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进风孔4设置在所述右侧板24靠近其中部的位置。
所述增效出风孔5包括所述第四增效出风孔54,所述助燃出风孔6包括第四助燃出风孔64,第四增效出风孔54设置在第一右侧隔板36上靠近其上端的位置且朝向所述换热主体11,第四助燃出风孔64设置在第一右侧隔板36上靠近其下端的位置且朝向所述燃烧器主体12。
空气从第四进风孔4进入到第一右侧进风流道中,再由第一右侧隔板36上的第四增效出风孔54、第四助燃出风孔64流出。
所述换热主体11包括换热管111,在所述换热管111内设有扰流结构8。
所述扰流结构8包括扰流条81及设置在所述扰流条81上的扰流翅片82,所述扰流条81沿所述换热管11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扰流翅片82在所述扰流条81的两端间隔均匀设置。
所述扰流翅片82包括第一扰流挡边821,所述第一扰流挡边821的一端与所述扰流条81连接,且所述第一扰流挡边821由靠近所述扰流条81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扰流条81的一端向进水方向倾斜延伸设置。
所述扰流翅片82还包括第二扰流挡边822,所述第二扰流挡边8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扰流挡边821连接,且所述第二扰流挡边822由靠近所述第一扰流挡边821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扰流挡边821的一端向进水反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二扰流边与所述第一扰流边之间形成的夹角为a,且夹角a大于90°,且所述第二扰流挡边822与所述换热管111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
通过在换热管111内设置扰流结构8,扰流翅片82的设置改变了进入到换热管111内水流的水流方向,从而实现有效的水流扰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扰流片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所述换热管111在竖直方向上高度的一半。可减小水阻,以保证水流量。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在所述外壳(1)内形成腔室(10),在所述腔室(10)的上端部上设有换热主体(11),在所述腔室(10)的下端部设有燃烧器主体(12),所述外壳(1)包括围板结构(2)及隔板结构(3),在所述围板结构(2)上设有进风孔(4),在所述围板结构(2)与所述隔板结构(3)之间形成进风流道,在所述隔板结构(3)上设有增效出风孔(5)和助燃出风孔(6),且所述增效出风孔(5)朝向所述换热主体(11),所述助燃出风孔(6)朝向所述燃烧器主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结构(2)包括前板(21),所述隔板结构(3)包括第一前隔板(31)和第二前隔板(32),在所述前板(21)上设有第一进风孔(41),在所述前板(21)与所述第一前隔板(31)之间形成第一前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一前隔板(31)上设有第一通风孔(71),在所述第一前隔板(31)和所述第二前隔板(32)之间形成第二前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二前隔板(32)上设有第一增效出风孔(51)和第一助燃出风孔(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结构(2)包括后板(22),所述隔板结构(3)包括第一后隔板(33)和第二后隔板(34),在所述后板(22)上设有第二进风孔(42),在所述后板(22)与所述第一后隔板(33)之间形成第一后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一后隔板(33)上设有第二通风孔(72),在所述第一后隔板(33)和所述第二后隔板(34)之间形成第二后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二后隔板(34)上设有第二增效出风孔(52)和第二助燃出风孔(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结构(2)包括左侧板(23),所述隔板结构(3)包括第一左侧隔板(35),在所述左侧板(23)上设有第三进风孔(43),在所述左侧板(23)与所述第一左侧隔板(35)之间形成第一左侧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一左侧隔板(35)上设有第三增效出风孔(53)和第三助燃出风孔(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结构(2)包括右侧板(24),所述隔板结构(3)包括第一右侧隔板(36),在所述右侧板(24)上设有第四进风孔(44),在所述右侧板(24)与所述第一右侧隔板(36)之间形成第一右侧进风流道,在所述第一右侧隔板(36)上设有第四增效出风孔(54)和第四助燃出风孔(6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主体(11)包括换热管(111),在所述换热管(111)内设有扰流结构(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结构(8)包括扰流条(81)及设置在所述扰流条(81)上的扰流翅片(82),所述扰流条(81)沿所述换热管(11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扰流翅片(82)在所述扰流条(81)上间隔均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翅片(82)包括第一扰流挡边(821),所述第一扰流挡边(821)的一端与所述扰流条(81)连接,且所述第一扰流挡边(821)由靠近所述扰流条(81)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扰流条(81)的一端向进水方向倾斜延伸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翅片(82)还包括第二扰流挡边(822),所述第二扰流挡边(8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扰流挡边(821)连接,且所述第二扰流挡边(822)由靠近所述第一扰流挡边(821) 的一端至远离所述第一扰流挡边(821)的一端向进水反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二扰流边与所述第一扰流边之间形成的夹角为a,且夹角a大于90°,所述第二扰流挡边(822)与所述换热管(111)内壁之间形成过水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翅片(8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所述换热管(111)在竖直方向上高度的一半。
CN202220173802.2U 2022-01-22 2022-01-22 一种燃烧器 Active CN218001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73802.2U CN218001810U (zh) 2022-01-22 2022-01-22 一种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73802.2U CN218001810U (zh) 2022-01-22 2022-01-22 一种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01810U true CN218001810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88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73802.2U Active CN218001810U (zh) 2022-01-22 2022-01-22 一种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01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01810U (zh) 一种燃烧器
CN108954393A (zh) 一种内置扰流器的先进驻涡燃烧室
CN207778531U (zh) 吸油烟机的风机组件以及吸油烟机
CN106246293B (zh) 汽车的双模态消声器结构
CN108895644A (zh) 一种换热器消噪结构、空气换热器及电器设备
CN108006776A (zh) 吸油烟机的风机组件以及吸油烟机
CN208669476U (zh) 一种车辆
CN206919417U (zh) 一种风机与燃烧器一体的燃烧器部装
CN210227861U (zh) 一种电烤箱风道系统
CN215809343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排气结构
JP2003139408A (ja) 薄形温風暖房機の吹出口
CN216953507U (zh) 烟道式燃气热水器及集烟罩
JP5773329B2 (ja) 温水ユニット用の排気トップ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温水ユニット
CN207297463U (zh) 盘管机的蜗壳
CN215809341U (zh) 出烟装置及热水器
CN108869124A (zh) 一种车辆
CN201103446Y (zh) 一种静音发电机组的通风结构
CN220229170U (zh) 火排和燃气设备
CN210180227U (zh)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6205601U (zh) 换热片及换热装置
CN216448154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器结构
CN216048374U (zh) 烟道式燃气热水器及集烟罩
CN217440365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7685223U (zh) 用于集成灶的风道组件和集成灶
CN207813731U (zh) 一种用于发电机组的进风消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