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1671U - 窗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窗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01671U CN218001671U CN202221059115.4U CN202221059115U CN218001671U CN 218001671 U CN218001671 U CN 218001671U CN 202221059115 U CN202221059115 U CN 202221059115U CN 218001671 U CN218001671 U CN 2180016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oor
- heat exchanger
- sub heat
- air conditioner
- air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器,窗式空调器包括:室外机组;室内机组,所述室内机组与所述室外机组相连,所述室内机组包括:室内机壳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内且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多段室内子换热器,所述室内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的至少两个相邻侧壁上,且每个侧壁上的所述进风口与至少一段所述室内子换热器对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中将进风口设置于相邻的两个侧壁上,并将每个侧壁上的进风口与至少一段室内子换热器对应,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窗式空调器的进风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空调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窗式空调器一般需要安装在窗户上,窗式空调器直接贯通窗户,占用大量窗户的空间,并且该窗式空调器进风口的位置仅位于室内机组的端面部分,进风量有限,导致室内机组中换热器的大小受限,无法实现空调器的大进风量,在提高空调器室内机换热效率时,极大地受限于室内机组的进风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该窗式空调器中将进风口设置于相邻的两个侧壁上,并将每个侧壁上的进风口与至少一段室内子换热器对应,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窗式空调器的进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包括:室外机组;室内机组,所述室内机组与所述室外机组相连,所述室内机组包括:室内机壳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内且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多段室内子换热器,所述室内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的至少两个相邻侧壁上,且每个侧壁上的所述进风口与至少一段所述室内子换热器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在不扩大室内机组体积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室内机组中将室内换热器设置为多段相邻的室内子换热器,室内子换热段可以充分地进行换热,提高了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和换热能力,为匹配室内换热器,通过在室内机壳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并将进风口设置在室内机壳的相邻侧壁上,提高了室内机组的进风量,进风量与室内换热器的换热能力相适应,在不增加窗式空调器体积的情况下提高了窗式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口包括:前部进风口和底部进风口,所述前部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的前侧壁,所述底部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的底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内子换热器、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和第三室内子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子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靠近所述前侧壁设置,所述第一室内子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的上方,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靠近所述室内机壳的后侧壁设置;其中所述前部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室内子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对应,所述底部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室内机壳的底壁设置有室内接水盘,所述室内接水盘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下方,所述底部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室内接水盘的两侧以由所述室内接水盘将两组所述底部进风口分隔开,靠近所述前侧壁的一个所述底部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对应,靠近所述后侧壁的一个所述底部进风口与所述第三室内换热器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室内子换热器平行于所述前侧壁;和/或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的上端和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上端彼此间隔开且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的下端和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下端彼此邻接,以使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和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排列成V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室内机壳的底壁设置有室内接水盘,所述室内接水盘上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弧形支撑部,所述弧形支撑部适于支撑在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和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下端端面,且所述弧形支撑部具有用于引导冷凝水的弧形引导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室内接水盘具有靠近所述前侧壁的接水盘前侧翻边以及靠近所述后侧壁的接水盘后侧翻边,所述接水盘前侧翻边不高于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的下端面,所述接水盘后侧翻边不高于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下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风口还包括:后部进风口,所述后部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后侧壁且与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部进风口设置有后部过滤网,所述后部过滤网通过向下抽拉以与所述室内机壳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前部进风口的上方,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前部进风口之间设置有显示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室外机组具有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至少一个出管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同一侧且通过冷媒连接管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所述室内机组与所述室外机组之间还连接有电连接件;所述室内机组与所述室外机组之间还设置有水管;其中,所述冷媒连接管、所述电连接件和所述水管中的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室内机组的同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室内机壳的底壁设置有室内接水盘,所述室内接水盘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下方,所述室内接水盘内设置有水泵,所述室内机壳的靠近所述水泵的侧壁上设置有可拆装的检修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室内机组具有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所述水泵、所述电连接件、所述水管和所述冷媒连接管全部位于所述室内机组的同一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圈示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窗式空调器1;
室内机组11;室内机壳111,前部进风口111a,底部进风口111b,后部进风口111c,出风口111d,检修板111e,
室内换热器112,第一子换热器1121,第二子换热器1122,第三子换热器1123,
室内接水盘113,弧形支撑部1131,弧形引导面1132,接水盘前侧翻边1133,接水盘后侧翻边1134,
贯流风轮114,电机115,水泵116,
室外机组12;
显示单元13;
出管101,电连接件102,水管103,电加热器1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相关技术中,窗式空调器一般需要安装在窗户上,窗式空调器直接贯通窗户,占用大量窗户的空间,并且该窗式空调器进风口的位置仅位于室内机组的端面部分,进风量有限,导致室内机组中换热器的大小受限,无法实现空调器的大进风量,在提高空调器室内机换热效率时,极大地受限于室内机组的进风量。
为此,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器1如图1-5所示。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1包括室外机组12和室内机组11,室内机组11与室外机组12相连,室内机组11与室外机组12之间可以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厚度分别小于室内机组11和室外机组12的厚度,从而使室内机组11与室外机组12之间的至少部分可以跨设于窗台。减少了窗式空调器1对于窗户空间的占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室内机组11包括室内机壳111和室内换热器112,室内换热器112设置在室内机壳111内且室内换热器112包括多段室内子换热器,室内机壳111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111d,其中进风口设置在室内机壳111的至少两个相邻侧壁上,且每个侧壁上的进风口与至少一段室内子换热器对应。在本申请中通过在室内机壳111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口,使进风口分布在至少两个相邻的侧壁上,扩大了室内机组11进风口的面积,同时在保持室内机壳111自身的结构的情况下,无需增大室内机壳111端面的面积,利用室内机壳111端面以外的其他表面的面积,通过在其他表面上设置进风口,提高了空调器室内的进风面积。
在室内机壳111内通过设置多段室内子换热器的情况下,通过室内机壳111的至少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与至少一段室内子换热器对应的进风口,提高了空调器室内机的进风量,使进风口的面积与室内换热器112的换热功率成正比,满足了提高室内换热器112换热能力的风量需求,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能力,提高了制冷和制热的速度。
并且,该窗式空调器1的室内机在不扩大室内机组11体积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室内机组11中将室内换热器112设置为多段相邻的室内子换热器,室内子换热器可以充分地进行换热,提高了室内换热器112的换热面积和换热能力,为匹配室内换热器112,通过在室内机壳111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111d,并将进风口设置在室内机壳111的相邻侧壁上,提高了室内机组11的进风量,进风量与室内换热器112的换热能力相适应,在不增加窗式空调器1体积的情况下提高了窗式空调器1的换热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风口包括前部进风口111a和底部进风口111b,前部进风口111a设置在室内机壳111的前侧壁,底部进风口111b设置在室内机壳111的底壁。前部进风口111a可以充分利用室内机中朝向室内的端面,在具有足够的面积的情况下可以充分扩展进风量。底部进风口111b设置在室内机壳111的底壁,底部进风口111b实现了对室内机壳111中进风口面积的拓展,极大提高了室内机壳111的进风面积,使得室内机组11的进风量可以匹配室内换热器112的换热能力,提高了窗式空调器1的使用效果。
此外,通过设置前部进风口111a和底部进风口111b,气流在流动前部进风口111a的过程中,未能完全进入前部进风口111a的气流可以在原有的流动趋势下朝向室内机壳111的底部流动,从而进一步由底部进风口111b进入至室内机壳111中,前部进风口111a与底部进风口111b之间彼此可以联动,在风轮的驱动下,底部进风口111b处的气流流动与前部进风口111a处的气流流动可以协同作用,提高气流的流动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室内换热器112包括:第一室内子换热器、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和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第一室内子换热器和第二室内子换热器靠近前侧壁设置,第一室内子换热器位于第二室内子换热器的上方,第三室内子换热器靠近室内机壳111的后侧壁设置;其中前部进风口111a与第一室内子换热器以及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对应,底部进风口111b与第二室内子换热器以及第三室内子换热器对应。
将室内换热器112设置为第一室内子换热器、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和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多段结构,而每个子换热器的均在长度方向延伸,而相邻的两个子换热器之间连接,从而形成了彼此相邻的多段室内换热器112结构,在对于室内换热器112的布置过程中可以令每段换热器布置在相应的进风口的位置,每段换热器的角度可以与相应的进风口匹配。进一步地,由于设置了多段结构室内换热器112布局形式,可以减少室内换热器112的空间占用,提高单位面积内的换热量。
进一步地,第二子换热器1122和第三子换热器1123相邻,而第二子换热器1122设置在靠近前侧壁的位置,第三子换热器1123设置在靠近后侧壁的位置,第二子换热器1122和第三子换热器1123彼此构成了“V”型结构,在气流由底部进入室内机壳111后,可以分别经过第二子换热器1122和第三子换热器1123,而又前部进风口111a进入的气流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子换热器1121和第二子换热器1122,无论由前部进风口111a或底部进风口111b进入的气流均会经过至少两个子换热器,确保对于气流的换热效果,在充分提高进风量的情况下,确保进风的换热效果均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室内机壳111的底壁设置有室内接水盘113,室内接水盘113位于室内换热器112的下方,底部进风口111b分别位于室内接水盘113的两侧以由室内接水盘113将两组底部进风口111b分隔开,靠近前侧壁的一个底部进风口111b与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对应,靠近后侧壁的一个底部进风口111b与第三室内换热器112对应。可以理解为底部进风口111b包括第一底部进风口111b和第二底部进风口111b,第一底部进风口111b与第二子换热器1122在高度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而第二底部进风口111b与第三子换热器1123在高度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气流在由两个底部进风口111b进入至室内机壳111后,分别与相应的第二子换热器1122或第三子换热器1123进行换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室内子换热器平行于前侧壁;和/或第二室内子换热器的上端和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上端彼此间隔开且第二室内子换热器的下端和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下端彼此邻接,以使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和第三室内子换热器排列成V型。
而室内接水盘113设置在第二子换热器1122和第三子换热器1123的底部,由于第二子换热器1122与第三子换热器1123上所产生的冷凝水可以滴落在室内接水盘113中,并且由于第二子换热器1122与第三子换热器1123在朝向远离底部进风口111b的方向上倾斜设置,在第二子换热器1122与第三子换热器1123上的冷凝水的在低落的过程中可以汇集至第二子换热器1122与第三子换热器1123位于底部的连接处,而室内接水盘113可以设置在连接处的正下方,从而有效地承接室内换热器112的冷凝水。
进一步地,室内机壳111在第一底部进风口111b与第二底部进风口111b之间形成有用于支撑室内接水盘113的隔断部,室内接水盘113可以设置于隔断部的顶部,隔断部用于支撑室内接水盘1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室内机壳111的底壁设置有室内接水盘113,室内接水盘113上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弧形支撑部1131,弧形支撑部1131适于支撑在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和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下端端面,且弧形支撑部1131具有用于引导冷凝水的弧形引导面1132。
室内接水盘113中与第二室内子换热器与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连接处正对,由于第二子换热器1122和第三子换热器1123均倾斜设置,在第二子换热器1122和第三子换热器1123上所产生的冷凝水将导向至第二子换热器1122与第三子换热器1123之间的连接处,而在室内接水盘113上设置有弧形支撑部1131,该支撑部可以支撑第三子换热器1123和第二子换热器1122的下端面,以保持第二子换热器1122和第三子换热器1123的稳定性,并且利用弧形支撑部1131设置有用于引导冷凝水的弧形引导面1132,由于室内接水盘113与第二子换热器1122和第三子换热器1123连接处正对的位置设置了弧形支撑部1131,而用于储存冷凝水的部分位于弧形支撑部1131的一侧,设置弧形引导面1132可以将冷凝水引导至储水槽内,完成冷凝水的收集,提高了窗式空调器1的冷凝水收集的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室内接水盘113具有靠近前侧壁的接水盘前侧翻边1133以及靠近后侧壁的接水盘后侧翻边1134,接水盘前侧翻边1133和接水盘后侧翻边1134可以在弧形支撑部1131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前侧出水槽和后侧储水槽,弧形引导面1132可以将冷凝水分别引导至前侧储水槽和后侧储水槽内。
其中,接水盘前侧翻边1133不高于第二室内子换热器的下端面,接水盘后侧翻边1134不高于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下端面。在前部进风口111a的进风过程中,避免接水盘前侧翻边1133和接水盘后侧翻边1134阻碍气流与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和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接触,提高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和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迎风面积,确保气流的流通顺畅,减少了接水盘对于气流流动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风口还包括:后部进风口111c,后部进风口111c设置在后侧壁且与第三室内子换热器对应,室内机壳111的后部与墙体之间间隔开,在室内机壳111的后部设置后部进风口111c,进一步提高了气流的进风量,是室内机壳111的前部、底部和后部形成了三个方向进风的U形进风区域,使空调器室内机的进风量进一步得到了提高。并且,通过设置后部进风口111c充分利用了室内机壳111的表面积,在不增加室内机壳111体积的情况下提高了进风量,使得窗式空调器1的室内机组11部分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后部进风口111c设置有后部过滤网,后部过滤网通过向下抽拉以与室内机壳111分离。由于采用本申请的窗式空调器1,采用跨设在窗户上后,室内机组11的后部与墙体之间的空间较小,导致对于后部出风口111d的操作困难,采用向下抽拉的形式设置在室内机壳111中,可以减少对于室内机壳111与墙体之间空间的要求,无需过多地依赖室内机壳111后部的空间,过滤网的可操作性得到了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出风口111d位于前部进风口111a的上方,出风口111d与前部进风口111a之间设置有显示单元13。出风口111d可以位于室内机壳111的前端,同时出风口111d和前部进风口111a在高度方向上依次排布或宽度方向上依次排布,为充分利用室内机壳111的前部空间,将显示单元13设置于出风口111d和前部进风口111a之间以充分利用室内机壳111的前部空间,用户可以通过室内机壳111的前部显示窗式空调器1的各方面参数,方便于用于观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室外机组12具有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112的至少一个出管101位于室内换热器112的同一侧且通过冷媒连接管与室外换热器相连;室外换热器用于在冷媒流经室外换热器时与室外空气进行换热,将室内换热器112的至少一个出管101设置于室内换热器112的同侧可以理解为,在室内换热器112由一个或多个室内换热器112串联或并联组成,并且冷媒管路在连接室内换热器112和室外换热器时,室内换热器112具有进口和出口,同样地,室外换热器上也设置有进口和出口,在室内换热器112上,将进口和出口集中在室内换热器112的同侧一端,可以便于冷媒管路的连接以及室内换热器112的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室内机组11与室外机组12之间还连接有电连接件102,其中电连接件102不仅仅包括用于对室外机组12进行供电的强电部分,还包括了用于控制或传输信号的弱电部分,电连接件102使得室内机组11与室外机组12之间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室内机组11与室外机组12之间还设置有水管103,水管103可以用于在制冷状态下室内所产生的冷凝水导向室外一侧,以用于降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提高换热效率,水管103用于对冷凝水的流通进行导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冷媒连接管、电连接件102和水管103中的至少两个位于室内机组11的同一侧,将冷媒连接管、电连接件102和水管103中的至少两个设置于室内机组11的同一侧,方便于在窗式空调器1整机安装过程中的布置,另外也使管路以及线路的布置根据集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室内机壳111的底壁设置有室内接水盘113,室内接水盘113位于室内换热器112的下方,室内接水盘113内设置有水泵116,室内机壳111的靠近水泵116的侧壁上设置有可拆装的检修板111e。水泵116可以用于将接水盘内所承接的冷凝水通过水泵116泵向室外机的一侧,以利用冷凝水降低室外换热器的温度,提高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而水泵116中需要设置用于过滤冷凝水的过滤器,过滤器一般为易耗品,因此过滤器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而在室内机壳111的靠近水泵116的侧壁上设置有可拆装的检修板111e一方面方便于对内部的冷媒管路、水路以及过滤器进行检修保养,另一方面方便于对过滤器进行更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室内机组11具有贯流风轮114,贯流风轮114由电机115驱动,电机115、水泵116、电连接件102、水管103和冷媒连接管全部位于室内机组11的同一侧。电机115、水泵116、电连接件102、水管103和冷媒连接管设置在室内机组11的同一侧可以方便于对这些零部件的集成布置,仅在室内机组11的一侧布置电机115、水泵116、电连接件102、水管103和冷媒连接管设置室内机组11的同一侧,可以减少室内机壳111的开放结构,从而有助于提高窗式空调器1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室内机壳111构造为塑料件,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或减少冷量的耗散,提高窗式空调器1的壳体的密封效果和保温性能,而采用塑料件的结构强度不足,通过减少开放式结构的设计,可以提高壳体结构的强度,保持窗式空调器1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室内机组11中还设置有淋水器,淋水器可以与室内接水盘113相连,淋水器可以位于室内换热器112的上方,并将水流淋至室内换热器112以用于对于室内空气的加湿等作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贯流风轮114设置于室内换热器112的上部,在贯流风轮114与室内换热器112之间设置有电加热器104。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外机组;
室内机组,所述室内机组与所述室外机组相连,所述室内机组包括:室内机壳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内且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多段室内子换热器,所述室内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的至少两个相邻侧壁上,且每个侧壁上的所述进风口与至少一段所述室内子换热器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前部进风口和底部进风口,所述前部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的前侧壁,所述底部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的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室内子换热器、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和第三室内子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子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靠近所述前侧壁设置,所述第一室内子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的上方,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靠近所述室内机壳的后侧壁设置;其中所述前部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室内子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对应,所述底部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壳的底壁设置有室内接水盘,所述室内接水盘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下方,所述底部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室内接水盘的两侧以由所述室内接水盘将两组所述底部进风口分隔开,靠近所述前侧壁的一个所述底部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对应,靠近所述后侧壁的一个所述底部进风口与所述第三室内换热器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内子换热器平行于所述前侧壁;和/或
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的上端和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上端彼此间隔开且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的下端和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下端彼此邻接,以使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和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排列成V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壳的底壁设置有室内接水盘,所述室内接水盘上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弧形支撑部,所述弧形支撑部适于支撑在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和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下端端面,且所述弧形支撑部具有用于引导冷凝水的弧形引导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接水盘具有靠近所述前侧壁的接水盘前侧翻边以及靠近所述后侧壁的接水盘后侧翻边,所述接水盘前侧翻边不高于所述第二室内子换热器的下端面,所述接水盘后侧翻边不高于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的下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还包括:后部进风口,所述后部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后侧壁且与所述第三室内子换热器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进风口设置有后部过滤网,所述后部过滤网通过向下抽拉以与所述室内机壳分离。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前部进风口的上方,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前部进风口之间设置有显示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组具有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至少一个出管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同一侧且通过冷媒连接管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
所述室内机组与所述室外机组之间还连接有电连接件;
所述室内机组与所述室外机组之间还设置有水管;
其中,所述冷媒连接管、所述电连接件和所述水管中的至少两个位于所述室内机组的同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壳的底壁设置有室内接水盘,所述室内接水盘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下方,所述室内接水盘内设置有水泵,所述室内机壳的靠近所述水泵的侧壁上设置有可拆装的检修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组具有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由电机驱动,所述电机、所述水泵、所述电连接件、所述水管和所述冷媒连接管全部位于所述室内机组的同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59115.4U CN218001671U (zh) | 2022-04-30 | 2022-04-30 | 窗式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059115.4U CN218001671U (zh) | 2022-04-30 | 2022-04-30 | 窗式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01671U true CN218001671U (zh) | 2022-12-09 |
Family
ID=84293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059115.4U Active CN218001671U (zh) | 2022-04-30 | 2022-04-30 | 窗式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0167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99486A1 (zh) * | 2023-03-31 | 2024-10-03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液泵组件以及窗式空调器 |
-
2022
- 2022-04-30 CN CN202221059115.4U patent/CN2180016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99486A1 (zh) * | 2023-03-31 | 2024-10-03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液泵组件以及窗式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8001671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7817114U (zh) |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壳及马鞍式空调器 | |
CN21026750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9654605B (zh) | 一种一体式空调 | |
CN110986184A (zh)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 |
CN216384384U (zh) | 一种移动空调 | |
CN212746706U (zh) | 空调器 | |
CN212719963U (zh) | 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 | |
CN214688918U (zh) | 一种驻车空调引水结构及驻车空调 | |
CN117006529A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2618756U (zh) |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 |
CN109974093B (zh) | 空调器 | |
CN111594919A (zh) | 一种一体化干式风机盘管 | |
CN215676590U (zh) | 一种洗衣机门式换热器 | |
CN217274515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101469905A (zh) | 双循环单室外机的接水盘结构 | |
CN218154513U (zh) | 整体式空调器 | |
CN210463274U (zh) | 空调器 | |
CN220366534U (zh) | 空调器 | |
CN217274513U (zh) | 空调器 | |
CN117006519A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7303164U (zh) | 空气处理设备 | |
CN22091156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357181U (zh) | 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9243753U (zh) | 室外机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