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3274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3274U
CN210463274U CN201921166352.9U CN201921166352U CN210463274U CN 210463274 U CN210463274 U CN 210463274U CN 201921166352 U CN201921166352 U CN 201921166352U CN 210463274 U CN210463274 U CN 210463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ir
air duct
wind wheel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63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留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663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3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3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3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限定出风道,风道具有位于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设在风道内,第一换热器位于第二换热器的上方;第一接水盘和第二接水盘,第一接水盘设在壳体内且位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以接收第一换热器上的冷凝水,第二接水盘设在壳体内且位于第二换热器的下方以接收第二换热器上的冷凝水;风轮组件,风轮组件设在风道内以驱动气流由进风口朝向出风口流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能够避免换热器一体成型带来的难以焊接的问题,降低生产难度。能够将第一蒸发器表面凝结的冷凝水及时排走,提升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避免上下风量不匹配。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蒸发器普遍采用一体式设计,并且只采用一种规格的蒸发器,通常在蒸发器的底部会设置接水盘来接收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由于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垂直高度较高,导致蒸发器的上段凝结的冷凝水顺着蒸发器流入到蒸发器的下段,在蒸发器的下段聚集大量的冷凝水,这样会使得蒸发器的下段换热效率低,同时由于蒸发器的下段聚集的冷凝水较多,会产生更大的风阻,使得蒸发器整体存在上下风量不匹配的问题。此外,由于蒸发器的垂直高度较高,一体式的蒸发器也会使得焊接困难,增加了生产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能够提升换热效率,降低生产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限定出风道,风道具有位于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设在风道内,第一换热器位于第二换热器的上方;第一接水盘和第二接水盘,第一接水盘设在壳体内且位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以接收第一换热器上的冷凝水,第二接水盘设在壳体内且位于第二换热器的下方以接收第二换热器上的冷凝水;风轮组件,风轮组件设在风道内以驱动气流由进风口朝向出风口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能够避免换热器一体成型带来的难以焊接的问题,降低生产难度。同时通过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一接水盘,能够将第一蒸发器表面凝结的冷凝水及时排走,降低冷凝水顺着第一蒸发器流到第二换热器的可能性,由此可以减少第二换热器表面的冷凝水,进而提升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同时能够降低上下风量不匹配的可能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第二风道的一端与进风口连通,第二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一风道连通,第一换热器位于第一风道内,第二换热器位于第二风道内,风轮组件设在第一风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第二风道的一端与进风口连通,第二风道的另一端与第一风道连通,第一换热器位于第一风道内,第二换热器位于第二风道内,风轮组件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第一风轮设在第一风道内,第二风轮设在第二风道内。
进一步地,第一风轮为轴流风轮或斜流风轮。
进一步地,第二风轮为离心风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换热器的高度h1,第二换热器的高度为h2,且满足:1/4<h1/(h1+h2)<1/2。
进一步地,h1、h2满足:h1=(h1+h2)/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并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换热器为平行流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换热器为翅管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壳体10,进风口11,出风口12,第一风道13,第二风道14,第一换热器20,第二换热器30,第一接水盘40,第一风轮50,第二风轮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包括:壳体10、第一换热器20、第二换热器30、第一接水盘40、第二接水盘以及风轮组件。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内限定出风道,风道具有位于壳体10上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气流可以通过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内流入风道,再通过出风口12流出壳体10外。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设在风道内,第一换热器20位于第二换热器30的上方,气流通过进风口11进入风道内,与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换热后,通过出风口12流出壳体10外。第一接水盘40设在壳体10内且位于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之间以接收第一换热器20上的冷凝水,可以将第一换热器20表面凝结的冷凝水及时排走,降低冷凝水顺着第一换热器20流到第二换热器30的可能性,由此可以减少第二换热器30表面的冷凝水,进而提升第二换热器30的换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换热器20、第一接水盘40和第二换热器30沿竖直方向从上到下依次排布,但本申请不限于此。第一接水盘40的厚度选择较薄厚度,在0.5cm~1.5cm之间根据需要设计,优选地,选择1cm。由此使得空调器1内部结构紧凑,且风道换热面积更大。
第二接水盘设在壳体10内且位于第二换热器30的下方以接收第二换热器30上的冷凝水,降低第二换热器30上凝结的冷凝水顺着第二换热器30流入到壳体10内的可能性,提升了系统可靠性。
风轮组件设在风道内以驱动气流由进风口11朝向出风口12流动,即在风轮组件的驱动下,气流由进风口11进入到风道内,与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换热后气流被驱动从出风口12流出壳体10外。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设在风轮组件的上游侧,但本申请不限于此,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也可以设在风轮组件的下游侧。这里所述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是基于壳体10内气体的流动方向而言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进风口11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选的,例如图2中所示,空调器1为室内柜机,进风口11设于壳体10的后侧壁上,但本申请不限于此,进风口11还可以设于壳体10的顶壁、前壁、左侧壁或右侧壁上等。
同样地,出风口12的位置的选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选定,例如图2中所示,出风口12位于壳体10的前壁上,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出风口12还可以设于壳体10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等。
另外,出风口12的出风方向也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定,出风口12可以朝向空调器1的前侧、左侧、右侧或顶部等方向出风,例如图1和图2中所示,出风口12朝向空调器1的前侧出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1,通过设置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能够避免换热器一体成型带来的难以焊接的问题,降低生产难度。同时通过在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之间设置第一接水盘40,能够将第一换热器20表面凝结的冷凝水及时排走,降低冷凝水顺着第一换热器20流到第二换热器30的可能性,由此可以减少第二换热器30表面的冷凝水,进而提升第二换热器30的换热效率,同时能够降低上下风量不匹配的可能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风道包括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第一风道13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连通,第二风道14的一端与进风口11连通,第二风道14的另一端与第一风道13连通,第一换热器20位于第一风道13内,第二换热器30位于第二风道14内,风轮组件设在第一风道13内。风轮组件驱动气流由进风口11进入壳体10内,一部分气流流入第一风道13内,与第一换热器20换热后由出风口12流出壳体10外;另一部分气流流入第二风道14内,与第二换热器30换热后与第一风道13内由出风口12流出壳体10外。由此使得气流与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换热更充分,提升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的换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风道包括第一风道13和第二风道14,风轮组件包括第一风轮50和第二风轮60。第一风道13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连通,第一换热器20和第一风轮50设在第一风道13内。第一风轮50驱动气流由进风口11进入第一风道13内,气流与第一换热器20换热后经由出风口12流出壳体10外。第二风道14的一端与进风口11连通,第二风道14的另一端与第一风道13连通,第二换热器30和第二风轮60设在第二风道14内。第二风轮60驱动气流由进风口11进入第二风道14内,气流与第二换热器30换热后流入第一风道13由出风口12流出壳体10外。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第一换热器20位于第一风轮50的上游侧,但本申请不限于此,第一换热器20也可以设于第一风轮50的下游侧,这里所述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是基于壳体10内气体的流动方向而言的。
另外,优选地,第二换热器30位于第二风轮60的上游侧,但本申请不限于此,第二换热器30也可以设于第二风轮60的下游侧,这里所述的“上游侧”和“下游侧”是基于壳体10内气体的流动方向而言的。
在空调器1工作时,若第一风轮50和第二风轮60均工作,第一风轮50驱动一部分气流由进风口11进入第一风道13内,气流与第一换热器20换热后经由出风口12流出壳体10外。第二风轮60驱动另一部分气流由进风口11进入第二风道14内,气流与第二换热器30换热后进入第一风道13与经过第一换热器20换热的气流混合由出风口12流出壳体10外。
需要说明的是,在空调器1工作时,本申请的第一风轮50和第二风轮60可以均工作,当然第一风轮50和第二风轮60中可以仅有一个工作,例如可以仅第一风轮50工作而第二风轮60不工作,此时第一风轮50驱动气流由进风口11流入第一风道13内,气流与第一换热器20换热后经由出风口12流出壳体10外。
或者第二风轮60工作而第一风轮50不工作,此时第二风轮60驱动气流由进风口11进入第二风道14内,气流与第二换热器30换热后流入第一风道13由出风口12流出壳体10外。
可以理解地,优选地,第一风轮50和第二风轮60均工作,由此可以使得空调器1的换热面积更大,空调器1的制冷、制热效果更好,空调器1的工作性能得到提升。
进一步地,第一风轮50为轴流风轮或斜流风轮,使得第一风道13效率更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风轮50不限于上述的轴流风轮或斜流风轮,第一风轮50还可以为离心风轮或贯流风轮等。
进一步地,第二风轮60为离心风轮,能够实现远距离送风。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风轮60并不限于上述的离心风轮,第二风轮60还可以为轴流风轮、贯流风轮或斜流风轮等。
如图2所示,第一风道13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风道14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部分和沿竖向延伸(如图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的部分。由此使得空调器1内部结构更紧凑,且风道换热面积更大。优选地,第二风道14设于第一风道13的下方。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20的高度h1,第二换热器30的高度为h2,且满足:1/4<h1/(h1+h2)<1/2,即1/3<h1/h2<1,相应地,使得第一风道13直径d1和第二风道14的直径d2也满足1/3<d1/d2<1,进一步使得第一风轮50和第二风轮60的尺寸更为合理。由于轴流风轮具有风量大、体积小、噪音大等特点,离心风轮具有送风远、体积大、噪音小等特点,由此可以优化轴流风轮与离心风轮的配合,提高空调器1整体效率。
进一步地,h1、h2满足:h1=(h1+h2)/3,进一步优化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的尺寸比例,提高空调器1整体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换热器20与第二换热器30并联,能够分别对第一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30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换热器20为平行流换热器,平行流换热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制冷剂侧和空气侧阻力小等优点,使得第一换热器20体积小重量轻,减小了柜机上部空间的重量,降低了倾斜的可能性,同时第一换热器20的冷媒充注量较小,使得系统总功率大大降低;同时由于空气侧流动阻力小气流流速快,使得第一风轮50的转速大大降低,降低了第一风轮50运行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二换热器30为翅管式换热器,由于翅管式换热器性能更为可靠,由此使得第二换热器30更具有可靠性,从而提升系统整体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左”、“右”“顶”、“底”、“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风道,所述风道具有位于所述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设在所述风道内,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上方;
第一接水盘和第二接水盘,所述第一接水盘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以接收所述第一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所述第二接水盘设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下方以接收所述第二换热器上的冷凝水;
风轮组件,所述风轮组件设在所述风道内以驱动气流由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出风口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风轮组件设在所述第一风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风轮组件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所述第一风轮设在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第二风轮设在所述第二风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为轴流风轮或斜流风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轮为离心风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高度h1,所述第二换热器的高度为h2,且满足:1/4<h1/(h1+h2)<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h1、所述h2满足:h1=(h1+h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并联。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平行流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为翅管式换热器。
CN201921166352.9U 2019-07-23 2019-07-23 空调器 Active CN210463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6352.9U CN210463274U (zh) 2019-07-23 2019-07-23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6352.9U CN210463274U (zh) 2019-07-23 2019-07-23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3274U true CN210463274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7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6352.9U Active CN210463274U (zh) 2019-07-23 2019-07-23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32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40903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108413461A (zh) 空调烟机
CN218645772U (zh) 热泵热水器
CN105444283A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208312597U (zh) 空调烟机
CN207555797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844294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463274U (zh) 空调器
CN210861409U (zh) 换热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09269071A (zh) 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101893288A (zh) 一种窗式空调
CN218001671U (zh) 窗式空调器
CN107084452A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109974093B (zh) 空调器
CN215982864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CN216384384U (zh) 一种移动空调
CN212618756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5174604U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108489152A (zh) 换热器、换热设备及换热系统
CN209165813U (zh) 一种供设备降温的冷气机
CN101298952A (zh) 一种平行流式冷凝器及使用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CN214009374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6976927U (zh) 空调内机及空调
CN105423519B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10980107U (zh) 一种室内换热器及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