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00321U - 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000321U CN218000321U CN202222318191.9U CN202222318191U CN218000321U CN 218000321 U CN218000321 U CN 218000321U CN 202222318191 U CN202222318191 U CN 202222318191U CN 218000321 U CN218000321 U CN 2180003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differential
- hub
- axis
- transmission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及车辆,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包括差速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轮毂及第二轮毂,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及差速行星齿轮,差速器壳体用于连接至驱动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绕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于差速器壳体内,且两者相对设置;差速行星齿轮绕第二轴线可旋转地连接差速器壳体并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一传动轴沿第一轴线穿过第二齿轮连接至第一齿轮;第二传动轴位于第二齿轮背离第一齿轮的一侧并连接至第二齿轮,第二传动轴可旋转地包围在第一传动轴的外部;第一轮毂、第二轮毂分别致动于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本实用新型有助于防止轮胎偏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车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一些车辆上,动力总成装配的车轮是并排的两个。两个车轮若是刚性连接,虽然能够同步转动,但是在经过弯道时两个车轮所要转动的距离不一致,就会导致两个轮胎发生偏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及车辆,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轮差速传动装置,所述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包括:
差速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所述差速器包括:
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用于连接至驱动轴;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绕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壳体内;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绕所述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对设置;
差速行星齿轮,所述差速行星齿轮绕第二轴线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内壁,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
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二齿轮连接至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二端沿着自所述第一齿轮至所述第二齿轮的方向伸出所述壳体外;
所述第二传动轴位于所述第二齿轮背离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轴绕所述第一轴线可旋转地包围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部,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至所述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轮毂传动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轴;
所述第二轮毂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一轮毂与所述差速器之间,所述第二轮毂传动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轴。
可选地,所述双轮差速传动装置还包括:
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减速器与所述第一轮毂对应设置,且分别传动连接至所述第一轮毂和所述第一传动轴;
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二减速器与所述第二轮毂对应设置,且分别传动连接至所述第二轮毂和所述第二传动轴;
其中,所述第一减速器的速比等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速比。
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速器包括:
第一太阳齿轮,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套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周面;
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沿所述第一太阳齿轮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且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啮合;以及
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绕所述第一轴线包围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外部,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齿圈连接至所述第一轮毂。
可选地,所述第一轮毂具有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减速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减速器包括:
第二太阳齿轮,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绕所述第一轴线可旋转地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部,且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套接至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周面;
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沿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啮合;以及
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绕所述第一轴线包围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外部,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齿圈连接至所述第二轮毂。
可选地,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同轴相连,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两个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中的一个啮合至所述第二太阳齿轮,两个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中的另一个连接至所述第二轮毂。
可选地,所述双轮差速传动装置还包括:
减速器壳体,所述减速器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减速器和所述差速器之间,所述减速器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部,且所述第一传动轴能够相对于所述减速器壳体旋转;
所述减速器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顺延设置的第一壳体段和第二壳体段,所述第一壳体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壳体段,所述第一轮毂和所述第二轮毂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的外部,所述第二壳体段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面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减速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二齿轮构造为一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分别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伸至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同一侧的外部,且所述第一传动轴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伸出至所述第二传动轴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至第一轮毂,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至第二轮毂,并在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之间设置差速器,进而通过差速器的第一齿轮连接第一传动轴,通过差速器的第二齿轮连接至第二传动轴,差速器的差速行星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差速行星齿轮安装在差速器壳体上,差速器壳体用于连接驱动轴。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在过弯时能够产生转速差,即,转弯半径大的转速大于转弯半径小的转速,从而适应过弯需求,进而有助于防止安装在第一轮毂上的轮胎和安装在第二轮毂上的轮胎发生偏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双轮差速动力总成,所述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包括:
根据上述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和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连接至所述差速器壳体,所述驱动轴的轴线重合于所述第一轴线。
可选地,所述双轮差速动力总成进一步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构成所述驱动轴,所述电机的电机壳体连接至减速器壳体。
可选地,所述双轮差速动力总成进一步包括:
第一轮辋,所述第一轮辋连接至所述第一轮毂的外部;
第二轮辋,所述第二轮辋连接至所述第二轮毂的外部;
第一轮胎,所述第一轮胎连接至所述第一轮辋的外周面;
第二轮胎,所述第二轮胎连接至所述第二轮辋的外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通过采用上述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使得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在过弯时能够产生转速差,以适应过弯需求,从而有助于防止安装在第一轮毂上的轮胎和安装在第二轮毂上的轮胎发生偏磨,进而能够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使得第一轮胎和第二轮胎在过弯时能够产生转速差,以适应过弯需求,从而有助于防止安装在第一轮胎和安装在第二轮胎发生偏磨,进而能够延长第一轮胎和第二轮胎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沿图1中的线A-A所截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的立体视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的原理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的侧视图;
图6为沿图5中的线B-B所截的剖视图;
图7为沿图5中的线C-C所截的剖视图;
图8为沿图5中的线D-D所截的剖视图;
图9为图5所示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的左视图;
图10为图5所示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的立体视图;
图11为图5所示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在安装轮辋和轮胎后的侧视图;
图12为沿图11中E-E所截的剖视图;以及
图13为图11所示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在安装轮辋和轮胎后的立体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电机 101: 输出轴
102: 电机壳体 110: 差速器
111: 差速器壳体 112: 第一齿轮
113: 第二齿轮 114: 差速行星齿轮
120: 第一传动轴 130: 第二传动轴
140: 第一轮毂 141: 第一容纳腔
150: 第二轮毂 160: 第一减速器
161: 第一太阳齿轮 162: 第一行星齿轮
163: 第一齿圈 170: 第二减速器
171: 第二太阳齿轮 172: 第二行星齿轮
1721:第二主动行星齿轮 1722:第二主动行星齿轮
173: 第二齿圈 180: 减速器壳体
181: 第一壳体段 182: 第二壳体段
183: 第二容纳腔 190: 第一轮辋
191: 第二轮辋 192: 第一轮胎
193: 第二轮胎 AX1: 第一轴线
AX2: 第二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现有的位于车辆同一侧并排的两个车轮,通常是刚性连接在一起,所以在车辆行驶时,两个车轮是同步转动的。当车辆过弯时,由于两个车轮不能根据所要转动的距离而产生转速差,从而容易导致车轮上的轮胎发生偏磨。而轮胎发生偏磨会对轮胎的使用寿命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解决该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轮差速传动装置,主要应用于跨座式单轨转向架,也可以应用于公路路面的车辆。如图1至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包括差速器110、第一传动轴120、第二传动轴130、第一轮毂140及第二轮毂150。
差速器110包括差速器壳体111、第一齿轮112、第二齿轮113及差速行星齿轮114。差速器壳体111用于连接至驱动轴。第一齿轮112绕第一轴线AX1可旋转地连接于差速器壳体111内。第二齿轮113绕第一轴线AX1可旋转地连接于差速器壳体111内,并且与第一齿轮112相对设置。差速行星齿轮114绕第二轴线AX2可旋转地连接至差速器壳体111的内壁,并分别与第一齿轮112和第二齿轮113啮合。第二轴线AX2垂直于第一轴线AX1。
第一传动轴120的第一端沿第一轴线AX1的方向穿过第二齿轮113连接至第一齿轮112。此处可以理解为,第一齿轮112的轴孔的内径大于第一传动轴120的外径,第一传动轴120能够绕第一轴线AX1相对于第一齿轮112转动。第一传动轴120的第二端沿着自第一齿轮112至第二齿轮113的方向伸出壳体外。
第二传动轴130位于第二齿轮113背离第一齿轮112的一侧。第二传动轴130绕第一轴线AX1可旋转地包围在第一传动轴120的外部。第二传动轴130连接至第二齿轮113。第二传动轴130的构造可以是空心轴。第一传动轴120的第二端从第二传动轴130的远离第二齿轮113的一端伸出。
第一轮毂140传动连接至第一传动轴120,以使得第一传动轴120向第一轮毂140传递动力,从而致动第一轮毂140。
第二轮毂150沿第一轴线AX1的方向位于第一轮毂140与差速器110之间。第二轮毂150传动连接至第二传动轴130,以使得第二传动轴130向第二轮毂150传递动力,从而致动第二轮毂1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轴120传动连接至第一轮毂140,第二传动轴130传动连接至第二轮毂150,并在第一传动轴120和第二传动轴130之间设置差速器110,进而通过差速器110的第一齿轮112连接第一传动轴120,通过差速器110的第二齿轮113连接至第二传动轴130,差速器110的差速行星齿轮114分别与第一齿轮112和第二齿轮113啮合,差速行星齿轮114安装在差速器壳体111上,差速器壳体111用于连接驱动轴。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第一轮毂140和第二轮毂150在过弯时能够产生转速差,即,转弯半径大的转速大于转弯半径小的转速,从而适应过弯需求,进而有助于防止安装在第一轮毂140上的轮胎和安装在第二轮毂150上的轮胎发生偏磨。
参阅图2至图4,以及图6、图7和图12。此外,双轮差速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减速器160和第二减速器170。第一减速器160与第一轮毂140对应设置,且分别传动连接至第一轮毂140和第一传动轴120。第二减速器170与第二轮毂150对应设置,且分别传动连接至第二轮毂150和第二传动轴130。亦即,第一传动轴120通过第一减速器160按照相应的速比将动力传递至第一轮毂140,第二传动轴130通过第二减速器170按照相应的速比将动力传递至第二轮毂150。其中,第一减速器160的速比等于第二减速器170的速比,从而使得第一轮毂140和第二轮毂150在直线行驶时的速度相同,在过弯时能够以相应的转速差适应过弯需求。
继续参阅图2至图4,以及图6、图7和图12。例如,第一减速器160可以包括第一太阳齿轮161、第一行星齿轮162和第一齿圈163。第一太阳齿轮161套接在第一传动轴120的外周面。第一行星齿轮162沿第一太阳齿轮161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第一行星齿轮162与第一太阳齿轮161啮合。第一齿圈163绕第一轴线AX1包围在第一行星齿轮162的外部。第一齿圈163与第一行星齿轮162啮合,且第一齿圈163连接至第一轮毂1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减速器160的构造,第一减速器160可以理解为行星齿轮减速器。在第一减速器160中,动力从第一太阳齿轮161经第一行星齿轮162传递至第一齿圈163。由于第一齿圈163与第一轮毂140连接,从而第一齿圈163致动第一轮毂140,进而使得第一轮毂140能够绕第一轴线AX1旋转。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轮毂140具有沿第一轴线AX1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容纳腔141。第一减速器160位于第一容纳腔141内。第一容纳腔141为环绕第一轴线AX1的环形腔室。通过这样设置,可以在满足减速需求的同时,减少第一减速器160沿轴向的空间占用,进而使得双轮差速传动装置的轴向结构更加紧凑。
第一轮毂140可以为分体式构造。例如,第一轮毂140包括轮毂本体和轮辋安装部。轮毂本体为环形件。轮辋安装部构造为圆筒形的结构。轮辋安装部与轮毂本体相连,轮毂本体用于支撑轮辋安装部的轴向一端,以承受轮辋安装部的轴向一端沿径向的载荷。轮辋安装部的沿轴向另一端的端部开设轴孔,以供第一传动轴120穿设在轴孔中。第一容纳腔141可以是由轮辋安装部的朝向第二齿轮113的端部沿轴向向内凹陷形成的环状凹槽与轮毂本体围合形成。轮辋安装部和轮毂本体的连接部位可以设置法兰盘,进而通过螺栓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参阅图2至图4,以及图6、图8和图12。例如,第二减速器170可以包括第二太阳齿轮171、第二行星齿轮172和第二齿圈173。第二太阳齿轮171绕第一轴线AX1可旋转地套设在第一传动轴120的外部,且第二太阳齿轮171套接至第二传动轴130的外周面。第二行星齿轮172沿第二太阳齿轮171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且第二行星齿轮172与第二太阳齿轮171啮合。第二齿圈173绕第一轴线AX1包围在第二行星齿轮172的外部。第二齿圈173与第二行星齿轮172啮合,且第二齿圈173连接至第二轮毂15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减速器170的构造,第二减速器170可以理解为行星齿轮减速器。在第二减速器170中,动力从第二太阳齿轮171经第二行星齿轮172传递至第二齿圈173。由于第二齿圈173与第二轮毂150连接,从而第二齿圈173致动第二轮毂150,进而使得第二轮毂150能够绕第二轴线AX2旋转。
参阅图2至图4,以及图6、图8和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行星齿轮172可以设置两个。两个第二行星齿轮172沿平行于第一轴线AX1的方向同轴设置,并且两个第二行星齿轮172固定相连。第二行星齿轮172的轴线平行于第一轴线AX1。两个第二行星齿轮172中的一个啮合至第二太阳齿轮171。两个第二行星齿轮172中的另一个连接至第二轮毂150。通过这样设置,可以适应第二轮毂150与第二齿轮113之间轴向间距较大的情况,从而有助于减小第二传动轴130的轴向尺寸。再则,由于第二传动轴130的外径大于第一传动轴120的外径,在需要获得与第一减速器160相同的速比时,通过沿轴向布置两个第二行星齿轮172,有助于减小第二齿圈173的径向尺寸。
继续参阅图2至图4,以及图6、图8和图12。两个第二行星齿轮172可以分别记为:第二主动行星齿轮1722和第二从动行星齿轮。其中,第二主动行星齿轮1722的外径大于第二从动行星齿轮。第二主动行星齿轮1722与第二太阳齿轮171相啮合,第二从动行星齿轮与第二齿圈173相啮合。第二主动行星齿轮1722和第二从动行星齿轮可以构造为分体式的结构,也可以构造为一体成型的整体式结构。
参阅图1至图13。此外,双轮差速传动装置还可以包括减速器壳体180。减速器壳体180位于第一减速器160和差速器110之间。减速器壳体180套设于第一传动轴120的外部。第一传动轴120能够相对于减速器壳体180旋转。减速器壳体180可以理解为轮毂的支撑结构,减速器壳体180通常可以连接至作为驱动装置的牵引电机100的电机壳体102。第一轮毂140和第二轮毂150可旋转地安装至减速器壳体180。在牵引电机100的输出轴101致动第一轮毂140和第二轮毂150时,第一传动轴120和第二传动轴130相对于减速器壳体180旋转,同时第一轮毂140和第二轮毂150相对于减速器壳体180旋转。
参阅图1至图13。例如,减速器壳体180可以包括沿第一轴线AX1的方向顺延设置的第一壳体段181和第二壳体段182。第一壳体段181的外径小于第二壳体段182。第一轮毂140和第二轮毂150通过轴承可旋转地套设于第一壳体段181的外部。第二壳体段182背离第一壳体的端面沿沿第一轴线AX1的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二容纳腔183。第二减速器170位于第二容纳腔183内。通过将第二减速器170装配在第二容纳腔183内,能够减小减速器对于双轮差速传动装置的轴向空间的占用,进而有助于提高双轮差速传动装置沿轴向的结构布局的紧凑度。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传动轴130与第二齿轮113构造为一体。亦即第二传动轴130与第二齿轮113制作为同一个零件。这样不仅减少了零件数量,便于拆装,还有助于提高第二传动轴130与第二齿轮113之间的结构强度。
参阅图1至图6,以及图12。例如,第一传动轴120和第二传动轴130分别可以沿第一轴线AX1的方向伸至差速器壳体111的同一侧的外部,且第一传动轴120沿第一轴线AX1的方向伸出至第二传动轴130外。这样设置方便沿轴向分别布置差速器110、第一减速器160和第二减速器170,进而有助于防止结构上的干涉,使得结构更加合理可靠。
参阅图1至图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包括根据上述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和驱动轴。驱动轴连接至差速器壳体111,以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器壳体111。差速器110绕第一轴线AX1旋转,进而通过差速行星齿轮114分别致动第一传动轴120和第二传动轴130。驱动轴的轴线重合于第一轴线AX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通过采用上述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使得第一轮毂140和第二轮毂150在过弯时能够产生转速差,以适应过弯需求,从而有助于防止安装在第一轮毂140上的轮胎和安装在第二轮毂150上的轮胎发生偏磨,进而能够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参阅图1至图13。例如,双轮差速动力总成进一步可以包括电机100。电机100的输出轴101构成驱动轴。电机的电机壳体102连接至减速器壳体180。电机100可以理解为牵引电机,牵引电机用于提供驱动力。差速器壳体111构造有沿轴向延伸形成的输入轴,该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至电机100的输出轴101。启动电机100,可以分别驱动第一轮毂140和第二轮毂150旋转。
参阅图1至图13。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双轮差速动力总成进一步可以包括第一轮辋190、第二轮辋191、第一轮胎192及第二轮胎193。第一轮辋190连接至第一轮毂140的外部。第二轮辋191连接至第二轮毂150的外部。第一轮胎192连接至第一轮辋190的外周面。第二轮胎193连接至第二轮辋191的外周面。在电机100工作时,能够最终驱动第一轮胎192和第二轮胎193旋转,在第一轮胎192和第二轮胎193接触于轨道或者路面的情况下,能够使得车辆可以沿着轨道或者路面行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牵引电机输出的动力先经过差速器110再分别传递给第一减速器160和第二减速器170。直线行驶时,第一减速器160和第二减速器170输出一样的转速,两个车轮的转速一致;在经过弯道时,由于差速器110的作用,降低转弯半径小的车轮的转速,增大转弯半径的车轮的转速,从而减小同一侧并排的两个车轮的磨损,进而防止偏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是包括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应用上述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使得第一轮胎192和第二轮胎193在过弯时能够产生转速差,以适应过弯需求,从而有助于防止安装在第一轮胎192和安装在第二轮胎193发生偏磨,进而能够延长第一轮胎192和第二轮胎193的使用寿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3)
1.一种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包括:
差速器、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所述差速器包括:
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用于连接至驱动轴;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绕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壳体内;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绕所述第一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差速器壳体内,并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对设置;
差速行星齿轮,所述差速行星齿轮绕第二轴线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内壁,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
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一端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穿过所述第二齿轮连接至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二端沿着自所述第一齿轮至所述第二齿轮的方向伸出所述壳体外;
所述第二传动轴位于所述第二齿轮背离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动轴绕所述第一轴线可旋转地包围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部,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至所述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轮毂传动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轴;
所述第二轮毂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位于所述第一轮毂与所述差速器之间,所述第二轮毂传动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轮差速传动装置还包括:
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一减速器与所述第一轮毂对应设置,且分别传动连接至所述第一轮毂和所述第一传动轴;
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二减速器与所述第二轮毂对应设置,且分别传动连接至所述第二轮毂和所述第二传动轴;
其中,所述第一减速器的速比等于所述第二减速器的速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器包括:
第一太阳齿轮,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套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周面;
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沿所述第一太阳齿轮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且所述第一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一太阳齿轮啮合;以及
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绕所述第一轴线包围在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的外部,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齿圈连接至所述第一轮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毂具有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减速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速器包括:
第二太阳齿轮,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绕所述第一轴线可旋转地套设在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部,且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套接至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周面;
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沿所述第二太阳齿轮的圆周方向阵列设置,且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与所述第二太阳齿轮啮合;以及
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绕所述第一轴线包围在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外部,所述第二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齿圈连接至所述第二轮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设置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行星齿轮同轴相连,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的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两个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中的一个啮合至所述第二太阳齿轮,两个所述第二行星齿轮中的另一个连接至所述第二轮毂。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轮差速传动装置还包括:
减速器壳体,所述减速器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减速器和所述差速器之间,所述减速器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部,且所述第一传动轴能够相对于所述减速器壳体旋转;
所述减速器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顺延设置的第一壳体段和第二壳体段,所述第一壳体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壳体段,所述第一轮毂和所述第二轮毂可旋转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段的外部,所述第二壳体段背离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面沿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减速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二齿轮构造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分别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伸至所述差速器壳体的同一侧的外部,且所述第一传动轴沿所述第一轴线的方向伸出至所述第二传动轴外。
10.一种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和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连接至所述差速器壳体,所述驱动轴的轴线重合于所述第一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轮差速动力总成进一步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构成所述驱动轴,所述电机的电机壳体连接至减速器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轮差速动力总成进一步包括:
第一轮辋,所述第一轮辋连接至所述第一轮毂的外部;
第二轮辋,所述第二轮辋连接至所述第二轮毂的外部;
第一轮胎,所述第一轮胎连接至所述第一轮辋的外周面;
第二轮胎,所述第二轮胎连接至所述第二轮辋的外周面。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双轮差速动力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18191.9U CN218000321U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318191.9U CN218000321U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000321U true CN218000321U (zh) | 2022-12-09 |
Family
ID=84288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318191.9U Active CN218000321U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000321U (zh) |
-
2022
- 2022-08-31 CN CN202222318191.9U patent/CN2180003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991571B2 (en) | Variable ratio drive system | |
JPH0752603A (ja) | 自動車の車輪軸受ユニット | |
CN201129428Y (zh) | 电动车辆的差速传动装置 | |
CN210760074U (zh) | 转向驱动前桥总成和车辆 | |
US6689009B1 (en) | Compact differential assembly | |
CN218000321U (zh) | 双轮差速传动装置、双轮差速动力总成及车辆 | |
EP3428479B1 (en) | In-wheel motor driving device | |
US4843910A (en) | Pinion gear speed disc brake | |
CN113580848A (zh) | 一种桥箱一体式驱动桥 | |
CN115958946A (zh) | 用于车辆的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0351140C (zh) | 电动车电动轮毂 | |
CN215970951U (zh) | 一种桥箱一体式驱动桥 | |
CN215666830U (zh) | 卷筒减速一体装置 | |
WO2023130240A1 (zh) | 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及机动车 | |
CN219214727U (zh) |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113202910B (zh) | 一种低成本轮间差速器结构 | |
CN215980694U (zh) | 一种新型差速器总成 | |
CN113697703A (zh) | 卷筒减速一体机 | |
CN218986349U (zh) | 双电机减速箱、传动总成及汽车 | |
CN108608844A (zh) | 一种驱动装置和汽车 | |
CN220535407U (zh) | 一种越野车门式驱动桥轮边结构 | |
CN219888639U (zh) | 一种纵置动力输入驱动箱总成及电动车 | |
EP3424764B1 (en) | In-wheel motor drive device | |
CN221187990U (zh) | 全地形车后桥总成 | |
WO2023130242A1 (zh) | 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及机动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